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物(比色法)

合集下载

检验氯离子的方法

检验氯离子的方法

检验氯离子的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检验氯离子的方法:
1. 氯化物沉淀反应法:将待测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如果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则说明待测溶液中存在氯离子。

2. 比色法:将待测溶液与二氧化锰溶液反应,在盛有反应产物的试管中观察深度和颜色的变化,根据标准颜色比较判断氯离子的浓度。

3. 氯气检漏法:将待测物体置于密闭容器中,通入氯气,在容器中加入氨水,如果产生白色氯化铵气体,则说明待测物质中有氯离子。

4. 导电度法:使用电导仪测量待测溶液的电导率,氯离子是常见的电解质之一,所以氯离子浓度越高,溶液的电导率越高。

请注意,这些方法只能初步判断氯离子的存在与否,若需要准确测定氯离子的浓度,通常需要使用更精密的仪器和分析方法。

UOP 395-1995 石油馏分中氯化物总含量的比色测定法

UOP 395-1995 石油馏分中氯化物总含量的比色测定法

石油馏分中氯化物总含量的比色测定法UOP 方法395-95适用范围此比色测定法,适用于对不含有硫化氢和总含硫量低的液态烃,测定在0.1-1 ppm(质量)范围内的氯化物含量。

本方法不适用于含硫浓度超过10 ppm(质量)的样品,或有色的样品。

氯化物浓度超过1 ppm(质量)时,可以使用UOP 方法588。

溴化物和碘化物,尽管存在量非常小,都以氯化物计。

与联苯钠发生聚合反应的样品(例如苯乙烯),不能使用此方法进行分析。

本方法可以确定有机氯化物,也可以测定无机氯化物。

方法概述为了测定氯化物总含量,把称量好的碳氢化合物样品转移到一个含有甲苯的分液漏斗。

加入联苯钠试剂,促进有机卤素迅速转化为无机卤化物。

分解多余的试剂,酸化混合物,进行相分离。

采用硫氰酸汞铁离子方法,用比色法分析水相。

在460纳米处测量硫氰酸铁颜色的强度,氯化物浓度直接从标准曲线上读出。

除了省略了联苯钠试剂的加入,无机氯化物含量测定方法和氯化物总含量的相同。

试验装置为了给使用此方法的用户提供方便,这里给出了供应商和产品目录编号等参考资料。

也可以使用其它供应商的产品。

天平,读出能力为0.1克;天平,读出能力为0.01克;天平,读出能力为0.1毫克。

瓶,棕色瓶,容积473 毫升,Fisher Scientific 公司,目录编号:03-442-2B;吸收池,分光光度计的吸收池,50毫米光程;量筒,刻度量筒,10毫升、25毫升,100 毫升、和500毫升,Fisher Scientific 公司,目录编号:08-548-A,B,D和F,各需若干个;干燥器,带有隔板,Fisher Scientific 公司,目录编号:08-595-5A和08-641B,各需若干个;烧瓶,容量瓶,甲类(Class A),25毫升、50毫升、500毫升和1000 毫升,Fisher Scientific公司,目录编号:10-210-5A,-5B,-5F和-5G,各需若干个;漏斗,粉体用,聚丙烯,直径65mm,Fisher Scientific 公司,目录编号:10-348 A,或等效物。

