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安塞腰鼓教案(优秀6篇)
安塞腰鼓教案(优秀6篇)安塞腰鼓教案篇一【学生分析】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南方或现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
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
一旦学生的情绪和想像力被调动起来,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另外,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奇伟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可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进行感悟,受到熏陶,让学生的主体精神得以凸现。
【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排比、反复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在赏析基础上训练自己的仿写能力。
教法学法指导1、课文有关生命和力量的主旨,学生理解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在这方面不要过分要求学生,主要指导他们读出这篇文章的气势即可。
2、作者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并不是对江南和西北作一个评判。
江南有江南的风格,西北有西北的特点。
在这里不要作无谓的争论。
3、有条件的话,运用有关安塞腰鼓的视觉材料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加深认识。
4、有兴趣的话,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进行扩展学习。
历史可以从周朝开始西北地区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来引申到现实;现实可以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各方面的比较。
从这两方面指导学生探讨一下黄土高原的希望与复生。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导语:同学们可能听过崔健震耳欲聋的摇滚,体验过动感十足的劲舞吧?其实在我们中国古老的黄土地上早就有集摇滚和劲舞为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安塞腰鼓。
今天,让我们张开想像的翅膀,到刘成章的精美散文《安塞腰鼓》中去感受腰鼓的风采,感受腰鼓的魅力吧!二、解题(多媒体展示)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xx年以上的历史。
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安塞腰鼓》,主要围绕课文第13自然段进行深入讲解。
内容包括: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如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感悟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塞腰鼓的基本知识,掌握课文生词、短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第3自然段中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课文的朗读与赏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民间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安塞腰鼓的基本知识,完成生词、短语的学习。
3.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第13自然段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如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难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安塞腰鼓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安塞腰鼓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文化内涵2. 课文语言特点排比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安塞腰鼓的短文。
答案示例:安塞腰鼓是我国陕西省安塞县的一种民间舞蹈,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表演者身着民族服饰,腰系腰鼓,边击边舞,鼓声铿锵有力,舞姿粗犷豪放。
安塞腰鼓寓意着丰收和喜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2. 拓展延伸:收集其他民间艺术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安塞腰鼓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安塞腰鼓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至16自然段。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3.理解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1.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2.理解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片段。
看了刚才的片子?给你的感觉如何?请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学生围绕关键词语去谈感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惊心动魄。
)师小结:安塞腰鼓是我国陕北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
被称为“天下第一鼓”,今天,就让我们文化之旅的脚步随着刘成章的生花妙笔踏上黄土高原,去安塞古镇,去聆听那从2000多年前的战场传来的鼓声,去欣赏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安塞腰鼓。
二、初读课文1、陕西作家刘成章用他饱含诗情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安塞腰鼓,让我们来感受他给我们内心带来的震撼和冲击。
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学习提示:(1)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不理解的字词、语句打上问号。
(2)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三、自学交流1.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组生字词。
出示:liáng zhòu bèng高粱地骤雨蹦跳zǎo bólì酸枣树搏击战栗(1)粱搏栗(动画:将易错的部首闪红)(2)打开书后习题2,用钢笔描红。
2.接下来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几组词,你能感觉到了什么?出示:蓬勃亢奋碰撞元气淋漓震撼烧灼威逼奇伟磅礴壮阔豪放火烈惊心动魄这安塞腰鼓气势磅礴,令人震撼,作者也不由得在文中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3.理清文章脉络。
(1)浏览课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2)认真思考,根据提示完成文章结构图四、学习第一段鼓响之前1、自由读2、讨论:腰鼓表演开始前,你看到了什么背景一片高粱地后生茂腾腾朴实沉稳而安静腰鼓呆呆地这时给你的感觉怎样?(静)3、开头的静态描写有什么好处?(为后面的文章蓄势,高粱地是边沿的背景,“那咝溜溜的南风”是助阵的声势,那“沉稳而安静”的表情显示着表演者的成竹在胸,这些都为后面热闹激烈的表演做好了铺垫)4、齐读第一段表演时,安塞腰鼓的到底有多精彩,下一节课一起学习。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教案:第2课《安塞腰鼓》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第2课《安塞腰鼓》详细内容:本课将介绍安塞腰鼓的起源、历史、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
