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妖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一【清代】蒲松龄
爱读《聊斋》之卷一 第八篇《咬鬼》阅读分享
《聊斋志异》一共494篇鬼狐故事,蒲松龄所写原著多用文言,词句晦涩,生僻字词汇集,今人阅读难度颇大。而一旦读懂,则回味无穷。现今白话译文版本虽多,却难觅全本故事集。
如今,予不才,试译文,借如今自媒体平台之蓬勃,与众位读书爱好者分享。
第一卷 第八篇《咬鬼》白话故事
有一位沈麟生讲的故事。他的一位朋友,是名老汉,这一年的夏天,有一天,自己在家中前厅午休的时候,迷迷糊糊地就看到一名女子,掀开门帘进到了他们家里。
那女子的装扮是白布缠头,身穿麻裙,披麻戴孝,像是家中有丧事的样子。女子进屋以后,就奔后厅去了。老汉以为这就是邻居家的妇女,来找自己家的内人,串门儿闲聊天来的。
但转念又一想,觉得很不对劲,这女子穿白戴孝的,家里必然是有丧事,这个时候,一般只有别人上门拜访她家的道理,没有说穿着丧服去别人家串门儿的道理啊!
老汉正自己躺在床上纳闷呢,那女子又从内厅出来了。老汉细一看,女子的模样不认识。大概三十来岁的样子,面色蜡黄,脸庞臃肿,紧皱着眉头,看表情有点瘆人。
那女子在他家屋子里来回走了两趟,看样子是想走又不走,很犹豫的样子。转头,就奔老汉的睡榻过来了。
老汉赶紧装睡,静观其变。结果这个女子,来到老汉床前,一提自己的衣服,上床来了。紧接着就压在了老汉的身上,老汉就觉得重有百钧。明清时期重量的计量单位,一钧等于三十斤,这百钧就好像是有三千斤的重量。
老汉自觉得自己心里明白,但手脚都动弹不得。想呼叫,也喊不出声来。女子用鼻子,像鸟喙一样的闻老汉的脸,从上到下,从额头眉毛,到颧骨到鼻子,再到两颊腮帮,都闻了一个遍。老汉就觉得从她鸟嘴一样的鼻子里喷出来的气,阴冷刺骨。
《聊斋志异》借鉴《太平广记》三题
《 贾奉雉》等,可从 《 太平广记》中找出其本事之渊源,且不止一处。本文除有关本事问题一概不予讨论外,
主要 分 “ 词语借鉴 ”、 “ 情境借 鉴 ”、 “ 注释校勘 ”三个方面探 讨 《 聊斋志 异》与 《 太平 广记 》两者 的关系 。 笔者 在此谨 以千虑一得 之愚 ,就正于方 家学者 , 以期此 问题 引起学 界 的关注 。
否或许 于一般读 者理解 故事 内容并无 大碍 ,但 于研 究者 则可 以以之 寻根求源 ,从 而推想 作者写作 或修订 《 辛
9 3页 。 本 文 引 用 《 聊 斋 志 异》 原 文 , 卷数 、 ① 任笃行 : 《 全校会 注集评聊 斋志异》 ,济南 :齐鲁书社 ,2 0 0 0年 , 第 2 页码 全 以此 本 为准 ,下 文仅 在 引 文后 括 注 页码 , 不 再 出注 。
《 聊 斋志 异 》卷一 《 胡 四姐 》昭 示科举 时 代 的读书 人在 穷 困潦倒 之 时 ,绝 不乏 日后奋 迹青 云 的憧憬 与 梦 想 ,伴 随这种 企 盼 ,读 书人 高 自位置 的精 神 优越 感 ,也相应 影 响 了其性 意识 , 以为 天 下美 女 皆能 钟情 于 己,这 也正 是篇 首 尚生 “ 颇存 遐 想 ”之 由来 。而在众 美 环绕 的幻 觉 中, “ 人 生 乐在相 知 心 ”的诉求 又渐趋
对于 《 太平 广记 》的词语借 鉴 , 在 《 聊斋 志异》中无论长 篇短制 皆不难寻觅 。卷 四 《 金生 色》: “ 妻 闻之 , 甘词 厚誓 ,期 以必死 。” ( 第1 0 5 2页 ) “ 甘 词厚 誓 ”亦 可作 “ 甘辞厚誓 ”,谓 用美好 的 言词发重 誓 ,当借 鉴于 《 太平广 记 》卷 三 四0引 《 李 景亮为作传 ・ 李 章武》: “ 我夫室犹 如传 舍 ,阅人 多矣 。其 于往 来见调 者 ,
《聊斋志异之娇娜》原文及译文
《聊斋志异之娇娜》原文及译文
《聊斋志异之娇娜》原文及译文
引导语:《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下面是yjbys店铺为你带来的《聊斋志异之娇娜》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孔生雪笠,圣裔也[1]。为人蕴藉[2],工诗。有执友令天台[3],寄函招之。生往,令适卒。落拓不得归[4],寓菩陀寺,佣为寺僧抄录。寺西百余步,有单先生第。先生故公子,以大讼萧条[5],眷口寡,移而乡居,宅遂旷焉。一日,大雪崩腾,寂无行旅。偶过其门,一少年出,丰采甚都。见生,趋与为礼,略致慰问,即屈降临。生爱悦之,慨然从入。屋宇都不甚广,处处悉悬锦幕,壁上多古人书画。案头书一册,签云[6]:“琅嬛琐记[7]。”翻阅一过,皆目所未睹。