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教案教学设计.doc
如梦令教案
如梦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如梦令的词牌格律。
2. 体会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这首词的内容和意境。
2. 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讲述李清照的生平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如梦令的词牌格律和特点。
3. 文本分析:分析《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内容和意境。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对这首词的理解和感受。
5. 艺术鉴赏: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如借景抒情、用典等。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7. 作业:让学生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如梦令这一词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理解《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内容和意境。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避免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如梦令》诗词诵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诗词如烟海,欲济有舟楫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课文,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理解词意,通过想象、练笔等方式,绘出文字的画面,感受诗词的画面美。
3.感受作者的情趣和心境,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青春的情感,感受诗词的情感美和语言美。
4.了解李清照的词风与人生际遇有关,知人论世;借鉴写作方法。
5.教给学生以上五种学习诗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
1. 想象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 了解李清照的词风与人生际遇有关,知人论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但对诗词的理解、赏析能力不够,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从几个方面学习诗词,感受诗歌之美。
教学过程
1、由冠军雷海为导入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北大才子彭敏,勇夺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看到这则新闻,我感想颇多,我们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从最早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诗词之多,浩如烟海。我们中国人又是爱读诗词的,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异常火爆就能说明这一点。同学们,你们爱读诗词吗?为什么? (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
2、说说你们平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诗词的?学生各抒己见
三、老师推荐几种方法逐步推出
1、朗读吟咏
2、想象画面
3、体会情感
4、知人论世
5、借鉴写法
有了这些方法,哪怕“诗词如烟海”,但我们“欲济有舟楫”呀!
四、下面我们以《如梦令》为例,看有了这些“舟楫”,能否畅游诗词的“海洋”。学生预习《如梦令》
(一)朗读吟咏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诗词尤其适合朗读,因为它押韵,朗朗上口。
如梦令教学设计范文
《如梦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如梦令》,培养学生对于唐诗宋词的欣赏与鉴赏能力,了解唐诗宋词的创作背景和韵律特点;
2. 通过学习《如梦令》,提高学生的音律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和思维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悉《如梦令》的创作背景、韵律特点和语言表达;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课堂授课、教师讲解、学生朗读;
2. 课堂合作、小组讨论、互动交流;
3. 课后阅读、自主创作。
四、教学内容
1. 导入环节
通过引用唐诗宋词名句,激发学生对于诗词的兴趣和理解。
2. 讲解《如梦令》的创作背景
分析《如梦令》的创作背景,介绍唐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特点,加深学生对于《如梦令》的了解。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背景、社会风貌、文学思潮,理解李清照此词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
3. 学习《如梦令》的韵律特点
分析《如梦令》的韵律特点,包括押韵方式、韵脚位置、韵律规律等,让学生借此了解唐诗宋词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征。教授课文中的生字词汇、句型及其意思。
4. 学习《如梦令》的语言表达
分析《如梦令》的语言表达,包括句式、修辞、意境等等,让学生体验唐诗宋词之美,学习欣赏和鉴别优秀的诗词作品。
5. 队伍创作环节
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自主选择的主题创作一首新的《如梦令》。要求根据《如梦令》的韵律特点和语言表达,创新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提供互动反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如梦令》教案
《如梦令》教案
《如梦令》教案
一、导入:
1.介绍作者: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2.写作背景:当时,李清照遭遇亡夫之痛,住在济南。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1.听录音,思考这首词讲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感受。
3.自由读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4.指名读,齐读。
三、理解词义:
1.对照注释自学,把不理解的词找出来以待讨论。
2.交流讨论。
3.再读词,理解词意。
4.找出词中写景的句子,体会意境。
5.讨论交流: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6.背诵这首词。
四、拓展:
1.你还知道李清照的哪些词?交流。
2.小练笔:以“昨夜梦中”为开头写一段话。
如梦令的教案
如梦令的教案
教案标题:《如梦令》的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古代诗歌《如梦令》的背景和特点;
