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短文两篇》教师版讲学稿+反馈测试
《短文两篇》十分钟检测题-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
《短文两篇》十分钟检测题-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
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
---------------------------------------
《短文两篇》十分检测题
姓名:
1.《爱莲说》,作者,字,代
家。
2.《陋室铭》的作者
,本文选自《
》。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或者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用的。
3.何陋之有?译文:。
4.予独爱链之
,
,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
,。
5.《陋室铭》中能提挈全篇大意的一句话是:。
6.下面是一句对得十分奇妙的对偶句,请你说说它的妙处。
“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是柴;方户房中女子好,少女真妙!”答:。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8.而山不加增,“加增”的意思是:。
9.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
10.《爱莲说》以菊和牡丹来衬托莲,从中能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答:。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2022年部编版《短文两篇》精品导学案 后附答案
《短文两篇》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培根、马南邨的经历及其创作,积累词语,掌握“藻饰、狡黠、诘难、伦理、滞碍、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豁然贯穿、不求甚解〞等词的读音和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3.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
【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第一课时《谈读书》【资料链接】作者简介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此后居家著书。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开创了英国随笔这一特有体裁。
【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怡.〔〕情统筹.〔〕藻.〔〕饰狡黠.〔〕诘.〔〕难要诀.〔〕蒸馏.〔〕劝诫.〔〕滞.〔〕碍吹毛求疵.〔〕咀嚼.〔〕好.〔〕读书味同嚼.〔〕蜡2.解释以下的词语。
⑴狡黠⑵伦理⑶诘难⑷文采藻饰⑸傅彩⑹矫⑺学究⑻寻章摘句⑼滞碍⑽味同嚼蜡⑾要诀⑿吹毛求疵3.合作探究、问题解决〔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朗读指导: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⑵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⑶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⑷读书会有哪些成效呢?试举例说明。
【课后稳固】4.文本探究: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排比说理以及比照论证的方法?请结合原文各举一例,并说说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5.语言品析:说一说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学生在畅读文本的根底上,体会语言的特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学案及答案【DOC范文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学案及答案《短文两篇》巴金【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
2、强化诵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音韵的美感。
品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教学重点】1、加强诵读,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1、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意。
2、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抽绎出的情感脉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旸谷一撮灰皓月妲娥2、解释下列词语:皓月:露台:旸谷:二、合作研讨⑴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⑵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⑶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⑷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⑸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⑹“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⑺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⑻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短文两篇》优化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掌握下列字形并给加粗字注音:旸谷__________ 姮娥__________ 皓月__________ 浸__________2、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就你喜欢的写几句: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爱莲说》讲学稿(含答案) (1)
22.短文两篇导学案课题:《陋室铭》备课时间:3.27 授课时间:主备人:李明李莉审核人:李秀荣名人名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教学目标】1、了解“铭”这种古代文体及特点。
2、掌握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4、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精神【教学重点】:掌握文言词汇,朗读背诵全文,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第一课时一、预习,读课文,掌握字词解释,作者作品,翻译二、合作交流,解决疑难三、问题前置躬身自修1、解题并了解作者①本文作者()(772-842)字梦得,()代著名诗人。
人们非常熟悉的诗句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本文选自《》。
②陋室即简陋的房子,是作者被贬和州时住的房子。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或()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铭()德馨()鸿儒()案牍()苔痕()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①有仙则名()②有龙则灵()③惟吾德馨。
()④谈笑有鸿儒()⑤往来无白丁()⑥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之劳形()⑧何陋之有()四、小组内互相提问翻译和课文背诵。
第二课时一、走进文本,课文分析,重点探究1、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文中那句能表明。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3、作者写“陋室”,为什么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4、本文结尾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有何作用?5、文章仅仅只是写陋室吗?你认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中心)二、合作解疑:存在问题的地方合作解决三,概括提升1,室中环境():。
陋室不陋2、(博学儒雅):。
3、室中生活():。
中心: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突出,表达了作者的节操和的情趣。
四,写法归纳1、(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2、反向立意(写陋室不提陋)五、拓展延伸,能力提升请同学们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六、达标测试1.铭,是指(),后来成为(),它的特点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 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学案及答案《短文两篇》巴金【教学目标】1、了解文内容,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
