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五课时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课件(共5课时)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课件(共5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a416c31647d27284b7351e6.png)
探索新知
你能用等式表示下面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50
x x
100
x x x
10
100
2x=100
3x+10=100
探索新知
分类整理 不等式 等式 不含未知数
χ + 20 <100 χ + 20 > 50
含有未知数
χ + 20 = 70
10 < 100
100+100=200
2 χ = 150 3 χ + 10 = 100 χ + 10 = 15
探索新知
盛米粉的碗重 20克
这只熊猫一次需 要喂一碗米粉。
米粉重多少克?
探索新知
米粉重多少克?
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
探索新知
如果米粉重x克,那么碗和 米粉共重(20+x)克。
50克
左边重了,(20+x)>50
探索新知
100克
右边重了,(20+x)<100
探索新知
70克
这是一个等式。
米粉重50克。 平衡了!(20+x)=70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4.1 方程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景,了解方程的含义。 2.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 量关系。 3.使学生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和 概括的能力。
情景导入
这只熊猫一次 需要喂一碗米 粉。
盛米粉的 碗重20克。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探索新知
活动二:天平两边“同时减”的情况 (1)天平两边同时减相同的物体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五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五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4d028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7.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五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单价是指商品的价格,数量是指商品的个数,总价是指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3.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
4. 演示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6. 总结: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数学作业本》第四单元第五课时练习题。
2.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至关重要。
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的公式是解决本节课问题的关键,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个公式,并能够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4a262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4.png)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2页例1,练一练1、2,练习八1~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归纳、评价,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分数单位以及对单位“1”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寻找切入点1、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就学习过分数,你们还记得吗2、教师出示,这是什么数你已经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3、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我们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分数的意义;揭题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感知单位“1”那我们一起来看老师给的材料上的例题,用分数来表示每个图中涂色的部分,写好后再想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课件出示图片,巡视学生答题情况谁愿意和大家说说是怎样填写的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分数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看来同学们对以前所学的知识掌握的都很好;哪谁来说说表示什么呢板书:平均分表示什么呢又表示什么呢又表示什么呢你们看,这里的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 1份 ,也就是 ;那么这些分数是把什么平均分后得到的呢第四幅图和前三幅图有什么不同的呢和同桌说一说;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们看,一块饼是一个物体、长方形是一个图形、一米的线段是一个计量单位、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作:单位“1”;板书单位1你们看这里的“1”,老师给它加了双引号,它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它和我们以前所学的1有什么不同呢小组里交流一下;谁能和大家说一说以前所学的1只能表示1个,现在学的1可以表示许多许多看来单位1很神奇,它可以表示一块饼、一个长方形、一个一米长的线段,还可以表示6个圆组成的一个整体,8、那你认为它还可以表示什么同学们说的这么多,我们都可以用什么来表示2、探究分数意义看来单位1的本领可真大,那你能说说黑板上这些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呢板书:4份、8份、5份、3份1份、5份、3份、1份像这样的分数你能再说出一个吗并能说出它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几份吗板书其中两个分数像4份、8份、5份、3份,我们能说的完吗用省略号表示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一下呢板书:若干份表示其中的多少份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表示板书: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作分数谁来说说什么是分数那分数的分母和分子各表示什么3、认识分数单位同学们,我们这学期学过小数,小数有计数单位,那分数有计数单位吗请同学们看老师发的那张打印的材料;谁来给大家说说什么叫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那你们看,黑板上的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分数和他们的分数单位,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说说这些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三、深化认识,巩固练习过关练习第一关1、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是否正确;2、练习八第4题;第二关看打印纸上的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第三关1、把单位“1”平均分成a份,表示这样的b份的分数是 ,分数单位是 ;2、分数单位是的分数你能说出几个3、观察上面图形,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 ,占正方形的占整个图形的 ;为什么同样是1份,却有三个不同的分数呢第四关完成练一练第2题;这里的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当平均分成6份后又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呢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师生共同回忆总结;六、游戏:分糖果;盒子里有一些糖果,让其中一个学生拿出它的三分之一,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再让一位同学拿出剩下的三分之一,并说出自己是怎样分的;最后问学生:两位学生都拿了三分之一,为什么这两位学生所得糖果的颗数不一样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分数单位一个物体 4份 1份一个计量单位 8份 5份5份 3份3份 1份……………………第二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教学流程:一、导入1、出示情境图:把4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2、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为什么用除法算3、说出下面分数的含义1/4,3/5,5/8二、引入新课:提问:通过上面的练习,你发现除法和分数都和什么有关系三、教学新课:1、教学例2出示情境图: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说明:把1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这块饼的1/4,就是1/4块;学生填写书本;2、教学例31学生说说题意;把刚才呈现的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2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引导: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提出要求: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学生操作,了解学生是怎样分和怎样想的;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4/3块;完成板书;把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学生口述算式提问: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独立计算,小组交流;3、独立计算:1出示:如果把这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分得多少块2学生独立填写练一练第1题交流:你是怎样填写算式的为什么用1÷5计算你是怎么想的4、归纳关系:1学生集体读一读上面三道除法算式和得数2引导: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又可以怎样表示呢b可以是0吗谈话: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板书课题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提问: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板书a÷b=a/b讨论:b可以是0吗四、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学生尝试填空;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口答: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7÷1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23分改写成用时作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23÷6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指出: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3学生完成练一练第2题学生填写得数,校对;追问:分数和除法是不是一回事区别在哪儿5、揭示课题:6、完成试一试想一想是怎样换算的,结果怎样用分数表示,独立完成;7、填写练一练第3题完成后交流;五、练习巩固1、练习八第6题学生看图填写后,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第7-9题六、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第三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目标:1、探索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2、体会分数的实际应用价值,拓展对分数的认识,发展几何直观及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难点: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同桌相互举出一些分数,说明意义,并说说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2、根据要求表示分数;二、新授;1、教学例4;明确问题,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学生独立思考:把哪条彩带和哪条彩带比把谁看作单位“1”黄彩带的长相当于红彩带的几份汇报交流;明确:把红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红彩带的1/4;黄彩带的长与其中的1份一样长;也就是说红彩带的1/4与黄彩带一样长;贴出答案同桌相互交流;追问:怎样看出黄彩带是红彩带的1/4为什么也可以用除法计算2;教学试一试;贴出红彩带:蓝彩带: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学生小组讨论:把谁看作单位“1”蓝彩带的长相当于红彩带的几份汇报交流,明确答案;追问:算式里的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这里用哪两个数量作除数改题:红彩带的长是蓝彩带的—明确:把蓝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