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王充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史大纲(参考)

中国哲学史大纲(参考)
2.谈谈董仲舒的刑德理论?
3.论述董仲舒的性情论?
4.谈谈董仲舒在儒学中的地位。
第十二讲:
1.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有什么不同?
2.谈谈谶与纬的区别?
第十三讲:
1.谈谈王充的元气论。
2.王充的效验思想。
3.比较王充和董仲舒的人性论。
第十四讲:
1.玄学是如何产生的?
2.谈谈王弼的“以无为本”思想?
3.如何理解“得意忘言”?
2.《易传》的“三才之道”包括那些内容?
3.如何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
第九讲:
1.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什么不同?
2.荀子对于当时谬误学说的批评?
3.谈谈“虚一而静”的内容?
第十讲:
1.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2.韩非子是如何论述道和理的。
3.谈谈韩非子的历史观?
第十一讲:
1.谈谈董仲舒德天人感应思想?
2.解释方以智的“质测”与“通几”,并论述二者的关系。
3.论述方以智“随、泯、统”思想。
第二十九讲:
1.论述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思想。
2.王夫之是如何看待能、所关系的。
3.谈谈王夫之的人性论。
4.谈谈王夫之的历史观。
第三十讲:
1.论述颜元的理气思想。
2.颜元的格物说有什么特点。
3.谈谈颜元的功利主义思想。
第二十五讲:
1.论述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
2.谈谈陆九渊与朱熹思想的不同。
第二十六讲:
1.谈谈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思想?
2.论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3.谈谈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第二十七讲:
1.谈谈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思想。
2.论述王廷相“理载于气”思想。

绍兴名人

绍兴名人

绍兴名人大禹姚长子1 句践陈洪绶1 范蠡祁彪佳1 西施章学诚1 马臻夏丏尊1 曹娥范文澜1 蔡邕钱三强1 王羲之董希文1 王献之谢灵运0贺知章0陆游王守仁汤绍恩徐渭蔡元培0徐锡麟0秋瑾0陶成章0鲁迅马寅初0竺可桢0周恩来0朱自清0王充1谢安1王冕1大禹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禹受命治理洪水水患。

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

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句践越王勾践,春秋末年越国国君。

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

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

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

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

不得已与越议和。

前473年夫差被迫自尽。

句践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范蠡范蠡字少伯,春秋末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学者和经济学家。

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

着《范蠡》二篇。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

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

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西施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之美誉。

马臻马臻,东汉时期水利学家,于顺帝永和五年任会稽太守。

到任之初,即详考农田水利,发动民众,创建三百里镜湖。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课件演示文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课件演示文稿
第二十页,共29页。
三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对话的背景: 友人不至 太丘舍去
对话的内容: 友人发怒 元方对答
对话的结果: 友人惭引 元方不顾
第二十一页,共29页。
四读课文,研讨学习:
⒈ 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哪两点错
误?
无信,无礼。 ⒉ 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何以见得?
懂礼识义,率真正直,聪敏过人。
儿媳
第十三页,共29页。
陈太丘与友期
赛读课文:
⒈ 读准字音,吐字清楚。
⒉ 不添字,不漏字。 ⒊ 停顿恰当。
第十四页,共29页。
陈太丘阅与读友第期二则
第十五页,共29页。
默读课文,划出不懂的词句。对照 注释,试译课文。
第十六页,共29页。
再读课文 理解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第十八页,共29页。
词语辨析
尊君 君 家君
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令尊 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足下、阁下
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的谦称 家父、家严
第十九页,共29页。
译文:注意文中省略的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行),(友)过中不至, 太丘舍(友)去,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于)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 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尊君)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行)。(君)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人)子骂(其)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而不顾。
第二十二页,共29页。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名人故事》读后感(精选14篇)

《名人故事》读后感(精选14篇)

《名人故事》读后感(精选14篇)《名人故事》读后感篇1放了暑假,奶奶给我制定了学习计划。

让我要勤奋读书,准备迎接三年级的挑战。

我除了做暑假作业,还要学习英语、补习数学,每天忙得我天旋地转。

不知其所,有时间就玩、看电视,奶奶每天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啊!救命啊!我很烦。

有天奶奶让我看了一本古代名人故事,其中有王充书铺借读“和”承宫牧猪苦学,我读了后将这两篇打在电脑里,王充家里生活很艰难,念不起学,无法上学,20岁的时候终于有一个学习机会。

王充不但学习完自己身边的书,还到书铺里看书几年时间他博览群书变得学识广博。

成为著名的哲学家。

承宫小时候给别人家放猪,无钱上学他为了学到知识,在学堂外面听老师讲课,他为了学习吃尽了苦头,终于学有所成。

我通过这两个故事,对我教育很大,我们生活在这样好的环境里,衣食无愁,还不好好学习,和古人相比我太渺小了。

暑假快要结束了,但我要好好的利用时间多看书,写好每一篇作文。

为三年级打好基础。

《名人故事》读后感篇2最近,我看了《中外名人故事》,从中又认识了许多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经济学家……比如才能全面的科学家张衡,他在天文、历法、文学、地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个罕见的全才式人物。

