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坛】让人物张开自己的嘴巴——写好人物语言有秘诀

合集下载

15、 怎样写好语言描写——要让人物成演员,开口说话

15、 怎样写好语言描写——要让人物成演员,开口说话

修 改 之 后
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看见了工商制服,立刻由刚才的冷冰 冰变成了笑眯眯,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慌忙说:“让我 再给您称一遍!”爸爸奇怪地问老板:“为啥要再称一遍?”“刚才称 错了!”老板边说边手忙脚乱地重新称肉。“你咋知道称错了?”老板 用手抹了一把脸上沁出来的汗珠,脸红得跟柜台里面的猪肝似的,半天 才吞吞吐吐地说:“这,这……”爸爸严厉地问老板:“这什么?”老 板低下了头,小声说:“这是两块五毛钱的肉,不够半斤。”爸爸冷冷 地看了看卖肉的老板,说:“平常看你怪老实的,谁知道你竟敢缺斤少 两,欺骗顾客,跟我到局里走一趟吧!”
5、语言描写运用对比法。
语言描写的误区
1、人物语言假、大、空,作者代替人物说话。
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当车开到茶亭站时,上来一位约莫六 七十岁的农村老奶奶。她驼着背,拄着拐杖,颤巍巍的,手里提着半 篮子鸡蛋,好像要去农贸市场出售。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忙上前扶 着老奶奶,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 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 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2、语言不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等,缺乏个性。
两个小孩绕着那个井口转来转去,小男孩问那个 小女孩那个洞有多深,“大约有十来米深。”小女孩 怎么也说不清楚,她就踮起脚尖,四处张望,突然发 现了目标,指着路旁的一棵大树,“井的深度和这棵 大树的高度差不多。”
3、人物语言不简洁,不能表现主题。
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 “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 笔,去给她开门。“小燕,吃过早饭了吗?”小云一见我就问。我说:“吃 过了。”小云说:“吃的什么?”我说:“吃的油条、稀饭。你吃了吗?” 小云说:“我们家的燃气灶坏了,爸爸去修了,现在还没回来呢!到哪儿吃 早饭呀!”我说:“在我家吃吧!”小云摆摆手说:“不了,不了。我发明 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我问“什么'学习棋呀?”“先别急, 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

写人物的四个口诀让作文人物活起来

写人物的四个口诀让作文人物活起来

写人物的四个口诀让作文人物活起来
口诀一:说
人物要说的话不要总结代替,不要转述,自己直接说出来。

举个例子:小熊告诉妈妈他饿了。

这样的句子就是别人转述,我们没有听到小熊自己的声音。

改一下:小熊对妈妈说:“我饿了!”
瞧,这样就是开口说话了!开口说话了,人物形象就鲜活地出现在作文中了!
明白了如何让人物开口说话,小朋友们就摩拳擦掌,练习让作文小哑巴开口说话。

写出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突显了人物个性,故事中的人物仿佛就已经站在我们眼前了。

你愿意来挑战吗?
口诀二:不说
这里的人物开口说话了,但聪明的孩子应该会发现,后面红色部分的话都是废话,显得啰嗦,像这样的话就要选择:不说。

口诀三:不只说
你有没有犯过这样的毛病,写人物对话时只会用一个说字,其实,咱们的汉语文化可是博大精深的,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富于变化的表达才能更吸引人!同样表达“说”这个意思,我们可以用一个字的:喊、叫、呼、吼、吟、读、问、答等来代替,还可以用2个字、3个字、4个字等的词语来代替,你可以吗?
口诀四:说更多
这可是写好人物语言的最关键的绝招了了,想知道吗?就在下面的微课里,赶快去听一听吧!。

【作文培训】写人作文可选用的技巧

【作文培训】写人作文可选用的技巧

【作文培训】写人作文可选用的技巧写人作文是我们在语文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文体,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现其性格、品质、经历等,从而让读者对所写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写好一篇写人作文,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

一、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特点每个人都有独特之处,这就是人物的特点。

在写人之前,要先对人物进行仔细观察。

观察他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从中发现与众不同的地方。

比如写一个人的外貌,不要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最有特点的部分来写。

有的人眼睛特别明亮有神,有的人嘴巴总是上扬带着微笑,有的人头发卷曲如波浪。

通过抓住这些独特的外貌特征,可以让人物形象一下子在读者的脑海中清晰起来。

再比如观察人物的动作,他是走路急匆匆的,还是慢悠悠的?是习惯双手抱在胸前,还是喜欢不停地摆弄手指?这些细微的动作往往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和心情。

语言也是体现人物特点的重要方面。

有的人说话幽默风趣,有的人说话简洁明了,有的人说话慢条斯理。

记录下他们的口头禅或者具有代表性的话语,能让人物更加生动鲜活。

二、选好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仅仅描写人物的外貌和行为还不够,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现人物的品质和性格。