2、强化诵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音韵的美感。
3、品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4、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教学重点】1、加强诵读,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1、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意。
2、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抽绎出的情感脉络。
【时安排】1时。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旸谷()一撮灰()皓月()妲娥()2、解释下列词语:皓月:露台:旸谷:二、合作研讨⑴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⑵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⑶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⑷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⑸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⑹“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⑺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⑻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短文两篇》优化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掌握下列字形并给加粗字注音:旸谷__________ 姮娥__________ 皓月__________ 浸__________2、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就你喜欢的写几句: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短文两篇》导学案(答案不全) 新人教版
《陋室铭》《爱莲说》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学习重点: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学习难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学习方法:诵读、默写、讨论法。
知识链接l.“铭”文的特点:课文是一篇“铭”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修辞手法上多用比喻,对偶,排比,文句精美,句式整齐,讲究押韵,是典型的骈文。
本文除末尾句外,其余各句都押韵(文中押韵的字是:名、灵、馨、青、丁、经、形、亭),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韵美。
2. 托物言志写法: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
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借“陋室”扬“德馨”,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自学过程】自主完成,二人互检一、根据诗文内容填空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2、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这文章押韵的韵角有、、、、、、、、、3、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德馨.()苔.痕()鸿儒.()案牍.()【课堂导读】1、以四人小组读文、结合课下注释及自己的参考书译句【设问导读】1、写出运用类比手法的句子。
2、全文的主旨句是3、提挈全文的词语是。
4、本文实虚相映的句子是。
5、突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的句子是。
6、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7、突出陋室主人交往之雅。
8、写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9、文中的点睛之笔是。
10、作者以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11、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自我检测】1、佳句默写①、山不在高,___________。
②、斯是陋室____ 。
③、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第22课《短文两篇》助学练测集优方案(人教新课标初二上)doc初中语文
第22课《短文两篇》助学练测集优方案(人教新课标初二上)doc初中语文☆课文导读«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画,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和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显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乐趣,事中显理,景中显情。
«爱莲讲»通过对莲花的喜爱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文章鲜亮地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理想和美学乐趣。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德馨.〔xīn〕苔.痕〔tái〕鸿儒.〔rú〕案牍.〔dú〕西蜀.〔shú〕甚蕃.(fān)污泥..(yū) 濯.(zhuó)清涟.(lián) 不蔓.不枝(màn)亵.玩(xiè) 噫.(yì) 颐.〔yí〕鲜.有闻(xiǎn) 隐逸.〔yì〕二、词语释义鸿儒:博学的人。
白丁:指没有什么学咨询的人。
调素琴:调,弹奏;素,素朴。
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那个地点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躯体劳累。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单的呢?可爱者甚蕃:者,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于〝可爱的〔花〕〞。
甚蕃,专门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
世人盛爱牡丹:盛,专门。
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幽香。
益,更加。
予谓菊:谓,认为。
陶后鲜有闻:鲜,少。
三、语句解读1.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闻名〕2.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3.惟吾德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4.无丝竹之乱.耳〔动词用作使动,使……受到扰乱〕5.无案牍之劳.形〔动词用作使动,使……感到劳累〕6.不蔓.不枝.〔名词活用为动词,长枝蔓;生枝杈〕7.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四、作家作品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 22 短文两篇 优化教案 端
写体态、香气方面的句子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这样写的用意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写风度方面的句子有——“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样写的用意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要求:①先解释文中加点字和划线词;然后再试着口头翻译对应的句子。在解释时,应结合注释和句子的大体意思,大胆的联想与猜测。②课堂上以检测为主
(1)学生分组探讨文中每一句文言字词的现代意义。
(2)限定探讨的时间,到时由学生提问个别难解的文言字词,然后以同样的方式翻译。
提示:
【解释】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
蕃(fán)颐(yí)濯(zhúo)淤(yū)涟(lián)蔓(màn)亵(xiè)噫(yī)鲜(xiǎn)有闻
2、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例如:①可爱者/甚蕃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直至会背。
三、解释、直译课文(内容:详见附页)
(1)美丽、可爱;(2)只;(3)从;(4)非常;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5)主谓之间,不译;(6)从…长出;(7)洗涤;(8)牵连;(9)长枝条;(10)更加;