张衡生活在东汉时期,他发明的地球仪整整领先了欧洲1000多年,他还发明了可以测定风向的候风仪,可以自己运行的自行车,能够自己飞的木鸟;在数学方面,他计算出圆周率是3。

162;在地理方面,他绘制的一幅《地形图》流传了几百年;在艺术领域,除了写__外,他还擅长绘画,是东汉时六大画家之一。

我还从中吸取了一些政治家治理国家的思想,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中外名人故事》时时提醒我要有志气,又要刻苦努力和团结人!《名人故事》读后感篇3最近我读了《中外名人故事》第二辑的前半部。

张衡的故事我比较喜欢,因为他从小勤学好问、特别爱读书,这些良好的习惯使他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正是对天文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发明了‘’地动仪‘’,在我国科学史上留下了光辉业绩。

绍兴名人资料

绍兴名人资料

绍兴名人大禹姚长子1句践陈洪绶1范蠡祁彪佳1 西施章学诚1马臻夏丏尊1曹娥范文澜1蔡邕钱三强1王羲之董希文1王献之谢灵运0贺知章0陆游王守仁汤绍恩徐渭蔡元培0徐锡麟0秋瑾0陶成章0鲁迅马寅初0竺可桢0周恩来0朱自清0王充1谢安1王冕1大禹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禹受命治理洪水水患。

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

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句践越王勾践,春秋末年越国国君。

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

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

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

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

不得已与越议和。

前473年夫差被迫自尽。

句践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范蠡范蠡字少伯,春秋末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学者和经济学家。

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

着《范蠡》二篇。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

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

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西施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之美誉。

马臻马臻,东汉时期水利学家,于顺帝永和五年任会稽太守。

到任之初,即详考农田水利,发动民众,创建三百里镜湖。

王充、颜之推、朱熹、王守仁的幼儿教育思想

王充、颜之推、朱熹、王守仁的幼儿教育思想

2013级学前教育2班第二组组员:王梅134140202011余永丽134140202012蔺丽媛134140202013陈雪134140202014邹超群134140202015金佳佳134140202016龚云凤134140202017周小敏134140202018何小红134140202019陈天敏134140202020组长:陈天敏分工:王梅、余永丽王守仁word陈雪、何小红朱熹word金佳佳、周小敏颜之推word龚云凤、陈天敏王充world邹超群王守仁、朱熹ppt蔺丽媛颜之推、王充ppt王充的幼儿教育思想王充,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人,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

他出身“细族孤门”,先人以农桑、贾贩为业。

早年至京师,入太学,师事班彪。

好博览,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即能记诵,博通诸子百家之言。

后归乡里,隐居教授。

曾任州郡吏数年,以谏争不和,罢规从事著述。

王充对幼儿教育问题没有专门的系统论述,他的幼儿教育观点和思想只是散见于他的哲学和其他著作中。

他曾写过《政务》《讥俗》《论衡》《养性》等书,现流传下来的只有《论衡》一书八十四篇。

王充在《论衡》的《齐世》《气寿》《命义》《率性》《本性》《别通》《说日》《识知》《超奇》等各篇中,都有关于幼儿教育得论述,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是我国古代幼儿教育史上的优秀成果。

王充的哲学思想(一)自然观1、天道自然王充认为,无论是天,地都是自然的物质实体,没有意志.人不能用自己的行动感动天,天也不能用自己的意志来支配人,天与人之间不存在精神上的联系。

2、万物自生,万物一元在宇宙万物如何产生及构成上,王充提出了元气自然宇宙生成论认为天和地都是无意志的自然的物质实体,是有物质的元气构成的.3、人死神灭人员有灵性,但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他万物一样也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的,提出了“精神依倚形体”。

认为精神必须依赖形体切能发生作,这就肯定了形体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

绍兴名人

绍兴名人

绍兴名人大禹姚长子1 句践陈洪绶1 范蠡祁彪佳1 西施章学诚1 马臻夏丏尊1 曹娥范文澜1 蔡邕钱三强1 王羲之董希文1 王献之谢灵运0贺知章0陆游王守仁汤绍恩徐渭蔡元培0徐锡麟0秋瑾0陶成章0鲁迅马寅初0竺可桢0周恩来0朱自清0王充1谢安1王冕1大禹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禹受命治理洪水水患。

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

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句践越王勾践,春秋末年越国国君。

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

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

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

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

不得已与越议和。

前473年夫差被迫自尽。

句践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范蠡范蠡字少伯,春秋末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学者和经济学家。

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

着《范蠡》二篇。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

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

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西施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之美誉。

