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的讲义人类学的方法共42页文档共44页文档

合集下载

《文化人类学》课件

《文化人类学》课件

跨文化沟通技巧
培养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沟通技巧,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 果与效率。
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树立尊重多元文化的教育观念,培养 具有全球视野和包容心态的人才。
教育内容与方法
将多元文化教育融入课程设置、教材 编写和教育方法中,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06 总结与展望
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谢谢聆听
和作用。
03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
总结词
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通过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直接观 察和体验当地文化。
详细描述
田野调查要求研究者长期居住在研究地区, 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 方式、价值观、信仰、习俗等,以及这些文 化元素如何影响当地人的行为和思想。通过 田野调查,研究者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为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总结词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的信 仰、习俗、社会组织、艺术、科技等 方面,涵盖了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
详细描述
文化人类学不仅研究不同文化的特点 和差异,还关注文化与环境、社会结 构、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以及文 化如何传承和发展。
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特点
总结词
文化人类学具有综合性、比较性、跨学科性和实地调查等特点。
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文化进化论、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现代的文化研究,文化人类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未来趋势
随着全球化、环境问题、技术发展等新议题的涌现,文化人类学将更加关注跨文化交流与比较、文化变迁与适应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等领域。
文化人类学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面对全球化、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复杂局面,文化人类学需要应对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如何理解不 同文化之间的互动等挑战。

文化人类学概论

文化人类学概论

一、人类学研究定义、内涵、对象、结构人类学定义:人类学是运用实地考察的手段比较研究各民族文化和社会的综合学科。

广义的人类学涵盖了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

人类学目标:通过不同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以及通过人类文化变迁历史的研究,概括出人类行为的原理、原则及人类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学的最高目标。

人类学一词来自于希腊文中的(人)和(科学)。

人类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501年,当时专指人的体质方面的研究。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至今才100多年的时间。

它被称为“在科学中历史最短、抱负最大”的“研究人类的科学”。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87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是人类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人类学研究对象——文化的特质文化是共享的,是外在的,可研究性;文化是可习得的;文化是象征的,建基于符号的;文化是整合的广义人类学四个主要的分支:体质(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或称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狭义人类学则仅指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a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

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b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

c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d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熏陶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

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二、人类学的基本观点(学科观)(一)整体论也称整体观局部与整体间有关系;局部与其他部分有关系,分三个维度理解:A是共时性维度,整体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B是历时性维度C是生理——心理学维度,研究人类学者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文化相对论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依据它所依赖的文化结构,以及它所属的价值系统的关系来判断和解释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是无法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只能按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

文化人类学 全套优质课件(可编辑)

文化人类学 全套优质课件(可编辑)

文化人类学全套优质课件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导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导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 [ 教学重点]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 教学重点]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 教学难点] 人类学者的特点 [ 教学难点] 人类学者的特点[ 关键词]生物进化濡化生活方式[ 关键词]生物进化濡化生活方式文化差异种族偏见文化差异种族偏见一、文化背景中的人类一、文化背景中的人类 (一)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一)文化人类学的目的区分不同民族和社群的生活方式、意识和风俗,区分不同民族和社群的生活方式、意识和风俗,就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人类学者借着比较就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人类学者借着比较的眼光来看生活方式,企图跨越时空的最大极限,的眼光来看生活方式,企图跨越时空的最大极限,区分哪些特征基于人性,哪些特征缘于特定时地区分哪些特征基于人性,哪些特征缘于特定时地和人群。

人类学是研究普同性和独特性的科学,和人群。

人类学是研究普同性和独特性的科学,它既研究类似与差异的现象,也研究乍看起来不它既研究类似与差异的现象,也研究乍看起来不可理解的意义和逻辑。

人类学可以说是把不同的可理解的意义和逻辑。

人类学可以说是把不同的生活方式当作一面镜子来研究我们自己本身的科生活方式当作一面镜子来研究我们自己本身的科学。

学。

?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正是通过研究人类境况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正是通过研究人类境况的各种表现及其变化来理解这类境况。