红彩带的长与其中的4份一样长,也就是4个1/3,即4/3;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1让学生看一看图中有些什么,互相说一说;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填空;交流结果并呈现,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练一练2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交流:求公鸡只数是母鸡的几分之几,把哪个看作单位“1”除法算式怎么列3、完成练习八10学生天空,交流并呈现结果;提问:这两个问题比较时,各是把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可以怎样列式求这两个问题的结果各用哪个量作除数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完成练习八第9、11题;第四课时分数的意义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加深对除法与分数关系的认识,并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能进一步学会联系图形或具体情境解释分数,能体会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操作、观察、比较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辨析实际问题里的率和具体数量对应的不同分数;教学流程:一、回顾导入:1、回顾内容:大家回忆一下,学习了分数的哪些内容提问:什么是分数举一个分数,说说它的含义;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2、揭示课题二、实践巩固:1、做练习八第12题引导:请大家先观察直线上的“1”怎样平均分再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上面的分数;学生在直线上描点;交流并呈现直线上的表示的分数,订正;提问:在直线上要怎样表示分数2、做练习八第13题提问:题里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学生独立填空;交流:第一个问题结果的分数怎样填是怎样想的第二个问题呢为什么要填1/23、做练习八第14题学生填空,交流呈现结果;提问:这两题是怎么想的4、说说下面分数的含义;(1)足球队里五年级的学生人数占2/7.(2)一块地的3/5种番茄;(3)一杯果汁,喝了4/9.(4)红花朵数是黄花的3/4.三、拓展意义认识1、做练习八第15题学生填空,交流结果;提问:填空的依据是什么2、做练习八第16题学生换算、填空、交流;说说是怎样换算的3、做练习八第17题让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思考答案,交流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四、练习小结:通过练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深刻的理解还有什么收获第五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能判别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流程:一、复习准备提问:什么叫做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你能说出一些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二、教学新课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1教学例5学生涂色表示相应的分数;问:把每个圆都看作单位"1",都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分之几图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里有几个1/4 生答师板书;要表示5个1/4,该怎样涂颜色明确:用一个圆最多只能表示4个1/4,表示5个1/4要用两个圆;5个1/4就是5/4;问:通过刚才的涂色,你有什么发现2 教学例6学生涂色;引导学生看图,讨论:要表示每个分数,各要涂几个1/5分别用了几个圆你有什么发现3 比较例5、例6中的这些分数,你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吗说说你是怎样分的4 认识概念真分数、假分数;问:和1相比,谁大,谁小学生举例说明真分数和假分数;2.练习 1 做"练一练"2判断;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假分数都大于1;小于7/8的真分数只有6个;集体订正;说明理由三、课堂练习1.练习九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交流结果;提问: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3、练习九第2题指名读一读,学生把真分数圈起来;要通过描点、观察、交流,使学生在直线上直观地看到:真分数集中分布在0和1之间的这一段上,而假分数则分布在从1开始向右的部分,进而体会到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3、练习九第3题学生独立填写,交流结果;4、练习九第4题学生说说是怎样比较他们的大小的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什么是真分数和假分数五、作业第六课时假分数化整数、带分数教学目标1、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是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2、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3、使学生经历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教学重点: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学难点:探索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思考过程;教学流程:一、复习“假分数”,导入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教学:1、板书:假分数问:怎样的分数叫假分数请你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分类说1等于“1”的假分数;分子和分母相同,不为02分子是5的假分数;分母是1-5,一共有5个3分母是5的假分数;分子从5开始依次加1,说不完,说5个,然后加“……”2、请依次说出分母是5、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学生说,老师板书5分之5,5分之10,5分之15,5分之20……问:5分之5也就是多少板书:=1那5分之10呢你是怎么想的方法一:想除法,10÷5=2方法二:想5分之10也就是2个5分之5,1个5分之5是1,2个5分之5就是2;方法三:画图理解;可以用方块图,也可以用数轴等表示; ……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容易呢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5分之15和5分之20分别等于几指名交流所用的方法;3、教学例7小结:这几个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想一想,怎样的假分数能化成整数你能也说几个这样的假分数吗指名说几个这样的分数化成整数;同桌互相说一说;小结方法:可以把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就是要化成的那个整数;二、假分数化成带分数1、板书4分之11;问:这个假分数能化成整数吗为什么2、探究方法:那应该怎么算方法一:11÷4=2 (3)商2就是整数部分,余数3就是分子,分母不变;板书该带分数;指出:这样的分数叫带分数;前面部分叫整数部分,后面是分数部分,只能是真分数;读成:二又四分之三方法二:把4分之11改写成4分之8加4分之3;4分之8就是2,2加4分之3,加号不写,就写成2又4分之3;3、练一练:把3分之12,6分之30,5分之8、3分之8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指名交流;说说为什么前面两个能化成整数,后面两个只能化成带分数三、巩固练习:1、练习九第5题2、练习九第6题先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再读一读;3、练习九第7题在直线上面的□里填假分数,下面的□里填带分数;交流写出的假分数和带分数,订正;比较:观察上面的假分数,等于整数的假分数有什么特点怎样可以直接化成整数观察下面的带分数,各个带分数所在的位置有什么特点4、练习九第8题学生填空后交流结果;5、练习九第9题判断大小;要求学生依次说明判断理由;四、全课总结;第七课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目标:1、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把分数与小数进行互化的心理需求,并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2、培养学生培养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教学流程一、理解4分之3米:1、问:“4分之3米”有多长你能用线段图来表示吗画法一:把1米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3份就是4分之3米画法二:把3个1米的线段对齐后,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有3个4分之1米也就是4分之3米;理解:4分之3米可以是1米的4分之3,也可以是3米的4分之1;2、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的4分之3个苹果,可以是1个苹果的4分之3,也可以是3个苹果的4分之1……二、比较4分之3和:1、出示情境图:看懂图意,讨论“怎么比两条彩带的长短”方法一:估算的方法;4分之3大于一半,所以比大;方法二:4分之3=3÷4=,大于方法三:在直线上描点表示这两个数,再比一比;2、揭示课题:分数和小数有时都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有时就需要互化后进行有关的比大小或是计算等;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3、学习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方法一:可以用除法,分子除以分母方法二: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改写成10、100、1000后再转化成小数;三、掌握并记忆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的转化:1、要求学生拿出自备本,有条理的记一记,算一算;分母是2的真分数:2分之1=分母是4的真分数:4分之1=100分之25=4分之2=2分之1=;4分之3=×3=分母是5的真分数:5分之1=;5分之2=5分之3=;5分之4=依次加分母是8的真分数:8分之1=;8分之2=4分之1=8分之3=;8分之4=4分之1=;8分之5=8分之6=4分之3=;8分之7=分母是9的真分数:略2、记一记:上面这些分数转化为小数,你觉得哪些特别好记你是怎么记的依次说一说,尝试背一背;3、试一试把25分之9、6分之5化成小数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遇到了什么困难第一个分数:也可能会有学生把它转化成100分之36,再改写成第2个分数:是循环小数;读题目要求“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指出:分数转化成小数的时候,有时能除尽,有时不能除尽,那就根据题目要求保留;4、教学例10学生填一填;掌握:一位小数可以改写成10分之几;两位小数可以改写成100分之几;三位小数可以改写成1000分之几;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掌握:一位小数可以改写成10分之几;两位小数可以改写成100分之几;三位小数可以改写成1000分之几;2、练习九第11题填空3、练习九第12题把小数化成分数;4、练习九第13题把分数化成小数;重点讲解:1除不尽时的处理方法,注意“≈”和四舍五入的使用2假分数,先要转化成带分数,然后再转化成小数;或直接除;5、练习九第14题6、练习九第15、16题的比较1掌握该类题的书写格式:先把分数转化成小数,再把两个小数比一比,最后写出完整的比较结果;2注意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该选大数还是小数,如速度快,可以看工作量大或是看工作时间少;7、思考题:a 和b 都是大于0的整数,当a 时,a分之b是真分数;当a 时,a分之b是假分数;当a 时,a分之b能化成整数;填空时,请学生说说思考的依据是什么;四、全课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655cf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6e.png)
Unit 4 What can you d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认读动词词组empty the trash和句子“I'm helpful!I can sweep the floor.”;能够听、说、读、写动词词组cook the meals, water the flowers,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edroom。
初步掌握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2.能力目标:能简单介绍自己能做哪些家务劳动。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要多帮助家里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Let’s learn部分五种家务劳动的表达方法,要求学生做到四会,并能在情景中自然的加以运用。
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对话和情景,以旧引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三、教学媒体: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英文卡片、声音、课件。
2.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Step 1:Warm-up(热身)(l)Let’s chant①教师播放start部分Let’s chant的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看图并能理解歌谣的意思。
②反复听2-3遍后,可带领学生小声重复。
③拍手掌握节奏,教师将Mike变成本班同学的名字进行提问:Tom, Tom, what can you do?可提问3-4人。
(2)口语练习谁的本领大:①男、女生进行比赛,分别用I can…来介绍自己会做的事,看看谁的本领大。
