马氏文通·后序 翻译

合集下载

《马氏文通》的指称理论(1)

《马氏文通》的指称理论(1)

《马氏文通》的指称理论(1)指称问题在现代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符号学诸领域的重要地位,现在已是众所周知。

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指称研究更日益成为上述诸学科相互交叉又相互融合的一个问题。

十九世纪末,东西方各有一位学者几乎同时对指称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各自发表了对本学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著。

这就是德国的弗雷格从哲学和逻辑学角度所作的指称研究和中国的马建忠从语言学角度所作的指称研究。

一《文通》指称研究的哲学基础马建忠的指称理论,是他的语言观的核心。

他的语言观集中体现在《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的《后序》中:荀卿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

”夫曰群者,岂惟群其形乎哉!亦曰群其意耳。

而所以群今人之意者则有话,所以群古人之意者则惟字。

传曰:“形声相益之谓字。

”夫字形之衡从、曲直、邪正、上下、内外、左右,字声之抑扬、开塞、合散、出入、高下、清浊,其变幻莫可端倪。

微特同此圆顶方趾散处于五大洲者,其字之祖梵、祖伽卢、祖仓颉,而为左行、为右行、为下行之各不相似而不能群;即同所祖,而世与世相禅,则字形之由圆而方,由繁而简,字声之由舌而齿、而唇,而递相变,群之势亦几于穷且尽矣。

然而言语不达者,极九译而辞意相通矣,形声或异者,通训诂而经义孔昭矣。

盖所见为不同者,惟此已形已声之字,皆人为之也。

而亘古今,塞宇宙,其种之或黄、或白、或紫、或黑之钧是人也,天皆赋之以此心之所以能意,此意之所以能达之理。

则常探讨画革旁行诸国语言之源流,若希腊、若辣丁之文词而属比之,见其字别种而句司字,所以声其心而形其意者,皆有一定不易之律,而因以律吾经籍子史诸书,其大纲盖无不同。

于是因所同以同夫所不同者,是则此编之所以成也。

(《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12页,以下仅注页码)这里,马氏从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思维两个关系的角度论证了语法的“天赋”性,其要点是:1.在思维领域里,人类有着不分种族的、古今一贯的共同的意义世界。

马氏文通序

马氏文通序

马氏文通序:昔古圣开物成务,废结绳而造书契,于是文字兴焉。

夫依类象形之谓文,形声相益之谓字;阅世递变而相沿,讹谬至不可殚极。

上古渺矣;汉承秦火,郑许辈起,务究元本,而小学乃权舆焉。

自汉而降,小学旁分,各有专门。

欧阳永叔曰:“《尔雅》出于汉世,正名物讲说资之,于是有训诂之学;许慎作《说文》,于是有偏旁之学,篆隶古文,为体各异,于是又字书之学;五声异律,清浊相生,而孙炎始作字音,于是有音韵之学。

”吴敬甫分三家:一曰体制,二曰训诂,三曰音韵。

胡元瑞谓“小学一端,门径十数,有博于文者、义者、音者、迹者、考者、评者。

”统类而要删之,不外训诂、音韵、字书三者学而已。

三者之学,至我朝始称大备,凡诂释之难,点画之细,音韵之微,靡不详稽旁证,求其至当。

然其得失异同,匿庸与嗜奇者,又往往互相主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则以字形字声,阅世而不能不变,今欲于屡变之后以返求夫未变之先,难矣。

盖所以证其未变之形与声者,第据此已变者耳;藉令沿源讨流,悉其元本所是正者,一字之疑、一音之讹、一画之误已耳。

殊不知古先造字,点画音韵,千变万化,其赋以形而命以声者,原无不变之理;而所以形其形而声其声,以神其形声之用者,要有一成之律贯乎其中,历千古而无或少变。

盖形与声之最易变者,就每字言之;而形声变而犹有不变者,就集字成句言之也。

《易》曰:“艮其辅,言有序。

”《诗》曰:“出言有章。

”曰“有序”,曰“有章”,即此有形有声之字,施之于用、各得其宜而著为文者也。

《传》曰:“物相杂故曰文。

”《释名》谓“会集众采以成锦绣,会集众字以成词谊,如文绣然也。

”今字形字声之最易变者,则载籍极博,转使学者无所适从矣;而会集众字以成文,其道终不变者,则古无传焉。

士生今日而不读书为文章而已,士生今日而读书为文章,将发古人之所未发而又与学者以易知易能,其道奚从哉?《学记》谓“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

