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教育伦理规定性及其德性塑造
论教师的教育伦理规定性及其德性塑造
论教师的教育伦理规定性及其德性塑造一、教育伦理的涵义“教育是人类一项杰出的道德事业。
”教育实践后于道德实践,教育活动首先是项道德活动。
从思想到制度、从目标到过程,它都应合乎先进的道德规范,都应内在地体现先进的道德理想和伦理精神。
教育伦理就是指教育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价值性的关系。
它不仅涉及教育中人的行为,而且也涉及教育的制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结果、评价等。
换言之,教育伦理,是指“在教育历史发展历程中共同存在的体现教育本性的道义假设和伦理精神”。
这种道义上和伦理上的属性伴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
二、教师的教育伦理规定性教师的教育伦理规定性是教育伦理中关涉教育者行为的价值要求。
它主要通过教师劳动的伦理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伦理关系,以及教师与自己的伦理关系表现出来。
(一)教师劳动的伦理关系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教师与自身劳动的伦理关系表现为教师在自己的劳动中面临多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从而呈现出多元的利益关系。
最直接的有: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及群体的利益关系;教师个体与同行个体和群体的利益关系;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利益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利益关系;教师与社会以及教师与自己的事业的利益关系,等等。
处于丰富的社会关系中,教师的劳动必然使教师经常处于一定的利益取舍之中。
其表现为:第一,教师个体的劳动投入和他的劳动效益之间的关系。
所有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劳动得到应有的收获,包括学生的成长,学生、同行以及社会的尊重和回报,等等。
第二,教师集团的利益关系。
教师作为一个群体希望获得本职业群体所应有的社会威望、社会尊重和物质待遇,同时也希望群体成员之间有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完成本集团的教育使命。
第三,社会利益关系。
即要求教师培养合乎社会需要的人才。
而教师的教育观念可能与之一致,也可能与之矛盾。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并不能完全依据自己处理教育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因为教师毕竟要受到一定的制约或监督。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伦理道德探讨 幼儿园教育伦理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伦理道德探讨一、引言伦理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是社会共同行为准则的内在规范。
在教育行业中,教师的伦理道德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教师更应当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承担起培养孩子品德品质和道德观念的责任。
本文将就幼儿园教师的教育伦理道德进行探讨。
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道德在教育行业中,每个教师都应当具备专业道德,而在幼儿园教育中更为突出。
幼儿园教师具备的专业道德包括但不限于:1. 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发展差异幼儿园教师应当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关爱每个孩子,尊重他们的兴趣、需求和情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教师在工作中应当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切实关心孩子的饮食、睡眠和安全,不容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
3. 不断学习和提高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当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孩子们的需求。
4. 值得信赖幼儿园教师应当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言行保持一致,值得幼儿和家长信赖。
5. 尊重家长幼儿园教师应当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形成家园合作的良好氛围。
三、幼儿园教师的伦理责任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伦理责任包括但不限于:1.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幼儿园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榜样,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影响和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2. 关爱孩子,呵护幼小心灵幼儿园教师应当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关心他们的成长,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3. 保护幼儿的安全与利益教师有责任保护幼儿的安全和利益,不得对幼儿进行体罚和精神虐待,切实保障幼儿的安全。
4. 与家长进行沟通教师有责任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形成良好的家园合作。
四、幼儿园教师教育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教育伦理道德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拥有良好的伦理道德,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
教师德性伦理内容及其特点
教师德性伦理内容及其特点教师是社会的一种重要职业,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和赋予巨大的责任,而其道德要求、道德行为和道德形象更是被重视,全面体现教师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职业不仅仅是一个获取物质财富的职业,也是一个被赋予文化传播与传承,培养学生义务的重要职业,而其道德伦理属性也随之变得格外重要。
首先,教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任教期间,应以用心的教学,平等的对学生的教育,宽容的心态教育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其次,在严格遵守教育教学法规方面,要让学生遵守课堂上的规章制度,做到宽容谅解,但让学生知道有次序。
即使是和学生私下接触时也要求学生遵守教育规章制度,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不能因宽容大度而放任学生的不良行为。
再者,教师应具备自身的道德品质,应以行动教育学生,以对学生的礼貌、言谈举止的礼仪、自身的学习态度以及自身的行为举止榜样,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教师的正确指示,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
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既要在表达思想上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也要尊重学生的客观责任。
要以教师的工作主体地位负责任,以交流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索力量,让学生更多的发掘自己的能力。
二、教师的道德伦理特点教师的道德伦理行为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要以教师的职业操守作为教育行为的基础,超越自身的意志对学生的教育行为承担责任,要更多的去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在文化传播上起到正面作用。
其次,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作用,将自身的价值观以及知识传承给他人,本着不良思想不传播的原则,尊重把握自身的专业责任,以正能量传播。
再者,要以诚实为本,让学生对教师有信任,鼓励学生追求真理,把学习要求细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有自信心,用真实的状态体会当真,让学生有激情。
最后,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利用有针对性的辅导,批改的方式、教育的方式,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照,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实现学生的教育目标。
