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损伤和修复是生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遭受的一种现象,无论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原因,生物体的组织和细胞经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本文将解释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的相关名词。
1. 组织损伤:组织损伤是指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下,细胞和组织遭受破坏或改变的过程。
组织损伤可以是机械性的,如撞击、割伤或拉伤;化学性的,如酸碱等化学物质的侵蚀;或是生物性的,如微生物感染。
组织损伤会引发炎症反应,并触发组织修复的过程。
2. 细胞损伤:细胞损伤是指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或内源性因素破坏的过程。
细胞损伤可以是可逆性的,如细胞受到轻微的热、辐射或化学物质刺激;也可以是不可逆性的,如细胞遭受严重的烧伤、缺血等。
细胞损伤会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甚至细胞死亡。
3.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组织损伤后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当细胞或组织受到损伤时,机体会释放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引起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浸润等症状。
炎症反应有助于清除病原体和损伤组织的残留物,并为后续的修复过程提供必要的环境。
4. 组织修复:组织修复是指损伤组织重新恢复其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组织修复包括两个主要过程:再生和修复。
再生是指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受损组织恢复其原有结构和功能;修复是指通过成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蛋白填充损伤区域,形成瘢痕组织,但无法完全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
5. 细胞凋亡:当细胞受到不可逆性损伤时,会发生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被程序性激活的细胞死亡过程,具有清除受损细胞和维持组织稳态的作用。
细胞凋亡的特征包括细胞收缩、细胞核碎裂和形成凋亡小体。
6. 瘢痕组织:当损伤较大或再生能力有限时,修复过程往往会形成瘢痕组织。
瘢痕组织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蛋白组成,具有嫩粉色或无色的外观,但不具备原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7. 再生能力:再生能力是组织和细胞损伤修复的关键指标。
再生能力指的是细胞或组织在受损后能够恢复其原有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组织则是由细胞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在生物体内,组织和细胞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的损伤,然而,生物体拥有一套精细的损伤修复机制,可以迅速启动并促进组织和细胞的修复过程。
细胞损伤是指细胞受到外界或内部因素的破坏或变化,从而导致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细胞损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机械创伤、热伤、化学物质作用、病原体感染、辐射等。
当细胞受到损伤时,它们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以保护自身或启动修复过程。
组织损伤是指整个组织或其各个组成部分受到外界或内部因素的破坏或变化。
组织损伤可以是细胞损伤的集合体,也可以是在细胞损伤基础上引起的更大范围的损伤。
常见的组织损伤包括创伤性损伤(如刀伤、撞击)、烧伤、化学物质作用、感染、缺血和缺氧等。
组织损伤导致组织结构的解体和功能的丧失,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损伤修复是指生物体对组织和细胞损伤的自我修复过程。
损伤修复包括多个阶段,如炎症反应、再生和修复。
炎症反应是组织和细胞损伤后启动的一种生理防御反应,其特征是发热、红肿、疼痛和功能受损等。
炎症反应通过引起血管扩张、血液凝固和白细胞浸润等一系列反应,为修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再生是指受损组织和细胞通过分裂和增生恢复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在组织损伤后,某些细胞,如干细胞和再生细胞,可以经过增殖和分化,替代受损的细胞,并重新建立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然而,再生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组织和细胞具有不同的再生能力。
修复是指组织和细胞在无法完全再生的情况下,通过产生瘢痕组织或纤维组织来填补受损区域,以恢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当组织损伤严重或失去再生能力时,修复是一种重要的修复方式。
修复过程包括创伤面外伤血凝块形成、细胞增生和分化、细胞迁移和分泌基质、新生血管生成等。
细胞和组织损伤与修复是生物体内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机制,它保证了生物体的完整性和正常运作。
深入理解细胞和组织损伤与修复的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以为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再生医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徐久元内容提要:笔者以张忠、王化修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八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本教案主要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使用。
本教案学时安排72学时,共十九章。