马臻马臻,东汉时期水利学家,于顺帝永和五年任会稽太守。

到任之初,即详考农田水利,发动民众,创建三百里镜湖。

《新三国》每集台词精选

《新三国》每集台词精选

《新三国》每集台词精选片头歌词:风云起处苍黄变化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允文允武三分天下鼎之轻重可以问吗弹剑作歌披挂上马霸王大业不是空话男儿碰撞一团火花百年人生瞬间光华塞北秋风猎马江南春雨杏花千古江山如诗如画还我一个太平天下片尾歌词:大梦方觉山川依旧古战场上几度春秋路没有头情不能收检点平生志未酬青梅煮酒要把话儿说透天下英雄谁是敌手烈火飞舟你必须回头江东子弟也风流不是空也不是有一缕英魂到永久不是去也不是留往来在人间与天地同寿与天地同寿第一集:王充叹大汉命运:“江山沦丧,日月无光;宗庙屠毁,巨奸篡国;天子受辱,君臣蒙羞;内有董贼,横行于朝;外有群雄,称霸于野;呜呼哀哉,礼崩乐坏,肝肠寸断。

”曹操笑道:“满座大丈夫,尽作女儿态”曹操:“当世第一宝刀,竟然如此质朴无华”王充对:“世间奇珍异宝往往不在其表”曹操夸董卓:“相国带兵如韩信,治国如萧何。

大汉四百年,何曾有过像相国这样的经天纬地之才啊”第二集:曹操:“越是危难之时,越是英雄辈出之时”“我曹操何许人也?我应该振臂高呼,召集天下壮士,组建剿贼义军。

挽江山于既倒,救苍生于水火”第三集: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自古以来就是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忠义和奸恶都不是从表面就能看出来的。

也许你昨天看错了我曹操,可是今天你又看错了,但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都不怕别人看错我”陈宫:“曹操此话比剑锋更狠!剑锋只杀吕氏一家,而此话却尽诛天下人心。

”曹操:“在我刺董之前,和他们一样,也是无名之辈。

你又怎么知道今天的无名之辈,来日会不会名震天下呢?假如有一天,他们真的名震天下了,你又会不会为今天的所作所为,追悔莫及呢?”第四集:曹操:“英雄处于末路,此时给其一分好处,胜于平日十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夏,五百年止于商;商,五百年止于周;周,三百年而骤起春秋战国,是时天下大乱,引来英雄辈出。

由此可见,国运盛衰长短俱凭天意,如无乱世,何来英雄?”刘备:“天下大乱之根源,首先在于人心丧乱,因此欲安天下,先取人心;而人心之本,在于循天道,行仁义,持忠孝”第五集:未发现第六集:董卓:“天子啊,老臣的命苦哇!老臣是天底下命最苦的人,苦得就像是车轮底下的野草;我苦就像是石头缝里的黄连啦!”吕布:“这世上,有我就有你”曹操:“匹夫庶子,不相与谋”第七集:未发现第八集:貂蝉:“有了这根银簪,就像将军陪在我的身边”吕布:“吕布枉活了半世,现在才算尝到了活着的滋味”第九集:董卓:“暖玉温香抱满怀,离魂到天外”王充:“此刻上朝也太早了吧?”吕布:“我不是上朝,我想见貂蝉”王:“见貂蝉干吗坐这儿啊?”吕:“这儿离貂蝉近一些”第十集:未发现第十一集:荀彧:“福中有祸,祸中有福;福祸相倚,大事可期。

2019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解密15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解密15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高频考点解密15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2018年2017年2016年课标全国Ⅰ卷10—13,晋书+鲁芝,19分10—13,宋书+谢弘微,19分4—7,宋史+曾公亮,19分课标全国Ⅱ卷10—13,后汉书+王涣,19分10—13,后汉书+赵熹,19分4—7,明史+陈登云,19分课标全国Ⅲ卷10—13,宋史+范纯礼,19分10—13,宋史+许将,19分4—7,明史+傅珪,19分江苏卷6—9,汪容甫,18分6—9,汝霖,18分天津卷8—13,王充,23分8—13,李台州,23分浙江卷山东卷9—13,陈书+谢贞,22分【调研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循,字德遵,泰和人。

永乐十三年进士第一。

授翰林修撰。

习朝廷典故。

帝幸北京,命取秘阁书诣行在,遂留侍焉。

洪熙元年进侍讲。

宣德初,受命直南宫,日承顾问。

赐第玉河桥西,巡幸未尝不从。

进侍讲学士。

正统元年兼经筵官。

久之,进翰林院学士。

九年入文渊阁,典.机务。

初,廷议天下吏民建言章奏,皆三杨主之。

至是荣、士奇已卒,循及曹鼐、马愉在内阁,礼部援故事请。

帝以杨溥老,宜优间,令循等预.议。

明年进户部右侍郎,兼学士。

土木之变,人心汹惧。

循居中,所言多纳。

进户部尚书,兼职如故。

也先犯京师,请敕各边精骑入卫,驰檄回番以疑敌。

帝皆从其计。

景泰二年,以葬妻与乡人争墓地,为前后巡按御史所不直,循辄讦奏。

给事中林聪等极论.循罪。

帝是聪言,而置循不问。

循本以才望显,及是素誉隳焉。

二年十二月进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

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先期赐循及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镃半之。

