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课件 (2)

合集下载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概论PPT课件第2讲 生态思想与生态学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概论PPT课件第2讲 生态思想与生态学
1.概念借用
● 城市生态系统 ● 城市群落 ● 大学群落 ● 生态位
a
2.4.4 生态学的应(借)用方法论
2.关系与系统分析
● 食物链(产业链、职业链) ● 竞争关系分析:如高斯假设--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 城市系统的生态化分析 ● 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分析
a
2.5 环境
环境的定义 环境概念的泛函 环境的分类 人与环境的关系
a
2.1 生态思想-“自然的经济体系”
“生态学”这个词直到1866年才出现,而且几乎在 100年后才被广泛运用。然而,生态学的思想形成于它 有名字之前。它的近代历史始于18世纪,当时它是以一 种更为复杂的观察地球的生命结构的方式出现的:是探 求一种把所有地球上活着的有机体描述为一个有着内在 联系的整体的观点,这个观点通常被归类于“自然的经 济体系”。这个短语产生了一整套思想,尔后又形成了 今天这门学科。
生态学关系图
生命系统
生态学
环境系统
社会系统
a
应用生态学
a
应用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产业生态学 管理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
草地生态学
工业生态学与清洁生产
旅游生态学
养殖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有害动物管理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与生态工程 资源生态学 灾害生态学 自然保护生态学 全球变化生态学 景观生态设计
世界系统的演变过程
物环
(a) 古代文明时代






(b)
(c)
(d)
农业文明时代



(e) 工业文明时代
a.物质生产由环境生产完成 b.人口生产未体现出来 c.人口生产体现,但仍作为物质生产上的一部分 d.人口生产发展成独立的系统而独立出来 e.环境、物质、人口成为独立的系统

2.2.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课件-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课件-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阳光、空 气、水、土壤、温度等非生物因素 都可用 相应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如用照度计测量光照强度、用气体传 感器测量 空气成分、用水质测定仪测量水质 (如 p H 、溶 解 氧 等 ) 、用 温 度计测量 温度(如水温、气温等)、用土壤测试仪测量土壤成分等。
环境
归纳总结
相影互依响赖 适相应互、影影响响
第二单元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2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鱼翔浅底
朝阳花(葵花)
生物的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受到环境的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生物适应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蛇,其体色与周 围环境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沙漠中的蛇
草丛的蛇
生物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生 物在长期的发展和生存中,形成了对 其环境的适应。
在听气象预报时,我们经常会听到“空气湿度”这个词。 空气湿度表示的是空气的潮湿程度,一般指大气中水蒸气的 含量,通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空气湿度对生物的生活有着 重要影响,一些生物也会影响生存环境中空气湿度的变化。
➢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灌木丛、草坪、裸地3种不同的植被环境进行实验。
2.在一天内,选择早晨、中午2个时间段分 别测量3种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每次测 量时,要重复测量3~5次,每个数据的测量 时间相隔几分钟。
在以上探究活动中,我们模拟比较了不同体色的昆 虫对环境的适应性。在自然界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 普遍存在的。
观察下图,分析图中生物怎样适应环境
▲ 仙人掌的叶呈刺状,可以减少水分 的散失;绿色肥大的茎既能进行光合作 用,又能储存水分。
▲ 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能使叶 漂浮在水面,并将叶吸收的空气输送到 根部。

