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本节综合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重难点)

【初中数学】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重难点)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重难点、易错点)课前检测1、简述一元二次方程的常见解法,并分析和比较这几种解法的优缺点。

2、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解法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和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情况。

3、通过配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重难点讲解1、配方法判断多项式的值。

例题1:用配方法证明:2x x-+-的值恒小于0.31216变式1:对于二次三项式21036-+,小明同学得到如下结论:无论x取何值,它的值都x x不可能是10.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请说明理由。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例题2:已知方程20++=有一个根是(0)x bx a-≠,则下列代数式的值恒为常a a数的是()C.a b+D.a b-A.a bB.ab例题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0+=解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x nx例题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试证明不论m取何值,原9(7)30x m x m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3、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判断三角形形状例题5:若,,a b c 是A B C 的三边,且关于x 的方程22(1)2(1)0a x cx b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 B C 的形状。

变式2:在R t A B C 中,090C ∠=,若,,a b c 是R t A B C 的三边,试证明关于x 的方程21()()04a c x bx c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变式3:若,,c a b 是A B C 的三条边的长,且,a b 是方程2-33+1=0x x 的两根,5c =试判断A B C 的形状。

4、根据方程的根求多项式的值例题6:(2010北京海淀第一学期期中)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31)04a x a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代数式2121a a a-++的值。

例题7:已知12,x x 是方程2310x x ++=的两实根,则312820x x ++=____________;5、根与系数关系例题8: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3)410x k x k k --+--=。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讲解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讲解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提高)【学习目标】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2.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3.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通过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要点诠释: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观察其是否是整式方程,否则一定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其次再将整式方程整理化简使方程的右边为0,看是否具备另两个条件:①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对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题目,要充分考虑定义的三个特点,不要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要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基本思想一元二次方程−−−→降次一元一次方程 2.基本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点诠释: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根据方程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先考虑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 法,再考虑用公式法.要点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 b 42-=∆.(1)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 那么a b x x -=+21,ac x x =21. 注意它的使用条件为a ≠0, Δ≥0.要点诠释:1.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的判别式正反都成立.利用其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 (2)根据参系数的性质确定根的范围; (3)解与根有关的证明题.2.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应用很多: (1)已知方程的一根,不解方程求另一根及参数系数; (2)已知方程,求含有两根对称式的代数式的值及有关未知数系数; (3)已知方程两根,求作以方程两根或其代数式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要点四、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1.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三个重要环节: 一是整体地、系统地审题; 二是把握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三是正确求解方程并检验解的合理性.2.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3.解决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 (审题目,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等量关系等); 设 (设未知数,有时会用未知数表示相关的量); 列 (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 (解方程,注意分式方程需检验,将所求量表示清晰);验 (检验方程的解能否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答 (写出答案,切忌答非所问).4.常见应用题型 数字问题、平均变化率问题、利息问题、利润(销售)问题、形积问题等.要点诠释: 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先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列方程),然后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获得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典型例题】类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已知(m -1)x |m|+1+3x -2=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m 的值.【答案与解析】依题意得|m|+1=2,即|m|=1,解得m =±1,又∵m -1≠0,∴m ≠1,故m =-1.【总结升华】依题意可知m -1≠0与|m|+1=2必须同时成立,因此求出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m 的值即可.特别是二次项系数应为非零数这一隐含条件要注意.举一反三:【变式】若方程2(310m m x m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m 的值.【答案】根据题意得22,0,m m ⎧=⎪⎨-≠⎪⎩ 解得所以当方程2(310m m x mx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时,m =.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224(3)25(2)0x x ---=; (2)225(3)9x x -=-; (3)2(21)4(21)40x x ++++=.【答案与解析】(1)原方程可化为:22[2(3)][5(2)]0x x ---=,即(2x-6)2-(5x-10)2=0,∴ (2x-6+5x-10)(2x-6-5x+10)=0,即(7x-16)(-3x+4)=0,∴ 7x-16=0或-3x+4=0,∴ 1167x =,243x =. (2)25(3)(3)(3)x x x -=+-,25(3)(3)(3)0x x x --+-=, ∴ (x-3)[5(x-3)-(x+3)]=0,即(x-3)(4x-18)=0,∴ x-3=0或4x-18=0,∴ 13x =,292x =. (3)2(21)4(21)40x x ++++=,∴ 2(212)0x ++=.即2(23)0x +=,∴ 1232x x ==-. 【总结升华】 (1)方程左边可变形为22[2(3)][5(2)]x x ---,因此可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2)中方程右边分解后为(x-3)(x+3),与左边中的(x-3)2有公共的因式,可移项后提取公因式(x-3)后解题;(3)的左边具有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可用公式变为(2x+1+2)2=0再求解.举一反三:【变式】解方程: (1)3x+15=-2x 2-10x ; (2)x 2-3x =(2-x)(x-3).【答案】(1)移项,得3x+15+(2x 2+10x)=0,∴ 3(x+5)+2x(x+5)=0,即(x+5)(3+2x)=0,∴ x+5=0或3+2x =0,∴ 15x =-,232x =-. (2)原方程可化为x(x-3)=(2-x)(x-3),移项,x(x-3)-(2-x)(x-3)=0,∴ (x-3)(2x-2)=0,∴ x-3=0或2x-2=0,∴ 13x =,21x =.类型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3.关于x 的方程2(5)410a x x ---=有实数根.则a 满足( )A .a ≥1B .a >1且a ≠5C .a ≥1且a ≠5D .a ≠5【答案】A ;【解析】①当50a -=,即5a =时,有410x --=,14x =-,有实数根; ②当50a -≠时,由△≥0得2(4)4(5)(1)0a --⨯-⨯-≥,解得1a ≥且5a ≠.综上所述,使关于x 的方程2(5)410a x x ---=有实数根的a 的取值范围是1a ≥.答案:A【总结升华】注意“关于x 的方程”与“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区别,前者既可以是一元一次方程,也可以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必须分类讨论,而后者隐含着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4. k 为何值时,关于x 的二次方程2690kx x -+=(1)k 满足 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2)k 满足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k 满足 时,方程无实数根.【答案】(1)10k k ≠<,且;(2)1k =;(3)1k >.【解析】求判别式,注意二次项系数的取值范围.【总结升华】根据判别式ac b 42-=∆及k ≠0求解.类型四、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5.(2016•凉山州)已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3x 2=6﹣2x 的两根,则x 1﹣x 1x 2+x 2的值是( )A .B .C .D .【思路点拨】由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3x 2=6﹣2x 的两根,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 1+x 2=﹣,x 1•x 2=﹣2,将其代入x 1﹣x 1x 2+x 2中即可算出结果.【答案】D .【解析】解:∵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3x 2=6﹣2x 的两根,∴x 1+x 2=﹣=﹣,x 1•x 2==﹣2,∴x 1﹣x 1x 2+x 2=﹣﹣(﹣2)=.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得出x 1+x 2=﹣,x 1•x 2=﹣2.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是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关于x 的方程2(1)(23)10k x k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x 、2x .(1)求k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 ,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如果存在,求出k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21.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5)210049x x -=20x =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4、分解因式的方法有那些?(1)提取公因式法:am+bm+cm=m(a+b+c) (2)公式法:(3)十字相乘法:5、实际问题【活动方略】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因式分解解方程的方法,感受因式分解的作用以及能够解方程的依据。

