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古汉语判断词“是”及“是”字判断句的产生形成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和内容分析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屈原列传》)
这种形式只是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因此读这种句子,在主语后总有或大或小的停顿,再重读谓语来表示断定。
在文言文中,以“……者,……也”和“……,……也”的形式多见,有人说这两种是判断句的标志,这一提法不够准确。因为判断句不只是这两种形式,而这两种形式也并不都是判断句,如:
2·3语气助词常参与其中。判断句常常在主语后面用语气助词“者”字表示提示,在谓语后用语气助词“也”字煞句。主语是“者”字短语的,“者”字不是语气助词,而是代词,是主语的一部分,从表达效果看,也有提示的作用。“者”“也”的使用相当灵活,有同时使用,有只用“者”字的,有只用“也”字的,有“者”“也”都不用的,还有在平行的两个判断句之后用一个“也”字的。如:
这种形式的判断句,主语后常有一个停顿,用来代替“者”,“也”在此同样起加强语气作用。
3·1·3有“者”无“也”,其结构形式为“……者,……”,如:
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这种形式的判断句使用的极少,“者”仍然是起提顿作用,常用于判断人物身份、籍贯,事物的性质、特点等。
这类判断句中的“乃、即、则、亦”有肯定语气,但肯定语气又不是特别强。
3·2·2谓语前加上“必、固、诚、真”等表示的语气更加肯定的判断句,如: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游黄山记》)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 ――“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
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摘要】汉语中的“是”是一个形而上学之谜。
文章探讨了“是”作为判断词的起源和变迁,探讨了其在形而上学上的意义,并分析了它在逻辑学和语言学中的作用。
现代对“是”作为判断词的理解也被讨论,以及“是”在语言中的功能与价值。
结论解答了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探讨了“是”作为判断词的启示。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是”这个词的复杂性,以及其在语言和逻辑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 判断词, “是”的起源和变迁, 形而上学意义, 逻辑学, 语言学, 现代理解, 功能, 价值, 解答, 研究方向, 启示.1. 引言1.1 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在古代汉语中,“是”字最早是表示存在、处于的状态,后来逐渐演变出了表示断定、判断的含义。
古代人们通过“是”字来确认事物的存在或状态,逐渐形成了“是非”之说。
这种形而上学上的思考方式,影响了汉语中“是”的语法功能的发展。
“是”作为判断词在逻辑学和语言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判断使用“是”字的句子,我们可以推断、论证和表达观点。
它具有对事物进行分类、描述和归纳的功能,是语言思维的重要工具之一。
对于“是”作为判断词的现代理解,科学家和语言学家们正在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试图解释“是”的意义、用法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词语。
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仍未完全解开,但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或许可以找到更多有关这一词语的奥秘。
2. 正文2.1 “是”的起源和变迁“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是”字,最初起初作为动词使用,表示存在或者行为。
随着语言的发展与演变,“是”逐渐演变为表示陈述或判断的助词。
在古代汉语中,“是”通常与名词或形容词连用,用来表示主语的属性或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是”逐渐被用来构成主谓结构中的谓语,成为一种具有判断功能的词语。
浅谈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浅谈古汉语中的判断句摘要: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是很大的,尽管它们有很密切的联系。
判断句是古代汉语中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句型,它的使用频率是很高的。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形式多样、功能独特、用法灵活。
了解古代汉语中判断句的定义,掌握其基本形式、特点及其基本表达功能,熟悉古今判断句的异同,明确其在古文中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学习古文。
关键词:古汉语判断句…也…者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定义判断句一般是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它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句子在语言形式上可以有多种类型,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分为叙述句、描写句、判断句。
叙述句是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句是从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而判断句则是指用民次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常见形式(一)谓语前不带副词的判断句1、是有“者”也有“也”结构形式是“……者,……也”,“……者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这种形式前面用“者”表示停顿,后面用“也”加强语气,在判定人物的姓名,身份等时;常用这种“者”“也”俱全的判断句。