②请同学边说边用动作表示,重复不加分,哪组说的最多即为获胜组。
Step 2:Presentation(新课呈现)Start①教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观看,Oh, so many animals! What can they do?②角色扮演:教师提问,Bird, bird, what can you do?请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边说边做动作。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a51b2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9.png)
Unit4 My home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是义务教育灵通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主题为My home(我的家)。
主情景图展示了几个学生以及Zoom和Zip的家居生活,从而揭示本单元的主题:描述家里的居室及物品设施。
A部分共三页,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为情景对话和练习部分。
Let’s talk部分Amy向Sarah介绍自己的小猫,然后两个人在家里的房间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它。
以此介绍了询问物品或人物位置的句子:Is she in the ...? 以及表示房间名称的词汇:living room, study, kitchen。
之后的Let’s play是个猜东西位置的游戏。
以此来练习重点句式。
第二课时为词汇学习课时,Let’s learn中介绍了房间名称词汇:bedroom, study, living room, kitchen, bathroom以及询问物品或人物位置的句子:Where is ...? Is she in the ...?之后的Let’s do通过指令活动来练习房间名称以及在这个房间里能做的活动。
第三课时为语音与字母学习课时,通过读一读,听一听,唱一唱;听一听、圈一圈;听一听,圈一圈,写一写三个活动,让学生学习元音字母u在开音节中的发音/ju:/。
B部分共四页,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仍然呈现情景对话和练习。
Let’s talk中John和妈妈到处找门钥匙,最后发现它在门上。
以此来引出询问物品和人物位置的句子Where are...? Are they ...? 以及词汇:table, phone。
之后的Ask, answer and write活动来练习重点句式与单词。
第二课时以John和Mike的对话来学习新的词汇:sofa, phone, table, fridge之后通过一个活动Let’s play来练习句子。
进一步熟悉新授词汇。
之后的读写练习、听音判断、看一看并判断的练习以及歌曲都用来巩固练习本课的重点词汇及句型,与C部分合为一个课时。
2022年pep五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教案第5课时
![2022年pep五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教案第5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cb479f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9.png)
第五课时一、课时内容教科书第43-44页:B. Read and write Let’s check.二、课时分析本课时是义务教育灵通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第五课时,围绕“What can you do?”这个话题展开内容。
包括Read and write和Let’s check.两个板块。
Read and write是阅读训练板块,是在学习A和B重点单词以及重点问答对话句型等两大板块之后,精心设置的灵活运用的训练板块,阅读题目是“谁可以成为我的好朋友?”,内容是以电子邮件形式呈现的,呈现了本单元的重点陈述句型I can…和I can’t…机器人Robin介绍自己会说英语和汉语,会练功夫和打乒乓球,但是不会游泳,希望通过网络交个朋友。
网上交友也是学生们的热门话题,因此非常感兴趣,又因短文中大多都是刚学过的重点句型,学生们在理解上没有太多的生词困难,属于好学易懂的短文类型,便于学生们能够独立完成后面的阅读训练题。
阅读训练题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正误,在学生们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每一句话与原文进行对比,再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二部分是假设你愿意成为Robin的朋友,写出有关文娱活动自己的三句话,首先用I can表达自己会做某事,再用I can’t 表达自己不会做某事,训练的主要意图就是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阅读判断力,训练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含有can的肯定句和否定句,增长孩子们的自信心。
Let’s check.是一个听力训练,共有两个听力板块,第一个是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给John和张鹏的活动项目打对勾或打叉,第二个板块是要求学生根据听力内容和刚完成的表格填写合适的短语,写出John和张鹏可以一起做什么事情,达到了检验学生辨别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最好效果。
本课时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听力的训练板块,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阅读和听力潜能,教师需要精心备课,为学生们准备充足的项目与活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们得到更多的阅读能力训练。
五年级下第四单元 金色的鱼钩课型展示
![五年级下第四单元 金色的鱼钩课型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498b98316edb6f1aff001fd9.png)
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 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 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 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 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既然是“奄奄一息”了, 为什么他说的话中还用了两个“!”?
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一个由伟大的背后, 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 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 的感人故事。《金色的 鱼钩》就是其中之一。
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1.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一想:读了课文,你觉得老班长是 一个什么样的人?
