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时代的帕金森病

合集下载

老年帕金森的名词解释

老年帕金森的名词解释

老年帕金森的名词解释老年帕金森病的名词解释前言:老年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通常在中年或老年患者中发生,其特征主要是肢体运动障碍、静止性震颤和肌肉僵硬。

本文将对老年帕金森病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

一、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意志运动和肌肉功能。

该病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和运动缓慢为主要特征。

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导致行动、语言和认知功能的退化。

二、老年帕金森病老年帕金森病是指发病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

与早发性帕金森病相比,老年帕金森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运动功能下降、认知障碍和平衡问题。

老年帕金森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因个体而异,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三、静止性震颤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常表现为休息时肢体不自主地震颤。

这种震颤多发生于四肢、手指和下颌,特点是基本节律和较低的频率。

静止性震颤通常随着动作开始而减轻甚至消失,但休息后又会再次出现。

四、肌肉僵硬肌肉僵硬是帕金森病的另一个主要症状,患者的肌肉会变得非常紧张,抵抗被动运动。

僵硬主要出现在肢体、颈部和躯干,使患者的日常活动变得困难。

除了影响运动功能外,肌肉僵硬还可能导致疼痛和不适感。

五、运动缓慢运动缓慢是老年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之一。

患者的运动动作变得迟缓,日常活动的执行速度明显下降。

例如,走路时步幅缩小、步伐不稳定,书写变得困难,甚至可能出现面部表情缺失和语言含糊不清。

六、认知障碍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大约有一半会出现认知障碍。

这种认知障碍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和执行功能障碍。

认知障碍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互动,给患者和家属带来额外的负担。

七、平衡问题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常伴有平衡问题,这可能导致摔倒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平衡问题与肌肉僵硬和运动缓慢有关,患者在行走或转身时容易失去平衡。

长期平衡问题可能增加患者受伤的风险,因此注意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如何辨别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

如何辨别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

如何辨别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P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老年群体当中。

相信很多人对这种疾病并不陌生,随着社会老龄化结构以及人口基数的逐渐上涨,,帕金森发病率也在日渐增高。

该种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逐渐出现行动不便、身体僵硬、语言表述障碍、生活无法自理等相关症状。

帕金森的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40岁以下发病者较为少见。

截止目前帕金森的发病原因上不明确,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大脑深部中脑黑质细胞出现变性或死亡后,无法合成出较多的多巴胺所致。

多巴胺在医学上被称之为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相互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物质,大脑分泌出的多巴胺能够调节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让情绪变得更加愉悦,让手可以做出细致的动作。

当多巴胺合成不足时,人的情绪就会变得低落,还会出现肌肉僵硬、动作迟缓以及在静止状态下震颤等症状。

除了帕金森以外,很多人也听说过帕金森综合征,因此一些人认为帕金森综合征就是帕金森。

实则不然,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帕金森综合征属于一个大类,它除了包括帕金森以外,还包括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相关的遗传性疾病。

而帕金森指数单一的一种疾病。

就好比帕金森综合征是水果这个大的品类,而帕金森就是苹果这一种水果一样。

并且帕金森也是众多帕金森综合征当中病情发展最慢,且预后情况较好的一种类型。

帕金森在早期阶段非常容易误诊,该种疾病有四大临床症状,即身体僵直、行动迟缓、肢体震颤、步态异常等。

另外帕金森患者还会伴有感觉障碍、精神异常、睡眠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发现自身或家人出现思维迟钝、动作迟缓或者走路拖步等情况,建议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

那么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在临床症状上有哪些区别?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二者具有相同的症状,主要包括静止震颤、肌肉僵硬、行动迟缓等。

在帕金森综合征中,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多是由一些具体的疾病所引发的,包括颅内炎症、脑外伤、脑血管并或者是因药物、毒物所引起的。

帕金森综合征森综合症百度百科

帕金森综合征森综合症百度百科

帕金 帕金森综合征森综合症_百度百科帕金森病友网 帕金 帕金森综合征森综合症_百度百科帕金森分析症,是发生于中年以上帕金森病症状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

美国APDA称年龄小于40岁便开始患病者为年老的帕金森病患者。

原发性震颤麻木的病因尚未明了,1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史;局部患者可因脑炎、脑动脉硬化、脑内伤、甲状旁腺功效减退,一氧化碳、锰、汞、氰化物、利血平、酚噻嗪类药物中毒及抗忧愁剂(甲胺氧化酶强迫剂等)作用等都可惹起类似帕金森病的浮现帕金森分析征。

该病起病缓慢,呈举行性减轻,浮现有:(1)姿势与步态面容死板,形若假面具;头部前倾,躯干向前倾屈曲,肘关节、膝关节微屈;走路步距小,初行缓慢,越走越快,呈焦虑步态,两上肢不作前后摆动。

(2)震颤多见于头部和四肢,以手部最昭彰,手指浮现为粗大的节律性震颤(呈搓丸样运动)。

震颤早期常在运动时出现,作恣意运动和睡眠中消灭,心思激动时减轻,早期震颤可呈持续性。

(3)肌肉生硬伸肌、屈肌张力均增高,主动运动时有齿轮样或铅管样阻力感,分别称为齿轮样强直或铅管样强直。

(4)运动障碍与肌肉生硬相关,如发音肌生硬惹起发音穷困,手指肌生硬使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如生活起居、洗漱、进食等都感穷困)。

(5)其他易激动,偶有阵发性鼓动感动行为;出汗、唾液、皮脂腺液等分泌增多;脑脊液、尿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消沉。

