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合集下载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浅议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摘要: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已不像十年前那样备受社会的青睐,出现了生源过剩、竞争加剧的局面。

目前的专业英语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

学生校内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远远满足不了就业岗位的要求,所以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是高校英语专业应对新形势下人才就业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存在问题培养模式纵观我国经济改革的实际过程和当今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可以认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在中国经济内部初步形成。

然而,提供人力资本的教育体制仍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国内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模式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其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

这与经济发展的发展脱钩。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外语的交际技能,可语言说到底只是一种工具,它只有与其他职业技能融合并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其价值,更加充分地为我国的各项经济建设服务。

然而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一面,“语言不精”、“专业不专”的现象还未能根本改变。

在本科教育中,英语专业学生具有了英语基本能力,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习不够深入,知识面不够宽。

所以,单纯学习英语的毕业生往往在应聘时表现出一定的弱势。

由于主要进行技能训练,外语专业毕业生一般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学习系统性的专业知识能力比较弱,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都不太清楚。

到了具体工作岗位上,需要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学生校内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远远满足不了拟就业岗位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

English TeachersVol.21No.5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发展改革的关键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均取得了丰硕成果,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国民素质提升与高素质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英语是重要的文化载体与交流工具。

英语师范人才在教育改革与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大力推进英语师范人才培养对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均具有重要意义。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在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英语教育的高度重视。

英语师范人才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将成为英语教师,他们能否游刃有余地驾驭英语教学直接关系到英语教育工作的成败(陈文存2019)。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英语师范人才的培养模式要顺应时代与政策发展趋势创新变革,培养更多优秀的英语师范人才,为我国基础教育工程保驾护航。

同时,要求师范类院校在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方面作出变革,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要求;通过全面组织与精心策划实现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调整,有效落实“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袁丹2019)。

一、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一)目标不完善,不能满足教育现实需求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英语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英语师范人才的培养同样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但是,当前的英语师范人才培养目标依然侧重语言知识和教育学知识,非常不完善,无法满足中小学英语教育的现实需求。

(二)文化缺失现象普遍,不利于高素质教师培养调查发现,英语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文化缺失现象比较普遍,加之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了文化意识培养。

这不利于激发师范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将其培养为高素质的英语教学人才。

(三)教学模式传统,制约学生技能提升师范人才培养依然采用传统模式,课堂教学存在“满堂灌”“放养式”“无互动”等问题。

“新文科”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245教育智库“新文科”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2017年,美国的希拉姆学院(Hiram College)首先提出了“新文科”理念,它主张用现代思维整合并调整传统文科,将新信息技术渗透到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学科之中,快速提升学习者的综合能力。

2019 年“新文科”在我国正式启动,由教育部牵头,中科院、社科院等12个部门参与制定。

新文科理念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新文科将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有机地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构建,形成文理交叉、文工交叉的新文科专业体系。

另一方面新文科将改造升级传统学科。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文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进行整合与升级,从多领域进行综合交叉研究,形成高效新文科建设的新格局。

由此可见数字人文给人文学科带来了挑战, 也让研究方法突破传统文学研究的路径。

国内新文科发展综述近20年以来,国外的数字人文发展较快,有很多研究机构,是建立在数据库的基础之上,用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来识别他们在系统中的高层努力和低层特征之间的一些很多问题,比如像美国民族大学建立了一个语言数据联盟,他目前所拥有的语言资源和规模就已经达到了565种,用这个用多模态人工智能的技术,进行识别,做一些相关的应用,开发相关的工具,包括在文学研究方面也同样的,比如斯坦福大学成立了一个实验室,它就率先实现了学科交叉,从数据库当中提取数据,通过对文学作品内容及相关情况的统计来判定作品的影响,辨啊识国别小说当中的差异等一些文学问题,举个例子来讲,比方说还有一项加拿大学者所做的研究就是通过统计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文体特征,通过相关的算法测量出数据,算出同时代的欧洲小说和歌德小说在形式上的一种相似性,来判定这个文学作品的影响,这对比较文学的研究方面是非常有效的一种路径。

2003年,我们国家也成立了中国语言资源联盟,目前的语言资源规模也要有上百种,而且国内很多学者也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些方面来阐述人工智能时代认知语言学的特点和研究形式,更好地解决语言学的生存问题,打开了新的研究事业,国内在文学方研究方面,实际上已经开始了运用这个大数据来来进行这个某一门类的研究,比方说在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面,包括在中国的文化传播研究方面,其实反而走在外国文学研究的前面,如古典文学研究数据,还有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研究等等都能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视角。