学生将学习安塞腰鼓的基本节奏和表演技巧,并欣赏一些经典的安塞腰鼓表演视频。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安塞腰鼓的起源和历史,知道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安塞腰鼓的基本节奏和表演技巧。
3. 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安塞腰鼓表演,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安塞腰鼓的节奏变化和表演技巧。
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安塞腰鼓的基本节奏和表演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鼓槌、鼓。
学具:学生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安塞腰鼓的起源和历史。
2. 讲解:教师讲解安塞腰鼓的基本节奏和表演技巧,让学生了解腰鼓舞的韵律和节奏感。
3. 示范:教师示范安塞腰鼓的基本节奏和表演技巧,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安塞腰鼓的基本节奏和表演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5. 表演:学生分组进行安塞腰鼓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掌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安塞腰鼓起源: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形式:腰鼓舞节奏:基本节奏和变化技巧:表演技巧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安塞腰鼓的起源和历史是什么?2. 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有哪些?3. 请描述一下安塞腰鼓的基本节奏和表演技巧。
答案:1. 安塞腰鼓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
2. 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是腰鼓舞。
3. 安塞腰鼓的基本节奏有固定的模式,表演技巧包括鼓点的变化和身体的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安塞腰鼓的兴趣很高,通过观看表演视频和实地练习,学生对安塞腰鼓的起源、历史和表演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5篇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这次牛牛范文为您整理了5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安塞腰鼓》教案设计篇一【导言】《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文章以诗一般凝练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用富有动感的语言来表现安塞腰鼓的激越飞扬。
教学时应鼓励学生体会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领悟生命的自由和豪壮之美。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实现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生活、与生命的对话。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诵读品评、自由感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引领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形式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深刻理解和欣赏课文独特的语言,强化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愉悦,加深对文章内蕴的深度认识和多元解读。
【课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录象,创设特定的阅读情境,使学生在设置的具体情境中,如临其境,触境生情,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对文章外形与内蕴之美的理解。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为了打破现代语文以割裂为美的僵化阅读模式,在《安塞腰鼓》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注重运用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
先让学生浏览全文,找出描写安塞腰鼓表演部分的文字。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部分,通过寻找关键语句或语段来理清作者思路,明确文章结构,使教学富有整体阅读的意味。
三、探寻美点,品读赏析为了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教师应作为学生解读文本、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使学生学会真正的自主阅读。
在赏析《安塞腰鼓》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引动,学生自动,小组合作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任意地找出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大声朗读,用我认为;这个句子写得好,是因为的句式相互交流。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介,获得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具体体验和感受,获得审美享受的自主赏析权,从而避免学生的审美愉悦被强行灌输和暴力接受。
安塞腰鼓教案(优秀范文12篇)
安塞腰鼓教案(优秀范文12篇)教学目标: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品味西北特有的艺术奇葩。
2、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3、感受生命的律动、蓬勃想像力。
教学重点:1、利用多媒体教学,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本事。
教学难点:理解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及运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安塞腰鼓”视频,学生欣赏。
2、学生谈观感。
教师从以下方面适当引导:①安塞腰鼓,它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
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②安塞腰鼓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和-谐。
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齐,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今日我们来学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合注释,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和义。
亢奋、晦暗、羁绊、冗杂、叹为观止、戛然而止2、听课文的录音;请学生自我大声朗读课文,体会全文语速、语调的变化。
明确:1---4自然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5---27自然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自然段:语速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3、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
明确:“好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反复四次。
4、朗读全文。
能够模仿合唱的形式。
1---4自然段和28---30自然段由女生读。
5---27自然段主体部分教师朗读。
其中,抒发赞美之情,音调最高亢的13、17、22、24自然段,由男生读。
5、分清结构层次:全文能够分成三个部分。