选择的事例要典型,能够充分反映出人物的特点。

比如要写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可以写他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或者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难题。

如果要写一个勇敢的人,可以讲述他在面对困难时毫不退缩,勇敢地迎接挑战的经历。

在叙述事例时,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同时要注重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比如描写人物在帮助他人时的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这样可以更加突出他的善良和热心。

三、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使人物形象丰满为了让人物更加立体、形象,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可以让读者对人物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他身材高大,浓眉大眼,高挺的鼻梁下是一张总是带着笑意的嘴巴。

”这样的描写能让人物的外貌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语言描写能够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如何练好口才的作文

如何练好口才的作文

如何练好口才的作文
哎呀呀,大家都知道口才好可重要啦!那怎么才能练好口才呢?嘿嘿,让我这个小学生来给你们讲讲吧!
你想想看,那些口才好的人,一说话就能吸引人,就像一块超级大磁铁一样!他们能把大家的注意力都牢牢吸住。

那我们怎么才能变得像他们一样呢?
首先呀,得多说话!就像学走路一样,得一步一步来。

平时在家里,和爸爸妈妈多聊聊天,把学校里发生的好玩的事儿呀,都讲给他们听。

在学校里呢,也要积极发言,别害怕说错。

哎呀,说错了有啥大不了的呀,改正不就好啦!
还有呀,要多读书!书里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和知识呢。

读得多了,肚子里有货了,说话的时候就能有很多内容说出来啦。

这就好像我们有了好多好多的子弹,打敌人的时候就不怕没子弹啦!
然后呢,要仔细听别人说话。

就像我们听老师讲课一样,要认真听,才能学到东西呀。

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好的地方我们就学学。

记得有一次呀,我在学校参加演讲比赛。

哎呀,一开始我可紧张啦,心都快跳出来了。

但是我想到平时的练习呀,就鼓起勇气上台啦。

结果我讲得还不错呢,同学们都给我鼓掌!这让我明白啦,只要勇敢去尝试,就会有进步呀!
还有哦,平时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呀。

假装自己是各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气说话,可有意思啦!这就像我们在演一场超级有趣的戏一样。

总之呀,要想练好口才,就要多说话、多读书、多听别人说,还要勇敢去尝试。

只要我们坚持练习,肯定能成为口才超棒的人!大家一起加油吧!。

让人物开口说话四年级作文专项讲评

让人物开口说话四年级作文专项讲评

让人物开口说话——四年级上《我不____》习作专题讲评教学目标:1.结合对话描写, 经过丰富提醒语表现形式, 把作文片段写具体。

2.经过习作讲评和修改,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 深入激发学生写作爱好。

教学过程:课前: 观看电影片段, 播放《九品芝麻官》片断70’15”—70’51”这是电影《九品芝麻官》芝麻官包龙星, 人称白脸包公。

看了刚才片段, 你有什么想说?(这嘴厉害吧?她嘴怎么厉害?)一、学习“让人物开口说话”过渡: 我们嘴巴即使没有她这么出神入化、能说会道, 但最少能够开口说话。

遗憾是, 我们在同学作文中, 总是会看到不少哑巴。

在昨天写《我不____》这篇作文中, 我统计了一下, 有13篇哑巴作文, 有12篇唱独角戏作文, 只有14篇出现了人物之间对话。

不信, 你看——3.出示: 【……那天, 我喜不自胜, 叫父亲来教我骑车。

她说我得先学会上车才行。

我上了车, 可是车子仿佛不喜爱我, 歪向了一边, 我摔了下来。

父亲让我握紧把手, 确保车头不歪, 再试一下。

果然, 自行车似乎一下子听话起来, 我也顺利上了车。

接下来, 就要学习怎么踩踏板啦……】——摘自蒋思盈《我不放弃》(1)指名读。

(2)文中谁成了哑巴?师: 这么一开口, 人就活了, 不仅内容具体了, 而且人物立即就鲜活起来。

看来, 让人物开口说话, 很有必需! 板书课题: 让人物开口说话二、发觉人物提醒语改变1.感悟提醒语形式单一过渡: 那么是不是只要让人物开口说话就万事大吉了呢?就以刚才这个场景为例, 有位儿童是这么描述——【……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我说: “哎哟……我不学了! ”父亲说: “摔疼了吧?坚持一下! ”我说: “嗯。