由于该病与脑组织中多巴胺含量淘汰,乙酰胆碱功效绝对亢进相关,故应补充多巴胺含量和消沉胆碱能功效,用法如下:(1)多巴胺替代休养选用左旋多巴,开始500毫克/天,分2次饭后口服,以还每隔3-5天增加250-500毫克/天,直到获得最大疗效且反作用尚轻为度。

一般最适宜剂量为2-4.5克/天,最大剂量不应跨越5克/天;金刚烷胺适用于较轻病例,可服100毫克,1日3次。

(2)抗胆碱能药物常用安坦2-4毫克,1日3次;东莨菪碱0.2-0.4毫克,1日3次;开马君5-10毫克,1日3次。

研究帕金森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手段

研究帕金森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手段

研究帕金森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手段一、帕金森病的发展趋势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加明显,帕金森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已有超过10万人被诊断为帕金森病患者。

1. 人口老龄化加剧患病风险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水平提高,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导致全球年龄结构出现巨大变化。

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约有2%至3%的人患有帕金森病,而对于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来说,这一比例则更高达5%至10%。

因此,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预计未来几十年内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将持续增加。

2. 环境因素与遗传风险相互作用许多科学家认为环境因素与个体遗传背景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对帕金森病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些特定的环境因素,如农药、重金属、特定职业暴露等,被认为可能诱发帕金森病的发生。

此外,一些基因突变也与该疾病的易感性相关。

通过深入了解这种环境与遗传相互作用关系,我们有望预防和减少帕金森病的风险。

3. 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前景神经干细胞治疗被认为是治愈帕金森病的一种潜在手段。

近年来,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

他们成功地将转化为多巴胺神经元(受到损害导致帕金森病)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帕金森病模型组织中,并获得了神经功能恢复与修复。

虽然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但这些结果显示出神经干细胞治疗可能成为未来治愈或缓解帕金森病的可行途径。

二、帕金森病的治疗手段目前,虽然尚未找到彻底治愈帕金森病的方法,但一系列药物和治疗手段可用于减缓病情进展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帕金森病主要症状的常用方法。

主要药物包括多巴胺类药物、抗胆碱药物和深部脑刺激(DBS)。

多巴胺类药物可以补充大脑中多巴胺不足的情况,以减轻运动障碍等主要症状。

抗胆碱药物能够抵消由某些多巴胺类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而DBS则利用电极植入大脑特定区域来提供电刺激以减轻或控制运动障碍。

老年帕金森病名词解释

老年帕金森病名词解释

老年帕金森病名词解释
老年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

它是由于大脑中神经细胞的损失和多巴胺水平下降引起的,导致身体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其他非运动症状。

以下是一些与老年帕金森病相关的名词解释:
1.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在大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运动和情绪。

在老年帕金森病中,多巴胺的水平下降,导致运动功能的障碍。

2. 神经细胞:也称为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在老年帕金森病中,神经细胞逐渐死亡,导致多巴胺水平下降。

3. 运动功能障碍:老年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包括震颤、肌肉僵硬、运动缓慢和不稳定的步态。

这些症状会逐渐加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4. 震颤: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四肢、头部或下巴的不自主颤动。

这种颤动通常在休息时更明显,而在运动时会减轻。

5. 肌肉僵硬:老年帕金森病导致肌肉变得紧张和僵硬,使患者在运动时感觉到阻力。

这种肌肉僵硬往往会导致肩膀、脖子、手臂和腿部的疼痛和不适。

6. 随动症状:除了运动功能障碍外,老年帕金森病还可能导致其他症状,如姿势不稳、平衡问题、语言和吞咽困难以及睡眠障碍。

7. 多巴胺激动剂: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选择。

它们可以补充多巴胺的缺乏,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老年帕金森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治疗和管理。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可以从物理治疗、言语治疗、饮食管理和心理支持等方面获得帮助。

及早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帕金森彻底毁掉晚年幸福的一种病,比老年痴呆更可怕,现在就要开始预防!

帕金森彻底毁掉晚年幸福的一种病,比老年痴呆更可怕,现在就要开始预防!

帕金森彻底毁掉晚年幸福的一种病,比老年痴呆更可怕,现在就要开始预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晚年幸福,晚年幸福比中年发达更重要,晚年得的病都是中年落下的,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好好预防这种可怕的晚年疾病。

很多名人的晚年都被这种可怕的病折磨得痛苦不堪,比如世界拳王阿里,比如殿堂级伟大的演员赫本,还有那个狂傲一世的希特勒,还有中国伟大的数学家陈景润等等。

这种病特别好发于晚年,可怕程度毫不亚于老年痴呆,这种病发展到最后基本上等于废了,吃喝拉撒都需要别人照顾,折磨自己也折磨家人,生不如死。

这种病是世界疑难杂症,西医至今也没有研究出来得这种病的具体原因,西药也只是短暂性压制,很快症状会爆发得更加猛烈。

这种病就是人人谈之色变的帕金森病以及帕金森综合征。

前几天有很多小伙伴留言,说小叔你都写了老年痴呆的文章,再写写帕金森的文章吧,家里老人有这个病,很痛苦,很无奈。

这个病后期真的很难治,所以小叔认为预防远远大于治疗,尤其是症状初期的时候用中药调理是很关键的,初期千万别用西药。

慢性病西医永远只是跟着中医屁股后面跑的小屁孩。

对于帕金森综合征,小叔思考了很久,迟迟不肯下笔,今天应广大粉丝的要求,把自己的心得与研究出来的一个方子分享出来,仅供需要的人参考。

这个方子小叔姑且把名字叫做天年安:天麻15克钩藤30克龙骨25克牡蛎25克熟地30克山萸肉15克白芍2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甘草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这个方子从四个方面解决帕金森综合征。