氯化物

氯化物

供试液如带颜色,内消法与外消法 先经调色 处理使对照液与供试液颜色一致,再检查
• 内消色法:《中国药典》附录所规定方法。取两 份供试品溶液,于其中一份中先加入硝酸银试液 1.0ml,如显浑浊,可反复滤过,至滤液澄清,即 得无氯化物杂质又具有相同颜色的澄清溶液,再 在其中加入规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与水适量使 成50ml,作为对照溶液;另一份中加入硝酸银试 液1.0ml与水适量使成50ml,作为供试溶液。 • 外消色法:根据化学性质设计排除干扰的方法。 炽灼破坏或加入其他试剂消除药物呈色性或加入 有色溶液(稀焦糖溶液或标准比色液)调节颜色。如 检查高锰酸钾中的氯化物,可先加乙醇适量,使 其还原褪色后再依法检查。
其他
•即目视比色法
•1.铬酸钾指示
•硝酸汞滴定
剂法
•2.硫酸铁铵指 示剂法 •3.吸附指示剂 法单
法、电位滴定
法、离子色谱 法、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间接
法。
浊度法
原理: 中国药典的氯化物检查法是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 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的白 色浑浊液,与一定量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 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浑浊液比较,以判断供试品 中的氯化物是否超过了限量。
比色管使用注意事项
• 1、比色管不是试管,不能加热,且比色管管壁较 薄,要轻拿轻放; • 2、同一比色实验中要使用同样规格的比色管; • 3、清洗比色管时不能用硬毛刷刷洗,以免磨伤管 壁影响透光度; • 4、比色时一次只拿两支比色管进行比较且光照条 件要相同。
注意事项
• 以上检查方法中使用的标准氯化钠溶液每lml相当于10μg的 Cl。在测定条件下,氯化物浓度以50ml中含50~80μg的Cl为 宜,相当于标准氯化钠溶液5~8ml。在此范围内氯化物所显 乳浊梯度明显,便于比较。 • 检查在硝酸酸性溶液中进行。加入硝酸可避免弱酸银盐(如 碳酸银、磷酸银以及氧化银)沉淀的形成而干扰检查,同时 还可加速氯化银沉淀的生成并产生较好的乳浊。酸度以50ml 供试溶液中含稀硝酸10ml为宜 • 为了避免光线使单质银析出,在观察前应在暗处放置5min。 由于氯化银为白色沉淀,比较时应将比色管置黑色背景上, 从上方向下观察,比较。 • 供试品溶液如不澄清,过滤时所用滤纸要用稀硝酸洗去滤纸 上的氯离子。

三种方法测定血清氯化物的比较

三种方法测定血清氯化物的比较

也均能满足临床实验 室要求 。
表 3 三种方法的回收实验结果
方法
离 子 选 择 电 极 法 硝 酸汞 滴 定 法 硫 氰 酸 汞 比色法
迅达)原 配试 剂包 ; 2) , ( 硝酸 汞滴 定法 , 试剂按全国检验操作 规 程 自配, 氯离子标 准液 为上 海生物制品研 究所 ; 3 硫氰酸 () 汞 比色法 , 仪器 D - 1 X 8 1半 自动 生化分析 仪 , 试剂 、 标准 液为 上海长征公司产品 。
定上的 困难 。本 人特地将一些 基层医院常用的测定氯离子 的 方法进行比较 , 以探讨三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
1 料 与 方 法 . 材
离 子 选 择 电 极 法 9 . - 35 35 10 144O1 4O 974 . .1 0 . . .1 -
硝 酸 汞 滴 定 法 1 02453 52 109459 58 0 . - . .9 0 . - . .5 硫 氰 酸 汞 比色 法 1 25476 741 1 37482 791 0 . - . . 0 . - . .
全 国检验操 作规程上规定 氯离子测定 方法包括 电极 法 、 电量法 、 硫氰酸汞 比色法及滴定法等方法【 n 。国内各家医院测
定氯离子的方法各不 相同 ,但 是很 多基层医院反映氯离子测
表 2 三种方法检测新鲜血清的精 密度
方法 批 内 ( = 0) n2 X ±S CV( %) 批 间 ( = 0) n2 X S 4 C %) - V(
混 浊而影响 比色 , 在冬季这种情况经常 出现 , 尤其在无取暖设 备 的实验室常发生。在我们 日常工作 中也发现检测结果低值
离子 选择电极法 15 ± . 8-± I 0. 3 8 1 9 1 39 4 7 硝酸汞 滴定法 162 3 8 7 .± .1 0 .± . 7 9 3 7 9 硫氰酸 汞 比色法 13 ± .8 0 . 2 8.± . 5 9 3 33 5 O

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现代畜牧业生产中需要快速测定饲料中的水溶性氯化物含量,以便为畜禽饮水防病治病提供科学依据。

水溶性氯化物又称作有机氯,包括有机氯农药和有机氯化合物。

有机氯农药已被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化妆品及各种消毒剂等日用品领域。

对水溶性氯化物的快速测定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饲料检测行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饲料水溶性氯化物测定方法有比色法和重量法两种。

(1)比色法由于有机氯农药在光照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故测定样品在强烈光照下变黑或呈深蓝色,这会造成测定结果的偏高或偏低。

因此,采用比色法不适宜于饲料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

(2)重量法在饲料水溶性氯化物测定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是干扰物质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若使用的是无机干扰物质,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我们选用的方法为(2)中的重量法。