英语专业探索总结

英语专业探索总结

英语专业探索总结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目的说明二、英语专业概述1.专业定义2.专业特点3.专业发展历程三、英语专业的探索与实践1.学术研究与创新2.实践能力培养3.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四、英语专业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就业形势分析2.人才培养模式反思3.学术诚信与质量保障五、英语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改革教学模式2.提升师资水平3.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六、结论1.英语专业的重要性2.探索与实践的意义3.未来发展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英语专业作为培养英语人才的重要基地,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英语专业的发展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为我国英语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英语专业概述1.专业定义英语专业是指在我国高校中设立的一种以英语语言为基础,涵盖英语文学、语言学、翻译与解释等多个领域的专业。

2.专业特点英语专业具有以下特点:较强的实践性、跨学科性、应用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英语语言基本技能,还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3.专业发展历程英语专业在我国已有数十年的历史,经历了从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到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演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深,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逐渐转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三、英语专业的探索与实践1.学术研究与创新近年来,英语专业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师生们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涉及英语文学、语言学、翻译等多个领域。

同时,学生们在各类学术竞赛中屡获佳绩,体现了英语专业在学术研究与创新方面的优势。

2.实践能力培养英语专业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举办各类实践活动,如模拟联合国、英语辩论赛、英语角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此外,专业还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把握新时代本科教育新要求 探索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新方法

把握新时代本科教育新要求 探索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新方法

教育探索114作者简介:李超(1985— ),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硕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教育管理。

为进一步落实新时代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实现四个回归,加快学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变,河北外国语学院提出了高端定位、国际视野、内涵建设、特色发展新理念,为河外新时代振兴本科教育开创新局面。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培养德才兼备的“准职业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服务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的需要,以外向型、国际化为办学特色,以“办行业里的专业,学专业里的外语”为专业设置原则,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以“准职业人培养课堂”的建设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大力推进师资队伍、课堂、课程、教材等建设,以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绅士风度、君子品格为教育教学的最高追求,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

二、量体裁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遵循“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对口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原则,在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前都经过了严格的市场调研,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

针对习总书记的3个“培养人”的问题,“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研制特色“教学计划”,怎样培养人就是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什么人就是专业方向和专业理想,为谁培养人就是国家政治制度属性。

坚持“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在做中研、在做中创”。

学校将“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教育贯穿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课程设置上实施1+2模式,即“专业+英语+小语种”。

把国际法、国际商法或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加进课程,让学生学习国际规则、了解国际规则、学会运用国际规则,用外语凸显国际化视野。

让语言和专业的学习浸泡在文化中,用文化给专业垫底,用厚重的文化助力语言学习。

通过校企协同育人、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合作教育来实现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新文科”背景下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新文科”背景下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新文科”背景下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作者:廉洁来源:《成才之路》2024年第03期摘要:传统的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十分关键。

高校要通过课程设置与内容更新、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和交流平台搭建、数字化教学与在线学习、跨学科融合与学科边界拓展以及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竞争力培养等创新路径,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综合和实用的学科内容,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

关键词:新文科;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中图分类号:C961;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3-0009-04基金项目: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GH22Y1473)当前,高校办学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新文科”的出现,是对传统文科的再定义和进一步发展,强调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融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

因此,新文科”背景下,研究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升我国英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在教育改革中,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人文素养、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而作为英语专业人才,需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深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

除此之外,英语人才还应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在国际事务、外交和跨国公司等领域工作的能力。

在“新文科”背景下,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则要重视学生语言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支持[3]。

分析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问题,对“新文科”背景下探索创新路径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让教师认识到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激发创新思维和实践意识,从而推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0年33期总第525期ENGLISH ON CAMPUS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文/孙玲琪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地不断推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外语人才在我国对外沟通与交流中愈来愈呈现出其价值。

国家推行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需要既具有语言优势,又具备一定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外语人才,民办高校作为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结合国家对外语类毕业生的需求,民办高校英语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能够“会复语、懂专业、知相关领域”的毕业生,为国家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外语人才。

一、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的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出访中亚、南亚期间,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同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时也提出“早在 2000多年前,中国就与东南亚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如今,我们正在续写历史的辉煌……”之后,“一带一路”倡议写入 31 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其路线图之中包含了亚洲 43 国、中东欧 16 国、独联体 4 国、非洲 1 国,共计 64 个国家,涉及官方语言达 40 余种。