首先我们要治标,先把最让人痛苦的症状解决再说。

困扰帕金森病人最大的症状是什么呢?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这个症状就是抖,不是一般的抖,是控制不住地大幅度的抖,不停地摇头,手臂也不停地抖,甚至全身都会抖,抖得无法做任何动作了。

我们要思考,好好的人为什么会抖呢?正常人什么情况下会抖呢?情绪不稳的时候会抖,比如激动的时候,生气的时候,紧张的时候,还有极度疲劳与饥饿的时候也会抖。

帕金森综合症的简介

帕金森综合症的简介

帕金森综合症的简介-帕金森综合症的简介摘要帕金森综合征,是发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

美国APDA称年龄小于40岁便开场患病者为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

原发性震颤麻痹的病因尚未明了,1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史;局部患者可因脑炎、脑动脉硬化、脑外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一氧化碳、锰、汞、氰化物、利血平、酚噻嗪类药物中毒及抗忧郁剂〔甲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作用等都可引起类似帕金森病的表现帕金森综合征。

关键词震颤麻痹、中毒、感染、帕金森综合症分类、诊断法正文一、名称由来帕金森病的英文原名为Parkinson'sDisease。

因为詹姆士·帕金森〔JamesParkinson〕于1817年在英国发现此神经综合症。

因此,在中文,帕金森病中的帕金森一词由Parkinson翻译而来。

帕金森综合征则是由于脑炎、颅脑损伤、一氧化碳中毒、基底节肿瘤或钙化,锰、汞、氰化物、利血平、吩噻嗪类和丁酰酞苯类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丙咪嗪、阿米替林等〕中毒、均可产生与帕金森病类似的临床病症或病理改变。

这些情况统称为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或震颤麻痹综合征。

二、引发原因1.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在北煤气中毒较多见。

患者多有中毒的急性病史,以后逐渐出现弥漫性脑损伤的征象,包括全身强直和轻度的震颤。

.z.-2.感染:脑炎后可出现本综合症,如甲型脑炎,多在痊愈后有数年潜伏期,逐渐出现重而持久的PD综合症。

其它脑炎,一般在急性期出现,但多数病症较轻、短暂。

3.药物: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如酚噻嗪类和丁酰类药物能产生相似帕金森病的病症,停药后可完全消失。

4.脑动脉硬化:因脑动脉硬化导致脑干和基底节发生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影响到黑质多巴胺纹状体通路时可出现本综合症。

但该类患者多伴随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亢进、病理症阳性,常归并明显聪慧。

目前普遍认为,帕金森并非单一因素,多种因素可能参于其中,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只有与环境因素及衰老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凋亡,免疫异常等机制才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丧失而发病。

2021年帕金森病治疗研究论文

2021年帕金森病治疗研究论文

2021年帕金森病治疗研究论文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agitans),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以5万例的速度递增,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重,PD患者及致残率在世界范围内显著增加。

美国约有50万PD患者,而中国则有接近200万PD患者,并且每年仍有20万新人群发病。

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加重,晚期往往全身僵硬,活动受限,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系统观所谓系统是指若干要素按一定的结构相互联系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整体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系统科学的观点,就是要求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把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看成一个整体过程,全面的把握和控制,综合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1]。

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每一个系统的存在的整体性、层次性及动态平衡性等基本特征。

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开放系统。

这一系统本身就由各个子系统(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组成,各系统之间并非独立存在,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一大系统和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借以维持自身的稳态,达到功能的最优化,即生存质量最佳化。

所以有学者认为: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不仅仅在于器官、组织、细胞、基因等各种要素的性能,更重要的是要素和要素之间,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考察疾病的本质,必须把注意和焦点放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上[2]。

上述说法就是从系统水平进行考察,而不同局限于单个细胞或基因的功能行为。

西医理论认为年龄、吸烟、环境因素、杀虫剂、遗传因素、免疫、自由基是帕金森病的六大致病要素。

帕金森病成中老年人“第三杀手”

帕金森病成中老年人“第三杀手”

48快乐养生 2019.06帕金森病(PD)有“慢性癌症”之称,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

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患有帕金森病。

专家表示,药物治疗一直是PD的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吃药效果较好的“蜜月期”一般只有4~5年时间,通过脑深部电刺激(DBS)疗法,有望给患者带来第二个“蜜月期”。

中国每年新发病例近10万家住广东的黄阿姨,今年60岁。

大约10年前开始,她出现双上肢震颤,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口服美多芭药物治疗7年多,症状一度得到改善。

但去年开始,黄阿姨的症状有所加重,即使增大药物剂量,她的双上肢仍然频繁震颤,步态木僵,连转身都极其困难。

据悉,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直和姿势步态障碍。

和黄阿姨一样,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患有帕金森病;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这个比例提高至1.7%;而7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更是高达3%~5%,且每年新发近10万病例。

据推测,到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数量将达到近500万,成为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宁波表示,帕金森病在我国还处于认知度低、就诊率低、诊断率低的“三低”状态。

据统计,其在我国的就诊率仅为40%,诊断率仅45%。

超过九成大众不了解帕金森病,其中过半认为帕金森病即“渐冻症”;超过93%的人不知道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手段。

这也给帕金森病的防治增加了难度。

DBS疗法有望给患者第二个“蜜月期”宁波指出,目前,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左旋多巴、美多芭、安坦等。

在帕金森病早期,吃药的效果一般都比较好,被称为“蜜月期”,但一般只有4~5年时间。

“蜜月期”后,50%~90%的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常见的有运动波动症状,如来去无踪的“开-关”症状(指患者在生活中常表现为突然僵直无法动弹,比如走路时,突然迈不开步子等),还有异动症(指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不可控制的手舞足蹈症状)。

