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_毛竹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出现,旨在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可持续的医疗保障。
然而,这一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也逐渐浮现。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而推出的一项医疗保险制度。
这一制度于2003年在江苏省试点,此后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该制度的实施,使得农民可以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避免了因家庭负担过重而因病致贫的情况。
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为贫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医疗服务机会。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然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的特殊性质,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不确定的。
即便是已经发病的农民,他们也不一定会到医院就诊。
其次,所涉及的医疗费用问题也很复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需要涵盖到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门诊、购药等方面的费用。
如何控制这些费用的发生,以及谁来控制这些费用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也需要重视。
这一制度的节支难题,使得各地政府在推行这一制度的时候面临巨大的压力。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解决途径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有一些可行的解决途径。
首先,需要改变目前的农民对医疗服务的认识和态度。
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等多种途径,增强农民对医疗服务的了解和信任程度,提高他们的就医意愿。
其次,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关系。
医疗服务机构应依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的医疗服务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治。
同时,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降低不必要的浪费。
最后,需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文简称为新农合)制度的参与主体和认知主体都是农民,同时农民也是受益和监督主体。
但从实践中可以发现,农民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体现,这对新农合制度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必须对其进行解决。
关键词:合作医疗;新型农村;持续发展治病难治病贵长期以来都困扰着农民,农民家庭一旦出现重大疾病患者,将会使农民家庭背负沉重的负担,容易引发多种问题。
为了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了推广和发展,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促进其持续发展。
一、新农合实施遇到的问题(一)筹资问题1.原则问题。
卫生组织在筹资上应当遵守以下两个原则:第一,垂直公平,收入不同人群需要支付的卫生费用不同。
第二,水平原则,收入相同的人群缴纳的卫生费用相同。
当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两项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2.筹资渠道问题。
虽然我国加大了在医疗事业上的财政支持,但是同快速增长的医疗费用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
而且农民自愿参合意愿较低,缺乏信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
(二)补偿机制问题1.补偿效果有限。
新农合的报销主要以大病为主,慢性病有一定比例的门诊报销,普通病和慢性病住院则不予报销。
对于大病的报销设定的封顶线偏低,因此农民在看病过程中的多数费用仍需要自行承担,这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2.报销手续过于繁琐。
随着大力的宣传以及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新农合参合率逐渐提高,但是在报销上仍然遭受许多因素的限制,过于繁琐的手续降低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在进行报销时不仅会有时间限制,而且需要准备大量的报销材料。
一些地区还对农民在生病的就医需要到定点医疗机构看病才可以报销。
这些限制,都降低了农民参与新农合的积极性。
(三)定点医疗机构监督机制问题参与新农合的农民,在就医过程中需要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因此,在新农合补偿下,定点医疗机构是核心。
XXX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研究
XXX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研究XXX省从2003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开始,充分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到2008年底,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省所有农村的覆盖,全省5410万农业人口中,有4668万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为86.29%。
在2008年1月至8月,全省共有1032.86万人次参合农民得到补偿,补偿资金21.58亿元,人均住院补偿费用1031元,据调查结构显示,全省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满意率为97%。
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如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村医疗“载体”———各级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很差、缺乏对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管等问题。
由此,为了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需要我们对于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合理的解决。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撑体系的构建(一)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撑体系的意义支撑原义是指顶住物体使不倒塌或支持局面使不崩溃,支撑体系是指在开展于并且包括在某种活动中有直接影响的若干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因素所构成的整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撑体系就是指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各个支撑点或各个组成因素所构成的整体,每个支撑点或组成因素之间的联系是相互影响制约的,那个支撑点发生问题,将会破坏整个体系的运行甚至导致整个体系的崩溃。
所以分析研究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撑体系的构成,是十分必要而且急需的。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撑体系的构建依据和原则笔者对各支撑点构建主要依据是:各级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文件;对大量相关学者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的文献综述;《XXX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构建的原则主要是: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
笔者从每个支撑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实现的目标角度的不同出发,认为我国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撑体系可以分为新农合第三方政府的支撑、新农合供给方医疗服务机构上的支撑和新农合需求方农民支撑这三大支撑点。
