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混合运算 练习一》公开课教案_0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课文和练习一及复习课件
少元?
少元?
多少元?
练一练 2. 50-5×8 =50-40 =10
8×9-34 =72-34 =38
7×6-30 =42-30 =12
20-2×6 =20-12 =8
93-3×9 =93-27 =66
46+4×7 =46+28 =74
练一练 3.
34+8×2=50(人) 或 8×2+34=50(人) 答:一共能坐50人。
练一练 4.
24-5×4=4(个) 答:还剩下4个轮子。
练一练 4.
8×4-24=8(个) 答:还缺8个轮子。
知识小结
总结计算方法 算式中有加减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 减法。
需要注意的问题
脱式计算时等号要对齐,不计算的部分要照着写 下来。
补充练习
1. 算一算。
(1)8×4-3 = 32-3 = 29
现在的价钱
=1(元) 答: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1元。
探究新知 哪种做法对?说一说。
不参加运算的部 分要抄下来,等 号前后应该相等。
先算乘除法, 再算加减法。
练一练 1.
⑴买1个奶油面包和1个巧克力面包,一共需要多少元?
14÷2+5 =7+5 =12(元)
答:买1个奶油面包 和1个巧克力面 包,一共需要12元。
9×8+22 100-75+25 33+7×3
=72+22 =25+25
=33+21
=94
=50
=54
补充练习 1. 改一改。
(1) 5×2+3 =5×5 =25
(1) 5×2+3 =10+3 =13
(2) 25+10×2 =35×2 =70
正确解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练习一教案
练习一。
(教材第11~12页)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含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的学习到这就要结束了,关于这部分内容,你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我知道了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我能够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这些知识,你们是真的掌握了吗?看看下面的问题你们能解决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回忆所学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复习整理的能力。
】师:从图中你们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第7题)生1:我看到第一幅图中有气球,每排有6个,共有3排,其中小狗已经打爆了4个。
生2:我知道了第二幅图中有16只小猴子和20只小狗,它们要坐小火车,小火车的每节车厢可以坐6只小动物。
生3:我知道了第三幅图中有48只小动物要坐船,每条大船可以乘坐8只小动物,每条小船比每条大船少2个座位。
师:小狗和小猴一共能坐满几节车厢?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生:要想知道小狗和小猴一共能坐满几节车厢,就必须先计算出小狗和小猴一共有多少只,即16+20=36(只);已知每节车厢有6个座位,所以36是6的几倍就能坐满几节车厢,算式是36÷6=6(节)。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
在教材中,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还配备了一系列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于混合运算,他们可能存在运算顺序混乱、运算符号混淆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加强符号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但对于复杂的混合运算问题,可能存在解决问题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混合运算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发学生对混合运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混合运算 练习一——巧算24点》公开课教案_3
《练习一——巧算24点》【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一——巧算24点》【教材分析】:《练习一》是北师大2011版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混合运算之后安排的一节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而《巧算“24点”》是本节课的实践活动内容,是一个数学游戏。
让学生利用给出的扑克牌上的点数,选择巧妙的方法算出结果为24。
这个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认识,提高运算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设计理念】:本节课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扑克牌出发,把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索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提高,使学生在逐步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方法的活动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巧算“24点“活动中,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
