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 胸部
胸部解剖+图谱
胸主动脉的分支:
壁支
脏支
壁支:
9对肋间后动脉 1对肋下动脉 膈上动脉 脏支:
支气管动脉
食管动脉
3.奇静脉azygos V.
起于右腰升静脉。
行程:
在食管后方沿 胸椎体右前方上行,
至 第 4~5 胸 椎 高 度 ,
弓形向前跨过右肺
根上方,注入上腔
静脉。
收集:
右肋间后静 脉、食管静脉、 支气管静脉及半 奇静脉和副半奇
为15~20个乳腺叶。
输乳管:
每一乳腺叶有一输乳 管。
乳腺叶和输乳管围绕
乳头呈放射状排列,输
乳管在乳晕处膨大为输
乳管窦,开口于乳头。
乳房悬韧带:
又称Cooper韧带, 为连于乳房皮肤与
乳腺深面的胸筋膜
之间的许多纤维组
织小束,对乳房起
固定作用。
乳癌早期,乳房
悬韧带可受侵犯而缩 短,牵拉表面皮肤产 生一些凹陷,这是乳 癌早期的常见体征。
肋膈隐窝:
为肋胸膜与膈
胸膜反折处所形成
的半环形隐窝,为
胸膜腔的最低处,
胸膜腔积液首先聚
积于此。
3.胸膜的体表投影:
前界: 胸腺区
心包区 临床上左剑 肋角是进行心包 穿刺术的安全区。
肺 lungs
1. 位置
胸腔内,纵隔 两侧。 右肺较宽短, 左肺较细长。
2. 肺的分叶
左肺被斜裂分为
上、下二叶。
量浆液,起润滑
作用。
心包窦:
主要有:
心包横窦
心包斜窦
心包前下窦
(三)后纵隔posterior mediastinum
结构:食管、胸 主动脉、胸导 管、奇静脉、 半奇静脉、副 半奇静脉、迷 走神经、胸交 感干等。
医学影像解剖胸部课件
➢肺泡囊(23级):最后一级分支,为盲端。
医学影像解剖胸部
• 气管以软骨、肌肉、结缔组织和粘膜构成。软骨为“C”字形的软骨 环,缺口向后,各软骨环以韧带连接起来,环后方缺口处由平滑 肌和致密结缔组织连接,保持了持续张开状态。管腔衬以粘膜, 表面覆盖纤毛上皮,粘膜分泌的粘液可粘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颗 粒,纤毛不断向咽部摆动将粘液与灰尘排出,以净化吸入的气体。
胸廓
• 胸廓(thoracic cage)是胸腔壁的骨性基础和支架。胸廓由12个胸椎, 12对肋(ribs),和1个胸骨(sternum)借关节、软骨连结而组成。
• 成人胸廓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胸廓入口由第1胸椎体、第1肋和 胸骨柄上缘围成,是颈部与胸腔之间的通道。胸廓下口较大,由 第12胸椎体、第12肋和11肋前端、肋弓和剑突围成。相邻两肋之 间的间隙称肋间隙,共11对。两侧肋弓之间的夹角称胸骨下角。 新生儿的胸廓呈桶状;老年人的胸廓则扁长;成年女性的胸廓短 而园。
• 上纵膈内主要有胸腺、出入心的大血管、迷走神经、膈神经、气管、食管、 胸导管等。前纵膈仅含有少量结缔组织和淋巴结,中纵膈主要含有心包、心 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后纵膈内含有胸主动脉、奇静脉及其属支、主支气 管、食管、胸导管、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淋巴结等。
医学影像解剖胸部
纵膈
T8
医学影像解剖胸部
(四)纵隔 Mediastinum Definition and structure
医学影像解剖学
•
第三章 胸 部
医学影像解剖胸部
第一节 肺与纵膈
医学影像解剖胸部
呼吸系统临床解剖和生理功能
胸部腹部器官解剖图及血液循环课件
脾的功能受自主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胃生理功能
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负 责储存食物、消化食物和吸收
营养物质。
胃通过分泌胃酸和消化酶来 分解食物,同时通过蠕动将 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胃的功能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 调节。
小肠和大肠生理功能
肺表面覆盖一层胸膜,与胸壁和膈肌 相贴。
肺根包括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 神经等结构,支气管分支成肺泡,是 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食管的解剖
食管是消化道的一部分,位于气管后方的脊柱前方,上端连接咽喉,下端连接胃贲 门。
食管管壁由肌肉组成,能够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食管下端括约肌可控制食物进入 胃的量。
调节因子。
胸腺对于维持机体免疫平衡、预防某些 胸腺在青春期达到最大重量,之后逐渐
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退化。
心脏生理功能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运动,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为身体各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 各部位。
心脏的节律性搏动依赖于自主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 调节。