2. 学习理解和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意义;
3. 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如梦令》是唐代诗人李清照的作品之一,讲述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 诗歌鉴赏:对诗歌的形式、意境和意义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3. 朗读练习: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创作活动:通过诗歌的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5分钟)
通过揭示一些与《如梦令》相关的图片或事物,引起学生对诗歌的
兴趣,并以问答形式导入。
步骤二:诗歌背景介绍(10分钟)
向学生讲解《如梦令》的背景,包括作者、创作时间和诗歌的主题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步骤三:诗歌鉴赏(15分钟)
1. 分析诗歌的形式:解释五言绝句和平仄等相关概念,并引导学生
熟悉诗歌的韵律和格律。
2. 解读诗歌的意境和意义:逐句解读诗歌的意思,分析诗歌中使用
的意象和比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浪漫与忧愁。
步骤四:朗读练习(15分钟)
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如梦令》,让学生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
使朗读更加生动有趣。
步骤五:创作活动(15分钟)
以《如梦令》为启发,让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创作活动,可以是写诗、写散文、绘画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步骤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
对今天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请学生发表对于《如梦令》的感受与
传统文化李清照《如梦令》优秀课堂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出众
传统文化李清照《如梦令》优秀课堂公开
课教案教学设计出众
一、教学目标
- 了解李清照的诗歌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 领略《如梦令》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
- 掌握《如梦令》的基本诗词韵律和意象;
-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 李清照的诗歌创作与传统文化背景;
- 《如梦令》的艺术特点和意蕴;
- 诗歌的韵律和意象。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10分钟)
利用图片、视频或其他适合的材料,引起学生对李清照和《如梦令》的兴趣,并了解她的创作背景和影响。
步骤二:诗歌赏析(15分钟)
通过阅读《如梦令》,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并引导学生研究诗词中的韵律和意象,进行诗歌赏析和讨论。
步骤三:诗词表达(20分钟)
让学生根据《如梦令》的主题和意象,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
诗词作品。鼓励学生表达个人感受和情感体验。
步骤四:分享与评价(10分钟)
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创作的诗词作品,并进行互动评价。教师
可以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步骤五: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表达他们对李清照和《如
梦令》的理解和感受,并提醒他们继续关注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四、教学方法
- 导入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研究兴趣;
-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进行互动讨论;
- 创作式教学:培养学生创作能力,提升表达能力;
- 评价式教学:通过互相分享和评价,促进学生的研究和成长。
五、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 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评析能力;
- 评价学生创作的诗词作品的质量和表达能力。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如梦令》。
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
分析并解读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词背景和文化内涵。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代文人的生活情境和思想情感。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熟读并背诵《如梦令》。
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掌握诗词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
2. 教学难点: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解读诗人的生活背景和思想情感。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如梦令》。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朗读诗词,感受其韵律美。
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3. 合作探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读诗词的意境和主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
讲解诗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解读诗人的生活背景和思想情感。
5. 巩固练习: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朗读和背诵《如梦令》的情况。
2. 学生对诗词意境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3. 学生掌握诗词中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的情况。
传统文化李清照《如梦令》优秀课堂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出色
传统文化李清照《如梦令》优秀课堂公开
课教案教学设计出色
教案设计目标:
- 熟悉李清照的传统文化作品《如梦令》
-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 提高学生的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
- 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步骤:
1. 导入:
- 列举几位古代文人,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问学生对古代文学的了解程度。
2. 欣赏诗歌:
- 介绍李清照,包括她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 欣赏《如梦令》诗歌演唱或诗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和情感。
3. 诗歌解读:
- 解读《如梦令》的故事背景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 分析诗歌的意境、语言运用和艺术特色。
-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诗歌创作:
-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可以以《如梦令》的风格为基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 分组分享诗歌创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5. 拓展活动:
-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李清照的作品,拓展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知。
- 联系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让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评价方法: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关于《如梦令》的读后感文章。
- 制作学生展示板,展示他们的诗歌创作作品和理解。
-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进行深入交流。
教学资源准备:
- 《如梦令》的诗歌文本与音频。
- 李清照的相关介绍和诗歌解读资料。
- 诗歌创作的指导示范和素材。
教学时长预估:
本教案适用于一个课时,约为40分钟至60分钟。
思考:
本教案充分利用了李清照的传统文化作品《如梦令》,通过欣赏、解读和创作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同时,课堂设计注重发展学生的阅读、表达、审美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理解词中的关键字词,解释其含义。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认识这首词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
1. 词的朗读和背诵。
2. 词中关键字词的解释。
3. 分析词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1. 词中关键字词的理解。
2. 词的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词中的意境。
3. 采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词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简介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历史地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词,注意字音、节奏和情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的意境。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词中的关键字词、意象和情感。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分析: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详细解释词中的关键字词,分析词的艺术特色。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尝试创作一首小令。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词的起源、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对古典文化的认识。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并运用所学,分析其他古代诗词。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教案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教案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教案1
一、复习回顾,激趣导入
1.唱《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回顾词的特点。
2.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词,这首词是宋代著名的女诗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李清照写的《如梦令》看看她此生最难忘的一次少年经历是什么?(板书:如梦令)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如梦令)题目呢?很多词没有题目,我们往往用第一句来当它的题目,所以这首词的题目也可以叫(常记溪亭日暮)。
二、通读全词,理解大意
1.下面就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首词,要读得充分,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读,相机正音,指导节奏,读出自己的感觉
①这里有一个生字,藕,再请同学来读一读,这里的藕花就是——(荷花)
②这里有一个词也请大家注意,兴尽,在这里都读第四声,兴指兴趣,兴致。尽是满足的意思。所以兴尽就是指——兴致得到了满足。请同学再来读一下这个词。
③藕花,兴尽,这两个容易读错的词都在第三四句中,谁再来把这两句读一读,把它读正确,读得字正腔圆。
④把词读正确并不难,如果你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了。谁再来读读整首词,其他同学注意听,它是怎么停顿的?(指导停顿) 比如说,第一句咱们可以这样读“常记/溪亭/日暮”。 (生读全词) 节奏感把握得挺好。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3.读好了节奏,我们还要读懂它。李清照借这首词回忆了自己少年时期的一次郊游经历。整首词语言简洁,浅显易懂,我相信理解它的意思对大家来说不是难事,请大家再次自由读读这首词,结合注释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你对它的理解。(师巡视)
4.好的,同学们,从我刚才听到的几位同学对意思的理解和大家轻松的表情来看,你们已经读懂了这首词的基本意思。现在,我还想问问大家,在这首词里既有景,又有人物活动,你能分辨出哪些词语是写景,哪些词语是写人物活动呢?默默地看,静静地思考,然后举手告诉大家。(结合学生回答,屏幕出示,指读)
中华传统文化李清照《如梦令》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卓越
中华传统文化李清照《如梦令》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卓越
一、教学目标
- 了解李清照的背景和作品《如梦令》的意境。
- 分析《如梦令》的诗意和艺术特点。
-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 掌握《如梦令》的意境和诗意。
- 分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研究背景与作者介绍
