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2019八年级上册导学案语文人教版全册.doc

2019八年级上册导学案语文人教版全册.doc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导学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课《新闻二则》学案教师寄语: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估名学霸王——毛泽东学习目标1.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3.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学习重点1、语言的学习与训练。

2、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来源:学#科#网]学习难点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学习过程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负隅.( )顽抗撰.( )写区域.( ) 芜.( )湖歼.( )灭要塞.( ) 溃.( )退荻.( )港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负隅.顽抗:悍然..拒绝:锐不可当.:业已..:二、自主探究3.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

4. 回顾历史,把握两则新闻战争的主题。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一)理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结构,并探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2.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3.文章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4.三路大军为什么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往西,或从西往东?采用现在的顺序有什么考虑?(二)理清《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结构(三)通过揣摩语言,把握新闻语言准确、精练的特点。

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突破”“渡至”能否换成“越过”“到达”?去掉“二十四小时即已”,换成“共”好不好?)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加点的句子换成“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好不好?)3.a.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b.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

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第3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第3课时)导学案

1消息二则(第3课时)【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2、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3、培养阅读能力 ,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目标达成:1、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2、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给下列加划线字注音。

锐不可当.()歼.灭()阻遏.()溃.退()高屋建瓴()气势磅礴()()回肠荡气2、新闻的结构【创境激趣】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这则消息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它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正义的胜利。

我们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则消息就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自学导航】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锐不可当.(dāng) 泄气(xiè) 要塞.(sài) 签.(qiān)订歼.(jiān)灭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当,抵挡。

溃退:因被打垮而后退。

溃,败,常指(军队)被打垮。

要塞:指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业已:已经。

歼灭:消灭(敌人)。

3.背景链接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

思考:这个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交流点拨】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2.速读主体部分,完成下面表格。

【交流点拨】3.跳读课文,口头复述记叙的六要素。

【交流点拨】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至四月二十二日二十二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强化训练】典例分析知识迁移三路大军为什么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往西,或从西往东,而采用现在的顺序有什么考虑?【归纳总结】读这一则新闻,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败局已无可挽回。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你我所不知道的语文导学目标: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基本学习方法。

一、引入语文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科目,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个工具,帮助我们与他人沟通交流。

通过语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提升自我素质。

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全册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开始这个有趣的学习之旅吧!二、整体概述本册教材由六个单元组成,分别是《我与我的祖国》、《盗墓笔记》、《西游记》、《小男孩》、《刘姥姥进大观园》和《围城》。

每个单元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种文学作品和知识点。

学习每个单元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该单元的大致内容和学习目标,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

三、各单元内容概述1. 第一单元《我与我的祖国》本单元主要围绕祖国的变迁、建设和我们每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展开讨论。

学习目标包括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国歌和国旗的含义。

2. 第二单元《盗墓笔记》本单元以神秘的盗墓笔记为背景,通过讲述奇幻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学习目标包括了解盗墓文化,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第三单元《西游记》本单元以最经典的《西游记》为主题,通过学习和阅读这部著名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学习目标包括学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第四单元《小男孩》本单元主要以小说《小男孩》为基础,通过讲述一个平凡男孩的成长故事,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学习目标包括理解人生的真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5. 第五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本单元以古代名著《红楼梦》中的片段为素材,通过刘姥姥进入大观园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学习目标包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6. 第六单元《围城》本单元以当代作家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为基础,通过分析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思考。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阅读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阅读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导学案新人教版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

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

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

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

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

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

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

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

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

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晳,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

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

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

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

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

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

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

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

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新人教版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新人教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诺贝尔的贡献及人们对他的评价。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品析简洁语言。

3.感触伟学家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自信心。

(二)学习重点认真阅读新闻,领会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感触伟学家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自信心。

(三)预习导学1.资料链接★作者简介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背景透视1860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但在1864年工厂爆炸。

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意外,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使用比较安全。

诺贝尔称它为达纳炸药,后获得专利。

1875年诺贝尔将火棉(纤维素硝酸酯)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得到胶状物质,称为炸胶,比达纳炸药有更强的爆炸力,他的这项发明也获得专利。