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 和前列腺等器官,主要负 责生殖功能。
盆部与会阴解剖
盆部
包括骨盆、髋骨和直肠等器官,是支撑和保护腹部器官的重 要结构。
会阴
包括尿生殖三角和肛门三角,是排泄和生殖的重要区域。
脊柱区解剖
脊柱
是身体的支柱,由多个椎骨组成,具 有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和维持姿势的 功能。
脊柱区
包括脊柱及其周围的肌肉、韧带和神 经等结构,是维持身体姿势和运动的 重要区域。
肺结构
由肺泡和支气管组成,肺泡是气体 交换的主要场所。
胸部解剖 ppt课件
胸肌间隙:胸大、小 肌之间,内有2-3个 胸肌间淋巴结和疏松 结缔组织。
2020/12/5
10
五、胸廓
(一)肋和肋间肌 肋间肌; 肋间后动、静脉; 肋间神经; 肋间淋巴结。
2020/12/5
11
肋间隙后部穿刺
2020/12/5
肋间隙前、中部穿刺
12
肺根:由支气管、支气管动脉、静脉、肺动脉、 静脉、及神经、淋巴包于疏松结缔组织组成。
前:左膈神经、心包膈血管 后:胸主动脉、左迷走神经 左 上:主动脉弓
主动脉弓
下:肺韧带
左膈N
左迷走N
胸主A
2020/12/5
29
前:上腔V、心包、右心房、右膈N、心包膈血管 后:奇V、右迷走N 右 上:奇V弓 下:肺韧带
2020/12/5
33
奇V弓 奇V
右迷走N 右膈N、 心包膈血管
2020/12/5
30
(三)肺段
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称支气管肺段。 左肺8-10段,右肺10段。
2020/12/5
31
三、肺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一)血管 功能血管: 肺动、静脉; 营养血管: 支气管动、静脉;
2020/12/5
32
(二)淋巴 注入肺淋巴结或肺门淋巴结。 (三)神经 交感神经 肺丛 副交感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2020/12/5
21
四、胸膜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一)血管: 动脉:支气管动脉和
肺动脉供应脏胸膜; 肋间后动脉、胸廓内 动脉和心包膈动脉供 应壁胸膜。 静脉:与动脉伴行, 注入肺静脉和上腔静脉。
2020/12/5
22
(二)淋巴
胸部正常解剖
(一)纵隔左侧面观:
前方:心包膈血管、左膈神经; 后方:左迷走N、食管、胸主A及胸导管; 上方:主A弓、左锁骨下A、左喉返N、动脉导管韧带; 下方:肺韧带;
精品课件
(二)纵隔右侧面观:
前方:右心房、右心包膈血管、右膈N; 后方:右迷走N食管丛、食管右缘、奇V; 上方:奇V弓、上腔V、气管、食管等; 下方:下腔V、肺韧带;
2、CT扫描显示胸部横断面影像,软组织分辨率高, 无常规X线检查中影像重叠的缺点,CT常规采取肺窗和 纵膈窗两种窗宽和窗位进行观察。(肺窗:窗宽 800~1500HU,窗位-800~-600HU;纵膈窗:窗宽 300~500HU,窗位30~50HU)肺窗上肺组织显示清晰,尤 其是高分辨率CT。纵膈窗图像上纵膈结构显示清晰,结 合CT增强,效果更好。
精品课件
三、肋间结构
肋间肌、肋间血管神经、肋 间动脉环。
肋骨骨折时,易伤及血管。
精品课件
四、胸膜、胸膜腔及 胸腔
脏层胸膜 壁层胸膜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胸膜顶:高出锁骨内侧1/3 上方2-3cm. 胸膜腔:左右各一,常呈负压。
精品课件
五、肺
1、肺的分叶
肺为胸部一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左肺由从后上斜向前下 的一条斜裂,将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条 接近于水平方向的右肺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 肺分一尖一底两面两缘。
3.剑突:剑胸结合处平 对T9。
精品课件
4.肋弓:是肝、胆囊和脾的触诊标志。两侧肋弓与 剑突结合构成胸骨下角,约70-110°。
剑突与肋弓构成剑肋角,左侧剑肋角是心包穿刺常 用进针部位。
精品课件
人体断层解剖学课件胸部(心脏部分)
通过胸部断层解剖学的研究,可 以深入了解胸部各器官的结构和 功能,为医学影像学、胸部手术 等领域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基础。
胸部断层解剖学研究方法
CT扫描
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获取胸部连续的断层图像,可清
晰显示胸部各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MRI扫描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胸部高 分辨率的断层图像,对于软组织分 辨率高,可显示心脏、血管等结构。
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胸部断层影像诊断结果, 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如手术、介入或药物治疗等。
05 胸部疾病与心脏影像诊断 案例分析
肺部疾病案例分析
肺炎
影像表现为肺实变,可见空气支 气管征,累及胸膜时可有少量胸
腔积液。
肺结核