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则是承担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责任。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以及教师如何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来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伦理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的一套伦理准则和价值观。
教育伦理强调的是教育实践的正义、诚信、公平等核心价值观。
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为目标,遵循合理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相互尊重和尊重学生的权益,公正对待学生,不歧视和偏袒任何学生。
与教育伦理相辅相成的是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充分理解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尊重学生的人权和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应该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不搞权谋和私利,不参与不正当的活动或行为。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提升。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知识,通过专业培训和学术研究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还应该遵守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相关规章制度,不违反教学纪律和职业规范。
除了遵守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之外,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关系建立。
教师应该倾听和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应该尽力提供支持和帮助,确保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
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遵守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的教师能够创设一个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身素养的提升也将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升。
然而,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在实践中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教师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学生的多样性和特殊需求,家长的期望压力,评价制度的不完善等。
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教师应该保持理性和冷静,坚守职业操守,维护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底线。
师德师风教育的伦理规范
师德师风教育的伦理规范师德师风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位素质高、道德规范、言传身教的教师不仅能够有效教授知识,还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公民。
因此,师德师风的教育具备着伦理规范的重要性,本文将探讨师德师风教育的伦理规范。
一、坚守职业道德作为一名教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平时的工作中,坚守职业道德是重要的伦理规范之一。
教师应以真实、可靠、诚信为标准,正直、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在教育过程中,不应有任何歧视、偏见或对学生进行不公正的对待。
二、尊重学生权益师德师风教育的伦理规范之一是尊重学生的权益。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兴趣和需求。
不应批评、污辱或威胁儿童,并确保学生的知情权和隐私权不受侵犯。
同时,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公平、公正的评价和对待。
三、保护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精神健康。
师德师风教育的伦理规范之一是杜绝任何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体罚、辱骂、侮辱和霸凌等。
教师应建立和谐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的安全感和自尊心。
四、保持专业发展教育行业不断发展变化,作为一名教师,保持专业发展是师德师风教育伦理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应积极参与专业发展培训、学术研究和教育改革等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五、倡导诚信学风诚信是教育的基石,也是师德师风教育不可或缺的伦理规范。
教师应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作弊等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
同时,教师还应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态度,培养正直、诚信的学习风气。
六、关爱学生情感需求学生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对象,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是师德师风教育的伦理规范之一。
教师应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生建立信任和互动的关系。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
七、践行社会公正教师是社会的引路人,应该在工作中践行社会公正。
教师应通过教育教学,传授公民道德、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德性伦理性质探讨
教师德性伦理性质探讨在康德看来,自然的历史是由善开始的,因为它是上帝的作品668。
他认为,道德就是“我们应该据以行动的无条件的命令法则的总体,其本身在客观意义上已经就是一种实践”6140。
“君子以成德为行”也是这个含义,即人生的价值在于成就品德而行事。
也就是说,我们研究德性,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有德性的人,达到个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这个终极目的,过上幸福的“好的生活”,对群体来说就是达到“好的社会”,即达到个人实现德性与社会趋于善相统一的一个动态的统一体7。
从传统人伦观看教师德性。
教师作为公职人员,其人性的完美应该如亚当斯密所说的“多体会他人的而少只顾自己的感受,束缚我们自私的并发挥我们仁爱的感情”8。
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在教师德性当中,便是教师德性的使用与教师及其它人之间的关系。
苏格拉底曾否认自己是教授美德的教师,只劝告人们要关心美德。
所以,有德性的教师要让美德的接受者们相信,教师所实行的并不是向他们教授美德,而是告知他们生来就具有充分的公民义务并需要准备为此承担相对应的道德责任。
劳特伦斯曾说,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贤人美德也仅仅真正美德的一种“反映”,而真正的美德仅属于哲人9。
所以,传统人伦观上的教师德性伦理关系,并不是一种教与学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师并不是道德专家也不是伦理巨人,而是一个稍微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普通人。
从哲学观看教师德性。
对人来说,善就意味着对自身和他人的保全有功效,这也是至上的道德德性。
在哲学和科学观点中,道德德性是真实的智慧。
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于适当的人、出于适当的原因、以适当的方式去感受这些感情,就既是适度的又是最好的。
这也就是美德的品质”10。
追问一切存有的本原与目的的哲学,是一种纯粹理论的学说,哲学生活若离开一些道德德性是不可能实行的,但是,道德德性的最终根据和目的却只能在道德之外即在理论中找到,从根本上来说,道德德性的尊严只有根据这个目的才能得到理解,所以,德性本身终究不是目的,按施特劳斯的说法,“如果这些德性仅仅被理解为服从于哲学且是为了哲学,这便不再是一种对德性的道德理解”11。
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制度
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制度教师是社会的栋梁,为了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学生,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制度。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制度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