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进行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初步培养数感。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寓教于乐,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巧算“24点“活动中,进一步练习加减乘除口算,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准备】:微课视频,课件,A—9扑克牌各一张。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看到“24”这个数,你想到了什么?(24点游戏)再看看这是什么?(扑克牌)今天我们就要用扑克牌来巧算“24点”。
你们可别小看这样的一副牌,它里面可有很多的小秘密呢?昨天让大家在家查了资料,并录了小视频,介绍扑克牌的小秘密,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播放视频)【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前对扑克牌相关知识进行了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同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层层递进,总结方法今天尹老师为大家介绍一种数学游戏,正如象棋、围棋一样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整版)
单元总体设计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能正确,熟练的运用混合运算。
课时分配:七课时。
教案一混合运算小熊购物教学目标: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学法:动手操作法教学课时:2教学准备:挂图,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一、情境导入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
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二、自主学习自学提示,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指名汇报。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教案(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
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练习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学过的混合运算来解决,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深对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以及带括号的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运用。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5分)1.在计算乘加、乘减或除加、除减的问题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在计算带小括号的问题时按照什么顺序计算?二、练习巩固教材11页、12页练习一1.说一说,算一算。
要让学生边画图边列算式,比如第一小题先将4个5圈起来写出5×4,然后在加6。
2、3计算并回答问题赢1场得3分,平1场得1分,星星足球队赢了4场,平了3场,星星足球队一共得了多少分?引导学生先读题分析题意。
然后根据题意画图或直接列式计算。
列式后让学生说说每步算式求出的是哪部分的得分。
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几倍?复习倍的意思?谁是谁的几倍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先求出白天鹅的只数,再列式计算。
提醒倍的问题不加单位名称。
7.动物游乐园(1)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小狗和小猴一共能坐满几节车厢?(3)结合情境说说下面算式表示的意思,并算一算。
3×6-4 48÷(8-2)三、游戏巩固玩“24点”游戏。
游戏时4人一组,每人分得同样多的扑克牌,游戏开始后,每人从手里的扑克牌里任选一张,4个人就有4张牌,借助加减混合四则运算,可以运用小括号,用牌上的4个数凑出24,谁先凑出这4张牌就归谁,游戏结束时谁手中的牌多,谁就获胜。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 混合运算:小熊购物》 公开课教学设计_0
5+5×7。
学生总结:
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6+2×7表示1个蛋糕加上2包花生要多少钱;5×5+4表示5袋糖果加1包饼干要多少钱;4×8+6表示8包饼干加1个蛋糕要多少钱。
学生再次总结:
当算式中有乘有加,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利用故事和绘本,让学生在欣赏美妙的故事中,认真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5、“真香呀!唉呀,熊大,俺可真的饿了,咱买点尝尝吧。”熊大没办法,只好带着熊二走进了光头强的超市里。
6、“哈哈,欢迎光临,今天优惠大酬宾。买点尝尝吧。”熊大一摸口袋,坏了,没带钱!这可怎么办呢?光头强见了,心中乐坏了,“没带钱没关系,咱们可以交换。”
7、“怎么交换?”熊大一脸疑惑。“我出道题目,你们答对了,柜子里的食物随便吃。”“那答错了呢?”熊二急不可待地问。“答错了嘛,嘿嘿——”光头强一脸坏笑地说,“那就不要坏我的事,让我随便砍树。”
四、利用绘本,总结知识
8、“说吧,什么题目?”熊大自信地说。“1个蛋糕加4个面包,要花多少钱?”光头强得意地问。
9、熊大略一沉思,立刻算出了结果,“1个蛋糕加4个面包,要花18元。”熊二也说是18元。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
10、光头强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我再出道题目,你们答对了,这店里的食物都归你们!”“那答错了呢?”熊二着急地问。“答错了嘛,嘿嘿——还是那句话,不要坏我的事,让我随便砍树。怎么样?敢不敢赌?”
