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教案教学设计.doc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第9课《如梦令》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六年级下册第9课《如梦令》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六年级下册第9课《如梦令》教学设计(通用13篇)六年级下册第9课《如梦令》篇1教学过程:一、导入1、背诵学过的词《清平乐村居》、《清平乐六盘山》。

2、出示《清平乐村居》、《清平乐六盘山》,导说词牌名和题目分别是什么。

3、在比较中简略带过词牌在押韵、句式、字数上有规定。

4、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一首词,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二、读词1、词牌名是——,题目是——2、指名读词,像这样具备1、3、4、5、6句押韵、第5句反复、共33字特征的词牌叫——3、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力争读出节奏、韵味。

4、检读:正音:兴、藕;理解藕花,写字。

节奏——可以与理解意思结合5、导入理解意思三、解义1、自学,尝试理解全文的意思。

不理解的字、句打问号,然后同桌相互探讨。

2、集体交流、探讨字义、句义。

3、想象画面,情景相生。

完成练习:想象情景:时常想起从前的一个日落时分—————————。

兴致得到满足后,很晚了才——————————。

四、解惑、品词解惑,围绕“醉”字品味词中之景、事、情、理。

醉而忘返——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而返——晚(兴致不易满足)花又醉人——误,无意中的过失;花醉误?——缘何至深处?;酒醉误?情醉误?暮夜误?争渡争渡——动作、性情醉人鸟惊人醉——一滩,满滩。

沉醉往事——写下《如梦令》(常记——)1、细读课文,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捕捉看到的画面——可以划出。

2、讨论、交流。

溪亭日暮——一道残阳铺水中、三亚落日、酒逢知己千杯少、景也醉人何必酒……(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溪亭日暮图”,读出“溪亭日暮”的美。

(2)、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品读“沉醉”:还有什么也醉人呢?(3)、朗读——浓浓的醉意。

(酒微醉,人陶醉)藕花深处——接天莲叶无穷碧,小荷才露尖尖角、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1)、想象“藕花深处”的画面。

七年级语文教案《如梦令》诗歌鉴赏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如梦令》诗歌鉴赏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如梦令》诗歌鉴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如梦令的背景和作者李清照的生平。

2.理解并掌握如梦令的内容、意境和艺术特点。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
1.教师用丰富的语言为学生讲解如梦令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便于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和主旨。

2.通过示范朗读和专家解读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诗歌概念、韵律、语言表达等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3.通过听写、填空、翻译等方式进行理解检验,同时引导学生用个人语言描述自己的理解,增加课堂互动性。

4.花絮版《如梦令》MV欣赏,展示如梦令的视听效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它的情感。

5.班级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学进行表演呈现,可以是朗诵,也可以是创意小品,降低学生的文学恐惧感,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情感沟通的能力。

【教学评估】
课程结束后,可以通过口头与笔头的方式进行评估。

1.口头表达评估:通过让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检测
其是否理解了如梦令的内容和主旨。

2.笔头作业评估:通过布置一些作业,检查学生对如梦令的
掌握程度,比如写一篇小作文,从文字的角度探讨如梦令的情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几个角度展开对如梦令的鉴赏,除了让学生了解了背景和内容之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创意表演的方式参与其中,使其在提高文学欣赏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文学素养。

如梦令的鉴赏教案,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其艺术修养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如梦令的教案设计

如梦令的教案设计

如梦令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如梦令》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李清照。

2. 引导学生欣赏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李清照的时代背景和创作风格。

2. 朗读《如梦令》并解释诗中的难点词语。

3.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请问同学们听说过李清照吗?她的作品有哪些?2. 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3. 朗读《如梦令》并解释诗中的难点词语。

4. 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诗意的描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如梦令》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诗意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如梦令》中的意象和情感。

2. 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景象。

教学活动:1. 复习《如梦令》的内容和意象。

2. 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景象。

3. 各组分享自己的描绘,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三章: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如梦令》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诗歌节奏和韵律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如梦令》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2. 练习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如梦令》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2. 学生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和背诵技巧。

4. 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展示。

第四章:诗歌的翻译与创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如梦令》的意义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翻译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翻译《如梦令》的意义和内涵。

2. 创作一首类似风格的诗歌。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翻译《如梦令》的意义和内涵。

2. 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教师指导学生创作一首类似风格的诗歌。

4.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学目标:2. 激发学生对李清照和其他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2. 推荐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和其他古诗词。