其《疏》云:“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

”《通雅》引作“离经辨句”,谓“丽于六经使时习之,先辨其句读也。

马氏文通

马氏文通
壹 贰 叁 肆 伍
• 《马氏文通》出版至今,已整整一个世纪了。19世纪末叶 ,清政府极端腐败,当时的中国,“其见欺于外人也甚矣 ”(马建忠《拟设翻译书院议》)。帝国主义的坚甲利炮 ,轰开了闭关锁国的中国之门,也震醒了中国人民,尤其 是他们当中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马建忠作为当时进步的 爱国知识分子之一也在探索科学救国的道路,他认为中国 贫穷落后的原因,在于掌握知识的载体——汉语太难,难 的原因是“隐寓”在汉语中的“规矩”(语法规则)没有 被揭示出来。这就使得国人“积四千余载之智慧材力,无 不一一消磨于所以载道所以明理之文”。这样,要想与“ 达道明理之西人相角逐焉,其贤愚优劣有不待言矣”(《 文通· 后序》)。
《文通》出版后的十多年里,因其“文繁而征引旧籍多,今贤所束阁 者,故不独喻之者寡,即寓目者亦已少矣”。(注:《介绍严复为 〈马氏文通要例启蒙〉所作的〈序〉》。)可见《文通》曾一度受到 冷落。语法学界真正对《文通》进行学术研究和评论,盖始于20年代 末至30年代初。而且这些评论,除了指责它以文言文为研究对象外, 主要是批评它机械模仿西方语法。 这类批评,时断时续,绵延达半个多世纪之久。正如邢庆兰师所说: “较《文通》晚出的一些文法书,不管是讲古文法的也好,讲国语文 法的也好,每出一部,几乎都要把《文通》骂一顿。”(《中国文法 研究的进展》)陈望道也说:“二三十年来,‘忆了千千万,恨了千 千万’对于《马氏文通》体系的千万忆恨缠结也就从这一部书的出版 时候开始。”(《〈一提议〉和〈炒冷饭〉读后感》)
马建忠(1844-1900),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太 平军进军江南时,随家徙居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愤 外患日深,开始研习西学。主要著作有《适可斋记言记行》、 有《文通》(通称《马氏文通》)十卷,以拉丁文法研究汉 文经籍的语言结构规律,为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语法著作。 马建忠还是位杰出的外交家,参加平定朝鲜壬午兵变,韩国 国旗图案即是马建忠的提议。马建忠精通拉丁语、希腊语、 英语、法语等多种西方语言,又对中国古籍和中国传统语文 研究有深厚功底,长期从事中、西语之间的翻译工作从而具 有较为明确的语法观念,更重要的是他把撰写语法著作视为 发展民族文化、振国兴邦的良策之一。

指南录后序

指南录后序

•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 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句式),予羁縻不得还(句式),国事遂不可收 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 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 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 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 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 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 [间] • A名词jiān •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 • 扁鹊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 •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 B动词jiàn • 中间崩倒之声(夹杂《口技》)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 • C量词jiān • 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D副词jiàn •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 •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 家》)
• [如] • A动词 •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往……去,到…… 去) • 劳苦功高如此(像《鸿门宴》) • 固不如也(比得上《鸿门宴》) •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唯恐,就怕 《鸿门宴》) • B介词 • 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按照《狱中杂 记》) • 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句式, “把……怎么样”《愚公移山》)
•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 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 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 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 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 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 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 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 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 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 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 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 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 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 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 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 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 何憾哉!复何憾哉!

