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综述二

合集下载

研究报告中研究综述

研究报告中研究综述

研究报告中研究综述
研究报告中的研究综述是对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

它的主要目的是介绍研究目标和问题背景,评估前人研究的现状和成果,指出研究的空白和需解决的问题,并为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研究综述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背景和目标:对研究领域的重要性、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进行概述,引出研究综述的主题。

2. 文献搜索和筛选:介绍文献搜索的方法和来源,并说明筛选文献的标准和方法。

3. 前人研究综述:对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研究结果等。

4. 研究现状和问题:评价前人研究的优点和不足,并指出研究的空白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5. 研究框架和方法:根据前人研究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6. 研究的意义和预期效果:阐述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预期研究能够带来的理论和实证贡献。

7. 参考文献:列出被引用的文献,按照规定的引用格式进行排
列。

研究综述在研究报告中通常作为引言部分的一部分,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机。

它对于读者了解研究的背景和前人研究的成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评估研究的创新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的研究文献综述(二)

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的研究文献综述(二)

引言概述:
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本文旨在综述相关的研究文献,深入探讨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的研究进展、工艺参数优化、合金特性及其应用领域。

正文内容:
1.工艺研究进展
1.1传统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
1.2改进型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
2.工艺参数优化
2.1镀液成分优化
2.2温度和镀液pH值优化
2.3电流密度和镀液搅拌速度优化
2.4镀液中添加剂优化
3.合金特性研究
3.1镀层结构和成分分析
3.2镀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研究
3.3镀层的结晶性质和晶体生长机制
4.应用领域
4.1电子电镀应用
4.2汽车工业应用
4.3航空航天应用
4.4冶金工业应用
4.5其他领域应用
5.工艺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5.1工艺优点
5.2工艺缺点
5.3未来发展趋势
总结:
综合上述研究文献,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在金属表面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不论是传统工艺还是改进工艺,都可以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来提高镀层的性能。

相关的合金特性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镀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等性能指标。

不同领域都可以找到该工艺的应用,例如电子电镀、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等。

该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镀层中可能含有杂质等。

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在提高工艺的经济性、环境友好性和镀层性能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改进。