根据物理学规律,如果把一个物体从地面 10 m/s 的速度竖直上抛,那么经过 x s 物体离地面的高度(单位:m )为 29.410x x -,根据这个规律求出物体经过多少秒落回地面?(精确到 0.01 s )提示:设物体经过 x s 落回地面,这时它离地面的高度为 0 ,即09.4102=-x x 师生共同回顾配方法与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210 4.90x x -=解:22210050500494949xx ⎛⎫⎛⎫-+-=+- ⎪⎪⎝⎭⎝⎭2250504949x ⎛⎫⎛⎫-=- ⎪⎪⎝⎭⎝⎭ 50504949x -=± 50504949x =±+公式法 210 4.90x x -=提取公因式法应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a 2-b 2=(a+b)(a-b),a 2±2ab+b 2=(a ±b)2. x 2+(a+b)x+ab= (x+a)(x+b).110049x =,121==x x(4)012142=-x 解:因式分解,得 (2x+11)(2x-11)=0 有2x+11=0或2x-11=021122111,=-=x x24)12(35+=+x x x )(解:化为一般式为0262=--x x因式分解,得十字相乘法(3x-2)(2x+1)=0 有3x-2=0或2x+1=0212321,-==x x四、百花竟芬芳:1、(十字相乘法巩固再练)(学生进行板演,其余的同学独立解决,师针对板演的情况让学生讨论、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056)1(2=++x x056)2(2=+-x x 0127)3(2=+-x x01213)4(2=+-x x012)5(2=--x x012)6(2=-+x x2、限定方法解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解方程22)2-54-x 6x ())((=五、要点再梳妆: (师生共同小结)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基本步骤是: 1.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 ,右边等于0 ∵ab= 0∴a= 0 或 b = 02. 根据“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3. 分别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根就是原方程的根. 4、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对比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联系 方法的区别 适用范围 配方法 将二次方程化为一元方程(降次) 先配方,再降次所有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直接利用求根公式所有一元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法 先使方程一边化为某些。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小试身手
判断下列一元二次方程能否用 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 2)2x2+1=0 (×) 3) (y+1) 2 +121 =0 (×) 4)x2+2x&#答的一道一元二次 方程的具体过程,你认为他解的对吗? 方程的具体过程,你认为他解的对吗 如果有错,指出具体位置并帮他改正。 如果有错,指出具体位置并帮他改正。 (y+1)2-5=0 解: (y+1)2=5 y+1= 5 y= 5 +1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降次 解一元二次方程
直接开平方法
永济市城北中学 姬俊涛
激趣引入
为了将第七届“晋阳杯” 为了将第七届“晋阳杯”活动举办的更加 隆重,主办单位特意邀请了孙楠、 隆重,主办单位特意邀请了孙楠、孙悦等数位 歌星、影星来我们城北中学献艺。为此, 歌星、影星来我们城北中学献艺。为此,我校 将在操场上搭建一个舞台,其中一个方案是: 将在操场上搭建一个舞台,其中一个方案是: 在操场正中间搭建一个面积为144平方米的正 在操场正中间搭建一个面积为 平方米的正 方形舞台, 方形舞台,那么请问这个舞台的边长将会是多 少米呢? 少米呢?
走进生活
一桶油漆可刷的面积为1500dm 2 ,李林用这 一桶油漆可刷的面积为 桶油漆恰好刷完10个同样的正方体形状的盒子的 桶油漆恰好刷完 个同样的正方体形状的盒子的 全部外表面,你能算出盒子的棱长吗? 全部外表面,你能算出盒子的棱长吗?
解:设正方体形状的棱长是xdm,则正方形的表 设正方体形状的棱长是 , 面积为6x 面积为 2dm 2 。 由题意得: 由题意得: 10x6x2=1500 60x2=1500 开平方得: 开平方得: x2=25 x=±5 ± 原方程的解是: ∴原方程的解是:x1=5 , x2=-5 ∵棱长不能为负数 这个盒子的棱长是5米 ∴x=5 = 答:这个盒子的棱长是 米。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初中数学九年级)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初中数学九年级)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初中数学九年级)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有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九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数学思维基础,分析和概括能力相对于八年级学生有很大的提高,容易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合有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方式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运用直接开平方法,即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经历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加强推理技能的训练。

2、会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3、会利用b2-4ac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教学难点分析:重点: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m x+ n)2=p(p≥0)的方程.难点: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2=n的方程,知识迁移到形如(x+m)2=n(n≥0)的方程.关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口答)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x 2-6x+5=0 (2)2x 2-7x+3=0(学生扳演,教师点评)二、自主学习:〈一〉自学课本P40---P 41思考下列问题:1、结合配方法的几个步骤,看看教材中是怎样推导出求根公式的?2、配方时,方程两边同时加是什么?3、教材中方程②()224422a acb a b x -=+能不能直接开平方求解吗?为什么?4、什么叫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是什么?交流与点拨:公式的推导过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也可以由师生共同完成,在推导时,注意学生对细节的处理,教师要及时点拨;还要强调不要死记公式。

关键感受推导过程。

在处理问题3时,要结合前边学过的平方的意义,何时才能开方。

三、例题学习:例1(教材P 41例2)解下列方程:(1)2x 2-x-1=0 (2)x 2+1.5x=-3 x(3)x 2-x 2= -21(4)4x 2-3x+2=0解: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解:a=4, b= -3, c=2.x 2-x 2+21=0 b 2-4ac=(-3)2-4×4×2=9-32=-23<0a=1, b= -2, c=21 因为在实数范围负数不能开平方,所以方b 2-4ac=(-2)2-4×1×21=0 程无实数根。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课时练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课时练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人教版)