14、同学们,熊大熊二为了考验一下大家是否真的很聪明,根据这些价格,他们又说出了三道算式,
6+2×7,
5×5+4,
4×8+6,你知道每个算式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15、这节课,我们不仅帮助熊大熊二打败了光头强,还学到了许多数学知识,你能给大家说说吗?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小熊购物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难点:理解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小熊胖胖和壮壮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他们来到了超市的食品区。
二、对话平台,学习新知。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物品,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解决。
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会兴趣浓,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胖胖要买什么食品。
(2)胖胖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的解答可能会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
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3)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地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混合运算练习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混合运算练习一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1单元混合运算练习一。
教材内容包括: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基本的运算顺序,学会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基本的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基本的运算顺序。
2. 教学重点: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创设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所见到的数学问题。
2. 讲解例题:以一个购物问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混合运算的意义:1. 包含加减乘除的运算。
2. 可以包含不同级运算。
基本运算顺序:1.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有2个苹果,妈妈给了他3个苹果,小明吃了1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2. 妈妈买了3个橙子,爸爸买了5个橙子,他们一共买了几个橙子?答案:1. 小明现在有4个苹果。
2. 妈妈和爸爸一共买了8个橙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混合运算的意义和基本运算顺序的理解是否到位?2. 学生是否能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否能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混合运算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混合运算,这是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较复杂的运算顺序,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过河》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过河》教学设计主题过河(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一))第一课时(共2课时)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学习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感悟运算的合理性。
3.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白自己的想法,并看懂同学的不同方法,感受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运用几何直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评价任务】1.学生能从根据情景图,读懂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正确列式。
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合作、集体交流,看懂别人的想法,修正想法。
检验学习目标2、3、4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3、4的达成情况。
【学习内容】新课标提出我们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我设计的活动都是围绕主题情景“过河”而展开的。
围绕“过河”这个情景,引导学生从中寻找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解决“需要几条船”的问题情境中,在编排上,突出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思考过程,真实呈现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在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引用小括号的必要性,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册学完了百以内加减及实际应用,表内乘除及实际应用。
通过前几节课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一定的顺序,初步感受到混合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中创设了“过河”的情境,通过“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条船限乘客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这一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掌握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小学数学北师大三年级上册一混合运算小学三年级数学《24点》教学设计
的“24”点【学情分析】算“24”点,是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第12页以口算为主的“数学游戏”活动,这个活动应用口算中比较容易的计算,进行最后得数是24的计算游戏,此时学生已经学会了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以及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在开学前的一个暑假,基于这个内容也安排了相应的扑克牌练习,所以学生对于规则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对于凑成“24”点的方法及其中隐含的奥秘,还不是很清楚,没有形成结构化的思考方式。
对算法的灵活性、思维的选择性和开放性还掌握的不够。
鉴于此,设计了算“24”点这一堂课,其教育价值是组织学生有兴趣的练习口算,提高计算能力,让学生通过选择和设计计算过程,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发散性,以期通过这一堂课的提炼和总结,把已有的经验提炼成结构化的数学思考方法,建立模型,磨砺思维,提升素养。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算24点游戏中,提高计算能力,感受奇妙的组合,体验方法多样性。
2. 会用不同点数的牌算出24,会用不同的方法算出24,在方法对比中,引导学生归纳方法,逐步形成具有生长性和结构性的思维流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3.增强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有序思考,巧妙组合,灵活多样的凑24。
【教学难点】灵活地组合,有效地思考凑成24。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扑克牌。
【教学过程】一、分享1. 交流、提问师:同学们,从暑假开始,大家就在玩一个数学游戏“24点”。
(出示照片)师:在凑24的过程中,你有这样的时候吗?这样的时候呢?哪这样的时候呢?师:看来同学们在凑24的过程中,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同学们经历了冥思苦想,一筹莫展到恍然大悟,这节课我们将正式探究24点,你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探究呢?预设1:探究算24的窍门。
预设2:探究算24的意义。
预设3:……师:同学们很会思考,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探究算24的窍门。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但对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的理解还不够清晰。
学生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常常会混淆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树立自信心,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出混合运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加深理解。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或列表的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
可以通过观察、练习和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课文和练习一及复习课件
72÷8-3 =9-3 =6
86-6×8 =86-48 =38
5-8÷4 =5-2 =3
9+81÷9 =9+9 =18
知识小结
总结运算顺序
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需要注意的问题 脱式计算时等号要对齐,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 着写下来。
补充练习 1. 比一比,算一算。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第1课时 小熊购物(1)
情景导入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探究新知
饼干每包4元
面包每个3元
糖果每袋5元 花生每包7元
蛋糕每个6元
我要1个蛋糕 和4个面包。
探究新知
胖胖应付多少元?
