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探究-2019年精选文档
统编本初中语文文言文课文难度梯度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最新整理)
统编本初中语文文言文课文难度梯度研究统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介绍新教材的特色中谈到:“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1] “重视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将会是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方向。
初中文言文教学在整个中学阶段开展得最早,对于培养学生早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意义重大。
统编本初中语文新教材无论是在单元结构体例上,还是在文言文课文选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性。
通过对已经发行的七上至八下四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课文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发现“难度安排合理,符合学生发展”是新教材文言文课文系统的一大亮点。
1 统计结果 2 结果分析 2.1 教材编排由分散到集中,学习强度逐渐增强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七年级两册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的分布较为零散,以一个单元编选一篇文言文为主,有些单元或以诗歌替代文言,甚至有单元没有出现文言文;而从八年级开始,教材篇目的编排出现了较大变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将文言文篇目聚合在一起形成?卧?学习的序列结构,分别出现在每一册教材的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的位置。
它体现出统编本新教材文言文编排由分散到集中,由局部到系统,由分化到密集的特点。
而它给学生的学习所带来影响便是思考和学习的强度不断地增强。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文言文的学习是缺失的。
因此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文言文的学习还比较的陌生。
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人的认知要经历感知、同化和顺应,最终才能达到平衡。
而七年级文言文编排采取分散化的策略,则是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顺应了心理学上认知的规律,逐步培养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知识、兴趣和能力。
2.2学习主题由具体到抽象、由外物到内心,理解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表三中能够看出,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学习主题多为与学生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事和物,比如亲情、学习、动物等等;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主题难度有所上升,与学生的生活逐渐产生一定的距离,例如名人、国家、科技等等;而八年级上下两册,除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是写景,其余主题均为与个人内心修养相关。
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调查报告-2019年精选文档
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调查报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教育者盲目追“新”,导致课堂虚假、浮夸,不能切合实际,丢掉“以人为本”。
一些学校出现了课堂上的“形式主义”,这给贫困山区教育带来许多麻烦,对当地学生做个调查势在必行。
课堂虚假贫困地区实际调查势在必行近年来,在全国轰轰烈烈的教改影响下,我们农村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系列的误解,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误区,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与研究,有效教学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
而有些学校忽视了学生实际,“虚假课堂”“模范课堂”等充塞校园,扭曲了语文工具课的真正作用;七年级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知识的跳跃,方法的改变,这些需要学生很好的去适应,学生如果不掌握方法,有可能掉队、甚至于误入歧途,开展学生语文现状调查迫在眉睫。
一、调查目的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又是自主发展的主体。
研究者旨在通过充分调查和研究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和个性差异进行有效的教学。
使语文课堂教学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达到课堂45分钟真正有效。
二、调查对象与内容调查对象:我乡七年级学生149人。
调查内容:首先是调查语文基础知识,使教师的教学具有面上的指导作用;其次是研究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我们的教学能够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研究每一个学生,就要深入调查学生主动参与度、学习方法、知识现状等学习水平,调查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程度和期望值,调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
三、调查的方法与形式1.课堂观察法。
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观察学生学习语文的表现。
做到通过观察学生的外显表现判断学生内心需求,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及时诊断,还辅之以相应的学习方法、策略,驱动学生的兴趣激点,由师生一对一引导产生一对多引导的效果,使课堂45分钟扎实有效。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教案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教案学科:语文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能够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感受春天的美好。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教学内容: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是一篇描写春天的散文。
课文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起冬天的景象,想想冬天的寒冷和干燥。
2. 提问:你们期待春天吗?为什么?3. 导入新课,展示课文《春》的标题。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描绘。
3.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进行理解和记忆。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作者对春天有什么感受?2.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并总结:作者对春天充满了喜爱和赞美之情。
3.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和句式可以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4.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并总结:如“生机勃勃”、“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等词语,以及“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的句式。
四、应用拓展(15分钟)1. 教师提问:你们能否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描述一下你们身边的春天?2. 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和关键词语、句式的掌握。
3. 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10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10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十篇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的十篇精选。
这些论文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教学方法,旨在提供给教师们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论文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探究》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阅读策略的重要性,并分析了不同策略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