专题21.29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2.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3.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知识要点】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通过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特别说明: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观察其是否是整式方程,否则一定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其次再将整式方程整理化简使方程的右边为0,看是否具备另两个条件:①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对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题目,要充分考虑定义的三个特点,不要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要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基本思想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2.基本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特别说明: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根据方程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先考虑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 −−−→降次法,再考虑用公式法.要点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中,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1)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是,那么,. 注意它的使用条件为a ≠0, Δ≥0.特别说明: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正反都成立.利用其可以解决以下问题:(1)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2)根据参系数的性质确定根的范围;(3)解与根有关的证明题.2.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应用很多:(1)已知方程的一根,不解方程求另一根及参数系数;(2)已知方程,求含有两根对称式的代数式的值及有关未知数系数;(3)已知方程两根,求作以方程两根或其代数式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要点四、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1.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三个重要环节:一是整体地、系统地审题; )0(02≠=++a c bx ax ac b 42-)0(02≠=++a c bx ax ∆ac b 42-=∆)0(02≠=++a c bx ax 21x x ,a b x x -=+21ac x x =21二是把握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三是正确求解方程并检验解的合理性.2.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3.解决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审 (审题目,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等量关系等);设 (设未知数,有时会用未知数表示相关的量);列 (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 (解方程,注意分式方程需检验,将所求量表示清晰);验 (检验方程的解能否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答 (写出答案,切忌答非所问).4.常见应用题型数字问题、平均变化率问题、利息问题、利润(销售)问题、形积问题等.特别说明: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先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列方程),然后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获得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类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20x m x m -+++=.若方程有一个根的平方等于9,求m 的值.【答案】1或-5【分析】根据题意,该方程的根可能是3或3-,分类讨论,把x 的值代入原方程求出m 的值.解:∵方程有一个根的平方等于9,∵这个根可能是3或3-,当3x =,则()93320m m -+++=,解得1m =,当3x =-,则()93320m m ++++=,解得5m =-,综上:m 的值是1或-5.【点拨】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 举一反三:【变式1】如果方程2ax 10x ++=与方程2x a 0x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根,求a 的值.【答案】-2【分析】有且只有一个公共根,建立方程便可求解了.解:∵有且只有一个公共根∴22ax 1x a x x ++=--∴ax 10x a +++=∵当a=-1时两个方程完全相同,故a≠-1,∵()11a x a -+=+∴1x =-当1x =-时,代入第一个方程可得1-a+1=0解得:2a =【点拨】本题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关键在于有一个公共根的理解,从而建立方程,求得根.【变式2】 已知x =1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40=0的一个根,且a ≠b ,求2222a b a b --的值.【答案】20【分析】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得到a+b=40,然后把原式进行化简得到=12(a+b ),再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解:把x=1代入方程得a+b -40=0,即a+b=40,所以原式=()()()10222a b a b a b a b +-=+=-() 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x 2-x -1=0;(2)3x (x -2)=x -2;(3)x 2-+1=0;(4)(x +8)(x +1)=-12.【答案】(1)112x +=,212x -= (2)x 1=13,x 2=2 (3)x11,x 21 (4)x 1=-4,x 2=-5【分析】(1)利用公式法解答,即可求解;(2)利用因式分解法解答,即可求解;(3)利用配方法解答,即可求解;(4)利用因式分解法解答,即可求解.(1)解:a=1,b=-1,c=-1∵b2-4ac=(-1)2-4×1×(-1)=5∵x即原方程的根为x1,x2(2)解:移项,得3x(x-2)-(x-2)=0,即(3x-1)(x-2)=0,∵x1=13,x2=2.(3)解:配方,得(x)2=1,∵x=±1.∵x11,x2-1.(4)解:原方程可化为x2+9x+20=0,即(x+4)(x+5)=0,∵x1=-4,x2=-5.【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用指定方法解下列方程:(1)2x2-5x+1=0(公式法);(2)x2-8x+1=0(配方法).【答案】(1)x1,x2(2)x1=x2=4【分析】(1)根据公式法,可得方程的解;(2)根据配方法,可得方程的解.(1)解:∵a=2,b=-5,c=1,∵Δ=b2﹣4ac=(-5)2-4×2×1=17,∵x =∵x 1,x 2 (2)解:移项得281x x -=-,并配方,得2816116x x -+=-+,即(x -4)2=15,两边开平方,得x =∵x 1=x 2=4【点拨】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配方,利用公式法解方程要利用根的判别式.【变式2】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2(23)250x +-= ∵2670x x ++=(用配方法解)∵2314x x +=. ∵222(3)9x x -=-.【答案】∵ 14x =-,21x =; ∵13x =-23x =- ∵113x =,21x =; ∵13x =,29x =.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利用配方法得到2(3)2x +=,然后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先移项得到()()22(3)330x x x --+-=,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解:∵()()2352350x x +++-=,2350x ++=或2350x +-=,所以14x =-,21x =;∵2692x x ++=,2(3)2x +=,3x +=所以13=-x 23x =-∵23410x x -+=,()()3110x x --=,310x -=或10x -=, 所以113x =,21x =; ∵()()22(3)330x x x --+-=,()()32630x x x ----=,30x -=或2630x x ---=,所以13x =,29x =.【点拨】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就是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也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类型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3、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k +2)x +2k =0(1)求证:无论k 取任何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三角形ABC 的一边长a =1,另两边长b ,c 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 的周长.【答案】(1)见分析;(2)5【分析】(1)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转化成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得出∵≥0,可得方程总有实数根;(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情况讨论求出b 、c 的长,并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检验,综合后求出∵ABC 的周长.(1)解:由题意知:Δ=(k +2)2﹣4•2k =(k ﹣2)2,∵(k ﹣2)2≥0,即∵≥0,∵无论取任何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解:当b=c时,Δ=(k﹣2)2=0,则k=2,方程化为x2﹣4x+4=0,解得x1=x2=2,∵∵ABC的周长=2+2+1=5;当b=a=1或c=a=1时,把x=1代入方程得1﹣(k+2)+2k=0,解得k=1,方程化为x2﹣3x+2=0,解得x1=1,x2=2,不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此情况舍去,∵∵ABC的周长为5.【点拨】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k.(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当k=6时,求方程的实数根.【答案】(1)k>﹣14;(2)x1=﹣3,x2=2.【分析】(1)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12-4×1(-k)=1+4k>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2)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解:(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2﹣4×1(﹣k)=1+4k>0,解得:k>﹣14;(2)把k=6代入原方程得:x2+x=6,整理得:x2+x﹣6=0,分解因式得:(x+3)(x﹣2)=0,解得:x1=﹣3,x2=2.【点拨】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Δ=b2-4ac 有如下关系: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也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变式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3k+1)x+2k2+2k=0,(1)求证:无论k取何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ABC的一边长为a=6,另两边长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此三角形的周长.【答案】(1)见分析;(2)16或22【分析】(1)先计算判别式,将结果写成完全平方形式,再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出结论.