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治疗冈上肌肌腱破裂
21例关节镜下双排桥式缝合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护理
镜 修 复 技 术 固定 强 度 更 大 , 效果更 好_ 1 ] 。通 过 手 术 前 后 合 理 患 者术 后 6 个 月 患 肩 功 能 均恢 复 正 常 , 平 均 随访 1 4月 ( 4 ~2 4 的护理 , 系统 康 复 指 导 , 患 者 能够 更 快 的 回归社 会 , 我 院 于 月 ) 未 出现 术 前 不 适 症 状 。 2 1例 患 者 中 , 有 2例 患 者 未 按 照
的满 意恢 复 。 关键 词 关 节镜 ; 双排 桥式 缝合 ; 肩袖 损伤 ; 护理
中图分 类号 R 4 7 3 . 6 文献标 志码 B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9 1 4 3 . 2 0 1 3 . 0 2 . 0 0 5 文章编号 1 0 0 6 — 9 1 4 3 ( 2 0 1 3 ) 0 2 — 0 1 0 3 — 0 2
袖 全层 断 裂 。
例 严 重 恐 惧 患 者 拒 绝 次 日手 术 , 通过 播 放 手 术 宣 教 视 频 、 成 功
1 . 2手 术 方 法 采 用 气 管 内 插 管 的 全 身 麻 醉 , 患 者“ 沙滩 椅” 康复患者资料等措 施 , 患 者 顺 利 接 受 了 手 术 。 因此 在 术 前 1 位 。 自肩 关 节后 方 进 入 关 节 镜 , 检 查 整 个 肩 关 节 。之 后 将 关 天 由病 区 主 管 护 士 根 据 患 者 的 心 理 状 况 、 受 教 育 程 度 和 预 判
节镜置人肩 峰下间隙 , 以刨 刀、 射 频清 理肩峰 下 间隙 , 找 到 破 承 受 能 力 对 其 病 情 和 手 术 及 相 关 问题 进 行 心 理 疏 导 是 十 分 必 裂 的 肩 关 节 镜 下 双 排 固定 : 关 节镜 下 , 骨床 准备完 毕后 , 距 肱 要 的 。术 前 宣 教 应 实 事 求 是 的 告 诉 患 者 , 手 术 的 完 成 只 是 疾 骨 头软骨边缘 3 ~5 mm 处 的肱 骨 大 结 节 骨 床 上 , 置 人 带 线 锚 病 治 疗 的一 部 分 , 术 后 坚 持 不 懈 的康 复 过 程 与 取 得 良好 的 治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术后护理
明显 , 予静脉给 消肿脱水药物 。注意观察 体温变化 ,
观察 切 口有 无 红 、 肿、 热、 痛 等 表 现 。术 后 保 持 负压 引
双排缝合桥技术是最 近出现 的一种全新 的肩袖修补
技术 , 生物力 学 试验 已证 实双 排 缝合 桥 固定 技 术 比其 它 修复 技 术 固定 强 度 更 大 , 效 果 更 好 ] 。2 0 1 0年 6
月至 2 0 1 2年 6月 , 本 院骨科 对 2 6例肩 袖 全 层撕 裂 患
以有效促进肩袖全层撕 裂患者术后 肢体功能恢复 , 提 高治疗效果 。
关键 词 关节 镜
肩袖 全层 撕 裂
双排 缝合 桥技 术
护理
肩 袖损 伤是 肩关 节 最 常见疾 病 之 一 , 常用 治 疗 方 法 包括 开 放 手 术 、 微 切 口手 术 、 关 节 镜 下 手 术 等 J 。
治疗的肩袖全层撕 裂患者从病情观察 、 体 位护理、 疼 痛护理 、 并发症预 防及康复锻 炼等几个方面进行精心护理 。结果 : 本组患者均
获 得 8个 月 以上 随访 , 术后 患者 的 疼 痛 程 度 和 关 节 功 能 较 术 前 明 显 改 善 。结 论 : 通过 病情 观 察 , 体位护 理 , 疼痛护理 , 康复锻炼 , 可
中医正 骨 2 0 1 4年 2月 第 2 6卷 第 2期
( 总1 5 3 ) ・ 7 3・
关 节镜 下双 排缝 合桥 技术 治疗 肩袖全 层撕 裂 的术后 护理
关节镜下两种缝合方案在冈上肌腱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第24卷 第11期 中国内镜杂志 Vol. 24 No. 11 2018年11月 China Journal of Endoscopy Nov. 2018论 著收稿日期:2018-05-11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11.014文章编号: 1007-1989(2018)11-0067-06关节镜下两种缝合方案在冈上肌腱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江杨青1,姜滔2,王靖鹏1(1.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 骨科,浙江 温岭 317500;2.浙江省新华医院 骨科,浙江 杭州 310005)摘要: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两种缝合方案在冈上肌腱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136例冈上肌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68)和观察组(n =68)。
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单排改良Mason-Allen 缝合技术修复,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改良缝合桥技术修复。
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和Constant 评分。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内旋、外旋、前屈和外展情况、静息VAS、活动VAS 评分、ASES 评分和Constant 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内旋、外旋、前屈和外展情况、静息VAS、活动VAS 评分、ASES 评分和Constant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冈上肌腱损伤患者经单排改良Mason-Allen 缝合技术修复及改良缝合桥技术修复均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且改良缝合桥技术修复效果更佳。
关键词: 冈上肌腱损伤;关节镜;单排缝合;改良缝合桥技术中图分类号: R686.1 文献标识码: A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arthroscopic sutures for supraspinatus tendon injuriesYang-qing Jiang 1, Tao Jiang 2, Jing-peng Wang1(1.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enl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nling, Zhejiang 317500, China; 2.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Xinhua Hospital, Hangzhou, Zhejiang 310005,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two kinds of sutures under arthroscopy on patients with supraspinatus tendon injury. Methods 136 patients with suprascapal tendon injuries treated from January 2015 to April 2018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68)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 68).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ngle-row modified Mason-Allen suture under arthrosco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paired with an arthroscopic modified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The shoulder joint activity,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ASES score and Constant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ternal rotation, external rotation, flexion and abduction, resting V AS, activity V AS score, ASES score and Constant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Internal rotation, external rotation, flexion and abduction of shoulder joints, resting V AS, active V AS score, ASES score, and Constant score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repair of supraspinatus tendon injury by modified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pain and improve shoulder motion and function.Keywords: supraspinal tendon injury; arthroscopy; single suture; modified suture bridge technique中国内镜杂志 第24卷冈上肌腱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肩关节退行性病变,主要因撞击机制联合退变及外伤性机制所致,具有较高的致残性[1]。
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术后康复护理
通畅, 加 强巡 视 , 密切观 察 呼吸 、 脉搏 、 血氧 饱和 度等
生命 体 征变化 。4 8 h术 区 给 予 间断 性 冰敷 , 以利 于
止血、 消肿、 止痛 。注意 观 察辅 料 渗 血情 况 , 保 持 负
压 引流 管通 畅 , 观 察 引 流 液颜 色 、 性质及引流量 , 并
Re h ab i l i t a t i o n n ur s i ng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6 。 R 6 8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2 — 6 9 7 5 ( 2 0 1 5 ) 1 7 - 1 6 1 2 - 0 2