2、无“者”有“也”其3结构形式为“……,……也”,如:我,子喻友也。
(《赤壁之战》)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种形式的判断句,主语后常有一个停顿,用来代替“者”,“也”在此同样起加强语气作用。
3、有“者”无“也”其结构形式为“……者,……”,如:栗者,民之所种。
(《柳敬亭传》)这种形式的判断句使用的极少,“者”仍然是起停顿作用,常用于判断人物身份、籍贯、事物的性质、特点等。
4、“者”“也”均不用的判断句,其结构形式为“……,……”,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屈原列传》)这种形式只是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因此读这种句子,在主语后总有或大或小的停顿,再重读谓语来表示断定。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三、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判断词“是”构成,“是” 用于联系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并帮助表示判断。
古汉语的判断句则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将判断 句的主语与谓语直接联系在一起,靠判断句主语与 谓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 “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谓语后加语气词 “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3、“……也”
即在判断句谓语的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进行 判断。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十分常见。如: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王,人君也。(《战国策·齐策四》) 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传·宣公二年》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僖公四年》 龙,德而隐者也。 《周易·乾第一》 臣之子,皆下才也。 《列子·说符》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同上)
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墨子·非攻上》) 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 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 以乱也。(《韩非子·五蠹》)
例-是2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 “是”作判断词来用,汉代的时候就有了。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三、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指示代词,常用 来作判断句的主语,复指上文出现了的内容。 例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这种复指代词“是”,后 来演变为判断词“是”,演变的原因是这种 复指代词“是”,具有判断意味。 例
例-是1
古汉语判断句论文
古汉语判断句论文摘要:由於“是”具有指代功能和判斷功能,同時佔據主語和繫詞的位置,所以它可以和後面的謂詞性詞語構成謂詞性判斷句;由於它的判斷功能,它前面有可能出現主語和副詞狀語,因此後來在中古發展為判斷詞。
判斷句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的詞組為謂語,表示判斷的。
在現代漢語里,判斷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一般要用繫詞(判斷詞)“是”字來聯繫,例如“我是中國人”。
一、古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但是在秦漢以前,判斷句一般不用繫詞,而是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來幫助判斷。
例如:制,嚴邑也。
(左傳隱公元年)虢,虞之表也。
(左傳僖公五年)有時候在主語後面硬語氣詞“者”字表示提頓,然後再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
例如: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
(戰國策·趙策三)彼吾君者,天子也。
(同上)這種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應的句子,是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典型結構。
我們把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種:(1)主語(者)+名詞性詞語(也)(2)主語(者)+副詞+名詞性短語(也)(3)主語+為+名詞性詞語(4)主語+是+名詞性詞語在上古漢語書面語和仿古的文言作品中,(1)、(2)兩種格式的判斷句比較常見,且以句末用“也”字煞尾者居多,不用“也”字的判斷句要少一些,主語後面的“者”字可出現亦可不出現。
第(4)種格式的判斷句是現代漢語判斷句的一般格式,它在戰國後期出現,但直到漢末以後才多起來,在古代主要是在口語或口語成分較多的作品中出現,文言作品中用“是”字作繫詞表示判斷的例子極少。
下面主要就第(4)種格式的判斷句,綜述近幾年學界學者對綜述繫詞“是”的研究。
二、繫詞“是”的成因歷史探究在先秦時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誤解為繫詞,實際上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或謂語。
