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药物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一、概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旧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
该病以肝内胆汁淤积、循环血液中出现抗线粒体抗体以及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破坏为显著特征,最终导致广泛性肝管破坏、胆汁性肝硬化甚至肝衰竭。
该疾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且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及其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免疫紊乱有关。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能仅有轻度乏力和间歇性瘙痒,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黄疸、骨质疏松、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症状。
晚期则可能出现肝脾肿大、腹水及门静脉高压等肝硬化表现。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诊断方面,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免疫学检查以及肝组织活检等综合评估。
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是PBC的标志性血清学指标,其检测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超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影像学检查也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够完全治愈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但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缓解症状。
熊去氧胆酸是目前治疗PBC的首选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组织学异常。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定义与流行病学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简称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的胆汁淤积性肝病。
它主要以肝内小胆管的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及破坏为特征,最终导致胆汁淤积、广泛性肝管破坏,甚至可能引发胆汁性肝硬化或肝衰竭。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发表者:舒慧君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是一种以胆管的进行性炎症、纤维化和多发性狭窄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及免疫机制有关。
PSC 的病变范围可累及肝内和肝外胆管,部分患者具备典型的胆汁淤积表现和PSC的组织学特征,但胆管造影正常,目前认为其为PSC的变异型,称为小胆管PSC。
部分患者同时具备PSC和其他免疫介导的肝脏疾病的特征表现,如自身免疫性肝炎,称为重叠综合征。
PSC的病程多呈慢性进行性,大部分患者逐渐出现胆汁淤积、胆管炎,并最终演变为终末期肝病。
60%-80%的PSC患者可并发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约20%的患者还可并发胆管癌。
目前针对PSC的治疗,除肝移植外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1 PSC的流行病学特征由于PSC的临床表现变异性大,且无统一诊断标准,目前尚无确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统计。
现有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美国、挪威等西方国家,其研究显示PSC的发病率为0.9~1.3/10万,患病率为8.6~13.6/10万。
约70%的PSC患者为男性,多于25~45岁发病,平均发病年龄约为39岁。
我国尚缺乏PSC的流行病学资料。
2 PSC的诊断对于PSC的诊断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
目前PSC的诊断主要包括三方面:1. 典型胆汁淤积的生化表现;2. 胆管影像学检查(包括核磁共振胆管成像、内镜下逆行性胆管造影或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显示多灶性狭窄和节段性扩张等PSC特征性表现;3. 除外可引起硬化性胆管炎的继发因素,包括长期胆管梗阻、感染、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当患者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均符合PSC,但胆管造影正常时,可诊断为小胆管PSC。
2.1 临床表现PSC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乏力、皮肤瘙痒、黄疸、腹部不适、消瘦等,其中间歇性皮肤瘙痒、黄疸伴右上腹痛及发热是最典型的表现,与微结石或胆泥排出过程引起的一过性胆管梗阻有关。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引起的几种症状的治疗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引起的几种症状的治疗*导读: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以炎症、管腔闭塞以及肝内和P或肝外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淤胆性肝病,进展十分缓慢,最终演变为终末期肝病。
……1. 乏力:乏力在淤胆性肝病中的病因未明,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UDCA。
有人猜测其可能与抑郁相关,但一项用氟伏沙明(一种选择性52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治疗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经过6 周观察,发现其对乏力或生活质量指数无益。
