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和点评五篇
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是明朝张岱的代表作。
作者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做官。
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和点评【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情感目标: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
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一起回顾“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等等。
)这些都写出了雨中西湖的迷人,春游西湖的喜悦,六月西湖荷花的艳丽。
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九年级语文上册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初中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课件说课稿
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
(2)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作者张岱及其作品《陶庵梦忆》的相关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
(2)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
(2)如何理解作者通过描绘湖心亭看雪的场景,表达自己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张岱及其作品《陶庵梦忆》的相关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湖心亭看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古文的韵律美。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小组讨论,解决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
(2)解析作者通过描绘湖心亭看雪的场景,表达自己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理解。
(2)选取课文中精彩的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
四、课后作业:1. 准确地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
2. 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追求内心宁静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湖心亭看雪》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激发学生对古文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1【导入】师:(吟诵柳宗元的《江雪》)如果说柳宗元“独钓寒江雪”是寄情于山水的话,那么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则是痴情于山水。
王崧舟:《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王崧舟:《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一、正音解词(一)读准字音1.师范读;生跟读(半句跟读)2.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理解难词1.拏一小舟(1)指生带读(2)“拏”的意思?(生:“拏”通“桡”,撑船的意思)(3)齐读2.毳衣炉火(1)指生带读(2)仔细看“毳”,你估计它跟什么有关?(生:跟毛皮大衣有关,毳衣就是毛皮大衣)(3)齐读3.雾凇沆砀(1)指生带读(2)谁知道“雾凇”?(生:水汽凝成的冰霜)谁知道“沆砀”又是什么意思?(生:白雾弥漫的意思)(3)看雾凇图理解,边看边齐读“雾凇沆砀”(三)再读词文1.再读词文,要求:把刚才难读的字词读准2.齐读词语:拏一小舟毳衣炉火雾凇沆砀3.以上三词都和词中写的一件事有关,什么事?(板书:看雪湖心亭)二、品读上阙(一)品读人鸟声俱“绝”1.在西湖看雪的地方多得去了,比如(示)——孤山、苏堤、断桥。
他为什么要去湖心亭看雪呢?2.我们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看(示诗句)——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指3生读;齐读,读出这是一场——大——雪。
3.反复品读如果平日去西湖可能会听到什么声?(生:人声、水声、乐声等)这时候还能听到人声吗?(生:不能)读——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时候还能听到水声吗?(生:不能)读——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时候还能听到鸟声吗?(生:不能)读——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4.在这时候你感觉如何?(孤独)中间有个字把这感觉写出来了,是哪个字?(生:绝。
圈出)看到这个字,你想到那首诗?(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品读“独”往湖心亭看雪示“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1.指生读,问: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张岱出行带人了吗?哪个字告诉你?(圈出“独”)板书:独游2.有没有问题要问?(生:为何一人去?)明明有带舟子(船夫),为何说是一人?(生:舟子在他眼里不算是同伴,他内心是孤独的)(三)品读“天与云与山与水”示“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湖心亭看雪》实录【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
2.学习文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体味简练朴素的语言特点。
3.体悟作者的雅趣和所寄托的情感。
【课堂实录】师:每一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上来朗读。
出示PPT:我来读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出节奏;③读出味道。
生:邬婷婷、张婕、邬亚君3位学生代表小组上台,依次分别朗读,其他同学听读或默读。
2.评价朗读师:葛钰仁,你来点评一下,读得怎么样?生1:“拥毳衣炉火”应读成“拥/毳衣炉火”,“喃喃(nán nán)”读成“nɑn nɑn”了。
师随机板书:毳cuì喃喃nán nán 并提醒该同学纠正。
师:王锦晖——生2:我评一下邬婷婷的朗读,她读“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语气强烈,突出了“亭上人”的“大喜”。
师:谁能综合评价一下这三位同学的朗读情况?生3:邬婷婷停顿不太恰当,音不准,朗读音量不够大,感情不够抑扬顿挫。
邬亚君读得不够熟练,需要多练习。
张婕相较另外两个人稍微好一点。
三位同学声音稍轻,总体感觉似乎味道还不够一点。