在判斷句中,人們所判斷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時候是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在前面敘述過了,然後用指示代詞“是”字或“此”字複指,使意義更為明確。
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上古汉语中“是”的用法
上古汉语中“是”的用法“是”字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字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作判断词和副词,对于其判断词这一点,大家都不陌生,如“大街上到处都是人”、“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等。
“是”字副词词性虽不及其判断词词性运用的广泛,但在句子中也经常出现,副词“是”常用在谓词,即动词、形容词之前,如“他是会来的”、“这些学生是很活泼”、“小明的性格是变了”等。
而在古代汉语中,“是”字的主要词性是指示代词和形容词,其系词的词性是后起的。
对于“是”字指示代词的词性,学术界已没有异议,但对于其判断词词性的形成时间及演变过程却始终未能达成一个共识。
自王力先生在1937 年发表的《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中对系词“是” 的产生时代及演变过程做出论述后,便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讨论。
随着1957 年秦简的出土,1973 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一幅记载有彗星图的帛书的发现,学术界对上古是否有系词、系词“是”的产生时代及演变过程的探讨,掀起新一轮的热潮。
一、形容词“是” “是”字在上古时期主要用作形容词和指示代词。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到:“是,直也。
从日正。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日为正则曰是。
从日正,会意。
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
”根据从字形探寻本义的方法,“是”的本义应是“对的”、“正确的”,是形容词,与“非”的意思相对,常在句子中充当定语。
如: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吕氏春秋?察传》有时“是”字还可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做主语、宾语,如: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论衡?说日》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
《孟子?公孙丑下》有时形容词“是”还可以活用为意动词,表示“认为……是对的”。
如: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诗经?魏风?园有桃》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史记?魏戎武安侯列传》二、指示代词“是”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的能力,即词的职务。
对古汉语含是的判断句的来源与发展的看法
对古汉语含是的判断句的来源与发展的看法自王力1937年在《中国文法中的系词》1 中提出关于汉语系词“是”产生的时代及其形成原因的观点以来,这一问题就一直是我国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对系词“是”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除“文革”时期中断外,半个世纪以来,这种热烈争论一直经久不衰。
参与讨论的学者范围之广,发表论文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是语言学史上罕见的。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系词“是”产生的时代问题;第二,“是”演变为系词的原因。
过去关于系词“是”产生时代的讨论,是建立在“判断词…是‟是从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的”这个前提上的。
这个前提是1937年王力在《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中提出的。
虽然对系词“是”的来源有不同看法,但语言学界绝大多数学者赞同王力的这个意见,因此,所谓关于含判断词“是”的判断句产生时代的争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是”是在什么时代从指代词变成系词的论争。
在这一问题上,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为“一世纪说”,以王力为代表。
这种意见认为,系词“是”出现于“公元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
2 第二种是“汉初说”,以洪诚为代表。
这种意见认为:“…是‟之成为系词起于汉初,在纪元前一百几十年。
”3 第三种是“先秦说”。
“先秦说”的具体意见又很不同,持这一观点的绝大多数人认为系词“是”产生于战国时代;也有人认为“应该上推到《诗经》时代”甚至《尚书》时代。
4这三种意见,后来归并为两种:一为“汉代”说,一为“先秦”说。
这两种意见长期争论,但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发现,系词“是”的产生时代无可辩驳是秦汉时期。
在“是”的来源问题上,语言学界也有不同的说法。
以王力先生为代表的认为系词“是”是由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
而以洪成玉等为代表的则认为系词“是”是从对事物表示肯定、确认的形容词或副词“是”演变而来的。
还有一种观点是认为“是”原本就是系词,三千年以来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浅析汉语判断句的发展历程
浅析汉语判断句的发展历程
