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见误区 (1)

合集下载

哲学中的各种错误观点

哲学中的各种错误观点

1、(P2)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认为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唯我论"。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上帝等)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

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感觉经验,客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概念理性。

历史观上:主观唯心主义=>唯意志论客观唯心主义=>宿命论2、(P10)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3、(P10)把机械运动看成是物质运动的唯一形式,是机械论;用单纯的生物运动来说明社会运动,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4、(P11)形而上学时空观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空特性的相对性。

相对主义时空观借口时空特性和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陷入唯心主义。

5、(P16)否认意识客观内容:唯心主义;抹煞意识形式主观性:机械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

6、(P18)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的联系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任意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7、(P21)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

它表面上抬高必然性,实际上是把必然性降低为偶然性,往往会导致宿命论。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把一切看成是纯粹偶然的,根本否认必然性,它既会导致唯意志论,也会导致宿命论。

8、(P23)蓄意抹煞和混淆事物质的区别,是诡辩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是形而上学和庸俗进化论。

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是激变论9、(P24)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四川省重庆市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教材知识误区汇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四川省重庆市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教材知识误区汇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万州江南中学《生活与哲学》教材知识误区(第一单元)1、哲学是神秘的,虚无缥缈的。

2、哲学是哲学家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3、哲学等于智慧。

4、哲学的任务等于哲学的作用。

5、哲学简单化,世界观等于哲学。

6、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7、哲学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

8、哲学是科学,是科学之科学,是科学之母,是具体知识的总和。

9、哲学可以替代具体科学知识。

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指导作用,哲学无用。

1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错误的,只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是正确的。

12、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13、一切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者。

1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是形而上学性。

15、哲学等于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6、哲学对变革社会起决定作用。

17、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正确反映。

18、哲学是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19、主观决定客观,客观符合主观。

20、哲学推动时代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21、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

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2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它改造为中国哲学。

24、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25、思想是一个人的思想。

26、哲学中的物质概念和日常生活的物质是一回事。

万州江南中学《生活与哲学》教材知识误区(第二单元)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2、规律是无条件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3、大脑等于人脑,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机器智能有意识,电脑有意识。

4、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6、错误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7、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意识是主观的。

高二哲学误区集锦

高二哲学误区集锦

高二哲学误区集锦误区1:人们能够利用自然物,就意味着人们可以不服从自然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人们利用自然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

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

人们利用自然物所取得的成果,首先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和服从自然的结果。

误区2:世界上有一种非物质的“生命力”存在,生命是上帝创造的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是典型的“神创论”。

大量事实证明,生命起源于核酸和蛋白质,而非上帝创造的。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一步一步地形成的。

生物的产生与进化是自然界发展的结果。

误区3:“人定胜天”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且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

从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一命题也是成立的。

世界上只有尚未被人们认识和改造的事物,但没有不可认识和不可改造的事物。

基于此,“人定胜天”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在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不能把这一命题绝对化。

每一代人认识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看不到客观的历史条件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就容易犯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尊重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只有当人的认识和行为符合客观规律并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时,方能胜天。

如果违背规律,不仅不能胜天,反而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笼统地讲“人定胜天”科学地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恰当的。

误区4:既然我们必须承认社会活动本身就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那就不能认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1)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一个过程。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在——定意识指导下进行的,受思想动机的支配。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社会活动本身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哲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总结149条

哲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总结149条

哲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总结149条。

[误区1]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点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误区2]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点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误区3] 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点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误区4]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

点拨: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误区5] 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点拨: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误区4] 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点拨:本观点夸大了想象力这个主观因素。

[误区6] 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点拨: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误区7] 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点拨: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误区8] 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点拨: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误区9] 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点拨: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

[误区10] 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点拨: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利用但不可以改变。

[误区3]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点拨: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误区1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点拨: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误区12] 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点拨:实践决定认识,实践的发展决定着认识的深化发展。

[误区13] 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点拨:实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实践并非一定能将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误区14] 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容易出现的哲学误区

