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鉴赏课件-云南省墨江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咏物诗(完整精华版) ppt课件
真国色
ppt课件
23
3、分析手法
①反衬手法的运用。 写芍药的“无格”,芙蕖
的“少情”,来反衬牡丹的高 贵富丽,令人喜爱。
ppt课件
24
3、分析手法
②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唯有牡丹真国色”这句话用比 喻的手法,从正面描写牡丹。“国 色”,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最美丽 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 诸花之上。突出牡丹的高贵富丽。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pp,t课件
8
燕子: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 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ppt课件
9
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历史
发展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
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东风:春天 美好
• 而象征侧重于象征客体和象征意义之间的相关联系,它 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似点,而且这种相关联系是靠联 想去寻找的。
• B、比喻是一种形象化手法,即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 化深奥为浅显,化陌生为熟悉,化平俗为生动。
• 而象征却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含蓄化手法,即把具体而 形象的事物含蓄化,使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本诗表面写雁,实际写人。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象征手法。表面写雁,实为写人,即把
逃避回鹘南侵的边民写作四散的早雁。
高考语文咏物诗鉴赏课件
全诗写了石灰四个特点:出山(chū shān)之难 不怕焚烧、不怕破碎、一身清白。作者以石灰 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 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 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第六页,共22页。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fēngqíng)向 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第四页,共22页。
初唐时期,咏物诗的高产作家沈佺期, 创作了120余首这类的诗歌(shīgē), 考其内容,是在追求“形似”。直到 杜甫登上诗坛,咏物诗才迈上了一个 台阶:咏物托意,在刻画物象的同时, 寄托思想精神和人生体验。
第五页,共22页。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fěn shēn suì gǔ)浑不 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第七页,共22页。
《云》来鹄
千行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wúxiàn)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 作奇峰。
那千变万化,似乎给人以洒降甘霖希望的 云,其实根本就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当人们 焦急地盼它降雨时,它却“悠悠闲处作奇峰”。 这正是旧时代那些看来可以“救民于水火之 中”,实际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写照。作者 (zuòzhě)借云含蓄地表达了憎恶之情,并对其 加以无情的讽刺。
第十九页,共22页。
答题技巧(jìqiǎo)总结:
• 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象 特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表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题思路: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 尤其要分析出内在神韵性格;结合诗人自 身经历思想等剖析(pōuxī)所托之情。
• 模式: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 感情。
第一页,共22页。
第六页,共22页。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fēngqíng)向 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第四页,共22页。
初唐时期,咏物诗的高产作家沈佺期, 创作了120余首这类的诗歌(shīgē), 考其内容,是在追求“形似”。直到 杜甫登上诗坛,咏物诗才迈上了一个 台阶:咏物托意,在刻画物象的同时, 寄托思想精神和人生体验。
第五页,共22页。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fěn shēn suì gǔ)浑不 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第七页,共22页。
《云》来鹄
千行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wúxiàn)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 作奇峰。
那千变万化,似乎给人以洒降甘霖希望的 云,其实根本就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当人们 焦急地盼它降雨时,它却“悠悠闲处作奇峰”。 这正是旧时代那些看来可以“救民于水火之 中”,实际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写照。作者 (zuòzhě)借云含蓄地表达了憎恶之情,并对其 加以无情的讽刺。
第十九页,共22页。
答题技巧(jìqiǎo)总结:
• 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象 特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表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题思路: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 尤其要分析出内在神韵性格;结合诗人自 身经历思想等剖析(pōuxī)所托之情。
• 模式: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 感情。
第一页,共22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咏物诗 PPT优秀课件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 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 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 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病牛 (宋)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词人表达了对兰花的喜爱,托物言志, 要象兰一样开在“空谷”,表现了淡薄 名利与归隐之志。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 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 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 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1961年12月
比较赏析:
陆游词从整篇词 的格调来看,低沉 娓婉,上阕写梅花 为人所不知的艰难 处境,作为铺垫。 下半阕极写她的高 洁情操,不争春、 任嫉妒、芳如故。 一方面表达了作者 对梅花高尚气节的 赞美之情,另一方 面则是自己人内心 情感的自然流露。
陆游的诗是写梅花的寂寞高 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 嫉妒;而毛泽东这首词却是写梅 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 而是笑,不是孤敖而是春天使者 的气节与敖骨。毛泽东以一代诗 人的风范,出手不凡,浑洒自如, 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 怨、颓唐、低沉、隐逸之气,创 造出新的景观,新的气象,令人 叹为观止。一个“俏”字,一个 “笑”字,赋于梅花蓬勃向上的 精神风貌。突出了梅花迎春使者、 喜悦者、自信者、胜利者的形象。
赞颂了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 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
蝉
虞世南
高考复习咏物诗鉴赏PPT课件6
的 产生往往和古代神话传说、名作佳 篇、名人逸事有关,不了解这些典 故,就会影响对意象的准确理解。 因而对一般读者来说,这种隐秘性 也是显而易见的。如“白衣苍狗” 象征世事变化无常。出自唐杜甫 《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 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 人生万事无不有。”
步骤: 1、提炼所写物象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 在特征、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3、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特点。 4、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 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 要求等) 5、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意象的特点
• (1)意象的多样性。有些物类的意象 是比较单一的,比如鹧鸪鸟的形象 就和旅途的艰险及离愁别绪相连, 梅总是傲寒不屈的象征,但很多物 类的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如燕 子的意象,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 或感伤时事,或寄情相思,或渲染 离愁,其意象之丰富是极为突出的; 这就需要读者在鉴赏时结合作品具 体分析了。
咏柳
1、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 碧玉妆成一树高, 同的,前者表现了 喜悦、赞赏 贬斥、嘲讽 的态度,后者表现了 万条垂下绿丝绦。 的态度。