影像表现为多形态病灶,如渗出、 增殖、干酪、纤维钙化病变可同 时存在,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 楚和病变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
心脏静脉的生理功能
心脏静脉负责将经过心肌代谢后的静脉血回流至心脏,以维持心 肌的正常代谢。
心脏传导系统
1 2
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 支和浦肯野纤维等。
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
负责产生和传导心脏的电信号,以协调心脏的收 缩和舒张。
3
心脏传导系统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如窦性心 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有后降支和左室后支,它们为心脏提供血液供应。
冠状动脉的生理功能
03
冠状动脉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至心肌细胞,以满足心肌
的代谢需求。
静脉回流系统
心脏静脉的解剖结构
包括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等,它们负责收集心肌的静 脉血。
1胸部正常解剖[1]
前方:心包膈血管、左膈神经; 后方:左迷走N、食管、胸主A及胸导管; 上方:主A弓、左锁骨下A、左喉返N、动脉导管韧带; 下方:肺韧带;
(二)纵隔右侧面观:
前方:右心房、右心包膈血管、右膈N; 后方:右迷走N食管丛、食管右缘、奇V; 上方:奇V弓、上腔V、气管、食管等; 下方:下腔V、肺韧带;
左、右部:容纳肺和 胸膜。
中部:纵隔占据。
胸廓的解剖示意图
胸廓上口
肋软骨
肋骨
1-7为真肋,8-12为 假肋,其中11~12对 肋骨前端游离于腹 壁肌中,称浮肋。
肋弓
胸骨柄
胸骨角
(两侧平对 第二肋,约 平对T4下缘)
胸骨体
剑突 胸廓下口
境界
上界:以颈静脉切迹向两侧- 锁骨-肩峰-C7棘突与颈部交界。
3、MRI扫描可进行胸部矢状、冠状、横断及任意斜
面的成像。心肌壁呈现灰色影像,心腔及大血管由于具有 “流空效应”,在MRI图像上呈现黑色无信号影,显示非 常清晰。纵膈内脂肪组织呈现白色高信号影。MRI对纵膈 内结构可清晰显示,但是由于肺组织的MRI信号很弱,故 MRI不能显示肺纹理等结构。
下界:以剑突向两侧-肋弓- 第11肋前端-12肋下缘-T12棘 突与腹部分界。
两侧上部以三角肌前、后缘与 上肢分界。
胸廓上口:由颈静脉切迹、第1肋骨及T1构成的骨 环。与胸部上界不一致。
1胸部正常解剖
(一)体表标志:
1.颈静脉切迹:成人男性平对 T2,女性平对T3。
2.胸骨角:两侧连接第2肋软 骨,是计数肋和肋间隙的标志。 平对T4下缘。
二、纵隔分区:
常用四分法:以胸骨角至T4下缘分界,分为上、下纵 隔,下纵隔再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三部。 上纵隔:胸腺、主动脉弓及分支、头臂V、气管食管等。
外科胸部解剖实验报告
外科胸部解剖实验报告1. 引言外科胸部解剖实验是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胸部解剖结构的学习和实践,有助于学生对于胸部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的提升。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解剖胸部,深入了解人体解剖学结构,加深对胸部疾病的理解。
2. 实验目的1. 学习胸部解剖结构的名称、位置与特征;2. 掌握胸部各个器官的从属关系;3. 加深临床应用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3. 实验材料与方法3.1 实验材料- 人体解剖模型- 解剖刀- 镊子- 器材消毒液3.2 实验方法1. 掌握胸部解剖结构的基本形态:心脏、肺、气管、食管、主动脉、肋骨等;2. 通过对人体解剖模型的解剖,观察、比较、归纳、记录解剖结构的层次关系和特征。
4. 实验过程与结果4.1 实验过程首先,我们观察了人体解剖模型的整体形态。
胸部位于上腹部,由胸骨、肋骨和背部脊柱组成。
接着,我们使用解剖刀和镊子,逐层解剖胸腔。
4.2 实验结果4.2.1 心脏在解剖模型中,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稍偏向左侧。
心脏主要由心肌组织构成,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通过解剖,我们看到心脏与肺动脉、主动脉、肺静脉和体静脉相连。
4.2.2 肺两个肺脏位于心脏的两侧,在胸腔中形成了两个肺叶。
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通过气道与外界相连。
我们解剖了肺组织的结构,观察到肺叶、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等组织。
4.2.3 气管与食管气管和食管是贯穿整个胸腔的主要管道。
气管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将空气从喉咙输送到肺部。
而食管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将食物从口腔输送至胃部。