2021回顾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范文2

2021回顾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范文2

2021回顾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范文 1.引言 二语习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二语习得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研究者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学习者在掌握母语之后如何学习另一套新语言体系(戴炜栋 2008).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发展,其研究方法也呈现出跨学科、多样化特点,而不同研究方法产生了不同研究结果,致使各研究之间的可验证性、可对照性削弱.由此,回顾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对于推进二语习得研究更加科学、有效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现状 为客观准确地描述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我们采用以下步骤分别检索中文和外文期刊数据库:(1)通过试查相关专业数据库确定中英文检索词及其扩展同义词和近义词:第二语言/二语/语言/外语/英语(secondlanguage or language or foreign language orEnglish)、习得 / 学习(acquisition or learning)、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2) 厘清专业术语之间的逻辑关系,编制检索式:不同检索词用"* "或"and"连接,同义词和近义词用"+ "或"or"连接.(3)为保证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根据检索结果反复调整检索式,得到最切合本研究文献检索的中英文检索式:(第二语言+ 二语 + 语言 + 外语 + 英语)* (习得 + 学习)*(研究方法)(second language or language or foreign language or English ) and (acquisition orlearning) and (research method*) (外文数据库中"* "指截词符,在此检索式中"* "表示可检索含词干"method"的所有词). 在综合类外文期刊数据库EBSCOhost 中我们以题名为字段对 1984 -2013 年的数据进行高级检索,共得到源自国外知名外语学术期刊的 12 篇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论文.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相同方式进行检索,共得到 25 篇相关论文,其中 10 篇来自外语类核心期刊.由此可见,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关于研究方法的论述较受重视却并不多见.对 37 篇学术论文题名、关键词和摘要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约 65% 的论文是关于二语习得研究某一方面的研究方法,如习得顺序、词汇习得、普遍语法框架下的二语习得等的研究方法,约 35%的论文较全面地概述了二语习得的研究方法,这表明全面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论文更为少见.此外,这类论文中引用率指数最高的《二语习得研究方法 35 年:回顾与思考》(文秋芳,王立非 2004)一文是概述社会科学研究普适的量化、质化等研究方法,且发表至今已过去十余年.有鉴于此,结合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二语习得研究状况,基于其本身的研究特点和研究焦点对主要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总结,无疑有助于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者从中获得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参考借鉴. 3.研究方法综述框架 在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论文中,不同学者对二语习得研究方法提出了不同归类方法.Ellis和 Barkhuizen(2005) 将学习者语言样本分为非语言使用样本、学习者口头或书面语言样本和学习者关于自己学习情况的报告,并依此介绍语言样本的收集和分析方法.Litosseliti(2010)将二语习得研究分为观察、实验和准实验研究.Mackey 和Gass(2012)认为二语习得研究框架可主要分为基于语言学的、基于心理学的和基于社会学的框架.吴旭东(2002)根据研究目的将二语习得研究分为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释性三类.文秋芳、王立非(2004)根据研究方法将二语习得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总体来看,上述学者大致采用两种思路对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进行分类:(1)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适分类,即分为定量、定性和混合研究方法;(2)结合二语习得研究本身的特点,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进行方法归类. 本文采用第二个研究思路,基于二语习得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文化、认知等视角梳理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同时,学习者语言样本分析研究一直是描述二语习得过程、解释二语习得特征及启示二语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对二语习得研究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把学习者语言准确性、复杂性、流利性的测量方法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作为补充研究视角. 4.各研究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方法 4.1 基于语言学的研究视角 语言学研究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语言表征,着重分析语言形式.这类研究多以普遍语法为理论框架,以描述和解释二语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为目的,以目标语者的语言使用为外部参照标准,认为二语习得由规则主导,并尝试回答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是否受到或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普遍语法的支配等问题. 基于语言学理论视角的研究者通常将二语习得视为二语语法习得,因此语法判断(gram-maticaljudgment test)的研究方法成为这类研究的主要数据获取手段.国外研究者纷纷运用语法判断来验证二语习得中是否存在普遍语法(如 Ellis 2009;Kweon & Bley-Vroman 2011),国内也有研究者运用语法判断来探究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如刘艾娟,戴曼纯 2009;倪锦诚 2012).这类研究主要运用提示应答(prompted responses)和提示产出(prompted production)方法收集数据,聚焦某些特定语法知识,针对二语学习者特定语法结构的习得情况进行调查探讨. 就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的实际状况而言,研究者可根据各自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语言水平采用合适的研究设计.研究单个语法形式习得时采用单句语法判断便能满足研究需要,研究学习者对某些语法形式的应用能力时则应结合特定语境设计相关测试任务.对低水平二语学习者一般采用可接受性判断(acceptabilityjudgments)、对错判断(true-value judgments)和句子配对(sentence matching)等任务复杂度较低的提示应答形式,对高水平二语学习者则可采用诱导模仿(elicited imitation)、结构式诱导(structured elicitation)、句子组合(sentence combi-ning)、图画描述(picture description)和故事讲述(storytelling)等任务复杂度相对较高的提示产出形式. 普遍语法在研究方法方面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一套可证伪的假设,将其置于解释性的理论框架之下(Larsen-Freeman& Long 2009),但是以普遍语法为理论框架的研究属于理论先于研究的范式,研究结果只能证明习得结果的外在语言形式.语法判断的研究方法源于测量被试母语的隐性语法知识以推断其语言能力,而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语法知识主要通过课堂显性教学获得,凭诱导数据推测所得的语言能力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因此这类研究方法通常存在外部效度不高的缺陷.其次,语言学研究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多以目标语者的语言使用为外部参照标准,因此容易出现所谓的"比较谬误"(comparative fallacy). 最后,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大多采用静态描述方法,即很多研究只是采集一个时间点上学习者的语言样本,甚至有些历时研究也只是分别在几个时间点上进行语料收集,并没有建立语类之间的联系,因此也就很难描述语言习得的过程. 4.2 基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视角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的加工机制及影响这些机制的因素.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二语的加工表征、加工机制、加工技能、加工策略、个体差异等因素对加工的影响. 基于心理语言学的二语习得研究在采集学习者二语加工表征的数据时通常关注自然情境下学习者语言产出中的犹豫、停顿、自我修正等现象,在犹豫、停顿的时长及位置与二语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及故障的位置之间建立关联,从中推测加工是自动化加工(automaticprocessing)还是控制性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加工了语言的哪些方面、哪些方面存在加工困难等问题的答案.自我修正是指学习者意识到所产出话语中存在语法、词汇、内容等方面的问题而尝试改正的行为.反应时(reaction time)也常常被用作二语加工的测量指标.心理语言学家一般认为,句子反应时越长表明所需的加工"能量"越大,判断不合法语句的反应时比判断合法语句更长. 二语加工机制研究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二语学习者两种语言的概念、词汇、句法等表征是共享还是独立的,即激活一种语言的词汇、句法是否会激活另一种语言的对应部分,二语学习者对两种语言的加工处理是否是交互进行的.对二语加工机制的研究主要借助启动实验(priming).实验设计是呈现启动项和目标项,以某种方式诱导受试对目标项做出反应,当目标项受到启动项影响时即产生启动. 研究者探讨二语加工技能和策略等问题时通常采用词汇联想(wordassociation)的任务设计以分析学习者的语义网络,比较其二语和母语心理词典结构.Wilks 和Meara(2002)设计的词汇联想任务是通过计算机呈现某词语,诱导受试联想其他词语,并通过分析其联想到的词语,比较一语和二语的词汇网络密度(lexical network density). 在探究个体差异对加工的影响时研究者较多采用自控速度阅读、眼动(eyemovement)等在线研究方法准确、科学地记录二语学习者的加工速度和成果.此外,研究者还会采用心理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如句子解读(sentence interpretation)、词汇判断(lexical decision)、跨模态启动(cross-modal priming,如视觉和听觉模态的启动)、动窗(moving window,屏幕上每次只显示一个词,下一个词出现时前一个词自动消失)、由词和背景色彩构成的斯特鲁普测试(StroopTest)等. 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把时间作为测量二语加工产出的维度之一,能够较好地区分加工过程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运用,因为显性知识运用需要时间.换句话说,研究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间接使被试在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无法依靠显性知识进行加工,由此对其二语自动化加工能力做出评价,使二语加工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可视化".但是,因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抽象的理论基础及不太常见的实验设备,大多数教师研究者很难将其运用于实际研究. 4.3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研究视角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社会文化在语言习得中的调节作用,研究任务类型和对话者的性别、身份、地位等社会语境因素对二语产出的影响,强调语言习得发展的复杂多变性,更关注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理论为研究学习者的语言提供了全方位视角,使学习者与社会融为一体,使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使用密不可分.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理论主要包括Vygotsky 等创建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Bakhtin 的对话理论 ( Dialogic Theory)、Lave 和Wenger 的情景学习理论 ( SituatedLearning Theory).