有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有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作者:吴炜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10期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建设是关系到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文章简要回顾了试点以来新农合制度建设理论研究及实践的进展,归纳了理论界在新农合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研究、新农合制度的现状及存的问题、农民认知度研究、农民参合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新农合制度建设的路径研究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研究等六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研究做了简要的评述,指出农民参合意愿是新农合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新农合制度效率的最好反映。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意愿研究一、我国新农合制度建设现状及其困难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以来已取得很好的成效,参合率也在逐年上升,但是,问题还是存在。
当下我国新农合制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制度目标设计缺陷。
新农合制度实施效果与制度设计初衷仍有较大差距,如果不能理性客观看待其实际效用,就会过高估计新农合制度的优越性。
例如关于医疗救助制度,现在很多县救助资金的投入渠道很少,资金来源不稳定,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结合运行,能够较大幅度地降低运行成本,但运行成本比起单个系统运行的成本还是要增加的,应该正视这个新的问题,要保证制度结合之后的稳定运行,就必须解决新增运作成本的资金来源,运作费用的问题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县解决得并不好,所以必须给予认真的关注(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2007)。
2、供给不能满足需求。
田庆丰(李小芳、李中琳,2007)指出不同经济状况的参合农民在卫生服务利用中存在不公平现象,其中贫困农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卫生服务需求的未满足程度较高,从合作医疗中受益相对较少。
3、农民参合意愿不强。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加大筹资的支持力度完全符合缺乏医疗保障农民的利益,却未能获得农民的广泛支持。
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性预期较低的情况下,农民阶级监督的预期收益也较低,更容易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甚至可能参与到滥用基金的行列中(别海涛、孙晖,2006)。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献综述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献综述一研究的目的意义(一)研究目的农村医疗保障是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农民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息息相关。
中国农村保障体系的建立曾取得过很大的成就。
但是,在建设社会质疑新农村的形势下,它的完善人面临很大的困难。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部分国家在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的做法和经验基础上,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以来的工作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未下一步的发展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从中探索解决农行村基本医疗,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的长效机制,为国家及有关部门调整,完善新型农村医疗制度提出参考依据和政策建议,有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推进,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在医疗制度提供一定依据。
(二)研究意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社火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背景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紧急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发展,没有农村的问覅那个就没有国家发稳定。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拍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实现农民生存和就医的平等权利,而且可以改善过敏卫生条件,提高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紧急和人力资源的支持发展。
建立农村将抗保障制度,反应了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据《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丁少群,李祯,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从文献检索来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社会医疗保险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城镇地区,对于农村医疗的研究文献很难找到,这可能与不同国家服役农行村医疗保障模式的选择不同有关,国外很少采用合作医疗方式解决农行村卫生问题。
国内对农村合作医疗的研究文献虽多,但都是以论文形式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局部研究,而且大多是从卫生经济学或公共卫生角进行探讨,,从保险和社会把膨胀角度研究的少,综合性研究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研究
建立市级范 围内的“ 一卡通” 和信息系统等方 面的建设 . 逐步实现县级 统筹 向市级统筹的转变。 在改革过程中要完善政府责任分担和激励约 束机制 . 平衡各 级政府 间的利 益格局 . 维持各 级政 府在推进统筹层 次 提高过程 中的积极性 . 重新明确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 之在 在新农合 的 决策 、 基金和管 理监督方面 的责任 分担 . 既能做 到维护县级政府 的利 益, 转移基金的风险 , 又能不增加 市级政府 的额外财政 负担, 保 障各 方 利益最大化。 2 . 2 保持收支平衡 新农合可持续发展所需解决 的首要 问题 .就是基金 的筹 资问题 落实稳定的新农合筹资增 长机制 . 积极探索各级政府 和参合农 民在新 农合筹资 中的所应 承担 的责任 , 因地制宜 . 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起 与经 济社会和当地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 的新农合筹资增长机制 同时. 新
可持 续发展 的问题 。通过 查阅文献、 询问专家、 分析数 据, 找 出新农合 可持 续发展 中的 关键性 问题 , 探究其解决对策。
【 关键 词】 新农合 ; 可持 续发展 ; 补偿 水平 ; 收支平衡
新 型农 村合作 医疗 .简称新农合 , 2 0 0 3年我 国开始进行试 点工 的限制, 未来筹资增长速度也将变缓 , 提高补偿水平 、 扩大受益面 的程 作, 截止 2 0 1 3年底 , 新农 合覆 盖 县( 市、 区) 已有 2 4 8 9 个, 覆 盖人 口 度也 是有 限的。 8 . 0 2 亿人, 参合 率达到 9 8 . 7 %。 新农合实施至今 . 在保障农 民的医疗卫 生权益 、 满足基本 医疗服务上发挥 了不可替代 的的作 用 随着经济社 2 新 农 合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合 理 化 建 议 会的发展 , 农 民的就 医意识 、 保障意识 的提高 。 人们对 新农 合补偿水平 2 . 1 提高统筹层次 和报销 流程 等期望随之 提高 . 人们 的期望与现实 之间的矛盾 . 使新农 在新农 合的提高统筹 层次改革 中 . 要循 序渐进 . 根据其 经济发展 合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压力 水平 、 农村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程度 、 医疗费用水 平初步提高统筹层次 .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挑战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因病致贫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沿革、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进行概述,然后从政策环境、经济条件、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制约因素。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促进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等。