一、规范教师行为的重要性教师行为的规范是教师伦理规范制度的核心。
规范教师行为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确保教师在课堂上做到公正、公平、负责任。
同时,规范教师行为还可以树立良好的师范形象,为教育事业树立良好的示范。
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内容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应包括教师的职责、原则、义务等内容。
首先,教师的职责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的知识和品德。
其次,教师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公正、客观、尊重等。
最后,教师还应承担起保护学生权益、传播正确价值观的义务。
三、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实施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实施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伦理素养;同时,教师自身也应提高自律意识,积极履行伦理规范。
四、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对教育事业的意义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建立与实施对于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其次,它可以创造公平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它还可以推动教育事业不断进步,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
五、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挑战与解决方法教师专业伦理规范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伦理意识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加强教师职业倫理教育,提高教师伦理素质;同时,可以加大对教师的监督力度,加强对规范的执行。
六、教师伦理规范与教师职业发展教师伦理规范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遵守伦理规范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声誉,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同时,教师伦理规范也是教师成长的动力和指导。
七、加强教师伦理规范的监督机制为了保障教师伦理规范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教师行为进行监督并及时纠正;同时,也可以建立多层次的评估体系,对教师的伦理素质进行评价。
学校师生伦理规范
学校师生伦理规范学校师生伦理规范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内部遵守的道德规范。
它起到约束和引导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对于保持学校正常秩序、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教师、学生和共同责任三个方面展开回答。
一、教师的伦理规范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和灵魂,他们的行为举止以及教育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因此,教师的伦理规范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应以身作则。
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要求。
他们要诚实守信,不得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
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得进行身体、精神上的伤害。
其次,教师应尽职履责。
教师既要关注学术教育,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进程,促进学生成长为有道德、有能力的公民。
最后,教师应保护校园和谐氛围。
教师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和创建者,他们应当致力于营造一种和谐、积极的学习环境。
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不欺凌同学,不进行暴力行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学生的伦理规范学生是学校的未来,他们的行为和品德应该符合学校的伦理规范,为自己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首先,学生应尊重教师。
学生应该尊重教师的教学权威,严禁对教师进行辱骂、威胁或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
同时,学生要按照规章制度参加集体活动,执行教师的指导和要求。
其次,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维护教育秩序和学校的正常运转的基础。
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考勤制度,按时上下课,不迟到早退。
同时,学生要爱护公物,不破坏学校财物,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
最后,学生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要按时完成作业,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不得抄袭作业、考试作弊。
他们应该遵循学术道德,尊重知识的创造和传播。
三、共同责任学校师生伦理规范的落实不仅是教师和学生个人的责任,也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责任。
只有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的责任,才能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学校伦理氛围。
教师德性伦理内容及其特点
教师德性伦理内容及其特点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教师的德性伦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从教师德性伦理的内容及其特点着手来论述。
一、教师德性伦理的内容1.重个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尊重他们的权利,尊重他们的精神文化,不拘泥于空泛的道德说教;2.行公平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保持公正,遵循公平原则,切实履行教育公平的义务;3.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要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自觉做好学习、守则,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勤奋刻苦,热爱劳动,崇尚知识;4.重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能强加自己的观念,应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多的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特点;5.认真履行职责:教师应该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做好父母和学校的期望;6.尊重学生的精神修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精神修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做到思想觉悟,积极培养学生的热爱劳动,克服拖拉缓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师德性伦理的特点1.有现实意义和使命感:教师的德性伦理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使命感,要求教师以更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以此来指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2.求系统和深刻:教师德性伦理要求教师拥有系统的教育理念,要求具体到每一个学生,把握每一个细节,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挖掘;3.调思想觉悟和实践:教师的德性伦理不仅仅要求他们拥有专业的教学技能,还要求他们有较强的思想觉悟,能够认识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发展趋势;4.求以身作则:教师必须以自身的言行来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对学生要严格要求,比如要求学生勤奋学习,但也要以身作则,不能言传不一;5.立良好的沟通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良好的沟通模式,要互相尊重,多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教师的职责,并切实遵循学习规范。