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加兼太子太傅。

寻以太子令旨赐百官银帛。

逾月,帝复赐循等六人黄金五十两,进华盖殿大学士,兼文渊阁如故。

循子英及王文子伦应顺天乡试被黜,相与构考官刘俨、黄谏,为给事中张宁等所劾。

帝亦不罪。

英宗复位,于谦、王文死,杖循百,戍铁岭卫。

循在宣德时,御史张楷献诗忤旨。

循曰“彼亦忠爱也”,遂得释。

名人读书励志故事5篇

名人读书励志故事5篇

余秋雨饿着肚子饱读书1946年,余秋雨出生在余姚一个普通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位本分的基层公务员,而母亲则是一位没落大家族的小姐。

在他出生那天,天上一直下着小雨,因此得名叫秋雨。

余秋雨的童年是在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度过的,乡村的生活简单、清贫而又快乐。

从上海来的母亲几乎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在村子里开办了一个免费的识字班。

儿时的余秋雨跟在母亲身边玩,竟然也认识了不少字。

4岁那年,余秋雨背上书包走进了乡村的小学。

小学有一个图书馆,有几十本童话和民间故事,十分诱人。

但几十本书怎么能满足得了几百名学生呢?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写100个毛笔小楷字才可借得一本书。

余秋雨的毛笔字,就是在那时打下的根基。

他在回忆那段日子时,曾说:“我正是用晨昏的笔墨,换取了享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的权利。

直到今天,我读任何一本书都非常恭敬,那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在余秋雨11岁的时候,为了能让他有更好的前途,他们全家借住到上海市区。

余秋雨在上海报考了中学。

中学的图书馆不小,但每天借书都要排长队,而且想借的书十次有九次都被借出去了。

后来,余秋雨到处打听,终于知道有一个叫“上海青年宫图书馆”的地方借书比较方便,就立即去申办了一张借书证。

青年宫在江西中路200号,快到外滩了。

当时正值困难时期,人们每天都吃不饱。

余秋雨在晚饭后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青年宫,走到一半就饿了。

当他走到图书馆时,离人家关门已经不到一个小时了。

从青年宫图书馆把书借出来也不容易,所以余秋雨只能在那里看。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等找到书,就只剩下半个多小时了,能读几页?但是,就为了这几页,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子,每天忍着饥饿走一个多小时,看完再走一个多小时回家。

这种如饥似渴的阅读精神怎能不让人为之感动?正是少年时那段艰辛的阅读时光,为他今后的文化之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余秋雨的《长者》一文中,我们还看到了余秋雨在年轻时发愤读书的情景。

1975年世事纷扰,29岁的余秋雨因肝炎回乡下养病,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被安排到了奉化山间的一个蒋经国的图书室,专心阅读了当时很难找到的《古今图书集成》《二十四史》《四部丛刊》等书。

东汉世族形成

东汉世族形成

门阀士族萌芽于xx中后期一自给自足的大地主田庄经济是门阀士族形成的经济基础。

萌芽于西汉中后期的田庄经济,在东汉得到了普遍发展。

象西汉末年樊重所经营的那种田庄,在东汉则更多了。

以至东汉的世族豪强都把能拥有一座田庄作为人生的一大理想。

“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

舟车足以代步涉之艰,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

养亲有兼珍之膳,妻擎无苦身之劳。

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之,嘉时吉日,则烹羔啄以奉之。

”①从而过上一种优闲安逸的生活。

西汉末东汉初,南阳阴氏家族占有土地“七百余项,舆马仆隶,比于邦君。

”②东汉初期,马援的三个儿子“奴蝉各千人以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青肤美田。

”③明帝时的廉范,世代为边地郡守,“广田地,积财粟。

”④窦宪广占田地,“奴蟀以千数,于亲戚、功臣莫与为比。

”⑥东汉中叶,梁翼把东起荣阳,西至弘农,南到鲁阳,北达黄河、淇水近千里的大片上地粉占为林苑,还象皇室一样加以封禁。

美其名日“有人误杀了苑中的一只兔子,他竟残暴地杀死十几个人。

他强迫数千平民为奴娜,还无耻地自卖外”。

梁其搜刮的财物折成钱合30多亿,大约相当于东汉政府一年财税的一半。

郑太“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⑦灵帝时,盖勋领汉阳太守,时郡饥荒,“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

