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轴位30度、60度和90度的特殊投照方法分析
X线常见特殊体位摄影方法
X线常见特殊体位摄影方法阅读 4287Bon工作室1.髌骨改良30°轴位髌骨改良轴位的体位摄影方法及角度,在力求体位舒适的情况下,根据膝关节实际屈曲角度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投照角度。
膝关节屈曲30°~45°时,X线球管向足端倾斜5 °~12 °,中心线与髌骨长轴平行,从髌股关节面水平射入。
体位设计1: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患侧膝关节屈曲30°~45°。
足部平放于摄影床面上,这时同侧髋关节处于自然屈曲状态。
将平板探测器垂直置于患侧小腿中部、使其下缘紧贴患侧小腿前缘,髌骨处于平板探测器中心位置。
中心线向足端倾斜5°~12°,经髌骨后缘,髌股关节面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需要注意的是:入射角度随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加大而相应增加,其原则是中心线与髌轴平行。
体位设计2:Merchant髌骨轴位片拍摄法(示意图示):患者平卧,膝关节在桌边屈曲30°~45°置于一支撑物上。
平板探测器置于膝下30㎝皮肤上(或足底部),与X线投照方向垂直。
X线在水平线下与其成30°角。
经髌骨后缘,髌股关节面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体位设计3: Laurin轴位片摄片法患者坐于检查桌上,足部靠近边缘。
X线平行于胫骨前缘,膝关节屈曲30°~45° ,患者手持照相盒置于大腿上,与X线呈90°。
体位设计4: Bon轴位片摄片法患者面向平板探测器,患膝关节紧贴平板探测器中央屈曲30°~45°(足部或置于一支撑物上)。
平板探测器倾斜紧贴小腿上部前缘。
X线球管移动至平板探测器上方,中心线经髌骨后缘,髌股关节面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注:(此法用于尚无明显双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2.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即Y位)局部解剖冈上肌是肩袖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斜方肌的深层,相当厚,呈圆锥形。
起于肩胛骨冈上窝内侧2/3的骨面,肌束向外通过肩峰之下和喙肩韧带的下方,跨越肩关节,移行为短而扁平的肌腱,止于肱骨大结节最上的小面(如图)。
膝关节X线 测量
21
参考点和测量方法
在膝关节没有出现明显内外翻畸形以及由此引 发的半脱位时,采取以上5个点中任一点作为膝 关节的中心点是可行的 膝关节明显畸形、半脱位情况下,股骨侧角度 测量采取股骨侧中心点;胫骨侧测量采取胫骨 侧中心点
28
下肢力线
胫股角(FTA)170-176°
OY夹角 90° YR夹角(膝关节生理外翻角)5-7° BY夹角(髋- 膝- 踝角) 180° RO夹角 为术中股骨远端截骨导向 板与股骨髓内定向杆夹角
29
膝关节下肢全长片测量总结
TKA画线 与 素描Art
•6 点 •9 线 •6 角
4面 2形
31
• 6点
52
男性:10.96 mm ±3.49mm 女性:9.21 mm±2.26 mm
TKA 术中截骨参考健侧平台截骨量 一般在8mm左右;参考患侧平台截 骨在2-4mm左右
以这两种截骨方式为导向,测量术 中截骨线是否低于腓骨小头尖端
如果截骨线靠近腓骨小头 , 进行胫 骨近端截骨时需特别慎重, 以避免胫 腓上关节面、外侧副韧带止点的损 伤。如果截骨线低于腓骨小头,导 致平台过小、同时松质骨质量欠佳
22
参考点和测量方法
• 踝关节中心点: 踝穴横径的中心点
23
下肢轴线的确定
股骨解剖轴:为膝关节间隙以上10 cm 与该处股骨宽度中心的交点。该点 与膝关节中心的连线称为股骨解剖轴, 该轴比较接近股骨干中心, 很接近股骨 的解剖形态, 并且与TKA 手术中股骨 导向棒方向一致, 因此被广泛使用
24
4
术前测量与评估
测量下肢力线参数 测量股骨、胫骨前后径、横径 假体模板测量 腓骨小头高度测量 髌股关节测量 膝关节病变范围、性质、程度、特殊情况
膝关节正位摄影要点
膝关节正位摄影要点摄影是医学影像学中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膝关节正位摄影是诊断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方法。
下面将介绍膝关节正位摄影的要点,以帮助医生和技术人员正确进行这一检查。
一、摄影准备1. 患者取下腿部金属饰品,如手表、戒指等,避免对摄影结果产生干扰。
2. 患者取下鞋袜,露出膝关节,确保摄影区域清晰可见。
3. 患者保持站立姿势,双腿自然分开,膝盖直立。
二、摄影位置1. 将X线机调整到适当的高度,使X线穿过患者膝关节的正中间。
2. 患者面对X线机,双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膝盖伸直。
3. 摄影员调整X线机的角度,使其与患者膝关节成90度角。
三、摄影角度1. 摄影员调整X线机的角度,使X线以垂直于地面的方式穿过膝关节。
2. 摄影角度应使得股骨平台与X线垂直,以获得正位摄影的效果。