理的各种表现及其变化来理解这类境况。

理想地说 , 人类学教给我们如何理解异族文想地说 , 人类学教给我们如何理解异族文化和不同社会的内在逻辑。

如果真能将此化和不同社会的内在逻辑。

如果真能将此学会 , 那么 , 其他群体中看上去不合理的、学会 , 那么 , 其他群体中看上去不合理的、狂热幻想的、不道德的或恰是愚蠢透顶的狂热幻想的、不道德的或恰是愚蠢透顶的行为 , 都可看作是合逻辑的甚至是有用的。

行为 , 都可看作是合逻辑的甚至是有用的。

文化研究知识: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文化研究知识: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文化研究知识: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研究是人类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人类进化学等学科交叉的重要领域,其中文化人类学是研究文化这一现象的重要学科之一。

文化人类学通过文化的观察和研究,希望能够探究人类社会的本质,解释人类行为现象的根源和意义。

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是人类共同遵循和认同的一种模式和规范,这种共同性的来源在于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经验的共同理解和体验。

因此,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任何人类社会和其内部的文化规范、符号、语言和礼仪等。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首先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方法,这是文化人类学的经典理论和方法之一。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文化是一种结构系统,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一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就像机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一样。

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对文化的各种部分和现象进行描绘和分解,来研究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可以研究家庭、村落、社群、语言、信仰等文化细节,来理解文化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其次是符号学理论和方法,符号学是由法国人民学派发展而来的一个重要分支。

该理论认为,文化是通过符号和符码来表达和传递的。

符号学通过对符号的分析和解码,来探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和功能。

例如,可以研究语言、绘画、肢体动作、礼仪、创造性和象征性行为等符号化的文化表达,来理解文化传递的意义和力量。

第三是文化相对主义理论和方法,它认为文化是不同社会和个人之间的相对差异和多元性。

文化相对主义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和对比,来理解文化多样性和相对性。

例如,可以研究不同社会的信仰、婚姻、家庭、形式艺术等文化实践,来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

除此之外,还有实践理论和方法、后结构主义理论和方法、民族志学和人类学等理论和方法,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也都有重要的应用。

总体来讲,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从外部对文化进行观察和解读,这主要是通过对文化细节和符号进行观察和解码,来理解文化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二是从内部对文化进行理解和分析,这主要是通过对人类当事者的经验和实践进行访谈和参与,来理解文化的知识和价值。

文化人类学 全套优质课件(可编辑)

文化人类学 全套优质课件(可编辑)

文化人类学全套优质课件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导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导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 [ 教学重点]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 教学重点]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 教学难点] 人类学者的特点 [ 教学难点] 人类学者的特点[ 关键词]生物进化濡化生活方式[ 关键词]生物进化濡化生活方式文化差异种族偏见文化差异种族偏见一、文化背景中的人类一、文化背景中的人类 (一)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一)文化人类学的目的区分不同民族和社群的生活方式、意识和风俗,区分不同民族和社群的生活方式、意识和风俗,就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人类学者借着比较就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人类学者借着比较的眼光来看生活方式,企图跨越时空的最大极限,的眼光来看生活方式,企图跨越时空的最大极限,区分哪些特征基于人性,哪些特征缘于特定时地区分哪些特征基于人性,哪些特征缘于特定时地和人群。

人类学是研究普同性和独特性的科学,和人群。

人类学是研究普同性和独特性的科学,它既研究类似与差异的现象,也研究乍看起来不它既研究类似与差异的现象,也研究乍看起来不可理解的意义和逻辑。

人类学可以说是把不同的可理解的意义和逻辑。

人类学可以说是把不同的生活方式当作一面镜子来研究我们自己本身的科生活方式当作一面镜子来研究我们自己本身的科学。

学。

?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正是通过研究人类境况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正是通过研究人类境况的各种表现及其变化来理解这类境况。

理的各种表现及其变化来理解这类境况。

理想地说 , 人类学教给我们如何理解异族文想地说 , 人类学教给我们如何理解异族文化和不同社会的内在逻辑。

如果真能将此化和不同社会的内在逻辑。

如果真能将此学会 , 那么 , 其他群体中看上去不合理的、学会 , 那么 , 其他群体中看上去不合理的、狂热幻想的、不道德的或恰是愚蠢透顶的狂热幻想的、不道德的或恰是愚蠢透顶的行为 , 都可看作是合逻辑的甚至是有用的。