通过解剖,我们观察到了气管和食管的位置与曲折程度。
4.2.4 主动脉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动脉之一,它从心脏左心室出发,经过胸腔并分支供血给全身各部分。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主动脉的起点和分支。
5. 结论通过本次外科胸部解剖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胸部解剖结构的名称、位置与特征,掌握了胸部各个器官的从属关系。
这将对我们今后成为合格的医务人员具有重要的帮助。
系统解剖习题 第三部分 胸部
第三部分胸部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乳房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位于深筋膜内B、可分为5~10个乳腺小叶C、有5~10根输乳管D、乳房悬韧带的一端连于皮肤和浅筋膜浅层,一端连于浅筋膜深层E、胸肌筋膜与胸大肌之间有一间隙,为乳房后隙2、自肋角向前,肋间后血管和肋间神经的位置排列为()A、静脉、神经、动脉B、静脉、动脉、神经C、动脉、静脉、神经D、神经、动脉、静脉E、动脉、神经、静脉3、在肺手术中,切开肺韧带时须注意保护的结构是()A、膈神经B、心包膈血管C、迷走神经D、肺下静脉E、支气管动脉4、左肺根的排列自上而下是()A、肺动脉、肺静脉、主支气管B、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C、肺静脉、主支气管、肺动脉D、肺动脉、主支气管、肺静脉E、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5、右肺根动脉排列自上而下是()A、肺动脉、肺静脉、主支气管B、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肺上静脉、肺下静脉C、主支气管、肺静脉、肺动脉D、肺动脉、主支气管、肺静脉E、肺静脉、主支气管、肺动脉6、肺根的排列自前向后是()A、肺上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肺下静脉B、肺动脉、肺上静脉、主支气管、肺下静脉C、肺动脉、主支气管、肺上静脉、肺下静脉D、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肺下静脉E、肺上静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下静脉7、上纵膈内紧贴椎骨前面纵行的4个结构是()A、食管、气管、胸导管、左喉返神经B、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头臂静脉C、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胸主动脉D、膈神经、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干、内脏大神经E、左、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8、关于动脉导管三角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前界为左迷走神经B、后界为左膈神经C、下界为气管杈D、位于主动脉弓上方E、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9、关于乳房的淋巴回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乳房外侧和外上部回流到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B、乳房内侧部回流到胸骨旁淋巴结C、乳房内下部淋巴管与腹上区淋巴管及肝淋巴管吻合D、乳房浅部淋巴管网广泛吻合,两侧相互交通E、乳房内上部淋巴管回流到颈前淋巴结10、关于肺的淋巴引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肺淋巴结B、肺门淋巴结C、气管支气管淋巴结D、纵隔前淋巴结E、气管旁淋巴结11、后纵隔内的结构应除外()A、膈神经B、奇静脉C、内脏大神经D、胸部交感神经干E、胸导管12、关于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奇静脉和半奇静脉起自腹部的左、右腰升静脉B、奇静脉在第7~8胸椎高度处接受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C、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在胸主动脉、食管的后方、胸导管前方注人奇静脉D、奇静脉至第4~5胸椎高度,弓形向前跨过右肺根上方,向前注人上腔静脉E、奇静脉沿途收集右侧肋间后静脉、食管静脉、支气管静脉及半奇静脉13、A woman with breast cancer subsequently develops metastases in her vertebral column. The most direct route for spread of the tumor to the vertebral column was viaa) branches of the cephalic vein b) branches of