生以居单第,意为第主,即亦不审官阀[8]。少年细诘行踪,意怜之,劝设帐授徒。生叹曰:“羁旅之人[9],谁作曹丘者[10]?”少年曰:“倘不以驽骀见斥[11],愿拜门墙[12]。”生喜,不敢当师,请为友。便问:“宅何久锢?”答曰:“此为单府,曩以公子乡居,是以久旷。仆皇甫氏,祖居陕。以家宅焚于野火,暂借安帆。”生始知非单。当晚,谈笑甚欢,即留共榻。昧爽[13],即有僮子炽炭火于室。少年先起入内,生尚拥被坐。僮入,白:“太公来[14]。”生惊起。一叟入,鬓发皤然[15],向生殷谢曰:“先生不弃顽儿,遂肯赐教。小子初学涂鸦[16],勿以友故,行辈视之也[17]。”已而进锦衣一袭[18],貂帽、袜、履各一事[19]。视生盥栉已[20],乃呼酒荐馔[21]。几、榻、裙、衣,不知何名,光彩射目。酒数行,叟兴辞[22],曳杖而去。餐讫,公子呈课业[23],类皆古文词,并无时艺[24]。问之,笑云:“仆不求进取也。”抵暮,更酌曰:“今夕尽欢,明日便不许矣。”呼僮曰:“视太公寝未;已寝,
考城隍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一【清代】蒲松龄
‘及瓜而代。’”后因称官员任职期满由他人接任为“瓜代”。这里是接任的意思。 • 18.推仁孝之心:推许其仁孝的心志。推,推许,推重、赞许。 • 19.稽(qǐ)首:伏地叩头,旧时所行的跪拜礼。 • 20.长山:旧县名。辖境为今山东省邹平县东部。 • 21.寤(wù):睡醒。
译文
• 我姐夫的祖父,名叫宋焘,是本县的廪生。有一天,他生病卧床,见一个小官吏,拿着帖子,牵着一匹 白顶门的马来找他,对他说:“请你去考试。”宋公说:“考官还没来,为什么马上就考试?”来的官 吏也不多说,只是催宋公上路。宋公没办法,只好带病骑上马跟他走了。走的这一路很生疏,到了一座 城郭,好像是一个国王的国都。一霎时他就跟那人进入了王府,只见王府内的宫殿非常辉煌华丽。正面 大殿内坐着十几位官员,都不认得是什么人,唯有关帝神他认得。殿外屋檐下摆着两张桌子,两个坐墩, 已经有一个秀才坐在那里,宋公便与这人并肩坐下。桌上分别放着笔和纸。不多时,就发下试题来,一 看上面有八个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一会儿,两人的文章就作完了,呈交殿上。宋公文章中有 这样的句子:“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诸位神人传着看完,称赞不已。便传叫 宋公上殿。下令说:“河南缺一个城隍神,你很称职。”宋公听了,才恍然大悟,随即叩头在地,哭着 说:“大神错爱我,叫我去当城隍,不敢推辞。只是我家有老母,七十多岁了,无人奉养,请求大神准 我侍候母亲去世后,再去上任。”正面坐着一位像帝王的人,叫取宋公母亲的寿命簿来查看。一个长着 胡子的官吏捧过簿子来翻看一遍,禀告说:“还有阳寿九年。”诸神都犹豫了,一时拿不出主意,关帝 神说:“不妨先叫张生代理九年吧!”便对宋公说:“本应叫你马上去上任;念你有孝心,给你九年假 期,到时再叫你来。”接着关帝神又勉励了秀才几句话,两个考生便叩头下殿。
蒲松龄《聊斋志异》原文加翻译
蒲松龄《聊斋志异》原文加翻译
蒲松龄《聊斋志异》原文加翻译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蒲松龄《聊斋志异》原文加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蒲松龄,字留仙,有《聊斋志异》传世。初,蒲留仙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瓷坛,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边,下陈芦席,坐于上,烟茗皆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觅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奇事,先听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乃成。
附上翻译:
