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聘入职环节的法律风险与对策

合集下载

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合规要求

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合规要求

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合规要求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在招聘过程中,如果忽略了法律规定和合规要求,就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本文将从招聘发布、面试环节和录用过程三个方面阐述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合规要求。

一、招聘发布在招聘发布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法律风险和合规要求:1. 公平性原则:招聘广告和招聘信息发布应公平、公正,不得存在明显的性别、年龄、种族歧视现象。

在招聘广告中不宜使用性别特定的用语,如“男工”、“女性专职”。

2. 职位描述:招聘广告中的职位描述要真实准确,不能夸大、虚假宣传。

避免夸大薪酬待遇和福利,以免引发就业纠纷或误导求职者。

3. 信息安全:企业在招聘发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得泄露求职者的个人隐私信息。

合规要求包括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告知求职者信息使用目的和范围。

二、面试环节在面试环节中,要注意以下法律风险和合规要求:1. 平等待遇:招聘过程中要确保所有求职者受到平等待遇,不可对某些求职者进行歧视,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方面的歧视。

2. 合理提问:面试官在提问时应谨慎选择问题,避免与个人隐私、法定禁止歧视的范畴有关的问题,如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

3. 笔试评估:如果面试中需要进行笔试或技能评估,要确保评估内容与岗位要求相关,并符合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

评估结果应进行记录和保留,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三、录用过程在录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法律风险和合规要求:1. 合同签订:对于录用的员工,应及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约定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等相关事项。

合同内容要符合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引发劳动争议。

2. 薪酬支付:企业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薪酬标准和支付周期及时支付员工工资,避免拖欠或少发工资,以免引起劳动争议。

3. 社会保险及福利:根据法律规定,企业应按时按比例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履行相关职责。

此外,对于员工的福利待遇,企业也应按照法律规定执行,不得违规操作或拖欠。

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范与操作技巧

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范与操作技巧

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范与操作技巧1.防范面试过程中的风险: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应该注意遵循平等就业原则,避免对一些员工进行歧视。

在面试过程中,应该注意问题的合法性,避免触及到潜在的歧视问题。

2.合同签订风险防范:企业应该确保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中应包含员工的工作职责、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双方解除合同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

此外,合同的签订应符合国家法律和劳动法律的规定,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3.防范工资支付风险:企业应按时、足额支付员工的工资,同时保留相应的支付证明。

在支付工资时,不得以任何理由扣除员工的工资。

如确有必要扣除,则需符合法律规定,如劳动合同、劳动法和相关法规的约定。

4.防范加班风险:企业应该确保员工的加班情况符合法律规定,劳动时长不得超过法定上限。

企业应该明确加班的支付规定,并及时支付加班工资。

5.防范解雇风险:企业在解雇员工时应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并尽量避免引发法律纠纷。

在解雇员工时,应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并保留相关证据以防止员工提起合理的申诉。

6.风险防范教育与培训:企业应向员工提供必要的法律教育和培训,使他们了解劳动法律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规定。

通过教育和培训,员工能够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提高法律风险意识。

7.拒绝非法要求:企业应坚决拒绝任何违法或不合规的要求。

若企业接到任何要求违背法律或伦理的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或法律顾问,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拒绝和防范。

8.风险自查与合规检查:企业应定期进行劳动用工法律风险自查与合规检查,确保自身行为符合法律要求。

如果发现存在违法行为,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解决相关问题。

9.与劳动监督部门合作:企业应与劳动监督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和改变,以及政府监管的重点和要求。

总之,为了规避劳动用工法律风险,企业应当了解劳动法律的相关规定,合理地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并通过教育、自查和合作等方式加强自身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企业在员工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规避办法(精选5篇)

企业在员工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规避办法(精选5篇)

企业在员工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规避办法(精选5篇)第一篇:企业在员工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规避办法企业在员工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规避办法第一、审查员工的身份真伪。

这个可以通过网上查询其真伪。

第二、审查员工的学历真伪。

这个也可通过网上查询。

第三、审查员工跟原单位之间是否仍然存在劳动关系。

第四、审查员工身健康状况。

这个可通过体检来确认。

第五、对于特殊重要的岗位,委托专门的公司进行调查。

以上第三点最重要,如果企业无意识地招聘了一个与原来企业之间还存在着劳动合同关系或者身负有与原单位之间签订有保密协议或竞业禁止的协议的员工,那么企业就存在有与该员工一起对该员工的原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

怎么回避这个风险?1、要求员工签合同时提交一份离职证明,这是必须的一点,仔细审查离职证明上的公章是否真实,这个公章与社会保险转移单上的公章是否一致,是不是同一家公司开出来的。

2、审查这个员工身上是否负有保密义务或竞业禁止义务。

否则,通过这个员工开发出来的东西可能会造成对该员工原来单位的侵权。

因此,可以通过与该员工的原单位之间通过电话进行咨询或发送一份调查函来核实。

因此,企业在录用员工时,企业要制订一个劳动关系的详细告之单,将相关告之内容(包括工资约定、工作环境、劳动保护、职业危害等)向员工告之,然后让员工签字,企业留存,然后再签订劳动合同。

