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数学法制教育渗透点
也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也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
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少年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更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成才必先成人,不成人必成不了才。
也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的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如何让小学生主动积极的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如何在数学教学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小学生的法制意识,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结合小学数学知识,浅谈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是怎样渗透法制教育的。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数学学科中法制教育的素材,把法制教育渗透于教材中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
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积极寻找法制知识的切入点,将数学知识和法制知识有机结合,才可以在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渗透法制知识。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这节课时,教科书的第二页呈现了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以及四周建筑的照片,通过图片上展示的五星红旗、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教师可以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使得学生形成辨别东、南、西、北技能的同时,更多的了解我国伟大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在教材中渗透法制教育追求的是与教材内容的自然融合,且有助于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在课堂中渗透教育的内容是依内容确定的,无需改变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也无需重新编印专门的法制教材,只是通过授课教师的巧妙安排来实现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积极拓展课内与课外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和法制教育活动法制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
六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第一章:数与代数的法制教育1.1 分数的公平分配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处理分数的分配问题,培养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分数分配问题。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讨论如何公平分配物品,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运用。
教学活动: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
1.2 购物中的法律意识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计算商品的折扣和价格,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遵守商店规则。
教学内容: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折扣和促销活动的规则。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购物案例,让学生计算折扣和价格,引导学生遵守商店规则。
教学活动:提供购物案例,让学生计算折扣和价格,讨论促销活动的规则,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第二章:几何图形的法制教育2.1 几何图形的分类与法律意识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的分类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学习几何图形的分类和特点,理解图形的属性和关系。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图形的分类结果。
教学活动:展示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分组讨论图形的分类和特点。
2.2 几何图形的变换与法律意识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几何图形的变换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
教学内容:学习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和镜像变换,理解变换的规律和限制。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动手操作几何图形的变换,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变换规律。
教学活动:提供几何图形变换的案例,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分析变换结果,讨论变换的规律和限制。
第三章:统计与概率的法制教育3.1 数据的收集与法律意识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理解数据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参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数据。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摘要】对少年儿童进行法制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更重要的是能促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师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深钻教材,找准渗透点;选择时机,逐步渗透;注意策略,有机渗透;借助情境,讲究氛围。
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律因素,在相应的教学内容、环节、形式中发现契机,适时、适度地加以渗透,使法制教育与数学教学自然融合,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贯穿于知识的全过程。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能力培养引导者。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对少年儿童进行法制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更重要的是能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因此,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加以重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呢?1.深钻教材,找准渗透点在数学教材中,法制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许多老师都无从着手,找不到法制教育的渗透点。
我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律因素,共同探讨教学中的法制教育的渗透点。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我利用ppt课件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情境图中有一面国旗,教师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生在观察五星红旗时,教师让学生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要爱护红领巾,要爱护五星红旗,爱护国旗就是爱国。
六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教案
单元概述
【单元】第四单元
【单元教材解读】
主要教学内容:比的意义、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是在学习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生学过的许多概念中,不少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比的概念可以直接导出比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比与除法、分数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比的概念是建立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概念的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性质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又是学好这一单元知识的关键。
【单元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
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教学重点: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教学关键:能真正理解比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7.在比的意义的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单元教法与学法】
教法:迁移法类推法引导法等
学法:归纳法比较法自学法等
【单元课时安排】 6 课时左右
龙里县谷脚小学统一电子备课表
龙里县谷脚小学统一电子备课表
龙里县谷脚小学统一电子备课表。
六年级上册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
《比的意义》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P48-P49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比的意义的本质。
3.在自主学习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水平,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比与比值的区别。
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九条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法制教育。
教师提问:这就是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它们的长都是15 cm,宽都是10 cm。
比较它们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3.导入新知,揭示课题:关于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那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比。
(板书课题:比)二、探究新知,理解比的意义(一)同类量的比1、刚才我们用“15÷10”来表示长是宽的几倍,又能够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2、宽和长的关系,除了用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外,还能够怎样用比来说呢?3、思考:15比10和10比15一样吗?能随便调换两个数字的顺序吗?(二)不同类量的比课件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 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 km。
六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通过分数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白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法制教育相关知识。
三、教学重点1.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1.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 将分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六、教学步骤1. 引入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讲解运算规则。
2. 举例说明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3. 讲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遵守法律的意义。
4. 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学生能将分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八、教学资源1.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示例。
2. 实际生活中的分数应用案例。