3.再读课文师:佳锜不仅作了点评,还提出了朗读建议,非常好!谁能读得更好一点,每组推选一个试试看。
崔瑛仔在小组推荐下举手,并朗读课文。
全班鼓掌。
师:崔瑛仔同学读出了味道,大家模仿她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分钟左右)师:大家来齐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1.师:老师把大家学习单上的疑问简单归类,整理成这样几个问题。
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解决这几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展示第一组问题:我来说(一)①作者思国为什么要写雪?(红琴)②在写这篇文章时,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作者的处境有什么联系?(张辉)师:我想问一下红琴同学,你是从哪里读出“作者思国”的?生:“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明已灭,但他仍用明朝的年号,可见这里暗含故国之思。
师:你是如何获得这一信息的?生1:文中注释写到,明末清初山阴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二、舟子眼中的张岱师:用一个字来评价张岱。
生:痴。
师:这是谁眼中的张岱。
生:舟子。
师:能不能把舟子话中的这个“痴”的意思说的再明白一点?生:傻、呆、不可理解、奇怪。
师:舟子为什么这样评价他,从文章中找找原因。
幻: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生:不寻常的天气——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可谓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拥毳衣炉火”说明天气寒冷啊,穿着皮衣还要生着炉火才能姑且避避寒冷。
拥字说明已经瑟缩成一团了。
生:不寻常的时间——是日更定。
古代人夜生活本来就不丰富,睡觉也早些,更何况天寒地冻的人们还不早点钻进被窝。
生:不寻常的方式——独往湖心亭看雪,没有呼朋引伴,没有结伴而行。
师:舟子实在不理解“相公”的古怪脾气,他大概一上船就在纳闷:这么冷的天,深更半夜,要到湖心亭,有什么可看的,真是个——————人啊!生:寻常呆古怪三、金陵人眼中的张岱师: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到了湖心亭,这里早有人捷足先登,正所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下二者相见,他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幻: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生:金陵人很高兴。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师:一个神态,一句话,一个动作,看得出金陵人是喜出望外啊。
茫茫六合,知音难觅,夜深人静,冰天雪地中,我们在此借酒赏雪,没想到竟然还有人和我们一样什么的人?读一读金陵人的这句话,能不能把这句话说得再具体一点儿,湖中还有这样————的人?生:有此雅兴之人!有高雅情趣的人!有此豪情之人!有此志同道合之人!有此超凡脱俗之人!……师:金陵人在湖上遇到张岱,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张岱也和他们一样满心欢喜吗?生:我觉得他是满心欢喜的。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通用14篇)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通用14篇)《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篇1师: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生兴致勃勃背诵“孤山寺北贾亭西”,背诵“水光潋滟晴方好”)师: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顺缠绵。
可是假如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点评:三言两语的导入,留下了悬念】师:请一位同学朗诵全文,同学们认真听,粗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生陈熙之读,很有感情,师生简评。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
这次朗读的要求高了一点儿:这篇短文中啊,犯了一个颇严峻的前后冲突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
(生惊诧奇怪)(一同学举手要求读,也还不错。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当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消失了一个舟子在说话。
生:还不仅有舟子呢,前文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究竟是多少人啊,这几处都是冲突的。
师:同学们好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冲突呢?我们是不是应当和张岱商议一下让他改改?生:我建议先不急,等咱们深化钻研了课文再作定夺,说不定这其中另有奥妙呢!(大部分同学表示同意)师:来,我们一起来再齐诵一遍,这次要求更高了。
文中啊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生齐读,老师适时多次幽默提示:没有陈熙之读得好。
同学会意,快速主动调整。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这个字是“痴”。
(同学纷纷表示赞成,老师板书“痴”)【点评:三次朗读,次次要求不一样,抓冲突是为下文留下伏笔,抓“痴”是抓全文切入点。
三次朗读为同学深化入文本作了预备。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生:傻,笨!生:呆。
反正就是行为举止不同常人。
师:对,这个张岱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
大家再自由读两遍,咱们争论一下,他哪些地方表现出特殊的呆气了。
(生自由朗读,争论,纷纷举手。
)生:“是夜更定”,他竟然在凌晨的时候去看雪,真不行思议!生:还自称是一个人驾船去的,胆子可真大。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及解析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杭州之盛在于西子一湖,大多数人会选择什么季节出行?生:冬季。
师:大多数人!生:春季或者夏季。
师:在这样的季节可以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对于大多数人,会选择一天中什么时间去西湖呢?生:早上。
师:我们的作者张岱在冬季去西湖。
他究竟想要借助表达些什么呢?我们读文言文,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如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师: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会读了吗?生:会。
师:把我们昨天预习的结果展示给我们的老师。
生: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不错啊,朗朗书声是我们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学们会翻译了吗?“上下一白”的“白”是什么意思?生:全。