通过梳理和分析大量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案例研究,深入剖析典型地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模式和成功经验;通过定量分析,科学评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也有助于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实践工作的创新。
本文的研究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能够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下的一项重大卫生改革举措,其理论基础源于社会保障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和健康权利理论。
社会保障理论强调国家对公民在生、老、病、死、伤、残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通过制度化的安排,确保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通过政府补贴、集体扶持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保障,减轻因病致贫的风险。
公平与效率理论指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既要实现社会公平,又要保证经济效率。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 “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等经办机构 的工作不够规范
管理好运作好合作医疗基金, 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 机构, 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经办人员要有良好的 职业道德和较高水准的专业知识。但是, 很多地方 的实际情况差距很大, 甚至存在“四无”的问题: 无正式机构、无专职人员、无工作经费、无规范 制度。兼职经办人员较多而且变动频繁, 报销审批 程序繁琐, 患病农民报销时意见很大。基金管理监 督机制不健全, 透明度不高,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挪 用贪污等违规违法现象。
3、建立健全经办机构。 新合作医疗资金的运营涉及到组织领导、筹资、 报销、费用控制和日常管理, 专业性规范性的要求 很高。由于不可能克服的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投保 农民、医疗机构等骗保的现象屡禁不止,导致很 多农民退保。 委托给商业保险公司管理和运作, 实行管办分离, 可以使筹措到的资金使用更加规范, 同时, 也为将来与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奠定基础。 此外, 委托给非政府组织、请投保农民代表加强监 督, 也都能够提高资金运营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提 高新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
第四, 医药费用价格上涨过快, 加重了患病 农民的负担
上个世纪90 年代初以来, 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递 增,1992 —1994 年为12 % —14 % , 其它年份在 8 —9 %左右, 而同期的卫生总费用递增只有两年 为8 —9 %左右, 其它年份都在百分之十几, 接近 百分之二十。这样的涨幅, 也大大超过农民纯收入 的增长速度。这种状况极大地削弱了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制度的保障功能。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及其可持续性发展
主讲人:王静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民 对健康的一种预期投资,保证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卫 生发展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 环,体现了 “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科学 发展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综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综述摘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政府定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遵循的原则、筹资标准、补偿水平和保障范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需求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有待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根据现阶段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政府财政承受能力,从解决现实农村地区人民群众最紧迫、最现实、最直接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出发,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形成了大量的文献和成果。
本文对此进行总结和梳理,旨在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现将近年来相关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综述。
一、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职能定位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职责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一个中心问题。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Mr.Adm Wagstaff认为,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与中国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扮演的角色有关。
在中国的医疗卫生市场中,不仅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问题,而且存在严重的不公平问题。
因此,需要政府干预医疗服务领域。
邵德兴、梁春贤等人研究了政府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面承担的职责。
邵德兴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建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干预和支持,这是由农村合作医疗的特性所决定的。
合作医疗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必须干预和支持,加大公共投入力度以弥补市场供给的不足。
另外,由于医疗市场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供需双方的道德风险等市场失灵现象,为维护消费者利益和正常的医疗秩序,客观上也要求政府的干预。
[1]梁春贤认为,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责任必须重新定位。
首先,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负有制度设计的责任。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旨在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和相关研究成果。
结合现有政策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未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化和完善提供重要参考,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服务的均等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问题、影响因素、对策建议、研究成果、政策建议、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开始试点实施,旨在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解决农村地区医疗资源不足和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医疗资源不足和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仍有待提高。
