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递延所得税资产应遵循的原则
递延所得税资产应遵循的原则
递延所得税资产应遵循的原则递延所得税资产应遵循的原则一、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一般情况下: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1.确认的一般原则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内,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使得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关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的,则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其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则应以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判断企业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通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如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所实现的收入,扣除有关的成本费用等支出后的金额。
该部分情况的预测应当以经企业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预测数据以及该预算或者预测期之后年份稳定的或者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
二是以前期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将增加的应纳税所得额。
考虑到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期间内可能取得应纳税所得额的限制,因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而未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一是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二是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会计准则 递延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关于递延所得税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企业应当对所有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但对于某些特定情况下的暂时性差异,企业应当不予确认。
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企业应当按照税法规定确认期末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并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4.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
企业应当按照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适用税率应当根据资产和负债的预期收回或结算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列报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列示,不得相互抵销。
6.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的确认
企业应将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作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计入当期损益,但不包括下列情况产生的所得税影响: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
以上是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递延所得税的主要规定,企业在实务操作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知识点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知识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1、一般原则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形成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来期间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使得企业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出额减少,节约了企业的资金,可以看成是一项流入,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注意的两点:(1)如果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内,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使得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的,该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不应予以确认,所以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2)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特殊交易或事项中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1)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所得税与当期及以前期间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会计分录:借:资本公积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由此可以看出该项会计处理并没有影响利润,“所得税费用”与“利润总额”要配比的,所以不能对应“所得税费用”科目。
那么此处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对应科目就是“资本公积”。
此外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还有: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或对前期差错更正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的,这两种情况“所得税资产”对应科目为“留存收益”。
(2)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在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用于抵减以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但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而不予以确认的(在购买日那一天确实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未来没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利用,所以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
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
1、向税务机关申报账簿时,在申报中应当说明延期确认的所得税资产。
2、当结转的所得税资产余额在本期增加或减少时,可以延期确认,但不得超过累计申报的所得税资产余额。
3、对于延期确认的所得税资产,应当在每期申报账簿的末尾,把实际情况说明清楚,并在申报账簿中注明延期确认的所得税资产累计金额。
4、如果实际 as-of日未能兑现该期的延期确认的所得税资产金额,申报账簿应当把原因、金额及对应的账科披露出来。
5、延期确认的所得税资产变动,应当记入本期申报账簿。
6、如果因某种原因,在本期申报账簿中把延期确认的所得税资产余额减少,必须按照当期实际情况申报,同时,把延期确认的所得税资产减少的原因,以及对应的账科说明清楚。
递延所得税资产应遵循的原则[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
递延所得税资产应遵循的原则[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一般情况下:
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1.确认的一般原则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内,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使得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关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的,则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其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则应以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判断企业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需牢记“四项注意”
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需牢记“四项注意”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需牢记“四项注意”发布: 2016-07-1《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有两个: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预计转回时将可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所适用的税率是预计暂时性差异转回年度的实际执行税率。
实务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比较复杂,一些业务的确产生了暂时性差异,但不好判断该不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另一些业务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但应该如何确认,不容易理解。
专项储备余额不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案例1:某机械有限公司甲公司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已计提尚未使用的安全生产费形成的专项储备余额为1600万元,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需要就专项储备余额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吗?分析:1.《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规定,将专项储备作为所有者权益项目列报。
为何不作为负债,这是因为专项储备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负债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但专项储备在计提时,尚无明确的用途和支付计划,所以尚不存在“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故不能确认为负债。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只允许实际发生的支出税前扣除而不是按计提数税前扣除,对于计提未用的专项储备,虽然税务处理和会计处理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鉴于对专项储备余额,企业通常没有明确的支付计划,企业一般不能确定该差异的转回时间,也就不能确定这些差异未来转回时能否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实现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包含的节税利益。
3.递延所得税资产本质上是一种在未来抵减应纳税所得额的权利,并且该权利应当是由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
这是“资产”这一会计要素的定义和一般确认条件所决定的。
第十六章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中级会计实务第十六章 所得税知识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详细描述:(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1.一般原则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内,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使得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的,该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不应确认;企业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其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则应以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考虑到受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期间内可能取得应纳税所得额的限制,因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而未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2)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