the lateral thoracic vein c) branches of the thoracoacromial veinsd) lymphatic vessels draining into the axilla e) branches of the intercostal veins14、The clavipectoral fascia is penetrated by which artery?a) Anterior circumflex humeral b) Axillary c) Subscapular d) Thoracoacromial e) Thoracodorsal15、Mastitis is a condition which involvesa) A type of leukemia b) Infection of the breast c) Infection of lymph nodes d) Mast cells e) Tumors of glandular tissue16、In the process of doing an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a 50 year-old patient, the surgery resident cleans the space betweenthe pectoralis major and minor muscles, in an attempt to remove all of the lateral pectoral lymph nodes. Upon recovery it is noted that the patient’s lower pectoralis major is paralyzed. The nerve most li kely injured is thea) axillary b) lateral pectoral c) medial pectoral d) suprascapular e) thoracodorsal17、In lymphatic drainage of the breast, the major portion (about 75%) enters eventually into which group of nodes?a) Central axillary b) Deltopectoral c) Lateral axilllary d) Parasternal e) Subscapular18、The prognosis in breast cancer is poorer as more proximal lymph nodes are found to have cancerous cells in them. Spread of cancer to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xillary nodes would indicate the worst prognosis?a) apical b) central c) lateral d) pectoral e) subscapular19、Which space or cavity was opened when the surgeon reflected the musclesa) Axillary space b) Infraspinatous fossa c) Quadrangular space d) Subdeltoid space e) Triangular space20、A patient is found to have a melanoma (cancer arising in pigment cells) originating in the skin of the left forearm. After removal of the tumor from the forearm, all axillary lymph nodes lateral to the medial edge of the pectoralis minor muscle are removed. Which axillary nodes would not be removed?a) Apical b) Central c) Lateral d) Pectoral e) Subscapular(二)多项选择题1、沿胸骨外侧缘旁开0、5㎝处,通过第4肋间隙暴露胸廓内血管,应切开的肌层是()A、胸大肌B、胸小肌C、肋间内肌D、肋间外肌E、前锯肌2、乳房的血液供应来源于()A、胸外侧动脉乳房支B、胸廓内动脉的穿支C、胸肩峰动脉胸肌支D、第2~4肋间后动脉E、胸背动脉3、关于肋膈隐窝,下列叙述哪些正确()A、是肋胸膜反折成膈胸膜处形成的间隙B、后方最低点在第12肋以下,仅以膈与肾的上缘相邻C、是最大的胸膜隐窝(窦)D、胸膜腔内的积液或积脓常积存于此E、呈半环状,左右各一,容量大4、关于心包横窦,下列叙述哪些正确()A、位于升主动脉和肺动脉的后方B、心脏和大血管手术时,可经此处钳夹大血管C、心包腔积液常积聚于此而不易引流D、位于左心房的后方E、是心包腔的一部分5、关于食管胸部,下列叙述哪些正确()A、平第4胸椎处位于主动脉弓末端的右侧B、平第7胸椎处斜跨胸主动脉之前方C、平第10胸椎处穿膈的食管裂孔D、左主支气管在平第4~5胸椎间跨过食管前方E、有2个生理性狭窄,范围约为1、5~1、7cm6、关于上腔静脉,下列叙述哪些正确()A、心包横窦在其后方B、内侧有左迷走神经通过C、位于上纵隔右前部D、后方有气管E、接受奇静脉7、食管的血液供应来源于()A、支气管动脉的食管支B、胸主动脉的分支C、右