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

合集下载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
个体总数的比率。 3.表达方式:通常以a%表示.
1998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 世界 中国 孟加拉国 印 度 印度尼西亚 出生率 22.2 16.0 27.8 26.5 23.2 死亡率 8.9 6.5 9.6 8.9 7.5
N=(42×38)/12=133只
课堂练习: 下图为种群的年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增长 (1)图中B表示稳定型,A表示_________型, 衰退 稳定 C表示________型。 B表示________型 (2)B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 (3)A型的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 越来越大 越来越小 (4)C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即 N∶M=n∶m
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
N=M(总标志数)×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标志数)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逐个计数 估算(取样调查) 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 估算方法: 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 样 方 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标记重捕法
1km2=1000000m2)
N=(4+6+8+8+9)/5=7只/m2 =7000000只/hm2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 的方法调查它们的密度
标记重捕法
第1次抓捕,标记 M只
N只
第2次抓捕n只,其 中被标记的m只
把标记的M只放回
计算方法: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 特征小结
间接影响 预测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年龄结构
种群密度
决定
性别比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生活的空间中 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最常见)
农田等人工种群
草地中的蒲公英
人类、社会性动物
(2003年上海)有些动物的性别分化受温度影响。下 图是4种爬行动物的卵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雌雄个体 的比例,其中能表示雄性仅出现在某个很狭窄的温度 范围内,而高于或低于此温度范围则出现雌性的是
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
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如人,大象。
②雌多雄少型:
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 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 动物。
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 是雌蜂。
③雌少雄多型: 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 较为罕见。如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低 (1)曲线图ab段表示甲动物在中年以前死亡率_____. 死亡率很高 (2)丙曲线表示丙动物幼年期_____________, 幼体 如果丙为野生动物,据此,我们将应做好__________保护工作。
例: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 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 的发展趋势是
Nt+(B-D)+(I-E)
美国人口普查局2009年12月15日 发布的最新全球人口趋势报告预测印 度人口到2025年将超过中国,成为世 界人口第一大国。
分析:专家预测印度人口变化的依据是 什么?

种群的特征课件

种群的特征课件

种群的特征课件一、引言种群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的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一物种个体所构成的总体。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种群结构、种群动态和种群分布等方面。

通过研究种群的特征,我们可以了解物种的生存状况、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以及种群的分布规律,从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种群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数量特征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生存状况和资源利用效率。

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食物资源、栖息地质量、环境条件等。

种群密度的变化可以影响种群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种群结构种群结构是指种群中不同年龄、性别、大小等个体组成的比例和分布。

种群结构对于种群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种群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种群的生殖力和生存力。

种群结构的变化可能受到环境变化、资源利用、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研究种群结构,我们可以了解种群的生殖策略、生存策略和适应能力。

四、种群动态种群动态是指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种群动态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种群的生存状况、数量变化趋势和生态功能。

种群动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率和迁移率等。

种群动态的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种群动态,我们可以预测种群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五、种群分布种群分布是指种群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种群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条件、资源分布、种群密度等。

种群分布的变化可能对种群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种群分布,我们可以了解种群的适应能力和生态位。

种群分布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生境需求,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结论种群的特征是生态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种群密度、种群结构、种群动态和种群分布等方面都是种群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种群的特征,我们可以了解物种的生存状况、数量变化趋势和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学: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生态学: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生态学:种群及其基本特征1、种群及其基本特征名词解释1、种群:是同一时期内一定空间中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2、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地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及其他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

3、种群动态: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

4、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一般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成群分布。

5、最大出生率:是指理想条件下中群内后代个体的出生率。

实际出生率: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每个雌体实际的成功繁殖量。

特定年龄出生率:特定年龄组内每个雌体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后代数量。

6、最低死亡率:种群在最适环境下由于生理寿命而死亡造成的死亡率。

生态死亡率:种群在特定环境下的实际死亡率。

7、年龄锥体: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上到下配置而成的图,横柱从上到下表示不同的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各年龄组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的百分比。

种群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

8、生命表:用来呈现和分析种群死亡过程的表,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而编制的,称为静态生命表。