如梦令 教案

如梦令 教案

如梦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及其词作风格。

2、理解《如梦令》这首词的含义,体会词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诵读技巧,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4、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

(2)掌握词的诵读技巧。

2、教学难点体会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微妙情感变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代文学的长河中,诗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去感受她笔下的诗情画意。

(二)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 年 3 月 13 日—约 1155 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三)初读诗词,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全班齐读。

(四)结合注释,理解词意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常记:时常记起。

溪亭:溪边的亭子。

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

沉醉:大醉。

兴尽:尽了兴致。

回舟:乘船而回。

误入:不小心进入。

藕花:荷花。

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

惊:惊动。

词意: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家的路。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XX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XX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第一节教学目标: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析并欣赏《如梦令》的词意、词牌和词风。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如梦令》的词意、词牌和词风。

教学难点:1. 词意的理解和欣赏。

2. 词牌的分析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李清照的生平介绍资料。

2. 《如梦令》的文本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对李清照的词作品产生兴趣。

二、文本解析(15分钟)1. 向学生分发《如梦令》的文本资料。

2. 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词意。

3. 分析《如梦令》的词牌特点和词风。

三、欣赏与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欣赏《如梦令》的词意和美感。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如梦令》的理解和感受。

四、创作练习(15分钟)1. 引导学生运用《如梦令》的词牌进行创作。

2. 学生现场创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延伸:1. 进一步学习李清照的其他词作品。

2. 探索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影响。

教学反思:六、教学活动:深入探讨词中的意象与情感教学目标:1. 分析《如梦令》中的意象及其产生的情感效果。

2. 培养学生对文学意象的敏感度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词中意象的分析。

2. 情感表达的技巧。

教学难点:1. 意象与情感关系的理解。

2. 运用意象进行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如梦令》的文本资料。

2. 关于词中意象和情感表达的讨论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如梦令》的词意和词牌特点。

2. 分析词中的意象,如“绿肥红瘦”、“夜雨寄北”等,并探讨这些意象如何传达作者的情感。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词中的意象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七、欣赏与创作:诗歌朗诵与即兴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朗诵技巧。

2.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即兴诗歌创作。

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一、教学内容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诵读部分。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诗词背景及作者简介: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如梦令》的背景。
2.诗词朗读:学习正确的诗词朗读节奏和韵律,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
3.诗词解析:分析诗词的字词、句式、意象等,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
4.诗词赏析:从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深入解读《如梦令》的意境和美感。
5.诗词背诵: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背诵《如梦令》的目标。
6.创作练习:启发学生借鉴古诗词的写作手法,进行诗词创作练习。
7.拓展阅读:推荐与李清照相关的一首诗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如梦令》,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培养文学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如梦令》这一古诗词。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欣赏古诗时,是否曾感受到诗中的画面和情感?”例如,《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美好的黄昏时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词的魅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朗读的节奏、意象的理解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如梦令》相关的诗词意境或艺术手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词朗读练习,让学生们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6.增进团队合作精神:课堂讨论与创作练习中,培养学生协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如梦令》这首诗;(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学会通过诗句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清照词作中的细腻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如梦令》的诗意和词风特点;2. 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的分析和文化内涵的理解;2. 古典文学的鉴赏方法和审美观念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如梦令》的原文和相关注释;2. 李清照的生平介绍和词作选读;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李清照的词《如梦令》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韵律和情感。

2. 学习诗歌(1)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律;(2)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3)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 分析词风(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李清照的词风特点,如婉约、柔情等;(2)学生通过诗句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体会李清照的词风;4. 拓展学习(1)教师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人的情感;(2)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词作,感受其词风的变化和创作特点;(3)学生进行词作欣赏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2)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3)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如梦令》并理解其含义;2. 学生能够分析并描述李清照的词风特点;3. 学生能够欣赏并评价李清照的其他词作;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观念,对其他古典文学作品进行鉴赏。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1.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程度是否达到预期;2.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适;3.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如何;4. 是否有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如梦令》教学设计.doc

《如梦令》教学设计.doc

《如梦令》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词中有画的想像必须充分依托文本,在咬文嚼字中想像词境。

2.绘出文字的画面--倾听文字的声音--品尝文字的味道--提升文字的内涵。

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诵,以“沉醉”为切入点,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2. 有感情地吟诵词。

