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病理学》第九讲 角膜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讲角膜病
一、角膜炎总论
1.定义:是在角膜上皮损伤或未损伤的情况下,病原体感染角膜而发生的炎症过程。
诱因:角膜的过敏反应、维生素A缺乏、神经麻痹、邻近组织炎症及损伤。
症状:疼痛难忍、修复缓慢。
危害:角膜大多会遗留斑痕,妨碍视力甚至可造成失明。
3.临床特征:
a.睫状充血:深层充血呈毛刷状;
b.角膜血管新生:损伤组织的机能性反应,对视力不利;
c.角膜混浊:炎性浸润、瘢痕;
d.虹膜的炎性反应:房水浑浊、前房积脓。
4.治疗原则:
抗感染、清创、清除病灶、散瞳、热敷、包扎、激素、中药、补充维生素、治疗后遗症等等。
5.角膜炎的预防:
做好卫生宣教、防止角膜外伤;有异物落在眼球表面时切勿使劲揉眼;积极治疗易引起角膜炎的其它疾患;一旦发生角膜炎,要尽早就医,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操作角膜接触镜时,要注意卫生。
二、细菌性角膜炎
1.病因:
角膜外伤后感染了化脓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
2.临床表现:
畏光流泪、疼痛、眼睑红肿、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视力↓;病损处角膜呈灰白色浸润、周围角膜水肿、角膜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虹膜炎性渗出、前房积脓等。若病变继
续发展可出现:
3.治疗:
全身和局部使用抗细菌感染的药物等。
三、真菌性角膜炎
1.病因:
镰孢菌属、弯孢属、曲霉属和念珠菌属四大类真菌。
2.诱因:
见于农业性眼外伤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眼长期应用抗菌素药及激素者。
3.临床表现:
开始眼有异物感、刺痛、伴视力模糊;有外伤史,在受伤后数天里出现角膜溃疡发展缓慢;眼睑红肿及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轻重不一,混合充血、可有灰白色分泌物;角膜溃疡为不规则形,表面粗糙不平、浸润分布不太均匀、溃疡与健区角膜分界清楚。
4.治疗:
二性霉素、伊曲康唑等药物。
角膜移植术等。
四、病毒性角膜炎
1.病因:单纯疱疹病毒等。
2.临床表现:
畏光流泪、疼痛、反射性患侧头痛,初起角膜小泡→溃破融合成树枝状→地图状;病变区角膜知觉减退、角膜染色㈩,可并发虹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前房积脓、角膜穿孔。还可反复发作,视力↓。
3.治疗:
抗病毒;补充维生素等。
角膜接触镜及相关并发症:
一、接触镜本身引起的并发症
1.镜片缺陷:小凹、表面不规则、老化;
2.镜片沉积物:蛋白质、粘液性、脂质和无机盐等。
二、接触镜引起的角、结膜异常
1.中毒性结膜炎:清洁液;
2.过敏反应:重金属(如汞);
3.巨乳头性结膜炎:变态反应所致;
4.角膜上皮损伤:上皮缺氧所致;
5.角膜基质浸润:无菌性炎症,与化学物质刺激有关;
6.角膜内皮变化:镜片透氧性差,病变为可逆性;
7.角膜新生血管:缺氧引起血管生长因子释放;
8.感染性结膜炎:透氧性差、压迫过紧、损伤等。
角膜炎的致盲机制:
角膜的透明性遭到破坏,妨碍光线射入眼内,导致视力障碍。
要求理解和记忆的内容
1.角膜的解剖、组织结构;
2.角膜病分类;
3.角膜炎定义;
4.角膜炎基本病理过程;
5.角膜炎临床特征;
6.患细菌性角膜炎的危险因素;
7.角膜炎的致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