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者与教师或学伴的互动合作对话引导语言学习,最终使语言形式和功能内化,学习者达到自我调控(self-regulation)的状态.调节理论(MediationTheory)、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和支架理论等是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运用较多的理论. 这一视角下的研究者认为纯数据统计中的平均值可能会掩盖个体变异性,因此更推崇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日记、对话、个人叙述、个案研究等方法研究语言习得的发展.Bailey(1990)详细描述了日记研究的五个步骤.Schumann(1998)对学习者日记的研究发现,"日记本身也可能成为辅助语言学习的工具",日记中关于焦虑等情感问题的详细描述表明个人情感因素可能促进或阻碍二语学习.由此可见,通过日记可详细了解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学习者在日记中自然流露的对不同社会语境的态度和情感也可作为研究社会和个体变量的证据. 对话研究是从会话参与者的视角按话轮逐一分析学习者在会话过程中如何使用和学习语言,其目的在于发现有助于二语习得的会话特征.对话研究可采用角色扮演(roleplay)、话语完成测验(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录像回放解读(video playback for interpretation)和配对变语(matched guise)等方法. 个人叙述可采用即时或延后的内省、刺激回忆、有声思维、自我评估等方法.诱导叙述可借助访谈、无声电影(silentfilms)、最少对白电影短片(film strips with minimal sound)等开展. 个案研究源于社会科学领域,是一种通过观察、访谈、历史数据和档案材料搜寻等途径收集数据,并运用可靠技术分析数据以得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可以是单一个案研究也可以是多重个案研究,可以是描述型个案、解释型个案研究也可以是探索型个案研究.个案研究的实施步骤是:(1)选取个案,选取时要坚持关键性、独特性和启示性原则;(2)收集材料,材料可来源于文献、档案、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实物、网络资源等;(3)分析,分析技术包括描述性分析(叙事法)、类别构建(通过不断比较的方法构建证据)、理论建构(分析多重个案的独特"层级",包括"个案内"分析和"跨个案"分析).个案分析除了开展人工分析外,还可运用某些质性分析软件(如NVivo).个案研究具有情境真实性、深入性、全面性、灵活性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主观性、难于普适和推广的局限.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大多采用不操纵环境、不干预受试的主位(emic)原则. 研究出发点是在语言习得的真实环境下对学习者进行全面观察和描写,重视社会文化因素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研究目的是发现关键变量(keyvariables)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多角度分析第二语言习得与发展的规律;研究成果推动了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教学实践的有效互动.但是,这类研究也存在耗时长、对研究对象的配合要求高等实际困难,材料收集时社会语境的特定性及阐释阶段研究者主观性强等因素也给验证性研究带来了不便.我国二语教师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并尝试初步运用课堂话语分析、教学日志、访谈等质化研究方法,但因时间跨度大等原因尚未大量采用人种志法、纵向个案研究等方法. 4.4 基于认知的研究视角 认知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学习者的语言输入输出、语言学习能力和策略运用能力等问题. 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习得过程具有人类一般认知过程的特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用的认知资源、认知能力成为认知视角下二语习得研究关注的焦点. 这类研究常用的测试有学习能力测试、工作记忆测试、语言学习策略量表测试等. 语言学习能力测试为预测学习者未来语言学习成效而设计,其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Carroll和 Sapon(2002)研制的现代语言学能测试( Modern Language Aptitude Test)、Grigorenko等(2000)设计的外语习得创新认知能力测试(Cognitive Ability for Novelty in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as Applied to Foreign Language Test)、Pimsleur(1966) 研制的皮姆斯勒语言学能量表(Pimsleur Language Aptitude Battery)等. 记忆分为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涉及信息储存能力和加工处理能力,与二语习得的加工和产出最为相关.二语习得研究中运用的记忆理论主要有工作记忆的能力论、注意性控制论、激活论等.最常用的记忆测量手段包括计数广度任务(countingspan task)、运算广度任务(operation span task)、阅读广度任务(reading span task)和句子广度任务(sen-tence span task).计数广度任务的要求最低,适合对学龄儿童或语言水平较低非本族语者的测试.测试步骤是先向受试呈现图形,要求受试数出图形的数量并对总数进行记忆.完成系列试题后,受试按试题顺序依次回忆所出现的图形数.运算广度任务是先给受试一道数学算式,让其判断是否正确,随后给出一个单词,再给出几道数学判断题之后要求受试回想之前看到的单词.阅读广度任务是先呈现 2 -6 个句子,让受试判断句子的真实性、可接受性、语法或语义的正确性,然后要求受试回忆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词或字母. 二语学习策略研究大多采用Oxford(1990)的二语学习策略理论模式和相应的策略量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认知视角下测量学习者学能、记忆、策略等个体因素的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突显组间趋势,从宏观层面刻画语言发展过程,但是将语言认知这一复杂现象分割成单个参数分别加以研究,忽视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往往无法捕捉认知过程的动态变化.此外,这些量表是否能直接运用于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比如,徐爽(2008)证实 Oxford 的二语学习策略理论模式与其研究对象(高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数据拟合,而于元芳、刘永兵(2009)研究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 Oxford 策略量表中的六分法不适合参与调查的我国大学英语学习群体.总之,我国二语研究者应结合本土学习者的具体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测量量表,同时综合、动态考量各种认知因素对二语发展的影响,并进行本土化的二语习得理论构建. 4.5 对学习者语言准确性、复杂性、流利性的测量 从语言准确性、复杂性和流利性三方面分析学习者语言有助于更全面、更平衡地得到关于学习者语言的信息(Ellis& Barkhuizen 2005),具体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信息.准确性一般指语言产出接近目标语语言规则的程度(Skehan & Foster 1999).不同研究者对准确性提出了不同测量标准:Foster 和 Skehan(1996)运用无错误句的百分比测量准确性;Wigglesworth(1997)将准确性规定为语言形式与目标语的接近程度,分别使用必需场合诱导得到的目标语产出的正确率和错误的自我改正率;Mehnert(1998)使用每100 个单词的错误率为测量指标;Foster 等(2000)认为准确性还涉及语法层次.刘国忠和秦晓晴(2010)总结指出二语写作准确性的测量工具主要包括整体性测量(holistic scales)、无错误 T 单位总数(number oferror free T-units)和错误总数(number of errors). 流利性指语言产出的流畅性、连贯性和语言可接受性.Lennon(1990)把口语流利性分为广义(口语水平的总称)和狭义(语速和流畅程度)流利性,并列出了12 项可量化指标.Towell等(1996)采用语速、发音时间比、发音速度、停顿间的平均无间断语流长度等时间性指标测量口语流利性.此外,也有研究者使用内容指标和语言指标对口语流利性进行测定,如张文忠和吴旭东(2001)采用所述必要事件与全部必要事件之比考察围绕特定话题展开的信息内容的连贯性及语言的可接受性.在书面语流利性研究方面,Latif(2009)把写作流利性测量指标分为成果指标和过程指标,前者主要包括频数测量、比率测量和总体量表测量;后者是基于写作过程的测量,涉及语段长度、语块和处理负荷等指标,并使用录像、有声思维、眼动跟踪或击键记录(keystroke logging)等方法收集写作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复杂性研究一般涵盖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测量词汇复杂性的维度主要包括词汇复杂度(lexicalsophistication)、词汇变化性(lexical variation)、词汇密度(lexical density)和词汇独特性(lexical originality)等.句法复杂性的量化对象主要包括产出单位的长度、从句嵌入量和结构类型的范围等(Ortega 2003),常用测量指标包括:(1)T 单位长度(T-unit length)和子句长度(clause length);(2)T 单位复杂性比率(T-unit complexity ratio)和从属句比率(dependent clauseratio). 对学习者语言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的测量是收集学习者语言水平数据的有效途径,但是研究者应始终关注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在研究中国学习者二语习得时,研究者首先应对中国学习者语言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进行本土化的概念界定,从多角度采用多维度、多层面评估方法.其次,研究者应从操作层面关注自然语境下社会文化因素对交际的影响,并注重语言交际能力评估. 4.6 对学习者语言的语料库分析运用语料库分析 学习者语言主要有基于语料库(corpus-basedapproach)和语料库驱动(corpus-driven approach)两种方法(Mackey & Gass 2012),前者利用语料验证假设,后者量化分析收集的语料.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又可分为计算机辅助的错误分析和中介语对比分析,这些方法能够为研究母语迁移、中介语过度概化、中介语发展路径、输入偏见(input bias)、语域影响(genre/register influence)等问题提供语料证据. 语料库研究方法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既可用于检验和发展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研究,又可用于指导教学的二语习得应用研究.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应用语料库的优势在于能够借助丰富的真实使用的语言材料,并且能够运用科学便捷的分析技术,如自动词性赋码器(如Brill,CLAWS7)、语法标注器(如 POSTagger)、词目归并器(如 Lemma)、检索软件(如WordSmith,AntConc)、统计分析软件(如 SPSS)等,获得客观量化的研究数据.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者在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时,应充分考虑所选用的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与目标语参照库的语料在库容量和语料来源上的可比性,自建语料库时还应充分考虑语料的代表性、时间性和有效性等问题. 5.国内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基于不同研究视角和问题对国际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回顾梳理不仅有助于掌握国际二语习得研究发展的总体状况,也有助于揭示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现状,进一步推动国内二语习得研究发展.由此,我们总结了我国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应用现状,并相应提出了研究方法的发展建议. (1)二语习得定量研究占多数,定性研究逐渐增加,有机结合两者的研究欠缺(尹丽雯2011).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定性和定量研究都有其不完善之处,这表明各种研究方法本身没有对错优劣之分,也不专属于某一研究领域.在今后二语习得研究中,研究者可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灵活恰当选择和组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开展多方验证以推进二语习得研究科学化发展. (2)不少二语习得研究设计都缺少试测(pilotstudy)环节.从上文对不同研究视角下研究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样本的采集计划和工具难免会有疏漏之处.为严谨起见,研究者在开始正式研究之前,可通过小规模试测考察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恰当性,并进行相应调整和修改,以便顺利开展客观、科学的研究. (3)复制性二语习得研究尚不多见.二语习得研究通常会因研究方法和研究条件的不同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致使对某些研究问题的探讨无法形成定论.当然,这与二语习得研究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有关,但也不能排除研究方法等因素.由此,在二语研究领域进行重复性验证对寻求令人信服、普遍认同的答案非常必要.。