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还可以约定,若员工填报的个人信息不真实,则企业可以此为由辞退他或不宜录用。

但企业在进行这个约定时,表述一定要清楚,因为辞退员工与是否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两种不同的权利。

因此,要想回避,就需要作如下表述:“如果员工提供了虚假的信息时,视为欺诈,企业就可以与之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这样才是一个较完整的表述。

第二篇:关于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卖方如何规避风险关于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卖方如何规避风险我是刚经历过卖二手房的卖方,很多网络信息都是说买方如何防范风险,却很少提及卖方如何防范风险。

公司在聘用中应注意的法律风险

公司在聘用中应注意的法律风险

公司在聘用中应注意的法律风险一、引言公司在招聘和聘用员工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意识到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本文将就公司在聘用中应注意的法律风险展开论述。

二、平等就业机会在招聘过程中,公司需遵守平等就业的原则,不能基于性别、年龄、种族、宗教、民族等因素进行歧视。

公司应在招聘广告、面试以及录用决策过程中确保符合法律的要求,避免对特定群体的不公平待遇,并使用公正的招聘标准和程序。

三、劳动合同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前,公司务必详细阅读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和劳动法规的要求。

合同中应清晰列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工作内容、薪酬体系、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

同时,公司还需警惕与员工签订的合同具有的失效或违法的风险。

四、薪酬与福利公司在规定薪酬和福利标准时,务必遵循国家的最低工资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此外,公司应充分了解劳动法规,确保在涉及小时工、加班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做出正确决策,以避免违法的风险。

五、保护劳动者权益公司应注重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需要建立并执行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备和防护用品。

六、保密义务公司在雇佣员工时应重视保密义务的约定。

对于接触到公司机密或涉及商业机密的员工,应明确约定保密义务,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公司的商业机密不被泄露。

此外,在解雇员工时,也需注意对员工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的保护。

七、竞业限制为防止员工离职后对公司形成竞争,公司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一定的竞业限制条款。

这些条款应符合法律规范并履行合理性的要求,避免过度限制员工的就业权利。

八、劳动争议解决在公司与员工之间存在劳动争议时,双方应尽量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

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公司应了解相关的法律程序和流程,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以便在解决劳动争议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招聘风险及规避

招聘风险及规避

招聘风险及规避引言概述:在进行招聘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如招聘人员不符合要求、招聘流程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风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了解招聘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招聘流程不规范的风险及规避措施1.1 风险:招聘流程不规范可能导致招聘人员不符合要求,影响企业业务运作。

1.2 风险:招聘流程不规范可能导致招聘程序不公平,引起员工不满,影响企业内部稳定。

1.3 风险:招聘流程不规范可能导致招聘程序存在漏洞,被不法份子利用,造成安全隐患。

二、招聘人员不符合要求的风险及规避措施2.1 风险:招聘人员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员工绩效低下,影响企业业绩。

2.2 风险:招聘人员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员工流动率高,增加企业成本。

2.3 风险:招聘人员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员工不适应企业文化,影响团队合作。

三、招聘程序存在歧视的风险及规避措施3.1 风险:招聘程序存在歧视可能导致员工不公平待遇,引起法律诉讼。

3.2 风险:招聘程序存在歧视可能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影响品牌形象。

3.3 风险:招聘程序存在歧视可能导致员工士气低落,影响工作效率。

四、招聘信息虚假的风险及规避措施4.1 风险:招聘信息虚假可能导致员工对企业产生误解,影响员工忠诚度。

4.2 风险:招聘信息虚假可能导致员工期望值过高,增加员工流动率。

4.3 风险:招聘信息虚假可能导致企业招聘形象受损,影响招聘效果。

五、招聘后绩效评估不规范的风险及规避措施5.1 风险:绩效评估不规范可能导致员工不公平待遇,引起员工不满。

5.2 风险:绩效评估不规范可能导致员工绩效评估不许确,影响企业决策。

5.3 风险:绩效评估不规范可能导致员工激励机制不健全,影响员工积极性。

结论:招聘风险是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惟独了解招聘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才干有效降低风险,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招聘流程,加强员工绩效评估,确保招聘过程的公平、公正,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招聘风险及规避

招聘风险及规避

招聘风险及规避一、引言在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如招聘到不适合岗位的员工、招聘程序不合规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招聘过程中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规避策略。

二、招聘风险1. 招聘到不适合岗位的员工在招聘过程中,可能会浮现招聘到不适合岗位的员工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员工能力不匹配、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 招聘程序不合规招聘过程中,如果程序不合规,可能会引起法律纠纷,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例如,未经合法授权擅自采集个人信息、歧视性招聘等行为都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