教学重点及难点:1.以“沉醉”为切入点,想像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时间:四十分钟一. 话题引入,初读全词1.导入揭题。

2. 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3.指读,指导读词要求4.同学们,请你根据词语解释,先想一想这首词的大概意思,然后再自己说一说。

5.轻读,体会一下词中传递出词人和朋友们怎样的心情?6.你是从词中哪些词语感受到的?二.美读全词,想象画面1.反复读几遍词,圈圈划划,想想词人和朋友们因何而“沉醉”?2.交流,感悟“沉醉”(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调整)(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不知归路——为什么会“不知归路”?只有她一个人喝醉吗?真的是快乐的酒醉啊,读—溪亭日暮——词人和朋友们看到了怎样落日的美景,会说些什么?美美地醉一回!读—(2)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兴尽晚回舟——什么“游兴”满足了?怎么读?误入藕花深处——为什么会“误”?到了荷塘深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读—(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争渡,——为什么要争?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读——惊起一滩鸥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咱们也和词人快乐地争渡,读——(4)再读,感悟词人不仅“沉醉”于酒,“沉醉”于“景”,还“沉醉”于“情”。

三.对照比读,延伸课外对照比读《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感悟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

四.布置作业,阅读拓展1.练笔:尝试着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突出“沉醉”。

2.推荐上网浏览有关李清照的专题网页,阅读词人的其他作品。

如梦令酒沉醉景快乐情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教案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教案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分析并掌握《如梦令》的词牌特点和结构。

解读并欣赏《如梦令》的意境和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词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美,培养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清照的才情与哀愁,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如梦令》的词牌特点和结构。

深入理解词歌的意境和情感。

欣赏李清照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

2.2 教学难点解读《如梦令》中的意象和隐喻。

理解李清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分析词牌在词歌中的运用和变化。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如梦令》词原文。

李清照的生平介绍资料。

相关注释和解释资料。

3.2 教学设施投影仪或白板。

音响设备。

教学PPT或教案手册。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简单的介绍,引起学生对李清照和《如梦令》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曾经接触过古典诗词,对李清照有何了解。

4.2 讲解讲解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分析《如梦令》的词牌特点和结构,解释其中的意象和隐喻。

解读词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3 实践让学生朗读《如梦令》,感受其音韵美。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词歌的理解和感受。

让学生尝试写作类似的词歌,培养其文学创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写作的词歌是否能够体现对《如梦令》的理解和感悟。

评价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包括词牌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

5.3 课堂反馈鼓励学生提供对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反馈,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疑问,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诗词朗诵会组织学生参加诗词朗诵会,让学生选择李清照的其他诗词进行朗诵。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如梦令》,使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文学地位,掌握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解读诗词、品味语言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清照的才情与忧患意识,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如梦令》的字词、句式、词牌等基本知识。

2. 分析李清照的词风特点,品味词中的意境与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词中的意象与寓意,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等相关资料。

2. 学生预习《如梦令》,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词作风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1.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词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如梦令》,理解词意,体会词中的意境。

2.2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词牌的特点和用法。

3. 课堂讲解3.1 讲解词牌《如梦令》的起源和发展。

3.2 分析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3.3 讲解词作背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合作探讨4.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词中的寓意和意境。

4.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练习5.1 学生结合词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词中的画面。

5.2 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如梦令》为词牌的词作。

6. 总结与拓展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6.2 推荐李清照的其他词作,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7. 课后作业7.1 背诵《如梦令》。

7.2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8. 板书设计词牌:《如梦令》作者:李清照意象:雨、风、梦、夜情感:思念、忧愁、无奈、期盼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如梦令》词意、词牌特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2. 课后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教案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教案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如梦令》的字词含义和诗句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字词含义和结构。

2. 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诗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文内容。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图片和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互动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李清照的画像,简要介绍其生平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李清照的词作,引出本课《如梦令》。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含义。

鼓励学生查阅工具书,解决字词认读问题。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诗文内容,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分享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评价、补充。

教师总结诗文的特点和魅力。

5. 朗读感悟组织学生朗读诗文,体会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引导学生关注诗文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作者的心情。

6. 拓展延伸介绍李清照的其他词作,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词,分享创作心得。

7. 总结反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句的理解和情感体会。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鼓励继续努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观察,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

2.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表现、分组讨论、朗读展示、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评价内容:关注学生在诗文理解、字词掌握、情感体会等方面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个性特长。