唐 贺知章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 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 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 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 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 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 复无常的小人。
• • • • • •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 我形象的?
步骤: 1、提炼所写物象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 在特征、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3、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特点。 4、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 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 要求等) 5、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意象的特点
• (1)意象的多样性。有些物类的意象 是比较单一的,比如鹧鸪鸟的形象 就和旅途的艰险及离愁别绪相连, 梅总是傲寒不屈的象征,但很多物 类的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如燕 子的意象,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 或感伤时事,或寄情相思,或渲染 离愁,其意象之丰富是极为突出的; 这就需要读者在鉴赏时结合作品具 体分析了。
咏柳
1、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 碧玉妆成一树高, 同的,前者表现了 喜悦、赞赏 贬斥、嘲讽 的态度,后者表现了 万条垂下绿丝绦。 的态度。
唐 贺知章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 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 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 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 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 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 复无常的小人。
• • • • • •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 我形象的?
高考复习咏物诗鉴赏指导PPT (共21张PPT)
答案: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
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 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②批评的理由 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 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 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 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 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 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 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 的精神品格。
例题:
阅读下面诗,回答问题: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金络脑,指马披上威武的鞍具。 (1)这首诗中的“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1)这首诗刻画了渴望披上威武的鞍具, 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的马的形象。 (2)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感 慨。
1.C
巩固练习: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04年全国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 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 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 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 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 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 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 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 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鸡无意绪,鸣噪 自纷纷。 (1)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 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 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和 “诗骨”分别是什么? (2)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 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咏物诗鉴赏ppt课件
之处。
• 参考: “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 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 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 了柳枝的蓬勃生气。
课堂巩固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柳 李商隐
•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 (2)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 参考: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
咏物诗
概念: 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
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 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
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 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
品格,追求“神似” 。
• 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 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
• 3、本诗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背景:
•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 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 署也被贬。元和元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 命。诗人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友共勉。
1、诗人描绘了葡萄怎样的特点?
新茎未遍半犹枯 高架支离倒复扶
欢宋
快代
寂的 寞少
才 媛
凄 的女
凉少
李
孤 的妇
清
苦寡 的妇
照 的
妪
一
人
生
各 时 期 作 品 欣 赏
《如梦令》
欢 快
李清照 的
常记溪亭日暮, 天 少女
沉醉不知归路。 真
---
活
兴尽晚回舟, 少 泼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年 不 识
可 爱
• 参考: “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 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 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 了柳枝的蓬勃生气。
课堂巩固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柳 李商隐
•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 (2)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 参考: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
咏物诗
概念: 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
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 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
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 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
品格,追求“神似” 。
• 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 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
• 3、本诗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背景:
•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 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 署也被贬。元和元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 命。诗人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友共勉。
1、诗人描绘了葡萄怎样的特点?