至今, “一带一路”始终受到世界的关注与周边国家的积极响应,各国通过开展国际紧密合作,加强区域间的沟通合作,在相互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整个区域国际地位的提升。

同时,该倡议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如金融、贸易、建筑、旅游、外语等专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金融贸易、商业项目、建筑项目、旅游项目等储备人才,而外语类专业由于有着外语语言优势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毕业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然而,在机遇面前,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英语专业学生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各高校国际化培养尚有待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培养并没有完全落地,以至于学生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脱离不了课本对语言和思维的束缚,不能够融会贯通。

独立学院“市场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独立学院“市场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独 立 学 院 “ 场 型 "英 语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创 新 探 索 市
马钟元, 毕长泰 , 李会会, 宋欣娜
( 天津外 围语大学 滨海外事学 院英语系, 天津 3 0 7 0 20)

要: 随着我 国 “ 市场型”英语人 才需求的 日 益增 强,传 统高等教育 “ 面型”英语人 才培养模 式 全
E gi e at n f ih i c o l f oeg fi f l tdt ini oeg tde ies ya h n l hd p r s me t n a h o o rinAf r af i e oT aj F rinSu is v ri ste oB S F as ia n Un t
c s t d ,t i p p ra ay e h n o aiee u ain lmo ei utv t g En l h t lns I ea o ae h a esu y hs a e n ls st ei n v t d c t a d n c l ai gi ae t. t lb r tst e v o i n s
n wc me onn ie ehg e d ct n id p n e t olg s ame t ut aigmak toine n e o r i igChn s ih re u ai ,n e e d n l e , i d a c lv t re—re tda d j o c e i n

Ke r s mak t r ne l t;n e e d n c l g sE gi jre u ain l d f e eo igtl t ywo d : re oi tdt e sidp n e t ol e; n l hma ; d ct a mo eo d v l n e s — e an e s o o p an

地方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研究

地方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研究
2 0 1 3年 4月 第3 2卷 第 4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Ap r . 2 0 1 3 V0 1 . 3 2 N o . 4
英语创新 人才培养模 式 , 按照《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 教学
大纲》 培养 目标 的规定 , 高校培养 的人才应该是具有创新素
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 , 所以我们首先优化英语专业教学计划
和人才培养方案 , 英语 专业 教学计划是组 织教学和管理教学
学 习为载体 , 切实进行 能力 、 素质 培养 的立体 多维 复合人 才 培养模式 的探索 。二是确立 了“ 以人 为本 ” 的创新 型人才 培 养理念 。所谓“ 以人 为本” , 即 以学生 的全 面发展 为 出发 点 ,
试。
专业 毕业 生的需求 量逐渐 减少 , 如何 与市 场经 济相适 应 , 建 设符合新时代要求 的英语专业 , 特别是如何加强 专业学科 建 设, 使 工科 院校英语 专业保 持 可持续 发展 , 是 我们应 不断 探
索和研究 的问题 。
在高校英语专业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许多教
力, 突 出复合特色 。在三 、 四年级 , 增设一系列商务英语方 向 的课程 , 这些专业课程使 学生在 接受专 业知识 的同时 , 培养
和提 高了英语应用 能力 , 提高 了开拓创 新 的能 力, 培养 了人 文素质 。 黑龙江工程学 院外语 系在 教学改 革 中努力 探索科学 的
师和学者提出了英语创 新教育 的理 念 。创 新教 育是 一种 以 “ 创新 ” 为核心 或 目标 的教 育理念 , 内涵 是创 新 意识 、 思维 、 能力 和人格 。创新教育改革是 教育的系统性 和综合性改革 , 它不仅仅 是教 育内容 的更 新 , 而且 是 以 “ 创新” 为核 心 的教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着我 国对外 贸易 的深 入 ,国际范 围内经济 竞争 地提及创新 能力 的培养 ,各 种英 语专 业 纲领 性 的 日趋激烈 ,综 合 国力 的竞 争 日益 突显 。科 技 指导文件都将 创新 能力 纳入 培养 目标 ,其 重要 创新 能力 的不 足 导 致 我 国 的 国际 竞 争力 不 强 , 性和重视程度 可 见一斑 。但遗 憾 的是 ,良好 的 科 技生产力水 平 和 经济效 率不 高 ,而竞争 力 的 理念并没 能在 具体 的教学 实践 中得 到有 效 地实 提 高归根到 底是 具 有创新 素质 人 才 的竞 争 。在 现 。从众 多的调查报 告 和学术 文章 中可 见 英语
学 、二 语 习得 、语 言 测试
1 41
时代 和市 场经 济 的需求 ,是 以知识 交叉 复合 为 评 性思辨能力 是大 家 的共 识 ,上 至英 语 专业 教 主 的适 应 性 人 才 。2 0世 纪 9 O年 代 末 以来 ,随 学 大纲 ,下至英语 专业 培养 目标 ,都 无 一遗 漏
第2 8卷 第 1 5期 3
21 0 2年 2 月
湖 南 财 政 经 济 学 院 学 报
J un lfHu a ia c n cn m c U i rt o ra o n nFn nea dE o o i nv sy s ei
l 2 Ⅳ0 3 f 8 . .1 5
Fe 2 2 b. 01
英语专业技 能课程 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的探讨
王婉 华
( 汉工 程大 学 外语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 00 ) 武 32 5
【 摘 要】 英语专业 的重心是 对创新型英语专业人 才的培养 ,强调 对学 生获取 知识的 能力、独 立思考 的能
力和创新 能力的培养 ,是对传统单 纯语 言型人 才培 养的传承和 革新。创新人才 的培 养 目标 需要 科 学合理 的课程 体 系作为 支撑 来 实现。 当前 英语 专业的课 程设 置过 于强调 单一语 言技 能训练 , 造成 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 力受到质疑 。英语 专业技能 课作 为主体课程 ,应从调 整课 时 比重 、 改造教 学内容和 改进教 学方法方 面进行 改革 ,实现技 能训 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 结合。