3. 法制教育相关资料。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加强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十、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 深入了解法制教育,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分数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如科学、艺术等。
2. 邀请法制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法制教育的理解。
3. 安排实地考察活动,如参观法院、警察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制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确保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
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早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明确要求。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
常言说:从小偷针,长大偷金。
因此,在中小学各学科中渗透渗透法制教育,事在必行。
数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课时分配比例大,更应该注重渗透法制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笔者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第一线,自己对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的认识和做法。
一、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教育法》第六条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第三十二条: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教师法》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因此,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正确态度不仅是我们义务,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况且法制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关系到未来的公民是否具有“知法、守法、用法”的素质。
所以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没有脱离我们的工作实际。
二、加强学习,提高法律素养认真学习钻研《教师法制教育读本》,把《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纳入自己的必修课程。
常言说“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造就高素质人才”。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下,对“高素质人才”定位的诸多条件中,政治法律素质、思想道德品质是不可或缺的必要要件。
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有一支自身具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先进思想的,而且能把这种思想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的教师队伍;其中教师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着“高素质人才”后续队伍的现代法治观念的形成和依法办事能力的培养。
中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中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法制的内在联系,认识到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3.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法律规定的合理性,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1. 数学与法制的关系2. 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案例3. 运用数学思维分析法律问题4. 数学与司法公正5. 数学在法律证明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学与法制的关系,分析具体案例。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模拟法庭等活动,亲身体验数学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直观展示数学与法制的关系。
2. 案例资料:收集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法制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数学与法制的关系介绍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阐述数学与法制的内在联系。
3. 分析案例呈现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中的数学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数学与法制关系的认识,以及自己在讨论中的收获。
6. 布置作业六、教学内容1. 数学逻辑与法律推理2. 概率论在法律预测中的应用3. 统计学在法律数据分析中的作用4. 几何学在法律空间判断中的应用5. 数论在密码学中的法律意义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法律案例,让学生理解数学逻辑在法律推理中的作用。
2. 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概率论在法律预测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统计学在法律数据分析中的基本方法。
4. 情景模拟法:模拟几何学在法律空间判断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几何学的应用。
渗透点(按年级)
各年级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
语 文
各年级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
数 学
各年级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
英 语(人教版PEP
各年级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
品 德
各年级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
科 学(教科版)
各年级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
体育与健康
各年级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
信息技术
各年级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
音 乐
各年级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
美 术
法制教育渗透点
法制教育渗透点
法制教育渗透点版PEP)
法制教育渗透点
法制教育渗透点科版)
法制教育渗透点康
法制教育渗透点
法制教育渗透点
法制教育渗透点。
[定稿]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下册法制教育渗透点
六年级法制教育渗透点六年级上册一、第二课中国雕塑作品欣赏6页二、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和石刻、壁画;(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历史上个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六年级上册一、第九课我们的小报20页二、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一条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第十四条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1)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2)公共场所的实施用字;(3)招牌、广告用字;(4)企业事业组织名称;(5)在境内销售的商品包装、说明。
六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古代的桥32页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六条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我们的奥运27页渗透法制内容1、《奥林匹克宪章》2、《中华人呢么共和国体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
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
第五条国家对青年、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给以特别保障,增进青年、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逼”出来的美丽
“逼”出来的美丽———浅谈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凤冈县第一小学毛廷兰摘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普法途径。
我校从2011年开始贯彻执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这项工作“逼”得我在这几年坚持学习,且行且思,不断提升了自己的法律素养和教学的艺术性,让法制教育之花在我的数学课堂中美丽绽放。
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法制教育:一是把握渗透点,适时渗透;二是把学变成“玩”,自然渗透;三是课程整合,形象渗透;四是课内外结合,及时渗透。
关键词:法制教育数学教学渗透美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普法途径。
我校从2011年开始贯彻执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这项工作“逼”得我在这几年坚持学习,且行且思,不断提升了自己的法律素养和教学的艺术性,让法制教育之花在我的数学课堂中美丽绽放。
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如何开发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法制教育。
一、把握渗透点,适时渗透。
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法制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知识同时,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法制教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把握教材的法制教育渗透点,适时引导学生悟道明理。
就数学教材的内容而论,一般可以从主题图和插图,题意和数据方面去挖掘或设置法制教育的“渗透点”。
例如,我在执教《小数除以整数》时,在教材的主题图中挖掘出法制教育因素,适时渗透了法制教育。
师:请同学们看看生活中的一个画面:(课件出示主题图)生:在公园里有很多老人、小孩在锻炼身体。
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国家还颁发了《全民健身条例》。
《全民健身条例》中规定:我国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等。
师:毛老师也参加了清晨健身行列。
老师4周跑了22.4千米的路程,你能算一算老师平均每周跑多少千米吗?(将例1中的王鹏改成学生熟悉的老师)上述片断通过具体的教材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具体化和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六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货币1. 学习货币的种类、单位及换算。
2.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运用货币知识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购物中的数学1. 学习折扣、优惠券等购物策略。
2. 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理性购物的意识。
第三课时:计量单位与生活1. 学习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计量单位。
2.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测量场景,运用计量单位知识解决问题。
第四课时:数据分析与图表1. 学习统计图表的种类及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第五课时:时间的计算与规划1. 学习时间的计算方法,如闰年、平年的判断。
2. 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提高法制观念。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题目。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等。
3. 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课件:教师制作的课件。
3. 实物:货币、计量工具等。
4. 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5. 练习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六、第六课时:几何图形与生活1. 学习几何图形的特征及应用。
2.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品,运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问题。