综上,教师德性伦理是教师行为中能够反映教师道德层面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指令教师尊重学生,以身作则,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遵守公平原则,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及尊重学生的精神修养等。
浅谈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
浅谈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内容摘要本文将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分析的对象,从“伦理”、“道德”古今的涵义分析,引申出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并将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作比较。
通过对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分析,以此来培养教师的责任;通过对新时代的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内涵的分析,从而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的每一个过程,要时刻牢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善信之”的“为师之道”,从而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字:伦理,道德,关系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刻地变革着中国的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改变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样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伦理观,人们已不在单一的从形式上去看待师生的关系,而是从本质上去理解教育的伦理。
而作为从事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教师,在今天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基本上还是保持着无私奉献的道德风尚,甘于淡泊、不计名利,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一.教育伦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育伦理的内涵:要搞清楚教育伦理的内涵,首先要分析一下“伦理”的含义。
从中国的词源中来看,“伦”本意是辈、类的意思,“理”是条理、道德的意思,伦、理二字,最早见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永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在这里“伦理”已经表示为道德的理论的意思,有人伦之理。
《孟子》也曾有言:“察于人伦”,“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以明人伦也。
”这时的“伦”字开始具有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味。
赵歧在解释孟子所谓的“伦”的含义时,则说:“伦,序……识人事之序,”还有一种解说为:“伦者,纶也。
”一辆车要由两个轮子协调才能运转,轮喻人群的协调,交往关系。
另一种解释为:“伦者,纶也”。
纶线连贯为布帛,引申为人际交往或关系,但无论何种解释,古人之伦主要指人际关系,所以伦理就是人际关系及其调整的客观规则。
教师师德的教育伦理与原则
教师师德的教育伦理与原则教育伦理是教师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在教育伦理中,教师师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师行为准则的核心。
教师师德的教育伦理与原则,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师师德的教育伦理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引导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
只有真正尊重和关爱学生,教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公正公平,激发潜能公正公平是教师师德的教育伦理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教师应该以公正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不给予任何学生特殊待遇。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
同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公正公平地对待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责任担当,勇于创新教师师德的教育伦理要求教师具备责任担当的精神,勇于创新。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他们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质量负责,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负责。
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教师还要关注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知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
只有具备责任担当和勇于创新的教师,才能引领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诚实守信,传播真知诚实守信是教师师德的教育伦理中必不可少的原则之一。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教师要对学生负责,不撒谎、不虚伪,真诚对待学生。
教师要以学术的精神,传播真知,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抄袭、不剽窃,保持学术诚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五、和谐互助,建立良好关系和谐互助是教师师德的教育伦理中关键的原则之一。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学伦理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学伦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伦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石。
作为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人,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教学伦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学伦理的内涵和重要性。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秉持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则。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应该以身作则,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绪影响学生,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多样性,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不偏袒,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和关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教师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公平地评价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偏软、不偏硬,给每个学生公正的评价和指导。
此外,教师还应该保守学生的秘密。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信任关系,教师应该严守学生的隐私,不泄露学生个人的任何信息,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教师的教学伦理教学伦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一系列准则和道德规范。
教师的教学伦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关注教学质量和效果。
首先,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其次,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探索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教师编制的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