《马氏文通·后序》简注

《马氏文通·后序》简注

《马氏文通·后序》简注
苟卿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夫曰群者,岂惟群其形乎哉!亦曰群其意耳.而所以群今人之意者则有话;所以群古今人之意者则惟字.传曰:形声相益之谓字.夫字形之衡从,曲直,耶正,上下,内外,左右,字声之抑扬,开塞,合散,出入,高下,清浊,其变幻莫可端倪.微特同此圆顶方趾散处于五大洲者,其字之祖梵,祖伽卢,祖仓颉,而为左行,为右行,为下行之各不相似而不能群;即同所祖,而世与世相禅,则字形之由圆而方,由繁而简,字声之由舌而齿,而唇,而递相变,群之势亦几于穷且尽矣.然而言语之不达者,极九译而辞意相通矣;形声或异者,通训诂而经义孔昭矣.盖所见为不同者,惟此巳形巳声之字,皆人为之也.而亘古今,塞宇宙,其种之或黄,或白,或紫,或黑之钧是人也,天皆赋之以此心之所以能意,此意之所以能达之理.则常探讨画革旁行诸国语言之源流,若希腊,若辣丁之文词而属比之,见其字别种而句司字,所以声其心而形其意者,皆有一定不易之律,而因以律吾经籍子史诸书,其大纲盖无不同.于是因所同以同夫所不同者,是则此编之所以成也.。

-马氏文通序

-马氏文通序


慨夫蒙子入塾,首授以《四 子书》,听其终日伊吾;及 少长也,则为之师者,就书 衍说[19]。至于逐字之部分 类别,与夫字与字相配成句 之义,且同一字也,有弁于 句首者,有殿于句尾者,以 及句读先后参差之所以然, 塾师固昧然也[20]。而一二 经师自命与攻乎古文词者, 语之及此,罔不曰此在神而 明之耳,未可以言传也[21]。 噫嘻!此岂非循其当然而不 求其所以然之蔽也哉!后生 学者,将何考艺而问道焉!
马氏文通序
126班15--28号整理制作 (第二组)
目录
作品简介
作者简述 马氏文通序 马氏文通后序 感想总结
作品简介

《马氏文通》是马建忠编著的一本书籍,该书是中 国关于汉语语法的第一部系统性著作。这本著作开 建了中国的语法学。该书以古汉语为研究对象,把 西方的语法学成功地引进中国,创立了第一个完整 的汉语语法体系,奠定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第一块 基石。《马氏文通》融汇汉语传统和外来的理论方 法研究汉语自己的问题,在学习外来理论和方法上 树立了一个典范。马建忠参照拉丁语法体系,同时 参照中国关于虚字的一些说法,经过长期的整理、 搜集创建了一套汉语的语法体系。

让人感慨的是小学生去私塾上课, 开始就教《四书》,听见他们整 天说着“伊伊吾吾”的话;等到 长大后,当了私塾先生,也只能 就其经文推衍义理。对于逐字住 句批区分词性及词在句中的词法 成分,字与词之间相匹配形成的 语义;对于一个字,有的时候放 在句首,有时批在句尾,句读间 的先后顺序完全参差不齐 ,形成 这样的原因 是私塾先生的愚昧无 知。那些以经师自命的人研究经 文、古文词汇,言之如何通晓, 没有一个不说是在于凭心灵来体 会明白,无人能说出其中的道理。 唉,这和那些知道道路却不知道 理如何推晓有什么区别?后来的 人,又将如何探求语法学问?

-马氏文通序

-马氏文通序

的,句子意思清楚,字不会有错。用 一个语法规律可以驾驭千万类语句。 话说回来,刘氏并没有发现振本知以 的道理。
❖ 慨夫蒙子入塾,首授以《四 ❖ 让人感慨的是小学生去私塾上课,
子书》,听其终日伊吾;及 开始就教《四书》,听见他们整
少长也,则为之师者,就书 衍说[19]。至于逐字之部分 类别,与夫字与字相配成句
经,使是习之,先辨其句读也。”徐
音豆[17]。皇甫茂正云:“读书 未知句度,下视服杜。”[18]度, 即读,所谓句心也。然则古人小 学,必先讲解经理,断绝句读也 明矣。夫知所以断绝句读,必先 知所以集字成句成读之义。刘氏
邈说郑注中的“读”字音“豆”,皇 甫茂正说;“读书却不知道句度,对不 起郑玄”。度,就是读,所说的是句 心,如此说来,那么古代小学就必定 行讲解经书语句关系,断绝句读,就 是明白无疑的了。哪里知道所说的断 绝句读,必定要先知晓集字成句成读
如文绣然也。”今字形字声之最易变
文章,古代是没有文字记载的。
者,则载籍极博,转使学者无所适从
矣,而会集众字以成文,其道终不变
者,则古无传焉[12]。
❖ 士生今日而不读书为文章则已, ❖ 儒生们现在不读书就做文章也就罢了,
士生今日而读书为文章,将发古
儒生们现在读书了做文章,将能够学
人之所未发而又与学者以易知易 能,其道奚从哉[13]?《学记》 谓“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 视离经辨志。”[14]其《疏》云: “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 绝也。”[15]《通雅》引作“离
耳。藉令沿源讨流,悉其元本所是正
明未变的形与声,但是因为这个原因已经
者,一字之疑、一音之讹、一画之误 已耳[8]。殊不知古先造字,点画音 韵,千变万化,其赋以形而命以声者, 原无不变之理,而所以形其形而声其 声,以神其形声之用者,要有一成之 律贯乎其中,历千古而无或少变。盖

