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课时练习卷39
2018年高三新课标化学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39含解析
课时跟踪训练(三十九)A级(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2016·绍兴模拟)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答案] C2.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为4s24p4的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解析]A项,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错误;B项,违反了洪特规则,错误;C项,违反了泡利原理,错误;D正确。
[答案] D3.(2016·沈阳模拟)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C.2p轨道上只有2个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2个电子的Y原子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解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是H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是Be,二者的性质不同,A错误;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是Mg,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不一定是Ca,还可以为副族元素,二者的性质不一定相似,B错误;2p轨道上只有2个电子的X 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2个电子的Y原子分别是第ⅣA族的C和Si,性质相似,C正确;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可以是H和Na等,性质不同,D 错误。
[答案] C4.下列关于电离能和电负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的大小:Mg>AlB.锗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C.Ni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 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碳D.F、K、Fe、Ni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F[解析]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第ⅡA族的第一电离能比相邻的第Ⅲ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A正确;锗是金属元素而碳是非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低于碳,B不正确;Ni的价电子排布为3d84s2,未成对电子数为2,第二周期未成对电子数为2的元素有碳和氧,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则电负性C<O,故该元素为碳,C正确;一般来说,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D项正确。
寇介芳第1课时课时练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课时练习(用时40分钟)五莲中学 寇介芳 2023年3月1.下列微粒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 )A .NO 3-B .OH -C .NH 4+D .H 3O + 2.下列有关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或pH 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离子积常数减小B .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 增大C .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 减小D .新制氯水光照一段时间后,pH 增大3. 在相同温度下,0.01 mol •L -1的NaOH 溶液和0.01 mol •L -1的HCl 溶液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者均促进了水的电离B .由水电离出的c 水(H +)均是1.0×10-12 mol •L -1C .由水电离出的c 水(OH -)均是1×10-12 mol •L -1D .由水电离出的c 水(H +)相等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95 ℃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 .常温下,0.2 mol ·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 =1C .常温下,pH =3的醋酸溶液与pH =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7D .常温下,pH =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 =45.常温下,将pH =5的H 2SO 4溶液加水稀释到500倍,则稀释后c 平(SO 2-4)与c 平(H +)的比值为( )A .12B .110C .1100D .11 0006.25 ℃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平(H +)和c 平(OH -)的乘积为1×10-18mol 2·L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溶液可能pH =5B .该溶液的pH 一定是9C .该溶液的pH 可能是7D .不会有这样的溶液 7.相同温度的下列溶液:①0.1 mol·L -1的硫酸,②0.01 mol ·L-1的NaOH 溶液;其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平(H +)之比为( )A.1∶1 B .1∶10 C.1∶20D .20∶18.如图表示水中c (H +)和c (OH -)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图中T 1<T 2B .XZ 线上任意一点均有pH =7C .XZ 线上方M 区域内任意点(不含实线上的点)均有c (H +)<c (OH -) D .两条曲线间任意一点均有c (H +)·c (OH -)=K W9.(双选)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高三一化学轮复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课时作业
高三一化学轮复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课时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钠的熔点较低B .Na 2CO 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 .Na 2O 2可作供氧剂D .NaHCO 3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2.下列有关Na 2CO 3和NaHCO 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 2与原Na 2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 .等质量的NaHCO 3和Na 2CO 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 2体积相同C .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 2CO 3溶液的pH 小于NaHCO 3溶液D .向Na 2CO 3饱和溶液中通入CO 2,有NaHCO 3晶体析出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向Fe 2O 3中加入HI 溶液:Fe 2O 3+6H +=2Fe 3++H 2OB .钠与CuSO 4溶液反应:2Na +Cu 2+=Cu↓+2Na +C .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过量的Na 2S 溶液:2AgCl(s)+S 2-(aq)=Ag 2S(s)+2Cl -(aq)D .足量澄清石灰水和少量NaHCO 3溶液反应:2OH -+2HCO 3-+Ca 2+=2H 2O +CO 23-+CaCO 3↓4.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仪器选择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A.A B.B C.C D.D 5.下列图示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省略)正确的是A.图A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B.图B可用于制备NaHCO3C.图C可用于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D.图D可用于证明Cl2能否溶于水或与NaOH溶液反应6.某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组成的混合物样品61.4g,加水溶解后,取所得溶液的十分之一,向其中缓缓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同时记录放出CO2的质量和消耗稀盐酸的体积,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2CO3+HCl=KCl+KHCO3;KHCO3+HCl=KCl+H2O+CO2↑B.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C.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钾41.4gD.若将61.4g原混合物样品充分加热,放出CO2的质量为4.4g7.现有3.60gNaCl、NaHCO3和Na2CO3的混合固体,加热足够长时间后,固体质量剩余3.29g;将剩余固体溶于一定体积的盐酸中,产生0.448L气体(标准状况下),并将所得溶液稀释至100mL,测得所得溶液pH=1。