部分地区存在医疗保障资金管理不规范、医疗服务报销难等问题,导致农民对合作医疗制度信心不足。
医药费用上涨、医保基金不足等因素也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带来了压力。
在此背景下,关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问题所在,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改进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也将总结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政策建议,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医疗需求,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虽然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参保覆盖率不高、医疗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医保基金支撑压力大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 , 解决农 对合作 医疗不感兴趣 了_ 。 2 J
这将使新 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 民“ 因病致 贫 、 因病返贫 ” 问题 , 是党 中央 、 12 参保人 口的总 体受益 面和 受益 率不 政 的支持 , . 的可持续 发展 面 临隐 患。许 多 地方 政府 国务 院着力解决三农 问题 , 打造 和谐社 会 高 , 民参保 的积 极性不足 农 考 根据《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关 于 进 一步 采取 目标 考核制 , 核下级发 动新农合 的 参保率 ” 指标 , 靠 “ 依 政绩 ” 向、 政过 导 行 20 年是新 型农 村合作 医疗从试 点转 向 加 强农 村卫生 工作 的决 定》 07 和卫 生 部 、 财 “ 和建设 社会 主 义 新农 村 重大 战 略举 措 。 全面推进 阶段 , 中央号召 , 要坚定信 心 , 扎 政 部和农业部《 于建立新 型农村合 作 医 多推 动而 缺乏法 律 与 制度保 证 的推 动形 关 实工作 , 不失时机地全面推进并 确保 新农 疗 制度的意 见》 新 型农 村 合作 医疗 制 度 式 , 短期效应 十分 明显 , 但政 策 的稳 定 性 , 市 合覆盖全 国 8 % 以上 县 ( 、 , 0 市 区) 确保 新 的功能定位主要是 “ 重点解决 农 民患大病 则显不足 。随着合作 医疗 的全面推 开 ,
0元计 算 , 政 每年 就 要 承担 5亿 财 究工作 中不断 出现 的情 况和困难 , 探讨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 殊病 种门诊医疗统筹 , 忽视农 民最基 人均 1 而
决办法 , 对合作 医疗制度可持续发 展具 有 本 的医疗保健 需求 , 种 制 度上 “ 大不 元 配 套 经 费 。 这 补 重要意义 。 14 筹 资手段原始 , . 成本 高 , 效率低 补小 ” 的局限 , 影响 了农 民参保 的积极 性 ,
探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探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试点至今,一直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对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可持续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再一次郑重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并同时强调了加快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见,政府重视“三农”问题,不仅要解决温饱,还要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因此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必须在广大农村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医疗保障体系。
为了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保证亿万农民享有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运而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3年试点至今,对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能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于民,是必须深刻认识并积极解决的问题。
影响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主要有政策和农民两方面因素。
公共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几十年来中国的公共政策缺乏一定的连续性,所以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如今国家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转向了关注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公共政策的连续性和价值取向对于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其提供政策资金等支持并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民是农村合作医疗的主体,因此其主客观因素关系着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
主观因素主要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意愿性,客观因素主要指农民的经济状况、教育状况等,农民的经济教育等状况影响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但二者并不成正相关的关系。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利点分析1、筹资渠道多元化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支持筹资制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运行的核心,也是合作医疗取得成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论文]
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3年开始实施以来,至今已有十个年头。
在这十年间,该项制度的实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但仍在宣传上、机制上存在问题。
要让该制度的实施可持续发展,可从加强宣传力度、健全相关机制等方面加以改善。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基金。
从200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这一制度,到2013年现在已有十年。
在这十年中,该制度实施情况良好,在全国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下,该制度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但是,广大农民在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的同时,对于这一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仍存有一些问题,我们需要找出解决的对策。
一、“新农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1.宣传问题“新农合”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医疗问题,广大农民也积极地参与进来了,但是仍然有些人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之甚少。
一方面是由于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农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对于“新农合”的报销制度了解不多,甚至有的人对于其报销制度根本不知情。
有的人还认为所谓的“新农合”就是一种税收制度,从而导致有的人对于该政策不信任。
而对于已经参与的农民,也有新问题出现。
他们认为该制度的实施确实很好,但是对于该制度,又持有怀疑的态度,他们对于该项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是半信半疑的。
另一方面,也是体现出了农民对于基层干部的不信任。