本章为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本教案内容全面、新颖,参考了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及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2. 组织细胞的损伤。
3. 损伤的修复。
(三)任务实施任务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适应(adaptation)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机体对于持续性的内外刺激做出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通过适应性反应,细胞、组织、器官耐受各种刺激,而避免损伤。
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1、萎缩:是指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组织、器官的萎缩,主要是由于实质细胞的体积缩小所致,也经常伴有细胞数量减少。
萎缩应与器官发育不全或未发育相区别。
(1)原因和分类萎缩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
生理性萎缩是生命过程的正常现象。
如青春期后胸腺的萎缩,更年期后卵巢、子宫萎缩,老年人脑、心、肝等几乎所有器官和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等。
病理性萎缩依发生原因分为以下类型:①营养不良性萎缩:包括全身性和局部性萎缩。
前者常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而引起,如饥饿、慢性消耗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所致的萎缩。
后者常由于局部组织的氧和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引起,如脑动脉硬化时,因慢性缺血导致的脑萎缩。
②压迫性萎缩:器官或组织长期受压亦可发生萎缩。
如尿路梗阻时,因肾盂积水压迫肾实质而引起肾萎缩。
引起压迫性萎缩的压力,不需要过大,而在于持续的时间。
③失用性萎缩:因长期工作负荷减少而发生的萎缩。
例如久病卧床者或骨折后肢体长期固定而不活动导致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④去神经性萎缩:因运动神经元或轴突破坏引起所支配器官组织的萎缩。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
04
细胞和组织损伤、适应与修 复的关系
损伤、适应与修复的相互影响
01
损伤是适应与修复的前提
组织或细胞受到损伤后,会引发一系列的适应性和修复反应,以恢复其
正常功能。
02
适应是修复的重要基础
在长期或反复的损伤刺激下,细胞和组织会逐渐适应并产生相应的代偿
机制,以减轻或消除损伤的影响。
03
修复是损伤和适应的最终目标
损伤的原因
物理因素
如紫外线、高温、低温、电离辐射等。
化学因素
如毒素、药物、重金属等。
生物因素
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生理因素
如细胞老化、细胞凋亡等。
损伤对细胞和组织的影响
1 2
结构改变
细胞或组织结构受到破坏,导致形态和功能异常。
功能失调
细胞或组织功能受损,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作用。
3
代谢紊乱
细胞或组织的代谢过程受到影响,导致物质代谢 和能量代谢异常。
通过有效的修复过程,细胞和组织能够恢复到损伤前的状态,或至少达
到一种能够维持其基本功能的稳定状态。
损伤、适应与修复在疾病中的作用
损伤与疾病的发生
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有关 ,如创伤、感染、化学物质或放射线暴露等 。
适应与疾病的进展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细胞和组织会通过适应来应 对损伤,但有时这种适应会进一步导致疾病的发展 。
02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适应的定义与类型
适应的定义
细胞和组织对环境变化或损伤所做出 的反应性改变,以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的稳定。
适应的类型
分为可逆性适应和不可逆性适应两种 类型。可逆性适应是指细胞或组织在 受到刺激时发生的暂时性反应,而不 可逆性适应则涉及结构和功能的永久 性改变。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名词解释
1、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的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
2、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
3、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可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4、肥大:由于功能活跃、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5、增生: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称为增生。
6、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是由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的幼稚未分化细胞或干细胞转型分化的结果,通常只发生在相同性质细胞之间。
7、细胞水肿(水变性):由于线粒体受损,细胞内Na+、水过多积聚。
轻度水肿,电镜下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光镜下胞浆内出现红染细颗粒。
高度水肿,胞浆疏松,染色变淡,极期为气球样变。
8、脂肪变性: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胞浆中。
多见于肝、心、肾、骨骼肌等实质细胞,其中以肝脂肪变最为常见。
9、脂肪肝:显著弥漫性肝脂肪变。
10、虎斑心: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室内膜下和乳头肌,与正常心肌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
11、心肌脂肪浸润: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沿间质伸入心肌细胞间。
12、玻璃样变:或称透明变,指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嗜伊红半透明状蛋白蓄集。