蒲松龄,字留仙。他有一本《聊斋志异》流传于世。他最初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每天临近早上时,带一个大壶,里面有浓茶,准备一包香烟放在行人道的旁边,下面铺着席子,他坐在上面,香烟和大壶都放在身边。他看到有人走过,一定竭力拉住跟他谈话,搜集奇奇怪怪的故事随便他晓得什么渴了就让他喝茶,有时用烟来献给他,必须让他讲完才行。偶然听说一件奇怪的事,先去听完这见事,最后把它加工一下。就这样经过了二十多个年,终于完成了这本书。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山东淄川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不中举,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
聊斋志异卷一内容概括
聊斋志异卷一内容概括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卷一是《聊斋志异》全书的第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考城隍》:讲述了一个秀才在阴间考试中高中,被任命为城隍的故事。
2. 《耳中人》:讲述了一个人在梦中听到有人在他耳朵里说话,最终发现是一只老鼠在作怪。
3. 《尸变》:讲述了一个人在旅途中住进了一家客栈,晚上遇到了一具女尸复活的恐怖故事。
4. 《喷水》:讲述了一个人在梦中遇到了一个喷水的妖怪,最终发现是一只癞蛤蟆在作怪。
5. 《瞳人语》:讲述了一个人在路上遇到了一个眼睛会说话的人,最终发现是一只狐狸在作怪。
6. 《画皮》:讲述了一个恶鬼披上美女的人皮,欺骗男人并杀害他们的故事。
7. 《山魈》:讲述了一个人在山中遇到了一个山魈,最终被山魈所救的故事。
8. 《咬鬼》:讲述了一个人在梦中遇到了一个恶鬼,最终发现是自己的幻觉。
9. 《捉狐》:讲述了一个人在山中捉到了一只狐狸,最终发现是一只狐狸在作怪。
10. 《荞中怪》:讲述了一个人在荞麦田中遇到了一个妖怪,最终发现是一只老鼠在作怪。
以上是《聊斋志异》卷一的主要内容,这些故事充满了奇幻、恐怖、幽默等元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现象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聊斋志异》原文
《聊斋志异》原文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者: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本文仅摘选部分章节展示。
卷一·自序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睫在眼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展如之人,得勿向我胡卢耶?然五爷衢头,或涉滥听;而三生石上,颇悟前因。放纵之言,有未可概以人废者。松悬弧时,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偏袒入室,药膏如钱,圆粘乳际。寤而松生,果符墨志。且也,少羸多病,
聊斋志异鬼怪传说离奇故事
聊斋志异鬼怪传说离奇故事
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所创作的一部以鬼怪传说和奇闻异事
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兴趣和
关注。让我们来一起探索其中的一些离奇故事。
一、千年狐妖爱情
故事中,有一只千年狐妖,她身姿妖娆,美丽动人。她宿世修炼,
化成人形,投胎重生。在人间她遇到了一个年轻书生,两人一见钟情。然而,书生的家境贫寒,无法与狐妖相守。
狐妖为了与书生相守,决定帮助他一臂之力。她通过法术,赚钱供
书生读书,助他功成名就。两人生活幸福美满,直到书生成为一位高
官才被揭穿。众人认为书生是受到狐妖附体,对他进行处罚。狐妖为
了保护心爱的书生,化作一滴泪落在了书生的身上,结果化作了龙吟剑。最终,狐妖被谴送地狱,与书生永别。
这个故事中揭示了爱情、信仰与权势之间的矛盾。狐妖为了守护爱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二、女妖摄魄
这个故事中,讲述了一个富家子弟遇到女妖的经历。故事中的女妖
美丽动人,她以美色诱惑男子,将其身体内的阳气吸干,以滋养自己。
男子被女妖扰乱了心神,急需找到办法解救。他找到一位高人,获知了对付女妖的方法,需要在半夜三更时刺杀女妖。男子严格遵守指示,在半夜三更时刺杀了女妖,最终摆脱了危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美色背后隐藏着隐忧。不要被表面的外貌所迷惑,要保持头脑清醒,以免陷入危险的境地。
三、诡异的鬼怪之旅