【企业危机管理研究文献综述2100字】

【企业危机管理研究文献综述2100字】

企业危机管理研究文献综述目录企业危机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1)(一)关于企业危机及企业危机管理的内涵研究 (1)(二)关于引发企业危机的原因研究 (1)(三)关于企业危机管理划分阶段方式研究 (1)(四)关于企业危机处理的措施研究 (2)(五)研究述评 (2)(一)关于企业危机及企业危机管理的内涵研究在研究企业危机管理的时候,首要的就是要对企业危机和企业危机管理等概念进行定义。

朱延智(中国台湾学者)认为,至少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危机变量的结合才有可能导致危机在现实中产生,而它们又将会直接威胁到企业的长久发展。

美国公关专家罗伯特·希斯(Robert Herth)认为危机管理包括对危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必须通过寻找危机根源、危机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等手段,才有可能有效地减轻企业危机所引发的破坏。

史蒂文·芬克(Steven Fink)则倾向于将危机管理的含义定为组织对发生危机的所有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等而采取的行动,这其中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和另外不可预料的、不确定的所有相关因素的管理。

季怿昊(2012)认为于危机是对组织基本价值和行为构架产生严重威胁,要求企业在严峻的形势下必须去做出正确决策的状态。

(二)关于引发企业危机的原因研究导致企业产生危机的影响因素,实在太多且不确定。

朱延智强调经营不能只单单看重企业的内部管理,外界环境的不定变化特性才是企业危机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针对以上情况,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企业危机与管理。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中,笔者发现学者们会自己赋予危机以特点,诸如不可预料、引起后果剧烈、情况紧急和富有戏剧性等,而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强调如何帮助企业渡过紧急关头。

虽然这种做法可行性较强,但在实际运用时会遇到一些很难解决的麻烦。

因此,这些都促使学者们被迫来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视角进行重新审视,也正因为这样,人们才缓慢的开始注意到,企业危机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发展过程的。

回顾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

回顾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
综合分析
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全面评估不同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情况,为 教学和研究提供启示和建议。
07
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实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能够控制变量,明确因果关系; 实验结果可重复验证,具有较高 内部效度。
缺点
实验环境可能与真实环境存在差 异,影响外部效度;对实验者和 参与者要求较高,实施难度较大 。
缺点
难以将结论推广至更广泛群体;可能存在主观偏见或信息不 全等问题。
对比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通过比较不同组别或情境,揭示差异和共性;有助于深入理解现象或问题的本质 。
缺点
对比组和实验组的选择可能存在偏差或不匹配;对比过程中可能忽略其他潜在影 响因素。
08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二语习得受多种因素影响
背景
二语习得研究作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 学的重要分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性
01
02
03
语言交流
二语习得研究有助于提高 语言学习者的交流能力, 促进跨文化交流。
教育改革
二语习得研究为教育改革 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推动语言教育的创新和 发展。
多样性
03
考虑不同背景、不同阶段的二语学习者,以增加案例的多样性
和广度。
案例分析过程
数据收集
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案例 相关数据。
案例描述
详细描述案例的背景、人物、事件等,呈现 案例的全貌。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编码,以 便进行深入分析。
案例解释
分析案例中的关键问题和现象,解释其产生 的原因和影响。