13、Mallory小体:肝细胞内出现的红染玻璃样物质,是由中间丝的前角蛋白堆积成的。
14、淀粉样变:细胞间质中出现淀粉样蛋白质-粘多糖复合物沉淀。
15、粘液样变:细胞间质内粘多糖和蛋白质的蓄集。
16、营养不良性钙化:体内钙磷代谢正常的钙化,见于结核病、动脉粥样硬化。
17、转移性钙化:由于全身钙磷代谢失调而致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内,如一些骨肿瘤。
18.坏死(necrosis):在损伤因子的作用下,活体局部组织、细胞死亡所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
19.坏疽:坏死组织由于腐败菌的感染而呈黑色、污绿色等特殊形态的改变。
病理学基础讲解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教学内容和要求
• 掌握: 坏死的病理变化及类型 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功能 • 熟悉: 萎缩的概念 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 变性的概念 变性的常见类型及病变特点 坏死的概念 坏死的结局 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 肉芽组织的概念 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适应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 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一般表现为萎缩、 肥大、增生、化生。 • 一、萎缩 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 1、萎缩特点: • 萎缩是指实质细胞,而不是间质细胞的体积缩小,可伴 实质细胞数量的减少。萎缩时间质细胞可能增生。 • 一定是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缩小,因此 组织器官发育不良或未曾发育不属于萎缩。 • 萎缩的器官不一定均有体积缩小。如输尿管梗阻性肾萎 缩 • 萎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功能大多下降。
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结缔组织化生:成纤维细胞→骨细胞或软 骨细胞(简称骨化)
萎 缩 的 子 宫 体 积 缩 小 , 重 量 减 轻
正常脑
脑萎缩
肾盂积水,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 缩变薄
肌纤维体积缩小,数量减小
正常组织
数量性萎缩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损伤是指细胞和组织遭到不能耐受的有害因子刺激后,细 胞及其间质发生异常变化。 可分为可逆性损伤(如变性)和不可逆性损伤(如坏死)
2、原因及类型 萎缩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萎缩。生理性萎缩见于更年期
后妇女的子宫和卵巢的萎缩、青春期后的胸腺萎缩。 病理性萎缩按原因又可分为: (1)营养不良性萎缩:脑动脉粥样硬化 (2)压迫性萎缩:尿路梗阻 (3)失用性萎缩(4)去神经性萎缩(5)内分泌性萎缩
病理学各章节病理讨论答案
科学出版社〈病理学〉教材各章节后附病案分析讨论参考答案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案例2-1患者,女,35岁,10年前,曾因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刀口感染,经一月余才愈合,起初局部形成一个5cm×3cm大小的、红褐色、质地柔软、稍隆起的长条状组织,随后慢慢皱缩,质地变硬,色泽逐渐呈灰白色,但刀疤中部逐渐变薄、隆起约5cm×2cm大小,且随腹压的变化明显隆起或凹陷。
体查:下腹部有一长约5cm,宽约2cm刀疤;表面失去正常皮肤的色泽和纹理结构,呈光亮、较薄、无毛发生长、明显高起于周围皮肤的隆起区。
思考题:1.患者的刀口出现了哪种创伤愈合?请分析其发生和演变过程。
2.产生了何种并发症?为什么?案例分析:1.二期愈合:由于刀口的感染,使局部组织坏死加重,形成了大量的肉芽组织,随后肉芽组织演变成纤维性瘢痕而修复,同时,皮肤附件严重受损不能完全再生,因而无毛发可见,局部仅有较薄的表皮层和瘢痕。
2.腹壁疝形成:由于局部形成了较薄的瘢痕组织,因其缺乏弹性和抗拉力强度不足,在腹腔内压长期作用下,局部逐渐向外膨出,形成腹壁疝。
案例2-2女性,85岁,夜间起床上卫生间小便,不慎摔倒在地,右侧臀部着地,局部疼痛不能站立,被送入医院。
入院检查:体温37℃,脉搏90次/分,血压130/85mmHg。
右臀部压痛,右腿活动受限。
B超:腹内脏器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均正常。
X线检查:右侧股骨颈骨折。
X光片见附图2-24。
图2-24 右股骨颈骨折讨论:1、简述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2、该骨折因病人年龄偏大,不能手术待自然愈合,可能产生何种后果?3、哪些因素可影响骨折的愈合?案例分析:1.骨折基本愈合过程分4期:血肿形成期纤维性骨痂期骨性骨痂期骨痂改建期。
2.本例患者高龄、外伤后局部疼痛、压痛,不能站立,X线检查明确股骨颈骨折,并有骨质嵌入。
其愈合过程也是有上述4阶段。
手术复位较困难,可行股骨头置换。
病理学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图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小肠型)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四、化生
2.结缔组织化 生:结缔组织 可化生为骨、 软骨、脂肪等 组织。
图示骨化性肌炎(骨化生)
第二节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
一、变性
是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细胞和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 物质或原有物质异常增多。
(一)细胞水肿 是指细胞内水、钠比正常含量增多。 1.原因及发生机制:缺血、乏氧、感染、中毒等。 2.病理变化:肉眼观察病变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损伤的修复
正常神经 纤维
神经纤维断 离,远端及 近端的一部 分髓鞘及轴 突崩解
神经膜细胞 增生,轴突 生长
神经轴突达末梢, 多余部分消失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二、纤维性修复
(一)肉芽组织
是指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稚纤维结締组织。 1.肉芽组织的形态 肉眼:表面呈细颗粒状,鲜红色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而无痛觉,形似