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以某学院为例

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以某学院为例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23期总第671期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以某学院为例摘 要:在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提质的背景下,各高校所开设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因此,相应的课程进行了改革。

本文结合英语专业翻译(笔译)课程教学的实际,指出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教学原则和方法、学生英语学科知识和教师教育素质理念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试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和改进办法,进一步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翻译(笔译)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路径,希望可以提升翻译(笔译)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翻译(笔译)课程;改革与实践作者简介:侯茂霞,安顺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当前,我们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要求,于是人才培养有了新的标准和目标。

高校英语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二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三要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拓展能力,四要具备较强的拓展能力。

从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总体定位角度而言,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处在转型提质关键时期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其人才培养要求有所提高。

就英语专业而言,英语专业的教学是要服务并且服从于学校的办学定位,英语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满足地方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是服务地方的技能型人才。

各地方应用型高校对其所开设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各类课程随之进行改革。

本文结合英语专业翻译(笔译)课程教学的实际,指出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教学原则和方法、学生英语学科知识和教师教育素质理念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试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和改进办法,进一步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翻译(笔译)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路径,希望可以提升翻译(笔译)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课程内容设置(一)问题英语专业翻译(笔译)课程内容设置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课程内容设置和课程内容定位。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

用上 , 首先应 着手 调动 学生学 习 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 , 使 学 生 的学 习情 绪处 于 积 极 的状 态 之 中 , 将 教 学 并
活动 的重点放 在组 织 与 指 导 学生 的独 立 学 习 上 , 不 断加强 对学生 运用 各 种 学 习 方法 和 技 巧 的 指导 , 这
复合 型应 用英语人 才应 掌握扎实 的基 础理论 知
1在 人才 培养 目标上 : . 针对改 革开放 和 2 世 纪 1
的实际需要 , 培养德、 、 智 体全面发展 , 培养具有扎实 的语言基 本 功 、 广 的 知 识 面 、 定 的工 程 专 业 知 宽 一 识, 适合 到建 筑企 业 、 业 、 事 科研 、 教育 和行政 部 门从
( ) 程设置 的改革 一 课
英语专 业课程设 置大体 上 以国家教 育部颁 布 的
和比例结构 。
3 实践 环节 : . 重新定 位 、 价英 语专业 的 口语 强 评
《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的要求为基准 , 同时根据学校的特点制定的本科 专业培养方案 , 本
着 基础牢 、 程体 系 广 、 时少 而 精 的原 则 , 断优 课 学 不