汉语判断句,也称“断言句”,是汉语语法体系中最基础的句型之一。
它是用来表达一种客观事实的看法或断定,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可以是主观看法。
汉语判断句一直延续至今,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时期。
早在古代汉语时期,汉语就出现了判断句。
古代汉语中,判断句有“是也”、“不也”、“会”、“不会”等结构,这些句型形式清晰,表达思想简洁明了。
在这一时期,汉语的判断句比较单一,没有太多的变化,可以看到,古时候的汉语,是以动词为主的“动词判断句”。
随着汉语的发展,汉语判断句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形式和新的句式。
其中,相对动词判断句来说,最大的变化是以形容词为主的“形容词判断句”,它可以更好地表达主观色彩。
而在现代汉语中,更加流行的是以副词为主的“副词判断句”,这种类型的判断句更加简洁明了,更容易理解。
如今,汉语判断句也在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新形式和新结构。
比如,“肯定句”、“否定句”、“动宾句”以及“疑问句”等,这些类型的判断句更加灵活多样,可以用来表达更多的信息。
总之,汉语判断句是汉语语法体系中基础而重要的一部分,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从朴素简练到灵活多样,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和结构。
汉语判断句的发展不断推动汉语的发展,可以说判断句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就是汉语判断句的发展历程,它表现出汉语文化的历史性变化,也证明了汉语文化发展的活力和丰富性。
比如,古代汉语的“是也”、“不也”的简洁、现代汉语的“肯定句”、“疑问句”和“否定句”的灵活性都是汉语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汉语文化发展演化的见证。
判断句的发展
一、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发展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或类别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汉语判断句大多用名词作谓语,但判断谓语不限于名词。
甲骨文很少判断句,西周开始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更显纷繁复杂。
上古汉语判断句有以下形式:1、A,B也这类判断句不见于西周金文和《尚书》,《诗经》有个别例子。
春秋以后普遍应用。
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乡原指乡里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
原,同“愿”。
谨厚貌。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
(礼记·乐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A者,B也国者,天下之大器也。
(荀子·王霸)夫将者,国之辅也。
(孙子·谋攻)3、A者,B这类判断句出现较少。
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三十一章)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
(战国策·秦策二)4、A,B这类判断句也不多见。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农,天下之本。
(汉书·文帝纪)5、A为B夫执舆者为谁?(论语·微子)余为伯鯈,余,而祖也。
(左传·宣公三年)6、A是B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固曰:“此是家人言耳。
”(史记·儒林列传)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刺客列传)7、A乃/即B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左传·宣公四年)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左传·襄公八年)8、A非/匪B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诗经·邶风·柏舟)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但是古今汉语的判断句都有一些灵活运用的句子,分为三种情况:(一)表示比喻修辞主语和谓语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判断;但是在语言形式上却是典型的判断句,其实是暗喻。
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2.维(惟)
在上古汉语中经常出现在判断句 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是判断词, 但实际上它是放在句子中间的语气词, 起的是引出谓语的作用。如:尔惟旧 人。(《尚书•大诰》)
这种有“维”的语句,许多情况 下主语与谓语之间也构不成判断关系。 如:百工维时。《尚书•皋陶谟》蚩尤 惟始作乱。《尚书•吕刑》
四、古汉语判断句中为、维(惟)、乃、即的词 性与作用
先秦时期,古汉语中尚无专职的判断词。
“为”“维(惟)”“乃”“即”等经常出现在
判断句中,词,本义是劳
作,后来逐渐引申为一个意义很广泛的动词,有
“作为”、“成为”、“算是”等含义。如:
① 木直中绳,揉以为轮。(《荀子•劝学》)
过与?(《论语•季氏》)
5.短的判断句主语、谓语之间可 以不用标点。如:“刘备天下枭雄。”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不用标点 也不会产生理解错误。下面一句主、 谓间必用标点:“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哀公八年》)
6.判断句的主语可以省略。又如: “射其御者,君子也。”(《左传•成 公二年》)
都说明“乃”不是判断词。如:
③乃入见。(《曹刿论战》)
④访之,乃是逸少。(《世说新语》)
4.即