河北省行唐县第一中学高三化学调研复习 课时作业(三十九)
课时作业(三十九)一、选择题1.(2010·济源模拟)海水中有非常丰富的化学资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溴单质形式存在于海洋中B.在每升海水中含量低于1 mg的元素称为海水中的微量元素C.为了健康,由海水提取的食用盐中需加一定量的KIO3D.世界上生产的镁大部分来自海水答案 A解析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洋中,A错误;把海水中低于浓度1 mg/L的元素称为海水中的微量元素,B正确;为防止碘缺乏,通常在食用盐中加一定量的KIO3,C 正确;世界上生产的镁大部分也来自海水,D正确。
2.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正确的是(答案 C解析废酸与碱中和属于化学法,A项错,Cu2+不可能用SO42-沉降,B项错,含纯碱的废水中加入石灰水只沉淀了CO32-,同时增强了废水碱性,处理错误。
3.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能源、环保等热门话题。
火力发电,成本高也不环保,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A错。
利用太阳能可减少SO2、CO2排放,保护环境、节约能源,B正确。
将煤脱硫,可防止SO2产生,石膏可回收,环保经济,C正确。
沼气是可再生能源,变废为宝,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D正确。
4.广东正在建设海洋强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往淡水中加入NaCl等配成人造海水,可用于海产品的长途运输C.赤潮主要是由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引起沿海水域的富营养化而造成的D.海洋经济专属区的资源开发可获得Fe、Co、K、Au、Mg、B等金属答案 D解析海带中含碘含的是碘离子(I-),要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I2)必然会涉及到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所以一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赤潮主要是由生活污水和工农业生产的废水任意排放引起水中N、P元素含量增高造成水域的水富营养化而造成的,故C正确;B不是金属元素,故D不正确。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三 3.9 属及其化合物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课时作业9 专题三3.9 金属及其化合物1.[2017·哈尔滨质检]镁、铝性质相似,下表中对两者的对比不正确的是( )2.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是NaAl(OH)2CO3。
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氢氧化物B.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C.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3 mol H+D.该药剂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答案:D 解析:双羟基铝碳酸钠属于盐类,A错误;它是一种化合物,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B错误;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4 mol H+,C 错误;由于能与胃酸反应放出CO2气体,故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
3.[2017·福州质检]科技工作者提出用铝粉处理含亚硝酸盐废水的思路:调节亚硝酸盐废水的酸碱性,使其pH>12,然后加入适量的铝粉、搅拌,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废水处理时铝单质转化为Al3+B.废水处理中,亚硝酸盐被还原C.处理过程中,OH-参与了反应D.铝粉颗粒大小影响废水处理的速率答案:A 解析:pH>12,溶液显碱性,则废水处理时,铝单质转化为AlO-2,A错误;铝是金属,具有还原性,因此废水处理时,亚硝酸盐被还原,B正确;废水处理时铝单质转化为AlO-2,这说明处理过程中,OH-参与了反应,C正确;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此铝粉颗粒大小影响废水处理的速率,D正确。
4.[2017·高三模拟]某同学通过系统实验探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最终得到澄清溶液B.等质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等质量的氢气C.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反应制得大量的NO2D.AlCl3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氯化铝晶体答案:B 解析:Al(OH)3不溶于氨水,A错误;常温下铝与浓HNO3发生“钝化”,C错误;蒸发AlCl3溶液促进AlCl3的水解得到Al(OH)3,D错误。
高中化学选修3:课时训练·达标巩固区 3.3 全册试卷练习题
高中化学精选内容重点知识精选高中更注重自学的能力,到大学之后这一能力会得到升华。
在开学之前就自己学习,不仅能纠正初中的学习方式,也能做到先人一步,做到温故而知新。
而对于升高二的同学,如果已经偏科了,那么可以利用假期把知识点巩固复习,不然后期就更难学习了!今天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全册笔记》每一章的基础知识点都有。
化学基础打好,内容知识熟记,肯定可以拿高分哟!高中化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TB:小初高题库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训练·达标巩固区一、选择题1.(2015·烟台高二检测)下列晶体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 )A.干冰B.食盐C.胆矾D.晶体硅【解析】选D。
常见的原子晶体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有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等,属于非金属化合物的有二氧化硅、碳化硅、氮化硅等。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双键、叁键都有π键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C.因每个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是一定的,故配对原子个数也一定D.所有原子轨道在空间都有自己的方向性【解析】选D。
s—sσ键无论s轨道从哪个方向重叠都相同,因此这种共价键没有方向性。
【易错提醒】(1)碳碳叁键和碳碳双键的键能不是碳碳单键键能的3倍和2倍,原因是这些键的类型不完全相同。
(2)键长约等于成键两原子的半径之和,实际上,由于轨道的重叠,前者比后者略短一些。
3.对σ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s-sσ键与s-pσ键的对称性相同B.σ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C.若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解析】选B。