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发明,在橡胶合成、皮革及人造丝的制造方面都获有专利。

诺贝尔经营油田和炸药生产,积累了巨大财富。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他逝世后将遗产大部分作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约20万美元)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

这就是诺贝尔奖,于1901年第一次颁发。

★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现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六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颁发()仲裁()遗嘱()巨额()渗透()钞票()3.形近字辨析。

授()颁()抄()援()频()钞()4.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责任编辑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责任编辑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责任编辑:郭国英1课新闻两则第一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前导学】一、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二、自学指导1、走近毛泽东,了解故事背景,了解有关新闻的知识。

2、初读课文,读谁下列加粗字字音。

高屋建瓴气势磅礴溃退锐不可当歼灭要塞3、再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是哪部分?这个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2)、阅读本文的主体部分,完成下面表格,并思考这三个层次是怎样巧妙地衔接在【以学定教】【展示激学】1、渡江作战,兵分三路,作者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2、新闻的表达方式一般是以记叙为主,但也可穿插一定的抒情或议论,本文主体部分第二层写战况之后插入作者简要议论,在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3、本文中许多语句很富有表现力,你能举出几例吗?4、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学生自读、讨论、交流。

(比一比哪个组读得最有感情,读出豪迈之情与排山倒海之势)【拓展领学】1、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

此处敌军抵抗_____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_____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_____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业已:____________________ 锐不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 八上语文导学案 --第一单元

部编人教版 八上语文导学案 --第一单元

部编人教版八上语文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整体学习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结合背景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综合运用有感情地朗读、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新闻内容,把握新闻的要素、结构和特点。

3.学习阅读消息、特写、通讯等不同类型的新闻作品内容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

4.结合作品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精练的特点,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5.培养阅读消息的能力,学习写作消息,报道身边小事。

《消息二则》2课时《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课时《“飞天”凌空》1课时《一着惊海天》2课时1.主题延伸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新闻”,着重了解消息、特写、通讯等不同类型的新闻作品的特点,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培养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对于消息的阅读可以先引导启发学生找出能够概括全文内容的语句,而后讲授有关“导语”的知识,因为“导语”在全文之首,作用就是概括全文内容。

可以通过抓标题、看导语等方法快速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对于特写和通讯,阅读时可抓住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关键语句以及每个自然段开头的语句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教学重点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导入一(由时代背景导入):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4月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我们今天学的这两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两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导入二(配乐朗诵毛泽东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撰写的两篇新闻。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寓言与格言1. 寓言的定义- 寓言是指通过虚构的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来寓意人物和情节,以表达道理、启迪人心的一种文体。

- 寓言的特点是故事简单,语言生动,寓意深刻。

2. 寓言的作用- 寓言可以教育人们,启发智慧,让人们从中学会做人处世的道理。

- 寓言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3. 常见的寓言故事- 《狼来了》: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反复喊“狼来了”的故事,教导人们不可撒谎的道理。

- 《稻草人与禾苗》:讲述了稻草人守护禾苗的故事,启发人们珍惜友情的重要性。

- 《鲁滨逊漂流记》:虽然是长篇小说,但其中通过鲁滨逊的生活和冒险,寓意了人们在困境中要坚持勇敢面对的含义。

4. 格言的定义- 格言是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深刻道理的句子或短语,通常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总结得出的。

5. 格言的作用- 格言能够简洁明了地表达出人们普遍认同的道理,以点明事理或为人行事提供指导。

- 格言常常具有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含义,能够激发人们的动力。

6. 常见的格言- "天道酬勤":意味着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能得到回报和成就。

- "知足常乐":提醒人们要对已经拥有的东西心存感激和满足,而不是过度追求与别人的比较。

- "一寸光阴一寸金":强调时间宝贵,要善于利用时间进行研究和成长。

7. 寓言与格言的联系- 寓言和格言都是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智慧和道理,寓言通常是通过故事情节,而格言则是以短语或句子的形式呈现。