三、招聘风险规避策略1. 制定明确的招聘岗位要求在招聘前,制定明确的岗位要求,包括所需的技能、经验和学历等。

通过明确要求,可以筛选出更符合岗位需求的候选人,降低招聘到不适合岗位员工的风险。

2. 定期进行面试培训面试是招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面试官的能力和专业性直接影响招聘结果。

定期进行面试培训,提升面试官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准确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适应性。

3. 严格执行招聘程序招聘程序的合规性对于规避法律风险至关重要。

应确保招聘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如公平竞争原则、保护个人信息等。

同时,建立完善的招聘档案,记录招聘过程中的各项细节,为可能浮现的法律纠纷提供证据。

4. 建立背景调查机制在招聘过程中,进行背景调查是必要的。

通过调查候选人的工作经历、教育背景和个人信用等,可以验证其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降低招聘风险。

5. 合理设置试用期为了减少招聘风险,可以合理设置试用期。

试用期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更长的时间来评估新员工的适应性和工作表现,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减少对企业的影响。

6. 寻求专业的招聘服务机构的协助如果企业自身无法有效应对招聘风险,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招聘服务机构的协助。

这些机构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招聘团队,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招聘解决方案,降低企业的招聘风险。

四、结论招聘风险是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公司员工的招聘录用与入职法律风险的防范

公司员工的招聘录用与入职法律风险的防范

公司员工的招聘录用与入职法律风险的防范在现代社会中,公司员工的招聘录用与入职过程是非常重要且复杂的。

一家公司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然而,这一过程也伴随着一定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公司员工的招聘录用与入职的法律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防范策略。

一、面试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公司进行面试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然而,面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法律风险,如歧视、侵犯隐私等。

首先,面试中的歧视风险。

根据法律,雇主不得因为受雇者的性别、年龄、种族、宗教、婚姻状况等因素而拒绝其录用。

因此,在面试过程中,公司应该避免询问与工作能力无关的个人信息,并根据应聘者的能力和经验进行评估。

其次,面试中的隐私问题。

在面试过程中,公司可能会要求应聘者提供一些个人信息,如身份证明、教育经历等。

为了防范法律风险,公司应保护这些信息的私密性,并遵守相关的数据保护法规。

另外,公司不应该搜集与工作职责无关的个人信息,以避免侵犯应聘者的隐私权。

为了预防以上风险,公司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招聘人员需要接受面试和招聘相关的法律培训,以了解相关的法律要求和防范措施。

其次,在面试过程中,需要制定规范的面试问题以确保其与工作职责相关,并避免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最后,在收集和保护应聘者的个人信息时,公司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数据进行妥善的保护和处理。

二、招聘广告与宣传的法律风险招聘广告和宣传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但不当的宣传方式也存在法律风险。

首先,虚假宣传可能涉及虚假广告法律风险。

公司在招聘广告中不应夸大虚假的工作内容、待遇和发展前景。

否则,一旦应聘者因广告内容的虚假而受到损害,公司可能面临侵权诉讼。

其次,宣传中的歧视风险。

类似于面试过程中的歧视问题,公司在招聘广告中也应避免使用歧视性的言辞或偏好某一类人的描述。

遵循平等、公正、开放的原则能够降低法律风险。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公司在发布招聘广告之前应该进行仔细审查,并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无歧视性和欺骗性。

从法律角度解析入职、在职、离职管理中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从法律角度解析入职、在职、离职管理中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从法律角度解析入职、在职、离职管理中的风险与应对策略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入职、在职、离职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但是,由于法律法规的复杂性和频繁的变化,企业在入职、在职、离职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入职、在职、离职管理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入职管理中的风险与应对策略1. 虚假简历带来的风险入职前,有些求职者可能会故意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或工作经历,这给企业带来了安全风险和信任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企业可以加强背景调查工作,与之前的雇主或相关机构核实求职者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

2. 劳动合同未达到法律要求的风险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必须符合劳动法的要求,否则可能会面临劳动纠纷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企业应当确保劳动合同的内容、形式等符合相关法律要求,并及时更新合同。

3. 劳动关系管理不当的风险在员工入职后,企业需要妥善管理劳动关系,如加强劳动纪律、保护合法权益等。

如果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不当,可能会面临工会组织、劳动仲裁或劳动纠纷等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企业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员工,并重视与员工的沟通与协商。

二、在职管理中的风险与应对策略1. 劳动法规制约的风险在员工在职期间,企业需要遵守相关劳动法规,包括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等方面的法律要求。

如果企业违反劳动法规,可能面临劳动监察、行政处罚等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劳动权益得到合理保障。

2. 工伤事故风险在职期间,员工在工作时可能会遭受意外事故导致工伤。

如果企业对工伤事故处理不当,可能会面临工伤赔偿、责任追究等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及时处理工伤事故。

3. 雇佣合同终止带来的风险在员工离职或雇佣合同终止时,企业需要依法履行解除合同的程序和义务,否则可能会面临劳动争议、法律诉讼等风险。

招聘风险及规避

招聘风险及规避

招聘风险及规避招聘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招聘过程的顺利进行,并选择到合适的人才,企业需要了解招聘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招聘风险及规避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招聘风险1. 虚假简历风险:应聘者可能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和工作经历,企图欺骗招聘人员。