这个故事中,描述了一个人偶工匠和他制作的人偶之间的故事。工匠制作的人偶形象如真人一般,栩栩如生。他善待他的人偶,将其视为自己的亲人。
然而,突然有一天,自从一个鬼怪进入了人偶的身体,人偶就变得异常诡异。鬼怪借助人偶之躯展开疯狂行为,伤害无辜的人们。工匠为了挽回局面,只能决定破坏自己的杰作,将人偶彻底毁灭。
聊斋志异的鬼怪传说
聊斋志异的鬼怪传说
《聊斋志异》是一部中国古代奇幻小说集,作者蒲松龄以鬼怪传说为主要题材,描写了许多离奇的鬼魅故事。下面将为您介绍其中几个令人百读不厌的鬼怪传说。
故事一:《聊斋志异》中的《鬼咒》
故事中,一个富贵人家的媳妇生了两个女儿,由于某种原因,老爷心灵不正,认为只要再生个儿子,富贵将随之而来。于是他派人去找道士,学习咒语以施行恶法。老妇因生不出儿子而受到压力,决定寻求帮助。晚上梦见一位老妇人,告诉她去找村中神社的神像求助,并指引她说出鬼的名字。老妇得到了正道的帮助,成功地化解了危机。
故事二:《聊斋志异》中的《隐身衣》
故事中,一个年轻人经过山道时发现一个地下洞穴,里面摆满了各种鲜花、美食和金银财宝。为了防止有人偷盗,主人将隐身衣挂在洞穴入口,以便监控。年轻人得到了隐身衣,于是他在世人眼中隐形,同时也能看到其他人的秘密。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当珍惜自己的隐私,同时 also question the ethics of invisibility.
故事三:《聊斋志异》中的《恶鬼缠身》
故事中,一个年轻人迷恋上了一个圣洁的女子,她原本是个仙女,被恶鬼附身后,变得面容可怕,并将鬼气传染给了年轻人。为了拯救自己,年轻人请求一位鬼王的帮助。鬼王告诉他,只有摘下仙子头上
的银冠,才能将恶鬼铲除。年轻人得到了银冠,战胜了恶鬼,最终与仙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故事四:《聊斋志异》中的《狐妖骚女》
故事中,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女子,而这个女子实际上是一只狐仙。她使用媚术和变形术来引诱年轻人。年轻人受到了狐仙的控制,但他的朋友们发现他受骗,并找来道士。道士利用法术将狐仙逼到悬崖边上,最终狐仙承认自己是狐妖,并离开了年轻人的生活。
蒲松龄花妖故事
蒲松龄花妖故事
(实用版3篇)
篇1 目录
1.蒲松龄简介
2.花妖故事的起源和发展
3.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4.花妖故事的代表作:《葛巾》
5.《葛巾》的故事梗概
6.《葛巾》的故事主题和影响
篇1正文
蒲松龄,字留仙,号聊斋先生,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小说家。他创作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以鬼怪、神仙、花妖等题材为主,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花妖故事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的一种,起源于远古时期,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发展壮大。花妖故事以花为载体,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以人的情感和行为,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象。这类故事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民间文化,还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收录了许多花妖故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葛巾》。《葛巾》讲述了一个名叫陶生的青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结识了一位名叫葛巾的花妖。两人一见钟情,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因为花妖的身份,他们的爱情受到了世俗的阻挠。最后,陶生因为思念葛巾而病逝,葛巾为了报答陶生的真情,决定投胎转世,与他共度余生。
《葛巾》的故事主题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执着追求,同时也表现了