英 语专 业 人 才培 养模 式 与教 学改 革
尹 朝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吉林 长春 10 2 ) 30 1
摘要 : 专业人 才的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研 究是 土科 院校 人才培 养的重要课题。为适应 我 国经 济形势的发展 与经济 英语 全球化的趋势 , 出复合型应 用英语人 才 , 培养 工科院校 必须对英语专业的教 学计 划、 教学方法与 手段 、 培养 目 、 设置 、 标 课程 实
化训练、 翻译实习及毕业实习等环节 , 加强实践性教 学, 切实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文章编 号 :17 6 1—18 (06 0 1120 )3—08 0 2—0 3 同文馆 (col f o bndLann ) Sho m ie erig 。新 中 国成立 oC 时 , 国 25所高 校 中 5 全 0 O所 高校设 有英语专 业 本科 或专 科 。根据 秦秀 白教授 的统 计 资 料 , 现在 全 国共 有英语专业学士学位点 60多个, 0 其中理工院校有 20多个 ,05年英 语专业 在 校学 生 已达到 了 2 0 20 3万 人 左右 。湖南 工程 学 院外语 外 贸 系早 在 19 93年就 创 办 了经贸英语 专 业 ( 专 ) 大 。实 验模 式 是 “ 语 + 外 专 业 ” 即英 语 结 合 经 济 贸 易 的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和 发 , 展方向, 目的是要避免传统模式带来的专业单一 , 就 业渠 道狭 窄的局 面。湖南 工 程学 院外语 外贸系 目前 已有 1 经贸英语 专业 ( O届 大专 ) 毕业 生 , 英语专 2届 业本 科毕业 生 。此外还 有成 教生 , 自考 生 , 累计 毕业 生 近 10 00人 。这些 人毕 业后进 入社 会 , 时填 补 了 适 经 济社会 飞速发 展 , 急需 复合 型 、 应用 型人才 的一大 空 缺 。绝 大部分 毕业 的学 生 就 职 于 沿海 地 区 , 事 从 国际、 国内贸易, 在各 自单位独挡一面 , 广受欢迎 ; 有 的毕业生独 自创业 , 并成就 了一番事业 。用人单位 的信息 反馈 , 对毕业 生 的跟 踪调 查 , 业生 的成果 汇 毕 报等 , 都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发展思路 , 也为我们的理 论研究和教学改革提供 了丰富 的第一 手材料 。同 时, 坚定了我们办学的信念 , 更是我们实践和改进复 合型 、 应用 型英语人 才培养 模 式 的动力 。 然而 , 由于学 制 、 学条 件 、 源 和 师 资力 量 等 教 生 诸多 因素 的制约 , 语专 业 复合型 、 英 应用 型人才 培养 模式 在实践 中也 遇 到 了不 少 的 困难 和 挑 战 , 出现 了 些新问题 , 新情况。例如 : 1 早期 的英语专业人 ()

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一 、
本文 阐述 了当前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 ,对英语专业 教学 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进行 了分析 ,同时也给 出了对于提高英语 专业教学质量 的对策 , 并分别对其进行 了如下探讨研究 。 当前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 当前 , 大对数英语专业 的学生文化基础课 比较差 , 尤其是 在学习英 语的这个 环节 比较 薄弱。针 对英 语专业教学 的现状 具体 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 面 : 1 、 英语专 业的学生 对于学 习英语 普遍 都有心理恐惧 的现 象。 由于受到传统 、 陈 旧的数学教学理念误导 的影 响下 , 英语 被学 生们 认为是一 个枯燥 、 很难而且不容易学会 的代名词 。 通 过调差研究 我们发 现 ,大多数 的英语 专业 的学生对于学 习英 语普遍都有心理恐惧 的现象 。 再从多的学习科 目中, 特别不愿 意学 习英语 , 从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 2 、 从 教师 的角 度分析 , 英语专业 教学过程 中存在 着严重 的教 与学脱节 的现象 。英语专业 的英语教 师因为在实际教学 当中缺少对英语教学 的接触 ,加上对 于来 学习英语专业 的学 生 的学 习状况不是非常 的了解 ,对于他们 的了解只是停 留在 了模糊 、 大概 的层面上 , 将学生学 习差 的原 因归结到是学生 自 己的原 由 , 自身学习基础差等 , 对 于学生学 习差 的真实 的原 因 不够重视 、 缺乏细致的把握 , 因而造成 了在英语 教学过程 中教 与学严重脱节 的现象 ,使得英语专业 的英语教 师在进行英语 教学过程 中会感到很累 , 英 语教 学效果不是很 理想 。 二、 英语专业教学存在 的问题的 原因分析 1 、 忽视对学生 自尊心 的重视 自尊简单地说就是在 自己尊重 自己的同时 ,不 受到别人 的歧视 , 而且 还以一种 特定 的方式 引导着人们积极地行 动。 通 过调查我们 了解 , 许 多英语教师对学 生的了解 不够深入 , 而且 这些教师也不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 ,在对学生严格要求 的同 时, 大多数英 语教师 以批评 为主 , 缺少对 学生鼓励 和表 扬 , 对 学生 的 自尊心不重视 , 忽视 了学 生的 自尊 心 , 因而导 致学 生对 英语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 , 失去信心 。 2 、 受传统 、 陈旧的英语教学方式影 响太深 , 缺少英语 教学

