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

合集下载

中国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政策支持分析

中国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政策支持分析

14 9
公 共
管 理
求 索
在 当前 大力 提倡构 建和谐 社会 、建 设社会 主义 新农村 的大 背景下 ,本 文 旨在探讨 如何 从政 策 的角度 来为弱势群 体架 起一个社 会安全 网。


弱 势 群 体 的 界 定
社 会弱 势群体 是任何 时代 、任何 社会 都存 在 的一 种普 遍现象 。无 论现 代或古 代 ,无论 中 国或 外国 ,弱势群体 都是 社会 的一个 组成 部分 。在 欧美社会 政策 和社会 福 利文献 中 ,弱势群 体 主要 是从 丧失劳 动能 力和缺 乏独立 生活 能力 的角度 来界定 的 ,他们 是社会 生活 和社会 福 利
【 e w rs K y od 】
v l e a l r u s s c e y s sa n, s c e y ta s o a i n u n r b eg o p ; o i t u t i o i t n f r to r m
经过 二十 多年 的改 革开 放 ,我 国的 经济 建设 取得 了长 足 的进 步 ,人们 的 物质 文化 生活 极
l g l i h sa d b n ft n o v h i ifc l e e o sa n n d d e t s o e a g t n e e s a d s l e t e rd fi u t s c me o ・ o g k f r r i i b a b i i g a g n r l a i n rc s c e y, r a i i g a h r n o s d v l p n , u l n e e ai t h o i t d z o i e l n a mo i u e e o me t z s f g a d n a e s c e y a d s e d n p t e e o o i e e o me t a e u r i g a s f o i t n p e i g u c n m cd v l p h n.

社会政策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

社会政策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

社会政策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社会政策的出现和发展,旨在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保护与支持。

弱势群体是相对于社会中具备相对较强资源和权力的群体而言的,通常包括贫困人口、残疾人、儿童、老年人、少数民族、性别受压迫群体等。

如何通过社会政策合理分配资源、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探讨社会政策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从财政支持、医疗保障、教育和就业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财政支持社会政策通过财政支持来提供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

例如,国家在财政预算中拨款用于贫困人口的扶贫工作,为他们提供基本的住房、食品、教育和医疗等必要支持。

此外,政府还通过发放福利金、生活补贴等方式,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二、医疗保障社会政策在医疗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弱势群体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

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医疗保健机构、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等方式,为弱势群体提供医疗保障。

例如,建立社会救助体系,为没有收入来源或收入微薄的群体提供医疗救助,保障他们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

三、教育支持教育是改善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社会政策在教育领域提供必要的支持。

政府可通过设立助学金制度、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等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机会。

特别是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政府可以提供额外的资助,确保他们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四、就业保障社会政策通过就业保障,帮助弱势群体实现自我价值和经济独立。

政府可以通过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提供特殊的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帮助弱势群体融入就业市场并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此外,为了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政府还可以出台法律法规,打击就业歧视和性别歧视等现象。

结论社会政策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通过财政支持、医疗保障、教育支持和就业保障等措施,社会政策能够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和幸福感。

然而,社会政策在实践中仍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支持弱势群体,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

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_现状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_现状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_现状及对策第 4 卷第 3 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 l 4 N o. 3 . 2002 年 9 月 Jou rna l of N an jing U n iversity of A eronau tics amp A stronau ticsSocia l Sciences Sep t. 2002 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现状及对策田菩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关党总支江苏南京210016 “体制外” 农民工和较早退休的摘要: 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下岗职工、人、“体制人员等四部分人群。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社会弱势群体内” 已经成为直接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收入低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下降权利难以维护心态矛盾复杂抱有不满情绪。

需要从就业、收入分配法律援助、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关心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不仅是党和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也是全社会每个人的责任。

关键词: 社会转型社会弱势群体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 C913.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2129 2002 03- 0010- 0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转型涵以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待业人员、打工者、农民工和贫困农民为主体的新生社会弱势群体已在我国社会所谓社会弱势群体是指人类社会中创造财富、中普遍形成。

这个特殊的群体和传统意义上因自身积聚财富能力弱就业赫芰Α?旧钅芰Σ畹纳怼?匀辉帜选?彝サ仍蛐纬傻睦嫌撞〔械壬缁?人群。

该群体包括下岗失业人群、城乡贫困人群、部弱势群体不同其个体都是由于失去发展机遇和客分老龄化人口以及少数遭遇天灾人祸的人群等。

对观条件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于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内涵劳动和社会保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劳动者。

