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导学案1
《青山不老-梁衡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青山不老-梁衡》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作者梁衡及其作品《青山不老》的背景和特点;2. 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并分析其内涵和作用;3. 掌握小说的主题和意义,思考作品对人生的启示。
【导学重点】1. 作者梁衡及其代表作《青山不老》;2. 小说中的人物及情节;3. 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导学难点】1. 深入理解小说中的内涵和哲理;2. 善于运用逻辑思维和文本分析。
【导学过程】一、导入引言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读过的小说中,是否有一些让人难以忘怀的作品?今天我们要介绍的《青山不老》也许会成为你们心中的经典之作。
二、导入导师梁衡及其作品《青山不老》1. 作者梁衡简介梁衡,原名潘兴杰,生于1978年,江苏徐州人。
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是中国当代女作家代表之一。
其作品以清新的文字、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著称,在文学界颇受好评。
《青山不老》是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她的长篇小说处女作。
2. 作品《青山不老》简介《青山不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乡村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一个叫朱叶的女孩展开。
小说以优美的文字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纠葛和感情。
通过对朱叶的情感历程和人生轨迹的描述,梁衡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三、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及情节1. 主要人物- 朱叶:小说的女主角,一个善良、勤劳的乡村姑娘,对于生活有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 阿义:朱叶的青梅竹马,是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民,与朱叶之间有着微妙的情感纠葛。
- 阿明:朱叶的表哥,一个机灵伶俐的小伙子,对朱叶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2. 主要情节- 朱叶的成长:从一个单纯的乡村姑娘到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朱叶的成长历程是小说的主线。
- 朱叶与阿义的感情:朱叶和阿义之间的情感纠葛是小说的一大亮点,两人之间的羁绊和牵绊贯穿始终。
- 朱叶对生活的态度:朱叶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希望,她努力奋斗,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信念。
四、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意义1. 主题主要主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青山不老》教案(通用13篇)
《青山不老》教案(通用13篇)2022-12-15《青山不老》教案(通用13篇)《青山不老》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风雨同舟、肆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
重点难点:领悟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
一、导入:同学们,学习了第十五课,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知道了人类应该热爱和珍惜土地。
今天我们学习16*《青山不老》,你又将获得哪些启示呢?二、检查预习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是吗?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同学的字、词、句预习情况。
(1)字词检查1、土炕肆虐盘踞淤泥2、治理参天的杨柳归宿3、风吹沙起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如臂如股绿风荡漾第一组强调:炕与坑的区别; 虐字的写法:踞的读音。
第二组注意:参和宿的读音并掌握其他的读音;区分治和制。
第三组要求: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掌握和他们意思相近的词语和类似结构的词语。
(2)句的检查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2、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第一句话掌握修辞手法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第二句话要求读准,特别注意断句,并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三、新授:1、过渡:字词句同学掌握的很扎实,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出示学习方法)a、把握文章主要内容b、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把课文多读几遍,有人说读书就是煮书,煮书就是把课文读熟,熟烂于心,熟的像老师这样可以不看教材。
注意一边读一边结合阅读方法,把握主要内容,看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好,在老师刚才的这段话中,提出了几个具体的要求?(这一环节启在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自由读书过渡:读书有时要把薄文读厚,有时要把长文读短,概括主要内容,就要把长文读短,这是一种概括能力。
来,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年级语文上 青山不老导学案
年级
六年级
课题
青山不老
上课时间
主备人
王雅云
参备人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课时
学习
目标
1品读课文,体会重点句段,感受老人改造山沟的信念之真、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品格之高。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导学
步骤
复备栏
自主
独学
1 .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肆虐(nuè nüè) 归宿(sù xiù)
盘踞(jū jù)参天(cān shēn)
2.多音字组词。
zǎi( ) zài( )
禁jīn( ) jìn( )
小组
互学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体会老人在植树造林中所表现的不屈精神。
3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呢?