因s轨道为球形对称,因此s-sσ键与s-pσ键的对称性相同,A 正确;σ键是共价键的一种,B错;若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有一个σ键,C正确;形成π键时,一般会形成双键或叁键,因此与只含有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D正确。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小练: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一、选择题1.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图中,酸雨的含硫成分只有H2SO3,由SO2溶于水生成B.芒硝在浓硫酸中失水的过程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C.黄铁矿燃烧产生的尾气,与空气混合后通入碳酸钙的浆状物,可用来制备石膏D.凝聚法是将SO2通入H2S稀溶液中得到S胶体,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三大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特别是含硫煤燃烧后产生的SO2危害巨大。
为了保护环境,科学家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法,同时还能获得某种重要的工业产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用O2直接氧化SO2是因为氧化速率太慢B.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C.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Fe2(SO4)3的浓度会减小D.理论上每吸收标况下224 mL SO2可以获得0.98 g H2SO43.《环境科学》曾刊发我国科研部门采用零价铁活化过二硫酸钠(Na2S2O8,其中S为+6价)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的研究成果,其反应机理模型如图,(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SO -4· (自由基)中含50N A 个电子B .pH 越大,越不利于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C .1 mol 过二硫酸钠中含N A 个过氧键D .转化过程中,若共有1 mol S 2O 2-8被还原,则参加反应的Fe 为56 g4.自然界中的分解者可将含硫有机物分解为H 2S ,硫黄细菌和硫化细菌可将H 2S 进一步变为硫单质或硫酸盐,下列关于硫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H 2S 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B .H 2S 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C .将H 2S 通入FeSO 4溶液中,产生沉淀D .H 2S 分子很稳定,受热难分解5.用下列两种途径制取H 2SO 4,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途径① S ――→浓硝酸H 2SO 4,途径② S――→O 2SO 2――→O 2SO 3――→H 2O H 2SO 4A .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 .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 2的浓度来降低成本C .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 mol H 2SO 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 ,各转移6 mol 电子D .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6.下列反应能产生SO 2的是( )①煅烧黄铁矿 ②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 ③点燃硫化氢气体 ④蔗糖和浓硫酸反应A .①②③B .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7.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A ,把A 溶于水得溶液B ,向B 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B 变成C ,向C 中加Na 2S 产生气体D ,把D 通入B 溶液得浅黄色沉淀E 。
2025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练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一、选择题1.[2024·湖北卷]2024年5月8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海试。
舰体表面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下列防锈措施中不形成表面钝化膜的是()A.发蓝处理 B.阳极氧化C.表面渗镀 D.喷涂油漆2.[2024·浙江1月]破损的镀锌铁皮在氨水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Zn(NH3)4]2+和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水浓度越大,腐蚀趋势越大B.随着腐蚀的进行,溶液的pH变大C.铁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2e-===H2↑+2NH-2D.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mL H2,消耗0.010 mol Zn3.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铁钉易被腐蚀B.图2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没有蓝色沉淀出现C.图3中,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D.图4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4.[2024·福建永安三中月考]铜板上铁铆钉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一层酸性水膜后铁铆钉会被腐蚀,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腐蚀过程中铜极上始终只发生: 2H ++2e -===H 2↑B.若水膜中溶有食盐将加快铁铆钉的腐蚀C.若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脂能防止铁铆钉被腐蚀D.若将该铜板与直流负极相连,则铁铜均难被腐蚀5.[2024·吉林实验中学摸底]下列有关下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开关置于N 处时铜锌合金腐蚀的速率增大B.图乙中接通开关时,锌腐蚀的速率增大,锌上放出气体的速率增大C.图丙中接通K 2时铁棒不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保护法D.图丙中接通K 1时,石墨棒周围溶液的pH 增大6.在潮湿的深层土壤中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有关厌氧腐蚀的机理有多种,其中一种理论认为厌氧细菌可促使SO 2-4 与H 或H 2反应生成S 2-,加速钢管的腐蚀,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4OH -B.钢管腐蚀的产物中含有FeS 、Fe (OH )2等C.SO 2-4 与H 2反应可表示为 4H 2+SO 2-4 -8e-=====厌氧细菌 S 2-+4H 2OD.向钢中加入Cu 制成合金可减缓钢管的腐蚀7.[2024·辽宁五校联考]高压直流电线路的瓷绝缘子经日晒雨淋容易出现铁帽腐蚀现象,在铁帽上加锌环能有效防止铁帽腐蚀,防护原理如图所示。
高三化学复习课时练习卷
3-3 镁及其化合物课堂练习1.镁粉在焰火、闪光粉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气体中冷却.下列气体中,可用来冷却镁蒸气的是()A.空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氩气【答案】D【解析】能用于冷却镁蒸气的气体不能和镁发生反应即可,据此分析解答.解:A.空气中氮气、氧气和镁反应分别生成氮化镁、氧化镁,所以空气不能冷却镁蒸气,故A错误;B.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所以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冷却镁蒸气,故B错误;C.镁和氮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化镁,所以氮气不能冷却镁蒸气,故C错误;D.氩气是稀有气体,和镁蒸气不反应,所以氩气可以冷却镁蒸气,故D正确;故选D.2.若4.8 g某金属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4.48 L(标准状况)H2,则该金属是()A.Al B.Mg C.Fe D.Zn 【答案】B【解析】设金属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x,金属的摩尔质量为M,酸足量时生成的标准状况下的氢气体积为2.24L,则其物质的量为4.48L÷22.4L/mol=0.2mol,由电子守恒可知,4.8g/M×(x-0)=0.2mol×2×(1-0),即12x=M;A.铝的摩尔质量为27g/mol,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不符合12x=M,故A错误;B.镁的摩尔质量为24g/mol,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符合12x=M,故B正确;C.铁的摩尔质量为56g/mol,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不符合12x=M,故C错误;D.锌的摩尔质量为65g/mol,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不符合12x=M,故D错误;故选B。