2024年抗帕金森用药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抗帕金森用药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抗帕金森用药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也为抗帕金森用药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2. 帕金森病治疗现状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补充多巴胺来缓解症状,其中包括多巴胺促动物神经细胞活性的药物,如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而外科手术则主要通过植入深脑刺激器或射频消融等方式来改善症状。

3. 抗帕金森用药市场前景3.1 市场规模据统计,全球帕金森病患者已超过1000万人,预计未来10年内将有更多的人被诊断为帕金森病。

这将直接促进抗帕金森用药市场的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达到数十亿美元。

3.2 市场驱动因素帕金森病患者数量的增加是抗帕金森用药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此外,科技的进步也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随着对帕金森病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新药被发现并投入临床实验,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3.3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抗帕金森用药市场存在着几家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如诺华制药、辉瑞制药等。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竞争着市场份额。

此外,亚洲地区的市场也逐渐崛起,如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制药公司开始涉足抗帕金森用药市场,进一步加剧了竞争。

4. 市场风险与挑战4.1 法规风险抗帕金森用药市场的发展受到国家和地区的法规限制。

一些国家对药品的审批过程较为复杂,可能造成药品上市时间的延迟。

4.2 帕金森病治疗研究进展随着对帕金森病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出现。

这有可能影响传统药物的市场份额,对抗帕金森用药市场造成一定的压力。

4.3 经济因素抗帕金森用药的高价格可能会限制部分患者的购买能力,这对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5. 总结抗帕金森用药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机遇。

随着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和科技的进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百科名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逊症,多在60岁以后发病。

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

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姆·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岁人群中则为0.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

查看精彩图册西医学名:帕金森病中医学名:帕金森英文名称:Parkinson's disease其他名称:震颤麻痹、巴金森氏症所属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发病部位:头部主要症状:震颤、僵硬主要病因:神经变性多发群体:所有人群传染性:无传染性是否进入医保:是目录疾病简介什么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发病病因早期发病症状帕金森病对社会的危害帕金森病的治疗现状临床表现展开疾病简介什么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发病病因早期发病症状帕金森病对社会的危害帕金森病的治疗现状临床表现展开编辑本段疾病简介人们对该病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观察,发现除了震颤外,尚有肌肉僵直、写字越写越小等其它症状,但是四肢的肌肉的力量并没有受损,认为称麻痹并不合适,所以建议将该病命名为“帕金森病”。

50%~80%的病例起病隐袭,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手部的4~8Hz的静止性"捻丸样"震颤。

这种震颤在肢体静止时最为显著,在肢体执行活动时减弱,在睡眠中消失;情绪紧张或疲劳能使震颤加重,通常震颤在双手,双臂与双腿最为严重,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也是手部最早,腿部最迟,下颌、舌头、前额与眼睑也能出现震颤,但发声不受影响,许多病人只表现僵直;不帕金森病患者出现震颤,僵直进展性加重,动作变得愈来愈慢(动作缓慢),愈来愈少(动作过少),愈来愈难发动(动作缺失)。

僵直再加上动作过少可能促成肌肉酸痛与疲乏的感觉。

雒晓东教授解决帕金森病治疗难点的经验介绍

雒晓东教授解决帕金森病治疗难点的经验介绍

雒晓东教授解决帕金森病治疗难点的经验介绍帕金森病多发生于中年以上人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本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帕金森病的发病率约为20/10万/年;70岁以上为120/10万/年。

患病率50岁以上为500/10万人;60岁以上高达1000/10万人。

同时,帕金森病也是一种疑难病,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多巴胺代谢异常,迄今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帕金森病的常规治疗主要依赖多巴胺替代类药物。

这类药物在治疗早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震颤、强直等症状,但并不能减缓黑质区神经元退行性变的进程,无法阻止本病的进展,并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药效逐渐下降,不良反应逐渐增强,出现难以纠正的症状波动、异动症等;而具有较强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作用的神经营养因子、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只能防止未受损神经元的变性坏死,不能解决由于神经元坏死导致的多巴胺含量降低而出现的功能障碍,对于已出现症状的患者治疗意义有限。

外科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术、丘脑毁损术,虽然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大多不太理想,而且病例尚少,疗效难以肯定;脑深部刺激术费用昂贵,尚难普及;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新方法,虽然前景美好,但因免疫排斥、伦理道德等问题,目前仅处于实验阶段,将其应用于临床还为期甚远。

帕金森病病程长,其震颤、强直等主症不易控制,而且随着疾病的发展症状将进行性加重,后期容易出现多种合并症。

因此,如何控制震颤、强直等主症、延缓病程发展、预防和治疗合并症,是本病治疗的难点。

广东省中医院博士生导师雒晓东教授潜心研究帕金森病20余年,针对本病治疗的难点,摸索出一套中医药治疗为主的解决方法,在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推迟使用西药时间、增效解毒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作用,并配合针灸、康复等手段,积极预防及治疗各种合并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帕金森病介绍

帕金森病介绍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位不稳定为临床特征,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和路易小体形成。

[病因与发病机制]本病的病因未明,发病机制复杂。

目前认为PD非单因素引起,应为多因素共同参与所致,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年龄老化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60岁以上人口的患病率高达1%,而40岁以前发病者甚少,年龄老化可能与发病有关。

有资料显示在30岁以后多巴胺能神经元在纹状体的含量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且与黑质细胞的死亡数成正比。

实际上,只有当黑质细胞减少至15%~50%,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减少80%以上,临床上才会出现PD症状。

因此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不足以引起本病,正常神经系统老化只是PD 的促发因素。