对传统世俗观念的抗争。这个故事在《聊斋志异》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不仅是花妖故事的代表作,还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篇2 目录
1.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简介
2.花妖故事的来源和特点
3.蒲松龄花妖故事的代表作品
4.花妖故事的意义和影响
篇2正文
蒲松龄,字留仙,号聊斋先生,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品《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浓厚民间传说色彩的短篇小说集,该书通过讲述各种鬼怪、神仙、花妖等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理想。
《聊斋志异:宅妖》原文译文
《聊斋志异:宅妖》原文译文
【原文】
长山李公,大司寇之任也。宅多妖异。尝见厦有春,肉红色,甚修润李以故无此物,近抚按之,随手而曲,殆如肉软。骇而却走。旋回视,则四足移动,渐人壁中。又见壁间倚白梃,洁泽修长。近扶之,然而倒,委蛇入壁移时始没。康十七年,王生俊升设帐其家。日暮,灯火初张,生着展卧得上忽见小人,长三寸许,自外入,略一盘旋,即复去。少顷,荷二小発来,设堂中宛如小儿辈用粱秸心所制者。又顷之,二小人昇一棺入,仅长四寸许,停置発上。安暦未已,一女子率所婢数人来,率细小如前状。女子蓑衣,麻鲠束腰际布裹首;以袖掩口,嚶而哭,声类巨蝇。生睥睨良久,毛森立,如霜被于体。因大呼,遽走,颠床下,摇战莫能起。馆中人闻声毕集,堂中人物査然矣。
【译文】
长山县有个叫李公的人,是刑部尚书李化照的侄子。他的住宅里时常有怪事发生。他曾经亲眼见到过房里有一个长木発呈现出肉红色,非常润滑。李公知道家里并没有这样的东西,于是,就走到跟前去用手抚摸,那东西随着手势变弯曲了,像内那样柔软,他吓了一大跳,转身就走。走了几步,回过头一看,只见那発子的四个腿开始向前移动,过会儿,慢慢地进入到墙壁里。他又看见有根白木杖靠在墙壁上,那木杖又长又光亮。李公走到跟前用手一扶,那木杖滑腻地触手而倒了,弯弯曲曲地钻到了墙壁里,过了一会儿就消失了。康熙十七年的时候,秀オ王俊升在家里教书。有一天黄香,到了掌灯时分,他没有脱鞋,和衣躺在床上歌息。这时,他突然看见有一个小人儿大约三寸多长,从屋外进来,但小人儿只到屋里略略打了盘旋,就即刻离去了,过了片刻时间,那小人儿又在肩上了两条小発子进到屋里,摆在堂中。那小発子像是小孩子们用高梁芯做成的。又过了片刻,有两小人儿抬着一副棺材进来,只见那棺材仅仅有四す多长,两个小人儿把棺材放在堂中的小発子上。棺材在発子上还没有放好,又见一个女子带着几个丫进来,这些人也都不过三寸来长那女子身穿孝服,头上裏着白布,
山魈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一【清代】蒲松龄
THANK YOU!
译文
• 孙太白曾说过这么件事,他的曾祖父以前在南山柳沟寺读书,麦秋时节回家,过了十天又返回 寺里。孙公打开他住的房门,见桌案上满是尘土,窗户上也有了蜘蛛网,便命仆人打扫清除。 到了晚上才觉得清爽些,可以休息休息了。于是他扫扫床,铺开被褥,关门睡觉。
• 这时,月光照满窗,他躺在床上翻来复去多时,没睡着,觉得万籁俱寂。忽然间听到风声呼啸, 山门被风刮得咣当咣当直响,孙公心想可能是和尚没关好门。他正寻思间,风声逐渐接近住房, 一霎时,房门也被刮开了。他更心疑了,还没想过来是怎么回事,风声已入屋内,并伴有铿铿 的靴声,逐渐靠近卧室门口。这时他心里才害怕起来。霎时门开了,他急忙一看,一个大鬼弓 着身子塞了进来,矗立在床前,头几乎触着梁,面似老瓜皮的颜色,目光闪闪,向屋内四面环 视。张开如盆大口,牙齿稀疏,长三寸多。哇啦哇啦乱叫,声音震得四面墙壁山响。
赏析
• 《山魈》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作者简介