3元
3元 3元
3元
6元
12元
6元
18元
探究新知 3元 3元 3元 3元 ?元
6元
3×4=12(元) 12+6=18(元) 或3×4+6=18(元)
探究新知
6元
?元
3元 3元 3元 3元
3×4=12(元) 6+12=18(元) 或6+3×4=18(元)
答:胖胖应付18元。
探究新知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3×4+6=18(元)
相同点是都有“3×4”
6+3×4=18(元)
不同点是6的位置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第4课时 买文具(2)
复习导入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北师大新课标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 混合运算 练习一》_8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和鼓励。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生:要想知道小狗和小猴一共能坐满几节车厢,要先计算出小狗和小猴一共有多少只,即16+20=36(只);已知每节车厢有6个座位,所以36是6的几倍就能坐满几节车厢,算式是36÷6=6(节)。综合算式是(16+20)÷6,计算的时候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2、合作交流
1题看画面上的内容先说一说
2题计算
4、5题
7题
师:从图中你们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第7题)
学生说:
•我知道了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我知道了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我能够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学生根据内容说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买4杯5元的冰激凌,再买1杯6元的冰激凌,一共需要多少元?
白兔12只,黑免18只,每行6只,一共能排成几行?。。。。。。
再列式计算
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思路
生1:我看到第一幅图中有气球,每排有6个,共有3排,其中小狗已经打爆了4个生2:我知道了第二幅图中有16只小猴子和20只小狗,它们要坐小火车,小火车的每节车厢可以坐6只小动物。
板书设计
重、难点
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调整与反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激情创境
师:同学们,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的学习到这就要结束了,关于这部分内容,你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跟大家说一说。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混合运算》练习一-北师大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混合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混合运算是包含两种或以上运算规则的算式,它是我们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帮助我们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小华有50元,他先买了20元的文具,然后又买了15元的零食,他还剩多少钱?这个案例展示了混合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包括加减法的优先级和括号的使用。
-能够将混合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
-培养学生按照运算顺序正确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的能力。
-强化学生对运算符号的敏感性和数感,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举例:
*学生能够准确列出并计算如“23 + 15 - 7”的混合运算题目。
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中,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混合运算的规则。同时,我也特别强调了运算顺序和括号的使用,这两个点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从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孩子能够在引导下逐步掌握这两个重点。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个话题的兴趣不够浓厚,或者是对混合运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比如设置竞赛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2、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学生估算意识。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理。
2、解决商的定位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口算:(师:全对的同学请举手,祝贺你们成为这节课的“口算之星”
(设计意图:为本节课学生准确试商奠定基础)
2、板演(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68÷2 = 648÷8 = 567÷5 =
【设计意图】:结合这3道题总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为本节课学生推理除
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生活中做什么的时候用过除法呢?
生:我们在分东西、买东西的时候会用到除法。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二、探索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学校每学期开学初,校长都会拿出一部分钱资助那些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同学,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这学期,校长把负责购买任务交给了老师,我准备到文具店为同学们购买文具,你们想和老师一同去吗?
(板书课题)
生:想。
师:(出示教学情境图。
)谁来说一说,你在文具店里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钢笔8元一支,
文具盒10元一个,
书包20元一个,
计算器30元一个。
师:同学们,我们到文具店干什么来了?
生:买文具。
师:怎么没有同学关心老师带了多少钱呢?
生:老师,您带了多少钱?
师:老师带了——一边说,一边拿出80元钱。
(8张10元)为了公平老师打算用这80元钱都买一样的文具,请你们结合80元这一信息,提出只买一样文具的数学问题?
生:80元可以买多少支钢笔?