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素质和心理 素质 , 具有较强 的分析能力 、 思辨能 力和独立 的 思 考能力 , 够在 自己从事 的领域创 新的杰 出人才 。创新 型 能 人才 以健 全的心理素质 为基 础 ,以复合 的知识 构架为 内核 ,
以超 常高效 的实践能力为行动。这些判定标准正是培养创新 型人 才所 要达到的 目标 。面对英语 作为世界通 用语 的现实 . 英语专业 创新 型人 才首先必 须具备 扎实 的英语 语言基本功 .
【 文章编号】17 — 9 82 1 )9 0 2 — 2 6 1 5 1 (0 20 — 17 0 ,
f 本刊 网址】ht:/ w. x .e t / v h bn t p b
d i1 . 6 /i n17 - 9 8 0 2 9 0 5 o:03 9 .s.6 1 5 1. 1. - 6 9 js 2 0
能力的 国际性、 通识型精英人才” 。英语专业应该建设好 自己 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 这是英 语专业 自立于大学众多专业之
中的根本。 首先 , 课程必须彻底 改革 。 英语 专业课程设 置的改 进 、 整 、 富 和 完 善 对 培 养 高 素 质创 新 型 的英 语 专 业 人 才 调 丰 至关重要。课程应当根据培 养创新 型人才的需要来设立 。英 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有扎实 的英语语 言功底 、 系统 的英语 专业 知识 、 开阔 的视野 、 厚的人 文素养 、 深 较强的分析 能力 、 出色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 能力 。为了培养这些 素质 , 英 语专业在开设《 大纲》 要求 的三类课程基 础上 , 还要增设一些 通识 教育课程 , 包括哲 学 、 心理学 、 社会学 、 辩证 法、 逻辑 、 辩
高凤 霞
( 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 河南商丘 4 6 0 ) 70 0

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探索——以渤海大学英语专业为例

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探索——以渤海大学英语专业为例

培养 目标是各级教 育工作 的出发点 。我校 自 1 9 8 5 年 建
系以来 , 在外语人 才培养 目标上经 历了一个 不断 调整的发展

社 会对外语人 才需求的种类
目前 , 我们 国家 已经设 置 了 9 0 0多个 英语 专 业 点 , 分 布 在不 同的地 区, 有 着不 同 的经济 发 展环境 。总 体来 说 , 社 会
二、 我 校复合型英语专业 人才的培养
同的阶段且一直 在持续 , 其 中以培养 复合型外 语人 才的改 革 持续的时 间最长 、 范 围最 广 、 影响 也最 大 。教 育 不是 固定 不
变的, 它是有着时代特性的, 不同阶段的教育改革都烙着当 时时代的印迹。随着时代的变化 , 社会对于我国高校外语人
才 的需求也不断 地发生变化 , 社会和 用人单位 不断 地对高 校 外语人 才培养 提 出新 的要求 。为此 , 我们 必须 不断 探 索 、 不 断 改革 、 不断试 验 , 其 目的就 是要 让 我们 培养 出来 的外 语 人 才 有用武之地 , 能 够生 存 , 能够 为社 会 带来 效益 。这就 要 求 我们 高校必须 “ 以用为本 ” , 以适 应社会需求 。
进入 2 1世纪之后 , 社 会 和经济 发展 也 给锦 州带 来 了 巨
大变化 , 用人单位 对单 一英 语 人才 的需求 日渐减少 。此外 ,
教育部下发 了多个纲领性 的文件 , 都提 出了 复合型外 语人才
培养 的理念 , 借 以提高外语 专业人才 和社会 时代和经 济发展 的匹配度 。我校借 鉴其 他 高校英 语 专业 有关 复合 型外语 人 才培养的实践经验 , 确定 了面向 2 1 世 纪 的人才培养 目标 , 即 培养具有扎实 的英 语 专业 基本 功 , 牢 固的英 语 专业知 识 , 并 且掌握与毕业后所从 事 工作 相关 的某 一其 他专 业基 础知 识