“即”经常出现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 很像是判断词,但实际上它是放在谓语之前的副 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其作用与现代汉语 中的“就”完全相同。如
①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②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襄 公八年》
③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 列传》)[“是”前不但另有代词主语, 还有副词表判断无疑,绝不会表指代, 但“也”未脱落。]
④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 伪书。(《史记•封禅书》)[“是”前 有主语,还有副词。句尾“也”脱落, 完全表判断,与今同。]
汉语“是”的形而上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
汉语“是”的形而上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汉语“是”的形而上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在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是”的形而上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内容提要]汉语“是”,像英语“tobe”一样,不是一个普通的词,而是集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本在”(“事实求是”之“是”,类似“道”的概念)、“存在”(判断)、“存在者”(体现为指代词)三义于一身的语言形式。
“是”从产生起就有判断性,它发展为判断词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关键词]存在者;指代词;本在;准则;断真;判断词关于汉语的判断词“是”和判断句问题,历来是我国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许多著名语言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但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无论是判断词“是”产生的时代、它与近指代词“是”的关系,还是“……是……”“……是……的”两种判断句式的性质和相互关系等问题都仍然是一谜团。
近年来,在我国语言学界苦于找不到突破口、对“是”的研究处于相对沉寂之时,“是”却成为我国哲学界关注的热点。
“是”之所以成为我国思想界关注的焦点,是因为西语的系词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形而上学核心范畴的语言形式。
如果稍稍关注一下哲学界的讨论,我们会意识到,这和我们讨论了整整大半个世纪的判断词“是”有多么密切的联系,并提出我们的汉语言学从未提出过这个问题:汉语“是”究竟是个什么性质的词?上古有一组词,如“惟”“为”“乃”也都曾起过判断词的作用,为什么是“是”而不是其它词发展为判断词?我们发现,这些问题不是传统语言学所能应对的问题,因为“是”的问题既是一个语言学问题,更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
当我们超越传统语言学、站在语言哲学的高度而又以严格的语言科学方法来探讨“是”的问题时,我们发现,“是”之所以发展为判断词的全部秘密隐藏在这里:它自产生之日起就集形而上学本在、存在、存在者三个核心概念于一身。
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 ――“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
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摘要】《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摘要:汉语中的“是”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研究的对象,其发展为判断词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是”这个词的重要性和它在汉语中的特殊地位。
然后探讨了“是”的语法功能与形而上学问题的联系,以及它的历史演变过程。
接着分析了语言哲学和逻辑学对“是”的探讨和研究,揭示了“是”作为判断词的原因。
总结了“是”发展为判断词的意义,以及其反映了汉语文化的特性。
本文旨在引发对“是”的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探讨其在汉语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关键词】汉语, 是, 形而上学, 判断词, 语法功能, 历史演变, 语言哲学, 逻辑学, 汉语文化, 思考1. 引言1.1 为什么研究“是”这个词的发展研究“是”的发展还可以引发我们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
在语言哲学领域,"是"常常被视为一个哲学概念,代表着事物存在的本质与真实性。
探讨“是”在语言中的具体运用和演变过程,也会促使我们思考关于存在、真理、虚假等更为深刻的哲学问题。
研究“是”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现象和思维方式,还能为我们拓展对语言、逻辑和哲学等领域的认识,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1.2 “是”在汉语中的特殊地位在汉语中,动词“是”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它是最基本的联系词,用于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
在句子中,“是”可以起到等号的作用,类似于英语中的“is”或者“equals”。
与其他语言不同的是,“是”在汉语中并不需要被省略或者变换形式,而是保持不变。
这种简洁明了的特点使得汉语中的“是”成为了一个独特的语法现象。
“是”还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
在语言哲学和逻辑学中,“是”被认为是一种判断词。