第二节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
三、凋亡
是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 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是一种单个细胞死亡,以凋亡小体形成为 特点,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是依赖能量的细胞内死亡程序 活化的细胞自杀,因此有人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从严格意义上讲 两者有所区别。前者强调形态学改变;程序性死亡是功能性名称。
一、变性
(三)玻璃样变性 2.细动脉壁玻璃样变性:常见于高血压病时的肾、脑、
脾及视网膜的细动脉。
脾中央动脉玻璃样变性
第二节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
一、变性
(三)玻璃样变性
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变性
3.细胞内玻璃样变
性:常见于肾小球
肾炎或伴明显蛋白
尿的疾病,慢性炎
病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1章概论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一、名词解释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体积缩小或伴有细胞数目的减少。
2.肥大(hypertrophy):细胞和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可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多(增生),即肥大与增生并存。
包括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
肥大与萎缩相对应。
3.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4.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主要发生于上皮组织,亦可见于间叶组织。
5. 变性(degeneration):细胞及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而引起的细胞或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可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7. 再生(regeneration):指由损伤部位周围的同种细胞来完成的修复。
如能完全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为完全性再生,否则为不完全再生。
8.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是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
肉眼上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9. 瘢痕(scar):是指肉芽组织成熟转变而来的老化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
表现为纤维细胞稀少,小血管减少消失。
肉眼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韧并缺乏弹性。
二、选择题【A型题】1、营养不良萎缩多累及全身多器官,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BA. 肌肉组织B.脂肪组织C. 肝、肾D. 脑E. 心肌2、属于病理性增生和肥大的是:AA. 妊娠期子宫肥大B. 哺乳期乳腺肥大C. 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D. 运动员肌肉肥大 E 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3、心肌细胞不会发生:DA.萎缩 B. 变性 C. 坏死 D. 增生 E. 肥大4、支气管上皮鳞化属于哪种改变?EA. 分化不良B. 异型增生C. 不完全再生D. 癌前病变E. 适应性改变5、肠上皮化生的概念是:DA. 原来无上皮的部位出现肠上皮B. 肠上皮转变为其它上皮C. 肠上皮转变为胃粘膜上皮D. 胃粘膜上皮转变为肠上皮E. 呼吸道上皮转变为肠上皮8、脂肪心和虎斑心的区别在于:CA. 脂肪的质不同B. 脂肪的量不同C. 脂肪存在的部位不同D. 脂肪的质和量均不同E. 以上皆不是10、细胞水肿好发生于肝、心、肾,这是由于这些脏器:EA. 容易发生缺氧B. 容易发生中毒C. 容易发生感染D. 实质细胞富于溶酶体E. 实质细胞富于线粒体,代谢旺盛14、下列组织未见发生化生者为:CA. 结缔组织成分B.胃肠道C. 中枢神经系统D.胆道系统E. 泌尿道上皮15、脂肪坏死常见于:AA. 急性胰腺炎B. 糖尿病C. 肝脂肪变性D.脂性肾病E. 脂肪心18、细胞坏死主要表现在:D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器D. 细胞核E. 细胞连接19、与液化性坏死无关的是:EA. 脑组织坏死B. 化脓菌感染C. 乳房外伤性脂肪坏死D. 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脂肪坏死E. 肾梗死20、关于干性坏疽正确的是:DA. 实质脏器凝固性坏死后细菌感染B. 阑尾坏死伴腐败菌感染C. 肺组织坏死伴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D. 糖尿病所引起的肢端坏死E. 肢体动脉闭塞,静脉回流受阻21、急性肠扭转最可能引起:BA. 凝固性坏死B. 湿性坏疽C. 气性坏疽D. 脂肪坏死E. 以上都不是22、下列哪一项不是肉芽组织的特征?CA. 新生的毛细血管B. 新生的成纤维细胞C. 再生的上皮细胞D. 程度不等的炎症细胞E. 新生的内皮细胞25、关于肉芽组织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A. 是不完全修复的必由之路B. 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C. 常伴有炎性水肿,数量不等的炎症细胞D. 当它老化时血管和胶原均见增多E. 最后被大量的纤维细胞取代26、组织创伤由结缔组织取代的过程称:CA. 化生B. 完全性再生C. 瘢痕修复D.不典型增生E. 异型增生27、良性高血压病可发生CA.脂肪坏死 B.凝固性坏死 C.液化性坏死D.干酪样坏死 E.溶解坏死【B型题】28、再生过程中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属于B29、再生过程中的神经细胞属于C30、再生过程中的心肌细胞属于CA.稳定细胞 B.不稳定细胞 C.永久性细胞D.与疤痕修复后抗拉力较正常组织弱有关 E.与疤痕收缩有关【C型题】A.细胞间质物质沉积 B.细胞内物质沉积 C.两者均无 D.两者均有31.细胞水肿C32.玻璃样变性 D33.脂肪变性B三、问答题1、举例说明化生的病理学意义。