在预计可利用可弥补亏损或税款抵减的未来期间内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确认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与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确认条件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同。
(3)企业合并中,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或是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商誉不足冲减的部分)。
(4)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如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而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会计准则
递延所得税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 8 18 号——所得税财会[2006]3 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所得税包括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础的各种境内和境外税额。
第三条本准则不涉及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但因政府补助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应当按照本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
第二章计税基础第四条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第五条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第六条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第三章暂时性差异第七条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第八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第九条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第四章确认第十条企业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
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第十一条除下列交易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一)商誉的初始确认。
(二)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1.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2.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
递延资产管理制度
递延资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递延资产管理工作,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根据《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递延资产管理范围递延资产管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股权、基金、债券、债务、房地产等各类资产的管理。
三、递延资产管理目标递延资产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产增值,保本保收益,为投资者获取收益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递延资产管理原则1. 风险控制原则:递延资产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合理控制和评估各类投资风险,确保投资者资金的安全。
2. 透明度原则:递延资产管理机构应当公开透明地向投资者披露递延资产的投资组合、风险状况等信息,保障投资者知情权。
3. 独立性原则:递延资产管理机构应当独立自主地开展业务活动,切实保障投资者利益。
4. 尽职调查原则:递延资产管理机构应当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对投资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评估,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合理性。
五、递延资产管理机构的资质要求1. 递延资产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质,遵守行业规范,履行诚信义务。
2. 递延资产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管理机构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
3. 递延资产管理机构应当配备具有相关资格和经验的专业人才,保障业务的规范运作。
4. 递延资产管理机构应当与依法设立的结算机构、存管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确保递延资产管理业务的安全稳健。
六、递延资产管理产品的设立1. 递延资产管理产品应当依法取得相关批准,明确产品名称、基金规模、投资范围、适当投资标的等重要内容,保障投资者知情权。
2. 递延资产管理产品应当遵循风险分散原则,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等因素,合理设计产品结构。
3. 递延资产管理产品的定期报告应当包括产品资产情况、投资运作情况、收益情况等重要信息,提供给投资者参考。
七、递延资产管理的风险控制1. 递延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根据递延资产管理产品的特点,制定合适的风险管理措施,防范各类风险。
中级会计实务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中级会计实务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根据当期会计利润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未实际纳税或退税的未缴所得税额。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级会计实务中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相关知识。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概念及分类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当期会计利润额按照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与税务部门核定的应纳税额之间的差额。
对于企业来说,这段差额将来可以用于抵扣未来的实际纳税,因此构成了一种资产。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分为两类:可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考虑不确定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预计将来能够利用的税收减免、亏损结转、捐赠赤字可抵扣等因素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考虑不确定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企业在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时,除了可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所考虑的因素外,还要考虑将来是否能够实现与遗落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关的收入、费用、税收减免和亏损结转等情况。
对于这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需进行披露说明。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概念及分类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由于会计利润与纳税利润之间存在差异而形成的尚未实际缴纳的所得税额。
这是企业将来必须支付给税务部门的一种负债。
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类似,递延所得税负债也可以分为两类:可抵扣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考虑不确定性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可抵扣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在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将来可以利用的税收减免、亏损结转、抵免漏报税款等因素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考虑不确定性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在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时,除了可抵扣递延所得税负债所考虑的因素外,还要考虑将来是否能够实现与遗留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关的收入、费用、税收减免和亏损结转等情况。
对于这部分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需进行披露说明。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是一个需要注意的环节。
企业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摘要:一、递延所得税的概述1.递延所得税的定义2.递延所得税的产生原因二、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1.递延所得税的会计科目2.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三、递延所得税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递延所得税对利润的影响2.递延所得税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四、递延所得税的税务处理1.递延所得税在税务上的相关规定2.递延所得税在税务上的处理方法正文: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递延所得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递延所得税的概述、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税务处理。
一、递延所得税的概述递延所得税,是指在企业会计处理过程中,由于会计利润与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暂时性所得税负债或资产。
简单来说,递延所得税就是企业在会计期间所确认的税前利润与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额所导致的所得税负债或资产。
二、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1.递延所得税的会计科目在企业会计中,递延所得税的会计科目通常是“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这两个科目分别用于核算企业因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而产生的暂时性所得税负债和资产。
2.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当企业因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而产生递延所得税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或相反科目)贷:递延所得税资产(或相反科目)或借:递延所得税负债(或相反科目)贷:所得税费用(或相反科目)三、递延所得税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递延所得税对利润的影响递延所得税的产生会影响企业的净利润。
当企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时,会计利润会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净利润;相反,当企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时,会计利润会减少,从而减少企业的净利润。
2.递延所得税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递延所得税的产生还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费用。
当企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时,所得税费用会减少;相反,当企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时,所得税费用会增加。
四、递延所得税的税务处理1.递延所得税在税务上的相关规定根据我国税收法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税务上是可以抵扣的。
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1000*25%=250,现在少交了 25万,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功劳。 会计是一门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首先要明白,损益表中“所得税费用”是企业自己根据利润计算出来的 税费,而资产负债表里面的“应交税费”,这个是给税务局的税费,两者 不一样。他们之间就差了一个纳税差异。通过会计分录来看一下:
1、按照企业的利润计算的实际应该缴纳的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2、由于纳税差异的存在产生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影响 的所得税费用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3、递延所得税负债影响的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上面三个分录合起来,就是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下面举个例子说明。 假设企业 2007年利润是 1000万,其中计提坏账 100万,那么企业计 算的“所得税费用”就是:1000*25%=250万。分录分别是: 计提坏账:
公司递延资产管理制度
公司递延资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的资产管理,提高公司的资产利用率,公司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递延资产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非流动资产等资产种类。
第三条公司递延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机构为公司管理层,执行责任人为公司资产管理部门。
第四条公司递延资产管理制度遵循依法合规、谨慎稳健、合理高效的原则,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和稳定增长。
第五条公司递延资产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当符合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经营特点,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二章递延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第六条公司递延资产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依法合规: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公司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制度,确保资产管理行为合法合规。
(二)谨慎稳健:公司在进行资产管理决策时,应当审慎考虑风险因素,确保资产的安全和稳健增长。
(三)合理高效:公司在进行资产配置和运营管理时,应当考虑利润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原则,保证公司资产的合理利用。
第七条公司递延资产管理应当坚持风险管理和效率优化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科学的资产配置和运营管理,实现公司资产的最大化利用。
第八条公司递延资产管理应当根据不同资产种类的特点和公司的经营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和稳健增长。
第三章递延资产管理的组织架构第九条公司递延资产管理的组织架构包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资产管理部门。
第十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递延资产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审批公司的资产管理政策和计划,并监督公司资产管理的执行情况。
第十一条公司监事会是公司递延资产管理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公司资产管理的合法合规性和风险控制情况。
第十二条公司管理层是公司递延资产管理的执行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公司的资产管理政策和计划,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和稳健增长。
第十三条公司资产管理部门是公司递延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具体执行公司的资产管理政策和计划,开展资产配置和运营管理工作。
递延所得税资产准则
递延所得税资产准则
根据会计准则,公司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需要进行资产负
债表抵消,即在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相
互抵消,以反映公司实际的净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递延所得税
资产的确认还需要考虑未来可抵扣的亏损、未分配利润等因素,以
确定其实际可抵扣的税收利益。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准则还涉及到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
确定,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合理的估计
和预测。
同时,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准则也受到国家税收法规和会计
准则的影响,公司需要遵循相关的法规和准则要求进行确认和披露。
总的来说,递延所得税资产准则是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要求下,公司确认和披露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规定和原则,涉及到资产负债表
的抵消、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公司在遵循
相关法规和准则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预测进行递延所得
税资产的确认和披露。
会计实务: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理解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理解
递延所得税资产如下所示:
首先要分清楚时间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的区别。
所谓永久性差异,比如说我记了2000块的费用,这部分钱是用来捐赠给另一个单位的,按照会计利润计算所
得税的话,这部分费用自然就抵税了,但是税法是怎么规定的呢?税法规定这部
分捐赠不能抵税,也要交税,所以要纳税调增,补交2000*25%=500元的税。
也
就是说会计上未交税,税法规定要交税,或者会计上交税了,税法规定不要交税,是交与不交的差别,叫做永久性差异;而时间性差异,顾名思义,就是时间上的
差异,就是交税时间早晚的区别,而非交与不交的区别。
比如减值准备的计提,如果本期末给固定资产计提了50万的减值准备,会计上就抵税了,但是税法规定,是在实际真正发生减值的时候才能抵税,也就是说这50万现在不能抵税,
但是将来可以抵税,这就形成了时间性差异。
那么,怎样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责?再拿减值准备50万作为例子,这50万现在不能抵税,但是将来可以抵税12.5万元,就是说可以减少将来的税费支出,从而可以认为是企业的一项资产,因此叫递延所得税资产。
分录是这样的:
Dr::递延所得税资产12.5。
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设置的思考
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设置的思考作者:张倩来源:《商业会计》2012年第21期摘要:在会计实务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列示于资产负债表内资产下的非流动资产中,但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又与会计准则规定的资产含义大有区别。
本文以具体实务操作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设置的动因,得出从配比原则来思考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设置是比较合理的结论。
关键词: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配比原则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即企业具有该资产的所有权,或者能够主观控制和操纵资产的使用途径和目的。
第二,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即在企业日常或非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资产有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或者是可以减少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
第三,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即一项资产的形成是已经发生了的结果,而不是预期。
由资产的定义特征所决定,一项资源是否应确认为资产,还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这是资产的一个本质特征,强调了资产的确认应与经济利益流入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
第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只要当有关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时,资产才能予以确认。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同时,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作为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调整,有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递延所得税资产应遵循的原则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一般情况下:
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1.确认的一般原则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内,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使得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关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的,则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其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
则应以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判断企业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通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如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所实现的收入,扣除有关的成本费用等支出后的金额。
该部分情况的预测应当以经企业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预测数据以及该预算或者预测期之后年份稳定的或者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
二是以前期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将增加的应纳税所得额。
考虑到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期间内可能取得应纳税所得额的限制,因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而未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2)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一是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二是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3)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
可抵扣亏损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准予用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弥补的亏损。
与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确认条件与其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同,即在能够利用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的期间内,企业是否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抵扣该部分暂时性差异。
因此,如企业最近期间发生亏损,仅在有足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供利用的情况下或取得其他确凿的证据表明其于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况下,才能够确认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计未来期间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部分可抵扣亏损或税款抵减时,应考虑以下相关因素的影响:
①在可抵扣亏损到期前,企业是否会因以前期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而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②在可抵扣亏损到期前,企业是否可能通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③可抵扣亏损是否产生于一些在未来期间不可能重复发生的特殊原因;
④是否存在其他的证据表明在可抵扣亏损到期前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在确认与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在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到期前,企业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的估计基础。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
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