膈上动脉D、上部肋间后动脉E、心包膈动脉8、乳腺癌根治术清扫腋淋巴结时应防止损伤的结构是()A、胸长神经B、胸背神经C、头静脉D、锁骨上动脉E、膈神经9、膈的薄弱区包括()A、腰肋三角B、胸肋三角C、主动脉裂孔D、食管裂孔E、腔静脉孔10、自肋角向前肋间血管、神经的位置及排列关系,正确的是()A、排列顺序不恒定B、肋间后静脉位于最上方C、肋间后静脉位于最下方D、肋间后动脉位于静脉的下方E、肋间神经位于动脉的下方11、胸膜腔积液穿刺引流常在()A、腋后线第8~9肋间隙B、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C、靠近但不宜紧贴肋骨上缘进针D、靠近肋骨下缘进针E、在肋间隙前部进针,应在肋间隙中间穿人12、关于锁胸筋膜,下列叙述哪些正确()A、由胸前外侧壁深筋膜的深层形成B、位于胸大肌深面C、上端附于锁骨,向下包裹锁骨下肌和胸小肌D、覆盖在前锯肌表面E、其深面有胸长神经和胸背动脉穿出至胸大、小肌13、关于肋间隙,下列叙述哪些正确()A、12对肋构成11对肋间隙B、上部肋间隙较窄,下部肋间隙较宽C、肋间隙前部较窄,后部较宽D、肋间隙由肋间肌封闭E、肋间隙内有肋间肌、血管和神经等结构二、填空题1、胸骨角平对()肋软骨、()胸椎下缘。
局部解剖学(二十九)胸部局解
(二十九)胸部局解问:试述第四胸椎下缘平面(胸部)的解剖结构?(中大2001)答:胸骨角 sternal angle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的角。
该角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是计数肋的标志。
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纵隔内一些重要器官在此平面行程和形态改变,如主动脉弓与升、降主动脉的分界,气管分为左、右主支气管,胸导管由右转向左行,左主支气管与食管交叉等。
1.胸壁的层次结构一、浅层结构(一)皮肤胸前、外侧区皮肤较薄,除胸骨表面皮肤外,均有较大的活动性。
胸前部皮肤面积大,颜色和质地与面部相近,可用于颌面部创伤的修复。
(二)浅筋膜浅筋膜内含脂肪、皮神经、浅血管、浅淋巴管和乳腺。
1.皮神经胸前、外侧区的皮神经来自颈丛和上部肋间神经的分支。
(1)锁骨上神经supraclavicular nerves:约2-4支,属于颈丛皮支,自颈丛发出后向下跨越锁骨的前面,分布于胸前区上部和肩部皮肤。
(2)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肋间神经在腋前线附近(或腋中线)发出外侧皮支,分布于胸外侧区和胸前区外侧部皮肤;在胸骨两侧发出前皮支,分布于胸前区内侧部皮肤。
肋间神经的皮支分布具有两个特点:①明显的节段性和带状分布,自上而下按神经序数排列,第2肋间神经皮支分布于胸骨角平面的皮肤,其外侧皮支分出肋间臂神经分布于臂内侧部皮肤,第4肋间神经分布于男性乳头平面,第6肋间神经至剑突平面,第8肋间神经至肋弓平面。
根据皮神经的阶段性分布,可判断麻醉平面和脊髓损伤节段。
②重叠分布,相邻的三条皮神经互相重叠,共同管理一带状区的皮肤感觉。
一条肋间神经受损,其分布区的感觉障碍不明显,只有在相邻两条肋间神经受损时,才出现这一共同管理带状区的感觉障碍。
2.血管(1)动脉:主要是胸廓内动脉、肋间后动脉和腋动脉的分支(如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
胸廓内动脉穿支:在距胸骨侧缘约1cm处穿出,一般与肋间神经前皮支伴行,分布至胸前区内侧部。
肋间后动脉的前、外侧穿支:与肋间神经前、外侧皮支伴行,分布于胸前、外侧区的皮肤、肌和乳房。
胸部解剖
胸
穿
总 目 录 末 页 返回
局部解剖:胸部(thorax)
境 分 界 区
肋间神经
(一)上6对肋间神经分布于胸壁皮肤、浅筋膜、 肋间肌、 胸横筋膜及壁胸膜;
(二)7~11对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经肋弓深面进入 腹前外侧壁,除分布于胸壁外、还分布于腹壁皮肤、 浅筋膜、腹肌及壁腹膜。 注:肋间最内肌与肋间内肌之间有血管、神经 通过,由于肋间最内肌只存在于肋间隙中部,故在 肋间隙的前、后部,肋间血管和神经直接与其内面 的胸内筋膜相邻,所以胸膜炎症可刺激神经引起肋 间神经痛。
局部解剖:胸部(thorax)
境 分 界 区
境界
上界:颈静脉切迹、锁骨上缘、肩锁关节、C7棘突的连线
下界:胸廓下口
体表标志 体表投影 胸壁层次 肋间血管 肋间神经
血管神经特点
胸
穿
总 目 录 末 页
局部解剖:胸部(thorax)
境 分 界 区
分区
体表标志 体表投影 胸壁层次 肋间血管 肋间神经
血பைடு நூலகம்神经特点
总 目 录 末 页 返回
局部解剖:胸部(thorax)
境 分 界 区
胸膜腔穿刺
体表标志 体表投影 胸壁层次 肋间血管 肋间神经
血管神经特点
胸
穿
总 目 录 末 页 下图 返回
局部解剖:胸部(thorax)
境 分 界 区
胸膜腔穿刺
体表标志 体表投影 胸壁层次 肋间血管 肋间神经
血管神经特点
胸
穿
总 目 录 末 页 上图 返回
局部解剖:胸部(thorax)
境 分 界 区
内
第一节 概 述
容
提
要
胸部2(局部解剖)
(三)后纵隔
食管胸部 胸主动脉 胸导管 奇静脉 交感干
1、食管胸部
位置:
毗邻:
前方:自上至下为气管 左主支气管 心包、左心房
后方:胸导管、奇静脉 半奇静脉 副半奇静脉 胸主动脉、胸交感干
两侧及前后还有迷走神经。
血管
动脉:来自胸主动脉的食管支、 肋间后动脉、支气管动脉、 胃左动脉
静脉:注入奇静脉、半奇静脉、 副半奇静脉、胃左静脉