3. 确保膝关节的正中间,包括股骨髁和胫骨平台都在摄影范围之内。
四、摄影参数1. 摄影中使用适当的曝光参数,以确保影像清晰可见,不过度曝光或欠曝光。
2. 选择合适的孔径,以获得适当的景深,使膝关节各结构清晰可见。
3. 控制好曝光时间,避免运动模糊。
五、摄影注意事项1. 摄影时要确保患者的身体稳定,避免因移动而导致图像模糊。
2. 摄影区域应包括整个膝关节,从股骨上部到胫骨下部,以充分观察膝关节的各个结构。
3. 摄影时要注意避开与膝关节重叠的结构,如髌骨。
六、摄影结果分析1. 分析膝关节正位摄影结果时,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2. 观察膝关节骨骼结构是否完整,有无骨折、骨质疏松等异常情况。
3. 观察关节间隙是否均匀,有无关节积液或关节软骨破坏等病变。
4. 观察髌骨的位置和形态是否正常,有无脱位或异常磨损。
膝关节正位摄影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膝关节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摄影人员应熟悉正位摄影的要点,正确操作,以获得准确的影像结果。
医生在分析摄影结果时,应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关于高位髌骨的X线测量及诊疗
关于高位髌骨的X线测量,最常用的是侧位片,这里要注意是屈曲30°,很可能由于放射科的原因不标准也会有偏差。
一般常用有三种方法:1.Blumensaat法:髁间窝顶部Ludloff三角底边向前做延长线,正常髌骨下极与其相交,若高于此线5mm则为高位髌骨。
2.Insall-Salvati法:髌腱长度/髌骨最长对角线的长度,即LP/LT。
正常值0.8-1.2,在这个范围都可以,>1.2为高位髌骨。
3.Blackbume-Peel法:髌骨关节面下缘与胫骨平台的垂直距离/髌骨关节面长度比:b/a。
(注意是平台关节面,不是髁间棘面)正常值为0.8-1.0,>1为高位髌骨。
三种方法中第一种最为直观及快速,不用怎么测量,当然可靠性也最小,而第三种方法最为可靠,也是最晚出现的测量方法。
髌骨不稳定此词条由挂号网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经中国健康教育卫生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专家审核。
髌骨不稳定(unstable patella)是前膝疼的常见原因,是髌股关节常见的疾病,是髌骨软骨软化或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重要病因。
生物力学及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临床检测手段的多样化,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髌股关节退行性改变多由于髌股关节适合不良或髌骨力线不正造成的髌骨不稳所致,如髌骨偏移、髌骨倾斜、髌骨高位、髌骨半脱位等。
目录1症状体征2用药治疗3饮食保健4预防护理5病理病因6疾病诊断7检查方法8并发症9预后10发病机制1症状体征1.髌骨不稳定的症状(1)疼痛:为最常见的主要症状,通常其性质不恒定,但其位置均为膝前区,以膝前内侧为多见。
疼痛可因活动过多而加重,特别是上下楼、登高或长时间屈伸活动时更为明显。
(2)打“软腿”:打“软腿”(giving way)即在走路负重时,膝关节出现的瞬间软弱无力、不稳定感,甚至有时患者可摔倒。
此现象常是由于股四头肌无力,或由于半脱位的髌骨滑出髁间沟所致。
(3)假性嵌顿:假性嵌顿(pseudolocking)是指伸膝时出现的瞬间非自主性的限制障碍。
特殊体位X线摄影技术解析
X 线特殊体位摄影方法解析2019年10月和平一肩关节Y形位体位设计:被检者后前位站立于胸片架前,患侧肩部靠紧胸片架,身体冠状面与胸片架成60°夹角,患侧上肢自然下垂、掌心向前。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15°,经肩锁关节射入。
6015显示标准:肩峰、喙突和肩胛骨体形成”Y”字形。
肱骨头应与肩盂重叠。
肩峰、肩胛冈、肩盂上缘和喙突背侧形成岗上肌出口,该区应为开放的,几乎没有肱骨头重叠。
二胸骨后前斜位体位设计:被检者身体矢状面与床面长轴垂直;俯身使颈部前伸,胸骨紧贴在垫高约5cm暗盒上,两臂内旋置于身旁;暗盒上缘达胸锁关节上2cm,下缘包括剑突。
中心线:自背部脊柱右后射至左前方,对准肩胛骨内缘与第4胸胸椎连线中点,经胸骨中点射入暗盒中心,球管角度20度~45度。
曝光条件要求:胸骨拍摄方法是近距离,X光球管至人体距离50厘米,小遮光筒(照射野),高千伏(120KV左右),曝光时间适当延长,在深吸气下屏气曝光。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胸骨正位全貌影像,胸骨柄、胸骨体及剑突边缘锐利,背景模糊,从右后射入时,胸骨左侧部与心脏重叠,右侧与肺野重叠,显示密度不均匀,右侧对比度高于左侧,右侧缘清晰度较高。
三跟骨轴位轴位:X线摄影体位之一,也就是横断位(但不是横断面)的意思,X线中心线方向与被检查者部位长轴平行或者近似平行的投影。
CT、MRI等层面成像方式也使用轴位一词,为横断面,内涵不同。
体位设计1:被检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床上。