介绍李清照及其作品的背景,包括她的生平以及《如梦令》的
创作背景和意义。
3. 诗歌分析与诵读
分析《如梦令》的诗意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
象和情感表达。学生进行诵读,感受诗歌的美感和韵律。
4. 诗歌创作与表达
鼓励学生以《如梦令》的主题和艺术特点为灵感,进行自由写
作和表达。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创作短文或诗歌。
5. 总结与展示
总结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要点和感受。学生可以展
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诗歌创作和展示,以及对《如梦令》的分析和理解,对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五、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六、参考资料
- 李清照的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相关资料
- 《如梦令》的文学评论和解读资料
七年级下册语文 《如梦令》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如梦令》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概述
本教学设计是针对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首唐诗《如梦令》的教学设计。该课文以写景来入手,结合唐诗的特点,使学生在体验唐诗简洁明快的风格和以景写情的写作特点的同时,也领略了唐诗的深厚文化底蕴。本次教学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1.唐诗《如梦令》的朗诵和欣赏;
2.认识唐诗的特点和美学价值;
3.学习并体验以景写情的写作技巧;
4.学习并掌握汉字、词语和常见的修辞手法;
5.进行创意写作和朗诵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唐诗《如梦令》并背诵;
2.理解唐诗的特点和美学价值;
3.掌握以景写情的写作技巧;
4.掌握汉字、词语和常见的修辞手法;
5.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进行创意写作和朗诵练习。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以景写情的写作技巧;
2.掌握汉字、词语和常见的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课本、黑板、粉笔、策划案。
学生:课本、笔、纸。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10分钟)
让学生仔细观察黑板上展示的多幅唐诗《如梦令》插图,分组进行讨论后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介绍插图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同时,让学生听朗读课文,以体验唐诗的音韵美感。
第二步:欣赏唐诗《如梦令》(10分钟)
让学生欣赏唐诗《如梦令》,听老师具体讲解唐诗中的语言特点与美学价值。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唐诗所涉及的语文知识进行相关解释和引导。
第三步:分析唐诗内容和结构(20分钟)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课文分析,主要从唐诗的内容、结构、字词、修辞手法和意境等角度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重点掌握汉字和词语。
第四步:以景写情的写作技巧(20分钟)
如梦令教学设计
如梦令教学设计
如梦令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藕、兴”两个字。
2、理解词的意思,品味词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词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的意思,想象作者当年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
2、朗读并背诵
【教学准备】:课件、李清照的生平资料
【教案说明】:教案中红色的字为课件出示部分:绿色的字为板书部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播放课件古筝曲)
1、同学们,伴着悠悠的古筝乐曲,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古典文学的园地,走进唐诗宋词营造的艺术氛围,一起来学习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2、板书课题:如梦令
二、了解有关词的基本知识
1、你们学过哪些词?(《清平乐·村居》、《忆江南》、《水调歌头》)
2、你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么?
点击:基础知识
(诗每句字数一样,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可配乐演唱。)
3、出示《如梦令》。
出示课件《如梦令》
这首词的题目是——(没有题目,师相机指出“如梦令”是词牌名。同一词牌可以填许多不同内容的词,有的词有题目,有的词则没有题目,没有题目的,我们为了区分,往往以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如这首《如梦令》,我们就记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三、初读课文,领悟大意
现在,让我们眼到、口到、心到,去吟诵、去欣赏、去想像,来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
1、自读,读通读顺
要求:
读准一个多音字“兴”,认清一个生字“藕”的字形;读对停顿。
2、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读;齐读(各种形式朗读)(随机纠正错音)
3、咱们把词读顺了,一首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李清照如梦令教案教学设计
李清照如梦令教案教学设计
如梦令是唐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名词,现代很多人都对其进行研究和传唱。这首词以唱和为主要的艺术表达形式,情感真挚、细腻,意境幽远、深沉。本教案针对李清照如梦令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这首词的背景、理解其意境,并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李清照和《如梦令》的背景知识,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掌握唐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技巧。
3. 学习欣赏和朗诵《如梦令》,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文本:准备《如梦令》的诗词原文。
2. 音频:准备音频材料,包括名家朗诵李清照的《如梦令》录音。
3. 影音资料:通过视频或幻灯片展示李清照的生平和作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具有唐代风格的音乐和图片幻灯片,引起学生对唐代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唐代是什么时候呢?有没有听说过李清照呢?”