如梦令教学设计15篇

如梦令教学设计15篇

如梦令教学设计15篇3.检查自读情况,了解是否读通畅,读流利。

4.通过质疑了解学生自读后对词的理解状况。

三、理解阶段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此时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了解了词的大体意思;对于词的意境了解有多深;能否体会出词人的心情等。

(教师可以随机将学生的回答梳理后板书出来。

)2.引导学生理解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心情。

通过“常记”“沉醉”“兴尽”“误入”“藕花深处”“惊起”等词语的解读,在朗读中体会。

3.引入李清照生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李清照诗词的不同风格。

①了解李清照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

加深对《如梦令》的理解。

②了解李清照中年时期的生活转折,进一步感受李清照的诗品与人品。

(引导回忆《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③了解李清照晚年生活境遇。

感受其孤独凄凉的心境与凄婉的词风。

印证“风采有后主遗风”。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再次回读《如梦令》,丰富理解,加深认识。

对联的引入,直接由文及人。

让学生在学作品之前对词人有一个大略的印象。

通过学生的默写,了解生字掌握情况,增加生字学习的有效性。

通过对诗词知识的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另一方面确定后续教学重难点。

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此部分为教学的重点所在,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互助加深对词的理解。

由单纯的“读词”自然转入“读人”。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单纯地就词学词,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李清照的生平资料与诗词的了解学习串连起来,由词及人,由人及词,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如梦令》的把握,更有助于学生了解一种重要的诗歌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梦令教案7篇

如梦令教案7篇

如梦令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事迹材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comprehensive reports, reflectio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historical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rehensiv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如梦令教案7篇一个有效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书写教案中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如梦令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如梦令教案四篇

如梦令教案四篇

如梦令教案四篇如梦令教案篇1教学目的:1、把握这首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2、对词中描写的景象开展想象,体会的思想感情。

3、在诵读品尝中提高审美情趣,培育同学诗词鉴赏技能。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或说明自主学词,解读文句,理解司的意思。

教学难点:对词中描写的意境开展想象,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同学收集李清照的生平资料、词的配乐朗诵。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歌到了唐朝已进展到了颠峰阶段,于是,宋代文人另辟蹊径,进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样式,词也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歌颂,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

提到宋词,人们就会想到一名杰出的女性,她被认为是婉约派词的正宗,提出“词别是一家”主见的女词人----李清照。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一首词。

板书课题:如梦令同学齐读课题。

师:学习这首词的时候,我们要开动全部的感官,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思索,上心想象。

二、读中渲染,理解词意1、出示课件,听配乐朗诵。

师:这首词听起来特别具有舒缓委婉的音韵美,一是由于本词的押韵;二是由于词人擅用对仗,使节奏明快、和谐、上口。

同学倾听,初步感知内容。

2、同学自由读词,把字音读准,把词读正确、流利。

3、检测初读状况。

师:“兴”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成“*ìng”。

同桌之间争论一下为什么?同学沟通争论。

(“兴”在词中的意思为“兴致,情趣”,所以应读成“*ìng”)指名诵读,师生评议。

全班齐读。

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同学借助说明自己学词,理解词的意思。

(2)小组内沟通能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及自己不懂的地方,老师巡察。

(3)全班沟通,老师点拨指导。

5、指名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师:读诗词时我们不能光理解意思,还要感受诗句描写的情景。

这是一首特别美的词,需要我们好好的品尝。

同学们,你们能从中读出哪些画面?(板书: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1、画面一:“溪亭日暮”(1)指名读第一、二句。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如梦令》。

(2)理解《如梦令》的创作背景、词语含义和句子结构。

(3)分析李清照的词风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如梦令》。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清照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如梦令》的词牌特点和韵律。

2. 李清照的词风和艺术特色。

难点:1. 《如梦令》中古今异义词的理解。

2. 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如梦令”这个词牌的特点是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如梦令》,感受词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语含义和句子结构。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如梦令》中的意象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赏析(1)讲解《如梦令》的词牌特点和韵律。

(2)分析李清照的词风和艺术特色。

(3)赏析《如梦令》中的经典句子和修辞手法。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如梦令》的情感体验。

(2)引导学生感受李清照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如梦令》的词牌特点和李清照的词风。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如梦令》。

2. 写一篇关于《如梦令》的鉴赏文章。

3. 推荐一位古代词人,简要介绍其生平和李清照的异同。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六、教学内容拓展1. 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介绍:教师可以挑选几首李清照的其他著名作品,如《声声慢》、《一剪梅》等,让学生在课后阅读,进一步了解李清照的词风和创作特点。