综合生命表:加入了mx栏,即同生群平均每存活个体在该年龄期内所产后代数,这样的生命表称为综合生命表。

9、同生群: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这样一组个体称为同生群,这样的研究叫做同生群分析。

10、生命期望:是种群中某一特定年龄的个体在未来所能存活的平均天数。

11、净增殖率(R0):存活率lx与生殖率mx相乘,并累加起来,即得净增殖率。

12、K-因子分析:根据连续观察几年的生命表系列,我们就能看出在哪一时期,死亡率对种群大小的影响最大,从而可判断哪一个关键因子对死亡率ktotal的影响最大,这一技术称为K-因子分析。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步骤: 随机取样
计数
求平均值
(2)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① 样方的大小
根据所调查对象的大小 和分布情况而定。
(一般以1平方米的正方形为宜)
② 样方的数量 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 近真实情况。
③ 取样方法
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要做到随机取样,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 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 结果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样方计数:
在统计样 方中个体数量 时,遇到的问 题是记数问题, 样方内的个体 全部记数,样 方边缘上的个 体。一般而言, 边角原则:计上 不计下,计左不 计右
例1.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很多,某同学 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记数,下面是其 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对样方中 该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D A. 5个 B .7 个 C.11个 D.8个
种群数量
(种群的密度)
性 别 比 率
出生率与死亡率
种群的五大特征:
一、种群密度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四、性别比例 五、年龄组成
课堂目标:
1、种群的五大特征。 2、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样方法 和标志重捕法)及其利用。 3、种群五大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 对种群数量(密度)的影响。
一、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密度直接反映种群的数量的多少
(三)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
害虫的防治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和保护
怎样调查种群密度呢?
面 积 : 四 平 方 米
玉米种群的密度?
活动
(四)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样方法 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虫卵
标志重捕法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个体 显微计数法(计数板计数)
肉眼看不见的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或血细胞 ) 取样器取样法 活动能力强(不适合样方法)、身体微小(不适合 标志重捕法)的土壤小动物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出生率
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个体数占该种群 总个体数的比率。 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占该种群 总个体数的比率。
出生率=死亡率
衰退型
出生率<死亡率
预测
种群密度 变化趋势
出生率>死亡率
越来越大
保持稳定
越来越小
例2.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 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B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资料分析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 出,目前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严重 失衡(1.2:1),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 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400万。经测算,届时将有上 千万适龄男性面临“娶妻难”。
例3.在南方茶园中,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 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诱饵能散发出类 似于雌性害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布下“爱情陷 阱”,专等雄性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 这种方法直接的作用是( ) A A.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B.降低昆虫出生率 C.增加昆虫死亡率 D.改变昆虫年龄组成
利用性引诱剂 诱杀某种害虫 的雄性个体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与种群的特征分不开的。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 出生率和死亡率 • 迁入率和迁出率 • 年龄结构 • 性别比例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如何调查 一片草地 中蒲公英 的数量?
2)测定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 标记(志)重捕法
a、
模拟草地中的蒲公英
模拟草地中的蒲公英
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作 物植株上蚜虫、跳蝻等,都可以采用样 方法。
如果一些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 围大,还能用样方法吗?
b、标记重捕法:
(常用于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Nt=N0 λ
t
( N0为起始数量, 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 该种群的数量,λ为年均增长率。)
例:我国自1393-1990年以来人口 统计数据如下:
年份 1393 1578 1764 1849 1928 1982 1990
亿
0.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6
2.0
4.1
4.7
10.3 11.6
以上人口增长曲线符合哪种类型? 按照此曲线发展下去将会出现什么 状况,鉴于我国人口的现状应当采取什 么措施?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 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 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 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算一算: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 一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 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是15 只。请估算这个种群的密度。 39 : N= 15 : 30 N=78
b、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 雄性个体。 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象海豹等
象海豹群体
奶牛群体
c、雌少雄多型:
特点是雄性个 体明显多于雌性 个体。这种类型 较为罕见。如家 白蚁等营社会性 生活的动物。
白蚁
性别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 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判断一个种群的标准