通过介绍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家族情况以及她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她的创作背景。老师可以使用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呈现。然后,引导学生对李清照进行简单的评价和感悟分享。
3. 诗词鉴赏(30分钟)
让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原文,观察其结构、韵律和意境。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鉴赏,例如:“你们觉得这首词的意境是什么?作者在表达什么情感?你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接着,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的观点进行集体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如梦令》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如梦令教学设计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情境,感受词人生活的情趣及心境。
3、初步学习词的相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词义,想象画面,领悟情感,拓展阅读,
2、对词的特点有个初步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懂得学习古诗词要做到读出韵味,诵出音律。
3、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理解领会词的内容和意境。激发对宋词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情境,感受词人生活的情趣及心境。
2、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理解领会词的内容和意境。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李清照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唤起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背诵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2、说说对词的理解。
3、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被称为长短句;词有词牌名,它不是词的题目,而且每一种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
过渡: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词就叫做——《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二、初读课文,领悟大意
多媒体出示《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并播放示范朗读。
1、一读《如梦令》,读通读顺。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通顺、读准确。
检查自读情况。
(1)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①生字“藕<ǒu>”读音及字形。
②多音字“兴”这里读第四声,表兴致,兴趣。它什么时候读第一声?
③读词应注意停顿,读出些词的味道。
(2)生齐读词。
2、再读《如梦令》,读懂词意。
传统文化李清照《如梦令》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精彩
传统文化李清照《如梦令》优质课公开课
教案教学设计精彩
一、教学目标
- 了解李清照的背景和作品《如梦令》的特点
- 掌握《如梦令》的词牌形式和歌词内涵
- 增强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李清照的背景介绍与作品赏析
2. 《如梦令》的词牌形式和韵律分析
3. 词牌的例词赏析与模仿创作
4. 听课生成理解题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导入李清照的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第二步:作品赏析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如梦令》的背景和作者李清照,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意义。
2. 教师给学生播放《如梦令》的音频或视频,全班一起欣赏。
3.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如梦令》的歌词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第三步:词牌形式和韵律分析
1. 教师向学生解释《如梦令》的词牌形式和韵律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词牌的结构和特点,比如使用何种韵律和韵脚。
3. 教师让学生跟读《如梦令》的歌词,感受词牌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第四步:例词赏析与模仿创作
1. 教师选取《如梦令》中的几个例词,与学生一起分析词义和表达方式。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例词的模仿创作,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并表达个人情感。
第五步:听课生成理解题
1. 教师出示听课生成的理解题,让学生回答并展开讨论。
2. 教师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深入思考,并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评价
-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来评价学生的
研究情况。
- 教师可以布置书面作业,让学生撰写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梦令教案教学设计-
(随机出示:《山行》《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江南春》《春日偶成》《池上》《小儿垂钓》《寻隐者不遇》《清平乐村居》)
2.同学们的古诗积累真不少。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诗歌中,其实,有一首是不一样的?(板书:词)
3.出示《清平乐村居》:想想词和诗有什么不同?(长短句、词牌名、曲调等)
4.示图板书,如梦令是词牌名。作者李清照,出示资料介绍。(那时的李清照只有20几岁,生活在书香门第的家庭,琴棋书画样样擅长,是一位才女。)
二、读词
1.先听一听配音朗读;再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正音:兴、藕;齐读。
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交流:这首词描绘了词人与朋友一起郊游的经历。
三、品词
1.过渡:刚才,我们读懂了这首词的意思。(板书:读)但学习诗词,光读懂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这诗词读活了、读美了。就像喝酒一样,一口喝掉不知味道。好酒要慢慢地品,才能品出味道来。(板书:品)
古诗词怎么品出味道来呢?把老师的经验告诉你:要细细地读读每个词每句话,然后静静地想想其中的含义,边读边想,你就会走进诗词中,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感受,就会品出味道来。下面,我们就随词人一起郊游,请你读读这首词,展开想象,想想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2.讨论,交流。(按游玩顺序,板书: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
滩鸥鹭)
溪亭日暮
⑴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画面里有什么呀?(溪水、亭台、夕阳、云彩、飞鸟┅┅)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景物连起来,描绘出一幅溪亭日暮图吗?