行为 , 都可看作是合逻辑的甚至是有用的。

文化人类学课程大纲

文化人类学课程大纲

文化人类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对文化差异和文化演化的理解。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并掌握文化人类学的核心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化人类学的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2. 掌握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3. 分析和解读文化差异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4. 理解文化的演化与变化、文化适应和创新等问题;5.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文化人类学概述- 文化的定义与特征- 文化人类学的起源和发展- 文化人类学的核心概念2.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演绎与归纳方法- 实地调查和参与观察- 访谈、问卷调查和采访 - 文化人类学的比较方法3.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流- 文化认知与文化观念- 语言和非语言交际- 礼仪与文化差异- 跨文化冲突与解决4. 文化的演化与变化- 文化的适应与创新- 文化传承与转变-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文化演化的模式和机制5. 文化人类学的应用领域- 跨文化管理与国际业务 - 发展与社会变迁- 多元文化教育与多元主义四、教学方法1. 前导讲述:通过授课形式向学生介绍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教学案例:引入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文化差异和交流问题;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企业或其他文化场所,亲身体验和了解外部文化;5.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文化差异或文化演化的论文,培养学术写作和研究能力。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出勤与参与度(占总评成绩的10%);2. 课堂小作业和讨论(占总评成绩的20%);3. 实地考察报告(占总评成绩的30%);4. 课程论文(占总评成绩的40%)。

六、参考教材1. "文化人类学导论",作者:柯布;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 "文化丛林:人类学与文化差异",作者:马-克鲁克;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3. "文化是什么",作者:约瑟夫·埃德金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化人类学》课件

《文化人类学》课件

文化人类学第一章文化人类学概述第一节人类学的定义及其学科范畴一、人类学的起源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是由两个希腊文字组成,即anthropos(人)和logos(学科),意思是研究人的学科。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西方有部分学者称其为“人的科学”。

1501年德国学者洪德首次使用“人类学”一词,但当时只是用来指人体解剖和人的生理研究。

直到1863年,英国创立伦敦人类学学会,其研究范围才与现在的人类学研究比较一致。

此时,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才逐步形成起来。

二、人类学的含义•20世紀初,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定义。

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人类学专指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包括灵长类学在内。

广义:在英国和美国等国家,人类学不仅包括体质人类学,也包括人类的社会和文化在内,叫做社会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包括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

由于人自身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研究人的人类学显然要研究人的生物方面和社会方面。

这样,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所有人类,研究他们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三、人类学的学科范畴1、四分法(1)体质人类学(2)考古学(3)民族学(文化人类学)(4)语言人类学2、二分法二分法是在四分法的基础上,把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都归入为文化人类学。

(1)体质人类学,这一名称创始于1871年,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学科;(2)文化人类学:一般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

四、人类学的学科地位人类学是整体性、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围宽广,在学科的属性和相关的研究方法上,人类学横跨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种不同的学科领域。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学科一、文化的含义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部分。

2. 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1)文化比文明产生要远古的多。

文化人类学讲义提纲(总)

文化人类学讲义提纲(总)

⽂化⼈类学讲义提纲(总)第⼀讲⽂化⼈类学概说该讲主要介绍⽂化⼈类学的学科地位、基本的学科理念、研究对象等问题。

我将与诸位讨论是主要问题是:如何以⼈类学的视⾓来观察“民族⽂化”?⼀、关于⽂化⼈类学的定义⽂化⼈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是研究⼈类及其⽂化的学科。

1.⽂化⼈类学主要关注⽂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化⼈类学的⼀系列理论的建⽴,是⽴⾜于分析⽂化的差异性(difference)和相似性(similarity)的基础之上的。

(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功能主义、历史特殊论等等)2.⽂化⼈类学⾸先是基于对于“异⽂化”(Other culture )的研究,然后在漫长的学科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异⽂化”向“本⽂化”的时空变迁。

这种时空变迁⼤体上是以第⼆次世界⼤战的结束为分⽔岭的。

导致这种变迁的原因是多⽅⾯的。

3规则。

⽂化是差异性和相似性的统⼀。

4.什么是⽂化?Culture or civilization, taken in its wide ethnographic sense 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 (Tylor 1871:1)。