3.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四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A.Mg Mg(NO3)2B.Mg MgCl 2Mg(OH)2 Mg(NO3) 2C.Mg MgO Mg(NO3)2D.Mg MgSO4Mg(NO3)2【答案】C【解析】A.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会与Mg反应产生Mg(NO3)2,但同时不产生NO、NO2等物质,导致环境污染,错误;B.反应步骤繁琐,不经济,错误;C.反应过程不产生大气污染物,步骤相对简单,操作易行,正确;D.Mg与浓硫酸繁琐反应产生MgSO4时会产生SO2导致环境污染,错误。
2024届新高考新一轮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39
间的增加,SO2 的转化率增长不大,因此,在 T1 K 时,反应时间最好定为 15 min, D 错误。
化学 N
— 5—
2.反应 Fe3+(aq)+3SCN-(aq) Fe(SCN)3(aq)(aq 表示溶液),将一定量的 Fe3+ 与 SCN-混合形成 2 L 溶液发生反应(忽略反应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测得 SCN-的物
质的量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t/min 0 1 2 4 n(SCN-)/mol 3 1.5 0.6 0.6
A.2 min 时,v(SCN-)=0.6 mol·L-1·min-1 B.4 min 时,溶液中剩余 Fe3+物质的量为 0.2 mol C.2 min 内,v(Fe3+)=0.2 mol·L-1·min-1 D.2 min 时,n(Fe3+)∶n(SCN-)∶n[Fe(SCN)3]=1∶3∶1
化学 N
— 7—
3.(2022·辽宁大连一模)研究表明,NaBH4
与水反应制氢气的原理为
BH
-
4
+
2H2O===BO- 2 +4H2↑。表格为 pH 和温度对 NaBH4 半衰期的影响(半衰期是指反应
过程中,某物质的浓度降低到初始浓度一半所需的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体系 pH 不同温度下 NaBH4 的半衰期(min)
Ⅰ 6.00×10-3 2.00×10-3 2.16×10-3
Ⅱ 1.20×10-2 2.00×10-3 Ⅲ 6.00×10-3 4.00×10-3
8.64×10-3 4.32×10-3
化学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H2 还原 NO 是熵增的反应 B.正反应一定为吸热反应 C.a=2,b=2 D.T ℃时,k 的数值为 3×104
高三化学总复习 课时规范练3 氧化还原反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课时标准练3 氧化复原反(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氧化复原反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变化B.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一是氧化复原反C.臭氧氧化性很弱,不能用于餐具消毒D.反中同一反物可能既发生氧化反又发生复原反2.某种飞船以N2H4和N2O4为动力源,发生反:2N2H4+N2O 43N2+4H2O,反温度可高达2 700 ℃,对于该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该反属于置换反B.N2H4是氧化剂C.N2O4是复原剂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复原产物3.在5NH4NO 32HNO3+4N2+9H2O反中,氧化剂与复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 )A.5∶8B.5∶4C.5∶3D.3∶54.(2021五校检测)以下化学反发生的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在含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B.在含有物质的量的NaCl、NaBr的溶液中参加硝酸银溶液:Cl-、Br-C.在含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参加铁粉:Cu2+、Fe3+D.在含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参加NaOH溶液:H+、Al3+、Al(OH)35.有以下三个反:①Cl2+FeI 2FeCl2+I2②2Fe2++Br 22Fe3++2Br-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反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C.在反③中当1 mol Co2O3参加反时,2 mol HCl被氧化D.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 2FeCl2+Br26.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族,其价态为+3价时较稳,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 (39)
课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1.C、H2、CH4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目前对这三种物质的研究是燃料研究的重点,下列关于这三种物质的研究方向中可行的是()A.寻找优质催化剂,使C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并放出热量B.寻找优质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CO2分解生成碳与O2C.寻找优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D.将固态碳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解析:选C.CH4与O2反应生成CO2和H2O是放热反应,因此CO2与H2O反应生成CH4和O2是吸热反应,A项不可行;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则CO2分解成碳和O2的反应常温常压下不能发生,B项不可行;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是合理的,C项可行;将固态碳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是极不经济的,D项不可行.2.某温度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3 mol H2,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 kJ C.由图可知,断开1 mol氮氮三键与1 mol氢氢键吸收的能量和小于形成1 mol氮氢键所放出的能量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解析:选B.A.催化剂降低活化能,b曲线是使用催化剂,故错误;B.N2+3H 22NH 3,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热量小于92 kJ ,故正确;C.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断键吸热,成键放热,表示的是1 mol 氮氮三键与3 mol H —H 吸收的能量小于6 mol N —H 所放出的能量,故错误;D.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错误.3.已知:1 mol 晶体硅中含有2 mol Si —Si 键.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高纯硅:SiCl 4(g)+2H 2(g)=====高温Si(s)+4HCl(g),根据下表列举的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判断该反应的反应热(ΔH )为( ) 化学键 Si —O Si —Cl H —H H —Cl Si —Si Si —C 键能/kJ·mol -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C .+236 kJ·mol -1D .-236 kJ·mol -1解析:选C .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则工业上制取高纯硅的反应热ΔH =4×360 kJ·mol -1+2×436 kJ·mol -1-(2×176 kJ·mol -1+4×431 kJ·mol -1)=+236 kJ·mol -1.4.常温下,1 mol 化学键形成(或断裂)的能量变化用E 表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共价键H —H Cl —Cl H —Cl E (kJ·mol -1) 436 243 432A.H 2(g)+2-B .H(g)+Cl(g)→HCl(g) ΔH =+432 kJ·mol -1C .1 mol H 2(g)与1 mol Cl 2(g)的总能量高于2 mol HCl(g)的总能量D .