有趣的是,最近报道的数据显示,93 名PSC 患者的乏力积分明显低于普通人群,提示人们可能过分强调了这类患者的乏力症状。
2. 瘙痒:胆汁酸结合树脂、考来烯胺对继发于胆汁淤积的瘙痒十分有效,且不良反应少,应被列为治疗的一线用药。
阿片类拮抗剂能阻止淤胆时过多的内源性阿片类激动剂的作用,对淤胆相关性瘙痒有效。
所有阿片类拮抗剂(纳美芬、纳洛酮、纳屈酮) 在首次使用时都会出现戒断反应,但通常会在持续给药2~3 d 后消失。
昂丹司琼(52羟色胺受体拮抗剂) 可显著改善瘙痒分值(视觉模拟评分法) ,但有待临床实践的评估。
利福平是缓解淤胆性肝病瘙痒症状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模式为介导微粒体药物氧化系统的酶类,促进内源性致痒性物质代谢;其在肠腔内也有直接的抗微生物作用,从而改变次级胆汁酸的合成。
但是利福平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严重的特异性高敏反应及其作为酶诱导剂与合用药物的相互作用。
3. 骨质疏松:PSC 患者存在各种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肝硬化、胆汁淤积以及皮质激素的使用等。
研究者建议应给以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临床或组织学证明的肝硬化;胆红素大于正常上限3 倍并持续6 个月。
同时应纠正患者的一般生活习惯,如限制饮酒、定期进行负重练习、戒烟、合理饮食避免低体重指数,补充钙与维生素D等。
另外,如果髋部或脊柱的T2scores 2.5 ,对绝经后妇女应行激素替代治疗,对性腺功能减退症的男性应考虑经皮使用睾酮。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概述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是一种以特发性肝内外胆管炎症和纤维化导致多灶性胆管狭窄为特征、慢性胆汁淤积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病。
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遗传易感性与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相关。
典型症状为黄疸和瘙痒,可伴有乏力、体重减轻和肝脾大等。
在缺少有效治疗措施的情况下,疾病从诊断发展至死亡或进行肝移植的中位时间约为12~18年。
有症状的病人随访6年后合并肝衰竭、胆管癌等可高达41%。
英文名称: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
其它名称:狭窄性胆管炎、闭塞性胆管炎。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发病与遗传密切相关,一级亲属中本病的发病率增加100倍。
发病部位:肝脏,腹部。
常见症状:黄疸、瘙痒、乏力、体重减轻、肝脾大。
主要病因: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遗传易感性与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相关。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清生物化学检查、免疫学检查、腹部超声、经内镜逆行性膜胆管造影(ERCP)、磁共振旗胆营造影(MRCP)、肝组织活检。
重要提醒:本病患者易并发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衰竭以及胆管癌,患者应尽早就医。
临床分类:在病理组织学上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分为4期。
1、Ⅰ期即门静脉期,炎症改变仅仅局限在肝门区,包括淋巴细胞浸润,有时为嗜中性粒细胞向胆管浸润,胆管上皮变性坏死等,可以有不同侧重的表现,还可以出现胆管上皮的血管化和胆管增生。
2、Ⅱ期即门静脉周围期,病变发展到肝门周围实质的炎症性改变,出现肝细胞坏死、胆管稀疏和门静脉周围纤维化。
3、Ⅲ期即纤维间隔形成期,纤维化及纤维间隔形成及(或)桥接状坏死,肝实质还表现为胆汁性或纤维化所致的碎屑样坏死,伴有铜沉积、胆管严重受损或消失。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疗效观察
1 5 a r g / ( k g・日) 口服 , 同时进行 维生素 的 辅助治疗 , 对出现肝腹水 的患者配合利 尿 剂 的使 用 。为 期 1年 的治 疗 对 患 者 的
A 、 A L P 、 G G T的治 疗 前后 值 进 行 检测
性硬 化胆管炎 患者 进行 熊去 氧胆 酸治疗 的效 果 进 行 总 结 分 析 , 报告如下 。
资 料 与 方 法
发生消化道大 出血症状 , 经治疗后均 临床
治 愈 。说 明 U D C A治疗 P S C的 适 应 人 群
管炎 疗效 临 床 应 用价 值
原发性 硬化 性胆 管 炎 ( P S C) 是 一 种
慢性肝 内胆汁瘀 积性 疾病 , 为肝 内与肝外
胆 管 常 见 的疾 病 之 一 , 主要 以胆 管 的纤 维 化 与 炎 症 为 主要 特 点 , 继 而可 发 展 为 胆 管
何 不 堂 良 反 譬 应 度 ! 当 治疗过程中有 4例患者曾
对 比, 分 析疗 效 。
泌能力 , 使血液及肝 细胞 中内源性疏水胆 酸浓度降低 , 达到 抗胆 汁瘀 积的作 用 ] , 明显改善患者 的生化 治疗 和腹胀 乏力 的
症状, 从而减 缓患 者的病 情发 展 , 为肝 移
植 的治疗提供充足的时间 。
者6 0例 , 进行 熊去氧 胆酸 治疗 , 经为期 1
年的治疗 , 对患者 的 A L T 、 A L P 、 G G T值 进
行检 测 , 总 结观 察 熊去 氧 胆 酸 治 疗原 发 性 硬 化 性 胆 管 炎的 临床 疗 效 , 并 对 其 临床 应
用 价值 进 行 探 讨 。 结 果 : 6 O例 患 者 经 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作者:张学军张绍梅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04期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郁积病。
其特征为肝内、外胆管的炎性反应,纤维化和部分胆管丧失,致胆管节段性狭窄和扩张,胆管造影呈串珠状改变。
其临床证侯以黄疸、搔痒和右上腹痛,吸收不良和厌食致体质量减轻。
有伴发热、乏力。
相当于祖国医学中“胁痛”、“腹胀”、“黄疸”等范畴。
1 病因病机PSC的病因尚未明了,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遗传和免疫因素,认为有遗传易感性,由免疫介导的疾病,细菌感染因素不能排除。
细菌内毒素及有毒性代谢产物经门静脉入肝,有可能引起胆管损伤。
祖国医学认为肝与胆相表里,有经脉相通。
胆的病变往往与肝密切相关,胆病可以及肝,肝病可以及胆。
由于感受时邪疫毒,蕴结于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浸淫肌肤;或饮食所伤脾胃,致运化功能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或脾胃素虚,运化失司,肝失所养,疏泄失职,而致胆液不能循常道而出现黄疸腹胀。