关 节 镜下肩 袖 修 补技 术 日益 成熟 , 既 往单 排 锚
作者简介 : 石 莺莺 ( 1 9 7 3 一) , 女, 浙江舟 山 , 本科 , 主 管 护 师, 护士长 , 从 事I 】 盏 床 护 理 工作
肢肿胀、 远端血运、 感 觉 和运 动 情 况 。给 予 含 高 蛋
白、 高热 量 、 高维 生素 、 易消化 吸 收 的食 物 , 以利 于机
1 . 2 方法
患者 全身麻 醉后 取健 侧 卧位 , 患 侧外 展
准 确记 录 。4 8 h内拔 除引 流 管 。另外 , 注 意观 察 患
牵引, 自肩关 节后 方 进 入关 节 镜 , 检查整个肩关节。 再 将关 节镜 置入 肩峰下 间 隙 , 常规 行肩 峰下 清理 , 必
要 时行 肩峰 成形 , 探钩测 量肩 袖撕 裂大 小 , 人 选病 例
Ke y wo r d s S h o u l d e r a r t h r o s c o p y ; Ro t a t o r c u f f t e a r ; Do u b l e r O W s u t u r e b r i d g e t e c h n i q u e ;
关节镜双排缝线桥技术结合中医定向透药技术治疗冈上肌腱全层撕裂
V A S评分 和 U C L A 评分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P< 0 . 0 5 ) 。结论 : 在 冈上 肌腱 全层撕 裂 治疗 方 面 , 在 关 节镜 下双排 缝 线桥技 术 的基 础 上采 用 中 医定
并 签署 相关 知情 同意 书 。 其他 风 湿性 关节 炎的患 者 ; ④ 合并严 重基 础性疾 病 的患 者 。 要 操 作措 施 : 患者均 采 用侧 卧 位 , 外展 6 o 。 , 前屈 2 0 。 。术 前根 据 患 者
1 . 6统 计 学 方 法 : 采用 S P S S I 8 . 0统 计 学 软件 对 数 据 进 行 统 计 分析 。
向透 药技 术 治疗方 案 , 患者临床 疗效好 , 与传 统手术 相比 , 创 伤 小, 安全 性 高, 有 利 于患者早 期功 能锻炼 恢复 , 值得 推 广。
关 键 词 :关节镜 双排缝 线桥 技术 ; 中医定向透 药技 术 ; 冈上肌腱 全层 撕裂 ; 临床 效果
中 图分类号 : R 6 8 4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6— 0 9 7 9 ( 2 o 1 7 ) 0 4— 0 0 9 7— 0 2
2 0 1 6 年 6月我 院收 治 8 4 例 冈上肌 腱全层 撕裂 惠者作 为研 究对 象, 按 照 随机数 字表 法分为 对照组 及 实验组 , 各4 2 例 。对 照组 采 用 关节镜 下双 排 缝 线桥 技 术进行 治 疗 , 实验 组在对 照组 的基础 上采 用 中医定 向透 药技 术进 行 治疗 , 对 比 两组 肩 曼节 外展 活 动度 、 肩 关节 前屈 功 能 活 动度 、
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老年肩关节脱位合并冈上肌止点撕脱骨折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运动医学中心,西安710054通信作者:郑江,E⁃mail:**********************·肩袖损伤修复·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老年肩关节脱位合并冈上肌止点撕脱骨折张亮赵赞栋康鑫任博张宪郑江【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老年肩关节脱位合并冈上肌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肩关节脱位合并冈上肌止点撕脱骨折老年病人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为(53.7±2.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8±1.3)d,均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固定治疗冈上肌止点撕脱骨折。
采用改良Constant⁃Murley评分、上肢功能障碍评分量表(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Rowe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采用测角仪评估病人术后的运动范围(前倾、外展、外旋)。
术后复查X线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本组21例随访(23.4±7.1)个月,未见骨折不愈合及肩袖再撕裂病人,2例(9.5%)由于肩关节僵硬进行了松解,1例有一次创伤性再脱位(4.8%)。
患侧Constant⁃Murley评分为84.3%±11.2%,DASH评分为(12.7±7.3)分,Rowe评分为(81.8±9.2)分,与健侧相比,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运动范围方面,患侧和健侧在前屈、外展和内旋时的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者主动外旋时的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04,P=0.018)。
结论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老年肩关节脱位合并冈上肌止点撕脱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功能效果,复发脱位率低。
【关键词】肩关节脱位;肩袖撕裂;关节镜缝线桥;老年Arthroscopic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shoulder dislocation combined with supraspinatus avulsion fracture.ZHANG Liang,ZHAO Zan⁃dong,KANG Xin,REN Bo,ZHANG Xian, ZHENG Jiang.Department of Sports Injurty,Honghu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ine College of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Xi an710054,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ENG Jiang,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arthroscopic suture bridge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dislocation of the old shoulder joint and supraspinatus avulsion fracture.Methods Twenty⁃one cases of shoulder dislocation combined with supraspinatus avulsion fracture of elderly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re were13males and8females aged(53.7±2.3)years old.The time from injury to operation was(2.8±1.3)d.All of them were treated with arthroscopic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to fix the avulsionof supraspinatus.The improved Constant⁃Murley score,upper limb dysfunction scale(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and Rowe scor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 of shoulder.An angle measuring instrumen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ange of motion(forward flexion,abduction,external rotation).X⁃ray plain films were reviewed after surgery to assess fracture healing.Results Twenty⁃on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23.4±7.1)months without fracture nonunion and rotator cuff re⁃tear.Two patients(9.5%)were relieved due to shoulder stiffness and1patient had a traumatic re⁃dislocation(4.8%).Constant⁃Murley score was84.3%±11.2%,DASH score was rated12.7±7.3and Rowe scored81.8±9.2,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ffected side and the healthy side(P>0.05for all).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in the angle between the affected side and the healthy side during forward flexion,abduction and internal rotation(P>0.05for all),bu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angle during active external rotation(t=-8.904,P=0.018).Conclusion Arthroscopic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supraspinatus avulsion fracture with shoulder dislocation in the elderly could result in active limb function and lower recurrence rate of dislocation.【Key words】Dislocation of shoulder;Rotator cuff tear;Arthroscopic suture bridge;Old ageDOI:10.3969/j.issn.1674⁃8573.2020.06.003肩关节脱位与肩袖撕裂被确定为相伴随的病理改变[1⁃2],研究发现肩关节脱位后的肩袖撕裂率与病人年龄相关,肩关节脱位复发增加了肩袖损伤的风险,同时对肩袖损伤的忽视治疗又会导致肩部功能受损和骨关节炎,大大增加复发脱位的风险。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与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比较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与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比较作者:刘成日刘彦群李成福张保健李海锋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1年第16期【摘要】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排缝合与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本院行关节镜下修复治疗的58例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双排组28例和缝线桥组30例。