”⑧献帝时,“(赵)谦、谦弟温,相继为三公。

一通岁大饥,(温)散家粮以振穷俄,一所活万余人。

”⑨这些人在饥荒年景尚有大量的家粮储谷,自然都是广占田地的大地主。

东汉时期,地主土地私有制充分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性质也比西汉更为明显.东汉人妊的《四民月令》对寸东汉大地主田庄经济有较全面的描述。

根据《四民月令》的记载,在一年中的每个月份,田庄中各种生产及其他舌动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安排,非常注意时令和节气,而且讲究精耕细作,根据不同的土壤种植不同的农作物,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

还非常重视翻土施肥、除草晒田、双季轮作,以改良土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一到四单元复习

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一到四单元复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到第四单元复习【目标】复习掌握第一到第四单元基本知识点。

【重难点】复习掌握第一到第四单元基本知识点。

【内容】知识点一:课文内容(一)第一课:《观潮》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二)第二课:这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主要描绘了在秋天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月亮的美好画面,文章情景交融、情谊深沉,体现了母女之间的那种温馨、甜美的亲情。

(三)第三课:《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的作品,这首诗从整体框架上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兴的抒发,描绘出了一个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

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

《花牛歌》是近代诗人徐之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草地上的花牛行动的各个情景,表现了花牛的自由自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四)第四课:《繁星》是巴金的作品,本文写了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产生的不同感受,把星天比作母亲,比作朋友,突出了他看繁星时温馨、甜美、亲密、和谐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

(五)第五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讲述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

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六)第六课:《蝙蝠和雷达》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七)第七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讲述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王充求学》ppt教学课件

《王充求学》ppt教学课件

急。既给至,淮与宣帝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既,然
通“殒”,死亡
宽恕,赦免
其母既亡,则无五子。五子若陨,亦复无淮。”宣帝
乃表,特原淮妻。(特赦郭妻) 1、翻译:因为王凌犯罪受到株连,应当一起处死 于是文武官员飞跑传命,好像河水涌到身前一样着急。
229、.03.2思020考:郭淮妻被该课“件由特【语原文公”社】的htt主p://w要ww. 原因是什么? 友情提供
为骄傲地说:“士别即三更日刮,目相待
。”
3、古人曰:“书犹药也,可以医愚”,从吕蒙读书这
件事上你得到怎样的启发?还可以举出相关的例子吗?
29.03.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友情提供
9相、望郑于文道贞。公又派魏遣遣征中寝郎疾将(李1安)俨,住宿上其遣第使,者动问消静讯息以,闻赐。以上药复耳, 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许妻配其子叔玉(2)。 戊晨征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
4、读这篇短文,你能否联想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 对刘禅的谆谆告诫?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29.03.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友情提供
8、吕蒙入吴,吴主劝其学业。蒙乃博览群籍,以《易》
为纲宗。尝在孙权宴座席上,酣醉忽卧,于梦中诵《周易》
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蒙曰刚:才“向梦见伏牺、
(1)于是在卞太后房中同曹彰下围棋,一起吃枣子。 (2)魏文帝事先命手下毁掉了瓶罐,太后徒劳地光着 脚跑到井边,却没有东西用来汲水。
2、魏文帝为什么要残害弟弟任城王?
29.03.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友情提供
7、乐不思蜀
使…快乐

中国哲学主要哲学家

中国哲学主要哲学家

中国哲学主要哲学家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鲁定公十三年春天,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

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

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

孔子非常失望。

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逝世时,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

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鲁国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

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

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

他认定个人不能单独存在,一切行为都是人和人相互关系的行为,都是伦理的行为。

孟子最初对学习很有兴趣,时间一长就厌烦了,经常逃学。

孟母知道后非常生气,拿起刀来,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割断,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割断织布机上的线,这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割断了线,布就无法织成。

君子求学是为了成就功名,博学多问才能增加智慧。

你经常逃学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材呢?荀子:荀子,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中国哲学史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派别。

1.2 教学内容研究对象和范围: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变、思想体系、代表人物和著作。

意义:哲学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1.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派别。

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哲学史的理解和思考。

第二章:先秦哲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先秦哲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脉络。

让学生掌握先秦时期主要哲学流派和代表人物。

2.2 教学内容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社会变革。

主要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

代表人物: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荀子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先秦哲学的背景、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互动:引导学生了解各流派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先秦哲学的理解和思考。

第三章:汉唐哲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汉唐哲学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让学生掌握汉唐时期主要哲学流派和代表人物。

3.2 教学内容特点: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道教和佛教的兴起。

主要流派:玄学、儒学、道教、佛教。

代表人物:董仲舒、王充、郭嘉、王弼、朱熹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汉唐哲学的特点、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互动:引导学生了解各流派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汉唐哲学的理解和思考。

第四章:宋明哲学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宋明哲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脉络。