(2)运用求根公式得到方程的两个根,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将两个根代入计算,分情况讨论求出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解:(1)证明:∆=[-(3k+1)]2-4×1×(2k2+2k)=k2-2k+1=( k-1)2,∵无论k取什么实数值,(k-1)2≥0,∵∆≥0,所以无论k取什么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x2-(3k+1)x+2k2+2k=0,因式分解得:(x-2k)( x-k-1)=0,解得:x1=2k,x2=k+1,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设b=2k,c=k+1,分三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若c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a、b为腰,则a=b=2k=6,∵k=3,c=k+1,∵c=4,检验:a+b>c,,a+c>b,b+c>a,a-b<c,a-c<b,b-c<a,∵a=b=6,c=4,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6+6+4=16;第二种情况:∵若b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a、c为腰,则a=c=k+1=6,∵k=5,b=2k,∵b=10,检验:a+b >c ,,a+c >b ,b+c >a ,b -a <c ,a -c <b ,b -c <a ,∵a=c=6,b=10,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6+6+10=22;第三种情况:∵若a 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b 、c 为腰,则b=c ,∵即:2k=k+1,解得k=1,∵a=6,b=2,c=2,检验:b+c <a ,∵a=6,b=2,c=2,不能构成等腰三角形;综上,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或22.【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本题第二问,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求参数,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类型四、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10x m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x ,2x . (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22121216x x x x +=+成立?如果存在,求出m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m <1;(2)m =-1【分析】(1)由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0,即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m 的取值范围;(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x 1+x 2=-2(m -1),x 1•x 2=m 2-1,由条件可得出关于m 的方程,解之即可得出m 的值.解:(1)∵方程x2+2(m -1)x +m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x 2.∵∵=4(m -1)2-4(m 2-1)=-8m +8>0,∵m<1;(2)∵原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 1、x 2,∵x 1+x 2=-2(m -1),x 1•x 2=m 2-1.∵x 12+x 22=16+x 1x 2∵(x1+x2)2=16+3x1x2,∵4(m-1)2=16+3(m2-1),解得:m1=-1,m2=9,∵m<1,∵m2=9舍去,即m=-1.【点拨】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找出根与系数的关系;(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m的值,注意不能忽视判别式应满足的条件.举一反三:【变式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3)x-2k+2=0(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根分别为x1,x2,且x1+x2+x1x2=2,求k的值.【答案】(1)见分析(2)-3【分析】(1)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可得出Δ=(k+1)2≥0,由此可证出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得到x1+x2=k-3,x1x2=-2k+2,再将它们代入x1+x2+x1x2=2,即可求出k的值.(1)证明:∵Δ=b2-4ac=[-(k-3)]2-4×1×(-2k+2)=k2+2k+1=(k+1)2≥0,∵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解:由根与系数关系得x1+x2=k-3,x1x2=-2k+2,∵x1+x2+x1x2=2,∵k-3+(-2k+2)=2,解得k=-3.【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1)Δ>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Δ=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Δ<0⇔方程没有实数根;(4)x1+x2=-ba,x1•x2=ca.【变式2】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mx+4m2-9=0的两实数根.(1)若这个方程有一个根为-1,求m的值;(2)若这个方程的一个根大于-1,另一个根小于-1,求m的取值范围;(3)已知Rt∵ABC的一边长为7,x1,x2恰好是此三角形的另外两边的边长,求m的值.【答案】(1)m的值为1或-2(2)-2<m<1(3)m m=49 24【分析】(1)把x=-1代入方程,列出m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m的值;(2)首先用m表示出方程的两根,然后列出m的不等式组,求出m的取值范围;(3)首先用m表示出方程的两根,分直角∵ABC的斜边长为7或2m+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m的值.(1)解:∵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4mx+4m2-9=0的两实数根,这个方程有一个根为-1,∵将x=-1代入方程x2-4mx+4m2-9=0,得1+4m+4m2-9=0.解得m=1或m=-2.∵m的值为1或-2.(2)解:∵x2-4mx+4m2=9,∵(x-2m)2=9,即x-2m=±3.∵x1=2m+3,x2=2m-3.∵2m+3>2m-3,∵231 231 mm+-⎧⎨--⎩><解得-2<m<1.∵m的取值范围是-2<m<1.(3)解:由(2)可知方程x2-4mx+4m2-9=0的两根分别为2m+3,2m-3.若Rt∵ABC的斜边长为7,则有49=(2m+3)2+(2m-3)2.解得m=∵边长必须是正数,∵m若斜边为2m+3,则(2m+3)2=(2m-3)2+72.解得m=49 24.综上所述,m m=49 24.【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与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根与系数关系以及根的判别式的知识,此题难度一般.类型五、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5、水果批发市场有一种高档水果,如果每千克盈利(毛利)10元,每天可售出600kg.经市场调查发现,在进货价不变的情况下,若每千克涨价1元,日销量将减少20kg.(1)若以每千克能盈利17元的单价出售,求每天的总毛利润为多少元;(2)现市场要保证每天总毛利润为7500元,同时又要使顾客得到实惠,求每千克应涨价多少元;(3)现需按毛利润的10%缴纳各种税费,人工费每日按销售量每千克支出1.5元,水电房租费每日300元.若每天剩下的总纯利润要达到6000元,求每千克应涨价多少元.【答案】(1)每天的总毛利润为7820元;(2)每千克应涨价5元;(3)每千克应涨价15元或203元【分析】(1)设每千克盈利x元,可售y千克,由此求得关于y与x的函数解析式,进一步代入求得答案即可;(2)利用每千克的盈利×销售的千克数=总利润,列出方程解答即可;(3)利用每天总毛利润﹣税费﹣人工费﹣水电房租费=每天总纯利润,列出方程解答即可.(1)解:设每千克盈利x元,可售y千克,设y=kx+b,则当x=10时,y=600,当x=11时,y=600﹣20=580,由题意得,10600 11580k bk b+=⎧⎨+=⎩,解得20800kb=-⎧⎨=⎩.所以销量y与盈利x元之间的关系为y=﹣20x+800,当x=17时,y=460,则每天的毛利润为17×460=7820元;(2)解:设每千克盈利x元,由(1)可得销量为(﹣20x+800)千克,由题意得x(﹣20x+800)=7500,解得:x1=25,x2=15,∵要使得顾客得到实惠,应选x=15,∵每千克应涨价15﹣10=5元;(3)解:设每千克盈利x元,由题意得x(﹣20x+800)﹣10%x(﹣20x+800)﹣1.5(﹣20x+800)﹣300=6000,解得:x1=25,x2503 =,则每千克应涨价25﹣10=15元或503-10203=元.【点拨】此题主要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运用,找出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理解销售问题中的基本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所示,有一面积为150m2的的长方形养鸡场,鸡场边靠墙(墙长18米),另三边用竹篱笆围成.如果竹篱笆的长为35m,求鸡场长和宽各是多少?【答案】鸡场的长与宽各为15m,10m.【分析】设养鸡场的宽为xm,则长为(35﹣2x)m,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即可;解:设养鸡场的宽为xm,则长为(35﹣2x)m,由题意得,x(35﹣2x)=150,解这个方程:x1=7.5,x2=10,当养鸡场的宽为x1=7.5 时,养鸡场的长为20m不符合题意,应舍去,当养鸡场的宽为x 2=10m 时,养鸡场的长为15m ,答:鸡场的长与宽各为15m ,10m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多数人不能外出,网络销售成为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一种销售方式.某乡镇贸易公司因此开设了一家网店,销售当地某种农产品.已知该农产品成本为每千克10元.调查发现,每天销售量()kg y 与销售单价x (元)满足如图所示的函数关系(其中1040x <≤).()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销售单价x 为多少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可达到6000元?【答案】(1)15750=-+y x ;(2)当销售单价为30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可达到6000元.【分析】(1)设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根据题意:销售单价为10元时,销售量为600kg ,销售单价为40元时,销售量为150kg ,代入熟知求得k 、b 的值即可求得解析式;(2)每天的销售利润等于每千克的销售利润乘以销售量列式求解.解:(1)根据题意:销售单价为10元时,销售量为600kg ,销售单价为40元时,销售量为150kg ,设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则可得:6001015040k b k b =+⎧⎨=+⎩, 解得:15750k b =-⎧⎨=⎩,∵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15750=-+y x ;(2)根据题意可知每天的销售利润为:0()1015750600)(x x --+=2609000,x x ∴-+=解得:1230x x ==;答:当销售单价为30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可达到6000元.【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以及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结合属性结合的思想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明确每天的销售利润等于每千克的销售利润乘以销售量是解题的关键.类型六、一元二次方程的几何应用6、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90B ∠=︒,5AB cm =,7BC cm =,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cm s 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cm s 的速度移动.当P 、Q 两点中有一点到达终点,则同时停止运动.(1)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24cm(2)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Q 的长度等于? (3)PQB △的面积能否等于27cm 请说明理由.【答案】(1)1秒;(2)3秒;(3)不能,理由见分析【分析】(1)设P 、Q 分别从A 、B 两点出发,x 秒后,AP=xcm ,PB=(5-x )cm ,BQ=2xcm ,则∵PBQ 的面积等于12×2x (5-x ),令该式等于4,列出方程求出符合题意的解;(2)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看∵PBQ 的面积能否等于7cm 2,只需令12×2t (5-t )=7,化简该方程后,判断该方程的24b ac -与0的关系,大于或等于0则可以,否则不可以.解:(1)设经过x 秒以后,PBQ △面积为24(0 3.5)cm x <≤,此时=AP xcm ,()5BP x cm =-,2=BQ xcm , 由142BP BQ ⋅=,得()15242x x -⨯=, 整理得:2540x x -+=,解得:1x =或4(x =舍),答:1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24cm ;(2)设经过t 秒后,PQ 的长度等于由222PQ BP BQ =+,即2240(5)(2)t t =-+,解得:t=3或-1(舍),∵3秒后,PQ 的长度为;(3)假设经过t 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27cm , 即72BQ BP ⨯=,()2572t t -⨯=, 整理得:2570t t -+=,由于24252830b ac -=-=-<,则原方程没有实数根,∵PQB △的面积不能等于27cm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关键在于理解清楚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判断某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否等于一个值,只需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判断该方程是否有解,若有解则存在,否则不存在.