容易出现的哲学误区

容易出现的哲学误区1、哲学都是正确、科学的,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之和。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4、哲学包括具体科学。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5、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6、一个人的科学文化水平越高,其哲学观点越正确。

(不一定。

哲学需要通过自觉研究和学习才能获得)7、哲学是世界观,各门科学是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8、唯物论=世界观辩证法=方法论。

(唯物论和辩证法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10、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1、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

(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12、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科学的。

(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根本方向是正确的,但不能说都是科学的)13、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4、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

(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就是真正的哲学)15、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16、假象不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任何现象都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17、规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哲学错误知识点总结归纳

哲学错误知识点总结归纳

哲学错误知识点总结归纳哲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思维、意识以及存在等问题的学科,涉及到了许多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然而,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错误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能源自于历史、社会、个人认知等方面,但它们的存在会对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世界带来一定的困扰。

因此,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哲学错误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哲学领域中的常见误区。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被认为是对立的两种哲学立场。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基本实在的,心灵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和心灵是基本实在的,物质只是意识的产物。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往往是复杂多样的,很少有绝对的纯粹唯物或唯心存在。

因此,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对待会限制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在现代的哲学研究中,一些哲学家提出了新的立场,比如双方实在论,主张物质和意识同样都是基本实在。

二、理性与感性的对立在传统哲学中,理性和感性之间常常被对立对待。

理性被认为是超越感性的、纯粹的认知能力,而感性则被视为低级的感觉能力。

然而,在现代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理性和感性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理性需要感性的启发和支持,而感性的认知也有其自身的逻辑性和因果性。

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理性和感性的关系,不应该简单地将它们对立起来。

三、绝对知识与相对知识的对立在哲学中,关于知识的讨论常常涉及到绝对知识与相对知识的对立。

绝对知识被认为是一种普遍性、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知识,而相对知识则是相对于特定个体或文化的知识。

然而,在现代知识论的研究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所有的知识都是相对的,都受到特定条件和限制的影响。

并且,没有任何一种知识可以完全摆脱相对性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摒弃对绝对知识的追求,而是应该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相对性和条件性的认识。

四、存在与本质的对立传统哲学中,存在和本质常常被对立对待。

本质被认为是事物的真正属性和本质特征,而存在则被视为事物的存在形式。

哲学常见误区

哲学常见误区

哲学生活常见误区1、哲学都是正确、科学的,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有正误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最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3、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4、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之和,哲学包括具体科学,(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整体和部分,多数和少数的关系。

(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5、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的进步推动着具体科学的发展。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7、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有正误之分,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一定都是科学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即何为本源的问题的回答)9、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

(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10、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科学的。

(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根本方向是正确的,但不能说都是科学的)11、唯心主义都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世界的本源。

(唯心主义都把意识看成世界的本源,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看成世界的本源,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天,道等)看成世界的本源。

12、唯心主义哲学都是错误的,因此对人类认识的发展无任何意义。

(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的认识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哲学第二单元常见误区13、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哲学常识易错知识点剖析

哲学常识易错知识点剖析

哲学常识易错知识点剖析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有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点容易被人们误解或混淆。

以下就是一些常见的易错知识点的剖析。

1.哲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有人误以为哲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只适合于智力超强的人来研究。

实际上,哲学并非只关注于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而是对人类生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学科。

哲学研究的范围广泛,涉及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认识论等多个领域,其中有些内容可以与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哲学是一门人人可学、人人可用的学科。

2.哲学只是一种信仰或主观见解有人将哲学等同于一种信仰或主观见解,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观。

然而,哲学并非仅仅意味着一种个人信仰或意见。

哲学是通过逻辑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论。

它不依赖于个人信仰或主观见解,而是基于理性和合理性的规范来进行思考和论证。

3.哲学是与科学相对立的有人认为哲学和科学是相互对立的两个学科,前者属于纯粹的思辨领域,后者是实证主义的领域。

然而,哲学和科学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相补充和促进的关系。

科学需要哲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在研究过程中也会涉及哲学问题。

而哲学则可以从科学的发现和实验中得到启发和验证,进一步推进哲学的发展。

4.哲学是无法回答真理的问题的一些人认为哲学是无法回答真理的问题的,因为它没有明确的答案,只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