《奶茶品牌管理研究》文献综述2100字

《奶茶品牌管理研究》文献综述2100字

奶茶品牌管理研究文献综述一、品牌管理方面的研究Chae Mi Lim 等人(2011)认为品牌管理不是面向的企业,而是面向消费者。

因此,品牌形象的建设应当是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而非从企业的需要出发。

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品牌建设才是成功的品牌建设。

Barbara J. Phillips 等(2014)品牌形象包括感情与功用两个维度,在满足消费者功能性需求的同时,品牌也需要满足消费者的情感性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本土品牌往往能够得到消费者的亲睐的原因,在国外产品与国内产品功能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本土品牌还有情感的附加效应,能够受到本土消费者的欢迎。

Sandra J. Milberg 等(2013)认为品牌管理涉及到消费者、产品、市场与营销多个方面,要调查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满足消费者期望或者超出消费者期望的产品,品牌的市场营销工作才能有序进行。

Géraldine Michel 等(2014)认为品牌管理实际上是将产品规模扩大化的过程,单一的产品无法支撑品牌管理,只有丰富的产品线才能支撑起品牌形象的建设和提升。

张传统(2015)指出品牌管理应当基于政府扶持与地区优势、品牌形象管理三方面进行。

政府的扶持在地方品牌形象的建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政府公信力作为背书,品牌形象的建设将会容易很多。

地区的优势能够赋予产品不一样的价值,带给产品不一样的特质。

同时,企业对品牌形象的管理也很重要,品牌形象的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宣传、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其他营销环节。

叶绿波(2016)认为品牌形象的建设应当从品牌的核心内涵出发,先找到企业产品或者服务与其他品牌的差别,确定差异化的核心内涵,然后再着力提升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增加品牌的价值。

二、奶茶品牌管理营销方面的研究奶茶是一种起源于台湾从90年代开始盛行的茶类饮料,融合了茶的芳香和牛奶的香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饮品的选择之一。

目前市场上有“一点点、Coco、素匠泰茶、厝内小眷村、桂源铺”等不同品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品牌加入竞争行列中,使得整个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也说明奶茶市场被投资人看好、前景广阔。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语言景观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外学者对语言景观的定义和内涵 进行了广泛探讨。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语言景观进行了界定:
(1)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景观是语言使用、分布和变化的现象,反 映了特定地域或社区的语言生态状况。
(2)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景观是社会文化的表现之一,反映了特定 地域或社区的社会文化特征和变化趋势。
此外,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 刊的研究论文、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课题项目、推广普及语言政策的宣传资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及 各类学术会议的报告等。
结论
本次演示对国内语言景观研究进行了综述,从定义、内涵和发展历程、现状 和趋势、实际应用、方法、手段和成果等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
4、语言景观研究的方法、手段 和成果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手段和成果。其中,最常见的方法包括:
(1)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了解特定地域或社区的语言使用 情况、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等。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受访者对语言使用的态度、 需求和影响因素等。
(3)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了解国内外 语言景观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引言
语言景观是指特定地域或社区中,语言文字的呈现、使用和传播现象,包括 语言的使用情况、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等。语言景观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语言 使用情况的观察和分析,探讨语言与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关系,为语言政 策的制定和社会语言生活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综述
1、语言景观的定义、内涵和发 展历程
(1)制定语言政策和法规:通过对语言景观的研究,政府和企业可以了解 特定地域或社区的语言使用情况和需求,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语言政策和法 规。

研究综述的正确写法

研究综述的正确写法

研究综述的正确写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研究综述是科研工作中常见的形式之一,它通常是对某一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进行系统性总结和评述。

一个好的研究综述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全面概述、准确分析、深入探讨、提出结论和展望未来。

一个好的研究综述应该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全面概述。

这包括对该领域的发展历程、热点问题、主要研究成果和重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研究综述应该能够将相关研究的内容和逻辑清晰地呈现出来,让读者对该领域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一个好的研究综述应该能够准确分析相关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这包括对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以及对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梳理。

研究综述应该将不同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对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研究的科学性和独创性。

一个好的研究综述应该能够深入探讨相关研究的问题和挑战。

这包括对研究领域存在的争议和争端进行分析,对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局限性进行探讨,以及对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研究综述应该能够引领读者思考相关研究的未来方向和发展趋势,激发读者对该领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第二篇示例:研究综述是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对某一领域内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分析和评价。

通过研究综述,研究者可以了解某一领域内已有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进展,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启示。

而且,通过撰写研究综述,研究者还可以在学术界树立自己的学术声誉,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正确的研究综述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全面系统。

研究综述应当全面汇总和梳理某一领域内的已有研究成果,包括历史发展、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内容,确保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

第二,客观公正。

在撰写研究综述时,研究者应当客观公正地对待已有研究成果,不偏不倚地进行评价和分析。

避免主观性和偏见对研究综述的影响,保证其学术价值和可信度。

研究综述范文模板

研究综述范文模板

标题:关于XXX领域的现状与趋势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XXX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XXX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XXX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总结了以下内容:(以下为正文部分)一、引言(简要介绍XXX领域的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XXX领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XXX领域不仅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通过对XXX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梳理该领域的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XXX领域研究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介绍国外XXX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在国外,XXX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研究者们主要从XXX、XXX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列举具体成果)2. 国内研究现状(介绍国内XXX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在我国,XXX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研究者们主要从XXX、XXX 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列举具体成果)三、XXX领域研究热点1. XXX研究(介绍XXX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代表性成果)XXX研究在XXX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研究者们主要关注XXX、XXX等方面,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列举具体成果)2. XXX研究(介绍XXX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代表性成果)XXX研究在XXX领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者们主要关注XXX、XXX等方面,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列举具体成果)四、XXX领域发展趋势1. 研究方法的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XXX领域的研究方法不断创新。