(一)前纵隔
三、下纵隔
(二)中纵隔
1. 心包:
纤维性心包 浆膜性心包
心包腔与心包窦:
心包横窦、心包前下窦、心包斜窦
重要毗邻:
心包裸区:
指心包前面直 接与胸前壁左侧第 4-6肋软骨和胸骨下 部左半相贴,此区 无胸膜覆盖,是心 内注射部位。
2. 心
心室(内面观)
心室(内面观)
心瓣膜(上面观)
右侧面观
二、上纵隔
前层:
胸腺(胸腺剩件) 左、右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中层:
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 膈神经和迷走神经
后层:
气管、食管、胸导管 左喉返神经等
动脉导管三角
境界:
前界----左膈神经 后界----左迷走神经 下界----左肺动脉
内容物:
动脉韧带(或动脉导管) 左喉返神经
动脉导管 三角
淋巴回流
2、胸主动脉
位置:脊柱左前方,
食管左后方 左肺根后方
分支:肋间后动脉
食管支 支气管支
三、胸导管
起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
4、奇静脉 半奇静脉 副半奇静脉
5、交感干
再见
第五讲
胸部(二) 纵隔
内容提要
一 、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TS图
ATS图
2RL
4R
4L 10L 11L
10R
11R
7
8区
8
第五节
胸膜的应用解剖
一、胸膜的配布
二、胸膜隐窝
一、胸膜的配布
胸膜分壁胸膜和脏胸膜,两者移行形成胸膜腔;壁胸
膜根据位臵分为:
1. 胸膜顶 2. 肋胸膜 3. 膈胸膜 4. 纵隔胸膜
二、胸膜隐窝
1.肋膈隐窝
2.肋纵隔隐窝
胸导管、胸主动脉及其周围淋巴结;胸交感神经节、胸交感干及交通支、
内脏大神经及内脏小神经、肋间后血管及神经等配布在椎体的后外侧。
第七节 胸部结构的断层影像学表现
一、CT断层表现
1.气管、支气管 管腔内空气呈明显低密度,管壁为等 密度,气管、支气管根据管径粗细,短轴断面表现为大小不 等的环状影,长轴断面为距离不等的两条平行线状影,肺窗
导管、胸主动脉及其周围淋巴结;胸交感干及交通支、内脏大神经及内
脏小神经、肋间后血管及神经等配布在椎体的后外侧。
(三)升主动脉根部至膈区段
从升主动脉根部至膈的区段,该区段主要显示中纵隔的心与心包,后纵
隔的食管和血管,自前向后可分为四层。
1.前纵隔层 位于心包前壁的前方,狭窄,少量疏松结缔组织和纵隔前 淋巴结,或有胸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肺段静脉
第四节
胸腔脏器淋巴结
美国胸科学会肺局部淋巴结图(ATS图)
美国胸科学会肺局部淋巴结图(ATS图)
一竖、四横、一斜线 X 锁骨上LN 2 上气管旁LN 10L 左支气管旁LN 11 肺内LN 4 下气管旁LN 10R 右气管支气管旁LN 7 隆嵴下LN
8 食管旁LN
5 主A肺LN
9 肺LigLN
二、纵隔在横断面上的配布规律
(一)胸廓上口至主动脉弓下缘区段
从胸廓上口至主动脉弓下缘平面的区段,即上纵隔,其在横断层 面上结构配布规律是,自前向后分为五层: 1.胸腺层:主要容纳胸腺或胸腺遗迹,其形态、大小变化较大,向上 可伸至颈部。 2.静脉层:主要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及淋巴结,左、右头臂静脉于 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汇合成上腔静脉,沿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右前方 垂直下行。 3.动脉层:主要有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迷走神经及淋巴 结。
左肺:上叶:尖后段(SⅠ+Ⅱ) 、和前段(SⅢ) ;
8段 上舌段(SⅣ)和下舌段(SⅤ) 下叶:上段(SⅥ) ,内侧前(SⅦ+Ⅷ) 、 外侧(SⅨ)和后底段(SⅩ)
肺的外形及分段 前面观
肺的外形及分段 内侧面观
二、肺内管道:
1.支气管
右肺:上叶支气管:尖段 (BⅠ)、后段(BⅡ)和前段(BⅢ)支气管; 中叶支气管:外侧段(BⅣ)和内侧段(BⅤ)支气管; 下叶支气管:上段(BⅥ) ,内侧(BⅦ) 、前(BⅧ) 、 外侧(BⅨ)和后底段(BⅩ)支气管 左肺:上叶支气管:尖后段(BⅠ+Ⅱ) 、和前段(BⅢ)支气管; 上舌段(BⅣ)和下舌段(BⅤ)支气管
右下肺静脉:由底段上静脉(V6)和底段总静脉合成,而底段 总静脉由底段上、下静脉合成; 左下肺静脉:由底段上静脉(V6)和底段总静脉合成,而底段 总静脉由底段上、下静脉合成
4.肺静脉分段特点 右肺:1.尖段静脉(V1) 段间支分隔尖段和前后段; 2.后段静脉(V2) 段间支分隔前段和后段; 3.外侧段静脉(V4)段间支分隔外侧段和内侧段; 4.前底段静脉(V8)段间支分隔外侧底段和前底段;
右肺:上叶肺静脉:尖段 (V1)、后段(V2)和前段(V3)静脉; 外侧段(V4)和内侧段(V5)静脉; 下叶肺静脉:上段(V6)静脉,内侧(V7) 、前(V8)、 外侧(V9)和后底段(V10)静脉 左肺:上叶肺静脉:尖后段(V1+2) 、和前段(V3)静脉; 上舌段(V4)和下舌段(V5)静脉 下叶肺静脉:上段(V6)静脉,内侧前(V7+8) 、外侧(V9) 和后底段(V10)静脉
1. 经第2胸椎椎体的横断层面 2.经胸肋结合上缘的横断层面 3.经主动脉弓的横断层面 4.经气管杈的横断层面 5. 经肺动脉杈的横断层面 6. 经左肺上叶支气管的横断层面 7.经主动脉窦的横断层面 8. 经左、右下肺静脉的横断层面 9.经四腔心的横断层面 10.经三腔心的横断层面 11.经膈腔静脉孔的横断层面 12.经膈食管裂孔的横断层面