课文主要讲了红军长征途中,一 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 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 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老班长是一个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人 。
小组合作学习
请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 的句子,划下来,深入体会理解, 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读一读,想一想
课文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每次有何不 同?划出来,读一读,仔细体会.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 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 了。 说明了: 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 说明了: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 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 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自主阅读
金色的鱼钩
(第五课时)
课前齐诵: 《过雪山草地》 名言: 1.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 幸福。———[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2. 我是你的,我的祖国! 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 我能爱哪一个人? ———[匈牙利]裴多菲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b9d59e02768e9950e738a4.pn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教学设计目录第一课时:、理解垂直和平行…………………….……第二课时:过直线上(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第三课时:平行线、画长方形…………………………第四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第五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第六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3………………………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理解垂直和平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理解平行线、垂线。
2、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空间观点及空间想象水平。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水平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同一个平面”“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平行线”“垂线”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水平。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和对“同一平面”的准确理解。
教学用具:准确判断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和对“同一平面”的准确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故事引入: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就像放飞的小鸟,飞快的向门外冲去。
当黄柏林经过陈正伟的座位时,不小心把陈正伟的两枝笔弄到了地板上,这时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发表个人见解,适当实行思想教育)2、黄柏林也像同学们说的和期望的一样,马上向陈正伟表示诚挚的歉意后,迅速将散落的文具盒及地面上的铅笔、圆珠笔等文具收拾好放回桌面,事情好象到此结束了。
不过,在收拾文具时,他却发现了一件事,而且引起了他的思考。
3、他想到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在对他积极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表示钦佩的同时,不妨来看看这个问题:两支铅笔落在地面上,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呢?二、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5单元思维导图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5单元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b56f002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d.png)
—— 北师大版 ——
第四单元 运算律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第1课时 买文具】
学生能理解的语言
1、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时,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 号外面的。
标准表述
1、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不同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 外面的。
认识中括号【第2课时 试一试】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第3课时】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好朋友
25的好朋友是4,因为:25×4=100。 125的好朋友是8,因为:125×4=1000。
加法结合律【第4课时】 乘法结合律【第5课时】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描述路线图的6要素
1、总路程: ①人物 ②起点 ③终点 2、每段路: ④方向 ⑤距离 ⑥途径点
描述路线的时候,要说清楚“起点”,每段路朝哪个方向走(方向),走多 远(距离),在哪里转弯,和终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确定位置】
方格图:“列”从左往右数,“行”从下往上数。
“数对”:(2,3)
前一个数表示列,后一个数表示行。 读作:二三
125×88=125×(80+8) 101×77=(100+1)×77
99×6+6=(99+1)×6
97×6+18=(97+3)×6
(a+b)×c=a×c+b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1册 Unit 4 第五课时 Reading and writing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1册 Unit 4 第五课时 Reading and writing](https://img.taocdn.com/s3/m/4cb3b05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6.png)
Read for details (para3-4)
Body language Look up and make eye contact Smile Look confused when hear sth. diffcult Lean forward and look at…
Lower his head to look at…
3. The boy is telling a joke to the girl in secret, and she is hiding her face because she is laughing.
While-writing
Writing: Describe the Body Language
Ex 5. Write a passage to describe the body language
While-writing of the person in your drawing, and explain his/her
body language.
Describe the body language and its meaning from a person that you know
In this section, what you should describe are: - what is happening from the photo; - the person’s body language; - the feeling or emotion the person may have based on his/her body language.