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指导性功能锻炼。
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UCLA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
结果:58例患者随访12~15个月,平均13.8个月。
术前,两组UCLA和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UCLA和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缝线桥组高于双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2个月,两组UCLA和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个月内,两组未出现感染、锚钉拔出、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复查MRI显示,双排组再撕裂2例,发生率7.14%;缝线桥组再撕裂1例,发生率3.33%。
两组再撕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429,P>0.05)。
术后6个月时复查MRI显示肩袖愈合良好,未发生再撕裂。
结论:关节镜下双排缝合与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撕裂均能取得良好疗效,而缝线桥技术的療效优于双排缝合技术,有利于腱-骨愈合和早期康复,能有效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关节镜肩袖撕裂双排缝线桥Clinical Efficacy Comparison of Double-row Suture and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for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Tear under Arthroscopy/LIU Chengri, LIU Yanqun, LI Chengfu, ZHANG Baojian, LI Haife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16): 0-042[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ouble-row suture and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for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tear under arthroscopy. Method: The clinical data of 58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tear who underwent arthroscopic repair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8 to October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double row group (28 cases) and suture bridge group (30 cas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instruc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after surgery.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surgery of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UCLA and Constant-Murley shoulder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surgery and 1, 3, 6, and 12 months after surgery. Result: Finally 58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15 months successfully, averaging 13.8 months. Before surger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CLA and Constant-Murley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At 1, 3 and 6 months after surgery, UCLA and Constant-Murley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surgery, and those of suture bridg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double row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12 months after surgery,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CLA and Constant-Murley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No infection, anchor pullout, joint stiffness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two groups within 3 months after surgery. Reexamination MRI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wo cases of retear in the double-row group, the incidence was 7.14%; there was one cases of retear in suture bridge group, the incidence was 3.3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retear between two groups (字2=0.429, P>0.05). At 6 months after surgery, MRI re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rotator cuff healed well without retearing. Conclusion: Both double-row suture and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under arthroscopy can achieve good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tear, but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is better efficacy than double-row suture techniqu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endon-bone healing and early rehabilita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shoulder joint.[Key words] Arthroscopy Rotator cuff tears Double-row Suture bridgeFirst-author’s address: Yanbian University Hospital(Yanbian Hospital), Yanji 133000,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16.009肩袖撕裂是导致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严重者会影响工作睡眠等生活质量[1]。
关节镜下冈上肌铆钉修补术手术记录
关节镜下冈上肌铆钉修补术手术记录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名称:关节镜下冈上肌铆钉修补术手术患者姓名:XXX手术记录:引言:关节镜下冈上肌铆钉修补术是一种常见的肩部手术,适用于冈上肌腱撕裂等肩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
本手术记录将详细描述手术过程、操作步骤以及术后处理。
第一部分:手术准备1.患者入院后,进行相关临床检查,确定肩部软组织损伤的程度,为手术做出准确的诊断。
2.患者在手术前进行适当的麻醉及消毒处理。
3.术前进行X射线或MRI检查,以确定软组织损伤范围及手术方案。
4.麻醉结束后,将患者转入手术室,进行手术区域覆盖,消毒、铺巾等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手术操作步骤1.通过关节镜检查肩关节内部,确认软组织损伤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清创。
2.切口选择采用前方或侧方,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3.使用关节镜,对肩关节进行全面检查,以寻找冈上肌的撕裂或其他损伤。
4.找到损伤后,使用特殊工具将冈上肌的撕裂边缘修整,并清除撕裂区域的碎片和瘢痕组织。
5.使用铆钉将冈上肌的撕裂边缘进行修复,确保其稳定。
6.拉力测试:在修复完成后,进行拉力测试以确保修复的冈上肌能够承受正常的肩关节活动。