生态学第二章 能量环境PPT课件

生态学第二章 能量环境PPT课件

11/14/2020
第二章 能量环境
2.4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2.4.1 温度与动物类型
常温动物(homeotherm):环境温度变化时,能维持大致恒 定的体温。
变温动物(poikilotherm):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内温动物(endotherm):通过体内代谢产热调节体温。 外温动物(ectotherm):依赖外部热源调节体温。
11/14/2020
第二章 能量环境
Fig. 4.16 Arctic and alpine cushion plant form and orientation increases heat gain from sunlight and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and conserves any heat
11/14/2020
第二章 能量环境
2.2.3 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
2.2.3.1 生物的昼夜节律
具有昼夜节律的生命现象很多。如动物的 活动、体温变化、能量代谢、激素的变化等的 昼夜节律。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 作用等也有昼夜节律。
11/14/2020
第二章 能量环境
2.2.3.2 生物的光周期现象
11/14/2020
第二章 能量环境
2.3.2 土壤温度的变化
周期性的季节变化 在一定的深度范围内,夏季土壤温度随深
度而下降,冬季随深度而增加。 日变化
在一定的深度范围内,白天土壤温度随深 度而下降,夜间随深度而增加。
11/14/2020
第二章 能量环境
(1) 土壤表层温度的变化比气温大,随着深度的增 加,温度变幅减小。一般在1 m深度以下,土壤温度无昼 夜变化。一般在30 m深度以下,土壤温度无季节变化。

西夏区第五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2.2.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导学案1无答案苏科版

西夏区第五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2.2.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导学案1无答案苏科版

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会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学会使用干湿表,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3、体验并认同生物对环境具有不同的影响,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预习导学】1、“空气湿度”这个词,它表示________。

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时,都_____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与传播。

经科学测定,空气的相对湿度在______时病菌死亡较快。

2、测量空气湿度的常用仪器是___________。

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的。

4、举例说出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举例说出植物对环境的影响【问题探究】1、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阅读课本资料“澳大利亚与蜣螂”,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⑴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⑵澳大利亚政府为什么要引进蜣螂,而不用人工的方法清除牛粪和喷洒灭蝇的杀虫剂?⑶根据该事例,你认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说说你的理由。

2、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1)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①分小组选择3种不同的环境(灌木丛、草坪、裸地)。

在一天内,选择早、中、晚3个时间段分别测试3种环境的湿度。

每次测试时,要测量3个数据,每个数据的测量时间相隔8-10分钟。

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取平均值。

②小组成员及分工实施情况(组长打分,满分为5分):(2)分析数据,小组讨论①为什么要选择3种不同的植被环境进行测试?为什么不能在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测试?②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哪组数据起对照作用?③分析测量所得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④生物生活的环境中还有哪些因素可以用测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检测与训练】1.下列现象中,不足以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A.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但牛粪堆积在草原上,风干硬化,严重影响了牧草的生长。

B.由于牲畜的粪便多,易滋生蝇蛆,使当地蝇群猖獗。

C.澳大利亚引进蜣螂后,解决了粪便堆积的问题,改良了草原的土壤。

D.蜣螂能吃牛粪,还产卵在其中。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件
2.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 霉题菌适?于生活在温暖的环境里。
温暖环境
(5-7天后)
低温环境
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条件
温暖潮湿
低温潮湿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 方法 结扎袋口,将实验装 结扎袋口,将实验装置
置放在温暖环境里。 放在低温环境里。
实验 预测
实验 结果
观察下面的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物不仅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生物因素的影响
何为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生 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态 因 素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称为 生态因素。
观察下列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受何种因素的影响?
大雁南飞
温度
蛇要冬眠
水中动物死亡 水域的污染
讨论
1.根据你的日常观察和经验,你认为选用哪种食 品容易长出霉菌? 面包、馒头等湿润、营养物质丰富的食品。
2.为什么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3个数据的平均值?
三次测量后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有助于减少误差。 3.上述实测地点中,获得的哪组数据起着对照作用? 为什么? 裸地。因为本实验中要研究的是植被对空气温度和湿度 的影响。
讨论
1.绿色植物对环境能起到什么作用? 绿色植物对环境起着降低温度和增大湿度的作用。
发现血液循环.
确的数据,实验结
果往往是定量的.
哈维是较早应用(实验法) 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家
事件四:
沃森和克里克
DNA分子双螺 旋结构
人类基因组和 基因组计划
克里克 H.Fr.Crick (1916-?),英国生物物理学家
分子生物学阶段