基层干部长期与农民直接打交道,个别干部可能存在腐败行为,农民在生活中,对于这类干部说出的话就会抱有怀疑和不信任态度,觉得他们肯定是为他们自己的利益着想,或者是由于报销制度在偏远地区存在一些不公平性现象,这些都为“新农合”的宣传带来了负面效应,导致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对于该制度认识不够。
2.机制不健全关于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一、概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NCMS)作为农村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缓解因病致贫问题、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通过对NCMS的制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实际,提出进一步完善NCMS的策略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农村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助力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和健康中国的目标。
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在21世纪的今天,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通过的《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维持生态平衡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它促进了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既保障了人类社会的公平和繁荣,又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长远动力。
可持续发展重视创新与科技进步,鼓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绿色发展。
它提高了人类福祉。
可持续发展强调公平与共享,旨在消除贫困、改善教育和卫生条件,为全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NCMS)的背景和目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地区的医疗保健问题逐渐凸显,原有的合作医疗制度由于种种原因逐渐瓦解。
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可得性受到了严重影响,进而影响了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
与此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许多农村居民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
财政来承担 , 以加强对农村 的教育 、 卫生建设等 。 民即使生 农 活在农村 , 也有一个 比较好 的生产 、 生活条件 , 有利 于他们 安
居乐业 , 有利于社会稳定 。因此 , 加强农村 卫生工作 , 新 发展
型合作 医疗作 为构建 和谐社 会主义新农 村 的一项 重要 内容 收稿 日期 :0 80 — 7 2 0 - 4 2
务对农村覆盖 的范 围。0 5 8月 1 20 年 0日, 国务 院总理温家宝
主持召开 国务 院常务会 议决定扩 大新型农村 合作 医疗 制度
试点 范围 ,06年将 试点县 ( 、 ) 目前 占全 国的 2 %扩 20 市 区 由 1 大 到 4 %左右 ; o 中央财政加 大投入力度 , 对参 加合作 医疗农
民的补助标准在原有 每人 每年 l 的基础上再增加 l , 0元 0元
地方财政相应增加补 助 ;目标 是到 20 0 8年在全 国农村基本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 。比 20 0 2年 l 0月 , 国农村卫 全
了将 近 2 %。 0 7年财政收入已经达 到 51 多万亿人 民币 , 0 20 .3
村建设 已经付诸行动 。
3平等和谐的城 乡关系不断理顺 .
作者简介 : 曾思康(94 )男, 建龙海人 , 师, 16一 , 福 讲 硕士, 从事邓小平理论、三农 ” “ 问题研 究。
一
5 —会发展 , 就是要使城市和农村 紧密地联 系起来 , 在理顺城乡关系 的基础 上 , 立平 等的经济社会 发 建
共财政 的政策 , 将更 多的财力用 于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 村。农 村公共 品的投入 , 应该如农村 的基础设施 一样 , 主要 由公 共
全国农业人 口的 4 . 已接近农村人 口一半 以上 。 47 %, 事实充分 说 明政府 已经承担责任 , 进公共财政 的政策 , 推 让公共 财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Review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作者: 李立清[1] 李燕凌[2]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100732 [2]湖南农业大学
出版物刊名: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页码: 36-37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可持续发展 综述
摘要:文章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大背景,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为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件等各种观点进行了述评,指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中的
公平性、效率性、以人为本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核心要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讨
李思思
【期刊名称】《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31)00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逐步完善,然而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为城镇居民设计,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够满足农民需求,许多农民小病拖、大病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还较为突出.在此形势下,2003年新农合制度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始试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这一制度存在的漏洞逐渐暴露,影响了该制度的顺利实施.文章就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期望新农合能不断完善,将福祉带给更多的农民.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李思思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9
【相关文献】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J], 毛竹秀
2.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基于全省11个地州54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 [J], 张源洁;张云熙
3.发展和巩固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路径探讨——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J], 李琼
4.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以绥德县为例 [J], 韩秀秀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创新的路径探讨 [J], 李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综述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综述
李颖;林耀飞
【期刊名称】《现代商业》
【年(卷),期】2016(000)005
【摘要】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新农合制度中政府的责任、政策效果和可持续发展、制定和实施原则、筹资补偿制度和需求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因此,笔者从新农合医疗保险系统属于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的角度,提出未来可考虑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利用计算机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实验,对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深入研究.