从“群茂腾腾的后生”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是表演前;第二部分从“可是”到“声,成了茫茫一片……”是表演中;第三部分从“戛然而止的时候”到“耳畔是一片渺远的鸡啼”,是表演后。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教案:第2课《安塞腰鼓》一、教学内容1. 了解安塞腰鼓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安塞腰鼓的基本演奏技巧。
3. 学习安塞腰鼓的鼓点节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知道其在民间音乐中的重要性。
2. 能够正确演奏安塞腰鼓的基本鼓点。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安塞腰鼓的节奏变化和演奏技巧。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演奏安塞腰鼓的基本鼓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安塞腰鼓、鼓槌、音乐教材。
2. 学具:学生自备的安塞腰鼓、鼓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向学生介绍安塞腰鼓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安塞腰鼓的特点和演奏技巧,包括鼓点的节奏和动作要领。
3. 示范(5分钟):教师进行安塞腰鼓的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演奏技巧。
4. 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5. 合奏(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展示(5分钟):每组学生进行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安塞腰鼓起源和发展历程特点和演奏技巧鼓点节奏和动作要领七、作业设计1. 描述安塞腰鼓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阐述安塞腰鼓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3. 编写一段安塞腰鼓的鼓点节奏。
答案:1. 安塞腰鼓起源于中国陕西省安塞县,历史悠久,发展于明末清初。
它是中国民间音乐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2. 安塞腰鼓的特点是节奏明快、激昂,鼓点变化丰富,演奏技巧包括鼓点的节奏、动作要领等。
3. 一段安塞腰鼓的鼓点节奏:小鼓:X X X X X X X X X X X大鼓:O O O O O O O O O O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安塞腰鼓的起源、特点和演奏技巧,使学生对安塞腰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安塞腰鼓》的教案4篇
《安塞腰鼓》的教案4篇《安塞腰鼓》的教案篇1[教学设计]创意说明:以朗读教学带动同学从不同层面去理解、观赏课文是本设计的特点。
本文因其独特的句式特点而极具音乐美,同时还有丰富的画面美,以及充塞于全文的力气美。
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同学感受文章之美,把握基本的朗读方法。
教学步骤:一、齐读、正音。
〔读音准〕1、首先不作任何提示,让同学齐读全文〔课前有常规的预习〕。
2、订正同学误读的字音〔主要有同学完成〕,并强调一些新词汇的读音。
瞳仁舒适晦暗羁绊蓦然冗杂戛然磅礴亢奋二、读出音乐美1、同学自我评议:刚刚齐读课文时所存在的问题。
让同学自由地说,老师先不作评议。
2、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带。
要求同学带着刚刚评议的问题去听,并依据录音在文中作一些标记,如节奏、重音等。
3、对比评议:将自己的朗诵与录音带中的朗诵进行比较,发觉他人特长。
朗读指导: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接下来就是要读准节奏。
要读准节奏,必需留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还要分析课文的句式特点。
句式特点存在着明显的文体差异,如散文、古体诗、词、赋、现代诗等皆有着明显的节奏特点。
同时,在同一种文体中,不同的文章其节奏也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散文。
本文以短句为主,因此节奏较快。
读准节奏以后还要留意音的轻重,这样才会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
4、分节朗读学习,学习重点:节奏、重音。
5、齐读全文,留意音准、节奏、重音。
6、跟读:跟录音带齐读全文。
7、同学自由朗读。
三、读出画面美朗读指导:朗读水平若要向高层次进展,必需深钻课文,才能身临其境,进而读出文章的画面美。
1、查找本文主体画面的构成因素。
黄土高原〔厚实、大气〕、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热忱、布满力气〕、腰鼓〔灵动而强烈的陕北打击乐器〕2、分析全文画面的构成。
以打击腰鼓的不同过程为主,穿插一些想象的画面〔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等〕、陕北农夫的生活画面、黄土高原与江南的对比画面等。
3、播放腰鼓表演的录象片段。
第2课《安塞腰鼓》优质教案(精选
第2课《安塞腰鼓》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安塞腰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重点学习课文中所涉及的民俗文化——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表演形式以及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表演形式,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民俗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了解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民俗文化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安塞腰鼓表演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进行详细讲解,分析重点词汇、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安塞腰鼓历史背景表演形式文化内涵2. 重点词汇、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安塞腰鼓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课堂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但在课堂活动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民俗文化的魅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料,进行分享交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2. 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与实践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
《安塞腰鼓》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安塞腰鼓》优秀的教学设计《安塞腰鼓》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安塞腰鼓》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安塞腰鼓》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2.知识目标:体会运用修辞手法、短句和富有张力的词语所构成的场面描写。
3.能力目标:能够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完成简单有一定内涵的场面描写。
教学手段多媒体powerpoint工作环境暴风影音工作组件教学步骤(课前播放背景音乐《黄土高坡》)进入上课时间。
一、导入一曲激昂高亢的《黄土高坡》,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广袤的黄土高原。
这里不是鲁迅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这里没有小桥流水人家,这里也没有吴侬软语的咿咿呀呀;这里只有奔腾的黄河,只有酱色的黄土,只有火红的高粱,只有朴实、剽悍的西北汉子。
今天,就让我们文化之旅的脚步随着刘成章的生花妙笔踏上黄土高原,踏上这片曾孕育出横扫六合的秦朝、大一统的汉朝、号称“唐帝国”的唐朝的神奇土地,去安塞古镇,去聆听那从2000多年前的战场传来的鼓声,去欣赏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安塞腰鼓。