肝胆受损之后气机不利,肝气郁结,气滞则行血不力,血瘀于肝胆络脉则出现胁痛。
“积之所成,正气不足”,气虚是本病内因,因而乏力。
经曰:诸痒为虚,血不荣肌腠,所以痒也。
2 辨病、辨证及治疗辨病:典型症状有黄疸、搔痒和右上腹痛,以及非特异性症状如疲乏、纳差、恶心,体质量下降等。
实验室检查:最常见为碱性磷酸酶(ACP)升高,可高出正常5倍;转氨酶轻度或中度升高;血清胆红素逐渐增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清铜蓝蛋白常增高,70%患者中性粒细胞质抗体(P-ANCA)阳性。
放射学检查:ERCP(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是诊断PSC最佳方法,PTC(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一般用于内镜检查失败者。
放射学表现为胆管不规则,多发局部狭窄或扩张,胆道弥漫性狭窄伴正常扩张段形成“串珠状”改变。
超声检查和MRC胆道造影也有助于诊断。
中医辩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2.1湿热蕴结型:主证身目发黄,头重身困,嗜卧乏力,胁胀痛,身痒,不思饮食,舌苔黄腻,脉弦滑。
优思弗药品信息
一、消化内科:【胆汁淤积性肝病】1、PBC(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PS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优思弗是唯一可以阻断或延缓疾病发展过程的有效药物;注意:碱性磷酸酶的检测,以便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病人。
需足量服用,说明书剂量为13-15mg/kg/d,如果病情较重或生化指标下降不理想者,可以最大剂量服用到 20-30mg/kg/d。
(大剂量文献见附件文件夹)注意:碱性磷酸酶的检测,以便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病人。
2、广义的胆汁淤积性肝:病毒性肝炎伴肝内胆汁淤积,药物性肝病引起的肝内胆汁淤积,脂肪肝等。
1、病毒性肝炎:12-15 mg/kg/d,4-5 天有效退黄。
2、非酒精性脂肪肝:一般认为脂肪肝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但是以下三种情况是需要治疗的:a.重度脂肪肝,出现乏力、黄疸等有明显临床症状的;b.虽无症状但有明显肝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者,可以提醒医生对有经济条件的试用;c.碱性磷酸酶升高,提示有胆管损伤的,需要治疗。
3、胆汁反流性胃炎:有临床表现的,建议先药物治疗,可以避免疏水性胆汁酸对胃黏膜的损伤。
4、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症5、干部病房:脂肪肝,胆汁反流性胃炎。
同时该科室可以作为一个开发上的捷径,作为老干部用药常备目录中药物。
二、肝胆外科:1、溶石——胆固醇性结石:常规的有临床症状的胆固醇性结石可用。
10-15 mg/kg/d,晚上一次顿服,需 6-24 月。
2、肝胆术后预防逆行性感染:胆管开口在肠道,肠道内有丰富的细菌菌落,容易向上侵袭造成逆行性感染,术后并发率高,容易引发“医患矛盾”,服用优思弗可以增加胆汁酸的分泌,促进胆汁的流动,起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作用。
(有文献支持,见附件《熊去氧胆酸对胆肠吻合术后胆道逆行性感染的预防作用》。
孙备,哈尔滨医科大学)3、胆囊息肉:治疗原则为:轻度只需要用药治疗即可,重度则需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胆囊息肉较小,在B超检查中无法分辨是属于哪种类型,这是最令医生和病人感到遗憾的地方。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要点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要点1 概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旧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及其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免疫紊乱有关。
PBC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和皮肤瘙痒。
其血生物化学指标特点是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免疫学特点是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M(IgG)升高,病理学特点是非化脓性破坏性小胆管炎。
熊去氧胆酸(UDCA)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2 流行病学PBC呈全球性分布,可发生于所有种族和民族。
最近的荟萃分析显示PBC 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全球均呈上升趋势,年发病率为0.23/10万~5.31/10万,患病率为1.91/10万~40.2/10万,以北美和北欧国家最高。
我国尚缺乏基于人群的PBC流行病学数据。
3 自然病史本病的早期诊断及UDCA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PBC的疾病进程。
对UDCA生物化学应答较好的早期PBC患者,其生存期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相似;对UDCA应答欠佳患者的无肝移植生存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人群,但仍高于未经UDCA治疗的PBC患者。
4 临床表现PBC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
约1/3患者可长期无任何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逐渐出现乏力和皮肤瘙痒等。
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胆汁淤积以及肝硬化相关的并发症和临床表现;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可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5 实验室、影像学及病理检查5.1 血生物化学检查以ALP和/或GGT明显升高为主要特征,可同时伴有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轻度至中度升高。
随疾病进展,血清胆红素(主要是直接胆红素)逐步升高,血清白蛋白逐渐降低。