然而,哲学的目标并不是寻找“正确答案”,而是通过探寻问题本质和思考问题的多个方面来增进对真理的理解。

真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而哲学提供了一种思辨和反思的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真理。

5.哲学只是一种虚无主义有人认为哲学只是在探讨人生的虚无和绝望,对人类的存在和意义没有实际价值。

然而,哲学不仅仅关注于人生的虚无和绝望,还涉及到人类的存在和意义问题。

哲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等,这些内容都与人类的生活问题有关。

哲学的目标是通过思考和探索人类生活中的问题,为人类提供指导和帮助。

总之,哲学是一门人人可学、人人可用的学科,它通过逻辑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哲学误区警示

哲学误区警示

误区警示第一课1.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概括和总结)3.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颠倒了二者的关系)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一定是科学的关系)5.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哲学)6.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有正误之分,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7.哲学决定生活。

(生活决定哲学,哲学反作用于生活)8.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真正的哲学才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9.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

(是关于世界最一般规律、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10.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1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第二课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的标准(×)(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3.哲学的基本派别是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4.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5.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6.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7.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8.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9.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哲学易错分析

哲学易错分析

哲学第1章易错提示(1)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混同。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不要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混淆。

如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认识是反映与认识和能动的反映。

前者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

(4)旧哲学把哲学看成“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和具体科学两者之间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5)西方的人本主义不同于近代人道主义。

近代人道主义崇尚理性和科学,倾向于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

西方的人本主义也不同于当代流行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理性和科学的产物,强调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6)“意识转化成物质”是需要条件的。

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

因此,“意识可以转化成物质”的论断是正确的。

“意识必然转化为物质”的论断是错误的。

(7)下列说法都是错误的。

“哲学就是世界观”(不确切)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世界观则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每一个有相当生活经验的人都有,但并非每个人都自觉地系统地掌握某种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原始社会的人也有世界观,但还没有哲学;“哲学是说明哲理的学问”(同语反复);“哲学是理论体系”(定义过宽);“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定义过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围)。

(8)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下列说法都是错误的。

“哲学基本问题是经验和知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经验和逻辑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问题”。

易混易错误区导航 哲学

易混易错误区导航 哲学

误区导航【误区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分析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误区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等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正确认识,而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认识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误区3】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分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误区4】唯物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唯心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分析从根本观点上说,唯物主义是正确的,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根本观点上说,唯心主义是错误的,但唯心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思想,因而也有其正确、进步的因素。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误区5】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分析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误区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分析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客观实在”不同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一定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东西既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意识。

【误区2】规律是客观的,因而规律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分析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不能随意改变规律,但规律会随着物质运动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其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只要商品经济存在,价值规律就起作用。

哲学改错知识点总结高中

哲学改错知识点总结高中

哲学改错知识点总结高中错误一:把哲学当成一种神秘的学科,认为只有聪明人才能懂得。

改正:哲学虽然涉及到许多深刻的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只有聪明人才能理解。

每个人都有探索人生意义、思考存在意义的能力。

只要用心去思考,任何人都能够理解和体会哲学的意义。

错误二:对哲学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面理解。

改正: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概念的深入理解。

不仅要知道概念的表面意义,还要深入思考其内涵和外延,理解概念背后的深刻含义。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哲学的意义。

错误三:哲学只是一种空谈理论,与实际生活无关。

改正:哲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等,对我们的生活和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扎根于哲学思想,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自身与他人,提升生活的思辨品质。

错误四:对哲学思想的学习停留在死板的记忆,缺乏批判性思维。

改正:学习哲学并不仅仅是为了记住某些哲学思想和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要善于分析、解释和质疑哲学思想,形成独立的判断和见解。