让学生掌握宋明时期主要哲学流派和代表人物。

4.2 教学内容背景:封建社会的衰落、儒家思想的困境。

主要流派:心学、理学、气学、朴学。

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

4.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宋明哲学的背景、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互动:引导学生了解各流派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宋明哲学的理解和思考。

名家名篇:王充

名家名篇:王充

名家名篇:王充王充(27—约97),字伴任。

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

东汉著名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

幼好学,遂萌“巨人之志”。

及后博采众流百家之言。

去官后潜心著述。

所著《讥俗》、《节义》十二篇,《养性书》十六篇,《政务》等,均不传。

今传《论衡》十三卷,八十五篇,佚一篇,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

其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文学理论和哲学理论问题。

如“天地合气,成物自生”、“疾虚妄”、“死而精气灭”等重要观点。

典籍要介《论衡》《论衡》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

三十卷,八十五篇,《招致篇》有录无书。

据作者自述,写信的主旨就是“疾虚妄”、“归实诚”。

内容主要阐明其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

范文澜说,该书“根据实在的事理系统地全面地将所有‘儒书’(主要是指谶纬)‘道家’(方士神仙术)的种种谬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迷信行为(阴阳五行家各派别的法术),一概予以驳斥”(《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232页)。

其中他对文学方面的卓见远识,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强调文章的实用价值。

反对“空为”、“妄为”,以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主张文学要华实相符,“文具情显”,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重独创,重个性,反对因袭模仿;主张语言要通欲,口语化,反对故作深奥。

这些见解是针对西汉后期以来文学上的严重弊端而发的,具有进步意义,对后世文学批评也有很大影响。

但因其对文学艺术之本有缺了解,故其某些论点有失偏颇。

《论衡》文章的风格平易、自然、通俗,但在文采上略有不足。

有《四部备要》本,《四部丛刊》本。

今人盼遂撰《论衡解》和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撰《论衡注释》便于参考。

自纪(节选)【题解】《自纪》为《论衡》的最后一篇。

在本文中,王充阐述了写信《论衡》的宗旨,同时提出其文学创作观。

【原文】充既疾俗情,作《讥俗》之书。

又闵人君之政,徒欲治人,不得其宜,不晓其务,愁精苦思,不睹所趋,故作《政务》之书。

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论衡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论衡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论衡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论衡”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论衡三十卷。

东汉时王充(27-100年)所撰。

王充出身于细族孤门,自幼好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

据《后汉书·王充传》记载,王充曾一度受学于班彪,中年在县、郡皆任功曹小吏,入州为从事、治中诸官。

晚年罢州居家,专门从事着述,“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着《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

此外,王充还着有《养性书》十六篇,《讥俗书》十二篇及《政务书》等,这些大都佚失。

《论衡》是王充的主要着作,现存八十四篇,三十卷,其篇目卷数是这样分布的:第一卷有四篇,即《逢遇》、《累害》、《命禄》、《气寿》;第二卷有《幸遇》、《命义》、《无形》、《率性》、《吉验》五篇;第三卷有《偶会》、《骨相》、《初禀》、《本性》、《物势》、《怪奇》六篇;第四卷有《书虚》、《变虚》两篇;第五卷有《异虚》、《感虚》两篇;第六卷有《福虚》、《祸虚》、《龙虚》、《雷虚》四篇;第七卷有《道虚》、《语增》两篇;第八卷有《儒增》、《艺增》两篇;第九卷有《问孔》一篇;第十卷有《非韩》、《刺孟》两篇;第十一卷有《谈天》、《说日》、《答佞》三篇;第十二卷有《程材》、《量知》、《谢短》三篇;第十三卷有《劾力》、《别通》、《超奇》三篇;第十四卷有《状留》、《塞温》、《谴告》三篇;第十五卷有《变动》、《招致》、《明雩》、《顺鼓》五篇(阙第四十五篇);第十六卷有《乱龙》、《遭虎》、《商虫》、《讲瑞》四篇;第十七卷有《指瑞》、《是应》、《治期》三篇;第十八卷有《自然》、《感类》、《齐世》三篇;第十九卷有《宣汉》、《恢国》、《验符》三篇;第二十卷有《须颂》、《佚文》、《论死》三篇;第二十一卷有《死伪》一篇;第二十二卷有《纪妖》、《订鬼》二篇;第二十三卷有《言毒》、《薄葬》、《四讳》、《调时》四篇;第二十四卷有《讥日》、《卜筮》、《辨崇》、《难岁》四篇;第二十五卷有《诘术》、《解除》、《祀义》、《祭意》四篇;第二十六卷有《实知》、《知实》两篇;第二十七卷有《定贤》一篇;第二十八卷有《正说》、《书解》两篇;第二十九卷有《案书》、《对作》两篇;第三十卷有《自纪》一篇。

刻苦读书的名人故事(精选12篇)

刻苦读书的名人故事(精选12篇)