未来,研究者们可能会从XXX、XXX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为XXX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 研究领域的拓展随着对XXX领域的深入研究,研究范围将进一步拓展。

未来,研究者们可能会关注XXX、XXX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XXX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理论支持。

研究综述与结题报告

研究综述与结题报告

个人研究综述鸡蛋虽小但是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这些物理学知识无一不牵动着我们探索的神经。

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鸡蛋身上的物理学的好奇牵引着我们对鸡蛋展开了研究,获得了不少收获,一下为我的研究过程和得到的结论:【一:鸡蛋的蛋壳】鸡蛋的蛋壳有着独特的结构和形状,我对鸡蛋进行了多次试验,试图将其捏碎。

起初我们怕捏碎后蛋液会溅我们一身,于是不敢用力,但是最后发现无论是用左手还是右手,无论用力多大,都没能将其捏碎。

然后我们便消除了捏碎后蛋液会溅我们一身的顾虑,用尽全力甚至用两手一起捏,还是无法捏碎。

我们研究小组的组员中一位握力超级大的人也没能将其捏碎。

我们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小的鸡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抗压能力呢?我们随后便询问了物理老师,老师给我们做出了解释并带领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最后我们终于明白,这是鸡蛋独特的薄壳结构所决定的。

正是因为有了鸡蛋的独特的薄壳结构,鸡蛋壳能将其受到的力均匀的分散到蛋壳的每一个部分,相当于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少了每一点的压强,因此,鸡蛋壳就可以承受相当大的压力。

鸡蛋壳的这一独特的结构也都被设计师与工程师们运用到了实际的生活与生产中,如大型建筑物的穹顶就是模仿的鸡蛋的结构,从而得到了非常大的强度与抗压能力。

潜艇也运用了这独特的蛋壳结构,设想潜艇若为方方正正的,那估计还没下潜多少就已经被水压压变形了。

【二:鸡蛋的浮沉实验】将一只鸡蛋放在一只口径比鸡蛋略大的烧杯中,使鸡蛋与烧杯壁的间隙内能插入一只玻璃棒。

缓缓向烧杯中注水,待水全部淹没烧杯,可发现鸡蛋仍然沉在水底。

这时,向烧杯中慢慢倒入食盐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不一会儿,可发现鸡蛋可以悬浮在水中。

这时,从烧杯中倒出一点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用天平测出其质量,我们便得出了鸡蛋密度的大小。

继续向烧杯中慢慢倒入食盐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会发现鸡蛋渐渐浮起来了。

随着食盐越来越多,水的密度便越来越大,鸡蛋露出水面的体积也越来越大。

此实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也给出了测量鸡蛋密度的一种方法,可发现其与水的密度非常接近,我们实验的计算值为约1.1g/cm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经济学的视角一、关于区域间发展关系研究(一)均衡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各地区、各产业应基本保持同步发展,通过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其代表人物有赖宾斯坦、纳克斯和罗森斯坦一罗丹。

赖宾斯坦(Leibenstein H,1957)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保罗·罗森斯坦一罗丹(P.N.Rosenstein 一Rodan,1943)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

该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

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

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纳克斯(R.Nurkse,1953)认为,在不发达国家中,贫穷既是其资本形成率低下的原因,也是其结果。

资本缺乏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约束条件。

均衡发展理论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地区和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研究综述范文

研究综述范文

研究综述范⽂综述是指就某⼀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专题,对⼤量原始研究论⽂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归纳整理、分析提炼⽽写成的论⽂。

综述属三次⽂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具有⼀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的情报学价值。

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

研究综述范⽂1 摘要:李贽是我国明代重要思想家,他提出的“童⼼说”、“琴者⼼也”等⾳乐思想,在我国⾳乐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当代的⾳乐理论与实践产⽣了极⼤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其思想来源、⾳乐美学思想等⽅⾯进⾏了深⼊研究,取得了⼀些理论成果。

关键词:李贽思想来源⾳乐思想 李贽是我国明代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其重要著作除《焚书》外,还有《藏书》、《续藏书》及《史纲评要》等。

他的思想及理论涉及范围较⼴,多年来学界对其的研究⼤多集中在佛学、儒学、美学、史学思想等⽅⾯,也有对其整个⼈⽣发展全过程的考察与分析。

⽽他独具创新性的⾳乐理论及其产⽣的根源,则受到了⾳乐学界的关注。

⾼峰在其《李贽⼈⽣简论》⼀⽂中提到了李贽的传统家世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他后来思想的形成的前提条件。

作者认为他是时代精神的代⾔⼈,其思想构成较为繁杂,⼼学、禅学、道家对其思想都有着极⼤的影响。

戴峰也认为⼼学、禅学和道家对李贽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禅宗思想启⽰了他,使他从禅学之中吸取合理的营养,重视“本⼼”、“真⼼”,并构筑了“童⼼说”的理论框架。

与此同时,作者在《论禅、庄对李贽“童⼼说”的影响》(《云南社会科学》20xx年第4期)中还提到李贽的思想与庄⼦思想相似,不过,作者还在⽂章最后指出,“童⼼说”的理论渊源也并不⽌于禅学和庄学。

左东岭和杨雷的《禅宗思想与李贽的童⼼说》(《郑州⼤学学报》1995年第5期)中则认为,李贽提出的初⼼、本⼼及真⼼的重要内涵之⼀,是指⼈⼼空虚明净的本然状态,并与后天被熏染过的世俗之⼼相对。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文献综述 2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文献综述 2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在今天的老龄化背景下, 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研究热点。

许多学者也针对社区养老的特点、优势及重要意义进行了研究, 并根据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办法。