论文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该论文探讨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并提出了一些实用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论文三:《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讲述教学模式探究》本文研究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讲述教学模式的效果,并比较了该模式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异同。
论文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互动研究》该论文探讨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增加课堂互动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论文五:《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研究》本文研究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及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影响。
论文六:《从合作研究视角看初中语文教学》该论文从合作研究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合作研究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能力。
论文七:《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本文探讨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应用建议。
论文八:《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该论文研究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语文研究效果。
论文九:《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方法研究》本文探讨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科学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评价方法。
论文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管理策略研究》该论文研究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管理课堂,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和秩序。
结论以上十篇论文涵盖了初中语文教学的不同方面,希望能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张三,李四,王五.《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综述》. 语文教育杂志,2020(2): 12-25.- 王小红.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研究》. 语文研究,2019(3): 45-58.- ...(依次列出所有引用的论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9课《三峡》-精选文档
下面这篇游记与《三峡》一样,都是写的江水流过三峡的情状,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说说二者的区别。
新崩滩江水又东,迳①巫峡,杜宇②所凿以通江水也。
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
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
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如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③,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
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④。
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⑤;其翼⑥附群山,并概⑦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注:①迳:通“径”。
②杜宇:古蜀国帝王名。
③陨:倒塌,毁坏。
④竦桀:高耸突出。
⑤偕岭衡疑:可与衡山、九疑山相作伴。
⑥翼:遮蔽。
⑦概:量粮食时用的一种器具,引申为齐、平。
冬季破雾游三峡三峡工程,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在冬日阳光的伴随下,我来到三峡,游走于青山秀水之间,尽情地享受了各种风情。
重庆的奉节白帝城乃三峡之起点,到宜昌的南津关为终。
从湖北宜昌坐船进峡到奉节只需一夜的行程,然后从白帝城顺流而下,便可饱览三峡的胜景。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逆水而游。
当然也可以选择从重庆顺流而下,只是无法在白帝城停留,多了一点遗憾。
瞿塘峡虽说是三峡中最短的峡,但却以山势雄峻而出名,号称“天下雄关”。
坐在船上,我们听到了雷鸣般的涛声。
江水怒吼之声,让人心惊。
再看两岸的山峰,像被斧头削过似的,一个个象形的景致实是逼真。
最诱人的当数夔门的全景。
远望仿佛从江面拔地而起,一扇天造的大门,大门里波涛汹涌,那气势绝对称得上雄伟壮观。
此时,游客们除了欣赏天然美景,更多的则是进入紧张的拍摄时刻。
在两岸险要的山峰间,也还有幽深秀美的景色,这就是被急流“劈”出来的巫峡,犹如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实巫峡最值得徒步欣赏。
沿途的巫山十二峰,像一串翠绿的宝石,镶嵌在江畔。
黄昏余晖下,渔船点点,满眼妩媚。
船入西陵峡,河道变窄,到了三峡中最长、最险的峡,特点是滩多水急。
离开巫峡,急流打着漩带着游船向下游冲去。
2018-2019-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开题报告 (4500字)-精选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开题报告(4500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开题报告课题批准文号:SXHY125----023课题类别:(绥化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一般课题学科类别:基础研究课题负责人:丁宪辉负责人所在单位:绥棱县绥中中学一、课题的提出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以下的思考:在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指导下,许多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是师生文本对话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
小组合作学习是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具有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利用教学动态来促进学习,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形式。
在提升语文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教育要面向未来,合作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深得民心,合乎民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教育改革理论二、课题的界定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是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探讨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师与生双边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课堂管理与成绩评定等动态因素达到最佳状态、最佳效果的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1、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构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认识和理论上一次新的飞跃,对指导如何解决好我国目前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顺利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实意义。
语文课的拓展思路与方法-2019年精选文档
语文课的拓展思路与方法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能仅局限在教程上,要弘扬大语文学习观,拓展与应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途径之一,也是课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一种课堂表现形式。
那么,如何进行拓展与应用呢?一.立足课本进行拓展。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它要求语文教师要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以教材为依托,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不断将阅读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知识与人文素养。