二、教师板书课题三、师:请大家把课本打到123页,快速浏览文章,自己解决生字词。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小声读一下。
(过程2~3分钟)四、结束浏览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几张安塞腰鼓表演图片(3~4张),请大家看一下这与文中描述是否一致。
(教师对图片做简单讲解,图片选用比较有张力、有气势的)五、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本文记述了一个的过程,描述了一个的场面。
注意,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请大家思考一下。
(明确:安塞腰鼓表演)六、既然是过程,那么当然就又先后,文章以表演安塞腰鼓为主体,那么就可以分为三部分,即表演前、表演中和表演后。
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范文(2篇)
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范文【教材简析】《安塞腰鼓》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是一篇散文。
它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散文,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解读: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歌颂阳刚之美,人就应痛快淋漓的生活、表现等,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这篇文章的教学必须以读为主,在不断的诵读中进一步感受其中蕴含的生命气息。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能力目标:立足课文,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体会文章的形式美与内在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开放课堂,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的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难点:文中多次写到“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反复抒写起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教学流程】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多媒体)第五代导演陈凯歌有一部电影《黄土地》,在____世纪____年代风靡欧洲。
它靠什么征服西欧的观众?是拥有“天下第一鼓”美称的安塞腰鼓。
从此以后,每逢国庆庆典,我们总能看到安塞腰鼓的激越场面。
今天就让我们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生命的激情。
(播放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看完视频之后,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概括一下你的感受。
二、初读,感受安塞腰鼓形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课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表达了作家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请找出来。
说说你所感受到的安塞腰鼓好在哪里?总结明确:安塞腰鼓好在:火烈的舞蹈场面;鼓声的巨大力量;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变幻的舞姿。
(火烈的舞蹈场面;鼓声的巨大力量;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变幻的舞姿。
用电子白板写出来。
)三、诵读,感受安塞腰鼓气势安塞腰鼓表演是那样的有“劲”,作家描绘它的语言带“劲’’吗?这“劲”是大量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带来的??(排比)(电子白板展现出来)明确:排比的类型:句内排比、句间排比、段间排比。
2024年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
2024年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安塞腰鼓》。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课文内容,感受腰鼓的艺术魅力;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相关文学常识;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安塞腰鼓这一民间艺术形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通过学习,了解安塞腰鼓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腰鼓的艺术魅力。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了解安塞腰鼓的艺术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腰鼓的热烈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字典解决。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解读腰鼓的艺术魅力。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相关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安塞腰鼓》2. 主要内容:生字词:X、X、X腰鼓艺术特点:X、X、X3. 课后作业:X、X、X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简述安塞腰鼓的艺术特点。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现场观看安塞腰鼓,你会感受到什么?请用文字描述。
答案:安塞腰鼓的艺术特点:X、X、X。
生字词解释:X、X、X。
描述现场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了解更多关于安塞腰鼓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民间艺术活动,亲身感受腰鼓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描述性题目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性活动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2篇)
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安塞腰鼓,是一部古老而有趣的民间戏曲。
通过安塞腰鼓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戏曲的丰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素养。
本教案将根据七年级语文教学要求,以《安塞腰鼓》为例,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戏曲相关知识的学习。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安塞腰鼓》的基本情节和演唱形式。
(2)学习《安塞腰鼓》中的人物形象,并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3)掌握一些戏曲表演技巧和节奏感。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辨别戏曲艺术的能力,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安塞腰鼓》的基本情节和表演形式。
2.掌握一些戏曲表演技巧和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1.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表演形式。
2.理解并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四、教学准备1.教材资料: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册)。
2.教学素材:《安塞腰鼓》相关视频。