师范英语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方案的探究

师范英语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方案的探究
上。
基本知识和技能 , 具备较强的沟通 、 教学交 际能力 ; 、 有较 4具
强 的 教 学 管 理 能 力 ;、 有 一 定 的 教学 科 研 和创 新 能力 。 5具 根据 以上所谈及的专业特点和 目标 可 以看 出 , 师范 英语 职业技能培养是十 分重要 和必要 的。师范英 语学 生的综 合 职 业 技 能 , 是指 就 读 师 范英 语 专 业 的学 生 在 毕 业 后 的 英 语 即 教 师 职 业 生 涯 中所 必 须 掌 握 的 英 语 教 育 教 学 方 面 的 技 巧 和 能力 。 目前 , 强化 英语 师范专业 学生 的技 能 训练 、 出英语 突 师范 专 业 特 点 , 立 一 套 科 学 明 确 的 培 养 模 式 和 实 施 方 案 , 确

等以词汇 、 短语 、 法等为中心和重 点的教学思路 , 语 较少地 采 用 听 说 法 和 功 能 法 进 行 教 学 , 且 教 学 手 段 单 一 , 乏 师 生 并 缺 互 动 。 而 在 师 范 技 能 方 面 侧 重 较 少 , 掌 握 英 语 言 知 识 和 掌 将 握英语教学方法混 淆 , 以为学生 只要是 通过 了语法 、 词汇 等 方面的标准就等同于能胜任小学英语 教学 工作 。
根据较为传统的教学理念 , 教育 见习和 教育实习安排 在毕业 前两个学期 , 且共计 五个教 学周 。但 是 , 生真 正深 入掌 并 学 握 教 学 手 段 和 技 能 并 不 是 一 蹴 而 就 的 , 此 , 个 教 学 周 的 因 五 教 育 实 践 远 远 不 能 满 足 学 生 对 师 范 职 业 技 能 以 及 教 学 管 理 的掌握和运用要求。而在以往的培养模式 与实施方案 中 , 实 训 环 节 较 为 缺 失 , 不 到 应 有 的 重 视 , 教 育 见 习 前 的 时 间 得 在 里, 绝大部 分的课堂教学 都被课 本知 识 的教 学 占据 着 , 即使 是与职业技能基础课相关 的心理学 、 教育学 、 教学法 、 课件制

AI 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探索研究

AI 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探索研究

AI 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探索研究作者:龚文丽刘乘梦孟丹祺蒋灿来源:《科教导刊》2020年第27期摘要本文以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AI大背景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探索进行实证调研。

了解英语专业人才的主要就业方向及各大高校现有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及其不足性,后根据研究所得出的培养“5C人才”目标理念,提出英语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应对人工智能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面临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英语专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6400/ki.kjdkx.2020.09.013Abstract Taking English majo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and path of English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I. To understand the main employment direction of English major talents and the existing training mode of English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y the rationality and inadequacy of the training scheme for English majors,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target concept of cultivating "5C talents" obtained from the research, a new talent training scheme for English majors is proposed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English maj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Keywords English major; AI; talent training mode1 人工智能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新文科”这一概念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率先提出,是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应具备夯实的多种语言与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需要具有基本的人文学科知识结构,学生需要对文学、文化、哲学和历史等内容深度拓展。

”(姜智彬,2019)目前大部分英语专业教学主要采用线下课堂讲授模式,教学资源闭塞,教师知识结构更新较慢,教学方法陈旧,效率低下,已不能适应“新文科”的战略要求。

2002年,史密斯• J与艾略特•马西埃结合网络化学习的纯技术环境与传统的学习理念,提出混合式教学这一概念。

余胜泉等于2005年在《中国大学教学》首次介绍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和意义,这是国内第一篇系统地介绍混合式教学的文章。

混合式教学可有效促进教学工作。

首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享有比传统线下教学更大的自主空间和参与度,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效获取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规避传统课堂的缺点;其次,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混合式教学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突破了以往的固定载体,打破具体边界”(秦楠,2017),弥补授课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的欠缺,强化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最后,打造英语专业“金课”。