重量法是利用有机氯农药及其代谢物在水溶液中易被重量法指示剂氧化,与双氧水反应后生成蓝色的三氯甲烷的原理进行测定的。

用此方法时取样时要注意安全。

(3)仪器与试剂水溶性氯化物测定仪由双氧水浴、三氯甲烷浴、碘浴、可见光光度计、检测器等组成。

碘蒸汽在双氧水浴中消耗的氧量通过水银流量计进行自动补充。

水样自动稀释装置同样通过流量计进行自动控制。

重量法测定水溶性氯化物,除了双氧水浴之外,所用其他仪器、药品均为分析纯,其余操作条件也与国家标准一致。

测定水溶性氯化物含量的原理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1)根据水溶性氯化物在水溶液中能离解出氯离子的特性,测定样品在强烈光照下变黑或呈深蓝色,从而间接地反映出水溶性氯化物含量的大小。

(2)采用斐林试剂,在酸性介质中水解生成有色物质,再与二价铁离子作用形成有色物质,用比色法或重量法测定。

(3)采用重量法进行测定。

(4)水样自动稀释装置同样通过流量计进行自动控制。

2。

3.结果与讨论经测定,重量法测定结果在正常范围内。

3.结论本文研究了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方法,认为三氯甲烷作为指示剂时变黑、褪色或呈深蓝色,比色法不适宜于饲料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重量法不受样品颜色的影响,测定结果稳定,且操作简单,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活性炭氯化物的检测方法

活性炭氯化物的检测方法

活性炭氯化物的检测方法活性炭氯化物的检测方法是指测定活性炭中氯化物的含量的方法。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吸附材料,常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和工业废气处理等领域。

而在使用活性炭之前,需要对其氯化物含量进行检测,以保证其性能和安全性。

活性炭中的氯化物主要来自原料水源中的氯离子和环境中的环境污染物。

高含量的氯离子会降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而环境污染物则可能引起气体或水中的有害物质吸附效果的降低。

因此,准确检测活性炭中氯化物的含量对于选择适合的活性炭产品和更好地利用其吸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活性炭氯化物检测方法:1.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离子物质的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溶液中各种离子的含量。

在活性炭中氯化物的检测中,可以使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其氯离子浓度。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灵敏度较高。

2.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通过染料与氯化物反应生成可见光吸收物质,并通过测定吸收光的强度来定量活性炭中氯化物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染料有二甲基黄等。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直观,适用于快速检测。

3.核磁共振法(NMR)核磁共振法是一种静态或动态磁共振现象的应用,能够提供样品的结构信息。

在活性炭氯化物的检测中,可以使用核磁共振仪测定样品中氯离子的含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非破坏性、准确性高、能够提供样品的结构信息。

4.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通过电极与待测溶液中的氯离子进行反应并产生电信号的方法。

通过测量电信号的大小,可以推导出样品中氯离子的含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灵敏度较高、适用于水溶液的检测。

总结起来,活性炭氯化物的检测方法包括离子色谱法、比色法、核磁共振法和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活性炭氯化物的检测。

11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氯化物的测定

11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氯化物的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2496.16 — 1999代替 GB/T 12496.9—1990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氯化物的测定Test methods of wooden activated carbon—Determination of chloride content1999-11-10 发布2000-04-01 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系列标准是活性炭性能指标检测的基础,制定活性炭的质量标准,必须有相应的试验方法标准。

本系列标准是对GB/T 12496.1~12496.22—1999《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在编排顺序和各具体试验方法上,有些做了较大的改动,有些只做了词句改动。

在术语中,将“灼烧残渣”“干燥减量”、“充填密度”分别改为:“灰分”“水分”“表观密度”。

在内容中,将GB/T 12496.3—1990《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乙酸吸附值》、GB/T 12496.4—1990《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乙酸锌吸附值》删去,列入到GB/T 13803.5—1999《乙酸乙烯触媒载体活性炭》中。

并增加GB/T 12496.5—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四氯化碳吸附率(活性)的测定》和GB/T 12496.17—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酸盐的测定》。

另外,对原标准中遗漏之处做了补充。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12496.1~12496.22—1990。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施荫锐。

本标准1990年首次发布。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氯化物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目示比色法测定木质活性炭内氯化物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木质活性炭。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氯化物浓度单位mg