Read for main idea
Ex 1. Read the first and last paragraphs in the text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五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五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88219ed0d233d4b14e6936.png)
唐县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唐县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唐县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唐县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唐县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唐县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唐县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唐县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以及通过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学会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以及通过
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3、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课时:大约2课时。
唐县镇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
唐县镇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_第5课时_三角形的内角和(学习任务单)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_第5课时_三角形的内角和(学习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b65c195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d.png)
第五单元第5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学习任务单【课前任务单】1.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2.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3.揭示课题。
师:看来三角形的三个角藏有一些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
(板书课题)【课中任务单】学习任务一:探究不同三角形的内角和。
1.画一画:先让学生画几个不同的三角形。
2.猜一猜:这些三角形它们的三个内角和一样吗。
3.说一说:你是怎样验证?【趁热打铁1】1. 量一量。
∠A =(),∠B =( ),∠C =( ),∠A +∠B +∠C =()。
2. 折一折。
把三角形的三个角∠1、∠2和∠3都向内折,使它们的顶点都落在底边的一个点的上。
正好折成一个( )角,所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 )°。
3. 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可以拼成一个()角,所以三角形内角和是( )°。
4. 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学习任务二:三角形内角和相关的数学文化。
1.听一听:用课件介绍最早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秘密的法国科学家帕斯卡2.说一说: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趁热打铁2】5. 法国著名数学家帕斯卡,在12岁时就已经发现了这种用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来证明其他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方法。
(1)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长方形的内角和应为:( )。
将长方形沿对角线分割,可以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所以直角三角形内角和应为:( )。
(2)沿高可以将任意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由于前面证明了任意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因此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应为:( )。
而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不属于分割前三角形的内角,因此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应为:()。
学习任务三:对比总结。
议一议:1.你能画出一个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2.大三角形内角和比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大,对吗?为什么?3.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度,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吗?的【趁热打铁3】6. 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个直角或钝角。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加和减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加和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77be7e31b765ce05081468.png)
徐州市荆山小学刘付友怎样算的?也听一听别的同学有没有好的口算方法。
为了让同学听的明白,说的时候,可以按照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思路去说。
2、反馈:指名交流口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口算方法多?(教师肯定学生的任何一种口算方法,只要合理即可)片四38-25=_____(出示方法)方法一:个位上8-5=3,十位上3-2=1,合起来是13;方法二:先算30-20=10,再算8-5=3 ,最后算10+3=13;方法三:先算38-20=18 ,再算18-5=13;方法四:先算38-5=33 ,再算33-20=13;同学们,你们的口算方法和上面这几种有相同的吗,这些口算方法都有个相同的特点,就是拆数,前两种算法就是把减数和被减数拆成四部分,用个位上的数减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减十位上的数,再把两次结果合起来;后面两种算法是把减数拆成20和5,从38里面分两次减。
用这些方法都可以使口算变得又对又快,这些算法你掌握了吗?片5 3、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二题,44-25= 该怎样口算呢?想一想,把你的算法和同学交流一下。
口算44-25=_____(出示方法)方法一:先算30-20=10 再算14-5=9最后算9+10=19•方法二:先算44-5=39 再算39-20=19•方法三:先算44-20=24 再算24-5=19•提问:用你喜欢的方法再说说44-25的口算过程•师:这里的几种算法和上面的几种算法类似,也是用拆数的方法口算的。
注意,运用第一种方法,需要把被减数拆成几十和十几,与减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分别相减再相加。
片六4、提问: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比较一下。
38-25=13 44-25=19小组讨论交流,并指名学生说说。
5、讨论小结:两个算式都是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一道算式是不退位减,第二道算式退位减。
在口算时都可以用拆数的方法进行口算。
四、运用拓展。
片7“想想做做”第1题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得数,并选择其中一组算式,说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6f1783f111f18582d05a8f.png)
五年级(上)第四单元第 1 课时当堂达标题Unit 4 What can you do?Part A Let’s talkⅡ . 根据情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其序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1. ( ) 当你想问对方会做什么时,应说:A. What can you do ?B. 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C. What can he do?2. ( ) 当你想告诉对方你会唱中文歌时,应说:A. I can sing English songs.B. I can play the pipa.C. I can sing Chinese songs.Ⅲ . 给下列句子排序。
A. I can dance. What can John do?B. What can you do, Sarah?C. I can sing. How about you, Chen Jie?D. He can draw pictures. What can Amy do?E. She can draw pictures.1.________2.____ _C ___3._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_IV. 阅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句子。
We’ll have a party this Friday. The children are helpful. Tom and John can clean the classroom. Lucy can sing English songs. Lily can dance. Kate can draw cartoons. Jimmy can do some kung fu.1. What can Tom and John do for the party.They c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What can Lucy do?She c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What can Lily do?She c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What can Kate do?She c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What can Jimmy do?He c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上)第四单元第 1 课时当堂达标题答案Unit 4 What can you do?Part A Let’s talkⅡ . 根据情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其序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第四单元 百分数 第5课时 这月我当家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 百分数 第5课时 这月我当家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b5658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8.png)
40% = 500
= 500÷ 40%
= 1250
答: 乐乐家这个月的总支出是1250元。
1 足球赛举办单位决定把1400张门票免费送给学生。
免费送出的门票数正好占足球场座位总数的5%,这个
足球场共有多少个座位?