病理学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
(1)不稳定细胞:再生能力最强,如全身的上皮细胞、 淋巴造血细胞等。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等。
第二章 第一节 适应
一、萎缩
概念: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
分类
1.生理性: 如:成年人的胸腺萎缩,老年性萎缩,更年期后的性腺萎
缩等。
第二章 第一节 适应
第二章 第一节 适应
一、萎缩
分类 2.病理性: ①营养不良性萎缩:如脑动脉硬化→脑萎缩; ②压迫性萎缩:如肾盂积水→ 肾实质萎缩; ③失用性萎缩:如肢体骨折→肌肉萎缩; ④去神经性萎缩:如脊髓灰质炎→肌肉萎缩; ⑤内分泌性萎缩:如垂体缺血坏死→甲状腺萎缩。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掌握 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点及作用。
➢熟悉 再生、纤维性修复、瘢痕组织的概念,创 伤愈合的类型,骨折愈合的过程,影响创 伤愈合的因素。
第二章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修复:指机体对损伤造成的缺损进行修补 恢复的过程。
再生 由周围同种细胞增生修复 形式
纤维性修 由肉芽组织填补
第二章 第一节 适应
一、萎缩
第二章 第一节 适应
一、萎缩
病理变化
大体观察:萎缩的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 重量减轻,硬度增加,颜色变深。
组织学观察: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伴有数量 减少。某些实质细胞内可见脂褐素颗粒。
第二章 第一节 适应
一、萎缩
影响和结局 萎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代谢降低,
第二章第二节 损伤
肝脂肪变性
第二章第二节 损伤
肝脂肪变性苏丹Ⅲ染色
第二章第二节 损伤
心肌脂肪变性(锇酸染色)
第二章第二节 损伤
3.影响和结局 病因去除后,可逐渐恢复正常。严
第二章细胞 组织的适应 损伤和修复 ppt课件
一、萎缩
概念: 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通常为细胞体积缩小,可伴随数量减少。 合成代谢降低,功能下降
发育不全、未发育(不属于)
11
(一)原因及类型:
1)生理性萎缩: 是生命过程的正常现象,如
青春期的胸腺萎缩;分娩后子宫;老年期
各脏器和组织的萎缩
(退化)
12
A:82岁男性萎缩大脑
B:36岁男性正常大脑
形和组织轮廓仍保存 肉眼:灰白或黄白色,干燥,质硬 与健康
组织周围有一红色充血出血带 常见于:心、肾和脾的梗死
109
肾凝固性坏死(肾贫血性梗死)
110
111
脾凝固性坏死(脾贫血性梗死)
112
肾凝固性坏死(肾贫血性梗死)
113
2)液化性坏死 组织坏死因酶性分解而变成液态。含脂质多,蛋 白少的器官,如脑(脑软化)和含蛋白酶多的组织 如胰腺炎化脓菌感染时,大量嗜中性粒细胞的渗出 ,释放水解酶,坏死组织溶解形成(脓肿)
大体:灰白、半透明、质地坚韧、缺乏弹性 镜下: 纤维细胞明显变少,胶原纤维增粗
并互相融合成梁状、带状、片状的 半透明均质无结构物质
91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92
胸膜玻璃样变性
93
2)血管壁玻璃样变性
见于:高血压病时的肾、脑、脾及视 网膜的细动脉
大体:细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 或闭塞
镜下:细动脉壁增厚、均质红染、管腔 狭窄或闭塞
5. 免疫反应
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
6. 遗传性缺陷
染色体畸变或突变
7. 营养失衡 8. 其它
内分泌因素, 医源性、衰老、心理和社会因素等
65
损伤的类型: 变性、死亡
66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是指当身体组织或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或内部病理因素,导致其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变化时,机体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来修复受损组织和细胞的过程。
本文将对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
1. 组织:组织是由一群相同类型或相似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常见的组织类型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当组织遭受外界刺激或内部病理因素时,其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受到损伤。
2. 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基本单位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量代谢、遗传信息传递和功能表达等基本特征。
细胞损伤与修复主要指细胞结构或功能受到损害后,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我修复机制来恢复正常状态。
3. 损伤:损伤是指外界刺激或内部病理因素对组织和细胞造成的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变化。
损伤可分为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和病理性损伤等多种类型。
机体受损后,会启动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和修复机制来恢复受损组织和细胞的正常状态。
4. 修复:修复是指在组织和细胞损伤后,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使受损组织和细胞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
修复过程包括炎症反应、再生和修补。
炎症反应旨在清除受损细胞和引起炎症的因子,创建良好的环境促进组织修复。
再生是指受损组织通过增殖和分化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
修补是指受损组织不再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而是以瘢痕组织替代。