2. 不适合岗位风险:招聘人员可能在选拔过程中无法准确评估应聘者的能力和适应性,导致招聘到不适合的人员。

3. 法律风险:招聘过程中可能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例如歧视性招聘、违法解雇等。

4. 内部推荐风险:内部推荐可能导致关系过于亲密,影响选拔过程的公正性。

5. 高离职率风险:招聘到不合适的员工可能导致高离职率,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二、招聘风险规避措施1. 建立完善的招聘流程:制定招聘流程,明确招聘岗位的要求和选拔标准,确保选拔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2. 面试技巧培训:培训招聘人员掌握有效的面试技巧,包括提问技巧、观察和评估能力等,以准确评估应聘者的能力和适应性。

3. 背景调查:对应聘者提供的个人信息进行核实,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以排除虚假简历的风险。

4. 多轮面试:通过多轮面试来评估应聘者的能力和适应性,减少误判的可能性。

5. 避免歧视性招聘:在招聘过程中遵守劳动法律法规,避免歧视性招聘行为,例如不以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为基础做出招聘决策。

6. 建立内部推荐制度:建立明确的内部推荐制度,确保内部推荐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避免关系过于亲密的情况出现。

7. 培训和发展计划:为新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计划,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岗位,减少离职率。

8. 建立离职调查机制:对离职员工进行调查,了解离职原因,从而改进招聘和管理工作,降低离职率。

总结:招聘风险是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但通过建立完善的招聘流程、培训招聘人员的面试技巧、进行背景调查、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建立内部推荐制度、提供培训和发展计划以及建立离职调查机制等规避措施,企业可以降低招聘风险,选择到合适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招聘中的法律风险

招聘中的法律风险

招聘中的法律风险在招聘中,企业面临着各种法律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法律纠纷、经济损失以及声誉受损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风险,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平等就业机会法律风险根据平等就业机会法规定,雇主不能因为候选人的种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原因拒绝或歧视某些候选人。

如果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歧视行为,将可能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

因此,企业在面试和录用过程中应该公正对待所有候选人,遵守法律要求,确保选择最合适的人员。

二、虚假招聘广告法律风险如果企业发布虚假的招聘广告,吸引了大量候选人并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将面临法律风险。

虚假广告可能包括虚假职位描述、错误的薪资待遇和错误的福利待遇等。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企业在发布招聘广告时应该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确保与候选人的沟通和预期保持一致。

三、违反隐私法律风险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可能会收集和处理候选人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号码、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等。

如果企业未经候选人授权或违反隐私法律要求擅自使用这些信息,将面临法律风险。

为了避免违反隐私法律的风险,企业应该在收集、存储和使用个人信息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候选人的隐私权益。

四、雇佣合同法律风险签订雇佣合同是雇主与员工之间的法律约束关系,如果合同条款不合法或不完善,将会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企业应该咨询专业人士,确保雇佣合同合法合规,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降低法律纠纷的风险。

五、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可能会接触到候选人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

在录用人员时,企业应该与候选人明确约定知识产权归属和保密义务,以防止未来出现利益纷争和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风险。

在招聘中,法律风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企业应该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公正招聘,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遵守隐私法律,签订合法合规的雇佣合同,并与员工明确约定知识产权归属。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效地管理法律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招聘过程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如何避免风险

招聘过程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如何避免风险

招聘过程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如何避免风险在现代社会中,招聘过程中涉及到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备受关注。

正确处理这些问题能够确保公平公正的招聘环境,并避免企业和个人因违反道德和法律规定而造成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招聘过程中常见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并提供一些建议来避免风险。

一、虚假宣传虚假宣传在招聘过程中十分常见,可能出现在职位广告、面试宣言或简历中。

虚假宣传存在的问题在于,它可能误导求职者对工作内容和条件的理解,使求职者做出不准确或错误的决策。

为避免风险,企业应当提供准确、真实的职位描述和要求。

任何宣传材料都应该实事求是,不夸大事实。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应当询问与工作相关的问题,避免提问无关的私人问题。

二、歧视和偏见歧视和偏见在招聘过程中是道德和法律禁止的行为。

它可能基于种族、性别、年龄、宗教或国籍等因素。

为避免风险,企业应当建立公平公正的招聘政策,严禁歧视和偏见的行为。

面试官应当专注于求职者的能力和资历,而非个人特质。

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来加强员工对多元性的认识,确保招聘过程公正。

三、隐私和保密在招聘过程中,公司可能接触到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和资料。

这些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教育背景和就业记录等。

为避免风险,企业应当妥善保护求职者的隐私和保密信息。

这可以通过确保所有文件的安全存储和销毁来实现。

同时,企业还应该明确告知求职者其个人信息的使用目的,并尽可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四、公司间诚信合作在招聘过程中,公司间的诚信合作是关键。