第三部分:术后处理1.手术结束后,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进行适当的止血处理。
2.术后将患者转入恢复室进行观察。
3.给予患者抗生素和止痛药物,以预防感染和缓解术后疼痛。
4.根据医师建议,制定恢复训练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等。
总结:关节镜下冈上肌铆钉修补术是一种有效的肩部软组织损伤修复手术。
本手术记录详细描述了手术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以及术后处理。
对于冈上肌腱撕裂等肩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该手术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术后需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保持肩关节的功能恢复。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固定与缝线桥固定修复肩袖损伤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Vol 25|No.21|July 2021|3431关节镜下双排缝合固定与缝线桥固定修复肩袖损伤疗效对比的Meta 分析姜灵凯,魏 垒,董政权,顾晓东,李鹏翠文题释义: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在肱骨头前、上、后方形成的袖套样肌样结构。
缝合桥技术的优势:可减少锚钉的过多置入,增加肌腱与骨的接触面积和紧密度,从而促进肩袖的快速愈合。
摘要目的:缝合桥固定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肩袖修复技术。
然而,关于双排固定技术与缝线桥技术的临床结果报道却存在较大差异。
文章探究在肩袖损伤修复治疗中,应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固定与缝线桥固定技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2010年7月至2020年7月PubMed 、Web of Science 、EMbase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系统,搜索关于比较关节镜下双排缝合固定与缝线桥固定技术修复肩袖损伤疗效的文献。
采用Cochrane 手册评估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采用NOS 量表评估队列研究的质量。
提取出各研究中的数据并整理为表格,并将该研究数据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 分析与综合。
结果:①共10篇文献,735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1篇文献为随机对照试验,9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文献质量评估提示纳入文献质量较高;②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双排缝合固定技术相比,缝线桥技术在术后Constant 评分(MD =1.11,95%CI :0.12-2.09,P =0.03)、术后目测类比评分(MD =-0.20,95%CI :-0.35至0.19,P =0.000 2)、术后再撕裂率(OR =0.28,95%CI :0.14-0.55,P =0.000 2)和手术时间(MD =-14.0,95%CI :-20.54至-7.47,P < 0.000 1)方面占优势,而在术后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和术后活动度方面无显著差异。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合并Mutch Ⅰ型肱骨大结节骨折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丨年1月第36卷第丨期Chin J Bone Joint Injury,Jan. 2021,Vol. 36, NO. 1•21••论著.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肩关节前脱位 合并M utch I型肱骨大结节骨折钟名金,彭亮权,欧阳侃,柳海峰,邓祯翰,陈康,朱伟民,陆伟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广东518000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合并Mutch I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9-06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的16例肩关节脱位合并Mutch I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术中关节镜探査损伤情况并对症处理,进入并清理肩峰下间隙,HI型肩峰行肩峰成形术。
复位大结节骨折块,近关节软骨缘置入带线锚钉固定,采用缝线桥技术将尾线呈交叉“网状”覆盖骨块表面,在骨折远端使用外排锚钉固定。
结果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5个月。
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1.8周。
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前屈150°〜180°,平均163.8°;外旋40°〜65°,平均54.4°;内旋背手4例为丁5水平,5 例为T6水平,2例为T7水平,5例为T8水平;ASES评分84〜98分,平均89.3分;Constant评分86〜96分,平均90.7分;Rowe评分85〜98分,平均92.1分。
结论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合并Mutch I型肱骨大结节骨折不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效果好,而且还可以处理其他关节内合并损伤及病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肱骨大结节骨折;肩关节前脱位;关节镜;缝线桥技术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935( 2021)01 -0021 -04Arthroscopic flxation using suture-bridge double-row technique for anterior shoulder dislocation combined with Mutch type I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s ZHONG Ming-jin, PENG Liang-quan, OUYANG Kan, LIU Hai-feng, DENG Zhen-han, CHEN Kang, ZHU Wei-min, LU Wei Department of S ports Medicine, Shenzhen Second People" s Hospital,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arthroscopic fixation using suture-bridge double-row technique in treatment of anterior shoulder dislocation combined with Mutch type I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s. Methods Sixteen cases of anterior shoulder dislocation combined with Mutch type I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s treated with arthroscopic surgery between June 2016 to June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itially, an intra-articular arthroscopic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and the intra-articular lesions were treated. Then the subacromial space was cleared. Acromioplasty was performed for type III acromion. After reduction of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s, the medial row anchors were placed through the intact rotator cuff attached to the fragments and the plunged into the articular edge of the humeral head. Sutures from the medial row were pulled over the fragment and covered the surface of the fracture in a crisscross network. Finally, the sutures were tensioned and secured laterally with knotless anchors placed in the vertical portion of the tuberosity, distal to the fracture. Results Sixteen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36 months, mean 23.5 months. All 16 fractures healed, the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s healed at 8—16 weeks, mean 11.8 weeks postoperatively. At the final follow-up, the range of motion was: forward flexion, 150°—180° , mean 163.8°; external rotation, 40°-65°, mean 54.4°; internal rotation at the back, 4 patients at T5, 5 patients at T6, 2 patients at T7and 5 patients at T8. ASES score was 84-98 points, average 89.3 points. Constant score was 86-96 points, average 