氯化物浓度单位mg

氯化物浓度单位mg氯化物浓度是指溶液或物质中氯离子的含量,通常以mg/L或mg/kg为单位进行表示。

氯化物是指含有氯离子(Cl-)的化合物,常见的氯化物包括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氯化钙(CaCl2)等。

氯化物浓度的测量对于很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环境科学中,监测水体中氯离子的浓度可以评估水质的好坏,判断是否存在污染物。

在医学领域,血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是检测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和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氯化物浓度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

常见的方法包括离子色谱法、电导法、比色法等。

离子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测量方法,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氯化物进行分离和定量。

电导法则是通过测量溶液中的电导率来间接计算氯离子的浓度,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

比色法则是利用氯化物与特定试剂发生反应产生颜色,通过比色测定溶液中氯化物的浓度。

不同的氯化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在环境中,氯化物的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水体的盐度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在人体内,氯化物是维持体液和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的重要成分,但过高的氯化物摄入可能对肾脏和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氯化物浓度也有相应的标准限制。

例如在饮用水中,氯化物的浓度通常要符合国家或地方的卫生标准,以保证水质的安全性。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氯化物的浓度也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除了测量和控制氯化物浓度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来降低氯化物的含量。

例如,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等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氯化物。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也可以采用化学沉淀、膜分离等方法将氯化物从废水中去除。

氯化物浓度是衡量溶液或物质中氯离子含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和控制氯化物浓度,可以评估水质和食品安全性,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不同的领域和应用对氯化物浓度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控制措施来满足需求。

氯化物检查法的原理

氯化物检查法的原理

氯化物检查法的原理
1. 显色法:
显色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检测方法,通过氯化物与一些特定试剂反应产生颜色变化,然后用比色法或光度法测量其吸光度,从而确定含量。

常用的显色试剂有硝基苯酚、二苯基卡巴洛(TPC)、蒽醌和二氨基苯等。

2. 重量法:
重量法是通过将待检样品与过量的银离子反应,得到沉淀后,通过称重的方法计算出样品中氯化物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准确性较高,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可能受到其他杂质的影响。

3. 滴定法:
滴定法是根据化学反应的滴定原理来测定氯离子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滴定法是氯化银法和亚硝酸钠滴定法。

氯化银法是通过在甲醇中滴定标准银硝溶液,使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然后通过指示剂的变色点确定滴定终点。

亚硝酸钠滴定法是将亚硝酸钠溶液滴定到反应瓶中,与过量的氯离子反应生成氯酸盐,再用溴化钾溶液测定余量的亚硝酸钠的用量,从而确定滴定终点。

4. 光度法:
光度法是利用化学试剂与氯化物的反应生成复合物,其吸收光的特性来测定氯化物的含量。

这种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常用的试剂有二甲基亚砜、铁(Ⅲ)硫氰酸盐、碘、硝普钠等。

5.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主要是指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离子电导法两种方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利用选择性电极对特定离子的选择性响应进行检测,如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可以用来检测氯化物。

离子电导法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电导率,来确定氯化物的含量。

元明粉氯化物含量测定

元明粉氯化物含量测定

元明粉氯化物含量测定元明粉是一种常用的氯化物含量测定试剂,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从元明粉的特性、测定原理及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测定方法。

一、元明粉的特性元明粉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化学名为二苯基对苯二胺四氯铜(II)。

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能够与水中的氯化物发生反应,生成明亮的红色络合物。

二、测定原理元明粉测定氯化物的原理是基于络合反应。

元明粉与水中的氯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氯化物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比色法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就可以间接测定水样中氯化物的含量。

三、操作流程1. 样品制备:将待测水样取适量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二苯基对苯二胺四氯铜(II)溶液,充分混合均匀。

2. 反应与保温:将容器密封,置于恒温水浴中反应保温一段时间,使反应充分进行。

3. 比色测定:取适量反应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记录下吸光度数值。

4. 标准曲线绘制: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氯化物标准溶液,按相同的操作流程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将吸光度与浓度进行对应,绘制标准曲线。

5. 样品浓度计算: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找到对应的浓度值,即可得出样品中氯化物的浓度。

四、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吸入、摄入或接触元明粉和溶液。

2. 反应保温时间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反应充分进行。

3. 测定过程中需保持容器密封,避免气体的进出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 标准曲线的绘制应采用线性拟合,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5. 注意样品制备过程中的容器清洁,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五、应用领域元明粉的测定方法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在水质检测中,可以用于测定自来水、地下水、河水等中的氯化物含量,以评估水质的合格性。