【总页数】3页(P169-171)
【作者】李颖;林耀飞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 530003;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 530003【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J], 毛竹秀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综述 [J], 陈莹莹
3.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策效果研究综述 [J], 杨志武;宁满秀
4.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问题研究综述 [J], 葛世超;李艳东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责任问题研究综述 [J], 蔡孝恒;颜巧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对于医疗保障需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政府为了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成功地促进了农民参与医疗保障,增强了他们的医疗保障能力。
然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如基金缺口、参保率较低、服务质量不高等。
因此,深入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加强农村医疗保障能力,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本文将重点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现状和问题分析。
从制度设计、基金筹集和服务质量三个方面分析其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基金缺口、农民参保率低、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包括基金筹集、保障待遇、服务质量等方面。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健康的贡献分析。
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探讨其对农民健康的贡献,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技术手段,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
技术路线如下:1.文献综述:梳理目前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对其运行现状及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2.实地走访调研:选择若干省市的农村地区开展调研,了解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情况和问题。
3.问卷调查:使用有效的问卷设计和适当的样本选择,在农村地区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评价和建议。
4.数据统计与分析:使用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对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准确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毛竹秀(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00)摘要总结了国内学者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对新农合不同参与主体、新农合制度建立与运行、新农合试点的实践模式这三大方面展开分析。
指出了目前我国对新农合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要加强对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要完善新农合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机制,同时还要完善新农合相关的法律建设,从而确保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实践模式中图分类号S -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3-11936-03An Overview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MAO Zhu-xiu (Sch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00)Abstract The domestic researche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The system was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different participants ,the establishment and function of the system ,and the mode pilot and actual practice.The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research were pointed out ,and mentions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heory research ,im-prove the research mechanism ,besides ,we need to perfect the legal framework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Key words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actice mode作者简介毛竹秀(1988-),女,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收稿日期2014-10-16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的研究1.1政府供给的研究1.1.1政府供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必要性。
对于明确政府责任的必要性,很多国内学者立足于公共物品的角度给予了解释。
宋茜[1]在《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责任的缺失与对策》一文中指出,政府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主导力量,政府责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蔡滨[2]等指出,明确政府责任是彰显社会正义、提高社会福利的需要。
李娅芳[3]从公共物品供给和公民的健康公平权出发,为政府所承担的责任提供理论依据,李娅芳指出,作为准公共物品的新农合,只能采取政府主导的经营方式。
同时,政府还要凭借自身的力量保障全体人民在健康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公平性。
陈健生[4]也基于公平的视角提出,由于中央政府在财政资源方面的强势地位,要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提高资源的保障能力。
张燕[5]等也提到,新农合作为典型的公共物品不应该由市场来提供,应该接受政府的干预管理,防止医疗保险市场失灵的出现。
这些学者从多个角度探索了政府责任对于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新农合运行过程中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1.2政府责任的主要内容。
关业琼[6]提到,政府应该承担新农合制度运行中的立法、制度设计、财政、监督等责任,从未发挥其主导责任,弥补市场失灵,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柴志凯[7]在《论政府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责任》中指出,新农合的突出特点就是政府要承担资金筹集、组织管理等责任,要明确政府在新农合制度运行当中的主导地位。
杨仕兵[8]提到,政府要保证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以及保护公众对公众物品的享受权。
李娅芳[3]突出强调,要加强政府的制度供给责任,政府要加强立法,明确各方的责任,维持新农合制度的稳定性,此外,在新农合的制度设计上,要坚持民主与科学相结合的原则。
骆向兵[9]提到,要合理控制对新农合的资金投入,确保政府财力的有力保障。
刘萍[10]等认为,要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拓宽新农合资金的筹资渠道。