被检侧下肢伸直 ,足尖向上,足背极度屈曲(可用布带牵拉足前部)。
跟底皮肤置于探测器边缘内3cm。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35° ~ 45°角,经跟骨中点(第三跖骨基底部)射入探测器。
一般轴位的KV要比侧位大3-5KV,拍出来的效果比较好。
片(从足跟到足底),患者足部踏于摄影床上,膝关节、踝关节向前弯屈(起步跑的投照方式),球管X线束45度通过足跟跟腱部位投照于胶片中心。
45度体位设计3:跟骨轴位片,患者面向摄影架站立,被检测足部上抬,足趾贴于摄影架,使足低平面与摄影架成45度角,球管X 线束经足跟跟腱部位垂直投照于探测器。
X线技术人体各部位技术操作
二、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尺骨茎突为前臂近腕部侧的突起。
2、桡骨茎突为前臂近腕外侧的突起。
3、尺骨茎突鹰嘴为肘关节的茎突。
4、肱骨上髁为肘关节侧的突起。
5、肱骨外上髁为肘关节外侧的突起。
6、肱骨大结节为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
7、锁骨为横向位于胸廓前上方可触及的高外地的骨骼。
8、肩峰为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
9、肩胛骨喙突为肩峰前下深按可扪及的突起。
10、肩胛下角位于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
11、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侧的突起。
12、外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为胫骨上段前缘的突起。
14、髌骨为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15、股骨上髁为膝关节上方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为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
17、腓骨小头为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的突起。
18、髂嵴为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
19、髂前上棘为髂骨前上方的突起。
,平第2骶椎高度。
20、股骨大粗隆为股骨上段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合高度。
三、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1、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胸椎下缘高度。
2、胸骨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段连接,平对气管叉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
3、剑突末端为胸骨最下端,平11胸椎椎体高度。
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软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度。
四、脊椎体表定位标志。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常规技术标准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常规注意事项:1、有效焦点大小的选择:小焦点一般适用于体薄和不易动的部位,如四肢、头部的局部片等;大焦点用于一些体厚和易活动的部位,如腹部、胸部、脊椎等;高KV摄影时也可用小焦点。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焦点,以提高照片锐利度。
2、焦片距和肢片距的选择:投照时病人应尽量使肢体贴近暗盒,并且与胶片平行。
在肢体与胶片不能靠近时,应尽量增加焦片距,可同样收到放大率小、锐利度高的效果。
不能平行时,应根据几何投影原理减少影像变形。
3、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利用:中心线垂直于被摄体和胶片为最好的投影方式。
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者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面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得到相同效果。
4、滤线设备的应用:一般在摄影千伏超过70KV以上均需使用滤过板,滤去软射线。
体厚超过15㎝或60KV以上管电压时需用滤线栅,应注意滤线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5、X线管、肢体、胶片的固定:肢体安置不仅要使患者舒适,便于配合,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摄影要求。
片盒一般为平放或垂直放置摄影架上。
中心线、被摄部位和胶片对准后,将X线管固定。