90.7 points. Rowe score was 85—98 points, average 92.1 points. Conclusion Arthroscopic fixation using suture—bridge double-row technique in treatment of anterior shoulder dislocation combined with Mutch type I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s not only has the advantages of minimal invasion, quick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good clinical effect, but also can deal with other intra-articular lesions,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 of humerus;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shoulder joint; Arthroscopy; Suture bridge technique肱骨大结节骨折是肱骨近端骨折的常见类型之基金项目: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研究项目(20193357019);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A2018284)通信作者:朱伟民,E-mail:*******************d〇i: 10.7531/j .issn. 1672-9935.2021.01.006一,约占肱骨近端骨折的20%, 15%~30%的肩关节脱位同时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
《2024年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全层修复术治疗张力较大的肩袖分层撕裂的临床研究》范文
《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全层修复术治疗张力较大的肩袖分层撕裂的临床研究》篇一一、引言肩袖撕裂是肩关节疾病中常见且重要的损伤类型,尤其是在参与运动较多的高强度劳作人员及高风险运动员中尤为常见。
面对肩袖的分层撕裂和较大的张力状况,治疗措施往往面临着较大挑战。
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全层修复术作为新型的治疗技术,正逐步应用于此类病症的手术治疗中。
本文就这一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及效果展开深入研究。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对具有张力较大的肩袖分层撕裂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全层修复术的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确认其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
手术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手术步骤,包括关节镜的插入、撕裂的评估、缝线桥的构建等。
同时,我们采用双排缝线桥技术进行全层修复,以应对较大的张力。
术后,我们进行了适当的康复训练指导,并定期进行随访观察。
三、结果1. 手术效果:经过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全层修复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肩袖分层撕裂得到了有效的修复。
在手术后的短期内,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也有所改善。
2. 随访结果:我们对患者进行了长期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患者的肩部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恢复。
双排缝线桥技术对于处理张力较大的肩袖分层撕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四、讨论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全层修复术在治疗张力较大的肩袖分层撕裂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该技术具有微创性,可以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和康复时间。
其次,双排缝线桥技术可以更好地应对较大的张力,使修复更为稳定。
此外,通过关节镜的辅助,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撕裂的程度和位置,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案。
然而,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限制。
例如,对于极度肥胖、有严重心肺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该手术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此外,术后康复训练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医生需要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术后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指导。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肩袖损伤78例效果观察
20233766[文章编号]1006-2440(2023)06-0607-03[引文格式]冯武,包洪卫,侯靖钊,等.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肩袖损伤78例效果观察[J ].交通医学,2023,37(6):607-609.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的肌腱在肱骨头前、上、后方形成的袖套样肌样结构,肩袖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运动损伤,约四分之一60岁左右人群、百分之五十70岁左右人群出现肩袖损伤[1],病因包括外伤、撞击、退行性病变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
缝线桥技术采用内排锚钉置于肱骨头关节面外缘,可增加骨-腱接触面之间的压力,也可承载更大的负荷,增加骨-腱接触面[2-3]。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可快速修复肌腱,桥接并压迫修复的肌腱,可提高锚钉抗拔出力,还可减少肩峰撞击,改善肌腱与固定部位间的平均压力及加压结合粗面积[4-5]。
本文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肩袖损伤患者78例,采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肩袖损伤患者78例,男性40例,女性38例,年龄28~74岁,平均58.39±4.20岁,体质量指数22.22±1.20kg/m 2,病程5.11±0.24个月。
纳入标准:(1)单侧肩袖损伤,经影像学确诊;(2)认知功能正常;(3)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假性麻痹超过6个月;(2)磁共振矢状位脂肪浸润G out al l i -er分级[6-7]3级以上;(3)骨关节炎H am ada 分级[8]2级及以上;(4)肌肉萎缩W ar ner分型[9]中度以上。
1.2手术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
完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
采用全身麻醉,患者侧卧位,肩关节专用牵引架牵引下患肢外展30°~60°,牵引重量6kg 。
《2024年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范文
《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篇一一、引言肩袖损伤是常见的运动伤害之一,尤其是大型肩袖撕裂,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产生严重影响。
近年来,关节镜手术已成为肩袖撕裂修复的主要方法,其中单排与双排缝线桥技术是两种常用的修复方式。
本文旨在比较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100例大型肩袖撕裂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单排组和双排组,每组50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
2. 手术方法单排组采用单排缝线桥技术进行修复,双排组采用双排缝线桥技术进行修复。
术后进行相同的治疗及康复训练。
3. 评价指标术后随访时间均为12个月,评价指标包括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及患者满意度等。
三、结果1. 疼痛程度经过12个月的随访,单排组和双排组在术后疼痛程度方面均有所改善。
然而,双排组在术后疼痛缓解方面表现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肩关节活动度术后12个月,双排组在肩关节前屈、外展及内旋等活动度方面较单排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肌肉力量双排组在术后肌肉力量恢复方面也表现出优势,与单排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患者满意度双排组患者在术后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单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讨论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技术在修复大型肩袖撕裂方面均有一定疗效,但双排缝线桥技术在术后疼痛缓解、肩关节活动度及肌肉力量恢复等方面表现更佳。
这可能与双排缝线桥技术能更好地重建肩袖的解剖结构和力学平衡有关。