5.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组织和细胞遭受损伤后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机制之一。
炎症反应的特点是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等。
炎症反应旨在清除损伤组织和细菌等致病因子,为修复过程创造有利条件。
6. 再生:再生是指受损组织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再生通常发生在具有高度再生能力的组织或细胞,如皮肤、肝脏、骨骼肌等。
再生过程中,干细胞或分化细胞能够重新进入细胞周期,通过细胞分裂来恢复受损部位。
7. 修补:修补是指受损组织在无法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的情况下,以瘢痕组织替代的过程。
第二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名解01.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对持续性内外刺激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表现为细胞组织和器官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与改变了的内外环境间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得以存活并避免细胞和组织损伤,表现形式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02.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
03.肥大:指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
组织和器官的肥大常因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所致,也可伴有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
04.增生: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器官或组织的体积增大。
05.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替代的过程。
06.损伤:当机体内外环境改变越过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后,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形态学变化。
07.变性:细胞的亚致死性损伤的形态学改变称为变性,是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和(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过度积聚的现象。
08.细胞水肿:是指细胞质内水分增多而致细胞体积增大,是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形态学改变,也是较轻的一种变性,好发于心肝肾等实质性器官,主要原因是缺氧、感染和中毒。
09.混浊肿胀:细胞水肿肉眼观,受累脏器体积增大,包膜紧张,颜色变淡并失去光泽,切面隆起,边缘外翻,称混浊肿胀。
10.气球样变:重度细胞水肿时,因胞质中过多的液体充斥而致细胞极度肿胀,称为气球样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
11.水变性/空泡变性:细胞水肿光镜下,损伤细胞体积变大,胞质疏松可见细小空泡,又称水变性或空泡变性。
12.脂肪变:是指实质细胞内脂质(主要是甘油三酯)的异常蓄积,多发生于肝,也可见于心肌、骨骼肌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13.虎斑心:心肌细胞发生脂肪变,受累心肌呈现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性的暗红色正常心肌交织,形成红黄相间的条纹,称为”虎斑心”。
14.玻璃样变:又称透明样变,是指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蛋白质的积聚,HE染色中玻璃样变的物质出现呈均质红染、半透明的小滴、颗粒或条索状变化,分为细胞内玻璃样变、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病理生理学】第二章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刘燕
以发育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体积的缩小称萎
缩。
• 原因:
由于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减少引起。
萎 缩 (atrophy)
分类:
生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营缩养不良性萎缩 废用性萎缩 去神经性萎缩 压迫性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
萎 缩 (atrophy)
• 萎缩病理变化:
【肉眼】:
体积减小、重量减轻、颜色加深、质韧、
蓄积。 • 常见疾病:
间叶组织肿瘤、风湿病、AS、营养不良骨髓和 脂肪组织。 • 镜下:
间质疏松,灰蓝色粘液性基质内有散在的星芒状纤 维细胞。
间质疏松,灰蓝色粘液性基质内有散在的星芒状纤 维细胞。
病理性色素沉着
• 概念:
细胞或组织内有色物质过量积聚称色素沉 积。
• 常见类型:
1、含铁血黄素 2、胆红素 3、黑色素
• 概念:
一种类型的成熟细胞或组织由于环境改变而 转化为另一类型的成熟细胞或组织称化生。
• 部位:
化生只能在同类组织的范围内出现,常发
生于上皮和结缔组织。
化 生 (metaplasia)
• 常见类型:
鳞状上皮化生 上皮组织化生
肠上皮化生 间叶组织化生 纤维组织
骨组织
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
支气管粘膜部分纤毛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
第二章 组织细 胞的损伤与修复
目标要求
1、掌握细胞和组织几种常见的适应性变化的概 念、常见类型和病理改变。
2、掌握细胞和组织变性损伤的常见类型。掌握各 自的概念和形态变化。
3、掌握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结局影响。 4、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和形态特征,熟悉创伤愈合 的概念和类型。
概述
机体为抵御各种刺激因子的损害, 通过自
实验二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实验
3号----心肌颗粒变性:心肌纤维排列紊乱,肿胀变粗,横纹消失,肌原纤
维间可见多量粉红色颗粒状结构,细胞核模糊不清.
