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7_乘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人教4下精品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例7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例7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课件PPT
观察下面的竖式,说一说在计算的 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5
×1 2 50
250 300
答:右边的竖式在计算过程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5×12 =25×(10+2) =25×10+25×2 =250+50 =300
二、填一填
(10+7)×6= 10 ×6+ 7 ×6 8×(125+9)=8×125 +8× 9 7×48+7×52=7×( 48 + 52 ) a×72+a×28= a ×(72 + 28)
② 25×(4+9)= □×□+□×□
③ 27×12+43×12=( □27+ □43)× □12 同学们 强调: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着用,也可以反着用。
一、火眼金睛。
56×(19+28)=56×19+28 (× ) 56×28
(25+7)×4=25×4+7×4 (√ )
32×(7×+ 3)=32×7+32×3 (×) 64×64+36×64=(64+36)×64 (√ )
解决问题我最棒!
同学们为了绿化校园,要在操场四周种树, 在此之前同学们要先了解操场的一圈的长度 ,你能帮助他们吗?(用两种方法计算)
24米
36米
36 ×2+24 ×2 =72+48 =120(米)
(36 + 24)×2 =60 ×2 =120(米)
答:操场一圈长120米。
小组合作、开动脑筋填一填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 (8-2)×25
8×25-2×25
= 25 ×(8-2)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3《乘法运算定律》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3《乘法运算定律》人教新课标

乘法运算定律说课稿一、说内容: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4一25页例5、例6和相关的做一做。

二、说教材: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混合运算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让学生掌握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学好这部分知识为学习乘法分配律打下基础。

教材呈现给学生“同学们植树”的生活化情境,其中蕴含的信息极为丰富。

这样,一方面为学习运算定律作素材上的准备,另一方面也为解释算式的意义提供了现实依据。

之后的做一做中编排了4道题。

这4道题,既有乘法交换律的,也有乘法结合律的。

用于巩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运用。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学内容,确定本节课的目标是:1、知识目标: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能力目标:初步学习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简便计算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有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渗透德育教育。

四、说重、难点:按照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教是为学服务的,学教相长。

本节课我的教学方法是:(1)情境教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

一个好的情境的创设,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促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意识和探求动机。

因此,我将创设3月12日同学植树这一情境。

设计色彩鲜明的,学生喜爱的植树的视频和运树苗、种树苗、浇树苗的活动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学习。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方法。

同时创设了猜测、验证、总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生动有趣。

(2)迁移教法。

让学生迁移加法运算定律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通过学生的猜测、验证、总结和教师的帮助、参与、指导,共同经历运算定律的形成全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材解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材解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材解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教材解析一、教材介绍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对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第一次进行系统地研究,并且将减法中“连减的性质”与除法中的“连除性质”也渗透穿插在内。

学生研究本单元的知识不是零起点,相反,他们在研究这部分知识前已经有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储备,比如,在同级混合运算的口算练中,许多学生能自觉地运用带着“符号搬家”这一策略,快速而简洁地解决问题。

而本单元之所以这样集中地对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整体性的研究,也是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研究,对四则运算中的相关运算定律和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系统。

二、课标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小学阶段简便运算教学既是融会数学运算定律和性质,借助已有的数学模型,引导学生探索简便计算方法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

运算定律的教学不仅要考虑如何使学生会“算”,更要通过探究“算”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辨析和思考,体会简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洁性和逻辑性,提升学生的简算意识和研究计算问题的兴趣。

如何实现以上的设想,可以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利用生活情景、凸显差异这一单元所触及的运算定律和性质相似程度比较高,容易使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产生负迁移,比如乘法的联合律与分配律。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让所呈现的研究材料激发学生研究的主动性,凸显研究材料的差异,借助情景这一较为直观的载体,把生动的生活情景融入到简算的教学实践中,将轻便计算的研究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联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起来,唤起学生的相关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对研究材料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乘法分配律的情景可以这样设计:新学期开学,妈妈为XXX和XXX兄妹俩购买了两份相同的研究用具,文具盒23元、水彩笔17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这一情景非常简单而常见,但它能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自然地就能找到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结合实际情景,不仅能很好地理解“23×2+17×2=(23+17)×2”,还能正确地解释为什么“(23+17)×2”不等于“23×2+17”,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乘法分配律的基本特征。