幼儿教师编制的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作为幼儿教师的一员,我们肩负着教育儿童、培养未来的使命。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责任的岗位上,我们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师编制中的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以及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案例研究以支持我们的讨论。
一、教育伦理的重要性教育伦理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和原则。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时刻牢记教育伦理的重要性,因为它能够指导我们为人师表的行为和态度。
首先,教育伦理能够保护幼儿的权益和利益。
幼儿是我们的学生,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我们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人格和尊严,确保他们在学校得到平等的对待和适当的关爱。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活动中严格遵循伦理准则,不偏袒、不歧视,让每个幼儿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其次,教育伦理有助于我们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积极的氛围,鼓励幼儿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伦理准则,以身作则,做出正确的行为示范,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最后,教育伦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位教师如果具备良好的教育伦理,他的教学质量会得到提升。
因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面对各种情况和问题,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当我们有了正确的伦理准则作为指导,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挑战,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行为中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标准。
它是教师个人修养和职业素养的具体化表现,对于幼儿教师编制来说尤为重要。
首先,职业道德能够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形象。
教师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我们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对教师的评价。
如果我们以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并以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待工作,我们就能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其次,职业道德能够建立起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特殊的,需要建立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
浅析论教师的教育伦理问题
浅析论教师的教育伦理问题摘要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其职责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存在教育伦理问题,如虐待学生、违规收费等。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深入分析教育伦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教师、教育伦理、伦理问题、学生、品德、价值观引言教育伦理问题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违背道德准则、违反伦理规范的行为。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以身作则,诚实守信、兢兢业业。
然而,现实中存在一些教师不仅忽视伦理问题,甚至滥用权力、伤害学生。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教育伦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解决这一问题。
1. 教育伦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教育伦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 道德观念缺失一些教师对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容易忽视伦理规范,对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不力。
1.2 权力滥用一些教师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对学生进行虐待、体罚等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规范,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
1.3 绩效压力教师在当前教育体制下,面临着较大的绩效压力。
为了达到高绩效的要求,一些教师可能会不惜以不正当的手段提高学生成绩,例如作弊等,这也是教育伦理问题的一种表现。
2. 对策和建议为了解决教育伦理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2.1 加强教师的伦理道德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教师的伦理道德教育力度,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伦理素养。
同时,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伦理规范,确保教师遵守道德准则。
2.2 加强对教师的监督和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
对于存在教育伦理问题的教师,应采取严厉的纪律处分措施,以起到警示作用。
2.3 构建健康的教育环境学校要构建健康的教育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让学生在阳光、和谐的氛围中成长。
教师的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
教师的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教师是社会中具有崇高职责的群体,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遵守一定的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以保证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的概念、教师的道德责任以及提升教师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的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的概念1.1 教育伦理的概念教育伦理是指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它涉及到教师职业行为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的评判标准等方面。
教育伦理要求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伦理责任和社会责任,进行真实、客观、公正的教育。
1.2 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应当遵守的规范和要求。
它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规范,是对教师从业者在工作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的总称。
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善于探究和创新,在教育工作中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二、教师的道德责任2.1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通过言传身教,教师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并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2.3 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三、提升教师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的途径3.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为教师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