《马氏文通序》全文翻译

《马氏文通序》全文翻译

《马氏文通序》全文翻译《马氏文通序》全文翻译《马氏文通》序马建忠士生今日而不读书为文章则已,士生今日而读书为文章,将发古人之所未发而又与学者以易知易能,其道奚从哉?《学记》谓:“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

”其《疏》云:“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

”《通雅》引作“离经辨句”,谓“丽于六经,使时习之,先辨其句读也。

”徐邈音“豆”。

皇甫茂正云:“读书未知句度,下视服社。

”度,即读,所谓句心也。

然则古人小学,必先讲解经理、断绝句读也明矣。

夫知所以断绝句读,必先知所以集字成句成读之义。

刘氏《文心雕龙》云:“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顾振本知一之故,刘氏亦未有发明。

慨夫蒙子入塾,首授以《四子书》,听其终日伊吾;及少长也,则为之师者,就书衍说。

至于逐字之部分类别,与夫字与字相配成句之义,且同一字也,有弁于句首者,有殿于句尾者,以及句读先后参差之所以然,塾师固昧然也。

而一二经师自命与攻乎古文词者,语之及此,罔不曰此在神而明之耳,未可以言传也。

噫戏!此岂非循其当然而不求其所以然之蔽也哉!后生学者,将何考艺而问道焉!上稽经史,旁及诸子百家,下至志书小说,凡措字遣辞,苟可以述吾心中之意以示今而传后者,博引相参,要皆有一成不变之例。

愚故罔揣固陋,取《四书》、《三传》、《史》、《汉》、韩文为历代文词升降之宗,兼及诸子、《语》、《策》,为之字栉句比,繁称博引,比例而同之,触类而长之,穷古今之简篇,字里行间,涣然冰释,皆有以得其会通,辑为一书,名曰《文通》。

部分为四:首正名。

天下事之可学者各自不同,而其承用之名,亦各有主义而不能相混。

佛家之“根”、“尘”、“法”、“相”,法律家之:“以”、“准”、“皆”、“各”、“及其”、“即若”,与夫军中之令,司官之式,皆各自为条例。

以及屈平之“灵修”,庄周之“因是”,鬼谷之“捭阖”,苏张之“纵横”。

马氏文通 后 序注释

马氏文通 后 序注释

马氏文通后序注释
马氏文通是辽宁马大师智慧经验的集大成,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影响力
的古典文献。

文通由马大师于元代(1271-1368年)编撰而成,主要是
关于中医心理学技术及其使用,诸如汤药疗法、中药熏法、帖纸搭配、调气药物、体术操作等,综合上述技术,从而构造一套完整的综合运
用技术。

一、古典文献的重要性
马氏文通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古代医
学理论精华的得汇,而且还形成了中医心理学技术及其使用的系统性
理论体系。

二、马大师编撰马氏文通的背景
马大师在编撰马氏文通之前,受过多位名医的青睐,兼承传统中医理论,受汉唐龙晔、卷一中医等传统医学家们思想的影响,罹患疟疾,
因而将冬至以后的冷气传入中花式的冷气治疗术,精确记录传统中医
技术和经验,利用西方科学的理超实践,从而形成了相应的整体思想。