2.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或某些工业化学品等可能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加州一些吸毒者因误用一种吡啶类衍生物1-甲基-4-苯基-1,2,3,6-四氢毗啶(MPTP)以及给猴注射后,发生酷似人类PD的临床病征。

MPTP本身并无毒性,但在脑内经B型单胺氧化酶(MAO-B)作用转变成有毒性的甲基-苯基-吡啶离子(MPP+),后者被多巴胺转运载体选择性摄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内,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型活性,抑制细胞的能量代谢,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故环境中与MPTP分子结构类似的工业和农业毒素可能是本病的病因之一。

3.遗传因素本病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现象,有报道10%左右的PD病人有家族史,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细胞色素P4502D6(CYP 2D6)型基因可能是PD 的易感基因之一。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炎、外伤、中毒、基底核附近肿瘤以及吩噻嗪类药物等所产生的震颤、强直等症状,称为帕金森综合征。

[临床表现]1.发病情况常为60岁以后发病,男性稍多,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

老年人帕金森病,老年人帕金森病的症状,老年人帕金森病治疗【专业知识】

老年人帕金森病,老年人帕金森病的症状,老年人帕金森病治疗【专业知识】

老年人帕金森病,老年人帕金森病的症状,老年人帕金森病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帕金森病(Parki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Shaking palsy),由英国学者James Parkion(1817)首先描述,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

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减少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有关PD的病因迄今尚不明了,既往的研究表明可能与诸多因素有关。

目前提出几种假说均有一定证据,但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有学者指出可能是“多因一果”,如个体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在年龄老化的基础上,加之环境毒素的影响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基础理论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对进一步阐明PD的发病机制有很大裨益,目前最流行的有:年龄老化、遗传因素、环境毒物、感染、氧化应激及自由基形成等等。

分述如下:1.年龄老化最常见原因之一,PD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变化,据估计40岁为0.35%,至60岁为1%,至85岁为2%,且每40个正常人中将有1人发展为帕金森综合征,某些研究表明PD与老化的特殊的相互关系,老化过程和PD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减低;随年龄增加单胺氧化酶增加、铁、铜、钙聚集,黑色素聚集。

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高发年龄为61~70岁,其后则下降,且其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发生退行性改变,色素颗粒及神经细胞脱失,PD组明显重于同龄正常组。

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胺脱羧酶活力逐渐减少,纹状体的多巴胺含量进行性减少,50岁以后明显低于同龄正常人。

老化过程和PD中无论是在活体还是在尸检中均证实了多巴胺在纹状体的含量下降,以及纹状体多巴胺受体(DA-R)发生逐年减少改变。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A-R有数种亚型,其氨基酸序列及三维空间结构均已清楚。

DA-R依分布部位不同、浓度不同而效应也不同。

为你普及帕金森科普小常识

为你普及帕金森科普小常识

为你普及帕金森科普小常识帕金森属于慢性神经功能退化病症,主要发病人群集中在中老年人中。

发病早期症状不会很明显,家人不容易观察发觉,随着时间和病情的不断发展,就会出现越来越明显的症状。

科研人员研究得出帕金森是由于患者脑部多巴胺物质的减少而导致,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一、帕金森的发病原因1.引起帕金森病的最重要原因是年龄老化,当老年人身体各项指标开始出现衰退,脑内神经代谢速度也会不断减慢,随之而来的就是黑质多巴胺分泌减少。

这些身体反应都为帕金森的发病创造了条件。

2.根据临床数据统计,遗传因素导致的帕金森病也占有很大比例。

如果父母家族中亲人有帕金森患病史,那么后代患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因此,家族中有患病史的人群,应在平常的生活中加强锻炼和进行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发病几率。

3.如果人们在年轻时脑部遭受过重创或者因为患病进行过脑部手术,外伤导致的帕金森也存在很高的几率。

并且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诱发帕金森病的产生,例如长期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缺乏锻炼等。

二、帕金森的发病过程目前临床研究,将帕金森归类为运动障碍性疾病,其中最有特征的三个运动特征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和肌张力增高。

其中最明显的表明是运动迟缓。

1.运动迟缓(1)帕金森患者在早期时的症状不明显,但是会在进行刷牙、使用筷子夹小食物、缝补衣物时感觉手部动作不够灵活;观察走路姿势会很别扭,手臂无法自然摆动;没有很自然的表情变化。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手会出现肉眼可见的颤抖,就是医生常说的“震颤”,是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但不是确诊的必备条件。

一些帕金森患者只会出现肢体的僵硬感,没有震颤现象,这类患者被称为非震颤型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症的发展过程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有很大的区别,有些患者的发病时间甚至会长达二十几年,后期患者会逐渐出现行走不稳、容易摔倒、活动受限、吐字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无法独立生活。

(2)帕金森患者还会有一些非运动诊治,包括嗅觉失灵、情绪低落、睡眠问题、智能减退、小便频急、顽固性便秘等。

只有老年人会得帕金森病吗?专家建议青年人:精准预防远大于治疗

只有老年人会得帕金森病吗?专家建议青年人:精准预防远大于治疗

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内科201700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又名震颤麻痹,它是继心脑血管病及肿瘤后的中老年第三大“疾病杀手”,会引发运动障碍。

此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药物、环境以及老龄化等因素有关。

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脱失致使上述部位及其神经末梢处的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减少所致,黑质纹状体系统中与多巴胺功能拮抗的乙酰胆碱(ACH)作用相对亢进,进而导致DA与ACH的平衡失调。

帕金森病的主要分类帕金森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全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病。

由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加等原因,近年来中青年人患PD的概率正在逐渐增加,且多数患者为散发病例,有家族史的不到10%。