刻苦读书的名人故事刻苦读书的名人故事(精选12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名人故事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刻苦读书的名人故事刻苦读书的名人故事(精选12篇),欢迎大家分享。

女科学家林兰英的家乡在福建省莆田县。

在旧社会,女孩子上学很困难。

当林兰英上到小学三年级时,她的堂姐妹都纷纷退学,回家做家务事或外出当女工去了。

妈妈也劝她:“一个女孩子家,念书有什么用?看你堂姐,都能纳鞋挣钱了。

”女孩子读书就真的没有用?小兰英心里又是生气又是不平。

她写信给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倾吐了自己的心里话。

爸爸的思想倒很开明,多次回信鼓励女儿:“在外国,有出息的女孩子多着哪!好好念书吧,只要胸有大志,女孩子也能干大事!”小兰英从此发愤学习,直到小学毕业,年年成绩都在前三名。

可妈妈受封建思想影响,说什么也不同意女儿上中学。

兰英对妈妈说:“中学里有规定,考第一名的学生不用交学费。

我要争取第一名!”妈妈又气又急,赌气说:“好!要是交钱就别去上学!”母女俩就这样达成了协议。

林兰英怀着一团火跨进了莆田县砺青中学的大门。

刚进校时,男同学都瞧不起她,还有人讥讽道:“单独的竹子扎不成排,毛丫头念书长不了!”林兰英睬也不睬,只是埋头读书。

虽然,她每天都要干许多家务活,但上学从没有迟到或早退过。

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总是按时完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

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林兰英果真得了第一名。

一直到初中毕业,她每个学期都是第一。

妈妈无可奈何,只好认输了。

白岩松出生在内蒙古一个边远小城,8岁那年,父亲不幸辞世,母亲用坚强和隐忍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平时给人印象总是不苟言笑的白岩松,小时候却是个淘气包,常常惹妈妈生气,被妈妈打。

白岩松每天至少要挨两次打,要不然,连他自己都会感到奇怪。

由于太贪玩,白岩松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很差。

一次,白岩松的考试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二,他一生气,竟偷偷把张贴的成绩榜撕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贫寒的家庭环境磨砺了白岩松吃苦耐劳、敢于迎接挑战的坚强性格。

五经博士人物

五经博士人物

五经博士博士是古代学官名。

汉初承秦制,百家都有博士。

文帝时置《书》、《诗》的一经博士,景帝置《春秋》博士。

武帝罢斥百家,独尊儒术,又设《易》和《礼》的博士,合文景所设之三经博士,为五经博士。

算缗告缗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颁布的法令。

算缗即向富商大贾门徵收财产税,规定商人财产每二千钱抽税一算(120钱),手工业者每四千钱抽税一算,非三老和北边战士而有轺车的每辆车抽税一算,商人的车每辆则徵收二算,五丈以上的船每条徵税一算。

以上财产必须首先自报,如有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的,鼓励知情者揭发检举,这就是告缗。

凡揭发属实,被告者的财产则全部没收,并罚戍边一年,而其所没收的资产,会分一半给告发人,以作奖励。

于是全国算缗大行,告缗成风,中家以上的商贾纷纷破产,大大打击了大商贾的势力。

刺史中央派至地方的监察官。

刺史受御史中丞统辖。

设立刺史的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督察和控制。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除三辅、三河、弘农外,将全国划分成十三州部,每部设刺史一人,分管几个郡国,称部刺史或州刺史。

刺史的主要职务是督察诸侯王、郡守和地方豪族。

刺史每年秋冬需到所管的郡国巡察,当时人称为「行部」,他们通过行部以了解下情,年底回京奏事。

刺史之秩仅六百石,而所监察的守、相为二千石,成帝时为使其权位及其品秩相符,遂将刺史之秩提高到二千石。

东汉时,刺史不必再亲自回京报告;有了属吏,属吏有从事史、假佐;也有了固定治所。

实际上,州成为一行政区域;刺史也成为比郡守高一级的行政官员,权责比西汉时有很大的增加。

东汉末年,也有些刺史成了地方割据势力的首领。

中朝外朝汉初丞相的权力很大,汉武帝初即位时,丞相田竟达到无视皇帝权威的地步。

汉武帝为加强皇权,渐渐信用身边的近臣宠臣,他们位虽低但权重,称为「中朝」或「内朝」,而以丞相为首的机构则称为「外朝」。

推恩令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

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而颁诏:「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封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材士未尝见,巧女未尝为,异事诡手,暂为卒睹,显暴易为者, 犹愦愦焉。”(同上)
四. 性与命