如梦令教学教案设计

如梦令教学教案设计

如梦令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如梦令》。

(2)理解《如梦令》的创作背景、词语含义和句子结构。

(3)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如梦令》。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李清照的才情与忧愁,理解其在宋代词坛的重要地位。

(2)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学会珍惜时光,思考人生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如梦令》。

(2)理解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3)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分析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心理状态。

(3)如何评价诗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清照及其在宋代词坛的地位。

(2)概述《如梦令》的创作背景。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词世界。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如梦令》,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诗注和词典,理解诗中生僻词语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分析:(1)讲解诗的背景、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2)分析诗人的心理状态和创作动机。

5. 实践与拓展:(1)让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提高朗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思考能力。

(2)评价学生在讨论、分享和拓展环节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诗词朗诵比赛的完成质量。

3. 单元测试:(1)测试学生对《如梦令》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了解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总体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如梦令》原文及注释。

2. 参考资料:关于李清照和《如梦令》的相关文献、诗词鉴赏书籍。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理解《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创作背景及李清照的生平。

(3)分析《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清照的才情与人格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思想。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释义。

(2)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生平及诗歌的基本内容。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李清照及《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背景。

2. 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3. 翻译诗歌: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4.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从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方面分析《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见解和感受。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分析:邀请学生搜集其他关于春天、离别等主题的诗词,与《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李清照的独特之处。

2.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仿写《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要求保持原诗的韵律和意境。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如梦令李清照教案李清照的《如梦令》,其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的情景。

“应是”也包含着女主公简单的心理。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如梦令李清照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忙。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一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学问,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吟诵词,以“沉醉”为切入点,感悟词人的欢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妙生活的喜爱。

体会词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以“沉醉”为切入点,想像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

体会李清照的词作特色。

四、教学方法诗歌教学重点应在读上下功夫,因此,教学本诗重在教会同学读,采纳反复诵读法,让同学在读中悟,读中品,读中感。

再用比较的方法,供应另外一首李清照的词作,了解词的特点,感悟的写作风格。

诗歌重在读,学习本诗,要让同学加强诵读,适当加以指导,充分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大家还记得《夏日绝句》吗?(齐背)2、说说你了解的李清照的相关状况。

3、出示幻灯,简介李清照补充:古代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

她却被称为“一代词宗”,词史地位好比诗中李白。

我们今日要学的《如梦令》(板书齐读),就是她和你们差不多大的时候写的。

3、今日我们学习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4、同时呈现诗与词:轻轻地读,你发觉词与诗在表现形式上哪儿不一样?5、简介词的特点词起与唐,盛于宋。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

每一句的字数、节拍,包括演唱的旋律都是靠词牌来规定。

这里的词牌就是(如梦令)。

许多词没有题目,我们往往用第一句来当它的题目。

所以这首词的.题目也可以叫(常记溪亭日暮)数数它有几行?(6)再数数每一行有几个字(老师手势引导,同学读一行报一行数字665646)?全部的如梦令,都是这样的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梦令教案教学设计-
(随机出示:《山行》《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江南春》《春日偶成》《池上》《小儿垂钓》《寻隐者不遇》《清平乐村居》)
2.同学们的古诗积累真不少。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诗歌中,其实,有一首是不一样的?(板书:词)
3.出示《清平乐村居》:想想词和诗有什么不同?(长短句、词牌名、曲调等)
4.示图板书,如梦令是词牌名。

作者李清照,出示资料介绍。

(那时的李清照只有20几岁,生活在书香门第的家庭,琴棋书画样样擅长,是一位才女。


二、读词
1.先听一听配音朗读;再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正音:兴、藕;齐读。

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交流:这首词描绘了词人与朋友一起郊游的经历。

三、品词
1.过渡:刚才,我们读懂了这首词的意思。

(板书:读)但学习诗词,光读懂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这诗词读活了、读美了。

就像喝酒一样,一口喝掉不知味道。

好酒要慢慢地品,才能品出味道来。

(板书:品)
古诗词怎么品出味道来呢?把老师的经验告诉你:要细细地读读每个词每句话,然后静静地想想其中的含义,边读边想,你就会走进诗词中,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感受,就会品出味道来。