要通过教育培训、评价考核等手段,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引导,促进教师自觉履行职业责任。
师德师风建设与教育伦理
师德师风建设与教育伦理教师作为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伦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正确履职、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而教育伦理则是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公平和公正的基础。
本文将从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伦理的重要性、现存问题和改进办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至关重要。
首先,师德师风是教师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
教师要以身作则,带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榜样,并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面发展。
其次,师德师风对于维护教育秩序和学校声誉至关重要。
只有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师,才能确保教学质量和学校形象的提升。
此外,师德师风还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的养成对学生成长的心理影响不可小觑,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帮助学生顺利成长。
二、现存问题和挑战目前,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教师缺乏职业操守和责任心,出现违纪违规的行为。
一些教师懒散敷衍,缺乏对待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甚至存在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
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不够理性和平等。
一些教师对学生存在不公平对待的现象,例如刻意偏袒某些学生,或者对某些学生排斥孤立等。
此外,教育环境不够纯净,在一些教育机构中,仍存在商业化运作,以及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等问题。
三、改进办法和策略为了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伦理的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办法和策略。
首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育。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操守。
其次,建立健全的教育监督和评价体系。
通过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评估和监督,并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嘉奖和激励。
同时,建立学生和家长的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教师违纪违规问题。
此外,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伦理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伦理教育伦理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
在幼儿园教育领域中,幼儿园老师的教育伦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幼儿园老师的教育伦理。
一、坚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石。
幼儿园老师在工作中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职业操守,以此为基础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在实践中,幼儿园老师应该具备以下三点职业道德。
1.严守纪律教育是一个规范化的活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幼儿园老师应该始终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并通过遵守纪律来确保学生的成长和安全。
因此,幼儿园老师应该尽可能地遵守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如不迟到早退、准时上下课等。
此外,在幼儿园管理和教育中,老师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切勿因为自己喜好或个人原因对某些孩子有偏见和歧视。
2.保护隐私在幼儿园中,教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需要与孩子们和家长建立起互信关系。
这就要求幼儿园老师必须尊重每个家庭的个人隐私权,并且不能随意透露家庭和孩子的私人信息。
所以,幼儿园老师必须认真履行保密责任,将孩子们、家长和教育机构之间的个人信息和活动机密严格保密。
3.不在教育工作中操纵任何经济持续性利益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老师们应该避免利用经济持续性以推动个人利益。
幼儿园老师应该实现奉献精神,并用情和认真的敬业精神来实践职业伦理的精神。
二、关注幼儿健康安全作为幼儿教育从业人员,幼儿园老师的第一要务就是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保护孩子的健康安全,幼儿园老师需要时刻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卫生工作卫生工作是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幼儿园老师应该提高个人卫生水平,做好洗手、消毒等卫生常规操作。
此外,幼儿园需要保持干燥、清洁、通风良好。
如有传染病爆发,要及时通知家长,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疫情防控措施。
2.发现和预防安全隐患幼儿的安全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职责。
因此,幼儿园老师需要时刻注意发现和预防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如有危险现象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向同事或上级报告。
教师职业伦理准则
教师职业伦理准则一、教师使命和价值观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他们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教师应当坚守教育伦理,始终秉持人道主义、公平公正、真实诚信的核心价值观。
二、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
教师应当做到公正评价学生,不以个人喜好为依据,给予学生公平的学习机会。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应当遵循科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工具,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不仅要在知识和技能上不断提升自己,还要关注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的发展。
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创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人格修养和职业道德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教师应当遵循道德规范,不利用职权谋求私利,不偏袒独爱学生,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
六、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教师应当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教师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携手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七、教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教师应当时刻关注自己的教学效果,并随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师要接受他人的评价和批评,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八、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安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身权益和精神需求,保护学生的隐私。
教师要关切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学生的问题。