实验二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实验
20号 鹅心脏: 1. 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局部可见波浪状排列,部分心肌纤维断裂;
2.部分血管扩张充血,在其周围有脂肪浸润; 3.心肌纤维肿胀,横纹模糊或消失,胞浆中出现多量红染、均质无结构的玻璃样物质。
实验二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实验
肝水样变性:肝脏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切面呈暗灰色
实验二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实验
肝脂肪变性:肝脏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切面外翻,表面和切面呈黄色
实验二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实验
肠系膜淋巴结干酪样坏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融合,切面可见呈地
图状的淡黄色坏死灶,似干酪
实验二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实验
脑液化性坏死:脑实质切面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空腔(脑组织坏死液
化,液体流走后形成的腔隙)
实验二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实验
肾小管上皮细胞水样变性:高倍镜下上皮细胞胞质内充满红染的微
细颗粒,大小形态一致
实验二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实验
细动脉玻璃样变性:细动脉管壁增厚,有均质红染的透明物质沉着,
• 2. 病理切片观察: 3号-----鼠肝--肝细胞肿胀(颗粒变性)
•
5号-----鸭肝---肝脂肪变性
•
20号----鹅心--心肌细胞蜡样坏死(硒缺乏症)
• 三、作业
• 用红、蓝铅笔绘出5号----鸭肝脂肪变性的图,并作出诊断。
实验二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实验
正常肾脏 肾组织呈红褐色,表面光滑
病理【第二章 细胞、组织的损伤、修复与适应】
病理【第二章细胞、组织的损伤、修复与适应】1. 关于萎缩的概念下列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器官体积变小B.组织、细胞体积变小C.细胞体积变小D.发育正常的组织、细胞体积变小(正确答案)E.细胞数目减少2. 下列哪些改变属于代偿性肥大() [单选题] *A.肝脂变时的体积增大B.一侧肾切除,另一侧肾体积增大(正确答案)C.肺气肿时的体积增大D.老年人的前列腺肥大E.以上均不是3. 脊髓灰质炎引起的下肢肌肉萎缩属于() [单选题] *A.废用性萎缩B.压迫性萎缩C.营养不良性萎缩D.神经性萎缩(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是4. 从一种分化成熟细胞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成熟细胞或组织的过程称() [单选题] *A.增生B.化生(正确答案)C.间变D.再生E.瘤性增生5. 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时,最早发生萎缩的组织是() [单选题] *A.心肌B.脂肪组织(正确答案)C.骨骼肌D.肝实质E.脑组织6. 肝脂肪变的肉眼观错误的是(C)A.体积增大 B.颜色变黄 C.质地变硬 D.触之油腻感 E.边缘变钝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undefined)7. 血管壁的玻璃样变主要发生于() [单选题] *A.中动脉B.细动脉(正确答案)C.大动脉D.小静脉E.微静脉8. Mallory小体的实质是() [单选题] *A.肝内脂肪变B.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内玻璃样变(正确答案)C.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脂肪变D.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变E.肝细胞凋亡9. 细胞代谢停止而出现的形态学变化称() [单选题] *A.变性B.萎缩C.化生D.坏死(正确答案)E.适应10. 下述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单选题] *A.