5.2 免疫学检查5.2.1 抗线粒体抗体(AMA)血清AMA是诊断PBC的特异性标志物,尤其是AMA-M2亚型,诊断本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达90%~95%。
优思弗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观察与评价(2)
优思弗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观察与评价我,作为一名医生,一直在密切关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进展。
在我国,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优思弗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其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参与了优思弗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试验。
通过对大量患者的观察与评估,我对优思弗的疗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优思弗通过抑制肠道内胆酸的吸收,降低肝脏内胆汁酸的浓度,从而减轻胆汁对肝脏的损害。
在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过程中,优思弗表现出显著的疗效。
它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如黄疸、瘙痒等。
通过长期的服用,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肝硬化程度也有所减轻。
更为重要的是,优思弗能显著降低患者肝衰竭和肝癌的风险。
尽管优思弗在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药物治疗并非万能。
在选择使用优思弗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经济状况等因素。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配合医生,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我国,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作为一名医生,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关注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同时,我也期待更多同行参与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中来,共同为我国肝病防治事业贡献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防治事业努力。
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康复。
在漫长的医学实践中,我作为一名医生,始终将患者的健康和福祉置于首位。
面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一棘手的疾病,我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希望。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见证了优思弗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评价。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其特点是胆管炎症和胆汁淤积,导致肝脏纤维化和功能衰竭。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激素和利胆药物,但这些方法往往只能缓解症状,无法逆转病程。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2)抗炎药物: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常用剂量为吲哚美辛25-50mg/d, 布洛芬0.2-0.4g/d。
(3)抗纤维化药物:如秋水仙碱、干扰素等,常用剂量为秋水仙碱1mg/d, 干扰素300万U每周一次。
三、随访及预后
1、随访时间及方式
PSC患者需定期随访,随访时间视病情而定。随访方式包括定期肝功能检查、 胆管造影等。医生需密切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目录
01 一、诊断
03 三、随访及预后
02 二、治疗 04 四、注意事项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慢性胆管炎症,其特征为胆管壁纤维化和 多发性狭窄,从而导致胆管系统的不规则狭窄和进行性梗阻。下面将详细介绍 PS主要依赖于胆管造影、胆管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以下是具体的诊 断标准:
(2)内镜治疗:对于PSC伴有胆管狭窄的患者,可采取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或内 镜下支架植入术等方法,以改善胆道梗阻症状。
(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胆道梗阻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肝移植、胆道重建等。
3、常用药物及剂量
(1)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环孢素等,常用剂量为泼尼松30-40mg/d,环 孢素2-4mg/kg。
2、注意事项
(1)定期进行检查:患者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胆管造影等,以便及时了 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健康生活方式:患者需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 神压力,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和稳定。
(3)避免感染:患者应尽量避免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4)遵循医嘱: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更改药物种类和剂 量。
2、预后情况