1. 性
王充在人性论问题上,把人性分为三等,有生来就善的人,是中人以上的人; 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的人,是中人。 认为人生之初所禀受的“元气”有厚薄多少的不同,因此人性也就有善恶贤 愚的不同,他说:“气有多少,故性有贤愚。” (《率性篇》)
口 辩 而 不 好 谈 对 , 非 其 人 , 终 日 之 言 。 其
建 武 三 年 , 充 生 。 „„ 才 高 而 不 尚 苟 作 ,
王 充 者 , 会 稽 上 虞 人 也 , 字 仲 任 。 „„
——

充既疾俗情,作《讥俗》之书;又闵人君之政,徒欲治 人,不得其宜,不晓其务,愁精苦思,不睹所趋,故作 《政务》之书。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 书。夫贤圣殁而大义分„„各自开门。通人观览,不能钉 铨。遥闻传授,笔写耳取,在百岁之前。历日弥久,以为 昔古之事,所言近是,信之入骨,不可自解,故作《实 论》。
——《论衡·自纪篇》
王充墓
王充《论衡》
元气 自然无为 实知与知实 性与命
一. 元气
提出“元气”为天地万物的原始的物质基础。气是和云烟 相似的物质,是没有意志的。他说:“天地,含气之自然 也。”(《论衡·谈天篇》) “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 生其中间矣。”(《自然篇》)气的属性是“自然”, “无为”。
五. 思考
谈谈王充的元气论。 王充的效验思想。 比较王充和董仲舒的人性论。

Next Time:王弼
提前阅读重点文献
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部分
The End
第十三讲:王充
The Philosophy of Wang chong

考 论 实 虚 。
《 论 衡 自 纪 篇 》 ·
闻 异 言 。 世 书 俗 说 , 多 所 不 安 , 幽 处 独 居 ,
以 笔 著 文 , 亦 如 此 焉 。 淫 读 古 文 , 甘 „„
论 说 始 若 诡 於 众 , 极 听 其 终 , 众 乃 是 之 。
王充虽然认为人性是天生的,而且天生就有善恶的不同,但是他又承认后天 的学习、环境对人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中人的作用。他说:“夫中人之性,在 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本性篇》)
2. 命
“人生性命当富贵者,初禀自然之气,养育长大,富贵之命效矣。” (《初禀篇》) “天施气而众星布精,天所施气,众星之气在其中矣。人禀气而生, 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贵或秩有高下,富或资有多少,皆 星位尊卑小大之所授也。”(《命义篇》) “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命禄篇》) “故命贵,从贱地自达;命贱,从高位自危。故夫富贵若有神助,贫 贱若有鬼祸。”(同上)
Have A Break!
三. 实知与知实
闻见于外 诠订于内 效验
1. 闻见于外

实者,圣贤不能性〔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其任耳目也,可知 之事,思之辄决;不可知之事,待问乃解。天下之事,世间之物,可 思而〔知〕,愚夫能开精;不可思而知,上圣不能省。圣人知事,事 无不可知。„„事有不可知,圣人不能知,非圣人不能知,事有不可 知。及其知之,用不知也。故夫难知之事,学问所能及也;不可知之 事,问之学之,不能晓也。(《论衡·实知篇》)
2. 诠订于内
“夫论不留精澄意,苟以外效立事是非,信闻见于外,不 诠订于内,是用耳目论,不以心意议也。”(《薄葬篇》) “夫以耳目论,则以虚象为言,虚象效,则以实事为 非。”(同上)
“墨议不以心而原物,苟信闻见,则虽效验章明,犹为失实”(同上)
3. 效验
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知实篇》) “齐都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日见之,日 为之,手狎也。”(《程材篇》)
二. 自然无为
自然与无为 对“天地故生人”的批判 对感应说的批判
1.自然与无为
天动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则自然也;施气不欲为物而 物自为,此则无为也”。(《自然篇》) “谓自然无为者何?气也,恬澹无欲无为无事者也。” (《自然篇》)
2. 对“天地故生人”的批判
“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此言妄也。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 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物势篇》) “人,物也,而物之中有智慧者也;其受命于天,秉气之元,与物无 异”(《辨祟篇》)
“人之生,其犹水也,水凝而为冰,气积而为人;冰极一冬而释,人 竟百岁而死。”(《道虚篇》)
“然则人生于天地也,犹鱼之于渊,虮虱之于人也,因气而生、种 类相产。”(《物势篇》)
3. 对感应说的批判
天人感应论者抹杀了天和人的差别,鼓吹“天人合一”,但是天是客 观存在着的自然界,根本没有意志;而人是动物中具有智慧的东西, 有感情欲望,因而才能进行有意志有目的的活动。 天人感应论者认为“天生五谷以食人,生丝麻以衣人”,是把天当成 “农夫桑女之徒”了,是完全和天道自然无为的观点相违背的。 天人感应论者说,人君的喜怒能够影响到气候的寒温,所谓“人君喜 则温,怒则寒”(《寒温篇》)。王充反驳时指出,寒温气候属于自 然季节的变化,不是人事所能决定的,他说:“寒温,天地节气,非 人所为。”(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