此外,双排组患者在术后满意度方面也表现出明显优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双排缝线桥技术对手术技巧和术后康复训练的要求较高。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手术难度、患者需求及经济因素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
缝合桥固定技术治疗冈上肌肌腱破裂的围手术期护理
备皮 、 备血 , 并告 知 术 前 晚及 术 晨 禁 饮 食 , 安静休息 ,
防止感 冒。术晨监测生命体征 , 核对病人腕带、 病历 、
术 中药 物 , 更衣 后送 病人 人手 术室 , 并 更 换床 单 , 备 好 麻醉 床 、 氧气 、 心 电监护仪 、 吸 痰器 , 抢救药品。
者 的手 术 耐受情 况 , 完善术 前 检查 , 包括 血 常规 、 肝 功
能、 肾功能 、 血 电解质 、 出凝血 时 间 、 二便 常 规 、 胸部 x 线片 、 心 电图 、 腹 部 B超 、 患 侧 肩 关 节 MR I等 检 查 。
2 . 2 . 2 术后体位护理
术 后去枕平 卧 6 h , 抬高 患
肢, 予 上臂 下置一 垫 枕 , 保 持 肩 关 节 外展 约 3 0 。 , 使 肩 关 节处 于放 松 状 态 , 降 低 手 术切 口张 力 , 促 进 肿 胀 消 退, 加 快关 节恢 复 。6 h后 可 改半 卧位 , 并 使 用支 具 将
摘 要 目的 : 探 讨双排 缝合桥技 术修补破裂 冈上肌肌腱后护理 的作 用。方法 : 对接 受关节镜 下双排缝合桥 固定肌腱修补 术治疗
的3 8例 冈上肌肌腱破 裂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 , 术后按 不同阶段给 予功能锻 炼指导。采用 美国加 州大学肩关节评分 法进行 效 果评 定。结果 : 术前评分为 1 6 . 0 8± 3 . 9 , 术后 最后随访时评分为 3 2 . 1 3± 2 . 9 , 两次评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P< 0 . 0 5 。术前 肩 关节主动 外展 9 3 . 1 6 。±1 5 . 3 5 。 , 术后随访 时为 1 4 7 . 5 0 。±1 2 . 0 1 。 , 二者 比较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结论 : 使 用双排缝合桥 固定技 术修 补破 裂 冈上肌肌腱 效果 良好 , 术后合理 的功 能锻 炼和护理 对肩 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 意义。
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研究
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研究作者:张翀朱明生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 19例肩袖损伤(大型撕裂)患者,采用关节镜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
术前MRI进行肩袖损伤分型,手术前后采用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术前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Constant评分、美国肩与时协会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关节镜;双排缝线桥技术;肩袖损伤DOI:10.14163/ki.11-5547/r.2015.11.05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诊疗技术、认识程度的进步,门诊越来越多的肩袖损伤患者前来就诊。
肩袖损伤是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严重的影响着患者日常生活起居及工作学习。
既往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随着肩关节镜技术的引入,得到熟练掌握,本院目前主要采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对本院2012 年6 月~2014年5 月采用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修补的肩袖全层撕裂1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41~62岁,平均年龄(54.21±11.10)岁;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2.6±4.7)个月。
14例有明确外伤史, 6例跌倒伤侧手肘触地, 4例跌倒患肩直接触地, 4例患侧上肢外旋外展扭伤。
1. 2 入选标准①术前MRI未见局部骨质病变;②术前MRI检查及术中镜检提示损伤大小在3~5 cm;③患者经保守治疗4~6周肩部疼痛未见明显缓解;④能够达到有效沟通,并且随访时间>6个月。
1. 3 排除标准①合并冻结肩、肩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②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患者、上盂唇损伤需要固定患者、肩锁关节炎需要切除锁骨远端患者;③合并肩关节前方不稳患者、神经损伤患者和先前有过肩关节手术患者;④患者依从性差,不能遵医嘱康复锻炼及定期随访患者。
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与双排技术修复全层中撕裂肩袖损伤的疗效比较
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与双排技术修复全层中撕裂肩袖损伤的疗效比较费文勇;袁即山;真启云;谢军;丁华【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and conventional double row technique for treating the medium full-thickness rotator cuff tear under arthroscopy.Methods A total of 44 patients who suffered the medium full-thickness rotator cuff tear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were treated by suture bridge technique(SB group,22 cases) and conventional double-row technique(DR group,22 cases) under arthroscopy.The numbers of the anchors using for repairing the rotator cuff tear, time of the sugery, several scores for the shoulder function, improvement of the shoulder range of motion and the retear rate after surgery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average time of the sugery in SB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DR group (P<0.05).All the patients were reviewed and the follow-up period was 10~14 months.In the two groups, the VAS, ASES scores and Constant scores at the last follow-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of the preopertative(P<0.05),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In SB group, the number of anchors used were 1.4±0.2 and 2.3±0.3 at medial row and lateral row respectively, and the retear rate was 9.1%.In the DR group, the number of anchors used at medial row an d lateral row were 1.5±0.3 and 1.5±0.5 respectively, and the retear rate was 31.8%.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medial row anchors number between the twogroups(P>0.05),but the lateral row anchors number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The retear rate of the SB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DR group(P<0.05).Conclusions The two groups can both treat the medium full-thickness rotator cuff tear effectively, but the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has more advantages in sugery time and retear rate than conventional double-row technique.%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传统双排技术与缝线桥技术对全层中撕裂肩袖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将44例全层中撕裂肩袖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双排技术(DR组,22例)、缝线桥技术(SB组,22例)修复.对两组术中锚钉使用量、手术时间、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患肩活动范围、再撕裂率进行分析.结果 SB组手术时间短于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4个月.