⾃Tylor1871给出了⽂化的定义之后,100多年⾥,⼈们对于⽂化的探讨始终充满了热情。

1952年,美国的⼈类学家克鲁伯(A.L. Kroeber )和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 )合写了⼀本《⽂化:概念与定义的批判性回顾》(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该书列举了1871年到1951年间关于⽂化的160多种定义。

《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文化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轨迹,了解文化概念与文化的基本特质,及各个不同学派的理论与方法,尤其是重要代表人物的理论主张;同时,批评地吸收各派的理论方法,注重国外理论对国内学者学术成果的影响,即外国的理论如何应用中国的研究实践,从而,达到对理论方法的掌握。

第一章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要点:1、什么是人类学及文化人类学。

2、什么是文化。

3、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4、该学科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5、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研究社会文化的部分叫文化人类学,研究体质的部分叫体质人类学。

文化是渗透有人类意识的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这里的意识指:人类为生存长期同自然同社会斗争的经验积累)。

人类不同人群的交往始于人类社会的早期,但人类学的产生发展和欧洲烈强以掠夺财富的活动分不开。

“殖民地人的管理和教育”、制定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不同族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生存与发展)服务,都离不开人类学理论的应用。

社会学研究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行为的一门学问,而这些关系与行为背后的指导因素却是一系列的文化观念。

两门学科是对人类生存系统“软环境”的不同侧面的研究。

一个注重具体的行为(社会学),一个注重抽象的理念(文化人类学)。

第二章进化论在人类学的地位教学要点:1、文化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2、文化进化论的思想基础。

3、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4、进化论对人类学的主要贡献。

5、各个学界对进化论的评批观点。

6、进化论对我国学界的影响及建国以来的建树。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

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18世纪欧洲社会思想家有关学说的影响,人类学学科本身思想脉络的影响及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是文化进化论的思想基础。

《文化人类学》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96602课程名称:文化人类学英文名称:Cultural Anthropology课程类别:公共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 所有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二、课程简介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最重要分支学科之一。

本课程将系统介绍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历史、研究方法、认识论和方法论主题等。

在此基础上,课程将详细介绍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理论议题和分析视角,并结合中国研究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用人类学视野分析日常生活的兴趣。

Cultural anthrop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anthropology as a discipline. First of all, the course intends to introduce the subjects, the history,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epistemology of anthropology. The course will also introduce the main fields, theoretical issues and analytical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to analyze the everyday live from th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these issues will be taught together with the cases of contemporary China.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的通识课(选修)。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主题,理论流派,以及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议题等等。

《文化人类学》讲义PPT_第2章_人类学理论

《文化人类学》讲义PPT_第2章_人类学理论

2013-9-12
文化人类学
24
露丝· 本尼迪克特
(Ruth Benedict,1889—1948)
文化与个人的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人类学家 有可能按照人类不同群体心理类型的归类对文化 进行分类。 《文化模式》
2013-9-12
文化人类学
25
二次大战以后的人类学理论
随着第二次大战结束而兴起的一系列反殖民化过程,一 方面使那些一直从事所谓“落后”民族研究的学者不得 不放弃自己的工作园地,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内部成长 起来的学者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民族观与文化观来看待 自己的文化,人类学逐步走向成熟。 新进化论 文化生态学 新功能主义
贡献与局限
贡献:对归纳法的重视,重视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
局限:对于他们所收集的各种物件的相互关系较少注意,
对文化的认识往往存在许多片面之处,后来常因沉湎于资 料搜集而缺少理论建构,以至没有一个明晰的理论框架来 整合大量资料而使其研究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状况。
2013-9-12
文化人类学
17
4、功
2013-9-12 文化人类学 9
贡献和局限性
贡献: 使人们能够第一次摆脱神学教义的束缚,以系统的方 法来研究人类的特性;更有意义的是,进化论可以正确地 区分哪些是人类生物遗传的因素,哪些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社会特性 局限性: 不能不受当时欧洲中心论思想的影响,无法以正确的 态度来对待各种非西方的文化;19世纪末,进化理论受到 了其他学派和学者们的批评。
2、 新 进化 论
莱斯利· 怀特(Leslie Alvin White,1900—1975)
①坚持人类文化是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化过程的, 但怀特试图分析是哪些因素导致文化变化的发生,他将能 源的获取作为进化的标志,特别强调文化发展的独立性或 超有机体性; ②文化进化的首要力量是技术的进步,反过来文化又决定 发明和革新; ③认为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符号,而语言是符号表达的最重 要的形式,使用符号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 ④缺陷