PSC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在积极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长 期处于稳定状态;部分患者病情可能进展较快,出现严重的胆道梗阻及肝功能 损害,预后较差。整体而言,PSC的五年生存率在80%左右。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的诊断和治疗共识
PBC诊断要点治疗方案与原则熊去氧胆酸(AMA病理特点性、破坏性肝内小胆管炎注意原发性胆汁性胆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注意大部分患者不一定会发展至肝硬化1临床前期2无症状期3症状期4失代偿期临床表现z可见于20-70%的PBC 患者z可见于40-80%的患者z 骨病z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z 高脂血症z 腹水z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z脾大乏力瘙痒门脉高压胆汁淤积症辅助检查生化检查胆管影像学检查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肝活检TP DB TB g/L 69.8μ65.6μ92.0单位结果门诊床号:年龄:性别:男SLA/LP 抗体LC-1抗体着丝点蛋白B 项目名称阴性阴性陽性结果床号:性别:女IgM升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汇管区周围炎期皮肤护理安全护理纤维化期肝硬化期胆管炎期主要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肝组织活检治疗方案UDCA免疫抑制治疗肝移植可改善PBC患者的生化指标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硫唑嘌呤、甲氨蝶吟、环孢素A顽固性腹水、自发性腹膜炎、反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肝细胞癌等AMA阴性PBC/AIH重叠综合征妊娠AMA阴性、典型的肝内胆汁淤积生化、PBC病理学特征患者同时具有PBC和AIH两种疾病的主要特征。
皮肤瘙痒是妊娠期间最大的问题。
UDCA 在妊娠期及哺乳期都有较好的安全性。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
剂 组 , 6个 月 进 行 一 次 病 情 评 估 , 验 开 始 和 治 疗 3年 后 每 实 行 肝 活 检 , 果 显 示 秋 水 仙 碱 对 患 者 的 症 状 . 化 和 肝 细 胞 结 生 学指标 、 生存 期 均 无有 益 作 用 , 明秋 水 仙 碱治 疗 P C无 效 。 表 S 4 环 孢 素 A: e n r [ 临 床 对 照 试 验 显 示 . 2例 . Wi e 等 9 s 1 的 2 P C 患 者 接 受 环 孢 素 A 治 疗 , 2例 接 受 安 慰 剂 治疗 , 后 S 1 2年 治 疗 组 血 清 A P A T、 L 、 L 天冬 氨 酸 氨 基 转 移 酶 ( S ) 对 照 组 AT与
肝 病 中心/ 胆 胰 内科 ( 5 1 1 肝 600 )
原 发 性 硬 化 性 胆 管 炎 ( r r ceoig c oa gt , p may s lrsn h ln is i i P C) 一 种 主 要 累及 中 年 男 性 、 炎 症 性 肠 病 密 切 相 关 的 S 是 与
效, 结果 显示大剂量组 ( 天 2 ~ 5m k ) 每 2 2 C g 的疗效显著优 于
中 小 剂 量 组 .但 每 天 2 ~ 11 /g与 每 天 2 ~ 5mg g相 6 3 1 k 3 I g 2 2 / k
比 , 效 无 显 著 差 异 。多 数 研 究 提 示 大剂 量 UDC 疗 A能 明 显 改
长期 乃 至 终 身 服 药 。R s 等 【 究 了 每 天 1 ~ 3 1 ~ 7 1 ~ ot 研 0 1 、4 1 、 8
21 2 2 、2 5和 2 3 /g五 种 剂 量 的 UD 6~ 1mgk CA 对 P C 的 疗 S
慢性 胆 汁淤 积 性 肝 病【 P C 的病 因 和发 病 机 制 尚未 明 确 , ” S 。 但 大 量 证 据 显 示 该 病 与 自身 免疫 密 切 相 关 。其 主 要 病 理 表 现 为 纤 维 性 阻 塞 性 胆 管 炎 , 终 导致 肝 纤 维 化 和 肝 硬 化 : 床 最 临 表 现 为 慢 性 梗 阻 性 黄 疸 和肝 脾 肿 大 , 情 呈 进 行 性 发 展 , 病 晚
用巴瑞替尼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80068527.9(22)申请日 2019.10.10(30)优先权数据62/746589 2018.10.17 US(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21.04.16(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US2019/055566 2019.10.10(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20/081346 EN 2020.04.23(71)申请人 伊莱利利公司地址 美国印第安纳州(72)发明人 A ·L ·D ·M ·P ·科雷亚 P ·L ·麦科拉姆 J ·M ·麦吉尔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代理人 甘霖 彭昶(51)Int.Cl.A61K 31/519(2006.01)A61P 1/16(2006.01)(54)发明名称用巴瑞替尼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57)摘要用巴瑞替尼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方法,包括制剂和剂量方案。
巴瑞替尼的量可以作为4 mg片剂或丸剂施用,所述片剂或丸剂包括一种或多种赋形剂。
巴瑞替尼的量可以每天或以一些其它频率进行施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CN 112823007 A 2021.05.18C N 112823007A1.一种治疗需要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患者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患者施用一定量的巴瑞替尼或其药物制剂。
2.一种治疗需要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患者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患者施用一定量的巴瑞替尼或其药物制剂。