课堂
展学
检测
Hale Waihona Puke 固学小练笔体会“青山是不会老的”,写一段自己的感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青山不老》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背后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课题“青山不老”的含义,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
通过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深深地领悟到: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
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
今天,我们要随着作家梁衡去认识一位用自己的生命守护青山的山野老农。
1983年,梁衡采访这位老人后写下了这篇《青山不老》,当时老人已经81岁高龄了。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质疑讨论。
质疑:青山是没有生命的,为什么说它“不老”(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交流学习方法。
过渡:本文是这个单元的第二篇略读课文。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略读课文了,那么学习略读课文一般从哪里入手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生交流:阅读课文;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预设:这里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既是对学习方法的一次整理,也是提示大家在这节课中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去自学、自悟。
2.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1)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带着问题去读: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可以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还可以在课文的留白处做旁批。
3.检测预习情况,抽读词语。
肆虐盘踞险恶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宏伟归宿如臂如股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16 青山不老》 优质课导学案_1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篇课文出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个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辛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
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应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同时能够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情分析】1.学生通过对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学习,能认识到“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对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了解甚少,因此课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2.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深入文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语言风格的能力有待挖掘和提高。
【教学目标】1.能结合课文情境,理解“命运的选择、生命的归宿”等关键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及老人保护环境、造福后人的伟大品质。
4.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积极行动起来,为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铺垫,对比导入1.配乐示晋西北气候、环境图片。
引入课文第二段内容做相关介绍。
2.配乐出示小山沟的美丽景象。
引入课文第一段内容做相关介绍。
3.形成对比,交流感受——点出“奇迹”——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图片和教师的语言,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晋西北的自然状况和小山沟的美丽景象,前后形成巨大反差,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青山不老》导学案
---------------------------------------------------------------最新资料推荐------------------------------------------------------《青山不老》导学案《青山不老》导学案《青山不老》导学案复习知识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谁能说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2、初读文章后,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初读文章后,你知道了些什么?(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 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 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 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二读课文,扫除障碍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如:松柏参天。
肆虐:任意残杀和破坏。
1 / 16盘踞:非法占据。
丈:原市制单位,一丈约等于3.3333米。
险恶:凶险可怕。
竟:出乎意料的意思。
要与竞争的竞区分开。
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三番五次:形容很多次。
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着落。
文中指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恭敬: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
奇迹:想像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例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可以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最新资料推荐------------------------------------------------------ 宏伟:(规模、计划等)雄壮伟大。
例句:这真是一项宏伟的工程。
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凶猛:(气势、力量)凶恶强大。
如:来势凶猛。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青山不老》导学案
《青山不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读记“治理、归宿、风雨同舟”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苦和决心。
一、预习检测
1、我会读
晋西北肆虐盘踞劲挺归宿治理
风雨同舟如臂如股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位的老人,,创造了的奇迹。
二、合作探究
(一)、同桌对学:81岁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三)、独立思考:是怎样的精神支撑着老人种15年的树?