举一反三:【变式1】 已知:如图A ,B ,C ,D 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 ,AD=6cm ,动点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点P 以3cm/S 的速度向点B 移动,一直到达点B 为止,点Q 以2cm/S 的速度向点D 移动(1)P ,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几秒时,四边形PBCQ 面积为33cm²(2)P ,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几秒时,P ,Q 间的距离是为10cm .【答案】(1)5秒;(2)P,Q两点出发85秒或245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分析】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PB=(16-3t)cm,CQ=2tcm.(1)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结合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33cm2,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过点Q作QM∵AB于点M,则PM=|16-5t|cm,QM=6cm,利用勾股定理结合PQ=10cm,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较小值即可得出结论.解: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PB=(16-3t)cm,CQ=2tcm.(1)依题意,得:12×(16-3t+2t)×6=33,解得:t=5.答: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5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33cm2.(2)过点Q作QM∵AB于点M,如图所示.∵PM=PB-CQ=|16-5t|cm,QM=6cm,∵PQ2=PM2+QM2,即102=(16-5t)2+62,解得:t1=85,t2=245.答:P,Q两点出发85秒或245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找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2)利用勾股定理,找出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变式2】在矩形ABCD中,AB=6 cm,BC=12 cm,点P从点A沿边AB向点B以1 cm/s 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沿边BC向点C以2 cm/s的速度移动,设运动时间为t s.问:(1)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 cm2?(2)是否存在t,使∵PDQ的面积等于26 cm2?【答案】(1)2秒或4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 cm2;(2)不存在t,使∵PDQ的面积等于26 cm2.【分析】(1)设x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cm2,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PB,QB的长,再利用∵PBQ的面积等于8列式求值即可;(2)假设存在t使得∵PDQ面积为26cm2,根据∵PDQ的面积等于26cm2列式计算即可.解:(1)设x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 cm2.∵AP=x,QB=2x.∵PB=6-x.∵(6-x)·2x=8,解得x1=2,x2=4,故2秒或4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 cm2.(2)假设存在t使得∵PDQ的面积为26 cm2,则72-6t-t(6-t)-3(12-2t)=26,整理得,t2-6t+10=0,∵Δ=36-4×1×10=-4<0,∵原方程无解,∵不存在t,使∵PDQ的面积等于26 cm2.【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表示出△PBQ的的两条直角边长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用到的知识点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两直角边积的一半.本题也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类型七、一元二次方程的拓展应用6、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60x x k -+=的一个根是2,另一个根2x .(1)若直线AB 经过点()2,0A ,()20,B x ,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直线AB 的图象,P 是x 轴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 ,使ABP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 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24y x =-+;(2)存在,点P 的坐标为()8,0-或()0,0.【分析】(1)将x=2代入方程求出k=8,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2x =4,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kx+b (0k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2)分情况求解:第一种:AB 是斜边,∵APB =90°,得到点P 与原点O 重合;第二种:设AB 是直角边,点B 为直角顶点,即∵ABP =90°,设P 的坐标为(x ,0),根据222AP BP AB =+, 22222424(2)x x +++=-, 解得x=-8,求出点P 的坐标;第三种:设AB 是直角边,点A 为直角顶点,即∵BAP =90°,由点P 是x 轴上的动点,得到∵BAP >90°,情况不存在.解:(1)当x=2时,方程为22120k -+=,解得k=8,∵2+2x =6,∵一元二次方程为2680x x -+=的另一个根2x =4.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kx+b (0k ≠),∵直线AB 经过点A (2,0),B (0,4),∵204k b b +=⎧⎨=⎩, 解得k=-2,b=4,直线AB 的解析式:y=-2x+4;(2)第一种:AB 是斜边,∵APB =90°,∵∵AOB =90°,∵当点P 与原点O 重合时,∵APB =90°,∵当点P 的坐标为(0,0),∵ABP 是直角三角形.第二种:设AB 是直角边,点B 为直角顶点,即∵ABP =90°,∵线段AB在第一象限,∵这时点P在x轴负半轴.设P的坐标为(x,0),∵A(2,0),B(0,4),∵OA=2,OB=4,OP=-x,∵222224=+=+,BP OP OB x22222=+=+,AB OA OB24222=+=-.AP OA OP x()(2)∵222=+,AP BP AB∵22222x x+++=-,424(2)解得x=-8,∵当点P的坐标为(―8,0),∵ABP是直角三角形.第三种:设AB是直角边,点A为直角顶点,即∵BAP=90°.∵点A在x轴上,点P是x轴上的动点,∵∵BAP>90°,∵∵BAP=90°的情况不存在.∵当点P的坐标为(―8,0)或(0,0)时,∵ABP是直角三角形.【点拨】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类讨论问题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阅读下面材料: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它通常用字母d表示,我们可以用公式(1)2n nS na d-=+⨯来计算等差数列的和.(公式中的n表示数的个数,a表示第一个数的值,)例如:3+5+7+9+11+13+15+17+19+21=10×3+10(101)2-×2=120.用上面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计算:2+8+14+20+26+32+38+44+50+56+62+68+74+80+86+92+98+104+110+116(2)某县决定对坡荒地进行退耕还林.从2009年起在坡荒地上植树造林,以后每年植树后坡荒地的实际面积按一定规律减少,下表为2009、2010、2011、2012四年的坡荒地面积的统计数据.问到哪一年,可以将全县所有坡荒地全部种上树木.【答案】(1)1180;(2)到2017年,可以将全县所有的坡荒地全部种上树木.【分析】(1)根据题意,由公式(1)2n nS na d-=+⨯来计算等差数列的和,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题意,设再过x年可以将全县所有的坡荒地全部种上树木.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解:(1)由题意,得6d=,20n=,2a=,∵(1)2n nS na d-=+⨯,∵20(201)22062S-=⨯+⨯401140=1180=+;(2)解:设再过x年可以将全县所有的坡荒地全部种上树木.根据题意,得1200x+(1)2x x-×400=25200,整理得:(x﹣9)(x+14)=0,∵x=9或x=﹣14(负值舍去).∵2009+9-1=2017;答:到2017年,可以将全县所有的坡荒地全部种上树木.【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计算等差数列的和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题意,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行解题.【变式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关于x 的方程121x x +=的解是1x =;222x x +=的解是2x =;323x x +=的解是3x =;222x x --=(即222x x -+=-)的解是2x =-. (1)请观察上述方程与其解的特征,x 的方程2(0)m x m x m+=≠与上述方程有什么关系?猜想它的解是什么,并利用“方程的解”的概念进行验证.(2)由上述的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可得到以下结论:如果方程的左边是一个未知数倒数的a 倍与这个未知数的1a 的和等于2,那么这个方程的解是x=a.请用这个结论解关于x 的方程:2212(1)x a a x a+=+--. 【答案】(1)普遍形式,x m =.(2)x =【分析】 ∵观察一系列方程的解得出一般性规律,即可得到所求方程的解;∵方程变形后,利用得出的规律即可求出解.解:(1)由已知中,121x x +=的解是1x =, 222x x +=的解是2x =, 33x x +的解是3x =, 222x x --=的解是2x =-. ⋯ 归纳可得方程2m x x m+=的解是x m =, 将x m =代入得: 左边112m m m m=+=+=, 故m 是方程2m x x m +=的解, (2)2212x a x a +=+-可化为:2212x a x a-+=-, 由(1)中结论可得21x a -=,即21x a =+,∴=x【点拨】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属于规律型试题,弄清题中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是:(1)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2)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猜想).。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练习
解下列方程:
(1)(2a-3)2=(a-2)(3a-4)
(2)(4x-3)2=(x+3)2
小结
因式分解法的基本步骤:
(1)将方程变形,使方程的右边为零;
(2)将方程的左边因式分解; (3)根据若A· B=0,则A=0或B=0,将解 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小结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解: (2) a=1,b=-4,c=4 b2-4ac=(-4)2- 4×1×4=0
( 4) 0 4 0 x 2 1 2
4 即x1 x 2 2 2
解: (3) a=4,b=-3,c=1 b2-4ac=(-3)2- 4×1×4= -7<0 因为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 根,所以方程无实数根。
梳理
上述解法中,通过因式分解使一元 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 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
而实现降次,求出方程的根,这种解法
叫做因式分解法。
1、 什么样的一元二次方程 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来解?
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方 程,必须要先化成一般形式吗? 3、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 程,其关键是什么?
1、配方法;
适用任何一 2、公式法; 元二次方程 3、因式分解法.
适用部分一 元二次方程
回顾与思考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 一个未知数x 的 整式方程 ,并且都可以化为 的形式 ax2+bx+c=0(a,b,c为常数, a≠0)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把ax2+bx+c=0(a,b,c为常数,a≠0)称为一元 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 , 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 数.
练习
1.不计算,请你说出下列方程的根.