本文将从定义界定、起源、发展现状、对策建议这几大方面将近年来我国学者针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做一概述。

关键词:社区服务、社区养老服务、老龄化从1982 年的成年型国家到2000 年的老龄化国家, 短短18 年的时间中国就完成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转变。

李珍认为中国老年人的基本特点是人口老龄化过程发生晚, 但发展速度快, 这使得我们无法回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和挑战。

在家庭养老弱化和养老机构缺乏的背景下, 许多学者把寻求解决老龄化危机的目光集中在了社区上, “我国正在探索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 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 1]。

1.社区养老的定义史柏年认为: “老人社区照顾是指由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 使他们能在其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 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隔离。

它是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老人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养老可以分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可以分为社区养老和养老机构养老。

我国传统文化一直以家庭养老为主,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这一主要的养老方式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有研究表明, 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推行, 传统的城市家庭养老受到来自人口条件、居住条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冲击, 在城市, 老人家庭出现空巢化[ 2] 。

从2005 年全国1% 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来看, 2005 年我国的城市家庭规模为3. 13人, 比2000 年第5 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减少了0. 33人[ 3] 。

另有研究指出老年人的主要照顾者是配偶和子女, 但配偶本人也是老年人, 健康状况往往令人忧虑, 子女中通常作为照顾老人日常生活主力的女性已经大规模加入了劳动市场, 而现代社会大量出现的子女外地求学、谋职、移民海外等情况更加弱化了家庭养老的功能[ 4] 。

家禽胚蛋注射技术的应用研究(综述)(2)

家禽胚蛋注射技术的应用研究(综述)(2)

家禽胚蛋注射技术的应用研究(综述)(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家禽产业也在不断壮大和崛起。

在养殖业中,家禽胚蛋注射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提高母鸡繁殖力、改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就家禽胚蛋注射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探讨胚蛋注射技术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家禽胚蛋注射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 胚胎发育阶段家禽胚胎的发育过程主要分为预囊期、囊胚期、早期胚胎期、中期胚胎期和晚期胚胎期。

胚蛋注射技术主要应用在早期胚胎期,此时胚胎细胞分化能力较强,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响应能力较强,因此是实施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的理想时机。

2. 注射方法家禽胚蛋注射的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倒置法、穿刺法、开壳法和电穿孔法。

倒置法是将鸡蛋倒置放置在特制的孵化架上,用针管从卵殼蓋的突起处穿刺,通过孔道向胚胎腔内注射药物或细胞。

穿刺法是直接将针管插入卵壳,穿透胚胎腔,进行注射。

开壳法是先将部分卵壳剥离,然后进行注射,最后用胶布封住切口。

电穿孔法是通过电磁脉冲引起胚胎腔内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实现有效的注射。

二、家禽胚蛋注射技术在基因编辑中的应用1. 基因敲除通过CRISPR/Cas9技术,可以在早期胚胎期对家禽进行基因敲除。

利用合成的CRISPR 引物和Cas9蛋白,经由适当的途径注射到鸡胚蛋中,从而破坏目标基因的功能。

这种技术使得人类可以更精确地改变家禽遗传信息,实现对特定遗传特性的调控。

2. 基因转移CRISPR/Cas9技术也可以用于将外源基因导入家禽胚胎。

通过设计引物和向导RNA,可以在胚蛋早期期进行精准的基因编辑和转移。

这为培育具有抗病、高产、高营养价值的家禽品种提供了可能。

家禽疫苗接种是提高禽类免疫力,减少疾病传播的关键措施。

而家禽胚蛋注射技术的应用为家禽疫苗接种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在胚胎期对家禽胚蛋进行疫苗注射,可以实现在早期期就使禽类免疫系统获得对特定病原体的抗体保护,大大提高禽类的免疫能力。

《留守学生同伴交往问题研究文献综述2600字》

《留守学生同伴交往问题研究文献综述2600字》

留守学生同伴交往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留守学生同伴交往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一)国内外关于留守学生研究现状 (1)1、国内关于留守学生研究现状 (1)2、国外关于留守学生研究现状 (1)(二)国内外关于同伴交往问题的研究现状 (2)1、国内关于同伴交往的研究现状 (2)2、国外关于同伴交往的研究现状 (2)(三)国内外关于同伴交往问题的研究现状 (3)1、国内关于同伴交往问题的研究 (3)2、国外关于同伴交往问题的研究 (3)(一)国内外关于留守学生研究现状1、国内关于留守学生研究现状目前,国内有关留守学生同伴交往方面的研究并不太多。

经过查找,笔者找到与此相关的几篇文献,现综述如下。

张德乾通过调研方式,选取安徽省部分中小学校为样本,从留守学生与监护人、留守学生与父母联系、留守学生与临时监护人交往、留守学生与教师交往、留守学生结识伙伴状况等方面做了调查。

1文章主要提供了留守学生与这些人的联系频率等数据,分析比较简单主要集中在对现状的描述上,没有作进一步的分析。

王秋香对农村留守学生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做出了探寻,并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其研究当中,将农村留守学生的社会化作为重点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并对留守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了概括。

李翠英对湖南农村的留守学生行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发现,外出务工的父母与农村留守学生的沟通频率与留守学生的学习行为、交往行为等这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会对农村留守学生的行为、社交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2、国外关于留守学生研究现状由于留守学生问题是我国社会的独特问题,因此国外对于留守学生并没有足够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是对亲属抚养方面的研究。

1张德乾农村留守学生交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阴安徽农业科学,2006.(21).2李翠英.农村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频率对子女行为的影响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6(2)Martin L认为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性,加上其他家属和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可能留守学生发展有负面影响。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三一文库()〔研究综述〕*篇一:研究综述怎么写研究综述怎么写(2011-05-2216:48:10)转载标签:杂谈1综述的定义和特点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

综述的特点: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

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

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医学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

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

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

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

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2综述的内容要求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

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研究综述范文

研究综述范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挑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一、引言人工智能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教学、智能评价、智能辅导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二、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1. 智能教学(1)个性化教学: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2)智能辅导: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实时、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3)虚拟教师: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为学生创建一个虚拟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智能评价(1)自动批改作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批改学生的作业,提高教师工作效率。