错误五:只注重西方哲学的学习,忽视了中国哲学的价值。

改正:要全面了解和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思想,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类的多样性。

中国哲学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思想内涵也深刻而丰富,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错误六:忽视哲学思想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联系,不关注哲学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改正:哲学思想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指导我们正确看待当下的社会问题、道德伦理问题,启发人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当代社会的挑战。

通过以上对哲学学习中常见错误的总结和改正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哲学,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哲学思想的深刻,启发人们对世界和生活的思考,是一种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也是对知识的不懈追求。

愿每一位哲学学习者都能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不断探索,成为真正有思想的人。

探析哲学基本问题常见的几种误解

探析哲学基本问题常见的几种误解

探析哲学基本问题常见的几种误解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和思维活动的学科,它探求和澄清现实生活中最深刻的概念和原则,如自然、意识、偶然性和必然性等。

它可以说是人类所有知识的基础和根源。

由于哲学的晦涩艰深,对普通人来说,很难理解和消化,很容易出现误解。

本文尝试探讨哲学基本问题的几种常见的误解。

首先是最基本的概念实在性误解。

一般来说,实在性可以定义为存在的可靠根据,即存在的正确理论。

但有时候,人们会把实在性理解为一种特定的、可以被研究、知识获取的实际实体。

这种误解导致了许多错误的理论,如唯物主义、客观主义等,都是错误的、不可靠的。

第二种误解是必然性误解。

必然性是指某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可以从它自身因素中预测出来,它是必然或不可避免的。

但是很多人会错误地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必然性的,所以它不可能有任何变化。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变化是必然的,它可以从某一特定时刻开始,并最终到达某一特定结果。

第三种误解是偶然性误解。

偶然性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或结果可以有不同的可能性,因此它是偶然的。

但有很多人误解了偶然性,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偶然的,是由一种无穷的“因果”在不断的变化,以致无法预测任何事情。

事实上,偶然性并不是绝对的,它跟世界的运作有关,而这个世界是非常有规则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它包含了许多深奥的概念,很容易误读或误解。

本文尝试探讨哲学基本问题常见的几种误解,希望能启发读者注意到这些误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哲学知识。

综上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三种常见的误解:实在性误解、必然性误解和偶然性误解。

这些误解都会导致哲学思想的错误理解,从而影响人们正确思考和理解哲学问题。

因此,要想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哲学知识,首先要避免这些误解,从而获得更准确的认识。

探析哲学基本问题常见的几种误解

探析哲学基本问题常见的几种误解

探析哲学基本问题常见的几种误解摘要: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且包括“本原”问题和“同一性”问题两方面内容。

然而当我们对哲学基本问题通常理解深入考究和反思时,就会发现传统理解上的局限。

因此,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通常理解进行认真思考和反省,以期能够对相关理论的发展做出补充很有必要。

关键词:思维;存在;关系;误解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命题辨析(一)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不是偶然的,前者将“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研究,是基于人的认识视野出发来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体现人对思维与存在之间复杂矛盾关系的主观认识,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后者把哲学基本问题归咎于“思维和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以思维、存在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探究关于整个世界的发展规律或者是关于人的思维现象与规律的学说。

这样一来,哲学基本问题就等同于关于自然科学研究和人类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学科,哲学会被庸俗化为关于整个世界的具体知识体系,而非本来意义上的“智慧之学”“绝对真理”“至上的善”和“最高的美”。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能简单等同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从哲学发展史来考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最早萌发于远古人的蒙昧思想,认为“灵魂不死”,灵魂存于肉体而可独立存在;接着,在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表现为谁是本原之争,也就出现精神和自然两对矛盾关系。

可以这样理解,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是研究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基础,不能将后者完全等同于前者。

不仅如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的重大区别还表现在后者符合“时间先在性”原则,物质先于精神而存在;而前者不仅包含着“时间先在性”同时具有“逻辑先在性”,这样问题就复杂起来了。