- 寓言和格言都能够通过啓发人们思考,提供生活的指导,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事物。

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研究目标:- 熟悉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和主题。

- 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并灵活运用。

- 提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研究内容:- 课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 重点词汇:故事、材料、论据等。

- 研究方法:阅读分析、讨论交流、写作练等。

研究计划:- 第一课:《记叙文》- 阅读课文,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 思考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 合作讨论,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 完成课后练,巩固记叙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 第二课:《说明文》- 阅读课文,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式和逻辑思维。

- 研究关键词汇,如材料、方法、原因等。

- 分组讨论,分析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说明文。

- 完成写作任务,练撰写简单的说明文。

- 第三课:《议论文》- 研读课文,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述技巧。

- 掌握关键词汇,如论据、观点、推理等。

- 小组辩论,培养辩论和思辨能力。

- 完成写作练,提升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 第四课:写作训练- 阅读并分析范文,理解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特点。

-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展开写作尝试。

- 互相交流,给予反馈和建议。

- 进行修改和润色,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

研究评价:- 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讨论,良好的合作态度。

-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练和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 研究进步: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升程度。

参考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语文教学辅助资料》。

人教版2019年中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第一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2019年中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采访与写作的关系、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2.通过模拟采访,了解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通过学习,掌握新闻写作的方法。

3.通过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培养自己关心国家时事、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世界观。

课前准备
自主学习课本13~16页。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思考
1.什么是新闻写作?
2.采访与写作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小组交流
采访前的准备有哪些?
三、模拟采访
我校的小记者要采访清洁工阿姨。

采访目的是报道清洁工作的辛苦,呼吁人们不要乱扔垃圾。

你需要事先拟定怎样的采访提纲?
四、实况演练
学生相互采访,5分钟内采访身边的同学。

每个小组推选2名同学讲述采访内容,每位同学限时3分钟。

(以介绍采访对象为主。


五、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确定报道题材,制定小组采访方案。

六、学习反思。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42页,Word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42页,Word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八年级上册导学案(人教版)一《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学习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关于消息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3)通讯社:中国——新华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

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教案人教版一、复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

2、理清五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思路。

3、掌握阅读叙事记述文的方法,学会阅读一般的叙事记述文。

二、课时安排: 1 课时三、复习内容:(一)重要字词:、1、《新闻两则》:绥靖隔绝锐不可以当2、《芦花荡》:尖锐能耐安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3、《蜡烛》:破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赃物箱箧制裁无影无踪5、《亲爱的爸爸妈妈》:庄严荒唐健忘(二)、作家作品:作家国别评论代表作说明孙犁雨果西蒙诺夫(三)、课文比较:课文主要内容作品主题语言特色写作方法《新闻两则》《芦花荡》《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四)、阅读叙事记述文的一般方法:1、事件及主要事件:事件的因由、经过、结果2、主题揭露:事件意义的发掘及作者写作的动机。

单元达标训练题90分钟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 2 分,共 14 分)1.以下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败退( gu 欤舀水( yǎ0)白洋淀( d 靓 g)B. 绥靖( su 恚脂粉( zh ǐ)蹿一蹿(c. 寒噤(cu 鄋)j īn)破晓(f ch 鄋)D. 防备( t 恚惶恐( h 郓)迫击炮( p 颍?2.以下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眼花嘹乱晨光血腥闪耀B.污名昭着荒唐向往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挨次填入下边横线的词语适合的是()我已剿灭及击溃全部抵挡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域,并江阴要塞,长江。

A.据有管制封闭B.占据控制封闭c.占据控制关闭D.据有管制封闭4.为以下一段文字所添标点,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中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①没有愤恨② 没有愤慨③只有悲痛④只有记忆⑤只有警示⑥人间永久不可以再有战争和屠戮了。

A. ①-- ②,③;④、⑤,⑥--B. ①-- ②、③,④,⑤,⑥:c. ①:②,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⑥--5.以下加点词语使用不稳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因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因此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以当,纷繁败退。