(完整版)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完整版)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xxxx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P24--P26例5、例6、例7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理解乘法分配律,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成立条件,能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灵活选用计算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和启发式谈话法,并辅以练习法等,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下列等式应用了什么定律?80+A=A+80+52=+36321+28+79+172=+2、口算抢答比赛12×525×435×2125×845×425×8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些积有什么特点?(引导发现:当两个数相乘等于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会使计算更加简便。

)师:再看这道题。

57×12+43×12你还能快速算出结果吗?要想快速算出结果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那就是“乘法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今天我们就借助于植树活动探究乘法运算定律。

【分析:一组口算看似简单,其用意则不凡。

前几题学生能很快说出得数,正在学生兴奋之时,出示57×12+43×12,学生都迟迟说不出或说不准,这样由“很快”突然到“很慢”,使学生产生了急于想知道得数的心理需要,就在这时,教师又故作玄虚地说:“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短短几句,又一次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a-b)c=ac-bc 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学数学0的性质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介于-1和+1之间的整数。

2、0的相反数是0,即-0=0。

3、0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最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优质课件

35×5×20 =35×(5×20) =35×100 =3500
25×(4+8) =25×4+25×8 =100+200 =300
51
典型例题
2.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9+22+78=29+100 35×16=35×2×8 123-68+32=123-(68+32) 102×56=100×56+2 12×97+3=12×100
35
小试牛刀
2.填一填。(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在 里填上适
当的运算符号)
25
×
42
50
1 00
1 050
观察左边的竖式: 先算25× 2 =50 , 再算25× 40 = 1000 , 最后算 50 + 1000 = 1050,
即25×42=25×( 40 + 2 )=25× 40 + 25× 2
探究点
乘法分配律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用到哪些条件?
根据题意,你能列式 解答吗?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28
探索新知
方法一: (4+2)×25
方法二: 4×25+2×25
=6×25
=100+50
=150
=150
1.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至少写出4组。
40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41
目录
01 课前导入 03 学以致用
02 新课精讲 04 课堂小结
42
课前导入
43
情景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的 运算定律,今天我们继续来 探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44
新课精讲
45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精品课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精品课件

(2)545 – 167 – 145 =545-145-167 =400-167 =233
(3)487 – 187 – 139-61 (4)169-25-25-50
= (487 – 187) – (139+61) =169-(25+25+50)
=300-200
=169-100
=100
=69
四 巩 固 练 习 教材P22T3
六拓展练习
你能试着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数 学问题吗?
1+2+3+4+……+99+100 =(1+100)+(2+99)+……+(50+51) =101×50 =505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 运 算 定 律
第3课时 连减的简便计算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竞赛: 第一组(男生做) 136-65-35 362-87-113 545-149-251
二探索新知
234-66-34 =168-34 =134(页)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二探索新知
小结: (1)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
去这几个减数的和。即a-b-c=a-(b+c)
66+113+87+34
= (66+34) +(113+87)
=100+200
答:一共花了300元钱。
=300
四巩固练习
教材P22T1 优翼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3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公开课教案-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3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公开课教案-0
1、独立观察并完成练习。
2、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结论。
3、学生回答并订正。
利用PPT的自定义动画功能,依次呈现课程资源。
两个探究点的设立着眼于本课的难点和重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
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课件出示练习八第八题。
引导学生认真贯彻动态模型课件。
2、课件出示:5只鸡6天一共吃饲料2700克,平均每只鸡每天吃饲料多少克?
拓展练习
课后完成“拓展练习”。
课后尝试完成。
利用PPT的自定义动画功能,依次呈现课程资源。
注重训练学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自我总结,畅谈收获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畅谈收获。
利用PPT的自定义动画功能,依次呈现课程资源。
(3)理解和掌握连除式题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算定律的应用过程以及连除式题简便运算的发现和应用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多样性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1、“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掌握乘法的各种运算定律。
(2)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
它们有什么关系?
8、观察算式的特点,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其次,对于乘法结合律在多个数相乘时的应用,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通过更多图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结合律的运用,以便他们能更好地掌握这个难点。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中,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讨论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表达和交流。
还有,学生在总结回顾环节提出的问题和疑问,让我意识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盲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我计划在课后增加一些针对性的辅导和答疑时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普遍较好,他们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验操作,较快地掌握这两个运算定律的基本概念。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关注和反思。
首先,学生在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计算时,有时会忽略运算符号,导致计算错误。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加强调注意运算符号的重要性,并在练习环节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避免错误:学生在运用运算定律时可能忽略运算符号,如将加法与乘法混淆。教师需强调注意运算符号,并提供相关练习强化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计算时因改变顺序或分组方式而得到相同结果的情况?”(例如,分成两组的苹果数量与一次性计算的总数相同)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奥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下册--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下册--运算定律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学内容教材第17~31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简便计算(连减的简便计算)。