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于测定废水、工业废水等中的氯化物含量,以判断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在食品安全方面,可以用于测定食品中的氯化物含量,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氯化物的测定

氯化物的测定

氯化物的测定
氯化物是指含有氯离子(Cl-)的化合物,在分析化学中,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测定氯化物的含量:
1. 银氯化物滴定法(Mohr法):
银氯化物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氯化物测定方法。

原理是氯化物与亚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氯化银沉淀,然后滴定亚硝酸银溶液至终点,终点为溶液由乳白色变为浅黄色。

根据反应过程中氯化物与亚硝酸银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氯离子的含量。

优点:方法简单、准确性高。

缺点:会受到其他阴离子的干扰。

2.比色法:
比色法是一种光度法测定氯化物的方法,根据氯离子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氯气的特性,通过测定反应后溶液的紫色光吸收度来确定氯化物的含量。

优点:操作简便、准确性高、适用范围广。

缺点:会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

3.氧化还原滴定法(碘量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利用碘与氯离子反应生成二氯化碘的滴定法。

首先将样品中的氯化物与过量的碘酸钾反应,生成氯酸钾和碘离子,然后再用亚硫酸钠溶液滴定碘离子至淡粉色终点,根据滴定过程中的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氯化物的含量。

优点: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对其他物质的干扰小。

缺点:需要掌握滴定方法以及滴定终点的判断。

然而,在实际测定中,氯化物的含量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离子色谱法、EDTA滴定法等。

这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实验十六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六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六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本实验通过催化荧光比色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方法,实验过程如下:一、实验操作1.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移液器、比色皿、离心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 实验药品:标准氯化钠溶液、未知含量的可溶性氯化物样品、酚酞指示剂、1-硝基-2-萘酚(可以用做还原剂的亚硫酸钠代替)。

3. 实验操作步骤:(1)测定标准氯化钠溶液的浓度。

①称取0.1g标准氯化钠,加入100ml锥形瓶中,用0.5M硝酸调至pH值为7.0±0.2。

②将荧光比色计置为波长450nm。

③将1ml1-硝基-2-萘酚溶液加入荧光比色皿中,再加入1ml标准氯化钠溶液,振荡2min,离心30s。

④测定上清液的吸收值A1。

(2)测定未知样品的氯离子含量。

二、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1. 标准氯化钠溶液和未知样品都要用0.5M硝酸调至pH值为7.0±0.2,使样品中其他离子浓度不影响氯离子的测定。

2. 操作过程中需保持干燥和防潮,否则会影响测量的精度。

3. 溶液振荡时间需保持一致,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比色皿和离心管需清洗干净,为了避免交叉污染,不同溶液不能用同一比色皿和离心管。

三、实验原理催化荧光比色法是利用氧化状态的还原剂还原荧光指示剂,然后荧光指示剂氧化后产生荧光,同时还原剂被氧化为氧化物,这个过程中存在催化作用。

在荧光指示剂存在时,氯离子会加速还原剂的催化作用,使荧光强度增强,最终测量荧光强度可确定氯离子浓度。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测定标准氯化钠溶液的浓度,计算得到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00mol/L,未知样品的氯离子含量A2=0.838,代入标准溶液的相关参数,计算得到未知样品的氯离子含量为0.0838mol/L。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利用催化荧光比色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方法,将标准氯化钠溶液和未知样品都用0.5M硝酸调至pH值为7.0±0.2,测定上清液的吸收值,得到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00mol/L,未知样品的氯离子含量为0.0838mol/L。

氯酸钾中氯化物分析方法探讨

氯酸钾中氯化物分析方法探讨

氯酸钾中氯化物分析方法探讨
一、引言
氯酸钾作为市场上最常见的氯离子源,具有重要的生物化学应用价值,使用时须遵循相
应的处理规定。

氯酸钾中含有氯化物,氯化物为易燃性和危险物质,因此需要进行有效
的分析和测定合格,检测氯酸钾中氯化物的方法有好几种,目前常用的有分光光度比色法
和气相色谱法等。

二、分光光度比色法
分光光度比色法是一种分析氯酸钾中氯化物的常用方法,根据电解质的吸收特性,在
不同的波长下,氯酸钾中的氯离子吸收率有不同。

采用紫外-可见材料电解质仪检测,选
取两个波长,代表均匀反应物量和氯离子吸收量,由测得的两个对数氯吸光系数进行校正,计算吸收比率,转换得到含氯量。

三、气相色谱法
另一种测定氯酸钾中氯化物的方法是气相色谱法,采用飞行时间法(FT/IR)进行检测,其原理是将氯酸钾中的氯离子在原位分解成氯原子,即氯化物,在比色箱中进行光谱
分析,得到比色图像和结果,计算得出氯化物含量。