七、第七课时:概率与公平1. 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如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2.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公平性的重要性。
八、第八课时:数学与信息科技1. 学习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
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7篇)
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7篇)数学渗透法制教育篇1教学内容:纳税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4、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宪法》第5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
教学重点: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率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3)1000元的8%是多少?2、什么是比率?二、新授2)50吨的10%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1、阅读p122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说说:什么是纳税?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宪法》第56条,《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2)试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5%表示什么?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20%表示什么?3、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小学数学教案法制渗透
小学数学教案法制渗透
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法制渗透,理解法制渗透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数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法制渗透中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法制渗透的含义。
2. 掌握通过数学知识解决法制渗透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法制渗透的概念。
2. 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法制渗透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例子引入法制渗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制渗透。
2. 学习法制渗透的内容:讲解法制渗透的重要性和作用,让学生理解法制渗透对社会的意义。
3. 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法制渗透中的问题。
4.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物和经验,体会法制渗透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法治意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法制渗透的含义和作用有了初步了解,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了他们的法制意识。
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注重法制渗透,为构建法治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初中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渗透点
第 2 页,共 9 页
初中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章节和知识点统计表
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七年级 七年级 七年级 七年级 七年级 七年级 七年级 七年级 七年级 七年级 七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八年级 八年级 八年级 八年级 八年级 八年级 八年级 八年级
科目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册数
下册 下册 下册 上册 上册 上册 上册 上册 上册 下册 下册 上册
课题
第四单元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 回归——“一国两制”的构想 第四单元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 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第六单元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 陈出新——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 摇篮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 腊奥林匹亚赛会与现代奥林匹克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的颁布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美国1787 年宪法)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罪 恶三角贸易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 南方挑起内战)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发 明大王“爱迪生”) 第二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板块的运动 第四章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 教——世界三大宗教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聚落——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国际合 作 第六章 第二节 人文环境——人 口最多的大洲 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的保护 与和平利用) 第一章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海 洋国土) 第一章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第一章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56个民族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 富 人均不足 第三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合 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节约 用水 保护水资源 第四章 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 运输网——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 第四章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 业——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 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 地区——干旱的西北地区 第六章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 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
小学数学各年级法制教育渗透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P26页:第4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
P38页:例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P61页:第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P69页:第4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
P88页:情境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P91页:第2题
小学数学各年级法制教育渗透点
年 级
教学内容
渗透法制内容
一
年
级
上
册
P4页:情境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P6页:情境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P9页:情境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
P18页:第4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P32页:第1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P80页:第10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
二
年
级
上
册
P32页:情境图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P40页:情境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P50页:第5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P52页:做一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P98页:情境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P115页:第1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六年级
下册
P32页:例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最新六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例9)/做一做》学科渗透法 制 教 育教 学 设 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龙长明教学内容: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第32、33条。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一、 复习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53。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52。
(3)一条路,已修了103。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111。
(5)甲数比乙数少51。
2、口头列式:(1)32的83是多少? (2)120页的61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81,降低了多少分贝?(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87,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二、新授1、教学15页“做一做”(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3)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81=80-10=70(分贝) (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81)=80×87=70(分贝)(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
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上)科法制教育渗透内容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是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指南,本书全面研究了中小学各个学科与法制教育相关的内容,从中提炼了各学科的法制教育渗透点,设计了“可渗透的法制内容”“教学要求与方法”“示例与说明”,但是本书是以人教版的教材为例的,而我校所使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教学内容不同,渗透点不同。
六年级数学教研组老师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可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有:1、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8页练习二第6题; 2、第四单元《分数除法》第48页练习七第14题;3、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第88页练习十四第2题。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8页练习二第6题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在市场销售。
第四单元《分数除法》第48页练习七第14题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一章总则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第88页练习十四第2题。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第一章总则
第四条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第五条【保护资源】国家依法保护煤炭资源,禁止任何乱采、滥挖破坏煤炭资源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