(四)作者是怎样评价这位老人的?读读课文最后一段,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
三、拓展链接:《青山不老》这个故事里,老人为家乡无私奉献的精神永存人间,你觉得我们的家乡哪里还需要改善?我们能为自己的家乡奉献什么呢?。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紧扣“奇迹”,体会老人对土地的热爱,以及绿化家园的艰辛与毅力。
2、围绕“学疑”,抓住关键疑问,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3、通过阅读、感悟、练笔,体会人物情感,领悟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老人绿化家园的艰辛与毅力。
三、【教学预设】四、【唤起感动】发现一道风景五、【学情交流】感悟一片情怀1、围绕《“感动中国”推荐表》,交流预习收获2、围绕《我的阅读疑问》,盘点预习疑难3、梳理学情疑问,确定学习目标六、【聚焦“奇迹”】体验一段人生话题一:“15年创造的奇迹”1、从数字理解“15年创造的奇迹”关注数字——对比理解——直观奇迹2、从大环境中理解“15年创造的奇迹”关注险恶——影像刺激——反衬奇迹3、从小环境中理解“15年创造的奇迹”关注年龄——体味生活——深化奇迹话题二:“15年奇迹的背后”1、出示村干部的《工作手记》,练笔,交流2、出示《造林功臣碑》的文字,齐诵,提升3、回归学情疑问,讨论交流,深化解读七、【推荐阅读】铭刻一种记忆〖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2】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通过深入阅读,学生能比较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联系他们认识课文的实际,体会作者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时间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我国晋西北地区的与青葱临海的画面,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个和他有关的奇迹。
(三)预习探究1 检查预习(1)检查课前学生主动积累词句等情况.(2)指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青山不老》导学案.doc
县志内容:二三丈
关键词:肆虐、盘踞、险恶(恶劣)
对比:瘦小老头一一绿洲
②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 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冋来, 吃过饭,抽袋烟睡觉。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 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 栽树冋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81岁,知道 终有一天自已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冋来, 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 生命的归宿。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慢慢边进他那个绿风荡 荡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一一也许老人进去就再出不来。
师:16年里,他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经受了多少酸甜苦辣, 岁月霜染了他的华发,唯一没有变化的是那颗坚定不移的信念!
•预设点拨三
过渡:人死了就化成一扌不黄土,今天的老人已是81岁高龄,我 们不知道他还能栽植多少树木?播下多少希望?但是,我们有理市相 信青山将永远铭记老人的丰功伟绩,万里绿树长城已经镌刻下他的名 字。
——是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
——是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
——是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
精神会永远闪光;
——是老农这样含辛茹苦地做,不是简单地为了自己,而是为了 这个山沟里的人们,甚至可以说是为了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 舍小家为大家的气概永远流传。
%1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洲;有了这绿洲,我们才守住了 这片土。
师:黄土和绿树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 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 正是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 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冋报。 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6.《青山不老》导学案 王志
16*.《青山不老》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课题解读:“青山不老”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表面上是说青翠的山永远不老,实际上是暗示种树老农无私奉献的精神永垂不朽。
课文点明文章的主题。
二.初读课文,积累词语,了解大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畅,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勾画生字、生词,查字音、词义。
2.谁能说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3.初读文章后,你知道了些什么?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三.检查自学。
1.积累词语:①.我能正确读记这些词语并工整的抄写下来:土炕肆虐盘踞参天归宿奇迹治理劲挺淤泥道别价值领悟风雨同舟三番五次不紧不慢如臂如股绿风荡漾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②.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肆虐.(nüènuò)土炕.(kēng kàng)参.天(cān shēn)擎.天(jìng qíng)险恶.(wùè)盘踞.(jūjù)所处.环境(chǔchù)情不自禁.(jīn jìn)生命归宿.(sùsh ù)劲.挺(jìng jìn)淤.(yǔyū)泥县志记载.(zǎi zài)参.天杨柳(cēn cān)创造奇迹.(jījì)波.光粼粼(pōbō)③.联系上下文,解释交流下列词语: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如:松柏参天。
肆虐:任意残杀和破坏。
盘踞:非法占据。
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丈:原市制单位,一丈约等于3.3333米。
险恶:凶险可怕。
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三番五次:形容很多次。
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着落。
文中指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恭敬: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
奇迹:想像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例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可以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青山不老导学案 黄点点
6.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旺盛。( )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肆虐(nüèlüè)参天(cān shēn) 险恶(wùè) 盘踞(jūjù)
三、照样子,写词语。
三番五次
风雨同舟
第二部分:梳理内容,定位“老”。
1、森林消失意味着和。
2、下面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大约是一万年以前吧,地球有一半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着,你能想象那是怎样一个绿色的世界吗?而现在的森林已不到原来的一半了。()
(2)算起来,我们大约每分钟失去一块足球场大小的森林。()
(3)我国的森林在十年间锐减了百分之二十三,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3、保护大自然,爱护森林,我们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
保护大自然,爱护森林,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珍惜每一张纸。我国每年造纸消耗木材一千万立方米,这要砍伐多少树木啊;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的时候,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你心意的表达会找到更为别致的方式;也许我们可以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并不起眼的一双筷子积少成多,要毁掉多少森林哪;春暖花开的时候,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到山坡上栽下几株小树,每年如此,让小树和我们一起长大,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那时候,你再静静地倾听,你会听到怎样一个娓娓动听的童话呢?