师:你怎么知道解释为“全”?生:根据全文的意思。
师:我们还可以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了解文言词的解释呢?课下注释,根据课下注释的标注来了解个别词的解释。
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个解释的方法。
“一身是胆”的“一”是什么意思?生:全。
师:由此可以推断,“上下一白”的“一”解释为“全”,这就是推断法。
我们再来看个成语“面面俱到”,“俱”是什么意思?生:全。
师:你能精确翻译这个句子吗?“拥毳衣炉火”。
看到这个句子,你感觉到了天气怎样的状况呢?生:十分寒冷。
师:从哪个词中能恨明确地感受到“十分”呢?生:拥。
生:表达出来了,毛皮大衣本来就说明了寒冷,又说道火炉,更能体现了。
生:我觉得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如果十分寒冷,那应该是紧紧裹着。
师:大家注意到了吗?刚才这位男生用了一个词语“紧紧裹”,我们再来翻译下。
我们再来看一个句子“湖上影子,”人教版教参上是这样翻译的,哪位同学来读一下。
生:读翻译。
师:两个红字“道”、“叶”,写出了景物什么特征?生:简洁。
生:孤独。
师:影子这个词语确实能够体现出“孤独”,但影子是淡淡的。
痕、点、芥、粒又写出了什么呢?师:你认为可以用什么两次来形容呢?生:条。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讨论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讨论《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讨论引导语:《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描写西湖美景的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讨论,欢迎大家阅读!《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讨论(一)《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湖心亭看雪》,作者是谁?生:张岱。
师:看注释作者什么时期的人?生:明末清初。
师:活了多少岁?(82?83?84?)生1:82生2:83师:到底是82还是83?生:(齐答)82师:他生活在明清两代的人,“跨时代”——他在明朝活了多少年?(上面有资料呀!)师:作者在明王朝生活了多少年?生:47年。
师:清朝活了多少年?生:35年。
师:张岱出生于仕宦之家,自己也做官,有条件享受宫廷生活,特别是47年明王朝。
清朝之后在深山老林里著书,一直到死,披头散发,连亲人都认不出来,像独兽怪物。
如此之人,你想他对明清朝的感受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对明王朝是怎样的?生:怀念。
师:对清王朝又是怎样的呢?生:看不惯。
(老师引导)师:所以他在深山中写的书都命名均有“梦”字。
请同学们看书,这两本书分别叫什么?生:《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师:回首47年生活人生如梦,往事如一梦,一场空!师:今天《湖心亭看雪》是《陶庵梦忆》中的一篇文章。
同学们数有多少行文字?生:10行。
师:严格说才九行文字,不到两百字,却有极高的作品艺术价值,是《陶庵梦忆》的代表作。
生:(窃笑)师:不信,请看课文。
师:作者看雪的地点在哪?生:西湖师:西湖在哪?生:(没反应).师:不知道?那我提示一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上有描写西湖的诗句是?师生共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里的最后两句是?师生共读:“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师:可见西湖是个美丽的地方,不是一般的地方,是文人雅士闲居之地。
然后我们再看题目——《湖心亭看雪》(老师指着黑板)重点词是哪个?生:“看”。
12《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一)导入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湖心亭看雪》,关于“雪”的诗句,你们能背多少?学生七嘴八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师:雪原本是很普通的自然现象,可经诗人之笔,它便有了别样的气质和生命。
张岱对雪也是情有独钟,夜游西湖,独赏雪景,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一品《湖心亭看雪》。
(二)理解感知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听清字音,听清句读。
一生朗读。
投影字词。
齐读。
师: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义。
学生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教师巡视,释疑答疑。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合作,我们解决了文章的字音、词义问题。
(三)咬文嚼字品“痴景”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请从文章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句子来评价作者。
生自由朗读课文。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生: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师:这样的人是怎样的人?再读读文章,能不能从文章里找到一个最恰当的字来形容他?生读文章。
找到“痴”。
师:哦,原来作者借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点出了评价。
关键词“痴”更是一篇之骨。
请大家到前文找一找,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痴”?生: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吗?生:下很大的雪,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师:他选择什么时候去的?生:是日更定。
师:更定是什么时候?生:晚上八时左右。
师:张岱选了一个别人都不会选择的时间去看雪,可见他的特立独行,不随俗流。
师:张岱乘一叶小舟,夜访西湖,看到了怎样的雪景?生读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
师:一起再朗读这个句子,品味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尝试用“我认为写得好,写出了”的形式品读雪景。
示例:我认为“与”写得好,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更能衬托出上下一白水天一色磅礴浩渺的壮观之美。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4篇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4篇《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1(一)预习课1、请全班同学各自提供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歌,准备课堂交流。
2、请找出课文中的一个会意字,并举例你所知道的3—5个会意字,并相互传看审定。