两组患者末次随访VAS、ASES、Constant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组术中使用内排锚钉(1.4±0.2)枚、外排锚钉(2.3±0.3)枚,再撕裂率为9.1%;DR组术中使用内排锚钉(1.5±0.3)枚、外排锚钉(1.5±0.5)枚,再撕裂率为31.8%;两组内排锚钉使用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排锚钉使用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再撕裂率SB组少于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技术修复全层中撕裂肩袖损伤均可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在术后再撕裂率及手术时间上较传统双排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7(020)002【总页数】5页(P157-160,164)【关键词】肩袖损伤;关节镜检查;线桥技术;传统双排技术【作者】费文勇;袁即山;真启云;谢军;丁华【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科,江苏镇江 212000;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科,江苏镇江 212000;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科,江苏镇江 212000;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科,江苏镇江 212000;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科,江苏镇江2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1缝线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双排修复技术,既往动物实验及解剖研究表明可以增加修复肩袖的腱-骨接触面积及压力,因此被认为可较传统的双排技术获得更好的腱-骨愈合效果[1-3],但临床上对这两种技术的比较研究较少。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技术修复肩胛下肌肌腱撕裂的疗效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技术修复肩胛下肌肌腱撕裂的疗效崔鹏;果森;曲峰;沈松坡;王国栋;董岩;周敬滨【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24(30)4【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使用双排锚钉固定技术修复肩胛下肌肌腱撕裂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22年8月北京同仁医院骨科收治的65例单纯或伴有肩胛下肌肌腱撕裂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应用双排锚钉固定技术修复治疗,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41~74岁,平均(60.30±10.28)岁。
根据Lafosse分型,Ⅱ型31例,Ⅲ型25例,Ⅳ型9例。
患者均有肩关节疼痛症状,Lift-off试验、熊抱试验、压腹试验阳性。
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evaluation form,ASES)评分。
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再撕裂等相关并发症发生。
65例中61例获得随访,4例因患者个人原因或其他原因失访。
随访时间10~30个月,平均(17.37±8.02)个月。
末次随访时患肩关节主动内旋改善,Lift-off试验、熊抱试验、压腹试验均为阴性。
VAS(0.92±0.69)分,Constant-Merly评分(88.66±4.45)分,ASES评分(89.39±4.52)分,均优于术前(P<0.05)。
结论肩关节镜下通过带线锚钉双排固定技术可解剖修复损伤的肩胛下肌肌腱,具有创伤小、功能恢复快的优点,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总页数】5页(P339-342)【作者】崔鹏;果森;曲峰;沈松坡;王国栋;董岩;周敬滨【作者单位】北京同仁医院骨科;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创伤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4【相关文献】1.关节镜下修复肩胛下肌腱撕裂的手术技巧及早期临床疗效观察2.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术联合Swivelock锚钉双固定治疗巨大及不可修复肩袖撕裂3.关节镜下缝线桥与双排锚钉修复肩袖撕裂的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
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郑可渺;余华晨【期刊名称】《浙江创伤外科》【年(卷),期】2022(27)6【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DRSBT)对肩袖撕裂(RCT)的修复疗效。
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RCT患者共6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划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分别采用缝线桥技术与传统双排技术修复。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Constant评分以及肩袖再撕裂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5.1±8.49)min,显著短于对照组为(86.30±9.52)min(P<0.01);术后12个月,两组患肩的前屈、外展、中立位外旋、外展90°内旋、外展90°外旋活动范围明显增加(P<0.01),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VAS评分明显减少,Constant评分明显增加(P<0.01),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肩袖撕裂再发生率为3.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1%(P<0.05)。
结论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较传统双排技术治疗肩袖撕裂患者的疗效相当,但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再撕裂发生率上有一定的优势。
【总页数】2页(P1152-1153)【作者】郑可渺;余华晨【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相关文献】1.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与双排技术修复全层中撕裂肩袖损伤的疗效比较2.关节镜下双排缝合与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比较3.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对肩袖撕裂患者疼痛、关节功能及再撕裂的影响4.关节镜下双排缝合与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5.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疗效对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穿线套索固定法与转全层缝合修复冈上肌腱关节侧部分撕裂的疗效比较
穿线套索固定法与转全层缝合修复冈上肌腱关节侧部分撕裂的疗效比较陈孙裕;肖展豪;王建坤【期刊名称】《中国骨伤》【年(卷),期】2022(35)3【摘要】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穿线套索固定法与转全层缝合修复冈上肌腱关节侧部分撕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1月,采用穿线套索固定法修复冈上肌腱关节侧部分撕裂21例(A组),年龄45~62(53.2±6.4)岁;男12例,女9例。
采用转全层缝合修复冈上肌腱关节侧部分撕裂24例(B组),年龄40~64(55.7±5.2)岁;男14例,女10例。
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对两组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采用MRI观察术后肌腱愈合情况,评价手术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0~27(23.7±3.1)个月,无并发症发生。
穿线套索固定法组患者ASES评分和UCLA评分分别由术前的(50.6±6.4)、(15.6±2.7)分提高至术后的(87.3±5.2)、(31.6±2.4)分。
转全层缝合组患者ASES评分和UCLA评分分别由术前的(52.3±5.6)、(16.8±2.4)分提高至术后的(90.1±4.8)、(32.1±2.8)分。
组间术前及术后ASES评分和UCL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术后肩袖愈合情况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2.374,P=0.128)。
结论:采用关节镜下穿线法套索固定法和转全层缝合法修复冈上肌腱关节侧部分撕裂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穿线套索固定法修复是一项新的穿腱技术,更好地保留了未损伤的冈上肌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为 危 险区 。 冈上 肌 肌腱 损 伤撕 裂 在 肩 袖 损 伤 中是
术后 随访 时 为 ( 1 4 8 . 5 4 。±1 2 . 3 1 。 ) , 二 者 比较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
4 讨
论
肩袖 由肩胛 下肌 、 冈上 肌 、 冈下 ] wR S u , J E B u d o f , Z P L u o . T h e E f f e c t o f A n t e r o s u p e r i o r R o t a t o r C u f f T e a r s o n G l e n o h u me r a l T r a n s l a t i o n [ J ] . a r t h r o -
治疗 冈上 肌肌腱 撕 裂是 一种 较理 想 的方法 。
2 . 9 ) 分, 二 者 比较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t = 一2 1 . 1 1 1 , P
=
0 . 0 0 0 ) 。术前 肩关 节 主动外 展 ( 9 3 . 9 0 。 ±1 5 . 7 1 。 ) ,
一1 7 . 5 2 6 , P= 0 . 0 0 0 ) 。
s c o p y , 2 0 0 9 , 2 5 ( 3 ) : 2 8 2— 2 8 9 .