很久很久——大约是一万年以前吧,地球有一半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着,你能想象那是怎样一个绿色的世界吗?而现在的森林已不到原来的一半了。全球的热带雨林正飞速减少,算起来,我们大约每分钟失去一块足球场大小的森林。而我国的森林在十年间锐减了百分之二十三,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森林的消失意味着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还有土地沙漠化的加速。土地没有了森林的保护,就如打开了魔鬼的匣子,灾难会接踵而至:风沙、干旱、洪涝、风暴……这都是被破坏的大自然为我们讲述的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共有四篇课文。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教学流程: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过度:是啊,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但是,有一位81岁的老人却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这一切。
我们来看——3、出示第一自然段(1)轻轻地读着这一段文字,然后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什么(2)交流:(3)想一想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预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翠色欲流、郁郁葱葱……(4)朗读指导:多美的景色啊,谁能用声音来展现这样的画面——指名读齐读(5)过度:一个81岁的老人竟然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荒芜之地变成这样一片绿色的林海,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板书:奇迹(6)揭题: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16课,走近这位老人,感受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板书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感悟“奇迹”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老人还创造了哪些奇迹2、交流(随机出示2个句子)出示:⑴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生谈感受(评:老人的举动让你受到了震撼)自由读师:请大家也自由去读读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课件点击数字师:同学们,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些数字上,再去品味,你感受到什么:交流: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小结:师: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积累】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拓展与延伸】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的绿化状况和相关的感人束缚。
【重、难点突破】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黄土高原的情况吗?向学生展示并进行相关讲述。
然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一位老人却创造了一个世人不敢想象的奇迹。
板书:青山不老二、学习课文,看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思考、交流。
教学提示:可根据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带动全文的学习,由于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可采取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本课。
教学参考:如,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通过读课文、质疑问难、朗读想象等途径,使学生认识到老农通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
在学生对老人创造的奇迹产生敬慕的状况下,转入对奇迹背后故事的探究:“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这个问题可以从这座山沟所处的大环境和这个院子所处的小环境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想象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山沟所处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老农才坚定了改造的决心;尽管老农生活条件艰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奋斗者相继离世,但他依然不懈地努力进行改造,造福大家。
通过老师的引领,使学生从对他们所取得成绩的惊叹转移到对老农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以此来深化理解课文。
三、思考交流“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教学提示:课文最后一句“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感悟和这句话的含义,点明文章所表达的意旨。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青山不老学习目标:1. 了解《青山不老》的作者、内容及背景。
2. 理解文章的主旨,掌握文章的基本信息。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4. 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学习重点:1. 学习《青山不老》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基本信息。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青山不老》的书名和封面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
2. 引导学生联想与《青山不老》相关的词语和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提问:你知道《青山不老》是什么意思吗?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青山不老》,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3.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文章的主旨。
Step 3:深入了解(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青山不老》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意义。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对《青山不老》的认识和理解。
Step 4:综合运用(15分钟)1. 学生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与《青山不老》相关的小故事或剧本。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评价和改进。
Step 5:巩固提高(1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文章的整体复述和归纳。
2. 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述的方式,表达对《青山不老》的理解和感悟。
Step 6: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答问题:你对《青山不老》有什么新的认识?扩展延伸:1. 学生可以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青山不老》的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