三、《马氏文通》的主要内容
马大师在《马氏文通》中总结了心理学技术和使用技术,全书一共包
括50经,主要内容有:心理学技术,如自然界调理法、心法、七种情
绪体质类型测试等;帖纸搭配,如花花物痹物帖纸配搭,组织蒸汽冷敷;调气药物,如气月调息用药,穴位调理药,那支调理药;体术操作,如针灸,梁吐法;汤药疗法,如归茂药,一拍药等。

四、马氏文通的学术影响
此外,《马氏文通》还收录了诸多有价值的技术记载,如唐朝官方研
发的汤药,以及宋朝被定点实施的中医护理学,使得中草药丰富多彩,形成了一种现代中药学与中国古代医学理论思想的新结合。

马大师对
古代中医心理学实践的储备和思想的总结,也为中国思想家的研究奠
定了基础。

《马氏文通》的内容及其重要贡献

《马氏文通》的内容及其重要贡献

《马氏文通》的内容及其重要贡献作者:杨娟丽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1期摘要:作为汉语语法研究者的必读书目,《马氏文通》为汉语语法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马氏文通》的内容,第二部分先从这本书的内容、它在汉语语法史上的地位以及马建忠的个人优势等方面分析了《马氏文通》给汉语语法研究的经验,然后通过剖析其不足之处,总结了《马氏文通》给汉语语法研究带来的教训。

关键词:《马氏文通》;汉语语法;经验;教训马建忠作《马氏文通》奠定了中国语法学的基础。

众所周知,《马氏文通》在中国语法史上举足轻重。

学习《马氏文通》的内容,探索它对于汉语语法研究的贡献,将为我们的汉语语法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并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和思路。

一、《马氏文通》的内容《马氏文通》全书内容丰富,结构宏伟。

分上下两册,共10卷,上册六卷出版于1898年,下册四卷出版于1899年。

书的内容分三部分,首正名,次字类,再次句读。

卷一正名,为书中提到的语法术语下定义,给出了较为明确的界说,共23条界说,词类方面10条,句法方面13條,以使文章中的各名称名正而言顺,避免了不必要的误会。

卷二至卷九为字类,他先将汉字分为实字和虚字两大类。

其中前五卷依次介绍名字、代字、动字、静字、状字五类实字,后三卷则论述了四类虚字介字、连字、助字和叹字。

卷十论句读,是句法的总论,也是全书的本旨。

《马氏文通》不仅指明了实字和虚字的类别,而且关注实字充任的句子成分“词”和名字、代字在句读中的“位次”,还对句读、顿的结构及其运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本书用拉丁文法研究汉文经籍的语言规律,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语法学专著。

二、《马氏文通》对于汉语语法研究的贡献(一)《马氏文通》给汉语语法研究的经验首先,就《马氏文通》的内容来说。

这本书第一次对古汉语语法材料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书中的古汉语语法材料上自春秋下迄唐韩愈,足见其调查研究的广泛了。

吕叔湘在1983年的“重印《马氏文通》”序中指出该书的价值还在于它能广收例句、摆出矛盾,他说:“《文通》收集了大量的古汉语例句,大约有七千到八千句。

评《马氏文通》

评《马氏文通》

评《马氏文通》高玉洁【摘要】<马氏文通>的出版是中国语言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宣告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诞生.文章从成就和不足两个方面对<马氏文通>加以评价.【期刊名称】《宿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05(020)003【总页数】2页(P44-45)【关键词】<马氏文通>;成就;不足【作者】高玉洁【作者单位】宿州学院,中文系,安徽,宿州,2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全书约二十余万字,189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马氏文通》。

这是中国语言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宣告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诞生。

《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字眉叔,江苏丹徒人,幼时读过四书五经,后到上海读书,1875年留学法国,这段经历使他对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直观的了解,西方列强欺压中国的行径给了马建忠很深的刺激。

他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改变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关键在于改革语文教学,他说:“西文本难也而易学如彼,华文本易也而难学如此者,则以西文有一定之规矩,学者可循序渐进而知所止境,华文经籍虽亦有规矩隐寓其中,特无有为之比拟而揭示之。