它不仅仅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的关系,更是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
通过“是”,人们可以对现实世界进行分析和推理,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属性。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2、有“者”句:即在判断句主语的后面加代词“者”, 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如: ➢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 ➢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古汉语的判断句则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将 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直接联系在一起,靠判断 句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 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 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 判断。
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不”,古汉语判断 句的否定用“非”。
返回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
贱即买,贵即卖。(《盐铁论·本议》)
➢
枯体即是荣体。(范缜《神灭论》)
返回
第七章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三、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四、古汉语判断句中“为”、“维(惟)”、
“乃”、“即”的词性与作用 五、古汉语判断句的活用问题
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判断词“是”构成, “是”用于联系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并帮表 Fra bibliotek判断。返回
五、古汉语判断句的活用问题
古今汉语中,都有一些句子采用判断句的形式, 但其主语与谓语之间并不是一般的判断关系,而是其 他关系,我们称之为“判断句的活用”。
判断句活用所表达的内容很多,如: 1、表达比喻内容
这种判断句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如: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浅析汉语判断句的发展历程
2019年1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an.2019第 36 卷第 1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Vol.36 N o.1浅析汉语判断句的发展历程(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摘要:汉语判断句是特殊句式之一,从古至今在结构形式和语义功能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也正因如此,很多学者和语言学家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在学术界,很多人对判断句 做过详细的研究和探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集中在判断句系词的研究、词性的判断、某一特定时期的研究。
尽管这样,对于判断句一些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还存在分歧,众说纷纭。
从结构形式方面对判断句进行柢理,有助于人们对判断句的历时发展过程有一个清楚全面的 掌握。
关键词:判断句;结构形式;历时发展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44X(2019)1判断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它从古至 今,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而随着时代的不同,汉语判断句也产生了许多变化。
众多先贤学者以 及语言方面的专家,均对其做过大量的探讨研究, 但始终是各执己见,在结构形式及语义功能方面 没有统一的说法。
关于判断句,最早出现的著作 是马建忠的《马氏文通》,该书阐述了关于判断系 词的问题。
随后在1937年,王力先生出版了《中国文法中的系词》,这是一部有重大价值的汉语 语法史论文,最早系统阐释了判断句和系词问题。
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1930)、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1944)等著作相继出版,都对判断句的研究做出 了巨大贡献。
到了 20世纪50年代之后,王力先 生出版了《汉语史稿》(1958),台湾的周法高第一 次对佛经语料进行研究,这是汉语史上第一次用 佛经语料对判断句进行分析。
此时,还有髙明凯 的《汉语语法论》(1957)、洪城的《论南北朝以前 汉语中的系词》(1957)、洪城《王力汉语史稿语法 部分商榷》等。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发展-最新文档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发展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句子。
判断词,也叫系词、断词,它是联系主语和名词谓语构成判断的词。
判断句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判断词的产生与发展。
在现代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 字来联系。
但是,在古汉语中则不然。
判断句由以没有判断词为主发展到以有判断词为主,由多个判断词发展到以判断词“是” 为主,是判断句在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最主要的特点。