找出课文中的多音多义字,读准字音,把握意义用法;掌握课文中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意义用法;课文中的“雾凇沆砀”中的“凇”是形声字吗?为什么?3、在课文中标明作者写湖心亭雪景的量词,请试用其它量词置换。
4、作者全文很好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有大小的对比、动静的对比、冷热的对比,请用课文中的语句一一说明。
5、试将柳宗元《江雪》诗和本课作一对比,并说明它们所写内容的异同,准备在全班交流。
6、你认为作者“痴”吗?你觉得应该怎样理解文中的“痴”?(二)讨论课师:同学们,上次布置本课的作业大家完成得很好,今天我们结合课文的学习一起来讨论讨论。
先请几个同学自告奋勇朗诵你提供的描写西湖的诗。
生1:朗诵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有相同的同学举手(生举手)生:朗诵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好!有相同的同学举手(生举手)生:朗诵《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师:有相同的举手。
(生举手)好!看来选这三首的同学居多,那么我们看第一首写的是西湖的雨景,第二首是西河的荷景,第三首呢?生齐:西湖的春景。
师:对!我们要学的明朝散文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写的是西湖的……生齐:西湖的雪景。
师:好!我们的作者登场了,他到西湖去进行一场与人不同的观光旅游。
作者开篇就交待了游湖的时间、地点、人物、天气状况,还有呢?旅游方式是坐车、乘飞机还是—————?生:划船。
师:对!还有旅游的用品是?生:炉火。
湖心亭看雪(人教版八年级必修课堂实录)
湖心亭看雪(人教版八年级必修课堂实录)引入:师:俗话说:“上有天堂”生:“下有苏杭”师:是啊,杭州美景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西湖更是杭州秀丽风景的一张名片,这里曾留下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杨万里在一个晴日来游西湖,看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东坡在一个雨天来游西湖,看到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而明代汪珂玉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几人哉!” 今天咱们有幸认识一位能真正领山水之绝的人,他就是《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
作者简介: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注释①。
生:(略)师: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
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
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已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迹可窥知一二。
2.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
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3. 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
而他客居的地方是?——杭州。
这说明作者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解读文本:(结合注释,疏通文字)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生:(略)1、时间地点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段,“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交代了什么?生:时间、地点。
师:虽然看雪的时间是明朝“崇祯五年十二月”,但是写这篇文章时在明朝灭亡后,清朝已经建立,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写文章用明朝的年号纪年是忌讳的,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那作者还为什么这样写呢?能不能改用清的前身后金的年号纪年“天聪五年十二月”或者用干支纪年“壬申年十二月”呢?生:应该是表明作者对故国的念念不忘吧。
生:应该是表明作者明朝灭亡后,不忘故国,不能融于新建的大清王朝的痛苦和孤独吧。
师:说得很好,理解很到位。
2、读“三”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精选17篇)
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精选17篇)八班级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篇1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让我们先来温一温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屏显: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师:这首诗里主要刻画了一个人物形象,那就是——生:蓑笠翁。
师:这个人真是与众不同啊,你说他独特在何处?生:他在冰天雪地里独自到寒江上垂钓。
师:独特的行径里让我们看出他独特的性格,请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性格——生:清高自傲。
师:这个老翁,我们不知他来自何方,也不知他有过什么特殊的经受,我们只是从他那特立独行中感觉出他是一个清高孤傲之人。
无独有偶,相隔八九百年后,那是明未清初之时,有一个人叫张岱,他的身上就有这个蓑笠翁的影子。
张岱是何许人也?他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受?请大家看屏示。
(屏显: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寓居杭州。
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家公子,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明朝灭亡后避迹山居,贫困不堪,常至断炊。
著书以终,自言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师:请咱们班的语文课代表来读一读。
(语文课代表读屏示内容,师提示:蠹dù)师:这里我们要特殊留意张岱的人生经受,由于朝代更迭,张岱少年富贵奢华,晚年贫困不堪,这样的大起大落,是很简单让人性情大变的,也很简单让人躲避现实,梦回往昔的。
而事实上,张岱的确也是“入山著书以终”。
在隐居期间,张岱写了一篇游记叫《湖心亭看雪》,字里行间流露着别样的情怀。
今日,我们一起来走进张岱的内心世界,领会其中的韵味。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师: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我们先来做一些练习,看大家自学得怎样(屏显:请同学们做一做这些练习。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1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
生:喜欢。
师:为什幺?