我国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凸显及其对策

我国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凸显及其对策

就业 能力较低, 当这部分人下 岗时, 我国还未来得及 建立 社 会保 障制 度 , 他们 失 去 了工 资 收入 , 业 和政 企
府 的各种 福利 也 随着 下 岗而 消 失 ,他们 的收 入养 家
收稿 日期 :0 0 0 — 2 2 1 — 3 0
作者简 介:. 1 熊英 , , 南常德人 , 沙民政 学院讲师 , 女 湖 长 主要研 究方 向: 会 问题 、 育社会 学、 会发展等 ; 向德 平 , , 社 教 社 2, 男 湖北 武汉人 , 武汉大学社会 学 系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研 究方 向 : 发展社会学、 市社会 学、 城 社会 问题 等。
村 的绝对 贫 困者 , 他们基 本上是 社 会 巨变产 生 的一些
社 会影 响所 致 。他们 的“ 势 弱 主要表 现为 :
1收 入 水 平 低 .
Hale Waihona Puke 、转 型 时期 弱势群 体的 凸显
社会 弱势 群 体 , 叫社会 脆 弱 群体 、 会 弱 者 群 也 社
体, 在英文 中称 s c a u n r b e g o p 。 主要 o ilv lea l ru s 它

14 . . ~1 8亿 人 左 右 ,约 占全 国总 人 口的 1 % l% 1~ 4。
我 国 目前弱 势 群体 达 到这 样 的规 模 和 比例 ,应 该 说
是非常严重的 。n 】 。当前对于 国 内弱势群体的考 察是不 能脱 离改革进 程 中我 国社会结构 的巨变来谈 的。蚴, 从 定 意义 上 说 ,弱势 群 体 问题 是 社会 转 型 的必然 产 物 ,是 由于社 会 结构 急剧 转 型和 社 会 关系 失 调等 原
是一个 用 来分 析现 代社 会 经济 利 益和 社 会权 力分 配 不 公平 、 社会 结构 不协 调及 不合 理 的概念 。 是 社会 它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政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政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政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弱势群体包括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他们面临着生活困境和社会排斥。

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的社会保障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提出对策。

首先,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政策的问题之一是覆盖面不足。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仍然有许多弱势群体无法享受到相应的保障。

比如,一些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交通不便等原因,无法及时了解和申请相关保障政策,导致他们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政策宣传和服务力度,提高他们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其次,当前的社会保障政策在资金来源和分配上存在问题。

社会保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目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缺乏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式。

这导致了社会保障资金的紧张和不稳定。

另外,社会保障资金的分配也存在不合理现象,有些地区和群体的社会保障待遇较低,无法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因此,我们应该探索多元化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方式,如引入社会捐赠、企业责任等,同时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和分配公平性的监督。

第三,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政策的问题还体现在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

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力度,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服务质量和效率仍然不够高。

一方面,一些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素质和服务态度有待提高,导致群众的申请和咨询遇到困难。

另一方面,一些政策执行中存在着繁琐的手续和程序,增加了群众的负担和等待时间。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社会保障机构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简化手续和程序,提供便利的服务渠道,减少群众的负担。

最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政策的问题还涉及到社会关怀和支持的缺失。

弱势群体在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社会的关怀和支持。

然而,目前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度还不够高,一些人对于弱势群体的歧视和排斥现象依然存在。

中国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演变动因及发展趋势

中国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演变动因及发展趋势

中国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演变动因及发展趋势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发展是同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府可以通过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提升其发展能力,拓展社会福利,缓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整合。

当前,中国弱势群体的产生和持续性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家社会政策的缺位甚至是歧视造成的。

所以,对中国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演变动因及发展趋势进行细致的讨论分析,可以为弱势群体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也可以促进中国社会的整体和谐稳定。

一、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背景扫描社会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弱势群体社会政策是针对弱势群体这一特殊群体制定的国家政策,它是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相区分的,基本上可以等同于狭义的社会政策。

狭义的社会政策是解决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基本生活问题的国家政策,体现了政府的基本责任,反映了基本的社会公平的需要。

[1]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促进社会公正、保证民众权利、增进社会福利,它的产生是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既是弱势群体需求在制度层面的呈现,也是社会政策本身发展完善的一个关键环节。

1.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内涵弱势群体社会政策是国家在应对社会问题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把社会政策定义为“运用立法和行政的手段,调节财产所得和劳动所得之间分配不均的问题”[2]。

英国的马歇尔教授将社会政策界定为与政府有关的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向公民提供服务或收入的行动,其核心由社会保险、公共救助、健康和福利、住房政策等构成。

英国社会政策学者蒂特姆斯教授认为社会政策主要关注的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在市场机制之外通过人类组织来满足人类需求,它是包括社会福利、财政福利、职业福利在内的广泛领域。

[3]世界银行将社会政策的目标确定为“消除贫困,促进包容和社会公正,使边缘群体进入全球经济和社会的主流”[4]。

上述社会政策的定义基本上阐释了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即由政府制定,通过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方式,调整资源分配不均,促进社会公正。

社会转型期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其法社会学对策

社会转型期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其法社会学对策

社会转型期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其法社会学对策弱势群体的定义与分类弱势群体一般指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弱势群体的范畴越来越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群体:1.城乡贫困人口:包括生活困难、失业、下岗、退休等人群,以及山区、边远地区等相对落后的地区。

2.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群体:这些人群往往以劳动力为主,收入较低,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3.少数民族群体:由于历史、地理和民族等原因,一些少数民族在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少困难。