这两个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在“是”作为判断词之前,“惟”、“为” 作为判断词都只占判断句的少数,而在“是”作判断词之后,才逐渐扩大影响,使判断句由以没有判断词为主发展到以有判断词为主,而其中主要的判断词就是“是”。
一、判断词“是”产生以前的判断句古汉语中,最早是不使用判断词的,直接表示判断,或者用“者”、“也”表示判断。
同时,“……也”“……者,……也”“……者,……”等都是古汉语判断句中典型的格式。
例如:农,天下之本。
(史记?孝文本纪)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有时会加起联系作用的副词,如“乃”、“皆”、“诚”、“良”、“盖”等,或者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判断,不同的副词表示不同的判断语气。
到了上古汉语中出现了类似判断词的“惟”“、为”、“是”,它们的动词性已经很弱了,而系词性加强了,可看作判断词。
在春秋以前多“用惟”,春秋以后多用“为”加强语气,这两个词有先后交替的关系。
汉魏之后,“是”作判断词的用法逐渐增多。
但是,无论在先秦还是汉魏,这几个判断词都曾同时存在,尤其是“为”和“是”,曾长期并用。
二、判断词“是”的产生与发展关于判断词“是”的起源问题,最早是由王力先生在《中国文法的系词》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是”作为判断词始于“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
王力先生的论述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围绕着这个问题,陆续发表了不少文章。
而马忠先生认为“是”作为判断词开端于东汉初年。
古汉语判断句的发展
第四节 判断句功能的扩展
?此种变体,“是”前可加“不、便、就” 等副词,“是”后可加“了”:
我离了他家门便是。《董解元西厢记》卷 三
有饭只管添将来就是。《西游记》20回 你还我一纸休书来,你自留他便是了。
《水浒传》20回
第四节 判断句功能的扩展
? 3.选择问句中“是”及其虚化。 阿娘迷闷之间,乃问是男是女。《敦煌变文 ·庐山远
第二节 关于上古汉语系词的讨论
? 3.为,曰,谓 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左传 ·哀公十七年》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尚
书·洪范》 是谓观国之志。 《左传·哀公二十二年》 4.则,即 此则寡人之过也。《孟子 ·公孙丑下》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 ·项羽本纪》
第二节 关于上古汉语系词的讨论
汉语发展史
第六讲 古汉语判断句的发展
判断句的发展
?第一节 上古判断句的形式和特点 ?第二节 关于上古汉语系词的讨论 ?第三节 系词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 判断句功能的扩展
第一节 上古判断句的形式和特点
? 古汉语判断句有四种形式: ? 1.××,××。 例如:祈父,王之爪牙。《诗经 ·小雅·祈父》 ?2. ××,××也。 例如:百里奚,虞人也。《孟子 ·万章》 ?3. ××者,××。 例如:生我者,父母。《史记》 ?4. ××者,××也。 例如:知我者,鲍子也。 《史记》
?上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1.不用系词,否定判断句用否定
副词表示,否定副词直接用于表 语前,表示否定。 ?2.句尾往往用“也”帮助判断。
第二节 关于上古汉语系词的讨论
?上古汉语中,有一些词,很像系词,例如: 1.维、惟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诗经·周颂·我将》 予惟旧人。《尚书·大诰》 2.乃 此乃其精也。《管子·水地》 此乃狼也,岂可畜乎?《左传·宣公四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古汉语判断词“是”及“是”字判断句的产生形成
作者:秦琴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09期
摘要:一、判断词"是"及"是"字判断句产生于先秦;二、判断词"是"的形成。
关键词:判断词"是" "是"字判断句产生及形成
判断词又叫系词,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名为“不完全动词”、杨伯峻《论语译注》叫“联系动词”。
叫法虽然多,其实质是一样的,为陈述方便,我们一律称之为判断词。
判断词主要指的是“是”字,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用“是”,这是由古代汉语的“是”字判断句继承发展而来的。
梁国华先生认为汉语判断词“是”是从先秦萌芽产生,在两汉逐渐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熟。
⑴(P.8)其实对于判断词“是”什么时候产生?又是如何形成的?这些问题多年来还没有定论,本文将试图做一番探讨。
[1]
一、判断词“是”及“是”字判断句产生于先秦
“是”作为判断词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概括的说,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见解:一种见解认为,判断词“是”在先秦还没有出现,因而“是”不能作为判断词用。
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王力先生,王力先生认为“汉语真正判断词的产生大约在公元第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
⑵(P.252)北大中文系古汉语教研室编写的《古代汉语》称:“在先秦时代的‘是’字不能作为判断词用,有时它在句中的地位很像判断词,但仔细分析一下,就能发现它仍是指示代词”。
⑶(P.297)[2]
另一种见解则认为:判断词“是”在先秦已经出现,只是位数尚少。
持这种观点的,如: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编写组编写的《古汉语基础知识》则明确提出“‘是’字开始作为判断词用,大概在我国战国后期”。
⑷(P.95)赵立哲先生认为先秦已有了判断词“是”。
就这两种观点而言,我们偏向于后一种观点。
下面让我们看看先秦文献资料中有关判断词“”的一些例句。