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在环境中的角色和影响

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在环境中的角色和影响

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在环境中的角色和影响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核生物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角色。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环境中的角色和影响。

1. 微生物的生态角色微生物在环境中扮演着多种重要的生态角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杂化和分解作用微生物在环境中扮演着杂化和分解有机物的关键角色。

例如,细菌可以通过分解植物残渣和动物尸体,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释放出养分,促进循环。

此外,微生物还能降解污染物,如石油和重金属污染物,减轻环境污染的影响。

1.2 生产和分解有机物微生物在环境中进行光合作用和化学合成,不仅提供了能量和有机物质,还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一些细菌和藻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使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氧气。

此外,微生物还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机物,维持生物循环。

1.3 氮循环和固氮微生物在环境中还发挥着重要的氮循环和固氮作用。

一些细菌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固定为氨,供其他生物体利用。

此外,微生物还能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实现氮的循环。

这些过程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氮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 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微生物对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形成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的重要成分,对土壤的形成和质地具有重要影响。

微生物通过分解植物残渣和动物尸体,释放出养分,促进土壤中有机物的形成。

此外,微生物的代谢和运动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2.2 形成岩石和矿物微生物在岩石和矿物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一些细菌能够通过氧化作用将铁离子转化为铁锈,从而促进铁矿石的形成。

此外,微生物的代谢和分解作用还能够改变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岩石的组成和结构。

2.3 影响气候微生物通过调节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对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微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大气中的氧气含量。

古生物学第一章古生物学概论课件

古生物学第一章古生物学概论课件
氧化环境中有机质易腐烂 • 生物条件 • 如食腐生物和细菌常破坏生物尸体
2.2.3 埋藏条件
• 与埋藏的沉积物性质有关: 圈闭较好的沉积物易于保存,如化学沉积物、生物成因的
沉积物 一些特殊的沉积物还能保存生物软体部分,如松脂、冰川
冻土等。 具孔隙的沉积物中的古生物尸体易被破坏 基底上的内栖生物,以及一些表栖生物也能破坏沉积物内
方式及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 2.3.4 化学化石(chemical fossil) • 也称为分子化石(molecular fossil)
生物遗体虽被破坏,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 经分解后形成的物质仍可保存在地层中,虽其 无形,但具有一定的化学分子结构,如各种有 机质,氨基酸等
• 2.3 化石的保存类型
的生物遗体
2.2.4 时间条件
• 埋藏前的暴露时间 • 及时埋藏有利于形成化石 • 埋藏后不被再发掘出来 • 石化作用时间 • 经过地质历史时间的成岩石化作用 • 短暂、近期内的生物埋藏不成为化石
2.2.5 成岩石化条件
• 埋藏的尸体与周围的沉积物一起,在漫长的地史 成岩过程中,逐步石化,形成岩石的一个部分。 石化作用petrifaction 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体,在成岩作用中经过 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而成为化石的过程。 沉积物固结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作用和结晶作用 都会影响化石的石化作用和化石的保存
3 本节要求
• 本节掌握: • 石化作用及其类型; • 印模化石和印痕化石如何区别; • 化石形成的条件; • 化石的类型
• 课下自学掌握: • 化石的埋藏学
化石的类型
不完整性
化石的形成
化石的定义
本节小结
实体化石 模铸化石 遗迹化石 化学化石
形成条件 形成过程 生物体与生物群的变化