”(《后序》)可见马建忠写作《马氏文通》本是想以此作为语文教学的教科书。

1 《马氏文通》的成就1.1 《马氏文通》首创了“字”“词”等语法分析单位《马氏文通》首先把汉语的词分成实字和虚字两大类,虽然也是从意义上进行分类,但与传统的语文学中的实字虚字已有本质的不同,这已经是语法学的研究了。

《马氏文通》第一次建立了汉语的词类系统,实字中包括名字、代字、动字、静字、状字;虚字中包括介字、连字、助字、叹字。

同时,《马氏文通》还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句子成分系统,马建忠把句子成分叫做“词”,分为起词、语词等。

《马氏文通》对古汉语词类的划分,句子成分的设立以及古汉语语法体系的总体构建目前看来是大体合理的。

《马氏文通》中的语序问题述评

《马氏文通》中的语序问题述评
得 的了。
清末 马建 忠的《 马氏文通 》 是 我 国最 早的一部 汉语语 法 著作 , 它标志着我国的汉语 语法研究 工作进入 了一个新 的历 史时期 。作为汉语语法研究开 山祖师 的马建 忠 , 一方 面古 汉 语功底深 厚 ,对我 国古代学者研 究汉语语 法 的情 况非 常熟 悉, 另一方 面又通 晓印欧诸种语言 及其体系 。因此 , 他在 写 《 马氏文通》 时既继承 了国人 的语法研究成果 , 也模仿 了印欧 语法体系 , 但 他在继承和模 仿的基础上有 自己的创新 和独 到 的见解 , 发现 了很 多拉 丁语法没有 只有 汉语语法 特有 即“ 华 文所 独” 的语法规律 。比如语序在分 析汉语 句子 中的重要性
就是 马氏发现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简略述评 , 以加深
另 一方面 ,马 氏也发现 了有谓语 出现在 主语之前 的情
况, 他认 为这样 的特殊情况有 两种 : ( 1 ) 表示 感叹 , 强调 谓语 时, 谓语 提前 。
马 氏在《 马 氏文通 ・ 句读 ・ 彖二 ・ 系一 》 中写 道 : “ 咏 叹语 词, 率先起 词 。” [ 1 1 3 9 3 并 举例 ( 例见 马建 忠《 马氏文通 1 3 9 3 页)
于各篇 的, 梳 理 可 知 马 建 忠 确 定 句 法 关 系 的主 要 根 据 是 语 序 , 他 有 自 己关 于 汉 语 的 明 确 的 语 序 观 , 他 从 语 序 角 度 全 面 揭 示 了汉 语 文 言 语 法 的规 律 : 主语 在 前 , 谓语在后 , 这 是 汉 语 句 子 中主 谓 句 语 序 的 一 般 规 律 , 也 有 主 谓 倒 装 的特 殊 恃 况 ; 宾 语 一 般 在 动 词之 后 , 有 宾 语 前置 的 情况 ; 定 语、 状语在 前, 中心 语 在 后 。

许国璋文集5马氏文通及其语言哲学

许国璋文集5马氏文通及其语言哲学

5 《马氏文通》及其语言哲学①5·1马建忠接触西学的两段时间和探求“文通”的时间1.《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生于1845年。

1852年,七岁,入上海天主教会所办徐汇公学,是他接触西学的开始。

他后来对少时读书,有如下回忆:“于汉文之外,乃肆意于辣丁文字,上及希腊,并英法语言。

盖辣丁乃欧洲语言之祖,不知辣丁文字,犹[学]汉文之昧于小学,而字义未能尽通。

故英法通儒日课辣丁古文字,转译为本国之文者此也。

”[如是者五年。

1857,建忠十二岁。

]“少长,又旁涉万国史事,舆图,政教,历算,度数,与夫水,光,声,电,以及昆虫,草木,金石之学,如是者五、六年。

”[1863,建忠十八岁]“进读彼所谓性理、格致之书,又一、二年。

”③[1865,建忠二十岁]“而后于彼国一切书籍,庶几贯穿融洽,怡然理顺,涣然冰释,遂与汉文无异。

”④(以上引文均见《适可斋记言》⑤四,“拟设翻译书院议”,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校点版,页九一)这十三年的学习进程可以概括为:④1852—1857,共五年:学古汉语经籍,拉丁文,英、法语言;②1857—1863,共六年:学各国历史、地理、政治、教育、天文、物理、数学、生物、地质诸科;⑧1863—1865,共二年:读英文或法文课本,学西方哲学、科学通论(性理、格致)。