下面,我们就随词人一起郊游,请你读读这首词,展开想象,想想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2.讨论,交流。

(按游玩顺序,板书: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
滩鸥鹭)
溪亭日暮
⑴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画面里有什么呀?(溪水、亭台、夕阳、云彩、飞鸟┅┅)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景物连起来,描绘出一幅溪亭日暮图吗?
出示图片:傍晚,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

远山、近水,亭子、树木,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和幽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⑵同学们真了不起,读着词语,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这就是品词。

朗读溪亭日暮:读的时候,你的眼前好像就有这幅画,把品味到的美读出来。

⑶欣赏着这样的美景,此时此刻,想想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饮酒、作诗、赏景、聊天┅┅)
古人喜欢饮酒,好朋友在一起,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而且,酒能助兴,使人诗兴大发,像唐朝的李白,被称为诗仙。

李清照尽管是个女子,但她也爱饮酒,在她的许多词里都写到了酒。

这一次也不例外,从哪儿看出来?(沉醉)美美地醉一回!(干杯)
⑷仅仅沉醉于酒吗?请你品品沉醉这个词,还有什么也醉人呢?(美丽的景色、快乐美好的心情)
⑸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朗读:读出浓浓的醉意。

(板书:醉)
藕花深处
⑴你又看到了什么?(荷叶、荷花┅┅课文《荷花》;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示图片:多美的荷叶荷花。

⑵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的?读读词句。

交流:因兴尽而晚回,因晚回而误入。

尽管已是傍晚,但荷叶荷花太美了,词人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深处。

⑶是啊,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却看到了这么迷人的景色,此时她的心情怎样?(又一次沉醉了)朗读。

一滩鸥鹭
⑴你还看到了什么?(鸟多、壮观)听到了什么?(鸟叫声)出示图片:你看,在溪水旁,一群鸥鹭鸣叫着,拍打着翅膀,冲破夜幕,飞上天空,多么壮观的场面啊!
朗读一滩鸥鹭,读出壮观。

⑵你还听到了什么?从哪个词中听到的?(争渡)争着划船,大声的笑啊叫啊,那是多么欢快热闹的场面啊!
这里用了两个争渡,为什么?比较:更表现出着急而又欢快的心情和热闹而又有趣的场面。

这在词中叫叠句,朗读。

⑶惊字除了讲惊起鸥鹭,谁也惊了?惊什么?这真是鸟被人惊、人被鸟惊啊!
一滩鸥鹭带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使大家沉醉在这意外的大自然的壮观中,再一次沉醉在郊游快乐的心情中。

⑷朗读,读出惊。

3.小结。

⑴同学们,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品出了那么多大自然美丽而壮观的画面,有溪亭日暮,有藕花深处,还有一滩鸥鹭,这叫词中有画。

画中还有人,你们看,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因为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使整首词组成了一幅活动的画,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沉醉了的、无忧无虑,活泼
甚至贪玩的李清照,和她一起分享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那份快乐的美好的心情。

整首词,词人只用了33字就写出了这么丰富的画面和情感,这就是词的特点:含蓄、凝练。

请你在找找看,这首词中哪个字最能表达她的心情?(醉)这叫词眼。

李清照已完全陶醉于美酒、美景、美情之中,这次第,怎一个醉字了得。

⑵这次郊游的印象太深了,所以,她常记。

让我们再次和她一起回味这次快乐的郊游吧,齐读全词。

四、吟词
1.词又叫曲,根据词牌名,有一定的曲调,可以配乐、吟唱。

(板书:吟)
2.再听配音朗读,学会吟词:注意停顿、重音、叠句。

3.欣赏歌曲,随歌曲一起吟唱。

五、拓展
1.欣赏另一首《如梦令》:李清照只留下两首《如梦令》。

2.比较两首词:字数、句式、醉相同;表达的内容、感情不同,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人生变化。

同样的词牌,可以写出不同风格的词。

3.介绍原因:李清照前半生生活条件优越,家庭幸福美满;43岁时,由于金兵入侵,宋朝南迁,全家逃亡,第二年丈夫又病故。

国破、家亡、夫死三者之痛,使李清照的后半生非常痛苦,她常常借酒浇愁,但愁更愁。

所以,这两首《如梦令》正是她人生变化的真实写照。

齐读两首词。

六、作业
1.抄写、背诵。

2.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

板书:
如梦令
读溪亭日暮
词品藕花深处醉
吟一滩鸥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