3.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安塞腰鼓》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谈谈戏曲和音乐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戏曲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Step 2:预习理解(10分钟)让学生读一读《安塞腰鼓》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一段时间的自主阅读。
然后,提出以下问题:1.《安塞腰鼓》的故事情节是什么?2.看完故事后,你对安塞腰鼓的印象是什么?3.你觉得哪个人物最让你感动?为什么?Step 3:理解分析(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回答问题并展开讨论。
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意见。
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安塞腰鼓》中的人物形象,并让学生详细描述一些重要的人物特征。
Step 4:戏曲演唱(25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戏曲演唱的基本知识,包括演唱形式、身段动作和舞台动作等。
然后,老师模仿一些戏曲动作,带领学生一起跟随模仿。
在模仿的过程中,老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演,给予必要的指导。
最后,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小品表演,每个小组选取一小段《安塞腰鼓》进行表演。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安塞腰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语言品味、文化了解三部分。
详细内容为:1.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安塞腰鼓》一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描绘。
2. 语言品味: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词句,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文化了解:介绍安塞腰鼓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了解其历史背景、表演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圈画出生词和短语。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分析修辞手法,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比喻句为例,讲解比喻的用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
5.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比喻句,展示交流,教师点评。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每组派代表发言。
8. 课堂拓展:布置学生课后查找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安塞腰鼓》2. 主要内容:课文朗读语言品味文化了解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安塞腰鼓的描述。
2. 答案示例:安塞腰鼓,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照亮了陕北高原的夜空。
那激昂的鼓点,如同战士们的脚步,铿锵有力,令人振奋。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优秀6篇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优秀6篇《安塞腰鼓》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3、理解排比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教学难点:品味排比句的作用、气势与激情预习·导学1、自读文章,解决生字、词。
给加线字注音。
瞳仁()亢奋()羁绊()山崖()冗杂()烧灼()磅礴()淋漓()戛然()闭塞()束缚()2.填空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地搏击着,()地搏击着。
它()着你,()着你,()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它使你()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3.画出文中能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
4.文中大量地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安塞腰鼓的气势?思考一下其何作用?5、学生组内自主朗读,体验作品的情感、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比赛朗读。
课文研讨一、片断播放,高声诵读,感知气势1、知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试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
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
(尽量多找)2、明结构。
文章按“鼓响前”可分成3大部分。
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4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4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二。
品读赏析,学习句式1、寻找自己觉得最精彩的语句片断品读赏析,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进行赏析评点。
(可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各方面进行)2、仿照任意句式,自己另写一个。
(可赞美自己的家乡、师长、亲人等)三。
深入理解,互动释疑:(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2)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鼓》教案《安塞腰鼓》教案范文(精选6篇)《安塞腰鼓》教案1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从三个维度出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排比、反复修辞及短句在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并综合运用其他语言品味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过程一、听读,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
生思考:这是一个___的安塞腰鼓(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基调就有直接的感知,并为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起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同时通过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对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用文中的词语回答更是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美读,赏析品味1、通过听读,学生已经知道了这是个壮阔、豪放、火烈的腰鼓,师提问这篇应该用什么样的基调来朗读?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总结是豪迈、激昂的基调。
接着就请学生带着这种基调,放声、纵情地朗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来写出这壮阔、豪放、火烈的腰鼓的?要求: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
提示:可从修辞、句式、字词、结构、写法等考虑。