•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 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 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 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 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 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 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 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聊斋志异》蒲松龄妖宅篇(有译文)
《聊斋志异》蒲松龄妖宅篇(有译文)
长山李公,大司寇之侄也。宅多妖异。尝见厦有春凳,肉红色,甚修润。李以故无此物,近抚按之,随手而曲,殆如肉软,骇而却走。旋回视,则四足移动,渐入壁中。又见壁间倚白梃,洁泽修长。近扶之,腻然而倒,委蛇入壁,移时始没。康熙十七年,王生浚升设帐其家。日暮,灯火初张,生着履卧榻上。忽见小人,长三寸许,自外入,略一盘旋,即复去。少顷,荷二小凳来,设堂中,宛如小儿辈用梁黠心所制者。又顷之,二小人舁一棺入,长四寸许,停置凳上。安厝未已,一女子率厮婢数人来,率细小如前状。女子衰衣,麻练束腰际,布裹首;以袖掩口,嘤嘤而哭,声类巨蝇。生睥睨良久,毛森立,如霜被于体。因大呼,遽走,颠床下,摇战莫能起。馆中人闻声毕集,堂中人物杳然矣。
译文:
刑部尚书李化熙,祖籍长山,其有一侄现居此地,名高家富,宇厦连属,可谓望族,然宅院空旷,常现妖异。
有一次李先生见厅上竟凭空多出一条肉红色春凳,不禁诧异,走近细看,只觉其光润修美,精致异常。伸手抚摸轻按,凳面竟随着指力凹凸扭曲,似肌肉一般柔软。李先生吃了一惊,拔步便跑,到门口回头再看,春凳四足竟自活动,直向壁间走去,渐入壁中。又一次,见墙角立着一根木棍,洁泽修长,走近一扶,木棍竟瘫软般滑下,逶迤蛇行,一如春凳,钻入壁中。
康熙十七年,王俊升到李家坐馆。一日刚入夜,正掌灯时分,王先生躺在榻上休息,忽见一个仅三寸来高的小矮人走了进来,略一盘桓,即复离去。随后背来两条小矮凳,摆在屋子中央。紧接着又有两个小矮人抬进一具约四寸长的棺椁,停置在凳上。安措未已,一女子披麻戴孝,以袖掩口,呜咽而入,几个小厮及丫鬟紧随其后,都如先前进来的矮人一般大小。女子哭泣不已,嘤嘤如蝇鸣。王先生看得毛骨悚然,浑身冰凉,神经紧绷,忽惊起奔走,摔倒床下,一时心颤腿软,再不能站起,乃伏地号呼,哀叫不止,比方才哭泣之女子,悲苦
《聊斋志异》卷一《宅妖》
《聊斋志异》卷一《宅妖》
原文:
长山李公,大司寇之侄也。宅多妖异。尝见厦有春凳,肉红色,甚修润。李以故无此物,近抚按之,随手而曲,殆如肉软,骇而却走。旋回视,则四足移动,渐入壁中。又见壁间倚白梃,洁泽修长。近按之,腻然而倒,委蛇入壁,移时始没。
康熙十七年,王生浚升设帐其家。日暮灯火初张,生着履卧榻上。忽见小人长三寸许,自外入,略一盘旋,即复去。少顷,荷二小凳来,设堂中,宛如小儿辈用粱菇心所制者。又顷之,二小人舁一棺入,长四寸许,停置凳上。安厝未已,一女子率厮婢数人来,率细小如前状。女子衰衣,麻练束腰际,布裹首。以袖掩口,嘤嘤而哭,声类巨蝇。生睥睨良久,毛发森立,如霜被于体。因大呼,遽走,颠床下,摇战莫能起。馆中人闻声毕集堂中,人物杳然矣。
---------------------------------------------------
译文:
长山的李公,是大司寇的侄儿。宅子里有许多妖异的事情。曾经看见过房子里有春凳,肉红的颜色,非常细腻润泽。他因为原来家里没有这个东西,就走近前去抚摸按压它,随着手的动作而弯曲,几乎就像肉一样软,他害怕的转身跑了。又回过头来看,只见凳子的四只脚移动着,慢慢的进入墙壁中。又曾看见墙壁上倚靠着一根白色的木棒,光洁润泽还很长。走进按一下它,柔腻腻的样子就倒下了,曲曲折折
的进入墙壁,过了好久才消失了。
康熙十七年的时候,王生王俊升在他家里当教书先生。天晚了刚开始点上灯火,他穿着鞋子躺在床上。忽然看见有个长约三寸的小人儿,从外面进来,稍微转一转,就又走了。过了一会儿,背着两个小凳子来,放在厅堂中,简直就像小孩子们用粱菇草做的东西。又过了一会儿,两个小人儿抬着一个棺材进来,大概长四寸左右,停放在凳子上。还没有安置完毕,一个女子率领着几个小厮婢女进来,都是又细又小就像之前的那样。女子穿着丧衣,麻做的带子束着腰肢,布包着头。用袖子捂着口,嘤嘤的哭泣,声音就象是很大的苍蝇似的。王生偷看了很久,汗毛倒立,就像是身上下了霜一样。于是大声呼唤,立即跑起,掉下床来,颤抖的不能站起来。学馆中的人听到动静都来到了厅堂中,只是小人儿都不见了。
聊斋志异5个狐鬼的故事
《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狐鬼的故事。以下是五个典型的狐鬼故事:
1. 《青凤》:讲述了一位书生与狐狸精青凤之间的爱情故事。书生在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狐狸精青凤,并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感情。最终,他们的爱情经历了很多波折后得以圆满。
2. 《聂小倩》:讲述了女鬼聂小倩和书生宁采臣的悲剧爱情故事。聂小倩是一个被恶灵控制的女鬼,她试图通过帮助宁采臣来获得救赎。然而,两人的命运却充满了曲折和挑战。
3. 《娇娜》:讲述了书生孔雪笠与狐狸精娇娜之间的友情与爱情。孔雪笠在一次意外中得到了狐狸精的帮助,他们之间发展出了深厚的情感。
4. 《胡四娘》: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个名叫胡四娘的狐狸精如何帮助一位穷书生改变命运的故事。胡四娘以她的智慧和勇气帮助书生克服了种种困难。
5. 《莲香》:讲述了美丽的狐狸精莲香与书生王慕贞的爱情故事。莲香为了保护王慕贞不受到邪恶势力的伤害,勇敢地面对各种危险。
这些故事中的狐鬼角色通常都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同时也展示了她们情感丰富、性格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超自然现象的想象,也揭示了人性的各种面貌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荍中怪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一【清代】蒲松龄
荍中怪 聊斋志异 卷一
清代 蒲松龄
原文
• 长山安翁者(1),性喜操农功(2)。秋间荞熟(3),刈堆陇畔。时近村有 盗稼者,因命佃人(4),乘月辇运登场(5);俟其装载归,而自留逻守。遂 枕戈露卧。目稍瞑,忽闻有人践荞根,咋咋作响。心疑暴客(6)。急举首, 则一大鬼,高丈余,赤发鬡须(7),去身已近。大怖,不遑他计,踊身暴起, 狠刺之。鬼鸣如雷而逝。恐其复来,荷戈而归。迎佃人于途,告以所见,且戒 勿往。众未深信。越日,曝麦于场,忽闻空际有声。翁骇曰:“鬼物来矣!” 乃奔,众亦奔。移时复聚,翁命多设弓弩以俟之。翼日(8),果复来。数矢 齐发,物惧而遁。二三日竟不复来。麦既登仓,禾䕸杂遝(9),翁命收积为 垛,而亲登践实之,高至数尺。忽遥望骇曰:“鬼物至矣!”众急觅弓矢,物 已奔翁(10)。翁仆,龁其额而去。共登视,则去额骨如掌,昏不知人。负至 家中,遂卒。后不复见。不知其何怪也。
• 猛然间他听到有人踏着荞麦根走来,吱吱咯咯地响。他心想可能有贼,猛一抬头,见一个大鬼, 身高一丈多,红头发,乱胡须,已走到身前。安老头很害怕,来不及想别的办法,猛地跳起用 长矛狠狠刺去。鬼大叫一声,如打雷一般,随即不见了。他怕鬼再回来,就扛起矛回村。走到 半路,遇到佃户们,安老翁把刚才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并告诫他们不要再去了。大伙 还有点不大相信。
•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 (1)长山:旧县名,故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和滨州市邹平县长山镇一带。 • (2)农功:农事,即农活。 • (3)荞(qiáo桥):同“荍”,荞麦。 • (4)佃(diàn店)人:指农村佣工。 • (5)乘月辇运:就着月光推车搬运。辇,手推车。 • (6)暴客:盗贼。 • (7)鬡(níng宁)须,髭须乱张,样子凶恶。 • (8)翼日:明 日。翼,通“翌”。 • (9)禾䕸(jiē街)杂遝(tà踏):指荞麦秸散乱在地。䕸,庄稼秸秆。杂遝,也作“杂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
• 《宅妖》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者简介