生:因为它洁白。
生:下雪之后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生:瑞雪兆丰年。
下雪之后的一年农民会有好收成。
师:冬季最美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
那飘扬的雪花,带着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漫天飞舞,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宁静与自由。
那幺,同学们,你们愿意在大雪三日之后的一个凌晨到室外去赏雪吗?
生:不愿意。
师:为什幺?
生:太冷了,景色美,天亮了再看也不迟。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湖心亭看雪》教學實錄東良中學蘇英敏一、導入新課師:同學們有沒有去過杭州西湖?生:沒有。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組西湖美景の圖片,請欣賞。
(出示幻燈片1-16)看完這組圖片有什麼感受?生:美。
師:所以,人們誇讚蘇州杭州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杭州西湖の美歷來被文人墨客所稱道,我們知道の詩詞中就有這樣の詩句,想一想有哪些?師生:(出示幻燈片17、18、19)楊萬裏の《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中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白居易の《錢塘湖春行》最後兩句:“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宋代の大文豪蘇軾在《飲湖上初晴後雨》中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師:同學們,詩人心中有一個春天,他筆下の西湖就春意盎然。
可是,如果,詩人の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筆下の西湖會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隨張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欣賞雪景並體會作者情感。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08頁,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湖心亭看雪》(板書課題,出示幻燈片20、21)二、瞭解作者、寫作背景師:湖心亭在西湖の什麼位置?又是怎樣形成の?(幻燈片22)看白板找一位同學讀下來。
生:(一位)讀下來。
師:同學們看白板,請同學們齊讀有關張岱の介紹性文字以及文章寄予の情思。
(出示幻燈片23)生:讀出白板上對張岱の介紹文字。
三、明確教學目標師:瞭解了作者和寫作背景,接下來我們要學習課文。
帶著教學目標學習課文,會對課文有更深の瞭解,請同學們齊讀本課の三個教學目標(出示幻燈片24)生:齊讀教學目標1.反復誦讀,培養誦讀能力;2.積累文言辭彙,培養文言文の閱讀能力;3.把握文章運用の白描手法,感悟作者の思想感情。
三、朗讀課文師:帶著這三個目標,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我們來看看大家讀の怎樣,找兩位同學分別讀課文の兩個自然段。
生:二人分別讀課文の兩個自然段。
師:大家讀の非常好。
我們再來強調一下文中出現の生字の讀音。
(出示幻燈片25)請同學們每個字讀兩遍。
《湖心亭看雪》教学案例实录共3篇
《湖心亭看雪》教学案例实录共3篇《湖心亭看雪》教学案例实录1《湖心亭看雪》教学案例实录近日,笔者参加了一次以《湖心亭看雪》为主题的文学教学。
通过本次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本文旨在通过记录实际的教学案例,分享一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学教学。
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陆游及其代表作《湖心亭看雪》;2.了解写景抒情的基本技巧和形式;3.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美感体验能力;4.使学生感受到唐诗的文化魅力和情感渗透。
二、教学内容1.了解唐代文学背景和陆游的生平;2.朗读《湖心亭看雪》和背诵诗歌;3.分析诗歌写景和抒情的技巧;4.品味《湖心亭看雪》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过程1.理解诗歌背景和作者生平教师通过ppt、图文并茂地介绍唐代文学背景,让学生了解唐诗的特点以及唐代文人的风貌。
然后通过三幅图片让学生对陆游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为学习诗歌创造了必要的背景。
2.学习诗歌和背诵教师朗读《湖心亭看雪》,为学生呈现了一幅幅画面,然后再让学生自己阅读诗歌,并有意识地感受内容和意境。
然后让学生分组背诵,通过反复朗读不断提高学生朗诵的感染力和诗歌理解能力。
3.分析诗歌写景和抒情的技巧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如诗歌的节奏、韵律、形式结构、寓意隐喻等。
学生在讲解中自己阅读诗歌,研究如何在不同场景下进行写景抒情的运用。