2020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

2020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一、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2.品读文中生动、准确、精辟的语言。

3.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二)学习重点把握新闻的内容,揣摩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三)预习导学1.常识填空。

①新闻,又叫________,它的结构通常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②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③新闻的特点是观点________ 、内容________ 、报道________ 、语言________ 。

2.时代背景及作者简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毛泽东写的两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作者简介: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

3.反复朗读这则新闻,体会在读新闻时应怎样把握重音、语调、情感和节奏,并给下面加粗的字词正音。

区域()溃退()锐不可当()歼灭()要塞()绥靖()()阻遏()管辖()逃窜()芜湖()二、探究案1.快速默读,找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2.资料补充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巴东三峡》(第1课时)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巴东三峡》(第1课时)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doc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理解课后生词。
四、学生速读课文,用横线标出作者沿途经过的地方。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黄陵庙)→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夔府的江岸。
五、默读课文,思考:
1、“三峡”指哪三峡?作者都描写了三峡的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5.第①段中作者描写巫峡的江水,突出了一个险字,抓住江水窄、急、曲折、多滩的特点。写巫峡的山峰时抓住了其笔直、整齐、险峻的特点,突出了巫峡山峰的“高”。
6.文中引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句诗“赴”字用得巧妙,“把那里的山势真是写活了”,请你在下面句中找出用得生动巧妙的词语,并说说它妙在何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1《巴东三峡》(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序号
日期
执笔
八年语文组
审核
短促()崆岭()谚语()浣妆()
秭归()群壑()耸立()蔚蓝()
峰巅()瞿塘峡()夔门()滟滪()
课题
《巴东三峡》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1、积累字词,了解作者;通读课文,掌握作者的游踪。
2、理解品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把握虚实结合的手法。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对课文进行预习。
山妙:笔直、整齐、险峻;不单调;
云奇:变幻多姿。
瞿塘峡——山势稍低平,水仍险急,侧重人文景观。
2、游完三峡后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感到一种“脱去危险”的愉快,心灵中自然而然地生出来一阵轻松。好像一个人从险峻的山顶上走到了平地,从一个黑暗的山洞里,走出了洞口似的,大家都放下心来,舒舒服服地喘了一口气。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导学案新人教版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国学名句: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况。

2.了解通讯的写作特点,区别通讯与消息和特写的异同。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语言生动的特点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4.了解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况,体会文中语言生动的特点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1.区别通讯与消息和特写的异同。

2.体会文中语言生动的特点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况。

2.了解通讯的写作特点,区别通讯与消息和特写的异同。

3.体会文中语言生动的特点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自主突破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澎湃.()桅.杆()浩瀚.()娴.熟()默契.()紧bēng() juān刻()一丝不gǒu()惊心动pò() dān精竭虑()1.Pài wěi hàn xián qì绷镌苟魄殚2.填空。

2.通讯叙述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惊心动魄的一刻。

3.选词填空。

(只填序号)3.(1)B (2)A (3)A (4)B B合作探究4.本文标题有什么特点,结合全文说说副标题的作用。

4.本文标题分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简洁准确,生动形象,一个“惊”生动准确地表现“着”的惊心动魄。

标题“一着”和“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强烈的画面感跃然纸上,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副标题“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补充说明文章要表现的主要内容。

5.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5.战机着舰是这篇通讯的主要事件,而人们的神态和心情是辅助之笔,用以从侧面表现主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

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这则特写的有关内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学习本文妙用修辞、动静结合、正面与侧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3.学习运动员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重点认真阅读新闻,领会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学习运动员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预习导学1.资料链接★背景透视1982年11月,在新德里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是“文革”后中国派选手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综合大型运动会,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目光。

女子10米高台跳水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夺魁不成问题,仅仅写一篇消息通报赛况不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也容易与其他媒体的报道撞车。

于是作者独辟蹊径,采用新闻特写的形式,捕捉、截取新秀吕伟比赛中的几个场景,以动作分解的方式,精雕细刻,徐徐写来,从高、险、难、美四个字上下功夫,再现了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欣赏“飞天”凌空的美丽画面。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凌( )空翘( )首酷( )似屏( )息敛( )声眼花缭( )乱悄()然3.解释下列词语。