6、照射量的选择:根据摄影部位、体厚和机器性能,选择合适的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对不能合作者尽量用高KV,高mA,短S。
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摄片时被检者的呼吸动作对影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不因呼吸运动而产生移动的部位,勿需屏气曝光;有五种情况,即平静呼吸下屏气、深吸气后屏气、深呼气后屏气、缓慢连续呼吸及平静呼吸不屏气。
8、体厚的测量:首先要目测体厚测量尺的横杆与游标杆是否平行,使两杆平行才能测得正确的数字,然后选择适当的测量点,如胸片取第六胸椎处,并应按曝光时状态测量。
骨骼部分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常用骨关节X线测量方法
6、外侧髌股角
投照方法:坐位屈膝30º,球管从尾侧向头侧与小腿平行 正常:夹角开口向外。 两线平行或开口向内为异常,用于评价髌骨半脱位的程度。
7、髌骨外移度
投照方法:坐位屈膝30º,球管从尾侧向头侧与小腿平行 >5mm时提示髌骨半脱位
8、髌骨倾斜角
投照方法:坐位屈膝30º,球管从尾侧向头侧与小腿平行 >15 º时提示髌骨半脱位
6、肱骨头下降率(B/A×100%)
投照位置:肩关节正位 正常范围:<10% 表示肩关节松弛程度,分为3度:Ⅰ度:负重时在
30%以内;Ⅱ度:负重时在30%以上; Ⅲ度:不负重 时达10%以上。
二、肘关节
1、肱骨角、尺骨角
投照位置:肘关节伸直正位 正常范围:肱骨角:男77º~95º女72º~91º
2、sharp角
投照位置:仰卧骨盆正位 正常范围:33º~38º 用于评价髋臼发育程度,>40º可诊断为髋臼发育不良。
3、髋臼深度
投照位置:髋关节正位 正常范围:男7mm-18mm,女9mm-18mm 常与CE角配合使用表示髋臼发育的程度。
4、CE角
投照位置:仰卧骨盆正位 正常范围:4岁 +15º 15岁 +20º 成人+25º 表示髋臼与股骨头的位置关系,当髋臼发育不全或股
4、桡骨背倾角
投照位置:腕关节侧位 表示Colle骨折时远端骨片移位程度。 10º以内预后良好。
5、桡骨尺倾角
投照位置:腕关节正位 表示Colle骨折时远端骨片移位程度。 正常范围:14º~30º中位数23º
6、腕关节不稳
舟月角和舟月骨间距离
舟月角正常范围:29º~79º中位数54º 舟月不稳Ⅲ级-肱骨头间距(第二肩关节间隙)
标准膝关节的投照方法
标准膝关节的投照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标准膝关节的投照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用来检查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膝关节的投照方法被广泛应用,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膝关节的病理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一下标准膝关节的投照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一、患者准备1. 在进行膝关节的投照前,患者需要脱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钥匙等,以免影响X光的成像效果。
2. 患者需要穿着透视服或穿铅围裙,以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辐射的伤害。
3. 患者需要站立或躺平在X光机的检查台上,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调整好身体的姿势,以便获取清晰的影像。
二、标准膝关节的投照方法1. 定位照片:患者站立或躺平在检查台上,将膝关节屈曲至约45度角,使膝盖正对X光机的探测器。
医生会使用一根定位器或标示器来确定膝关节的投照区域。
2. 前后位照片:医生会要求患者站立或躺平,并将膝盖屈曲至90度角,以便获得膝关节前后位的X光照片。
这些照片能够显示膝盖关节的完整结构和关节间隙情况。
4. 巩固照片: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保持特定的姿势,以获得更加清晰的X光照片。
这些巩固照片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膝关节的病理变化。
三、注意事项2. 医生在进行X光检查时需要控制好辐射剂量,以减少患者的辐射暴露。
3. 患者在接受X光检查后,需要遵医嘱及时复查和治疗,以便及时控制膝关节的病情发展。
第二篇示例:膝关节X光摄影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是否患有膝关节疾病,比如骨折、关节炎等。
正确的投照方法对于膝关节X光的质量和诊断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下关于标准膝关节的投照方法。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X光检查之前,患者应该脱掉与膝关节区域有关的饰物和金属物品,并穿上一件医用衣物。