成, 成袖套 样 附着 于肱 骨 的 大小 结 节 处 , 对 维 持 肩 关 节稳 定性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 当肩 关 节 外 展 时 ,三 角 肌 和 冈上肌 收缩 牵拉 使得 肱骨 头 压 向关 节 盂 , 增加 了肩
t i n c t a n a t o mi c s u b r e g i o n s o f t h e s u p r a s p i n a t u s o n h u me r a l
r o t a t i o n [ J ] . J O r t h o p R e s , 2 0 1 0, 2 8 ( 1 ) : 1 2—1 7 . [ 3 ] V o l o s h i n I , G e l i n a s J , Ma l o n e y MD, e t a 1 . P r o i n f l a m m a t o r y
关节 外展 时 的稳 定 性 J 。肩 袖 损 伤 撕 裂 容 易 发 生 在 肱骨 止点 1 c m 区域 内 , 在这 区域 内肩 袖 组织 血 供少 ,
[ 2 ] G a t e s J J , G i l l i l a n d J , Mc G a r r y MH, e t a 1 . I n l f u e n c e o f d i s .
最常见的。冈上肌分为前束 、 中束、 后束 3条纵束 , 前 束受到的拉力最大 , 所以最容易发生撕裂 J 。冈上肌
撕 裂后 主 要 表 现 为 肩 部 疼 痛 , 主动外 展乏力 、 障碍 , j o b e 试 验 阳性 。有 研 究 认 为 肩 袖 损 伤 患 者 肩 关 节 疼 痛 与肩 峰 下滑 囊 炎 密 切 相 关 , 滑 囊 中肿 瘤 坏 死 因子 、 白细胞 介 素 1 、 金 属基 质蛋 白酶 、 P物质 等 炎症 介 质 浓 度 增加 j 。所 以术 中对 有 炎 症 反 应 的肩 峰 下 滑 囊 予 以清 理 , 对术 后疼 痛 的缓解 至 关重 要 。在本 组 病 例 手术中, 做 肩袖 缝 合 前 , 常 规 先 将 肩 峰 下 炎 症 反 应 的 滑 囊予 以充 分 清 理 。有 作 者 提 出 冈上 肌 肌 腱 不 管 是
3 结 果
所有患者获得 随访 , 随访 6~1 2个月 , 中位数 8
个月 。本 组 患者 中度撕 裂 ( 撕裂 范 围 1~ 3 1 2 1 3 1 ) 2 6例 , 大撕 裂 ( 撕 裂 范 围 3~ 5 c n q ) 1 5例 。术 前 U C L A评 分
为( 1 6 . 1 0±3 . 8 ) 分, 最 后 随访 时评 分 为 ( 3 1 . 9 0±
中 医正 骨 2 0 1 4年 2月第 2 6卷 第 2期 g e l e s , U C L A) 方 法评估 , 评 测 肩 关 节 主 动 外 展 范 围。 术前 术后 数 据 采 用 S P S S 1 7 . 0软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采
用配 对样 本 t 检验 的方 法 , 检验 水准 O / = 0 . 0 5 。
合桥技术 , 它能够将肌腱加压 固定到骨床上 , 提高 了
愈合 能力 。这 种手术 方 法能使 冈上肌 肌腱 1 0 0 % 的覆 盖到原 来 冈上 肌止 点处 , 明显 优 于单 排 固定 和 传统 的 双排 固定技 术 。本 组 病 例 的术 后 肩 关 节 功 能 比术 前 显著 性提 高 , 获得 较 高 的满 意 度 , 说 明 了缝 合 桥 技 术
( 总1 1 3 ) ・ 3 3・
补技 术 已经成 熟 。关 节镜 下 修 补技 术 经 历 了单 排 固
定技 术与 传统 双排 固定 技 术 。单排 固定 技 术 不 能很 好 的恢 复 肌腱 止点 的强 度 和宽度 , 目前 临 床上 已经较 少应 用 。传统 双 排 固定 技 术 增 加 了肌 腱 与 骨床 的接 触面 , 提 高 了腱 骨愈 合 率 。但 是 它不 能 在 内外 排 之 间 形成 加压 。后来 有作 者 发 明了缝 合桥 固定技 术 J , 可 以在 内外排 之 间形 成 加 压 。本 组 病 例 手 术 是 采 用 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