判断一个种群的标准

判断一个种群的标准
种群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数量特征
这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

种群是由多个个体所组成的,其数量大小受四个种群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这些参数继而又受种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率、内分布格局和遗传组成的影响,从而形成种群动态。

(二)空间特征
种群均占据一定的空间,其个体在空间上分布可分为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此外,在地理范围内分布还形成地理分布。

(三)遗传特征
既然种群是同种的个体集合,那么,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但不同的地理种群存在着基因差异。

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世代传递,在进化过程中通过改变基因频率以适应环境的不断改变。

(四)系统特征
种群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系统。

它以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为中
心,也以作用于该种群的全部环境因子为空间边界所组成的系统。

因此,应从系统的角度,通过研究种群内在的因子,以及生境内各种环境因子与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机制与规律。

种群基本特征

种群基本特征

种群基本特征【整理】
种群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空间特征等。

1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不同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同一种群密度在不同条件下也有差异。

农林害虫的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自然状态下一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往往有着很大的起伏,但不是无限制的变化。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与迁出率对种群密度都有影响。

2种群的年龄结构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一个种群幼年个体(生殖前期)、成年个体(生殖时期)、老年个体(生殖后期)的个体数目,分析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判定出该种群的发展趋势。

①在增长型种群中,老年个体数目少,年幼个体数目多,在图像上呈金字塔型,今后种群密度将不断增长,种内个体越来越多。

②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结构适中,在一定时间内新出生个体与死亡个体数量相当,种群密度保持相对稳定。

③衰老型种群多见于濒危物种,此类种群幼年个体数目少,老年个体数目多,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3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

种群的空间格局大致可分为3类:①均匀型分布,指种群在空间
按一定间距均匀分布产生的空间格局。

②随机型分布,是指中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

③集群分布:集群分布又可进一步按群本身的分布状况划分为均匀群、随机群和成群群,后者具有两级的成群分布。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种群是同一时间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种群有六个基本特征:1空间特征,即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2数量特征,每单位上的个体数量是变动的3遗传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它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处于变动之中4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有机体之间相互作用,整体上呈现组织结构特性5个体之间差异性6个体水平与种群水平的差异,个体有出生死亡,种群称为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的大小指一定区域内种群个体的数量。

种群相对密度D=n/a.t(n个体数量a地区面积t时间)种群的数量统计:1总数量调查法2样方法3标记重捕法N/M=n/m即样地上个体总数/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样中标记数。

种群的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位置状态和布局),分为均匀分布(形成原因:种群内个体的竞争) 随机分布(种群内个体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且资源分布不均匀)成群分布(资源分布不均匀动物的集群现象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种群统计学指标:1种群密度种群的最基本特征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最大出生率时间出生率) 死亡率(最小死亡率生态死亡率) 迁入迁出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结构种群增长率。

年龄锥体1典型金字塔形锥体增长型种群2钟形锥体稳定型种群3壶形锥体衰退型种群。

大多数动物种群性比接近1:1生命表:概括了一群个体接近同时出生到生命史结束的命运。

同生群:一群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

同生群分析: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这样的研究叫做同生群分析。

生命期望(平均余年)指种群中某一特定年龄的个体在未来所能存活的平均年数。

存活曲线 : I型曲线凸型表明幼体存活率高,老年个体死亡率高,比如大型哺乳动物和人 II型曲线呈对角线型,如鸟 III型幼体死亡率很高,如产卵鱼类贝类松树。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 田鼠的数量。
公式: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面积或体积
小范围的水生生 物—单位体积
大范围水生生物 或陆生生物—单 位面积
意义: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特点:①不同环境下,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特点:②相同环境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高中生物③ 稳态与环境
4.1 种群的特征
种群
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 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 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 后代。
种群
种群和个体的关系
①种群不是由个体简单组成的,而是通过种内关系组成 有机整体;②种群特征是个体所不具有的,个体只具有性别、 年龄、出生、死亡等。
2、空间特征
种群有一定的空间分布
3、遗传特征
种群有一定的基因库,以区别其他物种
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3)年龄组成 (4)性别比例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概念: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单位面积 单位体积
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特点:②相同环境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项:

项:

项:

项:

项:

项:

项:

项:

项:

项:

项:

项:

项:

项:

4.1-种群的特征

4.1-种群的特征

死亡率
种群密度变小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
2.4作用: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 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长期以来,我国 的人口增长很快, 主要原因是什么?
出生率高,死 亡率低是导致我国 人口增长过快的主 要原因。
3.迁入率和迁出率
3.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
种群的特征
• 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与 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组成、性 别比例等 • 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个体在其生活空 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包括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成群分布。
课堂练习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1、种群是指 ———————————————————————————。
【基础1】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 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请估算这个池塘中共有鲫 386 鱼多少条_____? 【基础2】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一公顷,第一次捕获 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是15只。请估 算这个种群的密度。
注意:种群密度不同于种群的大小(是指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多少)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反映种群大 小
讨论:
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种群密度)?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
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 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 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 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 种群密度估计值。 ②举例:选取1m2山地,计算马尾松为20棵, 则该样方的马尾松密度为?20/1=20(棵/m2) ③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一般分三种类型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①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老年 成年 幼年
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产生 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 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出 生的比死亡的多
种群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越来越大
②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 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
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也决定了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率 、 年龄组成
(1)概念: 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 概念: 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幼年 尚无生殖能力) 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有生殖能力) 成年 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丧失生殖能力) 老年 丧失生殖能力
(2)标志重捕法
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 含义: 体 ,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 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 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②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 重捕个体数/ 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 X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③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
老年 成年 幼年
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 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 相对稳定。 相对稳定
③衰退型: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 衰退型: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
老年 成年 幼年

简述种群的基本特征

简述种群的基本特征

简述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的基本特征是指一群生物体具有的共同的性质和特性。

1、生态系统:种群位于生态系统中;
2、种间关系:种群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竞争、合作以及其他种间关系;
3、生理属性:每个种群中的个体具有相同的生理属性,如相同的体长、体重等;
4、生存机会:生存机会的分配不均等,每个个体都有一定的生存机会;
5、竞争: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竞争,每个个体都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
6、繁殖:种群中的个体能够进行繁殖,比如繁殖后代。

7、进化:种群中的个体可以演化出更适应环境的特征;
8、生态位:生物的分布特征会影响种群的稳定性;
9、环境:种群与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平衡;
10、时间:种群的增减受时间因素的影响。

- 1 -。

4.1 种群的特征

4.1 种群的特征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加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减少
出生率 < 死亡率
意义: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 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率 > 迁出率 迁入率 = 迁出率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
练一练
某同学在一草地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取了5个样方 (样方面积为1m2),5个样方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 8、8、9株。那么该草地的蒲公英种群密度为多少? (单位:株/公顷,1公顷=10000m2)
种群密度=(4+6+8+8+9)/5=7株/m2
=70000株/公顷
知识延伸
除了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 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次要依据 应用: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 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种群数量
迁入率 迁出率
37
直接影响 直接影响
直接影响
年龄组成
预测方向
种群 密度
决定大小
出生率和死亡率
影响大小
性别比例
直接影响
直接影响
38
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
M标×n重’总
m重’标
练一练
1、在调查一块1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 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 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 则:(1)该农田中田鼠的大概有多少只? (2)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为多少?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3.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 捕获并标志48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 志鼠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D A.46 C.12 B.25 D.100 )
4、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ACH
)
A· 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C· 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B· 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D· 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四、年龄组成
如果要你预测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种群数量3 年后是增加还是减少,你还需获取什么数据? 藏羚羊2岁左右性成熟,2至3岁产第一胎, 1年产1胎,最长寿命为8岁。
科学家对三个不同藏羚羊种群进行调查,对 各年龄段个体 数进行统计,绘制成如下三个图, 请思考:A、B、C三个藏羚羊种群中,3年后哪个 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哪个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 哪个种群的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都是一个种群,此话对吗?
高原精灵——藏羚羊
上世纪70年代中、80年代初,在可可西里和 羌塘地区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藏羚羊! 由于藏羚羊的羊绒可做成非常昂贵的“戒指 披肩”,所以遭到了盗猎者疯狂的捕杀!1996年, 可可西里地区的藏羚羊种群数量下降到了不足两 万只,这种珍贵的野生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1997年可可西里列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十多年过去了,美丽的藏羚羊现在生活的怎样 呢……?
A
老年个体数
B
成年个体数
C
幼年个体数
A 增长型
老年个体数
B
C 稳定型
成年个体数
衰退型
幼年个体数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 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 群呢?
五、性别比例
盗猎者为了更容易打到藏羚羊,常把枪口 对准一只只、集中待产(奔跑较慢)的母羊! 这会对藏羚羊种群数量产生什么影响? 概念: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性别比例对种群数量影响的原理是否 可应用于生产实际?请举例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组成