降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降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降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方程形式,它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其中a、b、c为已知的实数,且a≠0。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降次法。

降次法是一种通过变量替换的方法,将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来解。

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将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化简,使得二次项的系数为1。

可以通过除以a的方式来实现,这样方程就变为x^2+(b/a)x+(c/a)=0。

2. 为了将二次项消去,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变量y,使得x=y-(b/2a)。

这样,方程就变为(y-(b/2a))^2+(b/a)(y-(b/2a))+(c/a)=0。

3. 将方程进行化简,展开并合并同类项,得到y^2+(c/a-(b^2/4a^2))=0。

4. 进一步化简,将c/a-(b^2/4a^2)记作d,得到y^2+d=0。

5. 接下来,我们将方程y^2+d=0进行分解,得到(y+√d)(y-√d)=0。

6. 由于y=x-(b/2a),将y+√d和y-√d分别代入,可以得到两个解,即x1=(b/2a)+√d,x2=(b/2a)-√d。

通过这种降次法,我们成功地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从而求得了方程的解。

降次法的优势在于简化了计算的复杂性,使得解方程的过程更加简单明了。

需要注意的是,降次法只适用于一元二次方程,对于高次方程则不适用。

此外,降次法要求方程的系数都为实数,否则无法进行化简操作。

总结起来,降次法是一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有效方法,通过引入新的变量和化简操作,将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从而求得方程的解。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一般的二次方程求解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解方程方法,以快速求得方程的解。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共8课时)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共8课时)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共8课时)第一课时:配方法(1)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引导学生通过特殊情况下的解方程,小结、归纳出解一元二次方程ax2+c=0(a>0,c<0)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准确地求出方程的根.难点:正确地表示方程的两个根.三、教学过程复习过程回忆数的开方一章中的知识,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解决问题的依据.求下列各式中的x:1.x2=225; 2.x2-169=0;3.36x2=49; 4.4x2-25=0.回答解题过程中的依据.解题的依据是: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即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a≥0),那么这样的数有两个,它们是互为相反数.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方程知识,那么上述方程属于什么方程呢?新课教学过程设计做一做1.一桶某种油漆可刷的面积为1 500 dm2,李林用这桶油漆恰好刷完10个同样的正方体的盒子的全部外表,你能算出盒子的棱长吗?(课件:盒子的棱长)2.对照上述解方程的过程,你能解下列方程吗?从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1)2x-=;(2)2692(21)5x x++=.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讨论.经过分析发现(1)和问题1中的方程形式类似,可以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得到21x-=对于(2),发现方程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可以化为(1)的形式,然后利用(1)的方法解决.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思想“降次”——把二次降为一次,进而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引导学生归纳: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通常通过“降次”把它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如果方程能化成2xp=或2()(0)m x n p p +=≥的形式,那么可得x =m x n+=课堂练习解下列方程.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板书解题1.x 2-3=0 2.4x 2-9=0 3. 4x 2+4x+1=1 4. x 2-6x+9=03、应用拓展市政府计划2年内将人均住房面积由现在的10m 2提高到14.4m ,求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分析: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 .•一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0x=10(1+x );二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x )+10(1+x )x=10(1+x )2解: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 , 则:10(1+x )2=14.4 (1+x )2=1.44直接开平方,得1+x=〒1.2 即1+x=1.2,1+x=-1.2所以,方程的两根是x 1=0.2=20%,x 2=-2.2因为每年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率应为正的,因此,x 2=-2.2应舍去. 所以,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应为20%.课堂小结问题: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1.本节主要学习了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法.2.直接法适用于ax 2+c=0(a >0,c <0)型的一元二次方程.由应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 2=p (p ≥0),那么x=开平方法解形如(mx+n)2=p(p≥0),那么mx+n=的.作业31页练习1、2第二课时:配方法(2)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2.使学生能够运用适当变形的方法,转化方程为易于用配方法求解的形式,来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并由此体会转化的思想.重点:掌握配方的法则.难点:凑配的方法与技巧.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用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1)x2=441; (2)196x2-49=0;我们知道,形如x2-A=0的方程,可变形为x2=A(A≥0),再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那么,我们能否将形如ax2+bx+c=0(a>0)的一类方程,化为上述形式求解呢?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二、探究新知、归纳配方法一般过程.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列出方程,然后讨论解方程的方法.问题:要使一块矩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 cm,并且面积为16 cm2,场地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设场地的宽为x m,则长为(x+6)m,根据矩形面积为16 cm2,得到方程x(x+6)=16,整理得到x2+6x-16=0,对于如何解方程x2+6x-16=0可以进行讨论,根据问题1和问题2以及归纳的经验可以想到,只要把上述方程左边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的形式,问题就解决了,于是想到把方程左边进行配方,对于代数式x2+6x只需要再加上9就是完全平方式(x+3)2,因此方程x2+6x=16可以化为x2+6x+9=16+9,即(x+3)2=25,问题解决.归纳: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的形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作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为了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探究二:利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你能从中得到在配方时具有的规律吗?(课件:配方)学生首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然后交流配方时的规律. (1)x 2-8x + 1 = 0; (2)2213x x+=;(3)23640x x -+=.(1)中经过移项可以化为281x x -=-,为了使方程的左边变为完全平方式,可以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42,得到2228414x x -+=-+,得到(x -4)2=15;(2)中二次项系数不是1,此时可以首先把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2,然后再进行配方,即23122x x -=-,方程两边都加上23()4,方程可以化为231()416x -=;(3)按照(2)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让学生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比如遇到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情况该如何处理),然后让学生分析利用配方法解方程时应该遵循的步骤:(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a xb xc ++=;(2)把方程的常数项通过移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a ;(4)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5)此时方程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然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应是多少米?师生活动设计: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在必要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遇到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讨论解决.…解答‟设绿地的宽是x 米,则长是(x +10)米,根据题意得x (x +10)=900.整理得210900x x +=,配方得2(5)925x +=.解得1255x x =-+=--由于绿地的边长不可能是负数,因此绿地的宽只能是5-+的长是5+四、课堂练习解方程x 2-4x-3=0. 解方程2x 2+3=7x .五、归纳总结、布臵作业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采取了什么方法?2、应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要点是: (1)化二次项系数为1;(2)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 (3)方程两边各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作业:习题22.2第1~3题.第三课时: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3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21.2.3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2
A.直接开平方法 B.配方法 C.公式法 D.因式分解法 5.方程x( x 1) x的解是_______. 6.方程x 2 10 x 25 0的解是_______. 7.课本P17第6大题(1).(2).(3).(4)
解:( x 4) (5 2x) 0
2 2
( x 1)(3x 9) 0
(4) x 6 x 9 0
2
(5)4x 4x 1 0
2
解:(x 3) =0
2
解:(2x 1) =0
2
x-3=0
2x-1=0
1 x1 x2 2
x1 x2 3.
课后作业: 1.方程(x 3)( x 4) 0的根是(
)
A.x 3 B.x1 3, x2 4 C.x 4 D.x 1 3, x2 4 2.方程x( x 2) 0的根是(
2
) )
A.x 2 B.x 0 C.x 1 0, x2 2 D.x 1 0, x2 4 3.解方程(x 2) 2( x 2)最适当的方法是( 4.方程x x 0的解是_______.
x 2 0, 或1 x 0. x1 2; x2 1.
解: ( x 1)( x 7) 0 x 1 0或x 7 0
4 x1 0; x2 . 5 (3)利用十字相乘法: x2+(a+b)x+ab=(x+a)(x+b).
1 1
1 7
x1 1, x2 7
(2x 1)2x 1 0.
4 x 1 0,
2
2x 1 0, 或2x 1 0. x1 2, x2 1. 1 1 x1 ; x2 . 2 2 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

教案: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2)

教案: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2)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2)配方法南通市观河中学 初二备课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运用配方法,即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降次解方程。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探索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能够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思考:(1)在探索配方法时,使学生感受前后知识的联系,体会配方的过程以及方法。