这包括遵守互相的协议和保密协议、避免挖墙脚、尊重竞争对手的员工等。

为避免风险,公司应当建立良好的商业道德和合作伙伴关系。

在和其他公司合作时,应当严格遵守协议和保密要求。

公司还应该避免通过不正当手段招聘其他公司的员工,以免造成法律纠纷。

五、候选人的权益在招聘过程中,候选人也有一些权益需要被尊重。

这包括及时、透明地告知候选人招聘流程和结果,以及按照招聘流程公正评估候选人。

为避免风险,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招聘流程,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

招聘风险及规避

招聘风险及规避

招聘风险及规避引言概述:招聘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风险。

不合适的招聘决策可能导致企业面临人才浪费、业务受阻等问题。

因此,了解招聘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一、招聘过程中的风险及规避1.1 招聘信息不准确或夸大招聘信息的不准确或夸大会导致招聘人员与实际岗位不匹配,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

为规避此风险,企业应确保招聘信息准确、真实,并与实际岗位要求相符。

同时,可以通过面试、背景调查等方式验证候选人的能力和经验。

1.2 招聘程序不规范招聘程序不规范可能导致招聘过程中出现偏见、歧视等问题,进而引发法律纠纷。

为规避此风险,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招聘流程,明确招聘程序和标准,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招聘。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招聘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法律意识。

1.3 招聘人员素质不合格招聘人员素质不合格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为规避此风险,企业应在招聘过程中注重候选人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引入外部专业机构进行测评,以确保招聘人员的素质符合岗位要求。

二、员工离职风险及规避2.1 员工流失率高员工流失率高将导致企业不断面临招聘和培训的成本压力,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稳定性和业务连续性。

为规避此风险,企业应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福利待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2.2 知识和技能流失员工离职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知识和技能的流失,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为规避此风险,企业应建立知识管理系统,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团队协作。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培训和绩效激励等措施,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满意度,增加员工的留存率。

2.3 离职员工的不良竞争行为离职员工的不良竞争行为可能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如泄露商业机密、挖走客户资源等。

为规避此风险,企业应加强员工离职管理,建立离职知识交接和保密制度,并与员工签署保密协议。

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及防范

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及防范

浅谈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范一、企业招聘时要注意的法律风险1、企业发布招聘信息的法律风险企业的招聘信息一般都会发布于电视、报纸、求职网站等公众传媒场所。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通常都会详细的在招聘信息中阐明,学历,性别,年龄,工龄等。

因此企业发布的招聘要求可能隐含某些歧视性的招聘条款,最常见的就是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以及对有乙肝求职者的歧视,这些歧视极其容易与求职者发生法律纠纷。

2、员工入职的法律风险企业对于求职者面试后有意向签订劳动合同的,在签订劳动合同前要注意求职者可能与原单位未解除劳动关系或者求职者与原单位有竞业禁止协议或者保密协议。

如果与有协议或者未与原单位解除关系的求职者建立劳动关系的话,一旦求职者的原单位因为一些商业秘密上的泄露使得求职者原单位的利益受到侵犯,这时企业有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

3、企业应尽告知义务的法律风险企业在招聘时的信息不对称,会使得求职者做出错误的判断。

我国《劳动合同法》中明确了企业与求职者双方都应当有相应的知情权,如果双方有一方隐瞒或者欺诈而令对方做出违背自身意愿的情况下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会被认定为无效。

在实务中,一些中小企业在劳动合同中未写明或者未告知求职者具体的劳动时间、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情况,存在一定的欺诈风险,容易被求职者在应聘成功入职后,以未尽告知义务而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支付一定的劳动赔偿金,更大的损失在于企业的形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防范告知义务的法律风险尤为重要。

4、企业发布录用通知书的法律风险劳动合同的建立一般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生效,但目前越来越过的企业采用录用通知书的形式。

录用通知书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外资企业聘用员工,现在很多大型的国有企业也开始适用,录用通知书的本质是一个合同,具有合同的效力。

我们可以把企业的录用通知书看成一个企业给求职者发出的要约,要约里明确各种岗位职责、工作地点,薪酬福利等并愿意与求职者达成劳动关系。

一旦录用通知书发出,只要求职者承诺了企业发出的要约,该劳动合同就此生效,而且录用通知书发出后内容不可以更改,这样有可能会导致法律风险。

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和合规问题

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和合规问题

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和合规问题在招聘管理中,法律风险和合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一不小心,一家企业可能会陷入诉讼泥潭,甚至承担巨大的赔偿责任。

因此,在进行招聘工作时,企业必须时刻关注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合规操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招聘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和合规问题。

一、人员招聘的程序合规人员招聘是企业招聘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也是法律风险最高的环节之一。