环境科学导论第2章课件

环境科学导论第2章课件
(3)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系统是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周围非生物环境的综合体,是自 然界一定空间内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变而达到动态平衡的相对稳定的统 一体。
(4)生物圈(Ecosphere):生物圈是地球表面全部有机体及与之发生作用的物理环境的总称。
2024年7月30日7时4分
(1)能量形式的转变 (2)能量的转移 (3)能量利用 (4)能量耗散
2024年7月30日7时4分
图2-5 生态系统能流模式图
L=太阳总辐射;PG=总初级生产固定能量;PN=净初级生产固定能量;R=呼吸耗 能量;C=摄入的能量;A=同化固定能量;P=次级生产能量;NU=为利用能量; FU=随粪尿流失能量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 用机理的科学。生态学定义反映出了该学科最基本的特点,即 生物是具有适应能力的,环境是复杂变化的统一系统。
2024年7月30日7时4分
环境科学导论
第2页
第2章 生态学基础
2.1.2生态学研究对象
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生物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直到生物 圈。生态学涉及的环境从无机环境,生物环境到人与人类社会,以及由人类活 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1.空间结构 2.时间结构 3.营养结构 ➢ 食物链( Food chain) ➢ 食物网(Food web)
2024年7月30日7时4分
图2-4 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
环境科学导论
第12页
第2章 生态学基础
2.2.5生态系统基本功能
1.物质生产(Material production) ➢ 初级生产( Primary production)
环境科学导论
第1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2.2.3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实验报告素材 (新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2.2.3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实验报告素材 (新版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一、活动目的(1)探究同一地区的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

(2)通过数据的测量、处理和分析,认识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3)小组合作,从实践中寻求真知。

二、材料用具干湿表、手表、实验报告、笔等三、探究步骤(1)测量:测量时,干湿表悬挂于支架上, 开始记录时间,每5分钟测量一次,将测得数据填在下表中,共测3次,取平均值。

(2)读数:转动干湿表的计算盘,使干球温度刻度线对准湿球温度刻度线,红色箭头所指示的读数即为相对湿度,用百分数表示。

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银柱液面相平,手勿握在水银球处;勿把手指放在水银柱液面指示度数。

(3)记录:四、结论①②实验报告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组长:观测读数:记录数据:统计时间:计算均值:一、活动目的(1)探究同一地区的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

(2)通过数据的测量、处理和分析,认识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3)小组合作,从实践中寻求真知。

二、材料用具干湿表、手表、实验报告、笔等三、探究步骤(1)测量:测量时,干湿表悬挂于支架上, 开始记录时间,每5分钟测量一次,将测得数据填在下表中,共测3次,取平均值。

(2)读数:转动干湿表的计算盘,使干球温度刻度线对准湿球温度刻度线,红色箭头所指示的读数即为相对湿度,用百分数表示。

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银柱液面相平,手勿握在水银球处;勿把手指放在水银柱液面指示度数。

(3)记录:四、结论①②实验报告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组长:观测读数:记录数据:统计时间:计算均值:一、活动目的(1)探究同一地区的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

(2)通过数据的测量、处理和分析,认识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3)小组合作,从实践中寻求真知。

二、材料用具干湿表、手表、实验报告、笔等三、探究步骤(1)测量:测量时,干湿表悬挂于支架上, 开始记录时间,每5分钟测量一次,将测得数据填在下表中,共测3次,取平均值。