四、结论
氯酸钾中的氯化物含量及其合格性十分重要,常用的分析氯酸钾中氯化物的方法有分
光光度比色法及气相色谱法,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五、参考文献
谢佳健,鲁维安,董艳艳. 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氯化钙中氯化物的研究[J]. 中国实
验诊断学,2015,19(3):334-336.
周杰,陈菁,陈毅.气相色谱法分析氯化钠中氯化物的研究[J].现代仪器与技术,2012, 20(4):16-17.。

水质氯化物质控样

水质氯化物质控样

水质氯化物质控样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水质的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中,氯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污染物,它可以来源于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如化肥和工业废水等。

为了控制水质中氯化物的含量,需要对水样进行分析测试。

而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使用质控样进行质量控制。

本文将对水质氯化物质控样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水质氯化物的含量和影响因素氯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污染物,它可以来源于自然界和人类活动。

自然界中,氯化物可以存在于地下水中、海水中和土壤中,其含量主要受到地质条件和降水量的影响。

人类活动中,氯化物可以来源于化肥、工业废水、污水等,其含量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水质中氯化物的含量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水中,氯化物可以与有机物质反应生成有害物质,如三卤甲烷等。

同时,氯化物还会对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水的生态系统。

因此,控制水质中氯化物的含量是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二、水质氯化物的分析测试水质氯化物的分析测试可以采用离子色谱法、荧光法、比色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离子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它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

离子色谱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样品中的离子分离出来,并通过检测离子峰面积或峰高来测定氯化物的含量。

为了保证水质氯化物分析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制备质量稳定的标准物质,来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常用的质控样品有纯水、标准溶液和实际样品等。

其中,标准溶液是一种经过精确配制的溶液,具有确定的浓度和组成,可以精确地用于分析测试。

三、水质氯化物质控样的制备和应用水质氯化物质控样是一种经过精确配制的样品,具有确定的浓度和组成,可以用于水质氯化物分析测试的质量控制。

水质氯化物质控样的制备需要选择适当的标准物质和配制方法,以保证样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氯离子的检验方式

氯离子的检验方式

氯离子的检验方式
1 一般介绍
氯离子是一种重要的水质参数,它主要包括氯化钠,氯化氢,氯化钾和其他的氯化物,氯离子可以通过水质检测仪测定。

水中氯离子如果超标会导致水的异味、腐蚀性增加,甚至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因此,对氯离子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2 检验方式
一般而言,用于氯离子检验的主要有波谱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比色法、碘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几种。

波谱光度法,通过利用溶液中吸收紫外光的原理,在254nm处可以测量出氯离子含量,这是一种抗干扰能力比较强的检测方法,可以较快准确地测量氯离子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根据原位氯的分光吸收特性,采用可见光区的分光光度值,从而推算原位氯的含量,具有准确性高,速度快的特点。

比色法是一种简单的测试方法,利用经过特定荧光剂衍生的荧光值,把一定的氯离子浓度关联到不同的标准色,从而进行检测。

碘谱法利用碘和氯离子之间的特异性反应,在特定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

通过检测溶液中产生的电解质浓度及相应色谱,来确定氯离子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在某些气体混合物的情况下依靠分子量、碰撞频率及分子穿梭速率等特征参数将气体分辨的技术,通常用于浓度高的环境体系,它能测量氯离子的准确数值,而且抗干扰能力较强,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中。

3 结论
氯离子是一种重要的水质参数,它可能会影响水质质量,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氯离子的检测是必须的。

目前常用的氯离子检测方法主要有波谱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比色法、碘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各种方法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

有效氯含量和质量分数的关系

有效氯含量和质量分数的关系

有效氯含量和质量分数的关系一、前言氯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于消毒、水处理等领域。

在这些应用中,氯含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有效氯含量是衡量氯消毒剂杀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质量分数则是衡量溶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指标。