“外语教育不要抗拒技术,也不要藐视技术,要重视技术,重视变革。

”(吴岩,2019)通过引入现代技术,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提升课堂质量,发动课堂革命,“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英语专业教学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优势,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师生面对面教学与数字化学习相结合”(何克抗,2004)。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新文科”思想为指导,构建传统线下课堂教学(C-Learning)和线上网络教学(E-Learning)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型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作者:赵云翔冯静
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5年第04期
摘要: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趋势。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应用型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剖析探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建设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

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转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趋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未来的教育目标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2014年6月教发(2014)6号文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10)》对职业教育的建设目标、基本原则、体系的基本架构、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划。

一系列文件全面推动了高校转型发展的步伐。

“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这20字方针是专家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定位,创建“以就业为导向、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面向人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剖析
“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多年来以“应用型”为主导思想,致力于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探讨、研究其英语专业建设沿革,剖析其专业建设的优点和弱点,对新一轮以“应用型”为关键词的英语专业教育改革模式有一定的帮助。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专业建设理念的形成、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是专业建设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未来目标。

目标定位决定其专业建设途径,是专业建设的总航标。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英语专业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更新专业建设理念,培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历次变化说明,该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逐渐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心智、视野的培养,注重培养完整的人,并逐渐转化为最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不是高级专门人才。

2.课程建设体系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本,是细胞工程。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定位的保障。

与人才培养定位相适应,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在建设中不断修订、改革,课程体系逐渐向“学科—应用”的导向转化。

“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是该院英语专业多年来一直坚持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具体体现。

3. 实践教学
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公益活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毕业教育等方式是英语专业历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平台。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方面有着独特方式,是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主要驱动力。

第一,全外语氛围的创造。

全外语氛围是一种校园文化,也是第二课堂,是对英语课堂的不断补充和完善,是语言实践、应用的主要场所。

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氛围、晨读、课间广播、口语角、社团活动等。

第二,形式多样的英语口语大赛。

一年两次的口语演讲、辩论赛是该院英语专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海选、班级复选、年级复选、全院复选等各种形式进行,每个学生都有上台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竞争的欲望,锻炼了一大批尖子生、带动了一大批上进生,促进了整个专业浓厚的学习氛围。

其次,该专业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口语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第三,社会实践锻炼。

本专业把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起来,把校内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与校外实习、实训环节衔接起来,形成了系统、完整的育人链,促进了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和协调发展。

第四,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地操练。

本专业把校内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与校外实习、实训环节衔接起来,形成了系统、完整的育人链条,促进了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和协调发展。

计算机技能训练、办公自动化技能训练、礼宾礼仪技能训练、会展讲解训练、模拟导游训练、商务谈判训练、口译证书培训、教师资格证培训、小汽车驾驶技能训练等现代化技能课程都是在校内实验室进行。

同时,本专业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学校、三资企业、外贸公司、翻译公司、旅游景点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比较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

有助于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

二、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专业建设是一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工作,培养应用技术型的英语人才是时代的需要,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和发展。

在剖析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仅供讨论。

1.建设“低年级夯实基础,高年级培养能力”的课程体系。

可以增加一、二年级学生专业基础课的课时比例,以精读课为基本,加强学生词汇、阅读、语法等方面的基本功,突出口语、听力能力。

增开专业模块课,学生有各种机会进行实地锻炼,锻炼语言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商机嗅觉能力等。

2. 提升公共选修课的社会适应力。

公共选修课的主旨是培养学生英美文化情操,传播中国文化,经营文化精髓,提高文化品位,进行社会实践锻炼。

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自主创业的意识,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经济价值,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渠道。

3.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稳定性。

与当地的各企业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比如中小学、幼儿园、旅游公司、翻译公司、商贸公司等。

实践内容、实践管理、实践指导要有计划按比例稳定推进,企业、高校、学生形成互为一体的三角关系。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和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学生学习的目标、方向明确,提升了专业知识的应用性。

三、结束语
英语专业是所有高等院校开设的普遍专业之一,受众人数多,同质现象严重。

如何培养基础知识较扎实、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仍处于摸索阶段,可参照的成功经验不多,难度大,挑战力大,应该值得更多的研究和讨论。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5-2
[3]教育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10)》. 2014-6-16 (责编张景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