医生应该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并询问患者是否有可能怀孕。
二、检查位置患者需要躺在检查台上,将膝关节伸直,并使膝盖朝向X光机。
检查台应该调整至与X光机平行,以确保X光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常用X线投照技术规范
常用部位X线投照技术规范一、骨骼部分1、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2、手后前斜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将小指和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外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内转,使手掌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二、三和四掌骨互相分开,第四、五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3、手前后斜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将小指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内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外转,使手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4、拇指前后位位置:(1)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肘部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外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2)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前用沙袋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内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其他四指伸直,也可用对侧手将其扳住,避免与拇指重叠。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掌指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1)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和其周围结构也都能清晰显示。
(2)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常被遮蔽,显影不清。
5、拇指侧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或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
拇指外侧缘紧靠暗盒,其余四指握拳,用以支持手掌,防止抖动。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指掌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侧位影像。
6、腕关节后前位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
腕关节放于暗盒中心,手指握拳,使腕部掌面易与暗盒靠紧。
中心线:对准尺骨和令人满意的骨茎突联线的中点,与暗盒垂直。
(仅供参考)骨科核磁扫描方法和注意事项
肘关节MRI体位1
1.仰卧位,患侧上肢尽量伸直置于躯干旁,掌心朝上,肘关 节不要和驱干直接接触,避免呼吸运动的传导
2.线圈:包裹式表面线圈 3.优点:患者比较舒适,适合肘关节外伤或老年人 4.缺点:信噪比分辨力略差,不适合进行3D序列扫描
肘关节MRI扫体位2
1.俯卧位,患者上肢抬高置于头顶,肘关节自然伸直,手心朝上并压沙 袋
表面线圈: 直接放置于所扫描部位表面,覆盖范围小,
敏感度不均匀,距离线圈越近信号越强,距离线 圈越远,信号衰减迅速
相控阵线圈: 扫描范围大,多个线圈单元组成,较表面线
圈具有更高信噪比,数据采集量大,对系统要求 高,图像本身信号不均匀,需进行后处理纠正
线圈选用原则
MRI的射频线圈很多,且每种线圈各有优缺点,使 用对象也有所不同。从人体收集信号是射频线圈的功能 之一,在线圈采集信号的同时,也在收集噪声,噪声主 要来源于被检体,只有合理选用线圈,才能使这部分噪 声大大削减。线圈大小对信噪比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 此我们选择的原则是:在满足临床对FOV要求的前提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选择与被检组织充分贴近的线圈,以获得更佳的信噪比。
矩阵320×288 层数80-120层
骨关节特殊扫描序列
3D-PD-SPACE
1.该序列基于3D-TSE序列,拥有TSE的对比度 2.采用较小的可变翻转角降低SAR(比吸收率) 3.可薄层扫描(0.8mm)信噪比及空间分辨率高,对