”父亲说: “你得先学会上车才行。

来, 我教你! ”我说: “好。

”父亲说: “你要握紧把手, 确保车头不歪, 再试一次! ”我说: “好。

”果然, 自行车似乎一下子听话起来……——摘自《我不放弃》】(1)谁来读?(2)读了这么一组人物对话, 你认为好吗?预设:A.提醒语太单一了, 都是谁谁“说”。

219408427_语言描写有妙招儿

219408427_语言描写有妙招儿

语言描写有妙招儿名师作文课堂辅导热气球尹然金小正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恰当的语言描写能鲜明地展示人物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

可写好人物对话并不容易。

同学们习作中的语言描写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跟着金老师,巧用妙招儿来解决。

妙招儿一:让人物开口说话片段1修改后———我很喜欢说“然后”。

有一次,邻居李阿姨告诉我:“乐乐,我们周末去烧烤,你让妈妈准备这些食材……”回到家,我对妈妈说:“我刚刚碰到李阿姨了。

然后李阿姨说下午要和我们一起去烧烤。

然后呢,我们自己带工具,然后呢,我们还要带食物。

然后呢……”2分钟能说完的事情,我说了5分钟。

妈妈听烦了:“你怎么那么多‘然后’,你是‘然后哥’吗?”说完,她直接去问李阿姨了。

看着妈妈的背影,我还在后面追:“妈妈,要带土豆、茄子,然后还有西红柿……”修改后,我们似乎看到一个追着妈妈喊“然后”的小朋友,生动有趣。

对话描写避免了抽象的陈述,能迅速让读者产生兴趣,阅读起来轻松自然,更容易进入文章情境中。

问题一:人物不说话片段1———我很喜欢说“然后”。

有一次,邻居李阿姨让我告诉妈妈周末去烧烤。

我“然后……然后……”说了半天,妈妈都听烦了,最后自己去问了李阿姨。

这个片段没有对话描写,像一幕哑剧。

“我”是怎么和妈妈说的?妈妈听后又会说什么呢?妙招儿二:围绕中心写对话片段2修改后———逛菜场周末,我去菜场买菜。

我挑中了一把青菜,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这把青菜多少钱?”“3块。

”“能不能便宜点?”对话描写要不要?当然要!但要有详有略,不能完整记录所有的对话,那样会给人记流水账的感觉。

问题二:人物话太多片段2———逛菜场周末,我去菜场买菜。

我挑中了一把青菜,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这把青菜多少钱啊?”“3块。

”“能不能便宜点?”“小姑娘,种菜不容易,不能便宜了。

”“阿姨,您就便宜点吧。

”我继续还价。

“真的不能便宜了。

你看这菜多新鲜啊。

三四年级语文写作课件13人物张开嘴说话部编版

三四年级语文写作课件13人物张开嘴说话部编版

1、小姑娘说:“快过来吧!我们一起去海边。”
2、“快过来吧!”小姑娘说,“我们一起去海边。”
提示语标点口诀
前冒中逗后句号,所说的话儿双引号。
提示语
位置
对应
标点符号引用语前来自冒号:中
逗号


句号

三、小结
“ ”
“ ”
“ ”
前冒中逗后句号,
所说的话儿双引号。
读句子,画出提示语并说说位置,再将标点补充完整。
小姑娘高兴地说
:“
我有一个漂亮的布娃娃
。”
----------------------
----------------------------
提示语在前
“妈,我的布娃娃不见了
。”
小姑娘愁眉苦脸地说
语言口诀 语言精,多推敲;精选词,勤练句。 语言妙,要生动;强排比,巧比喻。 语言巧,效果好;深思考,畅幽趣。 语言实,要牢记;显文化,用诗句。
什么是提示语和引用语?
提示语
是指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外,所做的
启示性说明的文字。它不仅是交代谁在说话,还有人

“太好了
!

小姑娘欣喜若狂

抱着布娃娃又蹦又


开心地大叫
,

我找到我的布娃娃了
!”
提示语在后
提示语在中
------------------------------------------------
-
-----------------------
四、练一练
请用
标出下列句子中的提示语,再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喜羊羊说:“真有趣!我也要去参加。”

让人物开口说话

让人物开口说话

想一想:如何让人物开口说话?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放学了,外面下着雨,别的同学都陆续 被家长接走了,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老师说送我回家。 问题一:这段话里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开 口说话了吗? 问题二:从哪里可以加入人物的语言描写? 问题三:老师是怎样说的?你又是怎样说的?
放学了,外面下着雨,别的同学都陆续 被家长接走了,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这 时一向严厉的王老师说走过来温和地对我说: “不要着急,爸爸妈妈可能被别的事耽误了, 别担心,老师给你爸爸妈妈打个电话,我这 就送你回家。”我小声地说:“不用了老师, 我再等等吧。”“好了,我已经给你爸妈说 好了,不用他们接你了,我们准备走吧。” 老师笑着说。我充满感激地说:“谢谢王老 师!” 修改后的好处:具体、生动,通过人
物的语言描写可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文中,人物说话时要注意的问题:
1、说话的时候要带有表情,当时是这样说的? 2、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尽量使用不同的说法, 例如回答、叫出声、问道…… 3、人物在开口说话时,说话人可以放在前面, 可以放在中间,也可以放在后面,还有些 可以直接省略。
《三顾茅庐》告诉你……
当我们在遇到困难要想别人请 教时,一定要虚心,尊重别人,这 样你同样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
《卜算子· 咏梅》是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 而用之的《卜算子· 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 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 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 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译文: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正是悬崖结 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 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 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讲坛】让人物张开自己的嘴巴——写好人物语言有秘诀
我跟这位心急的妈妈说,你儿子的作文问题不大,送你一个“法宝”,保你孩子作文立马拉长一倍!
妈妈睁大了好奇的眼睛。