新茎未遍半犹枯 高架支离倒复扶
欢宋
快代
寂的 寞少
才 媛
凄 的女
凉少
李
孤 的妇
清
苦寡 的妇
照 的
妪
一
人
生
各 时 期 作 品 欣 赏
《如梦令》
欢 快
李清照 的
常记溪亭日暮, 天 少女
沉醉不知归路。 真
---
活
兴尽晚回舟, 少 泼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年 不 识
可 爱
高考复习咏物诗的鉴赏 PPT课件
咏物诗的鉴赏
制作者:黄少群
江西丰城二中
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1.咏物要实写其特征( 形态、色泽、特征) ,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 “神似”。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 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表达方式:托物言志,托物抒情。或流露 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 含生活的道理或抒发某种情感。
临江仙 .咏絮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 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几 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 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 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高贵、美丽 ,有憧憬
3、咏柳送别
柳谐音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 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古人常折柳送别。
鸟之哀啼 人之哀情 羁旅乡思
特征:鹧鸪之声“行不得也哥哥 ”, 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 。 本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
这首诗歌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类比,将鹧鸪与山鸡比较,鹧鸪的高雅风 致和美丽的山鸡同列; 烘托,以人的感受(征袖湿”、“翠眉 低” )烘托鹧鸪啼声之悲; 比兴,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呢,抑或是 佳人游子在江边踽踽独行?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 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 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 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 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 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 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 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葡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莫辞”表现 了作者被贬后渴望有人 援引的心情
制作者:黄少群
江西丰城二中
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1.咏物要实写其特征( 形态、色泽、特征) ,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 “神似”。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 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表达方式:托物言志,托物抒情。或流露 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 含生活的道理或抒发某种情感。
临江仙 .咏絮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 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几 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 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 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高贵、美丽 ,有憧憬
3、咏柳送别
柳谐音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 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古人常折柳送别。
鸟之哀啼 人之哀情 羁旅乡思
特征:鹧鸪之声“行不得也哥哥 ”, 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 。 本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
这首诗歌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类比,将鹧鸪与山鸡比较,鹧鸪的高雅风 致和美丽的山鸡同列; 烘托,以人的感受(征袖湿”、“翠眉 低” )烘托鹧鸪啼声之悲; 比兴,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呢,抑或是 佳人游子在江边踽踽独行?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 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 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 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 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 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 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 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葡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莫辞”表现 了作者被贬后渴望有人 援引的心情
高考语文 古代咏物诗专题欣赏课件
• 缺,是你的遗憾。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玫瑰
• 带刺的铿锵玫瑰, • 火红(huǒhóng)的 美丽而又坚强,不 玫瑰,美丽,但会 屈不挠、永不服输。 刺人。
• 玫瑰美就美在它的 • 单纯(dānchún), • 骄傲的玫瑰,美丽 不需格律和仪式, 却让人不敢接近 是生物精神的升华。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第十六页,共25页。
学习并思考:《赏牡丹》一诗表达作者 怎样的情怀(qínghuái)?作者采用了怎样 的技巧或手法?
这是一首对花王牡丹(mǔ dan)的赞 歌。 烘托、比喻、拟人的手法。
第十七页,共25页。
刘禹锡简介(jiǎn jiè)
(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 裔(hòuyì)。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 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 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注释】: 三秋:晚秋,指农 历九月。 二月(èr yuè):早春, 农历二月(èr yuè)。
(猜一自然现象)
【简析】: 这首诗让 人看到了风的力量: 风,能使晚秋的树叶 脱落,能催开早春二 月的鲜花,它经过江 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 刮进竹林(zhú lín)时 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 歪斜斜。
第四页,共25页。
阅读(yuèdú)下面两首诗,比较诗中菊花的形象。
菊(郑谷(zhènɡ ɡǔ))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 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花(黄巢(huáng cháo))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 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 尽带黄金甲。
郑谷的诗,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菊花 虽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幽香,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无 用,作者赋予菊花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黄巢 的诗中,原本是花中隐逸者的菊花,穿上了战士的金甲, 此诗中的菊花,有着战士斗志昂扬的战斗风貌与性格。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玫瑰
• 带刺的铿锵玫瑰, • 火红(huǒhóng)的 美丽而又坚强,不 玫瑰,美丽,但会 屈不挠、永不服输。 刺人。
• 玫瑰美就美在它的 • 单纯(dānchún), • 骄傲的玫瑰,美丽 不需格律和仪式, 却让人不敢接近 是生物精神的升华。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第十六页,共25页。
学习并思考:《赏牡丹》一诗表达作者 怎样的情怀(qínghuái)?作者采用了怎样 的技巧或手法?