•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 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 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 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 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 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 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 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 ((1)大司寇:指李化熙,字五弦,长山(今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和滨州市邹平县长山镇一带)人。明崇祯进士, 官四川巡抚,总督三边,统理西征军务。入清,官至刑部尚书。《长山县志》、《山东省通志》、《清史稿》均有传。 司寇,西周所置官,春秋、战国相沿,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世以大司寇为刑部尚书的别称。
• 康熙十七年,有一个书生王俊升在李公家教书。一日黄昏时候,刚点上灯,王先生穿着鞋躺在 床上。忽然看见一个小人,长三寸多,从门外进来,稍微打了个转就又出去了。过了一会儿, 小人拿了两只小凳来,放在屋正中,像小孩用高梁秸做的玩具小凳一样。又过了一会儿,两个 小人抬了一口棺材进来,不过四寸多长,放在两只小凳上。安排还没就绪,又见一女子带领几 个丫鬟佣人进来,都像先前小人一样的细小。女子身穿孝服,腰扎麻绳,头裹白布,用袖子捂 着嘴,细声细气地啼哭,那声音就像大苍蝇叫一般。王先生偷看了很长时间,吓得毛骨悚然, 浑身像霜打了一样凉。他大叫一声,拔腿就跑,可是没能跑掉反而跌倒在床下,浑身颤抖,站 不起来。当馆里的人们听到喊叫声急忙跑来看时,屋里的小人和小物全都忽然不见了。
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 (8)粱䕸(jiē皆)心:高粱秆心,今作“梁秸”。䕸,此处通“秸”,农作物收割后的茎秆。二十四卷抄本版《聊
斋志异·荞中怪》:麦既登仓,禾䕸杂沓,翁命收积为垛,而亲登践实之,高至数尺。文中“䕸”字与此文都是指此。 • (9)安厝(cuò错):安措,安置。厝,停柩待葬。 • (10)厮婢:奴婢。 • (11)衰(cuī催)衣:丧服。衰,通“缞”。详见前《咬鬼》注。下句“麻绠”,是旧时居丧者束于腰际的麻绦。 • (12)睥睨(bìnì币腻):窥察。原意为斜视,形容愤怒的样子或高傲的样子,此处为窥视观察。
译文
• 长山县李公,是李大司寇的侄子,他家里经常有妖异出观,一次,李公见厅上有条长板凳,呈 肉红色,非常细润。他因为以前没有见过这东西,所以走近摸了摸。一摸,板凳随手弯曲起来, 和肉一样软。李公吓了一跳,拔腿就走。边走边回头看,那东西四腿动了起来,渐渐地隐入墙 壁中去了。又有一次,李公见墙壁上竖着一根白色细长的木杖,非常光滑干净。他走近用手一 扶,木杖便软绵绵地倒下,像蛇一样弯曲地钻向墙内,一会儿也看不见了。
• (2)春凳:一种长且宽的木凳,比较矮,夏日可用于睡觉乘凉等事。 • (3)故:原来。 • (4)白梃:白木棍棒。 • (5)委蛇(wēi yí威移):通“逶迤”,曲折而行。 • (6)康熙十七年:即公元一六七八年。 • (7)设帐:指设馆授徒,做教书先生。《后汉书·马融传》载,马融“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聊斋故事
宅妖 聊斋志异 卷一
清代 蒲松龄
原文
• 长山李公,大司寇之侄也(1)。宅多妖异。尝见厦有春凳(2),肉红色,甚 修润。李以故无此物(3),近抚按之,随手而曲,殆如肉耎,骇而却走。旋 回视,则四足移动,渐入壁中。又见壁间倚白梃(4),洁泽修长。近扶之, 腻然而倒,委蛇入壁(5),移时始没。
• 康熙十七年(6),王生俊升设帐其家(7)。日暮,灯火初张,生着履卧榻上。 忽见小人,长三寸许,自外入,略一盘旋,即复去。少顷,荷二小凳来,设堂 中,宛如小儿辈用粱䕸心所制者(8)。又顷之,二小人舁一棺入,仅长四寸 许,停置凳上。安厝未已(9),一女子率厮婢数人来(10),率细小如前状。 女子衰衣(11),麻绠束腰际,布裹首;以袖掩口,嘤嘤而哭,声类巨蝇。生 睥睨良久(12),毛森立,如霜被于体。因大呼,遽走,颠床下,摇战莫能起。 馆中人闻声毕集,堂中人物杳然矣。
•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 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 言。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