(这个环节我只设计了一个能牵动全文的的主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简化教学头绪,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避免传统教学中的碎问碎答,一问到底的弊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以下几个句子: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改成“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效果有何不一样?(原句是短句,使语言铿锵,节奏急促,气势强劲;原句喻体提前,起强调作用,突出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2.“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这几个句子采用反复的修辞,使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在结构上又是层次的分界点,能使脉络清晰,同时推动情节和感情达到高潮。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12篇】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12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案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标题: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安塞腰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学习安塞腰鼓的基本节奏和演奏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安塞腰鼓2. 音乐播放设备3. PowerPoint或黑板4. 学生乐器(如鼓棒)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音乐播放设备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韵律和节奏。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安塞腰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讲解(10分钟):1. 使用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安塞腰鼓的基本节奏和演奏方法,包括打击的位置、力度和节奏。
2. 演示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手法,并强调重要的注意事项,如保持节奏的稳定性和与其他乐器的协调。
实践(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把安塞腰鼓和鼓棒。
2. 让学生按照指定的节奏和动作练习打击安塞腰鼓,可以使用简单的击打方式或者组合不同的击打方式。
3.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尝试编排简单的合奏曲目,让他们在集体演奏中体会到团队合作和协调的重要性。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技巧,强调学生在练习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探索安塞腰鼓的更多技巧和曲目。
3. 提醒学生在下一节课前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创作自己的安塞腰鼓曲目,并在下一节课中与其他小组分享。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在安塞腰鼓上的技巧和表演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范文教材分析:《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浓墨大笔,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以诗载情,使整个散文呈现出雄奇的诗意美;想象奇伟,意境雄浑。
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
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以“朗读”为主,在朗读中感受气势,在品读赏析中感受语言之美,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
教学目标: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本文的学习,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一、片断播放,观感引读播放3~4分钟的腰鼓舞片段,并学生在观感畅谈中引入课文。
【本课导入,从感受声音、欣赏表演开始,学生一下子便进入了中心地位,和同学们坐在一起,共同欣赏,创设了一种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与本文的教学、学习思想符合。
】二、学习新课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
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词句补白,让学生学会概括,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明结构。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个部分。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3、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
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
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片断播放,观感引读
播放3~4分钟的腰鼓舞片段,并学生在观感畅谈中引入课文。【本课导入,从感受声音、欣赏表演开始,学生一下子便进入了中心地位,和同学们坐在一起,共同欣赏,创设了一种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与本文的教学、学习思想符合。】
2、指导学生采取"评点式品读",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学生可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3遍,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进行评点。可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把方法教给学生,给学生一个框架练习说话,使学生不至于没有思路。】
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出示幻灯片,播放例句,学生与之对照。)【句式补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美妙之处。】
第二板块:精读文章,品味语言
1、学生采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换式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安塞腰鼓
一、知内容:“……的安塞腰鼓”
二、明结构:“好一个安塞腰鼓”核心句
三、寻美点:(根据学生发言板演)
教学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本文的学习,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学生齐读第6段,教师奖大家刚才读的内容改成了另一种样式。(出示幻灯)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身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要求学生仿照以上形式,仿写句子,并反复朗读。【仿写句子,考学生对排比句的运用,加深对文章理解。】
二、学习新课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词句补白,让学生学会概括,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明结构。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第三板块:品读文章,学用语言
1、学生再读文章,学用课文句式、段式。
2、学生写好后,小组互评,选出好的作品,课堂展示,师生共议,评出好作品若干,并给予奖励。【语言补白,学以致用,充分利用这篇文章的特点,读写结合。】
三、布置作业: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浓墨大笔,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以诗载情,使整个散文呈现出雄奇的诗意美;想象奇伟,意境雄浑。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以“朗读”为主,在朗读中感受气势,在品读赏析中感受语言之美,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