(2)读数:转动干湿表的计算盘,使干球温度刻度线对准湿球温度刻度线,红色箭头所指示的读数即为相对湿度,用百分数表示。

生物竞赛普通生态学 绪论及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生物竞赛普通生态学     绪论及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2.2.5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保护色:是动物通过伪装使得自己身体体色和斑点与背景环境接 近而隐蔽起来,使得不易被敌害发现的体色。特点:与外界环境 的优势色彩保持一致。
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的色彩和斑 纹,以提醒捕食者不要捕食自己。特点:色彩醒目,易识别,与 保护色的隐蔽性相反,动物有特殊的“本事”,能够对敌害起预 先示警的作用以保护自身。
根茎叶能多薄壁组织发育为储水组织能储备大量水分多数种类的叶片退化而由绿色的茎代行光合作用代谢方式特殊白天气孔关闭夜晚打开晚上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用于白天的光合作用代谢方式特殊白天气孔关闭夜晚打开晚上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用于白天的光合作用仙人掌景天
生态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
第一章 绪论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重点是生态系统、人与生物圈。有5个特点:①研究层次向宏 观和微观两极发展;分子生态学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景 观 生物圈。②研究手段更新,由定性到定量。③研究范围扩展,与社会经 济结合更紧密,扩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研究,产生了许多分支学 科。④从野外考察到实验分析和数学模型研究。⑤系统理论的应用更为广泛; 在解决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有重要作用,与环境科学相融合 。
特点:与动物的运动状态有关,一般处于静态时才相似,色彩特征不一定是 环境的主要色彩。而保护色与运动状态无关,而且是与优势色彩一致。缪勒 拟态是“一般意义上”警戒色的发展,因为它常常涉及两个或更多物种,而 且警戒色的大部分原理都适用于缪勒拟态。
拟态举例:如海葵和海百合,利用酷似植物的外形作掩护而捕捉
➢ 有些昆虫在正常生命周期中,能插入一个休眠期,即滞育,这通常是由光周 期决定。如梨小食心虫幼虫,这种休眠可为耐受秋天和冬天的严寒做好准备。

2.2.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同步课时作业 2021-2022学年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2.2.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同步课时作业  2021-2022学年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2.2.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021-2022学年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同步作业1.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生存依赖环境D.生物能影响环境3.蜣螂滚粪球,草生长旺盛,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选择环境4.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要用干湿计分别测量裸地、茂密的灌木丛和树林中的湿度。

获得的数据中起对照作用的一组是( )A.裸地树林B.树林C.茂密的灌木丛D.任意一组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6.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活动中,最好选择在哪种天气条件下进行( ) A.B.C.D.7.测定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所用的仪器是( )A.干湿计B.湿度计C.气压计D.温度计8.在同一地区的同一时段,以下环境中,空气湿度最大的是( )A.裸地B.草丛C.灌木丛D.森林9.以下哪种情形是生物改变环境的实例( )A.睡莲的根和茎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B.仙人掌的叶演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C.野鸭的趾间长有皮肤构成的蹼D.刺槐的光合作用使大气的氧含量提高10.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A.生物不能改变环境B.生物能改变环境C.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D.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响生物11.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只选择带有植物的地点进行测量B.可以用温度计代替湿度计进行测量C.在测量灌木丛的湿度时,把湿度计放在地上D.选择同一地点,分3处测湿度,将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12.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第2讲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课件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第2讲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课件

5.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 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 最高效率为20%。 (1)在食物链A→B→C→D中,则有:
注: ①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 ②生物间的取食关系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得越 少。
(2)在食物网中,则有:
6.巧辨碳循环模式图中的成分 (1)常考图示
7.掌握生态系统中的3类信息、3种作用及2个应用
双向性
非生物环境 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化学 行为
生物种群的繁衍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8.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9.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解读
10.生态足迹的应用分析 (1)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
常见状况
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盈余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行为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C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7.[2022·浙江1月]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长江水域的江豚等濒危 物种,我国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措施 与该计划的目标不符的是( )
P54正文)( × ) 4.每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就是从上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选择
性必修2 P55图3-5)( × ) 5.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选择性必修2 P58正文)( × )
6.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选择性玉米是我国广泛栽培的禾本科农作物,其生长过 程常伴生多种杂草(其中有些是禾本科植物),杂草与玉米竞争水、肥
A.管控船舶进出禁渔区域,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干扰 B.对禁渔区域定期开展抽样调查,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 C.建立江豚的基因库,以保护江豚遗传多样性 D.清理淤泥、疏浚河道,以拓展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七年级生物上册2.2.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对土壤的翻耕作用演示实验(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2.2.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对土壤的翻耕作用演示实验(新版)苏科版

演示实验:蚯蚓对土壤的翻耕作用
目的要求:观察蚯蚓对环境的作用
提出问题:蚯蚓能够对土壤起到翻耕的作用吗?
做出假设:蚯蚓能够翻耕土壤,使土壤更加肥沃
制定计划:
实验材料:透明的玻璃瓶,蚯蚓若干,砂土,粘土等
实验步骤:
1、在透明的玻璃瓶下层装上粘土,平铺一层即可;在其上铺一曾砂土;上层再铺一层粘土。