悄然:轻盈:潇洒:4.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吕伟站在10米高台,准备跳水第二部分:()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二、探究案1.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的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这段描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2. “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这句中“托”字有何表达效果?3. 记者在撰写本则新闻时,重点采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三、达标检测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她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B.还没等观众从眼花撩乱中反映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

C.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导学案新人教版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国学名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学习目标1.积累并掌握本课生字词。

2.区别新闻特写和消息异同,把握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

3.品析作者优美生动的语言,把握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品析作者优美生动的语言,把握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难点区别新闻特写和消息异同,把握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

自主突破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凌.空()翘.首()酷.似()潇.洒()悄.然()由zhōng() bǐng()声敛息眼花liáo()乱轻yíng()答案:líng qiáo kù xiāo qiǎo 衷屏缭盈2.解释下列词语或者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凌空:。

(2):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3)翘首:。

(4)酷似:。

(5):指新近涌现的杰出人才,新出现的优秀人才。

(6)屏声敛息:。

(7):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8):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答案:(1)高架在空中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2)轻盈(3)抬起头来(4)指极其相似(5)新秀(6)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7)眼花缭乱(8)如梦初醒3.填空。

本文选自1982年11月25日。

原题是。

主要记叙了。

本文在体裁上属于,和消息的区别在于。

答案:《光明日报》《“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中国跳水姑娘吕伟以一秒七的神话夺取第九届亚运会的跳水桂冠人物特写抓住片段描写合作探究4.本文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

原题是《“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如果把吕伟夺魁这一事件写一则消息该如何写?结合本文说说消息和特写有什么区别?答案: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做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

作者摄取的是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一刹那,并把这一刹那,及一连串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放大,如“轻舒双臂,向上高举”、“轻轻一蹬”、“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插入碧波之中”等等。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

1.消息二则国学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历史背景;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自主突破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区域.()溃.退()锐.不可当()芜.湖()歼.()灭要塞.()督战..()芜.湖()阻遏.()管辖.()2.解释下列词语。

(1)溃退:(2)要塞:(3)业已:(4)锐不可当:(5)摧枯拉朽:3.常识填空:(1)新闻的定义:“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所以新闻,又叫,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的六要素:、、事件发生的、、。

(3)新闻的三个特点:A、内容真实准确;()B、报道迅速及时;()C、、语言简明扼要。

()(4)新闻的结构通常包括、、、、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答案:1.yù kuì dǎng jiān sài dū wúè xiá2.(1)失败而退却。

(2)军事上的险要处,防御重地。

(3)已经。

(4)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5)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3.(1)消息,(2)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

(3)A、(真实性)B、(及时性)C、(准确性)(4)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合作探究4.分别找出找出两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推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_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导学案新人教版

推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_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导学案新人教版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学习目标1.感知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

2.学习作者抓现场特写,铺排有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1.知识链接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着.( )陆凛.( )冽默契.( )殚.( )精竭虑镌.( )刻桅.( )杆娴.( )熟3.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第1~4段)第二部分(第5~19段)第三部分(第20~25段)4.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5.本文以为序,围绕着中心事件,重点叙述了、、、、五个方面。

二、探究案6.品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7.探究质疑(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2)课文第三、四段,作者为什么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请结合这两段内容简要分析。

(提示: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作答。

)(3)为什么辽宁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让人们如此激动?(提示:结合课文内容和历史回答。

)(4)有人说,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三、达标案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着.(zháo)陆凛.(lǐn)冽B.默契.(qì)殚.(dān)精竭虑C.镌.(juān)刻桅.(wéi)杆D.娴.(xián)熟浩瀚.(hàn)9.根据意思填上合适的词语。

(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 ):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安顺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龙宫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2、阅读重点语段,理解文章主旨。