在招聘流程中,企业需严格遵守平等就业原则、劳动法和就业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

招聘广告不得歧视任何特定群体,招聘过程中要避免任何不合理的要求和歧视行为。

同时,应规范面试程序,遵守面试守则,并保护应聘者的隐私权。

二、不当招聘与误导行为不当招聘与误导行为是招聘管理中的常见法律纠纷。

例如,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

企业在招聘广告中应遵循真实、准确、明确的原则,不得夸大职位的吸引力,不得虚假宣传招聘需求。

此外,招聘人员不能明知或应知某一候选人不符合职位要求,却依然录用该候选人,否则企业可能面临雇佣歧视、误导招聘等法律风险。

三、薪酬福利的合规问题薪酬福利是招聘管理中另一个容易引发纠纷的焦点。

企业在制定薪酬政策时必须合法合规,并且公正公平。

不得进行性别歧视、年龄歧视、身体条件歧视等。

企业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经验和能力合理制定薪酬水平,确保与市场竞争力相符。

此外,福利待遇也必须合法合规,企业不得随意变更或剥夺员工的福利权益。

四、劳动合同的合规性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法律依据,招聘过程中签订的劳动合同必须合规。

劳动合同应遵守劳动法规定,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企业应根据岗位需求和员工特点,选择合适的用工形式,如固定期限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劳务派遣合同等,并确保劳动合同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五、员工隐私与信息保护在招聘管理中,企业需要处理大量的员工个人信息。

为保护员工隐私,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保护制度,确保员工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企业需要明确告知员工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目的,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私自泄露、修改或滥用员工个人信息。

招聘和离职环节法律风险控制及应对策略

招聘和离职环节法律风险控制及应对策略

招聘和离职环节法律风险控制及应对策略招聘和离职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存在一定法律风险的环节。

本文将从招聘和离职两个方面分析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招聘环节法律风险控制及应对策略1. 广告歧视风险: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发布的招聘广告不能包含任何与性别、年龄、民族、宗教等相关的歧视信息,否则可能被视为违反《就业平等法》等法律的规定。

为了避免此类风险,企业应该仔细审查和筛选招聘广告的内容,确保广告内容合法、公正。

2. 考核标准合法性风险: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在筛选候选人时,需要制定公正、合理的考核标准,以确保不违反《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应该明确招聘标准,并根据岗位要求制定合理的面试问题和体检标准。

招聘过程中的考核,应以候选人的能力和经验为主要评判依据,而不应以性别、年龄、民族等因素歧视候选人。

3.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风险:在招聘过程中,企业需要收集候选人的各类个人信息,包括简历、身份证、健康体检报告等。

应确保这些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为了控制风险,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招聘信息的保密工作,避免未经候选人同意将其个人信息泄露或用于其他目的。

二、离职环节法律风险控制及应对策略1. 合同解除风险:当劳动关系即将解除时,企业需要依法与员工进行解除合同的协商和签订解除协议。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企业未与员工达成一致或采取不合法的解除方式,可能会面临劳动仲裁或法律诉讼的风险。

为了控制风险,企业应及时与员工沟通,合理对待员工的离职请求,并确保合同解除的过程合法。

2. 离职补偿金风险: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员工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有权获得相应的离职补偿金。

如果企业未支付离职补偿金或支付不足,可能会面临法律纠纷。

为了控制风险,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按照法定规定计算和支付员工的离职补偿金,并保留相关的支付证据。

3. 员工隐私保护风险:在员工离职后,企业需要处理员工的个人信息,包括档案、薪资等。

新员工法律法规风险防范措施

新员工法律法规风险防范措施

新员工法律法规风险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法律法规的遵守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员工的法律法规风险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员工在加入企业后,需要了解并遵守企业的法律法规,以免因违反规定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影响企业的声誉。

因此,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新员工了解并遵守法律法规,以降低法律风险。

一、加强培训。

为了帮助新员工了解企业的法律法规,企业需要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企业的基本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法、劳动保护法、公司规章制度等内容。

通过培训,新员工可以了解企业的法律法规要求,知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避免因为无知而违规行为。

二、建立规章制度。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员工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可以包括公司的行为准则、劳动纪律、安全生产规定等内容,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可以让新员工清楚地了解企业的法律法规要求,从而避免违规行为。

三、加强沟通。

企业需要加强与新员工的沟通,及时解答新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法律法规问题。

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设立法律法规咨询渠道等方式,为新员工提供必要的法律法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

四、建立监督机制。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新员工的法律法规遵守情况进行监督。

监督机制可以包括定期的法律法规检查、举报渠道、违规行为处理程序等内容,通过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新员工的违规行为,降低法律风险。

五、加强惩戒措施。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新员工,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以起到警示作用。

惩戒措施可以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停职、解雇等方式,通过加强惩戒措施,可以让新员工明白违反法律法规的严重性,从而更加重视法律法规的遵守。

六、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让新员工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法律法规要求。

宣传方式可以包括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举办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等内容,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可以提高新员工对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降低法律风险。

招聘风险及规避

招聘风险及规避

招聘风险及规避一、引言招聘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从招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出发,提出相应的规避策略,以匡助企业有效降低招聘风险。