(2)智能测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智能测试,提高测试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3. 智能辅导(1)自适应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2)情感分析:通过分析学生的情绪变化,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三、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挑战1. 数据安全问题: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需要大量学生数据,如何保障数据安全成为一大挑战。

2. 伦理问题: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能会引发一些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歧视等。

3. 教师角色转变:人工智能的应用可能会对教师的角色产生影响,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

四、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1. 深度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2. 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结合,将为教育领域带来更多创新。

3. 人工智能在教育评价、个性化教学等方面的应用将不断深化。

研究综述范例

研究综述范例

研究综述范例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科研人员们对生态系统的治理和恢复方式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

本综述旨在对近五年来生态系统恢复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对未来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背景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而生态系统的恢复,尤其是因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系统损伤的恢复,已经成为近年来全球研究的焦点之一。

生态系统恢复旨在通过修复或改善已经遭到破坏或干扰的生态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功能,以实现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研究成果1. 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的研究生态系统恢复的核心是如何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因此,研究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是生态系统恢复研究的重要内容。

近来,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实践、实验和模拟研究,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中的植物修复、土壤改良、微生物修复、水生态修复等各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例如:(1)植被修复植物修复是一种经济、环保、有效的生态系统修复方法。

近年来,各种植物修复技术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如亚洲地区的枯山治理利用山杏和黑松等木本植物的技术、澳洲的盛行草(Paspalum dilatatum)和马尾草(Cynodon spp.)修复技术等。

(2)土壤改良在生态系统恢复中,传统的土地改良方法包括施肥、石膏、石灰等,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土壤退化的问题。

近年来,土壤微生物的修复技术成为了一种热门的修复方式,将适宜的微生物或其代谢物引入到土壤中,以改善土壤质量和促进土壤的水分和肥力。

(3)水生态修复水生态系统也是受损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生态修复同样也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

例如,植物人工湿地技术、生物滤池技术等,对于水体污染的修复和治理起到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构建方法旨在构建具有生态功能的系统或复杂的生态功能网络,以实现传统农业、城市化等人类活动的规划和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近年来,生态系统构建方法的研究涉及不同领域,如城市绿地建设、荒漠化地区治理、生态农业等,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现状综述怎么写

课题研究现状综述怎么写

课题研究现状综述怎么写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关XX课题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XX课题,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本文将对XX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首先,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研究者们对XX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调查、文献研究等。

他们采用了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XX课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次,从研究内容的角度来看,研究者们研究XX课题主要集中在XX领域。

他们重点研究了XX的发展趋势、XX的影响
因素、XX的应用等,为更好地了解XX课题提供了有价值的
参考。

最后,从研究成果的角度来看,研究者们在XX课题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他们提出了XX的新理论,提出了XX的新模型,发现了XX的新规律,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XX课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许多
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

未来,研究者们将继续从不同的角度研究XX课题,努力推动XX课题的发展。

研究进展综述

研究进展综述

研究进展综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知识的不断探索,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在快速发展。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总结一些领域的研究进展。

首先,就医学领域而言,近年来关于癌症治疗的研究成果是最引人注目的。

科学家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即CRISPR-Cas9。

通过这种革命性的技术,科学家们
可以直接修改患者的基因,从而治疗某些癌症。

此外,干细胞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为再生医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

其次,人工智能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使得计算机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

人工智能还在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例如,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提供更准确的结果和治疗方案。

此外,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研究人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

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物种的多样性。

最后,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人驾驶技术的进步使得自动驾驶汽车成为可能,这将改变交通方式和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移动支付、在线购
物等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医学、人工智能、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这些进展都为人类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我们开启了一片新的科技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定位研究综述
储智超教育科学学院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中小学的不断普及,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或多或少会发现一些问题,通过从国内的各种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分析以及国外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特点能够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定位起到参考作用。

一国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关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各种问题的研究,综合比较国内的各种研究,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还存在如下的问题:
(1)信息技术教师任务繁杂。

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担任多重角色,包括设备的维护者、实验室人员、计算机维修人员、教学人员等等。

因为任务多而杂,难免会使得信息技术老师力不从心,从而忽略信息技术的教学。

(2)学生水平差异较大。

这里的学生不仅仅指一个课堂中的学生,包括地区的差异、城乡的差异等等导致的学生水平的差异。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目前的课程的设置没有很好的区分。

(3)教材滞后,时效性不强。

信息技术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要求信息技术必须与时俱进,但目前教材的修正周期长,没有及时推广。


(4)教材内容模块化,缺乏系统性。

缺乏系统性的教材最①杨海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问题和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2
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思路不清晰,不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理解整门课的结构。

(5)过分强调学生为主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因为建构主义的不断发展,目前的课堂也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但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忽视教师的主导会导致课堂散漫无纪律。

(6)过分强调任务驱动,忽视教学的系统性。

过分强调任务驱动,会使得学习变得零散,常常学过就忘。


(7)教学管理不够严格。

教学管理不严格导致学生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放松的,可以任意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8)缺乏考核和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应该包括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以及学生的考核与评价。

正因为这种机制的缺乏,使得教师和学习者缺乏外在的动力。

二发达国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起步比较早,信息技术课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注重培养信息素养、加强师资的培训,增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应用能力、开展网络学习、完善师生评价,促进教学相长。

发达国家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并在小学阶段就开设必修课程,对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定位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反应信息技术课程的工具性,注重解决问题的
②郭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的问题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7,1
③赵可云,薛庆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定位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1
能力,逐步启发学生感受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三综合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不断的普及的过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定位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问题会被解决,同时新的问题会产生。

例如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过分强调技术,忽略了信息素养的培养。

国内近期也出现了一些信息犯罪现象,一初中生发布诽谤信息,被警察当堂带走。

《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信息技术的课程也应该与时俱进,不应该仅仅是停留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增加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课程,多增加一些现实案例的介绍逐步启发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④董京峰.发达国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淄博师专学报,200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