“原发性帕金森病”一般是由脑内多巴胺的分泌减少引起,60岁以上为高发人群,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国内65岁以上人群中PD患病率约为1.7%;“青年帕金森病人”(40岁以下起病,占比约为10-15%,正呈现年轻化趋势),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而“继发性帕金森病”,往往是外伤、中毒(如一氧化碳、重金属、农药)等原因引发。

由于该病的早期诊断率仅为26%,许多患者因此错过了最佳干预治疗时机。

及时识别帕金森病症状,是早期诊治的关键和基础。

早知道早预防——帕金森病症状PD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复杂多样且不典型,极易被忽视。

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而治疗过程的漫长与痛苦却令人饱受折磨。

精准预防远大于治疗!因此,青年人务必要学会尽早识别身体发出的危险预警信号,早发现、早治疗!①静止性震颤此为多数患者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手指(以食指、中指、拇指为主)的不受控运动,具体表现就像在搓丸子或数钞票般颤动。

患者主诉为:“这只手经常抖,且越不动它抖得越厉害。

但拿东西或干活时它却不抖了。

另外,激动或遇到生人时也抖,睡着后就不抖了。

”随着病程进展,这种震颤会逐渐扩展至同侧下肢以及对侧的肢体,到晚期时还可能波及至唇、舌、下颌与头部。

帕金森病科普文章

帕金森病科普文章

帕金森病科普文章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僵硬、震颤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该病通常在中老年人中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几个方面进行科普介绍,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脑部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有关。

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肢体的僵硬、震颤、运动缓慢以及平衡困难等。

患者常常表现出手部的震颤,而且在进行精细动作时更为明显。

此外,帕金森病还会导致面部表情减少、声音低沉以及姿势不稳等症状。

诊断帕金森病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以及相关的神经影像学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特定的运动测试来判断是否患有帕金森病。

此外,脑部MRI或CT扫描也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疾病。

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为主。

药物疗法是帕金森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类药物和抗胆碱药物。

多巴胺类药物可以增加脑内多巴胺的含量,从而缓解运动障碍。

抗胆碱药物则可以减少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症状。

对于无法通过药物控制症状的患者,手术干预可能是一个选择,如深部脑刺激术。

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来改善肌肉僵硬和运动能力。

物理治疗包括物理疗法、理疗和康复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和平衡能力。

此外,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也是帕金森病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帕金森病患者重要的自我管理手段。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症状。

饮食方面,患者应注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了解帕金森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支持等综合手段,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注帕金森病 让我们远离颤抖

关注帕金森病 让我们远离颤抖

关注帕金森病让我们远离颤抖作者:张国平来源:《养生大世界》2017年第04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帕金森病患病率逐年增长,全球现有450万帕金森病患者,约近一半在中国。

然而,公众对该病认识严重不足,认为颤动、走路不稳、动作慢和僵硬是人老了以后的正常现象,造成帕金森病患者就诊率很低。

正确认识帕金森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但近些年来,帕金森患者趋于年轻化。

患者主要表现为动作缓慢,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生活不能自理。

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当时称该病为“震颤麻痹”。

后来,人们对该病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观察,发现患者除了震颤外,还有肌肉僵直、写字越写越小等其它症状,而四肢的肌肉力量并没有受损,认为称麻痹并不合适,所以建议将该病命名为“帕金森病”。

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的病变部位在人脑的中脑部位,该处有一群神经细胞叫黑质神经元,它们通过合成一种“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对大脑的运动功能进行调控,当这些黑质神经元变性死亡达80%以上时,就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

早诊早治是关键由于人们普遍缺乏帕金森病防治知识,导致相当多的帕金森病患者不能及时就医,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中,相当一部分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患者生存期会明显缩短,晚期因长期卧床易出现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一直以来,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是缓解患者的震颤、僵直等肢体症状。

早期治疗建议口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量;若疗效不佳,可换用或加用左旋多巴制剂。

部分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外科手术。

然而,随着对疾病深入了解和治疗标准的提高,专家提出帕金森病治疗不仅要缓解表面症状,还要关注患者的继发抑郁问题,以及药物副反应给家庭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不可忽视饮食治疗帕金森病的症状必须要靠药物来控制,而饮食控制则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目的在于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使药物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何认识帕金森病

如何认识帕金森病

如何认识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特征主要是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不稳。

据统计2019年全球帕金森病患者约851万人,中国患者约284万人,占33.37%,是患者最多的国家;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有学者推测到2030年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可能达到490万人,将占世界帕金森病患者的57%。

帕金森病致残率较高、需要长期护理,目前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虽然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在年轻人中出现,但年龄增长是帕金森病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帕金森病早期最典型和最突出的特点是运动障碍,需要早期识别引起重视。

静止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症状之一,它通常表现为安静时手脚、头部等不自主震颤、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肌肉僵硬、运动迟缓的症状,使得肌肉运动变得缓慢、沉重并且不灵活,运动速度明显减慢,给患者带来运动的困难和不适感。

患者常常还出现姿势不稳的问题,容易失去平衡,他们可能在行走时姿态前倾、步态不稳,容易摔倒或跌倒。

此外运动协调能力受损也是疾病特点之一,患者的手部动作可能变得笨拙,书写不清,日常操作如扣纽扣、握取物品等变得困难。

随着疾病的进展,以上这些运动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产生显著影响。

帕金森病不仅表现为常见的运动症状,同时还伴随着一系列非运动症状,且早期很容易被患者忽视。

有研究表明部分PD患者非运动症状会比运动症状出现的早,有时长达5年。

PD患者常常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包括便秘、尿频或尿失禁、低血压、多汗和性功能障碍等,这些症状与帕金森病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的部分有关。