本文将探讨有效氯含量和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二、有效氯含量1. 什么是有效氯含量?有效氯含量(Effective Chlorine Concentration,ECC)是指在溶液中能够发挥杀菌作用的游离氯离子(Cl-)和次氯酸根离子(ClO-)的总浓度。

它是衡量消毒剂杀菌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2. 如何测定有效氯含量?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比色法,另一种是采用电极法。

比色法适用于低浓度的溶液,而电极法则适用于高浓度溶液。

3. 有效氯含量与消毒效果的关系一般来说,当有效氯含量增加时,消毒效果也会随之增强。

但是,如果有效氯含量过高,反而会对水质造成影响,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消毒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有效氯含量。

三、质量分数1. 什么是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某种物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通常用符号w表示,其计算公式为:w = m / M其中m为溶液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为溶液总质量。

2. 如何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质量?要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质量,需要先将该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然后进行称重。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蒸发法、沉淀法、萃取法等。

3. 质量分数与物质含量的关系由于不同物质的摩尔质量不同,因此在相同的体积或重量下,它们所含有的粒子数也不同。

因此,在计算物质含量时需要考虑到摩尔浓度这一因素。

四、有效氯含量和质量分数的关系1. 有效氯含量与质量分数的计算关系在溶液中,有效氯含量和氯化物离子(Cl-)的质量分数之间存在一定的计算关系。

具体来说,它们的计算公式为:ECC = wCl- / MCl- × 35.5其中ECC为有效氯含量,wCl-为氯化物离子(Cl-)的质量,MCl-为氯化物离子(Cl-)的摩尔质量。

硫氰酸汞比色法测定血清氯

硫氰酸汞比色法测定血清氯

加入物
空白管 标准管 测定管
成年女性:54-77 umol/L 呈色太弱,增加硫氰酸汞的用量,使用前二者进行调整,使其色泽在460nm波长,10cm光径比色杯测定,吸光度在左右为宜。
【注意事项】
1、响
3、标准液呈色可稳定24h,学清呈色30min内 稳定,然后颜色会增加,因此应在1h内比 色完毕。
去离子水 亚铁嗪比色法测定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
呈色太弱,增加硫氰酸汞的用量,使用前二者进行调整,使其色泽在460nm波长,10cm光径比色杯测定,吸光度在左右为宜。
甘氨酸-盐酸缓冲液 1、实验用水必须经过去离子处理。
2、 掌握亚铁嗪比色法测定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原理。 【原理】血清中的铁与运铁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在酸性介质中铁从复合物中解离出来,被还原成二价铁,在于亚铁嗪直接作用生成紫
【评价】线性范围 75-125mmol/L
显色稳定性 2h内呈色稳定
干扰试验 胆红素达到225.7umol/L ,结果增加2.9%,Hb达到5g/L,结果增加 3.3%,β-脂蛋白达到15.94g/L和17.0g/L 时,结果分别增加4.3%和7.8%。
亚铁嗪比色法测定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
【原理】血清中的铁与运铁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在 酸性介质中铁从复合物中解离出来,被还原成二 价铁,在于亚铁嗪直接作用生成紫红色复合物, 与同样处理的铁标准液比较,求得血清铁含量。 总铁结合力(TIBC)是指血清中的运铁蛋白 能与铁结合的总量。将过量铁标准液加到血清中 ,使之与未带铁的运铁蛋白结合,多余的铁被轻 质碳酸镁粉吸附除去,然后测定血清中总铁含量 ,即总铁结合力。
*0. 86 )/A标* 去离子水
加入物
空白管 标准管 测定管
3%,β-脂蛋白达到15.

氯化物检测经验交流发言稿

氯化物检测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氯化物检测的经验。

氯化物检测在环保、化工、食品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多年来在氯化物检测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检测原理及方法1. 检测原理氯化物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氯化物与特定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特定颜色的化合物,通过比色或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常见的氯化物检测方法有离子色谱法、滴定法、比色法等。

2. 检测方法(1)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氯化物检测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等优点。

该方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氯化物离子,再通过电导检测器测定其含量。

(2)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氯化物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

该方法通过酸碱滴定反应,根据消耗的滴定剂体积计算氯化物含量。

(3)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基于氯化物与特定试剂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便,但灵敏度较低,适用于氯化物含量较高的样品检测。