二、招聘风险及规避策略1. 虚假简历风险虚假简历可能导致企业误聘不合适的员工,从而影响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为规避这一风险,企业可采取以下策略:- 严格核实简历信息:通过电话面试、背景调查等方式核实候选人提供的信息。

- 聘用专业机构进行背景调查: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候选人的学历、工作经历等进行核实。

- 面试技巧培训:提供面试官培训,使其能够准确判断候选人的真实能力和经历。

2. 内部推荐风险内部推荐可能导致招聘过程不公平,造成员工间关系紧张。

为规避这一风险,企业可采取以下策略:- 设立明确的内部推荐政策:明确内部推荐的条件和程序,确保公平公正。

- 多元化招聘渠道:不仅仅依赖内部推荐,同时通过招聘网站、校园招聘等渠道广泛招聘,增加候选人的多样性。

- 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向内部推荐人反馈招聘结果,保持透明度,减少不必要的猜测和矛盾。

3. 法律合规风险招聘过程中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风险,如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等。

为规避这一风险,企业可采取以下策略:- 建立合规招聘流程:明确招聘程序,确保招聘过程合法合规。

- 培训招聘人员:加强对招聘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其合规意识。

- 定期审查招聘政策:定期检查和更新招聘政策,确保与最新的劳动法律法规保持一致。

4. 招聘渠道风险选择不合适的招聘渠道可能导致招聘效果不佳,浪费企业资源。

为规避这一风险,企业可采取以下策略:- 市场调研:了解不同招聘渠道的特点和适合对象,选择最适合企业需求的渠道。

- 多元化渠道组合:同时使用多个招聘渠道,如招聘网站、社交媒体、校园招聘等,提高招聘效果。

- 数据分析:通过对招聘渠道的数据分析,评估其效果,及时调整招聘策略。

5. 高流失率风险招聘到的员工流失率高可能导致企业运营不稳定,增加招聘成本。

招聘环节8个法律风险及对策

招聘环节8个法律风险及对策

招聘环节8个法律风险及对策一、招聘中存在就业歧视行为,导致被媒体报道或被应聘者起诉。

就业歧视行为在实务中是比较常见的,较多的体现在性别歧视、对传染病病原携带者拒绝录用。

【对策】1)注意招聘启事的撰写,杜绝在招聘启事中出现歧视性内容,就业促进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另外,还不得歧视残疾人、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

2)特别注意: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否则可能会被判令支付精神抚慰金,也容易引起媒体报道。

二、发出OFFER后又因故取消,应聘者向公司索赔经济损失。

录用环节中用人单位先发出OFFER决定录用,事后又因各种原因未予录用的情况比较普遍,给用人单位也会带来法律风险。

【对策】用人单位随意撤销OFFER,法院一般会认为属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从合同法理论考虑,用人单位承担缔约过失责任,需赔偿相应的损失。

用人单位应当制作规范的OFFER尽量降低或消除取消OFFER的风险,比如在OFFER中设置OFFER的有效期、OFFER的生效条件(列举应聘者需具备的条件)、公司可单方解除OFFER的条件等。

其实,100%保险的方法是不发录用通知的,或者发个录用意向书吧:)三、一概将招聘条件当作录用条件。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试用期内解除不符合录用条件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但是,用人单位需举证证明录用条件及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事实。

【对策】作为HR,需对招聘条件和录用条件有清晰的认识。

1)适用的主体不同:招聘条件针对的是不特定多数的潜在应聘者,而录用条件适用的是符合招聘条件已录用并在试用期内的具体劳动者;2)二者的要求亦不同:招聘条件要求的一般是应聘者的初步资格、基本条件,包括学历、经历、职称、技术资格等条件(当然,不排除某些岗位,招聘条件可等同于录用条件)。

录用条件则要求更进一层,是指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符合某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所包括的全部条件,是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前提条件。

企业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

企业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

企业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1、招聘广告撰写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招聘信息的发布离不开招聘广告的撰写,在招聘的宣传广告材料上,一定要注意不要虚拔单位的地位,颜色和版式要符合公司的性质和文化内涵,同时在对应聘人员的要求上,不能出现如性别、年龄、民族等歧视性要求,以免影响企业的对外形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法律风险。

《就业促进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的不同而受歧视。

此外,《就业促进法》第三章专门规定了公平就业的内容,明确了反对就业歧视的具体内容,如性别歧视、民族歧视、疾病歧视等。

关于疾病歧视,《就业促进法》第三十条明文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但是,经医学鉴定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或者排除传染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在撰写招聘广告时,应为劳动者提供公平就业的机会,避免包含有意或无意的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身份歧视以及疾病歧视等内容。

2、员工背景调查时的法律风险防范当前由于求职人员在市场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用人单位招聘门槛也越来越高,求职者面临极大的压力,求职者被迫对自己进行包装,在简历的制作当中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难免会有弄虚作假的成分。