4.品味《湖心亭看雪》的情感内涵教师通过题外话和课外拓展,让学生感受到《湖心亭看雪》背后的情感内涵。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由思考,发表个人看法和感言。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多种手段呈现诗歌,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了唐诗的优美和广阔。
通过讲解、讨论与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能力及阅读技能。
不过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注意文学教学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深入理解唐诗而不是机械谙读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情感体验。
教师在教学前需仔细检查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及时修改或更换过时或难以理解的文字或图片,例如在介绍唐代文学背景时,可以通过多媒体ppt,将青铜器等实物展示给学生看,呈现更加鲜活直观的文化背景。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 (5)(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张岱,明末清初浙江绍兴人,字宗子,又字石,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选自张岱《陶庵梦忆》的《湖心亭看雪》。
1、请同学们把课文大声地朗读三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2、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有读错的地方,师生一起纠正)3、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二、课文翻译,重点字词落实。
1、余住西湖(代词,我)2、湖中人鸟声俱绝(都)(消失)3、余挐一小舟(通“桡”,撑)4、拥毳衣炉火(围裹)(毛皮大衣)5、独往湖心亭看雪(独自)6、雾凇沆砀(冰花)(弥漫)7、惟长堤一痕(只有)8、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罢了)9、客此(客居)10、及下船(等到)11、舟子喃喃曰(小声说话)1 2、更有痴似相公者(极度迷恋某种事物)13、是:是金陵人(表判断)是日更定矣(这)14、白:三大白(酒杯)上下一白(白色)15、大:见余,大喜(非常)三大白(与“小”相对)16、一:余挐一小舟(一叶)上下一白(全)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一个)17、更: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18、下:上下一白(方位名词)及下船(动词,离开)19、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尽力。
今义:勉强。
三、落实了重点字词,让我们再把课文来齐读一遍。
四、课文分析:1、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这句话应该怎么来翻译呢?明确: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中(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师:从“一痕,一点,一芥”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确:痕、点、芥,都是表示事物小的量词,突出了雪后西湖苍茫空阔、一片雪白的景象。
2、师:这样的大雪天,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确:深夜独往,大概是作者不想被人看到,也不想看到人,展现了作者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4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4《湖心亭看雪》实录1师:同学们,提到这篇《湖心亭看雪》会觉得很亲切,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西湖边上,那一池碧绿的湖水给了文人墨客足够的灵感,他们写尽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写尽了西湖的风花雪月。
今天我们看一下张岱笔下的湖心亭又是怎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景致呢?先请同学念一下这篇课文。
一女生朗读课文。
师:在这儿呢一起看一下,“余桡一小舟”的“桡”是什么意思?生齐:撑船。
师:对,是撑船的意思。
还有“拥毳衣炉火”的“毳”是三个毛字,它的本义是鸟兽的细毛,在这里毳衣什么意思?生齐: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师:对,指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还有“雾凇沆砀”,沆砀什么意思?生齐:白气弥漫的样子。