铺好土后,在瓶外每层土分界处用记号笔标上记号。

2、将蚯蚓若干条放入瓶内
3、在土壤最上层放上几片菜叶
4、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黑暗,潮湿的环境下
展示实验结果:
出示分别放置了5天,10天、15天的实验装置,让学生认真观察。

得出结论:
通过观察记录,各小组共同讨论,得出结论:蚯蚓能够对土壤起到翻耕作用
表达交流:
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并由此延伸出我们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由此,让学生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身边做起,爱护环境。

演示实验的优点:
1、通过老师的演示使教学中目标更明确,能够比较清晰地传授教学内容。

使学生明白生物能影响并改变环境,这一主要内容。

2、在本实验中通过学生的讨论,老师引导其确定实验步骤后,在课堂上边讲解边演示,这既节约了时间又取得了好的效果。

3、通过演示也解决了本实验不能在课堂上观察到结果的问题,能强化所学知识。

演示实验的缺点:
1、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不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生没有直接参与操作,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演示实验注意的问题:尽量在演示前,让学生参与讨论,自主制定出实验计划,并通过互相提问不断完善,尽量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环保行业废物处理规范手册

环保行业废物处理规范手册

环保行业废物处理规范手册第一章环保行业废物处理概述 (3)1.1 行业背景 (3)1.2 废物处理的意义 (3)1.2.1 保护环境 (3)1.2.2 资源利用 (3)1.2.3 提高经济效益 (3)1.2.4 促进可持续发展 (4)1.2.5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4)第二章废物分类与特性 (4)2.1 废物分类方法 (4)2.1.1 按来源分类 (4)2.1.2 按组成分类 (4)2.1.3 按性质分类 (4)2.2 废物特性分析 (5)2.2.1 物理特性 (5)2.2.2 化学特性 (5)2.2.3 生物特性 (5)2.2.4 环境毒性 (5)第三章废物收集与运输 (5)3.1 废物收集规范 (5)3.1.1 分类收集 (5)3.1.2 收集容器 (5)3.1.3 收集时间与频率 (6)3.1.4 收集人员培训 (6)3.2 废物运输要求 (6)3.2.1 运输工具 (6)3.2.2 运输路线 (6)3.2.3 运输时间与频率 (6)3.2.4 运输安全 (6)3.3 运输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7)3.3.1 防止废物泄漏 (7)3.3.2 降低噪音污染 (7)3.3.3 节能减排 (7)3.3.4 应急处理 (7)第四章废物处理技术 (7)4.1 物理处理技术 (7)4.2 化学处理技术 (8)4.3 生物处理技术 (8)第五章废物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 (8)5.1 设施建设标准 (8)5.2 设施运营管理 (9)第六章废物处理过程中的环境监测 (10)6.1 监测指标与方法 (10)6.1.1 监测指标 (10)6.1.2 监测方法 (10)6.2 监测数据管理 (10)6.2.1 数据收集 (10)6.2.2 数据处理 (11)6.3 环境风险评估 (11)第七章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1)7.1 资源化利用途径 (11)7.2 资源化利用技术 (12)7.3 政策与市场分析 (12)7.3.1 政策分析 (12)7.3.2 市场分析 (13)第八章废物处理法规与政策 (13)8.1 国际废物处理法规 (13)8.2 国内废物处理法规 (13)8.3 政策导向与支持 (14)第九章废物处理行业管理 (14)9.1 行业管理架构 (14)9.1.1 管理层级 (14)9.1.2 管理部门 (14)9.1.3 行业协会 (15)9.2 管理制度与规范 (15)9.2.1 法律法规 (15)9.2.2 政策规划 (15)9.2.3 技术规范 (15)9.3 监督与考核 (15)9.3.1 监督管理 (15)9.3.2 考核评价 (15)第十章环保行业废物处理案例分析 (16)10.1 国内废物处理案例分析 (16)10.1.1 案例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16)10.1.2 案例二:工业废物处理 (16)10.2 国际废物处理案例分析 (16)10.2.1 案例一:德国废物处理 (16)10.2.2 案例二:日本废物处理 (17)第十一章环保行业废物处理发展趋势 (17)11.1 技术发展趋势 (17)11.2 市场发展趋势 (17)11.3 政策与法规发展趋势 (18)第十二章环保行业废物处理培训与教育 (18)12.1 培训体系建设 (18)12.1.2 培训内容设计 (19)12.1.3 培训方式创新 (19)12.1.4 师资队伍建设 (19)12.2 教育资源整合 (19)12.2.1 政产学研合作 (19)12.2.2 建立培训基地 (19)12.2.3 利用互联网平台 (19)12.2.4 建立评价体系 (19)12.3 培训与教育效果评价 (19)12.3.1 学员满意度 (19)12.3.2 学员综合素质提升 (20)12.3.3 培训成果转化 (20)12.3.4 培训体系完善程度 (20)第一章环保行业废物处理概述1.1 行业背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保问题日益凸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湿度%
100
5湿度%
100
50
草地(灌丛 或裸地)
0
早 中
晚 时间
如果你想比较三处一天内的温度比较的异 同,想想你又该如何做呢?
相对湿度%
100
50