以上是马建忠接触西学的第一段时间。

2.马建忠从徐汇公学结业后(1865),入李鸿章幕府,参与洋务。

1877年,李派马到法国修习外交业务,兼任法英使馆翻译。

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马建忠的第二次接触西学。

马在法国不到两年,但是由于他在国内已经有扎实的准备,顺理成章,考上五张学科文凭。

“举曩所习者在法国考院与考其文字格致两种而幸获焉;又进与考律师之选,政治之选,出使之选,亦皆获焉”(前引书,同文,同页),即指此。

前一段时间(十三年),他学到了读西方书籍能“贯穿融洽,,的本领;后一段时间(二年),他对西方作了实地观察,“自维于各国政事,虽未能窥其底蕴,而已得其梗概,思汇为一编,名日c闻政’”(前引书,“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页三,1877年)。

《马氏文通·序》简注

《马氏文通·序》简注

《马氏文通序》简注
严吾
【期刊名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卷),期】1987()2
【摘要】昔古圣开物成务,废结绳而造书契,于是文字兴焉.夫依类象形之谓文,形声相益之谓字;阅世递变而相沿,讹谬至不可殚极.上古渺矣;汉承秦火,郑许辈起,务究元本,而小学迺权舆焉.自汉而降,小学旁分,各有专门.欧阳永叔曰:“《尔雅》出于汉世,正名物讲说资之,于是有训诂之学;许慎作《说文》,于是有偏旁之学,篆隶古文,为体各异,于是有字书之学;五声异律,清浊相生,而孙炎始作字音,于是有音韵之学”.吴敬甫分三家,一曰体制,二曰训诂,三曰音韵.胡元瑞则谓小学一端、门径十数,有博于文者、义者、音者、蹟者、考者、评者.统类而要删之,不外训诂、音韵、字书三者之学而已.
【总页数】4页(P38-41)
【关键词】马氏文通;音韵;授受;《通雅》;语法规则;评者;《四书》;载籍;成句;公元【作者】严吾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4
【相关文献】
1.《九思》序/注非作于"六朝"辨——《楚辞章句》序/注研究之一 [J], 岑贞霈; 力之
2.《玄首都序》、《玄测都序》注——《太玄注》摘登 [J], 韩敬
3.《史拾简注》序 [J], 李学勤
4.介绍严复为《马氏文通》要例启蒙》所作的《序》 [J], 王宪明
5.《马氏文通·后序》简注 [J], 许守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译《马氏文通·后序》
荀子说:人之所以不同于飞禽走兽,是因为他们能形成群体。

所说
的“群”,难道仅仅是群体的形式嘛?也是说能交流、沟通他们的思想感情吧。

那么,所用来沟通今人思想感情的是话语;所用来沟通古人思想情感的是文字。

《说文解字》中说:形、声相加叫作“字”。

那么字形中的横竖、曲直、正斜、上下、内外、左右,字音中的抑扬、开塞、合散、出入、高下、清浊,这其中的变化难以理出头绪。

不只分散生活在五大洲的人们,他们的文字的是继承了梵、伽卢、仓颉,然而从左书写、从右书写、从下书写他们的文字,互不相似,所以不能相互交流沟通。

即使一脉相承,世代相传,然则字形由圆成方、从繁至简,字音从舌而齿及唇、递渐变化(遞,同“递”),交流沟通的能力也几近于穷尽了吧。

然而言语所不能精确表达的,最后精确翻译成外族文字而辞意相通。

形声文字或其他的文字,通透训诂就能通晓经书的涵义。

如果所见的不一样,只有那改变了字形、字音的文字,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纵观古今(亘:连接)、横贯世界(塞:充满),无论它的人种或黄色,或白色,或紫色,或黑色都是人,上天都把心(头脑)给予他所以能够思考,思考能表达于外的本领。