(2)渗透配方法是解决某些代数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情感态度:继续体会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思想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正确理解把ax x 2形的代数式配成完全平方式.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五、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问题】(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解下列方程(1)3x 2-27=0; (2)(2x -3)2=7老师点评:上面的方程都能化成x 2=p 或(mx+n )2=p (p ≥0)的形式,那么可得x=mx+n=p ≥0).如:4x 2+16x+16=(2x+4)2 【活动方略】 教师演示课件,给出题目.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设计意图】复习直接开门平方法,解形如(mx+n)2=p(p≥0)的形式的方程,为继续学习引入作好铺垫.(二)探索新知【问题情境】要使一块矩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 cm,并且面积为16 cm2,场地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活动方略】学生活动: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列出方程,然后讨论解方程的方法.考虑设场地的宽为x m,则长为(x+6)m,根据矩形面积为16 cm2,得到方程x(x+6)=16,整理得到x2+6x-16=0,对于如何解方程x2+6x-16=0可以进行讨论,根据问题1和问题2以及归纳的经验可以想到,只要把上述方程左边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的形式,问题就解决了,于是想到把方程左边进行配方,对于代数式x2+6x只需要再加上9就是完全平方式(x+3)2,因此方程x2+6x=16可以化为x2+6x+9=16+9,即(x+3)2=25,问题解决。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情境感知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直田积(矩形面积),八百六十四(平方步),只云阔(宽)不及长十二步(宽比长少12步),问阔及长各几步?”基础准备一、配方法1.配方法的定义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化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右边变成一个___________.通过这种形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如果二次项系数不是1,就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_____________,将其化为1;(2)把___________移到方程的右边;(3)方程两边都加上_________________的平方,使方程的左边变为一个完全平方式;(4)如果方程的右边是一个非负数,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方程.问题1.用配方法解方程:21090x x ++=.二、公式法3.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可用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得,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问题2.用公式法解方程:260x x --=.4.求根公式中的____________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判别式. (1)当__________时,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__________时,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__________时,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没有实数根.问题3.不解方程,判断下列关于x 的方程的根的情况:(1)245x +=;(2)()22410x mx m -+-=.三、因式分解法5.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一边是_________,另一边化为两个_____________的乘积,再使这两个因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问题4.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20x -=;(2)23180x x +-=.要点探究探究1.一元二次方程四种解法的选择例1.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2710x x --=.(2)220x x +=.(3)2160x -=.(4)()44x x -=-. 解析:针对方程特点选择最简捷的方法解题.答案:(1)1a =,7b =-,1c =-,()()2247411530b ac -=--⨯⨯-=>,()77212x --±==⨯,∴172x =,272x =. (2)因式分解,得()20x x +=,∴0x =或20x +=,∴10x =,22x =-.(3)移项,得216x =,∴14x =,24x =-.(4)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440x x -+=,即()220x -=,∴122x x ==. 智慧背囊: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选择顺序:先特殊,后一般,即先考虑是否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若不能,则看能否用因式分解法,再考虑用公式法,一般没有特殊说明不用配方法,因为配方法比较麻烦,四种解法中最简单的是直接开平方法,最常用的是公式法.活学活用: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2230x x --=;(2)29x =;(3)()2211x x +=+;(4)221x x -=-.探究2.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例2.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1)22340x x +-=;(2)216924y y +=;(3)()25170x x +-=. 解析:先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确定a ,b ,c 的值,再计算24b ac -的值,并与0进行比较.答案:(1)∵2a =,3b =,4c =-,∴()2243424410b ac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原方程可变形为2162490y y -+=,∵16a =,24b =-,9c =,∴24b ac - ()22441690=--⨯⨯=,∴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原方程可变形为25750x x -+=,∵5a =,7b =-,5c =,∴24b a c -=()27- 45549100510-⨯⨯=-=-<.∴原方程没有实数根.智慧背囊:判断方程根的情况的关键是准确计算24b ac -的值,并将其与0进行比较. 活学活用: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1)2100x -+=;(2)()11x x =+-.例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450kx kx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值,并解这个方程.解析: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240b ac -=.解题时注意题中隐含条件二次项系数0k ≠.答案:∵a k =,4b k =-,5c k =-,∴()()22244451220b ac k k k k k -=---=+.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40b ac -=,即212200k k +=,解得10k =,253k =-.当0k =时,原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0k =不合题意,舍去,当53k =-时,原方程化为2440x x -+=,解得122x x ==.智慧背囊:对于一次项系数含有字母的一元二次方程,在用根的判别式时必须考虑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即二次项系数不能等于0.活学活用:已知关于x 的方程()21230m x m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 的取值范围.随堂尝试A 基础达标1.选择题(1)一元二次方程240x -=的解是( )(A )2x =.(B )2x =-.(C )12x =,22x =-.(D )1x =2x =(2)方程20x x +=的解是( )(A )1x =±.(B )0x =.(C )1x =.(D )10x =,21x =-.(3)用配方法将代数式245a a -+变形的结果是( )(A )()221a -+.(B )()221a ++.(C )()221a +-.(D )()221a --.(4)已知228x x k ++是完全平方式,则k 的取值是( )(A )4.(B )-4.(C )4±.(D )16.(5)下列方程中,无实数根的是( )(A )270x =.(B )()2116x -=.(C )()()112x x +-=-.(D )()210x +-=. 2.填空题(1)对于方程2316x x =,用_____________法解最简便.(2)当y =_____________时,代数式276y y ++的值与1y +的值相同.(3)当x =_____________(4)一个三角形两边长为2和4,第三边长适合方程2210120x x -+=,则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3.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21943x ⎛⎫+= ⎪⎝⎭;(2)260x x --=;(3)2310y y -+=;(4)22110362x x --=.4.若关于x 的方程()22(21)10m x m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 的取值范围.B 能力升级5.试分别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根:(1)一根是0,一根是负数;(2)一根是正数,另一根是在-2与-1之间.6.已知实数a ,b ,c ()2130b c +++=,求方程20ax bx c ++=的根.7.若规定两个数a ,b 通过运算得4ab ,即a △b 4ab =,例如:2△642648=⨯⨯=.(1)求3△5的值;(2)求x △x 2+△x -2△40=中x 的值;(3)若不论x 是什么数时,总有a △x x =,求a 的值.C 感受中考8.下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A )240x +=.(B )24410x x -+=.(C )230x x ++=.(D )2210x x +-=.9.方程220x x +=的解为_____________.10.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10x x m ++-=.(1)请你为m 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使得到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α,β是(1)中你所得到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求22αβαβ++的值.课后实践高次方程有求根公式吗一元二次方程有求根公式,一般的一元三次方程、一元四次方程等高次方程是否也有类似的求根公式呢?数学家们也曾提出过类似的问题,在意大利的数学家们之间还发生了一连串有趣的故事.1535年,意大利数学家塔尔塔利亚与另一位数学家举行了一场数学比赛,双方各出30个三次方程的问题,限30日交卷,约定谁解出的题目多谁就获胜,结果塔尔塔利亚取得了胜利.这次胜利促使塔尔塔利亚进一步潜心研究一般三次方程的解法.1541年,他终于完全解决了三次方程的求解问题.意大利米兰城有个学者卡尔达诺听说塔尔塔利亚会三次方程的解法,就多次向塔尔塔利亚恳求教他,并保证严守秘密,不告诉别人.当塔尔塔利亚把这个方法告诉了他之后,卡尔达诺却将其公开发表,因此现在还习惯称三次方程的求解公式为卡尔达诺公式.当然,塔尔塔利亚大为光火,两人为此曾展开公开论战.一元三次方程一经解出,一元四次方程的解法很快就被卡尔达诺的学生费拉里获得.此后200多年的时间里,推求四次以上高次方程的解法的人不可胜数,但都没有结果.久而久之,人们怀疑这个问题难以解决.挪威数学家阿贝尔证明了一般的五次及五次以上的方程都不可能有公式解法.而代数方程可解性问题的完满解决应归功于法国数学奇才伽罗瓦,他的成果被后人称之为伽罗瓦理论.。

21.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6)

21.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6)
那么 x2 + px + q=0 就可以用如上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例2 解方程:x2 + 6x - 7 = 0.
解:因式分解得
x2 6x 7 (x 7)(x 1) 步骤: (x + 7)(x − 1) = 0.
x 7