学者们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对政府行为进行分析,对于政府在新农合制度推行中所承担的责任都是赞同的。
政府要不断完善新农合的制度设计,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
1.2医疗服务机构供给的研究定点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参合农民的参合意愿和受益程度,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
对医疗服务供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建设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策略方法,其中,医疗服务供给方的道德风险已成为新农合可持续发展课题中比较重要的问题。
对医疗服务供给方道德风险的研究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2.1医疗服务机构供方道德风险的研究。
对医疗服务供方道德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成因以及策略研究上。
徐璇[11]认为,医疗服务供给方的道德风险问题成为制约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徐璇指出定点医疗机构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诱导医疗行为和医、患、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勾结。
除此之外,曾理斌[12]等还提到了职业素养不高、医疗事故频发的表现形式。
对于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漆娜[13]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萨伊定律(Say ’s Law )进行了分析。
刘倩[14]等从信息不对称、医疗卫生体制不健全等方面对道德风险的产生进行了分析。
关于建立道德风险控制机制的研究,李冰水[15]等提出要调整和完善医疗机构的支付、补偿机制。
薛灿[16]等倡导要切断以药养医的渠道。
杨媚[17]主张要加强医疗服务人员的道德培养、加大对不道德行为的惩处力度。
1.2.2医疗服务机构监管机制的探讨。
张琴[18]认为,医疗服务供给是直接影响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针对医疗服务供给缺乏有效监督的现状,提出了管办分责任编辑胡剑胜责任校对况玲玲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4,42(33):11936-11938DOI:10.13989/ki.0517-6611.2014.33.117离的方法,从而确保对医疗服务机构监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对其实行考核奖惩制度,促进医疗服务供给效率的提高。
张荣林[19]等指出,对定点医疗的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管,还需要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的内部监督和管理,提高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
此外,还要鼓励参合农民积极举报、投诉,培养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意识。
刘兰秋[20]立足于对国际经验的总结、学习,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主体,同时还要确保监管内容的全方位性。
曾新华[21]指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普遍存在着医疗卫生资源缺乏、人才队伍建设任务繁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参合农民享受医疗服务的效果。
何锡金[22]等也指出,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缺乏优质医疗资源,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完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体系建设。
1.3农民参合意愿的研究农民的参合意愿,直接影响到新农合制度的运行成效。
对农民参合意愿的研究,可以完善新农合制度的构建。
王晓燕、傅海虹、宋文娟主要立足农民自身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王晓燕[23]指出农民对新农合制度不了解是影响参合率的主要因素。
欧阳晓晖等[24]认为农民的参合主要受农民健康状况、农民的经济水平、以及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的影响。
宋文娟[25]认为农民的风险意识以及对新农合的信任度是影响农民参合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洪娴婷[26]从新农合政策出发,立足于新农合制度本身的报销与给付来分析其对农民参合的影响。
李振红指出[27]新农合所带来的实惠是影响农民参合的根本原因。
周尚成[28]等从政府管理部门、医疗服务机构和农民自身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出要关注家庭为单位的参合意愿。
朱丽莎、陈云等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对农民参合进行了实证分析。
朱丽莎[29]根据浙江省农民参合意愿的数据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从而得出了影响农民参合的具体因素。
而陈云[30]等则采用Epidata3.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归纳,运用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从而针对农民参合的影响因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30]。
2对新农合制度本身的研究2.1关于新农合筹资机制的研究王永春[31]提到,稳定而低成本的筹资机制是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新农合的筹资水平要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对新农合现收现付制的筹资模式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鉴于此,周荣蓉[32]提出了“捆绑式”和“劳务储蓄”的合作医疗模式,从而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新农合制度的压力。
冯彩平[33]倡导建立稳定而高效的筹资机制,应该拓宽新农合资金的筹资渠道,畅通社会捐赠的渠道,呼吁全社会为新农合的发展做出贡献。
王玲[34]等应该把新农合纳入到商业医疗保险中去,商业医疗保险可以对新农合提供“范围上”和“程度上”的补充,从而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对一些医疗费用、病种等做一些适当的补充,使参合农民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服务和治疗。
2.2关于新农合补偿机制的研究葛恒云[35]认为,通过按照人头付费的补偿形式可以有效的抑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余维臻[36]提到,可以尝试采用按人头付费的管理方式。
谷彦芳[37]等提到要提高新农合基金的补偿率,设定科学的报销比例,从而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此外,通过将慢性病纳入新农合保障范围等措施,扩大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
毛淑娟[38]提到要增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于一些医药费用过重的大病患者,进行“二次补偿”,在减轻农民医药负担的同时,可以保障农民的医疗保障需求。
3新农合制度试点的实践模式研究陈尚文[39]等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江西省新农合门诊统筹试点情况和家庭账户补偿模式进行分析,收集广大参合农民对新农合运行的反馈情况。
了解参合农民对家庭账户补偿模式的满意程度,从而探索更加适合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补偿模式。
凌彩娥[40]等对百色市右江区采取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当地农民未参合的原因、以及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未参合农民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地农民外出务工、以及报销手续复杂等原因是影响农民参合的首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