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

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

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在编排上有如下特点:1.将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3.本单元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注方法的灵活性,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强调形式归纳与意义理解的结合。

3.把握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4.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提高其计算能力。

课时安排建议用7课时教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A第1课时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教材第17页例1、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6讲 乘法运算定律及其应用-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精编讲义(人教版)

第6讲 乘法运算定律及其应用-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精编讲义(人教版)

第6讲乘法运算定律及其应用(讲义)(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3、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b)×c=a×c +b×c。

4、除法的运算性质。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b,c均不为0)。

(2)在连除运算中,任意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 ÷d=a÷c÷b÷d)(b,c,d均不为0)。

1、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时,因数要与两个加数分别相乘。

2、两个数相乘,既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简算,也可以用乘法结合律简算,要依题中具体数据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

3、当乘、除混合运算中不具备简算条件时,应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易错一】()2510012510025⨯-=⨯-运用的是( )。

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解题思路】等式的前面是25乘100与1的差,等式的后面是25先乘100,再乘1,最后再相减,因此对每个选项的定律进行分析并选择即可。

【完整解答】A .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B .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C .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

故答案为:C【易错点】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易错二】下列算式与“280÷35”不相等的是(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乘法运算定律(例7)-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乘法运算定律(例7)-优质课件
运算定律
乘法分配律பைடு நூலகம்
一、复习引入
问题: 1. 我们已经研究了乘法的哪些
运算定律? 2. 对于运算定律的研究,我们
已经积累了哪些经验? (教师引领学生回忆学习过程: 初步发现规律; 枚举中验证规律; 比较中概括规律。)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一)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问题: 1. 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2. 要想解决问题,需要用到哪些
=150
=150
2. 谁能说一说这样做的道理?
(先算出每一组植树的有6人,再乘25个组,
就是一共植树的人数。)
3. 有没有不同的做法?
(分别算出25个小组挖坑、种树的人数和25个小组抬水、浇树
的人数,把这两部分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植树的人数。)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三)枚举验证,比较概括规律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7/222021/7/222021/7/222021/7/227/22/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7月22日星期四2021/7/222021/7/222021/7/22
条件? 监控: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 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 抬水、浇树。”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二)独立解决,思考不同方法
问题:
1. 根据题意,你能列式解答吗?
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4+2)×25 4×25+2×25
=6×25
=100+50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主要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小数和方程等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应用。

除法的运算性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内容,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除法的运算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来理解和掌握运算定律。

2.使用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运算定律,巩固所学知识。

3.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

2.课件和教学素材。

3.分组讨论的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运算定律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介绍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除法的运算性质,并通过实例和图示来解释和展示这些运算定律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并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于运算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运算定律来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例如分数的运算和方程的求解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运算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人教版
观察上面的计算,你有什么启发?
有趣的巧算
像这样,九十几乘九十几,它们的积可分两段 直接写出:
首段(千位、百位)为80加上两数个位上数之和 末段(十位、个位)为两数个位上数的补数之积
(注意:积的十位数字可能为零)
例如:
有趣的巧算
93×94=8742[积的首段87=80+3+4
末段42=(10-3)×(10-4)]
观察上面的计算,你有什么启发?
有趣的巧算
探究2:仔细观察这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9 3 x 9 1 = 84 63 9 2 x 9 5 = 87 40 9 4 x 9 3 = 87 42
观察上面的计算,你有什么启发?
有趣的巧算
探究3: 仔细观察这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9 5 x 9 6 = 91 20 9 7 x 9 8 = 95 06 9 6 x 9 9 = 95 04
乘法运算定律
有趣的巧算
你能直接说出下题得数吗?
34X9=306 78X99= 7722 78X9=702 67X99= 6633 89X9=801 56X99= 5544
有趣的巧算
探究1: 仔你细能观察直这接组说算出式下,你题有得什数么吗发现??
9 1 x 9 9 = 90 09 9 2 x 9 8 = 90 16 9 3 x 9 7 = 90 21
98×99=9702[积的首段97=80+8+9 末段02=(10-8)×(10-9)]
有趣的巧算
练一练:你能直接写出下题得数吗? 95x98= 9310 97x97= 9409
96x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运算律 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乘法运算律 教学课件