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一定量的巴瑞替尼是经口施用的。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患者先前对熊去氧胆酸具有不充分应答或不耐受。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药物治疗进展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药物治疗进展盛夏1a,纪庆明1b,李昕宇1b,王丽宏2,牛俊奇1c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a.干部病房,b.重症医学科,c.感染病中心肝病科,长春 1300212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哈尔滨 150000通信作者:李昕宇,***************.cn(ORCID:0000-0001-6215-4708);王丽宏,******************(ORCID:0009-0009-6263-0028);牛俊奇,****************.cn(ORCID:0000-0001-5415-2024)摘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胆管炎症为特征的胆汁淤积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低,预后差,尚无药物治疗能改变PSC的进程,肝移植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移植后5年生存率可达85%。
基于PSC现状,药物治疗面临巨大挑战。
目前治疗PSC的药物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初步显示出应用前景,其中熊去氧胆酸是研究最广泛、最常用的药物。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新兴药物正在研究中。
本文将围绕PSC最新药物治疗进展进行概述。
关键词:胆管炎,硬化性;熊去氧胆酸;奥贝胆酸;药物疗法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00666)Advances in drug therapy for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SHENG Xia1a,JI Qingming1b,LI Xinyu1b,WANG Lihong2,NIU Junqi1c.(1. a. Department of Cadre Ward,b.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c. Department of Hepatology,Center of Infectious Diseases,The 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1,China;2.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c Diseases,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s:LI Xinyu,xinyuli@(ORCID:0000-0001-6215-4708);WANG Lihong,whlhebykdx@ (ORCID: 0009-0009-6263-0028); NIU Junqi,****************.cn(ORCID: 0000-0001-5415-2024)Abstract: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is a cholestatic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chronic progressive bile duct inflammation and has a low incidence rate and poor prognosis in China. There is still no drug therapy that can change the course of PSC,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the only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SC, with a 5-year survival rate of 85% after transplantation. Drug therapy for PSC is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PSC. At present,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PSC are in the stage of clinical trials and have shown certain application prospect, among which ursodeoxycholic acid is the most widely studied and commonly used drug. In addition, there are many emerging drugs in the pipelin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latest advances in drug therapy for PSC.Key words:Cholangitis, Sclerosing; Ursodeoxycholic Acid; Obecholic Acid; Drug TherapyResearch funding: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2200666)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主要表现为肝内外胆管的炎症性破坏,而后出现胆汁淤积、肝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
探究优思弗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2)
探究优思弗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让我们了解一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
它是一种慢性肝病,以胆管炎症和胆管纤维化为特征,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衰竭。
目前,PBC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被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PBC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肝移植。
优思弗是一种新型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激活FXR(farnesoidX receptor)来治疗PBC。
FXR是一种核受体,它在调节胆汁酸的合成、代谢和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PBC患者中,胆汁酸的代谢异常,导致胆汁酸水平升高,这被认为是促进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通过激活FXR,优思弗可以改善胆汁酸的代谢,从而减缓或逆转病程。