2. 学生可以进行一次班级朗读比赛,展示自己对《青山不老》的朗读技巧和理解水平。
3. 学生可以模仿《青山不老》的写作风格,练习写作技巧。
Step 1: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青山不老》的书名和封面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
2. 引导学生联想与《青山不老》相关的词语和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山不老-梁衡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青山不老-梁衡》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青山不老》的作者梁衡,掌握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理解《青山不老》的主题和内涵,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3. 探讨《青山不老》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导学内容:一、作者简介梁衡,原名梁宇,浙江绍兴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他曾在中国青年报、中国作家、散文诗杂志等杂志上发表过大量作品,作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个领域。
梁衡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备受读者喜爱。
二、作品解读《青山不老》是梁衡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故事。
主人公小白因为一场车祸不幸去世,但他的灵魂却在青山间流连,不愿离去。
在青山上,小白遇到了一个叫做老黄的人,他告诉小白青山不老,只要有人记得,就永远不会老去。
最终,小白选择了离开青山,接受了自己的死亡。
三、思考问题1. 你觉得《青山不老》中的青山象征着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象征意义?2. 为什么小白选择了离开青山,接受自己的死亡?这与他的性格和经历有什么关系?3. 你觉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当面对死亡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命?四、拓展思考1. 《青山不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如何体现了梁衡的写作风格?2. 你认为《青山不老》对当代社会有何启示和意义?它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思考和反思?3. 你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于小白的经历?你是如何看待生命和死亡的?导学案总结:通过对《青山不老》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梁衡这位作家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同学们在阅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每一个生命。
愿我们都能像小白一样,勇敢地面对生命和死亡,坚定自己的信念,活出真正的自己。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青山不老/梁衡》的作者、背景和作品内容。
2. 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
3.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4. 探讨小说中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
《青山不老》导学案 张杏艳
《青山不老》导学案一、课前积累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自主探究默读课文,思考: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用“——”划出。
2、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用“~~~”划出。
找好后再读读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补充资料:这位老人,在齐腰深的大雪中护林,汗水和冰茬使棉裤变成“铠甲”,红肿的大腿跪出血水。
这位老人,在文革时为了帮助一棵被压弯的小树遭看守多次毒打。
这位老人,在劳模表彰会上,却憋得满脸通红,只说出18个字:“我叫马永顺,护林1200立方米,一个人顶6个!”这位老人,在临终前还在哼着那首由他自己创作的“植树”号子:“行动起来呀,嘿哟嘿哟;植树造林啊,嘿哟嘿哟。
绿化祖国呀,嘿哟嘿哟;造福子孙啊,嘿哟嘿哟……”四、课外延伸:抚着这块石碑,我想对马爷爷说__________看着这片树林,我想告诉全世界__________赞青山老人青史已记绿化功,山岳永铭造林志。
不信时光催华发,老当益壮惊天地。
五、归纳运用会迁移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记载(zǎi zài)()险恶(wù è)()归宿(sùxiù)()不禁(jīn jìn)()2、读句子,回答问题。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指的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16《青山不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并对肆虐、盘踞、淤泥等词语有一定的认识。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事顺序,掌握关键句词的用法。
3、培养一定速度的默读方法并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以恰当的速度默读和略读课文2、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以及口头和书面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感悟老人对家乡的情感和伟大的精神,以及深化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和认同。
【教学工具】课件pocomaker【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导入1、讨论:学生自由简单阐述对我国环境破坏的认识,进而推入对土地沙化的了解。
3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以最大的空间,让学生……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为学生展现现实、感性的土地沙化状况,从而挖掘文章创作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分钟。
师:看完这个短片,你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一起来交流一下吗?是的,风沙防治刻不容缓,社会各阶层也日益增加对沙化的关注,而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晋西北,探望一位为环保事业无私奉献的老人。
(板书:青山不老)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默读文章,同时并不提前浏览文章的“阅读提示”(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理解的能力),注意控制好时间。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精品导学案
19《青山不老》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出示晋西北的沙漠、沙尘暴等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师:那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就是中国的晋西北。
有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
3.出示治理沙漠的相关图片。
4.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一起学习第19课《青山不老》。
5.板书课题——青山不老6.齐读并质疑。