用电子式表示HCl 的形成过程:解析:选C .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焓变.H 2(g)+Cl 2(g)=2HCl(g) ΔH =436+243-2×432=-185 kJ·mol -1,故A 错误;生成化学键放热,H(g)+Cl(g)→HCl(g) ΔH =-432 kJ·mol -1,故B 错误;H 2(g)+Cl 2(g)=2HCl(g)为放热反应,1 mol H 2(g)与1 mol Cl 2(g)的总能量高于2 mol HCl(g)的总能量,故C 正确;HCl 为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HCl 的形成过程,故D 错误.5.已知:①2C(s)+O 2(g)=2CO(g) ΔH =-220 kJ·mol -1②氢气燃烧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C(s)完全燃烧放出110 kJ 的热量B .H 2(g)+1/2O 2(g)===H 2O(g) ΔH =-480 kJ·mol -1C .C(s)+H 2O(g)===CO(g)+H 2(g) ΔH =+130 kJ·mol -1D .欲分解2 mol H 2O(l),至少需要提供4×462 kJ 的热量解析:选C .A.C(s)完全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气体,1 mol 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110 kJ ,错误;B.H 2(g)+1/2O 2(g)===H 2O(g) ΔH =12×(2×436+496-4×462)=-240 kJ·mol -1,错误;C.①2C(s)+O 2(g)===2CO(g) ΔH =-220kJ·mol -1,②H 2(g)+1/2O 2(g)===H 2O(g) ΔH =-240 kJ·mol -1,将①×12-②,得:C(s)+H 2O(g)===CO(g)+H 2(g) ΔH =+130 kJ·mol -1,正确;D.根据H 2(g)+1/2O 2(g)===H 2O(g) ΔH =-240 kJ·mol -1,欲分解 2 mol H 2O(l),至少需要提供2×240 kJ 的热量,错误.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对应的表述均正确的是( )A .密闭容器中,9.6 g 硫粉与11.2 g 铁粉混合加热生成17.6 g 硫化亚铁时,放出19.12 kJ 热量.则Fe(s)+S(s)===FeS(s) ΔH =-95.6 kJ·mol -1B .稀醋酸与0.1 mol·L -1 NaOH 溶液反应:H +(aq)+OH -(aq)===H 2O(l) ΔH=-57.3 kJ·mol-1C.已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 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ΔH=+285.5 kJ·mol-1 D.已知2C(s)+O2(g)===2CO(g)ΔH=-221 kJ·mol-1,则可知C的燃烧热ΔH=-110.5 kJ·mol-1解析:选A.A.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物质的量为0.3 mol,与11.2 g铁粉物质的量为0.2 mol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 g时,硫过量,放出19.12 kJ热量,所以1 mol铁反应放热=19.12 kJ×1/0.2 =95.6 kJ,热化学方程式为Fe(s)+S(s)===FeS(s)ΔH=-95.6 kJ·mol-1,故A正确;B.稀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与0.1 mol·L-1 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中和热,焓变是负值则:H +(aq)+OH-(aq)===H2O(l)ΔH>-57.3 kJ·mol-1,故B错误;C.已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 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ΔH=+571 kJ·mol-1,故C错误;D.燃烧热是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碳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不是稳定氧化物,故D错误.7.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所示(E1、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C.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D.整个反应中ΔH=E1-E4解析:选B.A项,A→B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C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B项,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正确;C项,加入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热,错误;D项,整个反应中ΔH=(E1+E3)-(E2+E4),错误.8.已知4NH3(g)+5O2(g)===4NO(g)+6H2O(l)ΔH=-x kJ/mol.蒸发1 mol H2O(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4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A.(x+4a+5b-6d-44)/4B.(x+12a+5b-12d-264)/4C.(x+4a+5b-6d-264)/4D.(x+12a+5b-12d-44)/4解析:选C.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所需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则ΔH=-x kJ/mol=[4a+5b-4z-(6d+264)]kJ/mol,z=(x+4a+5b-6d-264)/4,C正确.9.氢气和氟气混合在黑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 mol 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断裂1 mol F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 HF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Q1+Q2<2Q3B.Q1+Q2>2Q3C.Q1+Q2<Q3D.Q1+Q2>Q3解析:选A.断裂1 mol 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则H—H键能为Q1 kJ/mol,断裂1 mol F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则F—F键能为Q2 kJ/mol,形成1 mol HF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H—F键能为Q3kJ/mol,对于H2(g)+F2(g)===2HF(g),反应热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Q1 kJ/mol+Q2kJ/mol-2Q3kJ/mol=(Q1+Q2-2Q3) kJ/mol,由于氢气和氟气混合在黑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反应热ΔH <0,即Q 1+Q 2-2Q 3<0,所以Q 1+Q 2<2Q 3.10.现有三个热化学方程式:(1)CH 3COOH(l)+2O 2(g)===2CO 2(g)+2H 2O(l)ΔH 1=-870.3 kJ/mol(2)C(s)+O 2(g)===CO 2(g) ΔH 2=-393.5 kJ/mol(3)H 2(g)+12O 2(g)===H 2O(l)ΔH 3=-285.8 kJ/mol则反应2C(s)+2H 2(g)+O 2(g)===CH 3COOH(l)的反应热为( )A .-488.3 kJ/molB .+488.3 kJ/molC .-2 228.9 kJ/molD .+191 kJ/mol解析:选A .运用盖斯定律解题时先观察方程式2C(s)+2H 2(g)+O 2(g)===CH 3COOH(l)的化学计量数,然后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整合叠加.由(2)×2+(3)×2-(1)得:ΔH =(-393.5 kJ/mol)×2+(-285.8 kJ/mol)×2-(-870.3 kJ/mol)=-488.3 kJ/mol ,故A 正确.11.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它严重扰乱正常气候,并危害沿岸有关国家的生活.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CO 2的含量剧增,要减缓这一现象发生,最理想的燃料是 .A .天然气B .氢气C .无烟煤D .