人类学人类学的基础知识与文化研究方法

人类学人类学的基础知识与文化研究方法

人类学人类学的基础知识与文化研究方法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的起源、演化、生物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

人类学致力于通过研究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特征,探索人类的本质和行为模式,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为了进行深入的研究,人类学采用了各种研究方法和工具。

一、人类学的基础知识人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类的生物特征和遗传学、人类的语言和沟通、人类的心理和认知等方面。

对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类学家通过考古学、人类遗传学和人类进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揭示了人类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化历程。

人类的生物特征和遗传学也是人类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研究人类的遗传基因,可以了解人类的基因传递、起源和变异等方面的知识。

这对于研究人类的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健康状况等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人类的语言和沟通也是人类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不同语言的起源、结构和演化,可以了解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和差异,进而揭示人类思维和文化的本质。

最后,人类学还研究人类的心理和认知。

通过研究人类的思维方式、知觉和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下的人类行为模式和认知方式的差异,揭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维度。

二、文化研究方法在人类学中,文化研究方法是进行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文化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研、参与观察和文化解释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

1. 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是人类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实地调研,人类学家可以直接接触到研究对象,并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等。

实地调研通常包括采访、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可以获取大量的实证数据。

2. 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是指人类学家亲身参与到研究对象的生活中,进行观察和记录。

通过参与观察,人类学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并获得内部视角的理解。

参与观察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相处和互动,以建立起互信的关系。

3. 文化解释文化解释是指对人类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和解释。

文化人类学的方法

文化人类学的方法

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一门学科,以理解和解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核心目标。

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涵盖了多个方面,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方法。

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的核心方法之一。

田野调查是指研究者亲自进入研究对象所在的现场,与被研究者建立密切关系,并通过观察、参与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和记录数据。

在田野调查中,文化人类学家致力于获得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并从被研究者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的文化。

解释学方法是文化人类学中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它强调了理解被研究对象的行为和观念背后的意义和动机。

解释学方法注重对文化符号和象征的解读,通过分析人们的语言、符号、仪式等行为形式,来识别和解释文化中的各种意义和象征。

比较法是文化人类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分析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变化。

比较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提供跨文化的比较框架。

历史方法是文化人类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历史方法强调文化的历史性和演变过程。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和文化的历史发展的分析,可以帮助人类学家理解文化的变迁和演变。

实践理论方法是文化人类学中的一种方法,强调实践和行动的重要性。

实践理论方法认为知识和行动是相互关联的,通过观察和理解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行动,可以揭示他们对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解构主义方法是文化人类学中的一种方法,注重对文化观念和结构的批判和解构。

解构主义方法认为文化是由各种关系、差异和矛盾构成的,通过揭示文化观念中的隐含假设和潜在结构,可以揭示文化中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

综上所述,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和对象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方法。

田野调查、解释学方法、比较法、历史方法、实践理论方法和解构主义方法是其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它们互为补充,共同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和解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程讲义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程讲义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程讲义一、引言文化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学科,通过探究人类行为、价值观和信仰,以及他们在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互动,来深入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课程讲义旨在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帮助学生建立对不同文化之间差异和相似性的认识,并开启一扇了解人类文化的窗口。

二、概念解析1.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指人类在共同生活和交往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物质产品以及符号系统和象征意义。

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反过来被人类所塑造。

2. 人类学的定义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科学,它关注人类在不同文化中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经济活动、艺术表现等各个方面。

通过比较研究,人类学试图找到共同的人类经验和文化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

三、基本原理本课程将介绍以下几个基本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1.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每个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和合理性,不能用其他文化的标准来评判或比较。

每个文化都应该以其独特的方式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2. 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研究者通过长期深入地生活在被研究的社区中,观察记录人们的行为、交流和文化实践,以获得对该社区文化的全面理解。

3. 社会构造主义社会构造主义认为社会现实和文化意义是由人们共同创造和建构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个体的行为和经验是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的理解和经验都是独特的。