0
早 中
③ 晚 草地
时间

灌丛


裸地
对环境的影响
蚯蚓在土壤中 活动,可以使土壤 疏松,蚯蚓的排出 物还能增加土壤肥
森林净化空气
地衣分泌叶酸
牛· 牛粪· 蜣螂
• 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 澳大利亚为什么要引进蜣螂,而不用人工的 方法清除牛粪和喷洒灭蝇的杀虫剂?
• 根据上述事例,你认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 ?说说你的理由。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 ①分小组选择三种不同的环境(灌木丛、 草坪、裸地)。 • ②在一天内,选早、中、晚三个时间段 分别测试三种环境的湿度。 • ③每次测试时,要测量三个数据,每个 数据的测量时间相隔8-10min。 • ④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取平均值, 然后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小结: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山羊绒又细又软 织成的产品十分昂贵 山羊比 山羊绒又细又软,织成的产品十分昂贵。山羊比 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 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区大量 饲养山羊,这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于是¨¨¨ 牧草消失了!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灌木丛
草坪
干湿球温度表
• 原理:利用水分蒸发 要吸热降温,而蒸发 的快慢和当时空气的 相对湿度有关。 • 当空气未饱和时,因 湿球表面水分蒸发减 少热量,湿球温度会 下降,出现干湿球温 度差。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植被状况
裸 地
早 第一次测试 60 中 50 晚 58 早 78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 白色污染
• 水污染
• 沙尘暴
白色污染
•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 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 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 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 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 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力。
草原鼠害
乱砍滥伐
过度放牧
土地沙化
兔子的危害
滥伐森林植被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对环境也产 生了影响,其中有有利的一方面,也 有不利的一方面。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影响: 在一片草原中,草被羊吃,羊 2、生物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会被狼吃,但狼消失了呢? 3、人类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过度捕捞,乱砍滥伐
草 坪
中 70 晚 75 早 80
灌木丛
中 71 晚 80
第二次测试
第三次测试 平均值
74
70 68
64
58 57
73
72 68
80
75 78
70
64 68
81
78 78
83
82 82
77
73 74
83
83 82
• 分析测量所得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为什么要选择三种不同的植被环境进行测试 ?为什么不能在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测试? •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哪组数据起对照作用? • 植物对环境还能产生哪些影响?
水污染
• 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 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 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 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 污染(Water Pollution)。
沙尘暴
• 强风扬起地面的尘沙, 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 小于1 km的风沙现象。 • 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 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 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 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 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