(1)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诗经?商颂?殷武》
(2)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
《左传·裹公十四年》
(3)公若泣而哀之,曰:“杀是是杀余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4)孰是吾君也,而可无死乎?《国语·越语》
(5)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
《荀子·修身》
(6)郑县人有的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
”俄又复得一,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
”问者大怒曰:“者曰车轭,今又曰车轭,是何众也?此女欺我也!”遂与之斗。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3]
(7)夫是谁之故也?《国语·楚语下》
前面所举的例句最早的要算《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周初至春秋的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全貌,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语言实际。
例(1)“曰商是常”,东汉郑玄注“商王是吾常君也”。
例(2)“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意思为:“认为我们诸戎少数民族也是中华古代四方诸侯的后代”。
例(3)“杀是是杀余也”意为“杀她就是杀我”。
例(4)“孰是吾君也,而可无死乎”,这句意为“除了大王勾践,谁是吾君呢?我们百姓岂可不为他效死”。
例(5)“非礼”和“非师”为主语,所以违礼就是无法,违师就是否定老师。
例句(6)“此是何种也”即“这是什么东西”,主语已有“此”担任,“是”正处于判断词应处的位置,当判为判断词。
例(7)“夫是谁之故也”意为“这是谁的事呢”在这里,“夫”是句首发语词,有指代作用,“是”在此就指代性质不再明显,而作为判断词。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除了《诗经》,《左传》、《论语》、《国语》等先秦典籍中也都有这类判断词“是”的用法,怎么能否认这个客观的语言事实呢?即使少一些或处于萌芽状态,也应该承认它的客观存在。
先秦时期的判断词“是”已产生还可以通过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副帛书中的彗星图所记载的文字来证实,其内容为:
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熟)。
是是竹彗,人主有死者。
是是蒿彗,军起,兵几(饥)。
是是彗,兵天下起,若在外归。
上面所举四条,句式相同。
各句的“是是”,第一个“是”是近指代词,第二个“是”是判断词,即“此是”。
但2002年第6期的《语言文字学》中的一篇文章认为“是是”句中的第二个“是”是副词,相当于“实”。
我认为这种解释是不恰当的,牵强的。
第二个“是”作判断词来解释显得更为恰当与合理。
按这个帛书是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刘恒前元十二年)时埋在地下的。
据裘锡圭先生的鉴定,这副帛书成熟的年代在公元前369年到公元前345年之间或稍后,即战国时
代。
这就有力地证明了先秦已有判断词“是”的用法,并且也说明了作为代词的“是”和作为判断词的“是”二者是并存的。
二、判断词“是”及“是”字判断句的形成
先秦的判断词“是”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是”在古文献中主要有三种用法:一是指示代词“是”;二是判断词“是”;三是形容词“是”。
诚然,先秦文献中作代词的“是”是大量的,多用来复指前面的事物。
例如:
(8)今商王惟妇人之言是用。
《周书·牧誓》
(9)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左传·吕相绝秦》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11)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论》
例(8)中的“是”复指前置宾语“妇人之言”;例(9)中的“是”复指前置宾语“利”,“唯利是视”就是“视利”;例(10)中的“是”复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知”的主语。
例(11)中的“是”复指“日月星辰瑞历”,作“禹桀之所同”的主语。
例(10)、(11)中的“是”虽不是判断词,已具备了判断词的特征。
由于“是”长期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复指主语作主语的同位语,复指主语的作用不断弱化,代词的词性不断虚化,逐步发展成为判断词。
例如:
(1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论语·里仁》
(13)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孟子·梁惠王上》[4]
(14)何用见其实齐侯也。
《梁谷专·僖公元年》
(15)韩是魏之县也。
《战国策·魏策三》
从开篇到这儿所举的“是”字判断句,都是选自于《诗经》、《论语》、《左传》、《孟子》、《荀子》、《国语》、《韩非子》等先秦文献中,虽然例证较少,但也不可否认这一语言事实,这就说明了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判断词“是”及“是”字判断句。
并在文中简要叙述了判断词“是”的形成过程。
参考文献:
[1]梁光华《〈搜神记〉与〈世说新语〉的“是”字判断句比较》见《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4期
[2]王力《中国文法中的系词》见《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0年1月
[3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版)第一册津教育出版社 1990年6月
[4] 易国杰《先秦判断词“是”之管见——兼与王力先生商榷》见《南通师专学报?社科版》198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