概念: 种群中各个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类型:
思考:
1.增长型与衰退型相比较,其中的老年个体数一定少吗? 2.稳定型的种群,种群密度一定能维持稳定吗?

意义: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
类 型 增 长 型 稳 定 型 衰 老 型
图示
种群特征
出生率 与死亡率
种群 密度 增大
幼年个体数多 于成年、老年 出生率>死亡率 个体数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高频考点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 3.种群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的区别
考纲要求
区分概念

种群: 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 群落: 一定区域内,生活着的所有生物(所有种群)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相互
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数量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的特征
年龄结构、性别比例
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 集群分布
空间特征:
种群密度

概念: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例题: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某湖泊每立方米水中鲫鱼的数量 答案:D
2.不能过分醒目,以免影响被标记个体与天敌的关系 3.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不产生伤害 注意:事实上动物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 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 高 可能会偏______
对位训练
例题: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 调查的对象 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 种群密度 C.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C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 (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 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 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 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 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小于 (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 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 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相同 (填“相同”或“不 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 的 雌鹿或雄鹿 。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 图中的①②
答案:D
种群的空间特征
含义: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
或空间布局
类型: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09广东)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07广东)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 的是 答案:C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12新课标)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 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 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 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 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 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同一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_______ (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 群落 共同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
出生率、死亡率

概念: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占该种群 总数的比率 意义: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应用: 计划生育——降低出生率


迁入率、迁出率

概念: 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占该种群总数 的比率 意义: 决定或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应用: 研究城市人口变化的重要依据



区分概念
例题: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在东北的绵羊和西藏的山羊属于一个种群
B. 同一物种的生物可分布在不同的种群中,它们 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C.一片森林中所有云杉树苗属于一个种群 D.种群内的个体相互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种群 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答案:ABC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
各年龄期个体 出生率≈死亡率 稳定 数比例适中 幼年个体数少 于成年、老年 出率率<死亡率 个体数 减小
(12新课标)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 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 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 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答案:D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答案
B
(11北京)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 不相符的是 A.给海龟安装失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答案:D
在对某地麻雀的种群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50 只麻雀,将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志环并放掉,数 日后又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记环的为5只。请 计算该地约有麻雀 A.2000只 B.400只 C.200只 D.500只
调查方法

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估算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
样方法
样方: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
样方法
适用范围:植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基本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 ↓ 选 取 样 方 ↓ 计 数 ↓ 计 算
选取样方

Hale Waihona Puke 样方数目足够多:取样多少取决于调查总面积大 小,总面积越大,取样数目应越多。一般取样多 些,求得的种群密度越接近实际情况 样方面积适中:根据植物类型,乔木10×10m2; 灌木4×4m2;草本1×1m2;一般选取的范围达到 该物种个体数达稳定为止。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前提条件: 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概率相同
在调查期间,没有较多个体出生死亡、迁入迁出
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基本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第一次捕获、标记、放回
→一段时间后重捕、计数→计算
标志重捕法
对标志物的要求:
1.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在调查时间内不消失
性别比例

概念: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 类型: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奶牛等。 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蜜蜂、蚂蚁

意义: 影响种群密度 应用: 人工合成性引诱剂诱杀害虫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