不可亵玩焉。
(11)笔直的;(12)树立;(13)亲近而不庄重,玩弄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
提示二:“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测试题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测试题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测试题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陋室铭》一. 1. 本文是托物言志的名文,你知道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吗?2.本文用什么比喻陋室,又用什么类比陋室?二. 默读,研究以下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 有龙则灵() 2. 斯是陋室() 3. 惟吾德馨() 4. 草色入帘青() 5. 鸿儒() 6. 白丁() 7. 无丝竹之乱耳()()8. 调素琴() 9. 无案牍之劳形()() 10. 阅金经()三. 频频朗读并背诵,充分感觉作者寂静致远的情怀。
1. 本文从几个层面来显现陋室主人道德的尊贵的? 2. 作者在文章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其企图是为了重申什么? 3. 默写“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
一.基础知识填空。
1 .《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2 .铭是一种文体,最先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以后发展为一种的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善事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善事的文体,这类文体有的特色。
3 .《陋室铭》大批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友善,使用的是的修辞方法。
二.翻译句子。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 .说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 .何陋之有? 5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以下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 A 、助词“的” B 、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撤消句子独立性 E 、宾语提早的标记 A .何陋之有?() B .忘路之远近() C.渔人甚异之()D.具答之() E .牡丹,花之荣华者也() F .君之病在肌肤()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四.阅读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说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2课《短文两篇》课中达标检测及答案
22 《短文两篇》课中达标检测(共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共13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加点的字词。
(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惟吾馨.(4)谈笑有鸿儒..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2分)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
(3分)(1)(2)(3)4.请你试着对对联。
(4分)(1)上联:吉羊辞旧岁下联:(2)上联:银羊摇尾去下联: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共17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
(5分)①濯清涟而不妖.。
妖:②香远益.清。
益:③亭亭净植.。
植:④陶后鲜.有闻。
鲜:⑤宜.乎众矣。
宜: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
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
(3分)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4分)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5分)课中达标检测参考答案:一、1、(1)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2)灵异(3)品德高尚(4)博学的人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4、(1)金猴迎新春(2)金猴驾云来二、1、(1)美丽而不端庄(2)更加(3)立(4)很少(5)应当2、生长环境风姿清高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大名远扬;“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廉行,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短文两篇》导学案及答案
《短文两篇》导学案及答案《短文两篇》导学案及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陶弘景的文学常识。
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感情基调。
3、熟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
4、学习文章凝练的语言,感受优美的意境。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充分预习课文,圈画出富有哲理的句子。
2、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3、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行解释和翻译。
4、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一、作者介绍: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隐居。
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
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
入梁,隐居句曲山。
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
”(《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六朝的尺牍重在实用,文人多无意把其写为审美的作品。
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参考《中国尺牍文学史》序,詹福瑞)。
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比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谈论文学,如曹丕的《与吴质书》;谈论政治,如欧阳修的《上杜中丞论举官书》;还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如此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
尺牍和其他文体一样,也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
另外,尺牍不一定都用“书”字标明,如苏轼的《与子由弟》《答秦太虚》就是。
【自主学习】1《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字,自号,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时人谓之“ ”。
2、《记承天寺夜游》作者,字,号,谥号,眉州眉山人,(朝代)著名、。
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同为“ ”之列。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短文两篇(测)(基础版,教师版)
(33分 25分钟)一.根据文章内容填空(8分)(7)《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清新幽雅环境的句子是:,。
(8)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解析】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文言文阅读(25)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0分)⑴可爱者甚蕃⑵香远益清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⑷陶后鲜有闻⑸待到山花烂漫时2.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4.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答案】1.多更加,越少等到2.从淤泥里出来却不粘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对于菊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3.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4.不论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坚守自己的节操。