肌肉、肌腱有良好的显示,能较好地反映半月板、 韧带与其周边结构 4.通过薄层重建技术可以充分显示外侧副韧带、腘肌 腱及腘腓韧带等结构
肘关节与线圈之间的对应关系
肘关节冠状位定位线
1.横断面上定位,平行于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矢状面上平行于肘关节长轴 2.频率编码置于左右方向,消除静脉搏动伪影 3.外伤患者肘关节不能自然伸直,如按常规定位不能显示正常解剖结构,应根
坐位髌骨轴位X线摄影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实用意义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52210·医学影像·坐位髌骨轴位X线摄影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实用意义陈运江(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摘要:目的探究坐位髌骨轴位X线摄影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该技术的实用意义。
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坐位髌骨轴位X线摄影的患者68例,采取坐位,使用X线投照髌骨,其中患者的髋关节一直采取90°的自然曲度,屈膝(30°~80°),随后进行中心线入射角与入射点的相关调整,然后对其进行投照。
结果受X射线投射检查髌骨的患者共68例,其中屈膝程度在70°~80°的,共计41例(占总数的比例为60.29%),“优”片数量为22/41(53.66%);屈膝程度在50°~60°的,共计25例(占总数的比例为36.76%),“优”片数量为11/25(44.00%);屈膝程度在30°~40°的,共计2例(占总数的比例为2.94%),“优”片数量为0。
结论坐位髌骨轴位X线摄影技术与膝关节以及髌骨的解剖特点以及活动规律十分符合,并且该技术操作便捷,患者可以保持一个舒服的体位。
屈膝关节于40°~70°的影像均成像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率,效果显著,建议推广作为髌骨的一项常规检查。
关键词:髌骨;轴位;X线摄影技术;实用意义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2.141本文引用格式:陈运江.坐位髌骨轴位X线摄影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实用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210.0 引言髌骨轴位X线摄影技术在髌骨病变中,特别是无明显移位的骨折意义十分重大[1]。
x线骨骼部分摄影体位
x线骨骼部分摄影体位X线骨骼部分摄影体位(拍片体位)2010-03-12 12:43:5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手后前斜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将小指和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外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内转,使手掌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二、三和四掌骨互相分开,第四、五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手前后斜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将小指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内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外转,使手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拇指前后位位置:(1)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肘部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外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2)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前用沙袋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内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其他四指伸直,也可用对侧手将其扳住,避免与拇指重叠。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掌指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1)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和其周围结构也都能清晰显示。