汽油(2)下列是298 K 时,氢气(H 2)、碳(C)、辛烷(C 8H 18)、甲烷(CH 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H 2(g)+12O 2(g)===H 2O(l)ΔH =-285.8 kJ·mol -1C(g)+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1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ΔH =-5 518 kJ·mol -1CH 4(g)+2O 2(g)===CO 2(g)+2H 2O(l)ΔH =-890.3 kJ·mol -1相同质量的H 2、C 、C 8H 18、CH 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通过计算说明等质量的氢气和碳燃烧时产生热量的比是 (保留1位小数).解析:(1)选项A 、C 、D 中都含有碳元素,燃烧的过程中都会产生CO 2气体;而氢气燃烧产物为水,选项B 符合题意.(2)根据各物质燃烧的燃烧热数据可算出,等质量的H 2、C 、C 8H 18、CH 4完全燃烧时,H 2放出热量最多.等质量的H 2和C 燃烧产生的热量比为285.8∶⎝ ⎛⎭⎪⎫393.5×16=4.4∶1. 答案:(1)B (2)H 2 4.4∶112.将氧化铁还原为铁的技术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炼铁高炉中发生的关键反应如下: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CO 2(g)+C(s)===2CO(g) ΔH =+172.46 kJ/molFe 2O 3+CO ―→Fe +CO 2若已知:2Fe(s)+32O 2(g)===Fe 2O 3(s)ΔH =-824.21 kJ/mol根据上面三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1)CO 的燃烧热为 ,写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高炉内Fe 2O 3被CO 还原为Fe 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炼制1 t 含铁96%的生铁所需焦炭的理论用量是 t ,实际生产中所需焦炭远高于理论用量,其原因是 .解析:由题意:①C(s)+O 2(g)===CO 2(g)ΔH 1=-393.5 kJ/mol②CO 2(g)+C(s)===2CO(g) ΔH 2=+172.46 kJ/mol③2Fe(s)+32O 2(g)===Fe 2O 3(s)ΔH 3=-824.21 kJ/mol④CO(g)+12O 2(g)===CO 2(g) ΔH 4⑤Fe 2O 3(s)+3CO(g)===2Fe(s)+3CO 2(g) ΔH 5根据盖斯定律:(1)④=12(①-②),所以ΔH 4=12(ΔH 1-ΔH 2)=12×(-393.5 kJ/mol -172.46kJ/mol)=-282.98 kJ/mol .(2)⑤=①×32-③-②×32,所以ΔH 5=ΔH 1×32-ΔH 3-ΔH 2×32=-393.5kJ/mol ×32-(-824.21 kJ/mol)-172.46 kJ/mol ×32=-24.73 kJ/mol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值,由方程式得:Fe 2O 3~3CO ~3C ~2Fe36 112x 1 t ×96%x =36×1 t ×96%112=0.31 t . 答案:(1)282.98 kJ/molCO(g)+12O 2(g)===CO 2(g) ΔH =-282.98 kJ/mol(2)Fe 2O 3(s)+3CO(g)===2Fe(s)+3CO 2(g)ΔH =-24.73 kJ/mol(3)0.31 焦炭没有被充分利用(或其他合理说法)13.下面是一组关于磷的部分信息,请仔细阅读并且结合中学化学知识推理,回答相关问题:(1)红磷的结构非常复杂,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层状晶体,每一层是由许多磷原子环绕排列而成的五角形管道,如图是“红磷管道中的链节”.红磷是高分子化合物吗? ,理由是 .(2)黑磷具有类似石墨的片层结构,有“金属磷”之称.请你推测两种黑磷特殊的物理性质:① ;② .(3)已知白磷、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P 4(s ,白磷)+5O 2(g)===P 4O 10(s) ΔH 1=-2 985.92 kJ/molP(s ,红磷)+54O 2(g)===14P 4O 10(s) ΔH 2=-739.04 kJ/mol请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由此可知,红磷比白磷 (填“稳定”或“不稳定”).(4)白磷在热的浓氢氧化钾溶液中得到一种次磷酸盐KH 2PO 2和PH 3气体,请写出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析:(1)红磷结构虽然复杂,但是由许多磷原子构成,即是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不是化合物.(2)由题意知,黑磷与石墨结构相似,故具有导电性,又称为金属磷,故具有金属光泽.(3)①P 4(s ,白磷)+5O 2(g)===P 4O 10(s)ΔH 1=-2 985.92 kJ/mol②P(s ,红磷)+54O 2(g)===14P 4O 10(s)ΔH 2=-739.04 kJ/mol③P 4(s ,白磷)===4P(s ,红磷) ΔH由盖斯定律:③=①-②×4,所以ΔH =ΔH 1-4ΔH 2 =-2 985.92 kJ/mol -(-739.04 kJ/mol)×4 =-29.76 kJ/mol ,白磷转化为红磷放热,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 答案:(1)不是 红磷是单质不是化合物(2)①有金属光泽 ②具有导电性(3)P 4(s ,白磷)===4P(s ,红磷) ΔH =-29.76 kJ/mol稳定 (4)P 4+3OH -+3H 2O=====△PH 3↑+3H 2PO -2。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效课时作业39
2013届高三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高效课时作业 39一、选择题1.与氨碱法比较,下列关于联合制碱法优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提高了原料的原子利用率B.降低了生产成本C.减少了环境污染D.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解析:联合制碱法并未减轻对设备的腐蚀。
答案:D2.下列关于硫酸工业生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建筑高烟囱,使尾气在高空扩散稀释B.设置“废热”锅炉,产生蒸气来供热或发电C.使用V2O5作催化剂,提高SO2的转化率D.在吸收塔中,直接用水吸收三氧化硫解析:A项不能从根本上处理尾气,C项使用V2O5不能提高SO2的转化率,只能加快反应速率,D项用98.3%的H2SO4吸收可防止产生酸雾。
答案:B3.下列使用化肥、农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高温多雨时比较适合施用钾肥B.长期施用硫铵会造成土壤板结C.石硫合剂必须与硫酸混合后才能施用D.过磷酸钙必须经硫酸处理后才能施用解析:A中钾肥易溶于水,多雨时易造成化肥的流失;B中硫铵溶于水呈酸性,易破坏土壤的胶体结构使土壤板结;C中石硫合剂主要成分是多硫化钙,具有渗透和侵蚀病菌细胞及害虫的能力,能在植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药膜起保护作用,如果和硫酸混合后施用,会生成硫酸钙使石硫合剂失去作用;D中有效成分为Ca(H2PO4)2,属水溶性速效磷肥,应直接使用。
答案:B4.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氨气占15%,所以生产氨的工厂的效率都很低B.由于氨易液化,N2和H2在实际生产中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0 ℃,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我国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20 MPa~50 M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解析:虽然合成氨的平衡混合物中NH3含量不高(15%左右),但由于N2和H2可循环利用,NH3的整体产率是很高的,故A项不正确,B项正确;500 ℃高温是为了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会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C项不正确;催化剂的活性不受压强的影响,故D项不正确。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9 晶体结构与性质
课时作业39 晶体结构与性质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4分)1.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SiO2CsCl CBr4CF4B.SiO2CsCl CF4CBr4C.CsCl SiO2CBr4CF4D.CF4CBr4CsCl SiO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类型和熔沸点的问题:四种物质中只有SiO2为原子晶体,熔沸点最高;而CsCl为离子晶体,熔沸点比SiO2的低;CF4和CBr4均为分子晶体,而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2.SiCl4的分子结构与CCl4类似,对其作出如下推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A.SiCl4晶体是分子晶体B.常温、常压下SiCl4是气体C.SiCl4的分子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D.SiCl4熔点高于CCl4[答案]B[解析]由于CCl4是分子晶体,所以SiCl4也是分子晶体,由于SiCl4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Cl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也应比CCl4的分子间作用力大,所以SiCl4的熔、沸点应比CCl4高,而CCl4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所以SiCl4在常温、常压下绝不是气体。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酸酐一定是氧化物B.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一定是109°28′[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晶体的构造和分子的构型等知识点。