【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
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阅读 22 短文两篇 爱莲说》赛课导学案_17
短文两篇之比较
教学目标:比较两文的异同
教学重点:语言、表达、结构上的异同
教学难点:异同的深层原因:作者、文体
教学过程:
一、小组合作,找出不同、相同的地方
1、比较阅读方法指导
2、找出一处相同点、一处不同点
3、小组内交流
4、小组长归纳小组共找到多少相同点、不同点
二、看题目、作者
1、题目的异同
2、“铭”与“说”的区别
3、作者的异同
三、看语言
各自的语言特点
1、押韵
2、句式
3、修辞
四、看描写
1、描写对象
2、描写内容
3、描写方法
4、描写效果
五、看结构(开头、结尾)
1、开头的异同
2、结尾的异同
六、探讨、小结
1、归纳
2、异同的原因分析
七、作业
以刘禹锡、周敦颐的口吻介绍自己和写作文章的原因。
2022年统编版语文初中《短文二篇》导学案(精品)
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学习目标1.字词的梳理。
2.根据注释翻译课文,并能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文章中的优美意境、严密的结构和凝练的语言。
学习过程【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夕日欲颓.()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给课文划出朗读节奏。
朗读提示: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主学习】1.字词含义。
(1)五色交辉.()(2)夕日欲颓.()(3)沉鳞竞.跃()(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翻译句子。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合作探究】1.有人评价《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那么这幅山水画中有哪些景色呢?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自我检测】1.解释加点词。
(1)答谢中书书.()(2)四时俱.备()(3)晓雾将歇.()(4)夕日欲颓.()2.“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
3.《答谢中书书》一文表达了作者的志趣。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腾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参考答案【课前准备】1.tuíyù2.略【自主学习】1.(1)辉映(2)坠落(3)竞相(4)参与,欣赏2.(1)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合作探究】1.顶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沉鳞。
2.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时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八年级上2024短文两篇》教案二:提高写作素养,轻松应对考试!
《八年级上22短文两篇》教案二:提高写作素养,轻松应对考试!写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写作素养。
因此,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提高写作素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能够轻松应对考试,实现提高写作素养的目标,那就需要引入《八年级上22短文两篇》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1.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规范。
2.提高识别文章结构和段落组织的能力。
3.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
4.根据文章主题进行写作。
5.能够发挥自己的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写作素养的提高是个系统的过程,需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应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中重点应当注重以下两个方面:1.强化课堂互动。
学生应当重视课堂参与,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思维能力。
2.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写作需要有条理的思维,学生应该锻炼出这种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达到写作效果。
三、教学步骤1.简要介绍《八年级上22短文两篇》教案二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了解到教案二的目的和意义。
2.解读文字阅读题。
在这一步中,老师需要详细地讲解一下文章的特点和结构。
3.解读文章的细节。
老师将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掌握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4.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和结构,以及语言形式和思维方式等相关问题。
5.模仿写作练习。
将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不同的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老师将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写作技巧和指导。
6.互相交流。
学生应当相互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讨论优劣与改进。
四、教学结果评价教学结束后,需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以检验教学效果。
1.学生写作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技巧和规范进行写作。
2.学生思维逻辑是否更加清晰,是否能够进行有条理的写作。
3.学生是否能够接触到多种不同类型的文章,从而更好地实现提高写作素养的目的。
《八年级上22短文两篇》教案二对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短文两篇》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
3、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学习重点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学习难点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理解类比手法的作用。
2、《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作用。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
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最终招致失败,但始终不屈。
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
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时修建的。
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中有石碑一面,上刻篆书“陋室铭”三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
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
2、文体简介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警戒之意。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
本文就是一篇咏志讽世的散文。
3、朗读指导《陋室铭》:(1)找出文章的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有延长音。
(2)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意。
(3)“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句(“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
(4)“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最后两句。