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80元可以买多少个计算器?……
师:老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研究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小组合作的要求)
先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本上写出你的计算方法。
(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2、独立探索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师:好,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怎么列式的?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说出理由)
生:因为1个书包是20元,2个书包是40元,3个书包是60元,4个书包80元,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我列的算式是20+20+20+20 = 80(板书学生算式)
生:我用的是20乘多少等于80的方法,因为20乘4等于80,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我列的算式是20×(4)= 80(板书学生算式)
生:我是用80连续减20的方法,即买1个剩60元,买2个剩下40元,买3个剩下20元,买4
个后就没有钱了。
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我列的算式是80-20-20-20-20 = 0(板书学生算式)
生:我想80里面有几个20,有几个20就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80里面有4个20,因此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我列的算式是80÷20 = 4(板书学生算式)
生:……
3、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你们的想法都不错,那你们会用竖式计算80÷20 = 多少吗?
(老师特别请刚才用列竖式的同学来板书,当小老师讲解,再请一个错误的同学板书。
)
生1 4 生2 4
20 )8 0 20 )80
8 0 80
0 0
师:谁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www.
(如果学生能向他们发问更好,如果没有,老师问)
师:我们来看这两位同学的竖式。
他们的竖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他们的商都是4,但是4的位置不同,一个在个位上,一个在十位上。
师:请你说说“4”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生1:20是一个两位数,计算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被除数是80,就是8个十,除数是20,就是2个十,80除以20,就是8个十除以2个十,,我就想乘法口诀“二四得八”,8÷2 = 4。
所以,80除以20,商是4。
4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2:哦,他说的对,我写错了。
师:你们同意谁的写法?
生:第一种。
师:(擦去错误的)这道除法竖式计算题和以前计算试题有什么区别吗?
生:以前学习的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今天学习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而且这个两位数还是整十数。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计算、讨论,你能结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推理出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吗?
生: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一定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4、估一估,练一练。
(片)
师:如果校长给老师140元,可以买几个书包?怎么列式?
生:140÷20
师:请你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生1:因为14÷2 = 7所以140÷20 = 7
生2:因为20×7 = 140所以140÷20 = 7
师:我们估算的结果对不对呢?下面请同学们用除法竖式验证。
(学生独立计算)“7”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140元是14个十元,20元是2个十元。
因为14÷2 = 7,所以140÷20 = 7,7写在个位上。
生:20是一个两位数,计算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14比20小,再试除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除到了个位,所以7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
面。
师:我们用竖式计算的结果和刚才估算的结果一样吗?
生:一样。
师:这就证明我们既做对了,同时也估算对了。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计算出80元可以买4个书包,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
请同学们看看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
生:除法。
师:老师也认为我们在生活中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一个数中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时,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如果你喜欢其它方法也可以用。
请同学们快速地用除法竖式来解决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
80元可以买多少支钢笔?
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80元可以买多少个计算器?
(请3名做的快的同学到前面板演)
5、试一试,探索有余数的除法是整十数的除法。
师:你们和他们的做法一样吗?
生:一样。
师:通过做这3道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80元只够买2个计算机,还剩20元,这道题有余数。
师: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师:说的真好。
你们记住他说的话了吗?
生:记住了。
师:请大家齐说一遍。
生:(齐说)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试一试
第1关我是最棒的!
估一估下面各题的商,然后计算。
40)80 20)94 60)246
30)360 20)840 40)562
第2关帮助别人,他快乐,我更快乐。
90元可以买几个计数器?165元呢?独立完成。
第3关更上一层楼。
知识拓展。
讨论商的末尾“0”的问题
老师回到学校把文具店的商品价格向校长做了汇报,最后校长给了老师600元钱,让我去买书包,快帮老师算一算可以买几个20元的书包?你们会列竖式吗?
师:你觉得为什么商的个位要补“0”。
生:20是一个两位数,计算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60÷20,商3,写在十位上,正好除尽,被除数个位还有一个0,不需要再计算,直接在商的个位补0。
四、畅谈收获
同学们,时间过得可真快,快乐的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打算快和
大家说说好吗?(学生畅所欲言)是的,我们的收获是不小,在帮助老师的同时,你们也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成功、更收获了快乐。
板书设计:
买文具
(学生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