酸酐中大多数是氧化物,但是醋酸酐(C4H6O3)就不是氧化物,A错;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其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存在化学键,B错;正四面体分子中,白磷分子的键角是60°,D错。
4.(双选)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都是构成物质微粒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力,含有上述中两种相互作用力的晶体是( )A.SiO2晶体B.CCl4晶体C.CaCl2晶体D.Na2O2晶体[答案]BD[解析]A.SiO2晶体中只含共价键;l4晶体中含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C.CaCl2晶体中只含离子键;D.Na2O2晶体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二节 物质的量在化的用课时训练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物质的量在化学中的用一、选择题1.假设20 g 密度为ρg·cm -3的Ca(NO 3)2溶液中含有2 g Ca(NO 3)2,那么溶液中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ρ400mol·L -1B.20ρmol·L -1 C.50ρ41mol·L -1D.25ρ41mol·L -1答案:D解析:选C 。
Ca(NO 3)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g164 g·mol -120 g 1 000ρ g·L -1=25ρ41mol·L -1,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0ρ41mol·L -1。
2.(2021·一模)某学生在配制一物质的量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结果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其原因可能是( )A .所用氢氧化钠已经潮解B .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 .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 .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 g NaOH 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答案:B解析:选B 。
A 项,所用NaOH 已经潮解,实际称量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错误;B 项,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时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大,正确;C 项,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残留在烧杯里,造成了溶质的损耗,溶液浓度偏低,错误;D 项,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假设不使用游码,对称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无影响,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假设使用游码,实际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错误。
3.状况下,将V L A 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 -1)溶于0.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那么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1)为( )A.VρMV +2240B.1000VρMV +2240C.MV2V +0.1ρD .1 000V ρM /(MV +2 240)答案:B解析:选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铝及其化合物课堂练习1.使溶液中的Al3+完全转化成Al(OH)3,应选择的最好试剂是()A.NH3•H2O B.HCl C.H2SO4D.CO2【答案】A【解析】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若用强碱与Al3+发生反应制取Al(OH)3,当加入的碱少量时发生反应:Al3++3OH-= Al(OH)3↓,若碱过量,会继续发生反应:Al(OH)3+ OH-= AlO2-+ 2H2O,不能使所有Al3+完全转化成Al(OH)3,而NH3•H2O是弱碱,不能与Al(OH)3发生反应,因此使溶液中的Al3+完全转化成Al(OH)3,应选择的最好试剂是NH3•H2O,正确选项是A。
2.甲、乙两烧杯中分盛有10mL1mol•L-1AlCl3溶液,在甲烧杯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乙烧杯中加入与上述NaOH溶液等体积、等pH的氨水.下列有关两个烧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中产生的沉淀一定比乙中多B.乙中产生的沉淀一定比甲中多C.甲和乙产生的沉淀一定一样多D.甲和乙中产生的沉淀可能一样多【答案】D【解析】因氨水和NaOH溶液中,各加入10mL 0.1mol•L-1 AlCl3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氨水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氢氧化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当两者都不足量时,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的量由一水合氨和氢氧化钠来决定,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甲中沉淀比乙中的少;当氨水过量,氢氧化钠不足时,乙中生成的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10mL×10-3L/mL×0.1mol•L-1=0.001mol,甲中生成的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小于0.001mol,所以甲中沉淀比乙中少;当氨水过量,氢氧化钠恰好时,生成的沉淀取决于氯化铝,氯化铝的量相等,所以甲和乙中生成的沉淀一样多;当氨水和氢氧化钠都过量时,因氢氧化铝能溶于氢氧化钠但不溶于氨水,乙中生成的氢氧化铝为0.001mol,甲中生成的氢氧化铝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沉淀小于0.001mol,所以甲中沉淀比乙中少.通过以上分析知,甲中沉淀少于或等于乙中沉淀,故ABC 错误、D正确;答案为D。
3.某实验小组对一含有Al3+的未知溶液进行了如下分析:(1)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无明显变化;(2)继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3)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白色沉淀明显减少.实验小组经定量分析,得出如图所示沉淀与滴入氢氧化钠体积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种阳离子B.滴加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C.若另一种离子为二价阳离子,则a=10D.若将最终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其质量一定为6 g【答案】D【解析】A、实验过程分析滴入氢氧化钠无沉淀,说明含有H+,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一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Al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沉淀减少,图象分析说明溶液中除了铝离子,应还有另一种金属阳离子,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种阳离子,故A正确;B、依据图象分析溶解的氢氧化铝物质的量为0.20mol-0.15mol=0.05mol,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110ml-100ml=10ml,氢氧化钠的浓度=0.050.01molL=5mol/L,故B正确;C、若另一种阳离子为二价金属阳离子,生成氢氧化铝最大沉淀量0.05mol,二价金属物质的量为0.15mol,开始消耗氢氧化钠体积为aml,消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0.05mol×3+0.15mol×2+a×10-3L×5mol/L=0.1L×5mol/L,a=10,故C正确;D、最后得到的沉淀不能确定其成分,所以不能计算灼烧后得到的氧化物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D。