出示图片:傍晚,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亭子、树木,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和幽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⑵同学们真了不起,读着词语,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这就是品词。
朗读溪亭日暮:读的时候,你的眼前好像就有这幅画,把品味到的美读出来。
⑶欣赏着这样的美景,此时此刻,想想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饮酒、作诗、赏景、聊天┅┅)
古人喜欢饮酒,好朋友在一起,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而且,酒能助兴,使人诗兴大发,像唐朝的李白,被称为诗仙。李清照尽管是个女子,但她也爱饮酒,在她的许多词里都写到了酒。这一次也不例外,从哪儿看出来?(沉醉)美美地醉一回!(干杯)
⑷仅仅沉醉于酒吗?请你品品沉醉这个词,还有什么也醉人呢?(美丽的景色、快乐美好的心情)
⑸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朗读:读出浓浓的醉意。(板书:醉)
藕花深处
⑴你又看到了什么?(荷叶、荷花┅┅课文《荷花》;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示图片:多美的荷叶荷花。
⑵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的?读读词句。
交流:因兴尽而晚回,因晚回而误入。尽管已是傍晚,但荷叶荷花太美了,词人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深处。
⑶是啊,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却看到了这么迷人的景色,此时她的心情怎样?(又一次沉醉了)朗读。
一滩鸥鹭
⑴你还看到了什么?(鸟多、壮观)听到了什么?(鸟叫声)出示图片:你看,在溪水旁,一群鸥鹭鸣叫着,拍打着翅膀,冲破夜幕,飞上天空,多么壮观的场面啊!
朗读一滩鸥鹭,读出壮观。
⑵你还听到了什么?从哪个词中听到的?(争渡)争着划船,大声的笑啊叫啊,那是多么欢快热闹的场面啊!
这里用了两个争渡,为什么?比较:更表现出着急而又欢快的心情和热闹而又有趣的场面。这在词中叫叠句,朗读。
⑶惊字除了讲惊起鸥鹭,谁也惊了?惊什么?这真是鸟被人惊、人被鸟惊啊!
一滩鸥鹭带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使大家沉醉在这意外的大自然的壮观中,再一次沉醉在郊游快乐的心情中。
⑷朗读,读出惊。
3.小结。
⑴同学们,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品出了那么多大自然美丽而壮观的画面,有溪亭日暮,有藕花深处,还有一滩鸥鹭,这叫词中有画。画中还有人,你们看,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因为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使整首词组成了一幅活动的画,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沉醉了的、无忧无虑,活泼
甚至贪玩的李清照,和她一起分享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那份快乐的美好的心情。
整首词,词人只用了33字就写出了这么丰富的画面和情感,这就是词的特点:含蓄、凝练。
请你在找找看,这首词中哪个字最能表达她的心情?(醉)这叫词眼。李清照已完全陶醉于美酒、美景、美情之中,这次第,怎一个醉字了得。
⑵这次郊游的印象太深了,所以,她常记。让我们再次和她一起回味这次快乐的郊游吧,齐读全词。
四、吟词
1.词又叫曲,根据词牌名,有一定的曲调,可以配乐、吟唱。(板书:吟)
2.再听配音朗读,学会吟词:注意停顿、重音、叠句。
3.欣赏歌曲,随歌曲一起吟唱。
五、拓展
1.欣赏另一首《如梦令》:李清照只留下两首《如梦令》。
2.比较两首词:字数、句式、醉相同;表达的内容、感情不同,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人生变化。同样的词牌,可以写出不同风格的词。
3.介绍原因:李清照前半生生活条件优越,家庭幸福美满;43岁时,由于金兵入侵,宋朝南迁,全家逃亡,第二年丈夫又病故。国破、家亡、夫死三者之痛,使李清照的后半生非常痛苦,她常常借酒浇愁,但愁更愁。所以,这两首《如梦令》正是她人生变化的真实写照。齐读两首词。
六、作业
1.抄写、背诵。
2.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板书:
如梦令
读溪亭日暮
词品藕花深处醉
吟一滩鸥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