显示:血管前间隙、气管前间隙和气管后间隙
显示:隆嵴下间隙
显示:隆嵴下间隙
显示:主动脉肺动脉窗
显示:主动脉肺动脉窗
第三节
肺的应用解剖
一、肺的外形和分段
1.肺的外形
2.肺的分段
二、肺内管道
1.支气管
2.肺动脉 3.肺静脉 4.肺静脉分段特点
一、肺的外形和分段
1.外形
圆锥形,分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
卫生部规划教材
,
第三章
王震寰 陈成春 李松柏
胸 部
编 者
蚌 埠 医 学 院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温 州 医 学 院 解 剖 学 教 研 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线科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纵隔的应用解剖
第三节 肺的应用解剖
第四节 胸腔脏器淋巴结 第五节 胸膜的应用解剖 第六节 胸部断面的解剖学特点 第七节 胸部结构的断层影像学表现 第八节 胸部的断面解剖及影像
角。末梢肺小血管在层面上多呈点状或小分叉状。
3.肺 肺泡内含有气体,故CT断层肺组织为明显低密度
,肺窗下可清楚衬托出肺内的血管、气管和一些间隔结构。
高分辨率CT可以显示次级肺小叶中央的小叶核,其为伴随小 叶支气管的小叶中央动脉的横轴位投影。正常小叶间隔很薄 ,在高分辨率CT上也难以显示。
4.纵隔 纵隔结构要用纵隔窗观察, CT断层可以显示纵
5.膈 位于胸、腹腔之间的穹幕状隔膜,横断层面图像
根据层面水平的不同显示为或大或小的环形结构,纵隔窗可
见环形区域内为腹腔内结构;冠状、矢状层面重建图像膈表 现为凸面向上的弧线,下方为腹腔内结构。
6.胸膜 壁胸膜和脏胸膜紧密相贴,在图像上不能单独
显示。叶间胸膜在肺窗下当断面与走行方向垂直时,在周围
隔内的心、大血管、食管、气管和支气管等。正常大小的淋
巴结短径不超过10 mm,CT断面偶尔可以显示为点状影。胸 腺位于胸廓入口的血管前间隙,青春期以前显示为软组织密 度,类似三角形,以后逐渐萎缩变小,老年人可完全被脂肪 组织取代。纵隔内的脂肪组织密度很低,可衬托纵隔内各结
构;增强扫描利于血管、心腔的识别。
第一节
二、内容
一、境界
上界:颈根与上肢 下界:膈穹平面 1.胸壁 2.胸腔脏器
概述
第二节
纵隔的应用解剖
一、四分区 二、心包窦
三、纵隔间隙
一、四分区
1.上纵隔 2.下纵隔 1)前纵隔 2)中纵隔
3)后纵隔
1、上纵隔
2、右侧面观
右肺门结构排列:
上叶B、肺A、上肺
V和下肺V(上至
下); 上肺V、肺A和B (前至后)
更有利于观察肺野内的细小支气管,但4~6级以下细小支气
管渐渐难以分辨。
2.肺血管 肺血管内的血液为等密度,增强扫描内含造
影剂密度增高,易于辨认。肺门和肺野内动、静脉的分辨依
靠其走行进行判别较为确切,这需在连续断层图像上追踪到 纵隔。一般靠近肺门部的肺野,动脉趋向上下方向走行,静 脉相对横向走行。肺内动脉常分为两个直径相当的分支,而 肺内静脉常与许多细小的属支相连,这些属支与主干构成直
2.心与心包层:即中纵隔,范围较大,内有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
心包及心包腔、心包膈血管和膈神经及淋巴结等。房、室间隔从左外侧与 中线约夹45度角,分别隔开两侧的心房与心室,同侧的心室与心房,呈现
出左前与右后的位臵关系。
3.食管层:主要有食管、迷走神经及食管淋巴结。 4.脉管神经层:脉管配布在椎体前方和外侧,从右向左主要有奇静脉、
下叶支气管:上段(BⅥ) ,内侧前(BⅦ+Ⅷ) 、外侧(BⅨ)
和后底段(BⅩ)支气管
右肺主支气管发出上叶支气管以后,称为中间支气管, 再分成中叶和下叶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2.肺动脉
右肺: 上叶肺动脉:尖段 (A1)、后段(A2)和前段(A3)动脉; 中叶肺动脉:外侧段(A4)和内侧段(A5)动脉;
下叶肺动脉:上段(A6)动脉,内侧(A7) 、前(A8)、
4.气管层:主要有气管及其周围的气管旁淋巴结。
5.食管层:主要有食管及左喉返神经、胸导管、淋巴结、胸交感干及 交通支、肋间后血管及神经等。
(二)主动脉弓下缘至升主动脉根部区段
从主动脉弓下缘至升主动脉根部平面的区段,该区段主要显示出入心 的大血管、出入肺门的管道、肺根及淋巴结,自前向后可分为五层;气 道居纵隔横断层面的中央,分开前方的大血管和后方的后纵隔结构,是 关键性结构。 1.胸腺层:主要容纳胸腺或胸腺遗迹,向下抵达心包前面。
二、MRI断层表现
胸部磁共振检查主要目的是为了观察纵隔和胸壁结构。
气管、支气管的腔内无质子,表现为无信号,其管壁为中等
信号,肺段以下的支气管难以显示;心腔和大血管内血液处 于流动状态,在自旋回波序列主要呈流空效应,为无信号或 者混有杂乱信号,而在梯度回波序列则呈现流动增强效应, 为明显的高信号。因此,不用增强扫描也可以轻易分辨。但
3、左侧面观
左肺门结构排列:
肺A、B、上肺V和
下肺V(上至下);
上肺V、肺A和B (前至后)
4、后纵隔 食管、胸主动脉、 胸导管、奇静脉
系和胸交感干等
二、心包窦 1)心包横窦
2)心包斜窦
心包横窦 心包斜窦
三、纵隔间隙 1.血管前间隙 2.气管前间隙
3.气管后间隙
4.隆嵴下间隙 5.主动脉肺动脉窗
2.血管层:此处的动脉与静脉近乎成横行排列,自右向左依次为上腔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