这就需要对应聘者的背景进行调查。

而且《劳动合同法》也明确赋予了用人单位背景调查的权利,即《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从法律的角度,对员工背景的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年龄是否达到16周岁:根据《劳动法》第15条的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招聘环节法律风险与对策
2020年春节宅在家里也已结束。

春节后将是企业一年中招聘员工的高峰期,今年因疫情的影响,可能更胜。

招聘环节是企业用工管理的起始,稍有不慎,将会给后面的用工管理带来弊患。

甚至成为员工主动离职反而要求企业二倍支付经济补偿的索赔理由。

企业在招聘入职环节有哪些法律风险?应采取怎样的对策进行规避呢?
1、招聘信息含用工歧视内容,被以侵犯一般人格权为由涉讼,除赔礼道歉外,还可能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风险。

对策:如果不是特定行业,招聘信息中一般不对应聘者的自然属性的条件做限制,如:煤矿井下工种只招男性、乘务员要求身高等。

对于后天通过学习训练可以形成的社会属性条件可以做出限制,如:学历、职称等。

2、员工入职前未进行体检,入职后发病或突发疾病死亡风险。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对策:体检应该在录用之前进行,防止带病员工入职。

体检费用由谁承担,法律未具体规定。

笔者认为,员工有义务证明自己身体健康。

体检机构应
该由企业选择。

体检的内容与项目应该合法化。

体检报告领取及管理上企业应该高度重视。

3、因录用员工与前单位纠纷引发连带赔偿责任风险。

《劳动合同法》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策:入职时要求应聘员工提供先前单位的离职证明。

认真分析、了解应聘员工对先前单位有无劳动关系与竞业限制。

要求应聘员工签订无其他单位劳动关系和竞业限制的确认书。

4、应聘者使用虚假证件,发生工伤引发企业承担责任的风险。

因单位招聘条件高,应聘者对自己进行包装,在简历制作上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难免会有弄虚作假的成分。

实践中,持他人身份证或假身份证、假学历证、假学位证入职的现象也有。

用人单位凭该身份证购买社保,若发生工伤需社保支付待遇时,社保部门经审查后通常会以身份资料不实拒付。

此时,用人单位会承担相应管理过错赔偿责任,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对策:入职时认真审查应聘者的各种证件并签订书面确认书。

5、应聘者在劳动合同上签名时搞虚假,离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向企业索赔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赔偿风险。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对策:企业要安排可靠人员在员工入职时面签劳动合同,有条件的企业尽量安排在有视频监控的场所签劳动合同,并保存好视频。

用于签字的笔由企业配备,防止褪色笔在合同上签字。

合同签订后即建档锁柜保存。

在入职流程设计上,企业还可另设计一人保管已签劳动合同的确认书。

该确认书仍由应聘者与前述可靠人员在签劳动合同时一并面签,分开保存。

防止劳动合同保管上出问题。

6、录用条件不明确,导致试用期解除员工无依据的风险。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企业上述解除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

但若按第(一)款解除,如果没有明确的录用条件,企业就更无法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

使企业在解除劳动关系时显得被动。

有的企业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去解除试用期劳动合同,因而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责任;录用条件是用人单
位要求劳动者符合某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所包括的全部条件。

是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前提条件。

因此,企业应发挥好这个条件的主观能动作用。

对策:结合企业岗位具体情况,设定尽可能详尽的录用条件,加入可以量化的具体工作任务、业绩考核指标以及出勤率等方面内容。

7、未记载和确认员工文书送达地址的风险。

员工旷工或无故离开企业时,若没有确认的送达地址,企业向员工表达管理上的意思表示就非常麻烦。

因此,员工入职时确认好送达地址对方便后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对策:入职时用确认书形式确认邮寄送达的地址,如:身份证地址、现在的通信地址、紧急联系人的地址等;也可以在劳动合同中加入文书送达地址条款。

8、未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风险。

1)草率试工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有的企业为避免草率录用带来风险,便在正式聘用前先试工几天再决定是否录用。

但《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就得承担劳动法上的各项义务。

《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2)单独签订试用合同导致应提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内。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如果该员工试用期结束后入职,签订的试用期合同已经属于签订了一次书面劳动合同了。

签后面的合同就属于第二次签订了。

再后就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因此,企业丧失了第一次合同后的用工选择权。

《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3)员工入职后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离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向企业索赔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赔偿。

对策:员工入职后要在一个月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约定试用期。

9、招聘中未履行告知义务导致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

《劳动合同法》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企业若未履行该告知义务,解除劳动关系时,可能招致员工不知情的抗辩
而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二倍经济补偿的责任。

对策:企业可在告知书中进行书面告知。

若没有告知,劳动合同的内容实际上也就是这些内容。

因此,签订了劳动合同也就履行了该告知义务。

古有谚语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依法治国的新时代,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应该摒弃原有随意用工的习惯,建立合规的用工管理制度,减少企业涉诉分析。

愿以上分析能为企业在招聘入职环节提供一些建议或指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