增生B.肥大C.萎缩D.变性(正确答案)E.化生11. 有一长期吸烟的病人,经常咳嗽,现以肺部感染人院,做痰涂片检查,发现脱落的气管黏膜上皮中有鳞状上皮,但细胞无异型性,此为() [单选题] *A.气管黏膜上皮鳞状化生(正确答案)B.气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C.痰中混有口腔上皮D.痰中混有食管上皮E.气管黏膜上皮间变12. 骨折愈合最重要的条件是() [单选题] *A.合理用药B.及时正确复位固定(正确答案)C.注意护理D.预防感染E.防止活动13. 细胞坏死镜下主要形态表现是() [单选题] *A.核溶解,胞质浓缩,核膜破裂B.核浓缩,核膜破裂,胞质浓缩C.核破裂,胞质浓缩,胞核破裂D.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正确答案)E.核碎裂,胞质浓缩,核膜破裂14. 细胞质嗜酸性坏死最常见于() [单选题] *A.心肌梗死B.脾梗死C.肺淤血D.病毒性肝炎(正确答案)E.槟榔肝15. 关于干性坏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 [单选题] *A.常见于肺、子宫等内脏B.其机制是动脉阻塞、静脉回流正常(正确答案)C.坏死组织与周围组织无分界线D.腐败菌感染严重E.全身中毒症状重16. 关于气性坏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 *A.肌肉注射时注入了较多空气合并感染所致B.湿性坏疽基础上合并产气荚膜杆菌感染所致C.深部肌肉组织开放性创伤合并厌氧产气杆菌感染所致(正确答案)D.干性坏疽基础上合并厌氧产气杆菌感染所致E.皮下伤口合并腐败菌感染所致17. 下列哪种坏死属于液化性坏死() [单选题] *A.坏疽B.固缩坏死C.局灶性胞质坏死D.脂肪坏死(正确答案)E.嗜酸性坏死18. 液化性坏死常见于() [单选题] *A.心B.肾C.肺D.脑(正确答案)E.肝19. 趾冻伤属于() [单选题] *A.干性坏疽(正确答案)B.湿性坏疽C.凝固性坏死D.干酪样坏死E.骨坏死20. 湿性坏疽多发于() [单选题] *A.上肢B.下肢C.肾D.肠及子宫(正确答案)E.手足21. 下列哪个器官一般不易发生坏疽() [单选题] *A.阑尾B.肺C.脑(正确答案)D.肠E.子宫22. 区别坏死后组织自溶和坏死,最可靠的根据是() [单选题] *A.是否保持组织的轮廓B.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丧失与否C.电镜下细胞器广泛破坏D.病变组织有无炎症反应(正确答案)E.细胞核溶解消失23. 关于凝固性坏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细胞坏死后组织结构轮廓较长期保存B.所有凝固性坏死后组织结构轮廓消失(正确答案)C.坏死灶为灰白、黄白或土黄色D.坏死灶周围常有出血带E.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引起组织溶解24. 女性,18岁,食欲不好,厌油腻,肝大,肝区疼痛,临床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此时患者肝出现病变为() [单选题] *A.肝细胞气球样变(正确答案)B.肝细胞碎屑坏死C.肝细胞透明变D.肝细胞脂肪性变E.以上都不是25. 肉芽组织有抗感染能力,具有此作用的细胞有() [单选题] *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C.浆细胞、巨噬细胞D.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正确答案)26. 瘢痕修复可见于() [单选题] *A.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B.气管假膜性炎症C.粘膜糜烂D.肝细胞点状坏死E.心肌梗死(正确答案)27. 下列哪种组织的再生能力最强() [单选题] *A.软骨组织B.平滑肌组织C.结缔组织(正确答案)D.骨骼肌28. 损伤后哪种细胞几乎不能再生() [单选题] *A.神经膜细胞B.神经细胞(正确答案)C.表皮细胞D.骨细胞E.胃肠粘膜细胞29. 再生是指() [单选题] *A.细胞数目的增加B.机化的过程C.组织的修复D.组织缺损后由邻近的健康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修复的过程(正确答案)E.化生30. 病理性钙化指的是() [单选题] *A.组织呈蓝色B血钙增加是主要原因C.全身各组织均可发生D.除骨、软骨组织外的全身各组织均可发生E.除牙或骨组织外的全身各组织均可发生(正确答案)31. 某尸检资料见:左心肥大、心腔扩张,肾体积缩小、表面颗粒状、入球小动脉壁广泛玻璃样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