有时常探寻讨究使用横行文字的国家或民族语言的源流(画:“货”音),如果把希腊语、拉丁语拿来加以比较的话,会发现它,词分别词类、句子制约词,他们所凭借语音表达思想、能用文字传递信息,都有一定固有的语法规律,而用这语法规律来分析、衡量我们的经史子集等书,其主要的语法规则没有什么不同。

此用共同的语法规则来探讨、说明不同的语言现象,这也是本书所以编成的目的。

或许有的人会说:“您对于西学,思想形态上‘人性的精深微妙’和‘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学说,‘遵循自然法则与修身准则使自身善、使一生善’的学说、以及‘历史的和现在的治道、教化的因袭变革’学说,实际功用上‘富国强民本体与功用’的知识、‘军事政治上纵横皮比的权谋策略’的知识、以及关于‘度量、算数、重量、化学、水、热能、光能、电能等自然科学’的运用。

如此博大精深,比黄泉还深、比苍天还高,比元气还大(元气:产生构成世界的原是物质),又极其细微。

既然没有什么东西不是一看就明白的,把这些长处用于经济外交,犹是绰绰有余(恢恢乎:宽广)。

如今《马关条约》刚刚签订,上下交困,围着待机侵略的国家有六七个(与:结交),实在是极其危险。

认清时势的人正把象孔孟学说那样受
尊崇的西学,看作刍狗般过时无用的东西(时务:时下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刍狗:轻贱无用之物)。

如今您不拿所学知识来顺从时代发展(乘时:赶时代潮流),又何必损耗精力,劳顿神思在研究语法、撰写《文通》这件事情上呢?这是时代不把你看作无用之人, 而你自己却偏做无用之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回答说:“天下没什么是没有规律的,而文字可以记录它,人心都是有思想的,而文字可以表达它。

所以文以载道、文以明理并不是没有道理。

文章,就是遵循这样的道理而到达想要达到的境界,而不是要达到的境界。

所以君子学习它引出其中的道理。

我观察过西方国家,孩子们开始学习,循序渐进,还没到十五岁(志学的年纪),就看书作文没有不学习的;之后根据他的兴趣爱好所在,致力在数度、格致、法律、性理等学科专攻精研(数度: 古代关于天文、历法、计量长度的学问;格致:“格物致知”的简写。

清末用以称从西方传人的声、光、电、化等自然科学;性理: 原为宋明儒者宣扬的性命义理之学, 此指心理学等),所以这些国家没有文盲,而且人们分别学习有实用的学问。

考虑到我国童年能够读书的人很少,读书又能作文的人更加稀少,能及时作文并用他的余年讲明道理来给未来所需用做准备的人,大概万中无一了吧。

用汉字的点画结构,来看西方的拼音文字很难,然而用汉语的词法句法,来看西方语言的部分类别,暂且可以前后倒置来表达其思想的变化就很容易了。

西方语言本身很难但容易学的就是这,汉语本身很简单但难学的也是这,这是因为西方语言有一定的规则,学的人可以循序渐进而知道所表达的意思,汉语经史子集虽然也有类似的规律隐含其中,只是没有对其比较而揭示其中道理的。

于是结绳记事之后,积攒了四千多年的智慧才,没有不是一一消磨在所用来说明道理的文章的,然而道理无理地被记载,用它与通达道理的西方人相竞争,其中的聪明愚蠢就不需要说了吧。

这本书,借参考西方语言已有的规矩,在经籍中探求其所相同与不同之处,繁杂引证来明确知晰汉语语法规则的所在,在此以后,儿童进学校启蒙学可以遵循这规律来学习汉语,它成就的速度一定不会逊色于西方人。

这样之后到了他年轻力壮的时候,用来学习道理。

不只中国书籍中的道理可以知晓,将因为这,探求西方文字中所阐明的道理,也不难学精并贯通。

这本书,不仅可沟通我们同源文化的思想,更将举天下所有用语言来表达他们心中思想的人,将能够使更多的民族和国家接触、交
流。

如果是这样,待我众多人民交流他们的才智,沟通他们的思想,以求实用,之后民族能够团结、独立,不被列强掠夺、霸占。

那么这本书的作者,真可谓识时务。

薪火递真情,“微爱”暖人心
微信“红包”坚守的生命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