进一步深究原因,存在不仅理解为物质存在,还包括意识存在。

高中哲学中的常见错误

高中哲学中的常见错误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唯一科学的哲学)2.人人都有哲学。

(人人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有哲学。

哲学需要系统化的学习才能获得)3.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范围缩小了。

对整个世界的)4.一般人是没有世界观的。

一般人的世界观都是错误的。

5.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6.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7.哲学与社会生活无关。

(哲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8.人们的一切行为和认识都应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为标准。

(教条主义的表现)9.哲学是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10.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11.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1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13.哲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

14.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正确的理论。

15.只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1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永恒不变的科学理论。

17.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了人类的全部智慧。

1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19.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20.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21.人类活动必然引起生态恶化。

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22.人类已经全面把握了自然规律。

人类已经能够认识所有的规律。

23.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24.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界已经失去了客观性。

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就失去了客观性。

25.人类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人只能适应自然。

人要服从自然,听从自然的安排。

26.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

27.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28.人类活动对社会发展没有影响。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与人的意识无关。

29.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0.哲学物质包括7种形态。

哲学“实践”走区误区

哲学“实践”走区误区

走区误区
误区一:对认识的几个误区
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简析:世界有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分,人们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有改造主凤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之分。

而实践只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我们不能将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都称为实践,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就不是实践。

2,实践是造就环境的本能活动。

简析:动物的活动也是和中本能活动,也会在某些方面改变客观世界的面貌,但动物不会思维,只靠先天本能活动,它并不知道自己行为的意义。

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类改造客观,是为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燕尾服服务的,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所以实践有意识有目的的臭水以,它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3,实践有,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简析: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并非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这要具体分析。

首先,对人要具体分析,必须是达到一定年龄阶段的人,必须是具有正常思维的人,如婴儿精神病人的某些活动就不一定是实践活动。

其次,对人的活动要具体分析,人的活动可分为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是非认识性的活动,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常见误区
1、哲学都是正确、科学的,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
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之和。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哲学包括具体科学。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6、一个人的科学文化水平越高,其哲学观点越正确。

(不一定。

哲学需要通过自觉研究和
学习才能获得)
7、哲学是世界观,各门科学是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8、唯物论=世界观辩证法=方法论。

(唯物论和辩证法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问题)
10、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11、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

(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知
的)
12、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科学的。

(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
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根本方向是正确的,但不能说都是科学的)
13、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

(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
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就是真正的哲学)
15、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
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16、假象不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任何现象都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17、规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18、人们能够改变规律
19、规律是不变的(规律能随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变化而变化,会因其存在和发生作
用的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0、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21、规律可以消灭或创造
22、人的意识是主观自生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
23、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24、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具体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25、人的认识是无限的(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
26、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7、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28、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29、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30、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缺乏正确意识指导从而
导致失败的活动是盲目的实践,盲目的实践是存在的)
31、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32、正确的认识是从实践中来,错误的认识不是从实践中来。

(所有认识都是从实践中
来)
33、认识既来源于实践,也来源于书本。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34、先有实践,后有认识
35、先有认识,后有实践。

36、认识能指导实践获得成功。

(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获得成功)
37、认识是循环往复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但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38、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真理是客观的)
39、真理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正确的。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40、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41、任何事物都周围一切事物相互联系着(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42、联系是不可改变的(联系是不可随意改变的)
43、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不一定)
44、有质变就有发展(发展要通过质变实现,但质变有好有坏,不一定是发展)
45、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46、质变比量变更重要(都重要)
47、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
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48、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49、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50、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与质变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渗透,量变中有质变,
质变中又包含新的量变)
51、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事物要处于一个统一体当中才能构成矛盾)
52、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

(任何事物都包括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
面不一定就是优点和缺点)
53、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54、普遍性包含了特殊性。

(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55、首先解决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不一定)
56、体力劳动者创造物质财富,脑力劳动者创造精神财富。

(任何劳动产品都是体力劳
动和脑力劳动的统一)
57、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必须是正确的、
科学的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