《爱莲说》:(1)第一段介绍情况,当用陈述语气读;第二段发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应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2)第一段首句是总说,当用提顿的语气读;“可爱者甚蕃”要读得分明。
以下依次说菊、牡丹、莲,其间应有明显的停顿,“牡丹”后的停顿应长一些。
(3)“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后面的内容应读出层次感,即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表示品格的句子宜读得稍重一些。
(4)“菊之爱”应读出惋惜之意,“莲之爱”读出慨叹之意,“牡丹之爱”应读出讽刺意。
4、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
例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例子(1):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
(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
)例子(2):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学习导航】《陋室铭》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陋室铭(míng)德馨(xīn)鸿儒(hóng rú)案牍(dú)苔痕(tái )西蜀(shǔ)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①有仙则名说出②有龙则灵显灵③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这。
美好的德行。
④谈笑有鸿儒大学问家⑤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⑥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⑦无案牍之劳形官府公文。
使身体劳累。
⑧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到。
映入。
4、铭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写出韵脚。
名。
灵。
馨。
青。
丁。
经。
形。
亭。
云。
5、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山不在高有仙则明,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南洋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学生自主阅读后,结合工具书,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翻译全文。
7.学生根据朗读指导自由放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特色,力求读出韵味。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小组交流讨论,研读赏析1、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不陋。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环境之清幽宁静,不染浮华。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生活情趣之高雅。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室主超凡脱俗。
3、本文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证明自居之陋室不陋,从而表明自己超凡脱俗的胸襟。
4、本文结尾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有何作用?巧妙的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表明自己超凡脱俗的胸襟。
5、文章仅仅只是写陋室吗?你认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请同学们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追求。
《爱莲说》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蕃(fán )淤泥(yū)濯(zhuó)清涟(lián )蔓(màn )亵玩(xiè)噫(yī)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①可爱者甚蕃很多②陶后鲜有闻很少③濯清涟而不妖。
在清水中洗净④不可亵玩焉轻易地玩弄⑤花之隐逸者也隐居的人⑥宜乎众矣那当然很多了。
3、文章中哪一个词,明确表达了对莲的态度?“独爱”4、画出文中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倾情朗读,想象莲花美好的形象。
二、再读课文,小组交流,研读赏析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1)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2)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3)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2、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还有什么?还赞美了有莲花般高尚品质的正人君子。
3、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菊之爱”和“牡丹之爱”又有什么内涵?这是一种映衬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谁爱菊花?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谁爱牡丹?世人。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
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由此可以看出,写'菊'写'牡丹'仍是为了衬'莲',写'菊'为旁衬,写'牡丹'为反衬,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个句子。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仿句:小写作:请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花草树木或其他物件(写于收集本上)。
反馈测试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苔痕(hén )鸿儒(rú)案牍(dú)甚蕃(f án)德馨(xīn)淤(yū)泥洗濯(zhuó)清涟(lián )隐逸(yì)亵(xiè)玩鲜(xiǎn )有闻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斯是陋室(这)鸿儒(大学问家)无案牍之劳形(官府公文。
)可爱者甚蕃(多)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染)濯清涟(洗涤)不妖(形容词,妖冶,艳丽)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亭亭净植(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亵玩(轻易的玩弄)三、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1.《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唐代(朝代)著名诗人刘禹锡。
2、《陋室铭》处处紧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7.《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附:《陋室铭》译文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名声远播;水不在于深浅,有了龙就成了灵异的水。
这是一所简陋的屋子,只因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在这里(与我)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不懂文化的人。
在这里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管弦演奏的乐声使我的两耳被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身心劳累。
(它好比)当年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过:“(品德高尚的君子住在那里)又有什么简陋呢?”《爱莲说》译文水中和陆地上各种草和树木的花,可爱的有很多。
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李唐以来,世人很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因为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得很远,(使人觉得)越发清幽,笔挺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花,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花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