3.一个游泳池长50m。小东 游了7个来回,他一共游 了多少米?
7×2×50 = 7×(2×50) = 7×100 = 700(米) 答:他一共游了700米。
4.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17×(3+7)= 117×3+117×7
24×(5+12)= 24×17 4×a+a×5 =(4+5)×a 36×(4×6)= 36×6×4
四 培优训练
一、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定
律?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75×m = m×75
(乘法交换律)
2. m×(n×6)=(m×n)×6
(乘法结合律)
3. 19×4×25 =19×(4×25)
(乘法结合律)
4. 125×25×4×8=(125×8)×(25×4) (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乘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
仔细观察上面这些运算定律,你发现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中都是交换两个数的位 置,结果不变;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都是不改 变数的顺序,只改变运算的顺序,结果也不变。
三 随堂练习 (教科书第25页做一做) 根据乘法运算律填空。
12×32 = 32× 12 108×75 = 75 × 108 30×6×7 = 30×(6× 7 ) 125×(8×40)=( 125 × 8 )× 40
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 a×b=b×a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连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 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 (a×b )×c = a×(b×c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1教学目标:1、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探究和理解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一、激趣定标、激趣导入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二、揭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自学互动适时点拨活动一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任务1、针对上面的问题1列出算式,有几种列法。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3、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4、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5、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作用。

6、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7、1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2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3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4字母表示。

三、活动一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任务1、小组讨论乘法的结合律、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四、巩固应用在什么时候使用乘法结合律。

使用这个运算定律的结果是什么。

使用它们的优点是什么。

怎样用乘法的结合律计算2532125五、测评训练1、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6025)8=60(258)2、P37/24 P35/做一做2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67 = 30(□□)12584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2备教材内容1.本节课学习的是教材79页的内容。

2.本节课教材分两个层次进行编排:第一个层次:呈现几组有特点的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发现每组算式的特点,进而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并通过举例验证探索得到的规律,从而明确: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第二个层次: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运用,例4直接呈现了1个有特点的小数连续相加的算式,并呈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小数计算中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计算简便,从而使学生学会根据数据特点自觉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四年级下数学《四则运算 运算定律》芮春艳人教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7

四年级下数学《四则运算 运算定律》芮春艳人教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7

• =57
=237×(200-100)
=237×100
名师PPT课件
整理空与白复演习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执教:芮春艳
加 名师PPT课件 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 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 算叫做减法。
乘法是多个相同数相加的简便运算。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 运算,叫做除法。
名师PPT课件
• 125×48 • =125×(8×6) • =(125×8)×6 • =1000×6 • =6000
5600÷16 =5600÷(8×2) =5600÷8÷2 =700÷2 =350
• 102×99
67+25+33+75
59×25+59+59×74
• =102×(100-1)
=(67+33)+(25+75) =59×(25+1+74)
名师PPT课件
5×(12-12)×12+12 =5×(0+12) =5×12 =60 改错:
5×(12-12)×12+12 =5×0×12+12 =0+12 =12
• a+b=b+a 名师• PP(加T课法件交换律)
• (a+b)+c=a+(b+c) • (加法结合律) • a×b=b×a • (乘法交换律) • (a×b)×c=a×(b×c) • (乘法结合律) • (a+b)×c=a×c+b×c • (乘法分配律) • a-b-c=a-(b+c) • (减法性质) • a÷b÷c=a÷(b×c)
名师PPT课件
•47×28-735÷49+7 •(×,÷,-,+) •47×28-(735÷49+7) •(÷,+,×,-) •47×(28-735÷49)+7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