我在孩子的日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让人物张开自己的嘴巴”这10个字。

并拷贝给孩子妈妈一首《唠叨妈妈歌》,让她和孩子一起听。

歌词如下:
过了几天,妈妈把孩子修改过的文章给我看。

哈哈,神了!200来字的文章,被孩子拉成了500多字!请欣赏习作片段——
文章不但长,而且精彩!原因在于,这位小作者让妈妈张开了自己的嘴巴——妈妈说的话,都是妈妈平时唠叨的话语。

当然,还有一类作文,不少小朋友也能让主人公张开嘴巴,但张开的,往往是“别人的嘴巴”——作文中,假话、空话连篇——岂不是“张开别人的嘴巴”?!
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不少小朋友喜欢写清洁工。

而且清洁工说的话,也是高度的统一——
显然,这样的语言是不符合人物身份的。

一个清洁工,说话怎么那么文绉绉呢?而且天南地北的清洁工,说的话,仿佛背同一套台词似的。

特假!
为什么全国清洁工都说同样腔调的话?原因在于小作者根本没有好好地观察这些清洁工,想当然地替清洁工开口说话——这些清洁工,说的是作者的话,而不是自己的话。

那么,怎样才能让人物“张开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话”呢?
我们来看曹雪芹《红楼梦》节选片段《王熙凤初见林黛玉》中关于王熙凤语言的描写——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王熙凤这一言真有“黛玉美若天仙,相见恨晚”的感觉,黛玉听了能不乐吗?
仅仅是在夸林黛玉吗?“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听了这话,谁高兴啊?贾母高兴,周围的人都高兴。

仅仅这么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高兴,那真叫能说会道,巧舌如簧、八面玲珑。

再看她对林黛玉说的几句话。

一连串的问题,貌似对黛玉很热情、很关心。

但细细读来,你就发现,她完全是表演给老祖宗看的。

要不然,她怎么不等黛玉回答,就连珠炮似地发问?且言语中,显示着自己在这个家族中的地位。

王熙凤的每一句话,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她的性格特征。

这样的语言描写,就是“贴着人物去写”(沈从文语)。

人物的经历、身份、学识、地位,决定着他们的说话方式。

农民有农民的说话方式,读书人有读书人的说话方式,生意人有生意人的说话方式。

要想把人物
的不同之处写出来,就要让这些人物在文章中“复活”——让他们“张开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话”。

其实,小学语文课本中,好多写人文章,都有生动贴切的语言描写。

比如《少年闰土》中“看瓜刺猹”的对话描写——
你看,闰土和“我”的对话,多么精彩!寥寥数语,一个生活在“高墙四角天空下”的少爷与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热爱农村生活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如在眼前。

关键,不是鲁迅用了多少“好词好句”,而是鲁迅在写文章的时候,“贴着人物去写”,让闰土说闰土的话,让“我”说“我”的话。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让人物张开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话”呢?
这里教给大家很实用的一招——“录音还原法”。

也就是说,平时观察人的时候,要多听多记——像录音机那样忠实地记录人物的语言;写作时,通过回忆,忠实地把这个人的语言还原出来。

你不妨——
跟奶奶去菜场走走,听一听小贩是如何兜售新鲜蔬菜的;
跟妈妈去商场逛逛,听一听老板是如何推销最新产品的;
跟爷爷去花鸟市场溜达,听一听爷爷是怎么讨价还价的。

……
如果可能,你还可以带着小本子,把最能反应这一职业特点的语言记录下来。

回家后,尝试回忆,不同职业的人说着怎样不同的职业语言,并用自己的笔,努力还原他们的话语。

久之,你笔下的人物,就会慢慢活起来。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位同学笔下“馋猫”的语言。

怎么样,“小馋猫”小孟,是不是活灵活现地站在了你面前?这只“小馋猫”是否让你想起了班里另外的“小馋猫”?
呵呵,请记住写好人物语言的秘诀,那就是——让人物张开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