四、课程大纲本课程将按照以下内容安排进行教学:1. 文化人类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文化的构成要素和特征3. 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论与实践4. 田野调查的方法与实施5. 社会构造主义在文化人类学中的应用6. 文化变迁与适应的研究7. 文化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8. 当代文化人类学的挑战与前景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1. 授课与讲解:老师将对每个课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读,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

文化人类学大纲概要

文化人类学大纲概要

文化人类学大纲概要文化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的学科,通过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研究,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本文将从文化人类学的定义、研究方法、重要概念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文化人类学的定义文化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宗教、艺术、经济、政治等。

文化人类学家通过田野调查和实地观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信仰和价值观。

二、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指研究者亲身去到研究对象所在的社区或文化群体,与当地人交流、观察和参与他们的日常生活。

通过这种方式,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和观念。

三、重要概念在文化人类学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被广泛应用。

其中之一是文化,指的是一组人所共有的知识、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社会结构,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和组织方式。

此外,文化人类学还关注符号和象征,它们是人们用来表达和传递意义的工具,如语言、艺术和宗教等。

四、应用领域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价值。

在国际事务中,文化人类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在商业领域,文化人类学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市场策略。

此外,文化人类学对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有重要的影响,它可以帮助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更好地了解和满足社会群体的需求。

五、文化人类学的挑战和争议尽管文化人类学在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其中之一是文化相对主义与普遍主义之间的争议。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而普遍主义则认为存在一些普遍适用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此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例如田野调查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六、结语文化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通过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和观念。

文化人类学概论

文化人类学概论

一、人类学研究定义、内涵、对象、结构人类学定义:人类学是运用实地考察的手段比较研究各民族文化和社会的综合学科。

广义的人类学涵盖了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

人类学目标:通过不同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以及通过人类文化变迁历史的研究,概括出人类行为的原理、原则及人类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学的最高目标。

人类学一词来自于希腊文中的(人)和(科学)。

人类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501年,当时专指人的体质方面的研究。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至今才100多年的时间。

它被称为“在科学中历史最短、抱负最大”的“研究人类的科学”。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87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是人类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人类学研究对象——文化的特质文化是共享的,是外在的,可研究性;文化是可习得的;文化是象征的,建基于符号的;文化是整合的广义人类学四个主要的分支:体质(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或称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狭义人类学则仅指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a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

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b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

c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d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熏陶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

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二、人类学的基本观点(学科观)(一)整体论也称整体观局部与整体间有关系;局部与其他部分有关系,分三个维度理解:A是共时性维度,整体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B是历时性维度C是生理——心理学维度,研究人类学者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文化相对论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依据它所依赖的文化结构,以及它所属的价值系统的关系来判断和解释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是无法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只能按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第一章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一、人类学定义人类学:是一门外来的学科,英文为anthropology。

这一词源来源于希腊文,是人(anthropos)和学问(logia)两个字的组合。

意思是研究人类本身的学问。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从语源上讲,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

这门学科试图依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并且特别强调人类的差异性及种族和文化的概念。

(美国百科全书):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两个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一门科学。

人类学中牵涉到把人类作为一种动物的那部分,称为体质人类学;牵涉到有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所创造的生活方式的那部分,称为文化人类学。

没有哪个人类学家个人都能够精通这两大分支学科。

不过,完整的人是所有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世界百科词汇):人类学,是以人类共有的本性为背景,研究人的文化差异和生物差异的一门科学。

大多数人类学家研究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文化。

有些人类学家从很专的体质角度,研究人类进化的生命现象。

(新时代大百科全书):在美国和英联邦国家,人类学是研究人和人的行为的学问。

虽然它构成知识的许多分支,其中有许多学科已经独立发展。

现在人类学朝着两个宽广的方向发展:体质人类学,或对人本身的研究;文化人类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

这些领域还可划分的更细。

在世界的另一些地方,尤其是欧洲大陆‘人类学’这个术语通常是指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得内容则化为别的学科范围。

(苏联百科辞典)认为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人种的形成和人体结构的正常变异的科学。

19世纪中叶形成独立科学。

主要有人体形态学、人类起源学、人种学。

★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支学科: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1、体质人类学:人类学分支学科,涉及人类进化、人种分类和人类体质变异等领域的比较研究,主要技术包括测量及观察等手段。