师:白气弥漫的样子。
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没弄明白?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等候。
师:既然大家没有问题,那老师要提问题了。
首先是一词多义的词。
“是日更定矣”的“更”是什么意思?生:是初更以后,初更的意思,初更以后,更是计时的方法,初更是晚上八点左右。
同一个字,后面还有一个句子“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更”,更是什么意思?生:还。
师:对,还的意思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
“上下一白”,“一”什么意思?生:“全”的意思。
师:哎,“全”的意思,“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的“一”什么意思?生:一个。
师:哎,有一个,对了。
看这个句子,“是日更定”,“是”怎么解释?对,这的意思。
“强饮三大白而别”,什么叫强饮?生:勉强。
师:有的同学说勉强,有没有更好的解释。
对,痛快的意思,在这里“强”表示痛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这个“客”是什么意思?对,客居,名词作动词。
弄清楚这些意思后,我们一起把文章读一遍。
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找到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哪一句?生:师:是“ ”吗?不是很准确。
另外同学再找找,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
你说。
生:“雾凇沆砀……两三粒而已。
”师:好的,请坐。
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这两句写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生:我觉得西湖的水很美,美在哪里?追问:美在哪里?师:美在很平静,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 (4)(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上课人乌鲁木齐十三中李春波学生杭州文晖中学八年级整理人温岭市五中温德斌教师用自己的旅游经历和上这篇课文的原因导入用心读课文,听教师范读,一定要标号不认识的字词给你一分钟读一遍,如果还有不会的问老师请谁读,谁就读,请同学读课文,轮流,再请全班齐读请同学互相指出读错的字,或节奏大致知道文章意思的举手,哦,有一位,你们需要几分钟时间大致弄清?师:那么我们就结合注释,四分钟,看看哪些地方看不懂,标记好幻灯辅助解决字义俱绝是余芥惟强及……师:先理解了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一下……师:抢答环节,快速解决字词,话筒传得快幻灯:1、看雪的时间是————生:崇祯五年十二月生:补充,是在晚上八点左右,更定矣生:地点是在西湖湖心亭2、写雪大的句子是---————生:湖中人鸟声俱绝师:为什么生:侧面描写,说明雪大……全躲起来了生:雾凇沆砀……师:好,还有没有侧面描写的句子?生:拥毳衣炉火师:到湖心亭看雪的有几个人学生回答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都有生:一个我童子还有两个人还有舟子师:童子是谁的生:铺毡对坐的那两个人的,舟子是张岱的4、他们做了什么事生:喝酒,聊天,赏雪5、我喝了多少酒,酒量如何生|三大杯师:酒量不是特别好……生:不太好,强饮,勉强,尽全力在喝6、舟子喃喃私语时的话,当时是什么表情?老师用QQ表情代替回答,请最擅长表演的两个男生来读师不满,疑惑地表情要配合文字,再请同学读师:这四种表情只有一种是符合课文的生:最不符合的是抓狂,舟子喃喃私语……应该是第二个师:课文,从前三行中找到原因所在生:人鸟声俱绝……还有人看雪师:舟子只能是困惑,只能是一个字生:独字师:为什么独字能暗示,心情是困惑的?作者说独?说明心里没有舟子,视若空气,她不可能与你同悲同喜师:那么舟子说的“痴”什么意思?生:痴迷,师:那么就是肯定赞颂张岱了生:有点傻师:傻在何处?生:下雪后几天,还要去生:晚上八点左右都睡觉了师:对,夜深出行,还有吗,那些异于常人?生:明知不胜酒力,却要强饮三大白师: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仅说了,还喝了别人的饮料换而言之,可以说,舟子认为他傻的地方恰恰是他引以自得的地方,他认为自己知道自得,记忆的地方是什么?生:是那种景色师:能行舟说明雪不大?这样独特的雪景,你能看到吗生:我一般窝着,在家里,或者发呆师:但是张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色,因此很自得,享受到和自然的对话,他能看到雪景西湖,他还自得什么?生:我举得他能看到一个知音幻灯: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好&……书蠹诗魔生:年轻时幸福,是奢侈……教师介绍背景,清军亡明,张岱避难山居幻灯:鸡鸣枕上,夜气方回……持向佛前,一一忏悔——张岱《陶庵梦忆》序另外还有《西湖梦寻》也是梦字生:他不愿里去,所以怀念留恋过去的生活师:繁华不在时的回忆之作,文字里有淡淡的哀愁,你们是否能读出淡淡的哀愁,对比中能否读到淡淡的愁绪幻灯对比文字:1、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作 者 眼 中 化 为 物 的 划 痕 留 在 西 湖 的 雪 景 中 。