1.从主题角度拓展:一个主题,不同作家,往往用不同的的题材表达,演绎出不同的风貌。
此时,教师可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
例如在讲授“思乡”这一主题时,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马致远的《天净沙》,到李白的《静夜思》,再到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国诗人的笔下,思乡是一种永恒的状态和生存意识。
这样,在拓展中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的写法有哪些异同,又理解了对于同一件事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道理,在写作中也能做到视野开阔,观点独到。
2.从情节角度中拓展: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延伸,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可让学生续写:假如于勒回来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这种“续编”活动,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从作家角度拓展: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不妨以此为契机,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作家作品。
如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只是《水浒传》中第三回部分,该章节将鲁智深的行侠仗义、嫉恶如仇、报打不平的英雄形象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新课程教学中语文“四步法”的实施-2019年精选文档
新课程教学中语文“四步法”的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从适用范围上应该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采用何种课堂教学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本着文道结合的指导思想,为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在新课程理念思想的指导下,我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并采用了“四步法”的课堂教学。
实践证明这种教法不但有助于开发中、上层生的智力,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扬起生命的风帆,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一、定向,预习,自学预习,即学生在老师授课之前,自主学习,先通过查阅工具书和借助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老师在定向中提出的问题。
鉴于学生的基础不同,能力有别、志趣各异,通过预习,让他们对应重点掌握的知识、要领先有一个共识,同时确定各自心目中的难点。
如《社戏》(七年级语文下册)这篇课文中,月夜行船、月下归航等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作者的情感的关系,文章最后一句“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如何理解;又如文言文中遇到频率很高的“之”,在表意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处理等等。
然后把学生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和闪光的思想转化为教学的依据。
自学,主要是指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定向要点在课堂上自己逐题进行阅读分析,先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
为此,在课堂上,师生的共同释疑固然重要,但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核心。
二、检查,反馈,调整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法,已经赢得了大家的共识,“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也已经不再是生疏的话题。
紧扣四大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2019年精选文档
紧扣四大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一直以来,初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之一就是课堂。
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点,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创新教学理念,将课改的要求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在创建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笔者通过多年来的积极探究和尝试,取得初步成效,本文就此做简要阐述。
一、营造良好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美好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被拉近了,学生的心理感知体验也增强了,教学成效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
特别是对待学困生时,不应歧视他们,教师应对其采用语言激励,当学生取得进步时需要给予肯定及表扬。
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能对其粗暴训斥,而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对其进行教育,学生感受到快乐就会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其次,教师应民主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内心想法,教师应虚心听取,了解学生对语文的学习需求并吸纳学生所提出的一些科学合理的建议,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此外,教师应关爱每一位学生。
在生活中,教师要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比如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在学习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进行启发和点拨。
学生在教师精心营造的良好学习氛围中,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语文教学成效也提高了。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学生感悟能力现代化的语文教学手段日新月异,而多媒体也成为辅助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的信息容量大和生动活泼的演示方式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也是构建有效课堂的有力保证。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导入时,许多教师只会用简单的三言两语进行导入,而多媒体手段在新课导入环节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进行诗歌教学导入时,教师朗诵的同时配以富有感情的音乐,学生感受美的同时也对将要展开的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019年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复习特训第一篇
2019年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复习特训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之”字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人皆有之B、得之则生C、蹴尔而与之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诗歌《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对诗歌《卖炭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食不饱,力不足(食:吃)B、策之不以其道(道:道路)C、执策而临之(策:马鞭子)D、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女子之嫁也A、丈夫之冠也B、山川之美,古来共谈C、往之女家D、与民由之【答案】:。
2019年精选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往事依依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六十八
2019年精选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往事依依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六十八第1题【单选题】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写有关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________,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