4.将铁铝矾Al2Fe(SO4)4·x H2O]溶于水中,得到浅绿色溶液,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铁铝矾有净水作用,其水溶液显中性B. 向该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有淡黄色沉淀C. 用惰性电极电解该溶液时,阴极区有沉淀D. 在空气中,蒸干并灼烧该溶液,最后所得的残留固体为Al2O3、Fe2O3【答案】C【解析】A. 铁铝矾溶于水电离出铝离子和亚铁离子,Al3+、Fe2+水解显酸性,A项错误;B.S2-和Al3+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H2S,B项错误;C. 阴极氢离子放电,所以会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沉淀,C项正确;D.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3+,Al3+、Fe2+、Fe3+水解生成硫酸,硫酸难挥发,所以最终生成的是硫酸铝和硫酸铁,D项错误;答案选C。
5.向3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1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 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A.3 mL B.7.5 mL C.15 mL D.22.5 mL【答案】B【解析】Al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的量与NaOH量的多少有关,当NaOH不足时生成Al(OH)3,当碱过量时,则生成NaAlO2。
现AlCl3的物质的量为0.03mol,完全生成Al(OH)沉淀时,沉淀质量应为2.34g,现沉淀质量为0.78g,说明有两3种情况:一为沉淀不完全,只生成Al(OH)3沉淀;另一种情况为沉淀部分溶解,既生成Al(OH)3沉淀,又生成NaAlO2。
①若碱不足,由Al3++3OH-═Al(OH)3↓可知,NaOH的物质的量为0.01mol×3=0.03mol,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0.03mol÷4mol/L =0.0075L,即7.5mL;②沉淀部分溶解,既生成Al(OH)3沉淀,又生成NaAlO2,则由Al3++3OH-=Al(OH)↓知当Al3+完全沉淀时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9mol,生3成氢氧化铝0.03mol,由Al(OH)3+OH-=AlO2-+2H2O知溶解0.02mol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0.02mol,则消耗的氢氧化钠总物质的量为0.11mol,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0.11mol ÷4mol/L=0.0275L,即27.5mL,答案选B。
6.某同学研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方案①:2.7gAl X溶液Al(OH)3沉淀方案②:2.7gAl Y溶液Al(OH)3沉淀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浓度均是3 mol/L,下图是向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和向Y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Y溶液的溶质为NaAlO2A.X溶液的溶质为AlClB.b曲线表示的是向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C.在O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D.a、b曲线表示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A、n(Al)=0.1 mol,n(HCl)=3 mol/L×0.1 L=0.3 mol,n (NaOH)=3 mol/L×0.1 L=0.3 mol,根据反应: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X为AlCl3溶液,Y为NaAlO2和NaOH的混合液,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象中a表示X溶液中加入的是NaOH溶液,B 错误;C、在O点时,沉淀达到最大,所得溶液中只有氯化钠溶质,与向X 溶液和Y 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 和HCl 的浓度及体积相等,根据原子守恒,O 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浓度相等,C 正确;D 、a 表示的是氯化铝和氢氧化钠的复分解反应,b 表示的是偏铝酸钠和盐酸的反应,二反应不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答案选C 。
7.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分别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反应产生的沉淀的质量(m)或物质的量(n)随加入的Ba(OH)2溶液体积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答案】D【解析】A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发生的反应为3Ba(OH)2+Al 2(SO 4)3=2Al(OH)3↓+3BaSO 4↓,如果继续加入氢氧化钡,则氢氧化铝开始溶解,沉淀质量减小,最终不再变化,图像不符合,A 错误;B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发生的反应为2KAl(SO 4)2+3Ba(OH)2=2BaSO 4↓+K 2SO 4+2Al(OH)3↓,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氢氧化铝溶解,但仍然会产生硫酸钡沉淀,图像不符合,B 错误;C 、向硫酸铝铵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发生的反应为2NH 4Al(SO 4)2+3Ba(OH)2=3BaSO 4↓+(NH 4)2SO 4+2Al(OH)3↓,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氢氧化铝溶解,但仍然会产生硫酸钡沉淀,图像不符合,C 错误;D 、根据C 中分析可知D 正确,答案选D 。
C .NH 4Al (SO 4)2D .NH 4Al (SO 4)2B .KAl (SO 4)2 V A .Al 2(SO 4)3 V8.把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后有0.58 g白色沉淀生成,在所得的浑浊液中,逐滴加入0.5mol/L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V)与生成沉淀的质量(W)关系如图所示:(1)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混合物中AlCl3的质量为,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为.(2)P点表示盐酸的体积是。
【答案】(1)1.8 g 0.6675 g 0.95 g (2)90 mL【解析】(1)由图可知,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 mL盐酸时,沉淀质量不变,说明混合物中NaOH过量,0.58 g沉淀是Mg(OH)2.由镁原子守恒可知:n(MgCl2)=nMg(OH)2]=0.58 g÷58 g/mol=0.01mol,m(MgCl2)=0.95 g。
从10 mL开始到沉淀最大值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H2O===Al(OH)3↓,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 mL-10 mL=10 2mL,由铝原子守恒可知:n(AlCl3)=n(AlO-)=n(H+)=0.01 mol×0.52mol/L=0.005 mol,m(AlCl3)=0.6675 g。
沉淀量最大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由钠、氯元素原子守恒可知:n(NaOH)=n(Cl-)=n(HCl)+2n(MgCl2)+3n(AlCl3)=0.02 L×0.5 mol/L+2×0.01 mol+3×0.005 mol=0.045 mol,故m(NaOH)=0.045 mol×40 g/mol=1.8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