二、检测样品前处理1. 样品采集在采集样品时,应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对于液体样品,应在样品采集容器中充分混合后取用;对于固体样品,应取样品的均匀部分。

2. 样品前处理(1)样品溶解:将采集到的样品用适量的溶剂溶解,确保样品完全溶解。

(2)样品过滤:将溶解后的样品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杂质。

(3)样品稀释:根据样品中氯化物的含量,对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使检测浓度在仪器检测范围内。

三、检测过程及注意事项1. 仪器操作(1)仪器预热:在检测前,应对仪器进行预热,确保仪器性能稳定。

(2)试剂配制:严格按照试剂配制要求,准确配制试剂。

(3)进样:将处理好的样品注入仪器,进行检测。

2. 检测注意事项(1)样品处理: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应避免样品污染,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试剂选择:根据样品特性和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试剂。

血清、尿液和脑脊液氯化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清、尿液和脑脊液氯化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清、尿液和脑脊液氯化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概述氯(Cl-)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阴离子,但在细胞内外均有分布,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水平衡以及酸碱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胃肠道分泌液中的含量最多的阴离子。

二、检测方法氯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库滴定法、硫氰酸汞比色法、离子选择电极法、酶法。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离子选择电极法。

三、参考区间血清或血浆氯化物:96 ~108mmol/L;尿液氯化物:170~250mmol/24h;脑脊液氯化物:120~132mmol/L。

四、临床意义(一)血清氯化物1、血氯增高血清氯含量超过105mmo/L称为高氯血症(hyperchloremia),血清氯增高常见于高钠血症、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过量注射生理盐水等。

①排出减少: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的少尿期、尿道或输尿管梗阻心功能不全等②血液浓缩:频繁呕吐反复腹泻、大量出汗等导致水分丧失、血液浓缩③吸收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综合征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使肾小管对NaCl吸收增加④代偿性增高:呼吸性碱中毒过度呼吸,使CO2排出增多HCO3-减少,血氨代偿性增高⑤低蛋白血症:肾脏疾病时的尿蛋白排出增加,血浆蛋白质减少,使血氨增加,以补充血浆阴离子⑥摄人过多:食入或静脉补充大量的NaCl、CaCl2、NH4Cl 溶液等2、血氯减低血清氯含量低于95mmol/L称为低氯血症(hypochloremia)。

血清氯减低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常见原因为氯化钠的摄入不足或丢失增加。

(1)摄人不足:饥饿营养不良、低盐治疗等。

(2)丢失过多:①严重呕吐、腹泻、胃肠引流等,丢失大量胃液、胰液和胆汁,致使氯的丢失大于钠和HCO3-的丢失。

②慢性肾衰竭、糖尿病以及应用类利尿剂,使氯由尿液排出增多。

③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由于醛固酮分泌不足,氯随钠丢失增加。

④呼吸性酸中毒,血HCO3-增高,使氯的重吸收减少。

(二)尿氯化物异常尿中氯离子浓度在一天中变化比较大,故尿的测定需要留取24小时的全部尿液,尿氯离子的升高和降低基本同尿钠离子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化物(比色法)
V×0.00001V×0.02
公式:X=————————×100改为:X=_________________(2)
m m
例如:称0.5006克试样依标准进行处理,处理后从200ml容量瓶取10ml,放入比色管。

标准比色管中除放入依标准进行处理的东西外,分别依次加入0.01mg/ml氯化钠溶液2.5ml,2.25ml,2.0m1,1.75ml,1.5ml,1.25ml,1.0ml,0.75ml,0.5ml,0.25ml。

若浅于2.5ml,若深于2.25ml,则按公式(2)计算的氯化物含量0.1%
若深于2.5ml,则不合格
实际工作中不用取这么多,可参考下表
加入0.01mg/ml氯化钠溶液的体积V(ml)氯化物含量(%)
若深于2.5ml不合格
若浅于2.5ml,若深于2.25ml0.1
若浅于2.25ml,若深于2.0ml0.09
若浅于2.0ml,若深于1.75ml0.08
若浅于1.75ml,若深于1.5ml0.07
若浅于1.5ml,若深于1.25ml0.06
若浅于1.25ml,若深于1.0ml0.05
若浅于1.0ml,若深于0.75ml0.04
若浅于0.75ml,若深于0.5ml0.03
若浅于0.5ml,若深于0.25ml0.02
若浅于0.25ml0.01
第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