这是一首对花王牡丹(mǔ dan)的赞 歌。 烘托、比喻、拟人的手法。
第十七页,共25页。
刘禹锡简介(jiǎn jiè)
(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 裔(hòuyì)。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 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 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注释】: 三秋:晚秋,指农 历九月。 二月(èr yuè):早春, 农历二月(èr yuè)。
(猜一自然现象)
【简析】: 这首诗让 人看到了风的力量: 风,能使晚秋的树叶 脱落,能催开早春二 月的鲜花,它经过江 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 刮进竹林(zhú lín)时 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 歪斜斜。
第四页,共25页。
阅读(yuèdú)下面两首诗,比较诗中菊花的形象。
菊(郑谷(zhènɡ ɡǔ))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 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花(黄巢(huáng cháo))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 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 尽带黄金甲。
郑谷的诗,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菊花 虽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幽香,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无 用,作者赋予菊花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黄巢 的诗中,原本是花中隐逸者的菊花,穿上了战士的金甲, 此诗中的菊花,有着战士斗志昂扬的战斗风貌与性格。
高三语文复习《咏物诗的鉴赏》课件
咏物诗鉴赏
•
一草一木总关情
天下清景无不为诗人设,然而要 使自然之景成为诗中之境,还需依赖 诗人的艺术匠心再创造。
——【清】王国维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咏物诗的赏析方法 并会运用该方法。
知识链接: “咏物诗”就是 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对 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 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 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 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 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
• 答题策略手法 ︳
• 所咏之物的特点 ︳
• 思想感情
•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1、整体把握 2、知人论世
3、把握特征 4、把握表现手法
目标检测: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诗后题目。 蝉
虞世南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杨柳枝词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此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 法。一二句极写杨柳生机横溢,柔嫩 多姿,秀色夺目的美好;三四句写杨 柳荒凉冷落的处境。前后形成鲜明的 对比。诗人以柳自况,表达了对包括 自己在内的广大有才之士空有才情抱 负,却被埋没,不受重用的悲叹。
[注]① :古人结在颔下帽带下垂部分。蝉头伸出的 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②此诗作于作者上 疏论事遭诬下狱期间。③西陆:秋天 ④南冠:囚 徒⑤玄鬓:蝉。
(1)这两首诗都是通过蝉表达 自己的心声,属于古诗文中写 法。虞诗中“居高声自远,非 是藉秋风”是点睛之笔,一“ 自”一“非”形成,相互照应 ;骆诗以“露重”“风多”喻 意在言外。
•
一草一木总关情
天下清景无不为诗人设,然而要 使自然之景成为诗中之境,还需依赖 诗人的艺术匠心再创造。
——【清】王国维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咏物诗的赏析方法 并会运用该方法。
知识链接: “咏物诗”就是 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对 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 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 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 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 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
• 答题策略手法 ︳
• 所咏之物的特点 ︳
• 思想感情
•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1、整体把握 2、知人论世
3、把握特征 4、把握表现手法
目标检测: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诗后题目。 蝉
虞世南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杨柳枝词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此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 法。一二句极写杨柳生机横溢,柔嫩 多姿,秀色夺目的美好;三四句写杨 柳荒凉冷落的处境。前后形成鲜明的 对比。诗人以柳自况,表达了对包括 自己在内的广大有才之士空有才情抱 负,却被埋没,不受重用的悲叹。
[注]① :古人结在颔下帽带下垂部分。蝉头伸出的 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②此诗作于作者上 疏论事遭诬下狱期间。③西陆:秋天 ④南冠:囚 徒⑤玄鬓:蝉。
(1)这两首诗都是通过蝉表达 自己的心声,属于古诗文中写 法。虞诗中“居高声自远,非 是藉秋风”是点睛之笔,一“ 自”一“非”形成,相互照应 ;骆诗以“露重”“风多”喻 意在言外。
高考复习咏物诗鉴赏指导 PPT课件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 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感情?