九、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教师应当积极与同事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教师之间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互相尊重,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十、社会责任和服务意识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教师的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
教师要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和热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结:教师职业伦理准则是教师行动的准则和底线,对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师德师风与教育伦理与人文素养塑造与引导方案
教师师德师风与教育伦理与人文素养塑造与引导方案一、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教师师德师风是教师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体现,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具备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不仅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还能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推动教育公平与公正。
二、培养教师师德师风的途径1. 强化师德教育通过组织教师道德伦理与教育伦理的培训,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与道德素养。
2. 搭建师德交流平台建立教师师德交流平台,让教师们能够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和观点,互相学习借鉴,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
三、教育伦理的重要性教育伦理是教育实践中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体现,是教育者对学生负有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的表现。
教育伦理的遵守和落实,能够确保教育过程的公正、公平和合理。
四、教育伦理的培养途径1. 深化教育伦理教育通过教师培训、教育法律法规宣讲等形式,加强教育伦理的教育,提高教师对于教育伦理重要性的认识。
2. 融入课程中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教育伦理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五、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人文素养是指个体在与人类思维、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相互关联时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教育者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六、培养教师人文素养的途径1. 学术研究教师应通过参加学术研究活动,不断扩充自己的学术视野,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
2. 丰富的课外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如音乐会、美术展览等,培养教师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七、教师师德师风与教育伦理与人文素养的关系教师师德师风、教育伦理与人文素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育伦理与人文素养的基础,而教育伦理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践行师德师风。
八、教师师德师风与教育伦理的具体体现1. 尊重每个学生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不歧视、不偏袒,为学生提供公正公平的教育环境。
做一名伦理型教师:教师角色的伦理向度
做一名伦理型教师:教师角色的伦理向度教师应该具备教书育人的伦理责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本质,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伦理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术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尊重、宽容、友爱和互助。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和表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追求,实现自我人生目标。
教师应该具备公正公平的伦理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公正公平,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
教师要遵循公平原则,不因学生的家庭背景、成绩排名等因素对学生有任何偏见,要坚持公正原则,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和试卷时要客观公正,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公正地对待每一份作业和试卷,不因个人情感或其他原因对学生成绩做任何调整。
教师要做到公正无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给学生留下任何不公正的感觉。
教师应该具备严谨求实的伦理态度。
教师是学生的知识导师和人生引路人,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和道德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备严谨求实的教育态度,不仅要深入了解教学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传身教。
教师要严谨对待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不对学生进行虚假宣传和误导,不传播错误的知识和信息。
教师要做到求实务实,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境界,做学生的知识导师和精神引领者。
教师应该具备诚信守信的伦理品格。
诚信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守信是教师的行事准则。
教师要诚实守信,不做虚假宣传和不良引导,不进行以权谋私和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不给学生带来任何负面影响。
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诚实待人,不做虚假、不端的事情,做到守信承诺,信守立场。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好表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为学生成长做出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教师的教育伦理规定性及其德性塑造
作者:邱太海
来源:《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2年第12期
一、教育伦理的涵义
“教育是人类一项杰出的道德事业。
”教育实践后于道德实践,教育活动首先是项道德活动。
从思想到制度、从目标到过程,它都应合乎先进的道德规范,都应内在地体现先进的道德理想和伦理精神。
教育伦理就是指教育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价值性的关系。
它不仅涉及教育中人的行为,而且也涉及教育的制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结果、评价等。
换言之,教育伦理,是指“在教育历史发展历程中共同存在的体现教育本性的道义假设和伦理精神”。
这种道义上和伦理上的属性伴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
二、教师的教育伦理规定性
教师的教育伦理规定性是教育伦理中关涉教育者行为的价值要求。
它主要通过教师劳动的伦理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伦理关系,以及教师与自己的伦理关系表现出来。
(一)教师劳动的伦理关系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教师与自身劳动的伦理关系表现为教师在自己的劳动中面临多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从而呈现出多元的利益关系。
最直接的有: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及群体的利益关系;教师个体与同行个体和群体的利益关系;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利益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利益关系;教师与社会以及教师与自己的事业的利益关系,等等。