(2)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常被遮蔽,显影不清。
拇指侧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或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
拇指外侧缘紧靠暗盒,其余四指握拳,用以支持手掌,防止抖动。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指掌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侧位影像。
腕关节后前位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
腕关节放于暗盒中心,手指握拳,使腕部掌面易与暗盒靠紧。
膝关节置换术术前X线模板测量及阅片
股骨力线轴 下肢力线轴
胫骨力线轴(正)
• 6角度
外翻角B
16cm髓腔定位角A (Zimmer 16cm A)
胫骨平台截骨线-力线角(90度)
股骨远端截骨线-力线角
• 9线
股骨前髁截骨线 股骨远端截骨线(侧)
股骨后髁截骨线
胫骨平台截骨线(侧)
胫骨髓腔中线 (正位:胫骨力线轴)
股骨解剖轴
股骨下端16cm髓腔定位线 (Zimmer 16cm L)
正确拍摄下肢全长负重片
范围:从股骨头,经膝中心至踝关节 体位:膝关节尽量伸直,下肢处于旋转中 立位,髌骨垂直指向正前方 提醒:连续投照过程中,保持下肢姿势不 变动,不能出现内旋、外旋等情况,病人 患肢穿防旋鞋
股骨旋转对测量的影响
1、拍摄正位X 线片时, 在内、外旋情况下, 股骨干 弯曲弧度变化很大, 外旋20°时, 股骨干内翻弯曲 6.8°; 内旋20°时, 股骨干外翻弯曲1°
评估指标: Blumensaat 距离 髌骨高度 髌股适合角 外侧髌股角 髌骨外移度 髌股指数
髌股关节评估-髌骨位置
Insall指数:屈膝20°侧 位片上,髌骨下缘至胫 骨结节连线与髌骨最大 纵径的比值。
Insall指数正常值1.20-1.40 Insall指数≥1. 40:轻度高 位髌骨 Insall指数≥2.0:重度高 位髌骨 Insall指数<0.80:低位髌骨
参考点和测量方法
• 踝关节中心点: 踝穴横径的中心点
下肢轴线的确定
股骨解剖轴:为膝关节间隙以上10 cm 与该处股骨宽度中心的交点。该点 与膝关节中心的连线称为股骨解剖轴, 该轴比较接近股骨干中心, 很接近股骨 的解剖形态, 并且与TKA 手术中股骨 导向棒方向一致, 因此被广泛使用
普通X线检查中屈膝角度和髌骨轴位拍摄角度的关联性
普通X线检查中屈膝角度和髌骨轴位拍摄角度的关联性刘楠【摘要】目的研究髌骨轴位检查中屈膝角度和髌股关节拍摄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5例患者进行标准膝关节侧位检查,屈膝角度95°~165°,每隔5°分别测量对应的胫股角、髌股角,统计各屈膝角度对应的胫股角、髌股角相关数据,对测量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屈膝在95°~165°范围内,以胫股角均值为因变量Y1,以屈膝角度为自变量X,回归方程为Y1=1.069X-18.565(F =5178,P<0.001);以髌股角均值为因变量Y2,以屈膝角度为自变量X,回归方程为Y2=-0.772X+148.484(F=1125,P<0.001);以胫股角为因变量Y3,屈膝角度、髌股角为自变量X1、X2,回归方程Y3=0.843X1-0.285X2+24.61(F=6089,P<0.001).结论髌骨轴位检查中屈膝角度、胫股角、髌股角存在直线相关性,髌骨轴位拍摄中可根据回归方程Y1=1.069X-18.565,Y2=-0.772X+148.484求出相应的胫股角、髌股角,进而求出X线入射角度,选择相应的摄影角度.【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3)010【总页数】3页(P723-725)【关键词】侧位拍摄;屈膝角度;胫股角;髌股角;轴位【作者】刘楠【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江西苏州215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在日常X线检查中为检查髌股关节所采用的髌骨轴位为了更好地显示髌股关节影像,X线的入射方向需要通过髌股关节间隙(即髌骨的后缘线),患者屈膝角度变化与X线的入射角度及检查显示影像的清晰度密切相关,本研究主要探讨X线入射角度(髌骨后缘线与股骨长轴的夹角)与屈膝角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接受膝关节影像检查的患者,选取其中25例标准髌骨侧位动态影像,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19~86岁。
改良型髌骨轴位投照法在诊断髌骨脱位半脱位中的应用价值
改良型髌骨轴位投照法在诊断髌骨脱位半脱位中的应用价值赵莉;何绪成;张彦【摘要】目的:探讨髌骨轴位改良摄影方法在诊断髌骨脱位半脱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改良型髌骨体位(患者俯卧,患膝屈曲45°,球管头倾45°)与传统型髌骨体位(患者俯卧,患膝最大限度屈曲,球管头倾15°~20°)投照方法进行对比,并测量髌骨适合角、外侧髌骨角、髌骨指数、髌骨外移度四个参数,两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24例改良型的髌骨轴位投照均取得满意效果,达到诊断要求;而对照组的检查结果显示仅有79例达到诊断要求。