重点、难点:阅读练习课时安排: 2课时学习过程:1、学生先练习2、交流展示3、师生共同修正4、教师讲析重点,帮助学生释疑解难。

一、生字新词第一课:芜.()湖荻.()港泄.()气锐不可当.()殷.()切溃.()退督.()战莽.()歼.()灭绥()禧.()要塞.()阌.()聿.()濂.()遏.()制第二课:寒噤.()黄梢.()趴.在()蹿.()张皇失措.()仄.歪()飒飒..()吆.喝()浸()悠然自得()第三课:地窖.()揣()迫.击炮()瓦烁.()堡.()削.去()耸.立()枕.()鞠躬..()腋.窝..()()匍匐()闪烁.()僵.硬()屏.障()烛芯.()颤.巍巍()第四课:缀.满()赞誉.()晨曦.()鹭.()恍.若()瞥.见()珐琅..()()箱箧.()绸缎.()琉璃..()()赃物()惊骇.()第五课:泄.()粹.()雕.()旭.()恍惚..()()耶.()坟.()苓.()荒谬..()()穆...()()憧憬..()()缭绕()蜿蜒()()二、根据意思写成语。

1、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2、形容夜晚的天气晴和美好。

()3、慌慌张长,不知怎么办才好。

()4、(姓名、事件、精神等)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5、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6、宏伟美丽。

()7、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8、伟大的功绩。

()9、脸色像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惊恐。

()10、深得难以测量。

比哈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三、文学常识。

1、新闻六要素:;五部分指:2、《芦花荡》作者是,是“派”的代表作家,本文选自《》,与《》并称为“姊妹篇”。

3、《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人)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国人,代表作有《》、《》、《》等。

5、《亲爱的爸爸妈妈》作者是。

6、默写三句关于“战争”的古诗词。

7、下列对新闻(消息)体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是新闻(消息)的特性。

B.就结构而言,新闻(消息)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C.新闻(消息)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它与记叙:记叙要素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说新闻(消息)是记叙文的一种。

D.对于新闻(消息)要素,西方有五w之说,即WHAT(何事)、WHO(何人)、WHEN (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

四、病句修改。

(1)外边的吵闹声突然渐渐消失了。

(2)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3)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5)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6)在江苏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观了丰富多彩的洽谈会的展品五、重点篇目精彩语段阅读(一)、《芦花荡》(一)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qiú( )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

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

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还是望着荷花淀dèng( )眼。

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 )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 ),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语段选自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

2.读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qiú( ) dèng( ) 剥()藏()3.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主题思想。

5.“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6.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7.“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8.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9.试揣摩藏在芦花下的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并写出来。

10.老王的性格,命运。

用一句话概括:“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

(二)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

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

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南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

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11.选文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12.文中加点的“敌人的愿望”指什么?13.文中划浪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14.选文写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主要表现在什么上?用自己的话概括。

15.请在选文中画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语句,并且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6.概括选文的内容17.加横线的段落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18.“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这句话中的“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否换成“干瘦得像老了的枯树”?为什么?19.怎样理解“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一句?20.加点词语“过于”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是否含有贬义?“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1.结合全文,分析一下“老头子”为什么能“像没事人”一样,心情悠闲地“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其中的“事情”指的是什么?22.选文最后一段,“敌人发了愁”的原因是什么?23.苇塘里传出的歌声表现了苇塘中的人什么样的精神风貌?据此,你有什么感受?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②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③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

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④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⑤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给加点字注音。

当面之敌( ) 签订( ) 溃退( ) 督战( )2.写出下列词语在各句中的表达作用。

①溃退:②泄气:3.“此种情况”指代内容是4.对作者在叙述中插入议论句②的用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多项选择)( )A.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

B.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C.说明战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必败无疑。

D.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5.选段第⑤⑥两句蕴含的感情色彩是( )A.嘲讽B.批评C.斥责D.抨击6.选段第⑤⑥两句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 )A.归纳上文B.总领下文C.承上启下D.照应首尾7.从选段中找出两个表现我军雄伟气势的词语,写在下面。

①②如土灰10、深不可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