②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________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③这种感情________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A、糊涂、编织、传染B、模糊、编织、传染C、模糊、编织、感染D、模糊、编写、传染【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4月23日,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了“弟子规”国学经典读书报告会。
B、幸福是什么?很多人都在谈论。
但是谈着谈着,却忘却了该如何幸福?C、我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一辈子含辛茹苦却毫无怨言。
D、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往事依依》中四件往事给“我”的启示最大的是( )A、多读优秀文学作品,能使人热爱自然,获得美的享受。
B、多读优秀文学作品,对一个人的成长大有好处。
C、听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能激起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人的爱国情怀。
D、听老师的话,一生都会受用不尽。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对课文《幼时记趣》理解分析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追忆作者童年生活的极有情趣的散文。
课文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
B、课文第2段描写了观蚊如鹤的两个画面。
这里作者不是单凭眼观法接触画面,而是心有所向,凭借主观想像来感受画面,从而进入一种观察自如的、神奇的、美妙的境界。
C、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
例如“夏蚊成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并隐合拟人的修辞手法。
D、课文第3段写神游山林的乐趣,这里不仅有前面所述的观蚊如鹤的逼真感,更突出视小为大、胸有丘壑的“神游”之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不难看出:语文课程标准与课改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强调的是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学生。
这一切,都应当在我们日常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一、书让学生自己读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任务的完成最终是体现在学生成长目标达成度上。
引导学生读书,培养学习能力,应该是语文老师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适时教给学生相应的读书方法,朗读、默读、浏览、跳读等要让学生在读前有一定的认识,并以此为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也许这些方法看似老生常谈,在笔者看来却是最根本、最有效的。
我们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画,边读边记,让学生切实把学习看做是自己的事情,扎扎实实地地读书的事情做好,完成在阅读中新知识的建构。
学生在读书的
过程中,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了主人公的经历了与文本相互对话的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读书的方法是极具个性化的,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包打天下,。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师为学生设置学习超市,最经常听到的教学语言就是“你想学哪一部分就学哪一部分,想怎样学就怎样学”,这种学习内容的自选,无疑体现了尊重学生个体的理念。
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文本个性的问题,并非所有的文章都适应。
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我们指导学生读书不能离开具体的文本,不能为了追赶时髦而忍心地简单肢解文本,而冲淡了文本的意境。
二、问由学生自己提
“发明千千万,关键在一问”。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没有问题的学生就是问题学生。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质疑。
具体说来,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可以从重点词句质疑,可以从文章的内容质疑,可以从内容的矛盾处、模糊处质疑,也可以从同学或者老师的语言种寻找疑问。
让学生在质疑中产生阅读期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老师在学生的质疑中也能够了解到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及时调整预设的方案,把课堂生成的资源有机地融入到正在进行的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当然,我们面对学生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老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梳理、归类,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
切不可虚晃一
招,表面看学生小手如林,热热闹闹,提出的问题一个又一个,结
果还是回到预设的教案中来,这种让学生钻圈的方法是万万要不得的。
三、话随学生自己说
新课程的理念之一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把自己的感悟充分
地表达出来。
我们在引导学生说的时候,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仔细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们的发言,更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理解
作为结论性的东西硬塞给学生。
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更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充分信任他们通过学习一定有所收获,尽管表达上也许不太尽人意。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时而旁敲侧击,时而正面引导,委婉地逼近问题的实质,最终问题解决的表述还是要学生来完成。
四、事让学生自己做
新课程倡导综合性学习。
体现在语文学习的方面,我认为主要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校内校外的沟通、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方面。
老师要在相信学生的同时,进行指导,才能在实践中有效地锤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这里,主要说说笔者本学期的一点做法――设置新闻摘抄本。
我们在与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班规”:要求学生每天摘录一至两条新闻,资料的来源可以是报纸、电视,
也可以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还要对页面装帧进行美化。
我们把星期三下午第三节最为交流的固定时间,发言时要求脱稿,交流
的顺序是抽签产生和自愿发言相结合。
老师的作用只是在于为他们搭建展示口才的平台,而他们准备的过程就是他们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演讲课的渠道。
五、学由学生自己评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重点探讨的话题之一,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平台。
我们在班级白板上精心设计了“比一比,谁的红旗多”的评比栏,引导学生根据学习表现评出优秀学生,给予
适当的奖励,奖品就是小红旗。
谁的朗读精彩,谁的进步明显,谁解决了大家解决不了的难题,谁的发言最有创意感悟最深刻,谁
就有机会得到小红旗。
另外,我们也把自评和互评的机制运用到作文的评改中。
在给出习作要求的同时,我们经常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文章,把优
点和缺点都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特别在老师的引导下互评习作时,学生都能够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虚心地学习他们的长处,诚恳向对方指出不足之处。
这种文字化的对话与交流,不但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质量,更是提升了他们自主能力、表达能力。
总之,在课改浪潮中,构建“自主合作,主动探究、乐于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每个老师孜孜以求的境界。
要使课改一路走好,并取得实效,就要认真研究课标,谨记学科特点,不忘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断努力,不
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