根据所探讨的问题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传统上体质人类学再被细分成灵长目学、古人类学、种族人类学、人种测量学等分支学科。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例子
十六
第 一 部 分
人 类 学 导 论
例一:许多美国人都相信,由于青春期生理上的变 化,青年时代必然是一段感情激动,情绪紧张的时 期。然而,在人类学家马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从事关于萨摩亚人(Samoans)的著名的田野 调查庄研究之后,在对萨摩亚青少年的观察中发现, 他们好象并未显示出情绪激动的征象。在观察中米 德得出结论,西方人关于青春期的信念可能并不具 有普遍性,因此是值得怀疑的。由此可见,人类学 家通过熟悉各式各样的地理、历史环境下的人类生 活,他们常常能够改变或说明某些被同时代的人所 普遍遵行的信念和做法。 ——《文化的变异》
第 一 部 分
人 类 学 导 论
说它不准确,因为,按照这个定义, 人类学就会把一系列的其他学科包括进 去,诸如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 济学、历史学、生物学,甚至还可能包 括哲学和文学等人文科学。不用说,这 些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而且它 们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大都比人类 学的要长,因此,视它们为人类学的分 支是不恰当的。同时,人类学能够发展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诞生至今一 百多年之内保持其独立性,必然是因为 它有某些与众不同的特征的缘故。 五
二十三
1.3
跨文化比较研究法
人类学家完全有可能通过探询那些 具有或不具有某种特质的社会之间的区 别所在,在世界范围内对不同的文化进 行广泛的比较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产生 各种解释。然而,世界范围比较研究最 常见的用途可能还是对解释进行检验。 跨文化比较研究者首先确定一些条件, 如果某个特定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这 些条件一般就会相互有联系,然后,再 查看一下世界范围的社会样本,看看这 些预期的联系是不是普遍适用。
二十一
1.2

《文化人类学》讲义第3章人类学方法

《文化人类学》讲义第3章人类学方法
2019/1/13 文化人类学
• • • •
( 5)人口调查 对调查点各户作一次调查,登记在表格。 中国有户籍制度,可查当地的户籍档案。 户口调查主要内容:户主及其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 职业、婚姻以及迁移等。 • 调查初期是最为艰苦的最富有挑战性的,调查者因到一 个陌生之地而产生“文化震动”,有孤独、苦闷、彷徨、 不知所措等。
2019/1/13 文化人类学
三、田野调查的特点
• • • • 整体性和多元性 田野调查关注的不是某一群体或文化的某个方面,而是整体。 历史性和现实性 关注的既是历史文化,尤其是为那些没文字的民族重建历史。但同 时表现敏锐的时代感,即现实性。 • 实践性和探索性 • 田野调查的目的在于获取资料,这种资料不是文献上记载过的,也 不是别人已经发现的了,而应是调查者独自占有的。这要求调查都 要亲身实践。在开始田野调查之前,会有一些理论假设。通过田野 调查,这些假设可以证明成立,也可被实际材料所推翻,这个过程, 鲜明地表现出探索性。
2019/1/13
文化人类学
四、田野调查者的职业道德
• 不做对调查对象不利的事情,尊重人权。每次调查事先 要取得当地人的同意,尊重他们的文化包括礼仪、禁忌、 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 • 尊重调查对象的个人隐私,注意保护调查对象。调查报 告中要进行匿名化处理。 • 应尽可能地为当地人做好事,但又不能以“救世主”、 “改革家”自居。 • 应忠实自己的工作,调查材料要反复核对,以免谬误流 传,贻误后人。
2019/1/13 文化人类学
二、田野调查的历史
• 1、巴斯蒂安,在旅行中渡过了生命的三分之一,著有 《民族学研究和资料的搜集》一书。 • 2、摩尔根,对易洛魁人长期直接接触,取得很多第一手 资料。 • 2、泰勒,到古巴、墨西哥等地作长期旅行。 • 3、哈登,1898-1899年,领导一支考察队在新几内亚的 托列斯海峡做大规模调查。仅在墨累岛就住了6个月以上。 访问土著居民,参观仪式、搜集文物。这是人类学史上 第一支综合调查队,是第一次长时期的调查。 • 4、文化人类学科学的田野工作应从博厄斯开始。他先后 到爱斯基摩人调查,经常和他们共一张鹿皮和同锅吃饭。 13次考察夸扣特尔人,努力学习当地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