解 读 《湖 心 亭 看 雪 》,我 们 必 须 从 文 中 关 于
所 以 ,“一 ”既 有 数 的 概 念 ,又 有 形 的 描 写 ,写 出 雪 、堤 、亭 、舟 、人 这 种 精 致 的 异 化 感 觉 中看 它 带
了 长 堤 在 雪 景 中 的 轻 、微 之 态 。“堤 ”异 化 为 一 个 给 读 者 的 美 感 ,从 雪 、堤 、亭 、舟 、人 富 有 差 异 的
条 状 的 物 “痕 ”,如 “一 ”字 轻 轻 地 卧 或 者 说 划 在 感 觉 表 述 中 去 体 会 此 文 中物 的 “数 ”与 “形 ”相 统
专 …… 圳 @…
32
∞
暑
《湖 心 亭 看 雪 》之 所 以 令 人 心 怡 就 是 写 感 觉
“余 舟 一 芥 ”,“芥 ”在 这 里 指 “小 草 梗 ”、“小 草
的 摹 状 词 的 精 确 选 择 和 巧 妙 使 用 ,特 别 是 对 西 叶 ”。“覆 杯 水 于 坳 堂 之 上 ,则 芥 为 之 舟 ”。就 是 说
“大 雪 三 日”,这 个 “三 ”作 为 苍 天 走 雪 时 间 阔 的 雪 域 之 中 ,自 己 的 小 舟 如 一 枚 草 叶 ,那 么 西
实 在 是 有 些 长 ,雪 下 得 实 在 是 有 点 儿 多 。但 这 是 湖 这 个 大 “杯 子 ”之 阔不 就 显 现 出 来 了 吗 ? “芥 ”,
了 ,“小 ”了 ,“单 ”了 。
形 容 词 。 从 量 词 角 度 讲 ,舟 中 人 有 两 三 “个 ”,或
“上 下 一 白 ”,其 他 都 不 见 了 ,色 彩 “少 ”了 。 者 两 三 “位 ”。 从 形 容 词 的 角 度 讲 ,两 三 “粒 ”,亦
“
一
”既 是 数 词 ,一 片 白 色 ,但 这 个 “一 ”又 使 人 感 是 人 缩 小 为 “米 粒 ”了 。因 为 “舟 ”为 “芥 ”,当然 舟
杭 州 秀 丽 风 景 的一 张 名 片 ,这 里 曾 留 下 历 代 文 看 雪 》的 作 者 张 岱 。
人 墨 客 的 足 迹 !杨 万 里 在 一 个 晴 日来 游 西 湖 ,看
给 大 家 提 示 一 下 ,教 材 中 的 注 释 要 注 意 三
到 “毕 竟 西 湖 六 月 中 ,风 光 不 与 四 时 同 。接 天 莲 个 地 方 :
湖 雪 景 — — “空 ”、“一 ”、“阔 ”— — 境 界 的 呈 现 , 把 一 杯 水 倾 注 在 地 上 的 小 洼 洼 之 中 ,那 么 一 枚 小
可 谓 超 绝 ,很 值 得 我 们 去 品 味 ,去 效 仿 。
草 叶便 可 以 做 小 舟 了 。但 现 下 作 者 感 觉 在 西 湖 空
到 是 “大 雪 ”使 世 界 为 “一 ”色 ,在 这 里 有 一 种 使 中 人 必 然 微 如 米 “粒 ”了 。 “粒 ”字 的 选 择 ,又 将
动 的感 觉 ,“一 ”有 动 感 。
“数 ”与 “形 ”统 一 在 一 起 ,同 时 ,舟 中 人 又 成 了
“长 堤 一 痕 ”,这 个 “一 ”本 来 也 是 数 词 ,与 “两 三 ”个 “粒 ”。 物 、量 、形 三 者 的 统 一 又 表 现 了
叶 无 穷 碧 ,映 日荷 花 别 样 红 ”(《晓 出 净 慈 寺 送 林
(I)课 文 选 自《陶 庵 梦 忆 》,忆 ,表 明 这 是 一
子 方 》);苏 东 坡 在 一 个 雨 天 来 游 西 湖 ,看 到 的 是 部 回忆 录 ,写 于 明 王 朝 灭 亡 之 后 。对 故 国 往 事 的
塞 :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天津市实验 中学 安杨华
一 入 、 课 序 语
领 山 水 之 绝 者 ,尘 世 几 人 哉 ! ”今 天 咱 们 有 幸 认
师 :杭 州 美 景 历 来 为 世 人 所 称 道 ,西 湖 更 是 识 一 位 能 真 正 领 山 水 之 绝 的人 ,他 就 是 《湖 心 亭
西 湖 奇 丽 雪 景 产 生 的 条 件 。与 “三 ”相 对 ,西 湖 上 相 当于 “根 ”,也 是 “草 梗 ”,物 、形 、量 三 兼 。
人 、鸟 、树 、山 、堤 、船 等 其 他 景 物 相 应 变 得 “少 ”
“舟 中 人 两 三 粒 ”,这 个 “粒 ”既 是 量 词 ,又 是
时 应 是 “白 ”点 ,亭 的 顶 上 皆是 雪 也 。“湖 心 亭 ”化
作 者 善 于 感 觉 ,读 者 也 必 须 善 于 感 觉 。不 善
作 “小 白点 ”,点 缀 在 西 湖 万 顷 碧 波 之 中 ,可 见 西 于 感 觉 ,作 家 写 不 出 好 作 品 ;不 善 于 感 觉 ,读 者
西 湖 的雪 岸 上 。 这 个 “痕 ”既 有 形 的 意 味 又 有 量 一 所 具 有 的 妙 趣 ,从 而 提 高 自 已 的解 读 能 力 ,提
的 意 味 ,同时 也 是 物 ,三 意 相 兼 。
高 自 己 的 感 觉 能 力 ,提 高 自 己 的 表 达 能 力 。这 是
“湖 心 亭 一 点 ”,“点 ”者 本 是 “小 黑 也 ”,但 此 读 语 文 之 本 旨所 在 。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 欲 把 西 湖 怀 恋 都 以 浅 淡 的 笔 触 融 入 了 山 水 小 品 ,看 似 不
湖 雪 域 之 “阔 ”与 “远 ”。“亭 ”作 “点 ”状 ,亦 是 一 种 体 会 不 出好 作 品 的好 。中 学 语 文 课 文 解 读 ,要 从
异 化 的 感 觉 。 “点 ”,也 是 形 、量 、物 三 意 相 兼 。 有 感 觉 的好 作 品 中教 会 学 生 去 感 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