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会经历一系列心理和情绪问题,例如抑郁、焦虑、易怒和认知障碍(如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是常见的非运动症状,这些问题可能与疾病本身的神经化学变化、生活质量下降或自身心理承受等有关。

PD患者还常常面临睡眠问题,比如失眠、嗜睡、梦呓、夜间尿频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发生都与帕金森病本身相关,部分是由于帕金森症状控制不好,导致躯体难受影响入睡,部分是由于缺乏特殊的睡眠相关的神经化学物质而不能很好地启动睡眠程序,通常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等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04-19 10:17:14来源:南方周末2010年4月7日,来自湖北省襄樊市近100名帕金森病患者,走进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参加该市第三届帕金森病病友联谊会。

(CFP/图)帕金森病是一类老年人中常见的神经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导致的社会负担也将日益严重。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病率也节节攀升。

这类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等中枢系统神经元逐步丢失,且此过程不可逆。

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病是其中患病率最高的两种疾病。

据预测,到2040年,在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神经退行性疾病将成为人类的第二号杀手,仅次于癌症。

帕金森病得名于英国医生詹姆士·帕金森,他于1817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对六个病人的症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静止震颤、肌肉僵直而缺乏控制力、行动迟缓、佝偻蹒跚等。

由于帕金森的论文,该病开始被医学界广泛关注。

鉴于此,后世医者遂将这类疾病命名为帕金森病。

而他的生日,4月11日,也被定为世界帕金森日。

有趣的是,在帕金森论文发表之后很长时间,不少西方医学史学者认为帕金森病是现代工业革命的产物。

他们的理由是西方经典医学文献中,没有关于该疾病的记载。

其实,世界各国古文献中对帕金森病的描述,不绝于缕。

早在公元前五千多年,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中就记载了一种名叫“Kampavata”的疾病,即帕金森病。

他们还使用了一种热带豆荚类草药治疗Kampavata。

最近的一些临床和动物学试验发现,此草药富含左旋多巴(目前帕金森治疗的经典用药),能显著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

在中国,《黄帝内经》、《中藏经》(华佗著)等医学典籍也对帕金森病症状有生动描述。

明代医家王肯堂在其《证治准绳》中,除了详细论述帕金森病的病机外,还写道:“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明确指出该病年龄特征。

近世学者发现,《圣经》中亦有对帕金森症状的零星描述,如《旧约·传道书》中提到了两个主要症状“不自主震颤”和“肌肉强直”:“When the guardians of the house tremble, and the strong men are bent(屋子的看守颤颤巍巍,当年的壮士弓腰佝背)(冯象译)。

”发病人数上升帕金森病在老年人中高发,世界范围内来说,约1%-2%的65岁以上老年人患有帕金森病,80岁以上,患病率增加到4%。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Dorsey等人2007年发表在《神经学》上的一篇研究中指出,在全世界15个人口最多的东西方国家55岁以上老年人中,帕金森病人数达460万。

中国研究人员对了解中国帕金森病的患病情况也做了大量工作。

如2000年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乔友林团队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对河南林县地区16,488名5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居民进行了详细的神经学检查,发现289名(1.75%)帕金森病人。

其后协和医院张振馨等人对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29454名年龄55岁以上的城、乡居民进行了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1.1%患有帕金森病,而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是1.7%。

他们据此推算中国目前有190万帕金森病人,此研究报告发表于2005年的《柳叶刀》。

Dorsey等人还预测了世界老年人群中帕金森病未来患病人数。

他们推算,帕金森病人数在2030年会翻番,达930万。

而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至2030年,中国帕金森病人数约五百万人,占全世界病人数的57%。

没有客观指标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凭借病人主诉症状(静止震颤、肌肉强直、步态不稳等)、对左旋多巴药物的反应,以及各项神经功能测试评分。

目前还无法像糖尿病、癌症的疾病一样,通过客观检测指标来明确诊断。

因此,医生的专业训练和经验非常重要,误诊时有发生。

故建议病人去神经专科医生处寻求诊断。

如果有可能,在被某个医生诊断后,应尽量再去不同医院、不同医生处就诊,看是否有相同诊断。

通常来说,只有脑部多巴胺细胞死亡过半后,才可能出现帕金森典型症状。

不少研究者认为,此时治疗可能为时已晚。

故近年来,不少研究组致力于寻找帕金森病潜伏期可能出现的不典型症状,希望借此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自2007年来我们在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报告。

这些研究分别包括了2万-13万美国志愿者,我们发现如果出现男性性功能障碍、便秘、自我感觉平衡能力下降等症状,未来患帕金森病的可能性会增加2-4倍。

其他研究组也发现有嗅觉下降、抑郁、睡眠障碍者,未来更有可能患帕金森病。

但是,这些症状都是非特异性,可以由多种原因造成。

如何合理地把这些发现转化为临床实践,尚需要在人群中进一步研究。

帕金森病的治疗帕金森病目前还无法治愈。

现阶段的治疗,全部以控制症状、减缓疾病进程为目的。

使用药物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

大多数药物的发展、研制,都围绕着增加脑部多巴胺这一主题。

其中最经典的药物是左旋多巴,也就是直接给帕金森病人补充缺乏的多巴胺。

此药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成为最常规的帕金森用药。

近十几年来,多巴胺激动剂也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

帕金森药物往往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症状。

但是在长期使用后,病人易出现耐受,因此医生需要酌情调整剂量、用药种类和搭配。

长期使用帕金森药物还会产生诸多副作用。

最常见者是异动症,表现为不自主、无法控制的舞蹈样运动。

另外一个近年被研究较多的副作用是行为异常。

有些病人在长期使用多巴胺类用药后,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出现下降,做事易成瘾,比如突然沉溺赌博,购物无节制等。