1.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画一画,说一说。
?张
5%
1400张
座位总数×5%=免费的门票数
2.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座位总数×5%=免费的门票数
解:设这个足球场共有 个座位。
5% =
1400
=
1400÷ 5%
=
28000
答: 这个足球场共有28000个座位。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怎么求这个数?
方法一
根据等量关系“单位的‘1’量×
1.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画一画,说一说。
2.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3.你能用算式的方法做出吗?
?千克
1050千克 42%
从图中可以看出等量关系是:花生仁的42%就是榨
出的1050千克油。
解:设共需要 千克的花生仁。
42% = 1050
= 1050÷ 42%
= 2500
答: 共需要2500千克的花生仁。
因为花生仁的42%就是榨出的1050千克
油,相对应的量除以相对应的率得出来
的数就是单位“1”。
1050÷ 42% =2500(千克)
答: 共需要2500千克的花生仁。
百分数的认识
第四单元 这月我当家 第五课时
北师大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1.使学生明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意义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Four Then and now .
第五课时
【三维目标】
1. 能够理解对话大意,并回答问题。
能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及意群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
2. 能够听、说、读、写并在情景中运用句型Before, I was … Now, I’m …描述自己与他人的变化。
3. 能够在语境中理解生词different 和active 的意思,并能正确发音。
【自主梳理】
一,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
1. What are they (谈论)?
2. ( 几年级)was Mike in ?
3. John, (来看看)Mike’s photos.
4. You’ re (穿)a pink T- shirt.
5. I am very active (在课堂上).
二,写出下列词的适当形式。
was (原型) couldn’t (完全形式)
months (单数) we are (缩写形式)
三,预习疑惑
【课堂探究】
1.找出let’s talk中有过去式的句子和单词,组内合作完成。
-- -- --
2. Talk about your friends or family members. How did they change? 用所给单词或者句型来谈论。
3.听录音,完成let’s check 部分内容,小组讨论,得出答案,二次听力,核对答案。
4.两人一组谈论Let’s wrap it up图片的变化,然后汇报给全班听。
5.听录音Part C 的Story time 部分,跟同学分享你所听到的内容。
(1)自己读故事内容,并划出不会读的单词或者句子。
(2)组内翻译故事内容
学生姓名:
(3)组内完成对话,然后表演
【随堂闯关】
一. 选择填空.(10分)
( ) 1. They cook their food.
A. didn’t
B. isn’t
C. doesn’t ( ) 2. There are many to help you cook.
A. thing
B. things
C. nothing ( ) 3. They didn’t do the .
A.dish
B. dishing
C. dishes ( ) 4. beautiful the world was !
A. Where
B.How
C. Which ( ) 5. Make it a better .
A. place
B. places
C. humans 【自我测评】
二、根据要求填空
1.cook(过去式)
2. thing (复数)
3. help(单三形式)
4. are (过去式)
5. dishes(单数)
6. didn’t (完全形式)
7. more(原形) 8.healthy (名词)
9. then(对应词) 10. have (现在分词) 三,句型转换
1.They didn’t do the dishes either. (改为肯定句)
2.There were many trees. (划提)
3.We should help the earth now. (改为否定句)
【课堂小结】(Summary)
这节课我学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