处于丰富的社会关系中,教师的劳动必然使教师经常处于一定的利益取舍之中。
其表现为:第一,教师个体的劳动投入和他的劳动效益之间的关系。
所有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劳动得到应有的收获,包括学生的成长,学生、同行以及社会的尊重和回报,等等。
第二,教师集团的利益关系。
教师作为一个群体希望获得本职业群体所应有的社会威望、社会尊重和物质待遇,同时也希望群体成员之间有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完成本集团的教育使命。
第三,社会利益关系。
即要求教师培养合乎社会需要的人才。
而教师的教育观念可能与之一致,也可能与之矛盾。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并不能完全依据自己处理教育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因为教师毕竟要受到一定的制约或监督。
有两个重要的制约方面:一是宏观社会制度的制约,二是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制约。
这些制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制约的外在性。
而外在性又决定着教师可能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可能在教育活动中对制度的要求大打折扣。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持什么样的态度,投入多大精力,是难以用行政监督和经济奖惩去规范的,也不易用“量”的指标来要求和评估,而主要是由教师自身的自律性高低决定的。
离开了自觉主动性,教师的道德行为就难
以实现。
所以,对这些利益关系的协调更大地是取决于教师的自律性。
在利益冲突中作出的合乎教育伦理要求的价值选择。
(二)教师与学生的伦理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两大基本要素,也是教育伦理关系中的一对基本范畴。
教师与学生的伦理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的爱与公正。
1.教师的爱
教师的爱,是指对受教育者合理的共同利益的谋求、对教师责任与义务之毫不推卸的遵循、对受教育者人格尊重和对受教育者发展负有高度责任的认同。
第一,教师的爱表现在对学生心态的正反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爱心;二是教师对学生的高度宽容。
而这两个方面又是互相关联在一起的。
在对学生的无条件爱心问题上,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罗杰斯(Carl Kanson Rogers)从人格心理的角度作出过卓越的解释。
那就是:教师必须保持对学生的“无条件关怀”。
第二,教师的爱也体现为对学生的尊重,就是要把他当作权利主体,不仅仅是使学生免受伤害,而是创造一个教育环境和社会氛围以使他们能够自由地享有生存与发展的权利、选择与判断的权利、理解与表达的权利、创造的权利、在教育中获得快乐与幸福的权利。
2.教师的公正
教师的公正,是指教师把每个受教育者应该得到的合理需要、合理评价给予他。
具体地说,“是指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不偏袒,不偏心,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籍贯、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一视同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个学生。
”
教师公正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公正。
概括地说,教师对学生的公正最主要的是要做到:第一,平等地对待学生;第二,爱无差等,一视同仁;第三,实事求是,赏罚分明;第四,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第五,面向全体,点面结合。
教师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有别于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因材施教”也许是一个特例。
这有待于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深切地体察教育现场的基础上作出明智的公正也许有失平等的举措。
所以,教师要面对每一个学生,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促进其“整体性人格的生成”。
这正是教师公正态度的正确选择。
(三)教师与自己的伦理关系
一方面,教师本身作为教育的中介或工具具有丰富的伦理色彩,即是说教师通过自己的榜样去教育自己的学生,从而使教育的中介赋有了伦理色彩。
所以,作为教育的一大影响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然要注重自身的示范导向作用。
教师教育学生,要通过言教,这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更多是通过身教实现的,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对教育者的行为要求很高,这种要求得到了满足,就能增强教师的教育威望,形成教师教育学生的人格力量,使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中学会做人和做事。
因此,我国传统教师的角色赋有“传道者”的色彩,教师被视为道德的典范,在社会制度层面上具有“模式维持”及“文化传递”的功能。
教育的鹄的在于“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所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礼智若师,则是圣人也。
”
然而,师道尊严长期以来不可亵渎,纯然的上下尊卑关系严重地束缚了师生关系,并且导致“唯上、唯书,不唯实”的陋习。
学生的人格尊严没有得到基本的尊重、主体性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正是由于主体性的张扬,对教育内部矛盾的新认识——学是目的、教是手段,以及生命伦理的昭示——学生是具有独特的生命体、富有潜能的生命体、充满体验的生命体,逐渐消解了师道尊严,使教师与自己的伦理关系中弥漫了教育民主的气息:教育过程是一个建基于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师生在这一共在的科学共同体中平等对话、共同发现、分享、成长。
另一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了教师教育的时代必然。
“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成为当下教师对自己伦理要求的真实写照。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终生教育取向,走自我专业成长道路的价值性选择。
它是时代要求下,教师自身成长,挑战自我的伦理要求。
三、教师的德性塑造
教师的教育伦理规定性是教师德性塑造的认识基础。
教师德性的塑造是一个从观念到行为,从体悟到信念,从内部驱动到外部支持,从低级伦理诉求到高级伦理境界,从他律到自律到自由的复杂历程。
(一)树立正确的教师德性价值观
教师德性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内在动力。
教师的德性对学生而言,表现为一种与正直同源的德性以及乐于为学生服务的态度,是教师工作带来的利他价值。
对于教师本人而言,拥有教师德性就会产生一种对教育、教学实践而言的内在价值,即对教师自身而言的一种高尚感。
比如,教师所教的学生取得了好成绩时,教师由此会获得内心的愉悦体验;教师自己取得了对教育实践行之有效的科研成果后而获得的成功感。
(二)基于教育实践感悟教师德性
教师德性有待于在教育实践中体验生成。
在教育实践中体验教师人格的魅力所在。
在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爱戴之后,在转化后进生之后,在感化问题学生之后,在“桃李芬芳”之后,体味师德的神圣与尊严,从而坚信教师德性的价值。
(三)经由反思与自我修养升华教师德性
当前,有人认为存在着五个方面的师德问题:第一,“人在曹营心在汉”——缺乏事业心;第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进取心;第三,对待后进生冷漠无情——缺乏热情与爱心;第四,经不起金钱诱惑——物欲熏心;第五,师表意识淡薄——形象扭曲。
尽管,这些现象是典型的,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只有通过自觉的反思,在反思中以教师的德性要求进行自我对比,与身边的模范典型横向对比,找差距、寻办法,克服困难,从而升华教师德性。
(四)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促进教师德性的生成
教师德性的塑造,一方面来自于内部动力系统——提高对教师德性的认识、进行教师德性体验、反思与升华;另一方面,亟待有效的制度供给的外部保障系统。
诸如:(1)教育制度的伦理合理化,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均等;(2)教育评价制度的伦理合理化,以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3)学校管理制度、教师福利保障体制的伦理合理化,以有利于营造教师德性塑造的和谐氛围。
总之,教师德性的塑造需要教师道德主体的自觉与一定社会氛围相和谐。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彰显、多元价值纷呈、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教师德性的塑造亟待增强教师自身的免疫力和道德践行能力,同时也有待于政府的价值主导和全社会尊师重道从舆论到相应制度氛围的形成。
(作者单位:四川达县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