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初读课文,了解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以及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4.感悟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大胆自信交流,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小组交流,理解文章中心,感受老人的情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敬老爱老,产生对老人的崇敬之情;热爱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1.知道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
2.感受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
学习难点:理解“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三、字词运用(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另一个字音组词。
记载.(zǎi zài)载重险恶.(è wù)厌恶不禁.(jìn jīn)禁止归宿.(sù xiù)星宿(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对尊长或宾客尊重有礼貌。
(恭敬)2.比喻共同渡过困难。
(风雨同舟)(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茁壮)的大树(粼粼)的波光(肆虐)的狂风(恶劣)的环境(宏伟)的设想(起伏)的波浪四、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五、初读感知1.问题引领:(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2)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2.学习提示:(1)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词语并说说你对词语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这一单元语文要素: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学写倡议书。
教学流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懂环境之险恶1、出示词语:肆虐盘踞记载铁锹绿波劲挺价值山川共存日月同辉指名学生带读词语,然后请学生从这些词语中任选几个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故事发生在中国晋西北,这里以前的环境如何?指名学生交流[课前自学第二题]。
学生用“恶劣”一词概括环境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恶劣”程度还不够,恶劣中还有几分危险,圈出第二自然段“险恶”一词。
老师板书:险恶二、感受奇迹1、出示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
引:有一个山野老汉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竟创造了这样一块绿洲。
学生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2、这两个自然段具体地介绍了这块绿洲。
作者受到震撼把他称之为奇迹。
出示句子:十五年啊……奇迹。
老师板书:奇迹3、学生读句子,想想哪里体现了“了不起”?学生抓住数字,从老人“植树时间长”“绿化面积广”两个角度感受到了老人绿化家园的决心大,成绩突出,认为这很了不起。
4、过渡:这些数字概括地介绍了这块绿洲。
老汉创造绿洲真了不起。
快速默读课文,概括地说一说你还从哪些事中读出了老汉的“了不起”?学生交流概括老人十五年如一日“早出晚归”“孤独坚守”“放弃享福”。
老师板书:早出晚归、孤独坚守、放弃享福5、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说一说“老人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三、理解“青山不老”1、过渡:出示第七自然段。
青山为证,绿树为凭。
这一奇迹让作者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2、作者为什么从这一句话中选取了“青山不老”四个字作为文章的题目?默读课文,想一想,完成[课中共学第一题]。
3、小组交流汇报,全班补充。
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来谈,一是青山在以老人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保护下会长青、常绿。
二是老人创造奇迹的精神永垂不朽,代代相传。
学生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到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执着精神、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青山不老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火炕、肆虐、盘踞、治理、归宿、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劲挺、淤泥、荡漾”等词语,并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3、明白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二、学习重点难点:
明白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土炕(A.kàng B.kēng)淤泥(A.yū B.wū)擎起(A.qíng B.jìng)肆虐(A.lǜ B. nüâ)柴火(A.cái B.chái)恭敬(A.gōng B.gǒng)盘踞(A.jù B.jū)归宿(A.sù B.shù)享福(A.xiáng B.xiǎng)2、多音字组词。
参cān()cēn()shēn()恶 wù()ě()
3、选择句中合适的词语。
①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A.抉择 B.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A.归宿 B.住宿)。
②这位老人还有(A.雄伟 B.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③这位普通老人让我(A. 领悟 B. 感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④他将生命(A.变化 B.转化)为另一种东西,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4、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想象不到的不平凡事情。
()②非法占据,霸占地方。
()
③比喻共同经历艰难困苦的日子。
()
④人或事物的最终着落。
()
四、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老人给你
留下怎样的印象?
2、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
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4、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的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指的是。
并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5、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五、课堂检测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
(缩句)
2、青山是不会老的。
(反问句)
3、他已经 81 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双重否定)
4、我们有了这片绿树。
我们会守住了这片土。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二)读句子,回答问题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①“另一种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说“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
(三)说说你对“青山不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