答案:1.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 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 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 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咏物诗鉴赏指导
咏物诗概念及写作格式:
概念:指以客观的“物”为描摹对 象,或者是细致地刻画物的外形、 神态、色彩等特征,或者是借对 “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怀的诗作。
咏物基本格式:先抓住特点写物,再通 过抒情议论(由物本身发出或站在作者 角度进行)揭示寓意。
咏物诗的评价:
咏物诗评价:咏物诗难在状物逼真,贵在 寄意高远。好的咏物诗不仅追求形似、神 似,还力求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 景。(但也有仅状物之佳作)。
(2)颔联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 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与万重对比,构成极 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把胸臆,凝聚了诗 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这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孤 雁、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高考复习咏物诗鉴赏PPT6 (共23张PPT)
古 代 诗 歌 中 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 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 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 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 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 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 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以物象为题 如《小松》《早梅》 ②咏、题、赠、赞+物象 如《咏梅》《题菊花》 ③物象+吟 如《石灰吟》 ④也有一些咏物诗不是以所咏之物为诗名 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杜 牧的《山行》等。
五、咏物诗常见物象:
岁寒三友(松、竹、梅 ):高洁、傲岸、坚贞不屈 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莲:高洁,出淤泥而不染 兰花(高洁、君子之德) 雁:思乡怀亲、羁旅孤独 蝉:高洁、悲凉 鹰:志存高远、远大抱负 杜鹃:哀怨、凄恻、思归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拟人、反衬
• 1、诵读解意
• 2、形象分析 梅花
•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 境烘托)
•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 渝。(正面描写)
• 3、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 4、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
而依旧芳香如故。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 与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 情志的契合点 )
遭嫉妒而依旧吐 契合点 香的梅花
受排挤而矢志 不渝的诗人
诗人以梅花自况,表现自己虽遭不幸、 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以及即使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 神。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咏物诗鉴赏步骤: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 活动心理、
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
2、体悟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志(由物及人,知
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
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
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
鉴赏咏物诗要注意
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
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
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2、欣
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
二、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方法点拨、练习巩固
三、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一草一木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培养对古诗 词的热爱之情。
一、概念理解:
(1)咏物诗:
客观的“物”(山 特点 (形态、色彩 借描写 川河岳、草木虫鱼)的__或__其__所__处__的__环__境__)
表达 诗人理想_、__志__向__、__情__怀。
(2)主要的写作技巧 托物言志
。
咏物诗的特点 :
1、形似。要实写物的形态、色泽等特征 ,或写其所处环境。 2、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 神品格。概括为: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
,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3、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对比、 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托物寓意,表达作者的志向和节操。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 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 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 有的伟大的魅力,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咏物诗的鉴赏思路: 物的特点 艺术手法 寄托的情与志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花的
作者不求高位、
高尚气节 不慕荣利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
注:重九之日,岑参正行军在外。时 逢安史之乱,诗人一直戍守边关。
战 思乡 乱 同情百姓 图 渴望休战
四、题目特点:
2.诗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 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3、诗中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声色形味、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 (境环等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
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然粉 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 5、手法分析: • 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2、环境烘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
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
自身特点:“刺头”即“埋头”寓旺盛的生命力。
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 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 架空分析情感。(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讽刺时
世,或流露人生态度,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
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 对比、反衬等手法。正面描写之外,还常 用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
咏物诗常见提问方式
1.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点(特 征)?作者借它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而今渐觉出蓬蒿
自身特点:挺拔高耸,有凌云之志
时人对松是怎样的看法? 两个“凌云”各有何含义?
时人不识凌云木
时人忽略 了小松。
未长成的小松 必将凌驾云端。
直待凌云始道高。
高耸入云后才称赞。
长成后的松树高高 凌驾云端的姿态。
1、托物讽世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 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
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 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
咏物言志诗的两种类型:来自一、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情趣。
【咏柳】
(唐)贺知章 对春天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喜爱之情
不知细叶谁裁出,
咏物诗鉴赏
猜一猜下面诗歌所咏为何物 爆竹
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如 梦 令(严 蕊 )
•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 红,别是东风情味。
•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桃花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把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