在我对PBC患者的临床观察中,我发现优思弗展现出了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
优思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包括ALT、AST、ALP 等指标的下降,这表明药物能够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
优思弗对患者的胆管病变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够减轻胆管炎症和纤维化,延缓病情的进展。
优思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通过减少黄疸、瘙痒等临床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长期的随访中,我也观察到,使用优思弗的患者肝衰竭的风险相对较低,这表明药物可能对延缓肝硬化的进展具有积极作用。
在深入探究优思弗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之前,让我们先对这种疾病的病理机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肝病,其特点是胆管的进行性破坏和纤维化,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
尽管PBC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在发病机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目前,PBC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对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而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
优思弗,作为一种创新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FXR (farnesoid X receptor)来调节胆汁酸的合成和代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药物
*导读:PSC的临床处理对临床医师而言存在诸多挑战。
研
究得最多的药物是熊去氧胆酸(UDCA),虽然其可能对淤胆性肝病
有广泛疗效,但尚未证明其能逆转PSC的病程。
……
药物治疗
1. 熊去氧胆酸:UDCA 是一种亲水二羟胆汁酸,早在1990 年就
被用于PSC 的治疗。
除了替代疏水性胆汁酸外,UDCA 还能特异
性调节凋亡阈值,即通过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丝裂原激活蛋
白激酶来介导肝细胞生存信号的转导此外,UDCA 还能保护线粒
体膜免受干扰,从而抑制凋亡。
近期研究表明, UDCA 对防止合并IBD 患者的结肠新生物生成有重要作用。
去氧胆酸在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结直肠癌P不典型增生患者的血清与粪便中含量较高,它
会刺激动物的结直肠上皮增生,也可能促使人结直肠的肿瘤发生。
而UDCA 能调节线粒体膜转运电位与活化氧自由基的产生,抑制
去氧胆酸介导的凋亡。
正常生理情况下,UDCA 约占胆汁酸成分的3 % ,该含量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剂量为22~25 mgPkg 时达到平台。
通常UDCA 是一天两次给药,但与一天一次给药相比,两者在胆汁含量与改善肝脏生化方面并无差异。
治疗PSC 的用药剂量尚无统一标准,通常为10~23 mgPkg·d 不等。
有人使用20~25mgPkg·d 的剂量进行试验,结果显示生化指标、组织
学的纤维化级别与胆管造影表现都显著改善。
2. 皮质激素:一些小样本试验提示激素治疗有效,但尚无大规模的试验报道。
2000 年,Mayo 等使用布地奈德9 mgPd 的方案,对PSC 患者进行1 年治疗,结果未能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在治疗终点患者股骨颈与腰椎的骨量严重减少。
另有3项小规模研究显示,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后经鼻胆管引流局部使用皮质激素可能有效,但皇家医院的一项对照试验发现该治疗方法不但无效,而且胆汁内菌落阳性率很高。
3. 免疫抑制剂:Schramm 等[12 ] 用UDCA 500~700 mgPd 联合泼尼松龙1 mgPkg·d 及硫唑嘌呤1~1. 5 mgPkg·d 治疗15 名PSC患者,其中13 人耐受良好;在随访期间接受肝活检的10 人中,6人组织学改善,1 人恶化;所有患者生化指标改善,其中包括了7名对单独使用UDCA 治疗无效的患者。
这些结果提示尽管皮质激素对淤胆性肝病的作用仍持观望状态,但UDCA 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有效。
一项开放性试验报道了甲氨喋呤有望成为治疗PSC 的有效药物,但随后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只显示甲氨喋呤组在生化方面有所改进,而对肝脏组织学与ERCP 影像结果无益。
同样,与单用UDCA 相比,联合甲氨喋呤治疗未获得更好的疗效,还会出现间质性肺炎、肝毒性等不良反应[13 ] 。
所以甲氨喋呤不适用于PSC 的治疗。
另一些药物正处于临床试验起步阶段,包括克拉屈滨(一种抗淋巴细胞的核苷类似物) 、己酮可可碱与依那西普,后二者为TNF2α拮抗剂,但对PSC 都无很好的临床疗效。
4. 抗生素:有人认为PSC 与来源于胃肠道的细菌或其产物有关,因而使用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活性可能是一种治疗方法。
一项研究使用甲硝唑联合UDCA ,结果显示至少在生化方面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UDCA。
美满霉素正用于临床评估,但有人认为其产生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一种炎症介质) 的作用强于抗菌作用,不宜用于PSC 的治疗。
5. 抗纤维化药物:甲苯吡啶酮是目前唯一验证的有特异性抗纤维化作用的药物。
该药可逆转其他条件下如腹膜透析所导致的纤维化;然而,一项小型的初步研究未显示其对PSC 治疗有效,反而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
秋水仙碱曾被认为在PBC中有抗纤维化作用,但1995 年的一项大规模试验显示,该药对PSC 无效,且在长期研究后发现该药对PBC 的作用尚未肯定。
水飞蓟素是一种为广大肝病患者服用的中药,具有抗纤维化与抑制TNF 的双重作用,有望成为PSC 的治疗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