但是在停止用药后,这类副作用会明显改善。

这可能和多巴胺的情绪功能有关。

近年来,手术手段开始被逐渐进入帕金森治疗领域。

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是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也叫脑起搏器治疗。

医生在患者大脑特定神经核团内植入电极,以高频电刺激抑制因多巴胺减少而过度兴奋的神经元电冲动,从而减轻帕金森病症状。

这类电刺激技术滥觞于19世纪末,在百余年摸索后,美国FDA于2002年批准DBS可以作为一种附加治疗方式使用。

并将其使用范围局限在疾病晚期、药物治疗效果差的病人。

DBS可能会导致部分手术病人的语言能力和智力下降、颅内出血以及感染。

由于其适用范围窄,价格昂贵及可能的副作用,DBS现阶段还无法成为一个能广泛使用的技术。

另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新技术是干细胞治疗。

由于帕金森病人脑细胞损伤不可逆,所以不少研究者尝试把干细胞移植到相应部位,希望能产生新的脑细胞,进而分泌多巴胺。

传统的干细胞技术多使用胚胎干细胞。

2006年后也有把成人细胞重新编程、去分化者。

目前为止,多数干细胞的研究还局限在实验室,离临床应用还有很大距离。

不过小规模的人体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虽然尚不完善,但有潜在的治疗效果。

其他一些相关研究则揭示,干细胞治疗可能合并诸多副作用,包括异动症和肿瘤等。

由于常规的药物手术治疗尚有诸多难如人意处,一些非药物疗法开始被关注、研究。

太极拳的治疗作用是近年来美国帕金森病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近10年来,不少小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陆续发表,其中多数显示帕金森病人在练习太极拳后,疾病进程得以延缓,运动障碍症状得以改善。

201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了一个太极拳的研究报告。

此研究由俄勒冈研究所的Fuzhong Li博士牵头,研究组将195名帕金森病人随机分到三组,让他们分别练习太极拳、负重训练和伸展训练,每周两次,每次60分钟。

在24周的锻炼之后,太极拳组的平衡控制能力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拳击手和农民虽然近三十年来,帕金森病治疗技术突飞猛进,但依然有诸多不足。

另外,帕金森病人的死亡率、残疾率还远远高于健康人群。

在此背景下,了解那些会增加或降低帕金森病风险的环境、职业因素,并进而有效地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特定职业人员,如拳击运动员和农民,更易患帕金森病。

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是拳王阿里,他也患有帕金森病。

因此,不少研究者对脑创伤的后遗症进行调查,并证实长期、反复的脑创伤会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但是其他类型的脑创伤与帕金森病的关系尚无明确结论。

务农者帕金森高发往往被归咎于农药接触。

不少农药(如有机氯农药、百草枯和鱼藤酮等)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损害神经系统。

2012年有一篇论文研究了荷兰的农药和帕金森病的关系。

他们把全世界迄今发表的46篇人群学研究进行汇总后发现经常接触农药的人,患帕金森病的可能性增加约60%。

与此结果类似,不少研究发现长期使用井水,尤其是浅表水,也会增加帕金森病的危险度。

其可能原因是井水更容易受农药污染。

与饮食密切相关帕金森病和饮食密切相关。

我们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首次调查了膳食模式和帕金森病的关系。

膳食模式,用句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如何搭配膳食。

我们在对美国5万成年男性和8万成年女性随访16年后发现,如果日常膳食中水果、蔬菜、豆制品、全谷类食品、坚果和鱼的比重大,并有适量的酒精摄入,未来患帕金森病的危险度会降低约20%。

我们进而研究了具体的食物和营养素,发现花青素摄入高,未来患帕金森病风险降低。

花青素是植物中的一类天然色素,它使水果蔬菜呈红、紫、黑等色。

在美国,花青素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浆果,如草莓和蓝莓等。

我们发现,长期坚持每周摄入150-300克浆果类水果,未来患帕金森的危险会下降约25%。

该研究发表在2012年的《神经学》杂志上。

这是世界上关于花青素和帕金森疾病的第一次人群学研究。

咖啡因是另外一类可能降低帕金森病风险的食物成分。

据一项发表于2010年的汇总分析,每天摄入300毫克咖啡因,未来患帕金森风险会降低24%。

咖啡因的主要来源是咖啡和茶叶。

每杯咖啡可以提供150毫克的咖啡因,每杯茶大概能提供50毫克,但具体数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除了能降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最近一项临床试验还发现,给帕金森病人服用咖啡因,能够延缓疾病进程,并改善病人的运动功能。

此外,尚有不少研究调查维生素E、维生素C、辅酶Q10和帕金森病的关系,但是结果并不明确。

目前没有太多证据证明使用营养保健品,包括维生素片,会降低帕金森病的风险。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我们发现食物中某种特定成分和疾病相关,并不意味着该食物成分的提取物制成的保健品也有同样效果。

尿酸的作用我们研究中遇到的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尿酸可能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众所周知,尿酸是导致痛风的元凶。

但是古代意大利人认为痛风者,往往较他人聪明。

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些研究也发现高尿酸和高智商及学业成功有关。

我们和加拿大科学家合作,对1万余痛风病人和5万多健康人未来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度进行了比较,发现痛风者患帕金森的可能性低30%。

在其他一系列研究中,我们发现高尿酸和低帕金森发病率相关,这一结果在男性中尤为明显。

另外,还有研究报道,帕金森病人中,尿酸低者,疾病进程更快,未来死亡率更高。

可能的解释是尿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