×
1
x 7x 6x
①竖分二次项与常数项 ②交叉相乘,积相加 ③检验确定,横写因式
(3) (x+1 )(x-1)= 0.
x1 = -1,x2 = 1.
(4) (x + 6)(2x - 4) = 0;
x1 = -6,x2 = 2.
例1 解下列方程:
1 x x 2 x 2 0;
25x2 2x 1 x2 2x 3.
解:(1)因式分解,得
(2) 移项、合4并得
4
(x - 2)(x+1) = 0. ∴ x - 2 = 0,或 x+1 = 0.
(2) x2 + 4x − 5 = 0;
x 5

×
1
x 5x 4x
解:分解因式,得
(x + 5)(x − 1) = 0,
解得 x1 = −5,x2 = 1.
(3) (x + 3)(x − 1) = 5;
解:整理得 x2 + 2x − 8 = 0,
x4
x 2
2x 4x 2x
分解因式,得 (x + 4)(x − 2) = 0, 解得 x1 = −4,x2 = 2.
∴ x + 7 = 0, 或 x − 1 = 0.
∴ x1= −7, x2 = 1.
简记口诀:首尾分解,交叉相乘,求和凑中.
练一练2 解下列方程: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2
2 3 2 3 y1 1 , y2 1 . 3 3
(1)3 x 2 x 5 0;
2
(2)2 y y 6 0;
2
(3)3 x 6 x 1.
2
1.熟悉配方法解方程的步骤 2.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解下列方程:
(1)t 2t 48;
2
(2)2 x 4 x 5 0.
x 3 5, x1 3 5 , x2 3 5.
解: x 2 5 x 6,
(2)
5 5 x 5x 6 , 2 2
2
2
2
x 5x 6 0.
2
5 25 x 6 , 2 4 5 49 x , 2 4 5 7 5 7 x1 , x2 , 2 2 2 2 x1 1, x2 6.
课时总结
(1)、可直接开方解形如 x p ( p 0) 的方程,那么 x p 达到降次的目的;
2
(2)、可直接开方解形如 ( mx n) p ( p 0) 的方程,那么 mx n p 达到降次的目 的;
2
一元二次方程配方的一般步骤: 化简:把方程化简为一般形式, 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 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开方: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 求解:解一元二次方程 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
2
(2) 可直接开方解形如 (mx n) p ( p 0) 的方程, 那么 mx n p 达到降次的目的;
2
问题2 要使一块矩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m , 并且 面积为16 m2 ,场地的长和宽应各是多少?
解:设场地的宽为 x m ,长为( x 6) m .根据 2 矩形面积为16 m ,列方程

《21.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1.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下列关于 x 的方程有实数根的是( ) A.x2﹣x+1=0B.x2+x+1=0 C.(x﹣1)(x+2)=D0.(x﹣1)2+1=0 【考点】根的判别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分别计算 A、B 中的判别式的值;根据判别式的意义进行判断;利用因式分解法对 C 进行 判断;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对 D 进行判断. 【解答】解:A、△=(﹣1)2﹣4×1×1=﹣3<0,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 A 选项错误; B、△=12﹣4×1×1=﹣3<0,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 B 选项错误; C、x﹣1=0 或 x+2=0,则1 x =1,x =﹣2,所以 C 选项正确;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填空题(共 12小题) 14.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3x+m=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m=______. 15.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x+m=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m 的值可能是______(写出一 个即可). 16.关于 x 的方程 mx2+x﹣m+1=0,有以下三个结论:①当 m=0时,方程只有一个实数解;②当 m≠ 0 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③无论 m 取何值,方程都有一个负数解,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填序号). 17.关于 x 的方程 x2+2x﹣m=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m=______. 18.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3x﹣1=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9.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x+m=O 没有实数根,则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0.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2x+m=0有实数根,则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1.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bx+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实数 a,b 的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和例题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和例题

知识点总结:一兀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中考的热点,它是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基础之上学习的,它也是一种数学建模的方法。

学好一元二次方程是学好二次函数不可或缺的,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奠基工程。

应该说,一元二次方程是本书的重点内容。

一、目标与要求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一般式ax2+bx+c=0 (a冬0)及其派生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题目。

2.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应用熟练掌握以上知识解决问题。

二、重点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它有关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2.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3.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4.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而2=n (n>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5.利用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解决这个问题.三、难点1.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题。

2.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的讨论。

4.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2=n,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n)2=n (n> 0)的方程。

5.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方程解与实际问题解的区别。

6.由实际问题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出根后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定是实际问题的根。

、知识框架四、知识点、概念总结1.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特点:(1)含有一个未知数;(2)且未知数次数最高次数是2;(3)是整式方程。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识(提
问)解下列方程
X2=9
(X+2)2 =0
X2+6X+9=1
解方程
X2=?
X=?
巩固直接开平方法
解方程为配方法打
下基础
体会等式左边若是
完全平方式也能写
成x²=p的形式,再
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解方程
二、探究怎样解方程
X2+6X+4=0
引导学生分析类比与上题
三的不同之处
①∵X2+6X+4=0
∴X2+6X=-4
提问完全平方公式的内

回顾什么是完全配方式
练习:
X2 -2X+_=(X+_)2
ɑ2+8ɑ+_=(ɑ+_)2
m²-5m+_=(m+_)²
学生会考虑到利用
完全平方公式
问①名称
为什么?
学生口答
首平方尾平方记得2
倍在中央
学生口答完全平方
公式
学生通过解答练习
学会利用完全
平方知识填空初步
配方为后面学习打
下基础
①为移项
回顾知识点以便解
方程
理解完全平方公式
理解完全平方式的
特点
x ²+23
x+_=(x+_)²
探究如何解X 2
+6X+4=0
① 移项X 2+6X=-4
② 配方X 2
+6X+9=-4+9 ③ 左边写成完全平
方式(X+3)2
=5 ④ X+3=±5 ⑤ X+3=5或
X+3=-5
X 1=-3+5,X 2=-3-5 教师板书解题过程 例题: x ²-8x+1=0 学生板书
如何检验解得根是否正确?
问题1)用配方法解方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能给二次式配方 观察到等式左边式子的特点是关于未知数的二次项和一次项,且二次项的系数是一。

体会加的常数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联系上面探究过程考虑配方
感受配方法解方程的过程
注重解题步骤
学生通过解上面的
探究到配成完全平方式的关键是加上一次项系数一般的平方,这样二次式可写成(x+n )²的形式。

前面已引导学生如何配方及配方的二次式的特点学生会考虑先移向
让学生体会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仿照例题解方程熟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例题:解方程
2x²+1=3x
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引例,心中思考如何
解方程
联系一元一次方程
验根的方法
把原方程变为
(x+h)2=k的形式
(其中h、k是常数)。

移项:把常数项移到
方程的右边;
加常:方程两边都加
上一次项系数一半
的平方;
配方:方程左边分解
因式,右边合并;
定解:写出原方程的
解.
配方时,要在方程两
边都加上一次项系
数一半的平方。

学生发现与之前接
练配方法解一元二
次方程的步骤,并能
正确配方
代入方程能检验根
的正确性
体会配方法解方程
的基本思路,步骤以
及应注意的一些问

的方程不一样:二次
项的系数不是一
学生应考虑如何将
二次项系数化为一
类比前面方程
1、移项:把常数项
移到方程的右边;
2、配方:方程两边
都加上一次项系数
绝对值一半的平方;
3、变形:方程左边
分解因式,右边合并
同类项;
4、开方:根据平方
根的意义,方程两边
开平方;
5、求解:解一元一
次方程;
6、定解:写出原方
程的解
三、巩固知识练习
解下列方程
(1)x²+2x—3=0
(2)3x²+6x+4=0
(1)X1=1,X2=-3
(2)原方程无实数

注重配方过程,得出
两个实数根。

四、小结提高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移项
2、二次项系数化为1
3、配方
4、左边写成完全平方
的形式
5、降次直接开平方
6、求解解一元一次方
程定解等
要求学生通过讨论
自己归纳得出步骤。

引导学生回顾目标,
明确重难、难点
提高学生总结概括
的水平
五、作业布置1、复习巩固所讲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和习题相
关作业;
3、完成练习册相关作业。

即时练习,巩固所学
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