两种检查方法比较,适合角、外侧髌骨角、髌骨指数和髌骨外移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型髌骨轴位投照方法在诊断髌骨脱位半脱位方面比常规方法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improved method of axial view of patella in the diagnosis of luxation and subluxation of patella. MethodsThe value of improved method (prone position, knee flexion of 45° , thetub e head tilt of 45°) were investigat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prone position, maximum knee flex-ion, tube head tilt of15°~20°). Five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congruence angle, lateral patellar angle, patellar index and the dislocation degree of patella, which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 total of 124 patients obtained satisfactory results by improved method, while 79 cases meet the diagnostic requirements by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ngruence angle, lateral patellar angle, patellar index and the dislocation degree of patella (P<0.05). Conclusion The improved method of axial view of patella is more accurate than traditionalmethod in the diagnosis of luxation and subluxation of patella, which is easy to operate and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5(000)023【总页数】4页(P3489-3491,3492)【关键词】髌骨;轴位;脱位;半脱位【作者】赵莉;何绪成;张彦【作者单位】武警总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39;武警总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39;肥城市中医院放射科,山东肥城 271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7髌骨轴位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诊断髌骨骨折、明确是否有髌骨脱位以及侧缘撕脱骨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髌骨位置异常的影像诊断-丁建平
21
髌骨位置异常的临床表现
• 外伤性:因受伤类型而不同,脱位多位于外侧, 女性多见
• 非外伤性:膝前区疼痛,以前外侧明显,上下楼 时加重
• 小于45岁多见 • 女性多于男性 • 髌骨周围或深面的酸甜多由于股四头肌失去平衡
引起,这种过度紧张常常是慢跑、球类运动引起, 并伴有髌骨软化
• 脂肪垫水肿:Hoffa’s fat pad上外侧水肿是髌股关节撞 击的最常见表现,股前脂肪垫水肿也可发生;脂肪垫肥 大至髌韧带弯曲
• 滑膜水肿 • 髌骨软骨软化 • 髌股关节骨关节炎(OA):早期OA包括髌骨变软、部
分纤维化,易发生在滑车沟底、滑车外侧、髌骨后缘。 晚期OA,软骨下骨质异常 • 外侧间隙压力过高综合征:髌股外侧面软骨下硬化,外 缘骨赘形成 ,髌骨外侧面向股骨外侧髁倾斜,伴或不 伴轻度髌骨外侧半脱位
• 选取髌骨最大横轴面图像测量髌骨横向移位 • 完全显示股骨髁层面上测量滑车沟 • 在矢状面正中层面测髌韧带、髌骨长度
24
1. 髌骨高度异常
• 在正中矢状面图像测量髌骨高位和低位,高位多见 • 高位髌骨是髌股关节撞击的最常见原因 • 正常膝关节伸直位时,髌骨长度与髌韧带长度近似 • 用Insall-Salvati方法,髌韧带-从髌骨下极至胫骨结节,
22
髌骨位置异常的不同表现和相关因素
• 1. 髌骨位置异常 髌骨高度异常(高位、低位) 髌骨水平位置异常(横向移位)
• 2. 相关因素 髌骨角异常 股骨滑车发育不良 胫骨结节外侧移位 髌股关节周围软组织结构改变 常常是多因素共存,测量用骨性标志
23
髌骨位置异常的测量
• 膝关节伸直位和屈曲位测量的值不同 • 膝伸直位时髌骨位于滑车沟的上端,屈膝开始后,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