4.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群体:这些群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容易成为被边缘化的群体。

弱势群体的现状社会转型期是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弱势群体面临着多重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状况由于弱势群体本身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等因素,他们在转型时期往往无法获得同其他群体相同的机会和资源,生存和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特别是在我国大量低收入、非正规、域外外来经济人口和其他不同地域之间的的福利经济差距较大,这给他们的生活创造了更多障碍。

社会状况弱势群体普遍缺乏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存在着较大的社会隔离和认同困境。

他们在接受教育、获得言论自由和公民权利方面也往往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另外,某些社会环境压力也可能导致弱势群体的社会依赖与心理健康问题。

法律状况弱势群体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存条件等与正视新的社会环境相比都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他们更容易沦为法律的被动者。

同时,由于一些地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文化比较低,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更为困难。

法社会学对策法社会学是一门关注法律和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对于解决弱势群体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很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经济状况一般来说,经济力量是决定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和社会组织等多种方式,为弱势群体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帮助他们快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

我国社会政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社会政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保证 。
并 不 是所 有 的社会 政 策 都 能在 关 照 弱势 群 体 、
( ) 一 和谐 社 会 的 内涵 与社 会 政 策运 行机 制 的 实践 目标 具 有一致 性
缩小两极分化 、 调节社会矛盾 、 防范社会风险中产生 积极的作用 。社会政策要想保证一定群体的利益 , 则可能需要 以限制其他群体 的利益 为代价 , 社会 “ 政策 可能 有意无 意 地 玷 污 、 排斥 或 者 控 制 某 些个 人 或团体 , 从而剥夺他们对于人类福祉来说不可或缺 的个 人 自主 性 ”4(”。社 会 政 策 运 行 机 制 建设 能 [n j
学 长效 的社会 政 策运 行 机 制 , 仅 能够 有 效 保 证社 不
以公正为理念依据 , 以解决社会问题 、 保证社会成员 的基 本权 利 、 善社会 环境 、 改 增进 社会 的整 体福 利 为
主要 目 的 , 国家 的 立 法 和 行 政 干 预 为 主 要 途 径 以 ( 不是惟 一 途 径 ) 制 定 和 实施 的一 系列 行 为 准 但 而 则、 法令 和 条例 的 总称 。 u公 平 正 义不 仅是 社 会政 ”3
20 年 9 04 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目标。20 的 05年 2月 , 胡 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

本 文系国家社科 基金 项 目“ 中国社会政策改革与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 项 目编号 :7 S 0 2 的阶段性成果 。 ( 0AH0)
分 。社 会政策 机制 建设 服务 于和谐 社会 的 构建 。 ( ) 二 良好 的社 会 政 策 运 行 机 制 能 够 有 效 地 推
动和谐 社会 建设 进程

当前 , 国要 实现 构 建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会 的长 我 远 目标 , 不开社 会 制度 的逐 步改革 与完 善 , 离 而健全 的社会 政 策体 系是 保 障 民生 、 促进 社 会 公 正 的 重要

王思斌: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

王思斌: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

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王思斌内容提要本文着力研究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问题。

文章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政策处于弱势状态,并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的关系,立法过程,社会政策系统的特点等角度指出社会政策弱势性的表现。

文章认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社会问题的“非问题化”策略、政策选择中精英的经济偏向,社会政策责权的非专属性以及社会福利的意识形态的特点造就了社会政策的弱势性。

文章进一步指出,随着社会快速转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我国社会政策弱势状态的转变出现了契机。

文章提出社会政策的增权问题,指出社会政策的发展是政府的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社会政策弱势性弱势状态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缺乏社会政策的概念和理论。

在政府的政策实践中,社会政策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近几年来,我国正在调整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社会发展议题放在重要地位,构建和谐社会、共享改革和社会进步成果将关注困难群体的生活、追求社会公平作为重要的社会价值,这些都与社会政策直接相关。

这自然要涉及社会政策的发展议题。

本文就长期以来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做一粗浅分析,并就社会政策走出弱势状态的条件进行初步探讨。

社会政策的弱势性的涵义及研究的意义(一)社会政策的弱势性的涵义社会政策的弱势性是描述社会政策的相对地位特征的概念,这里涉及到社会政策和弱势性两个基本概念。

社会政策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自形成以来,其内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概括地说,即狭义的(传统的)社会政策概念与广义的(拓展后的)社会政策概念。

最初社会政策在德国出现的时候,主要指的是由政府对因工伤、失业的工人给予保障的制度和政策安排,社会政策所要处理的是经济上的弱势阶级的基本生活问题,在这里,社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保险政策①。

认为社会政策主要是针对弱势群体的这一用法在福利国家形成之前是普遍的,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儿童、妇女、失业者、残疾人、贫困者被看作社会政策的基本对象。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政策支持的对策分析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政策支持的对策分析

正。 我国在前些年开始 向市场经济转 型 ,强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实施 增 长第一 的战略 ,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 会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 , 忽视了社会 的调节 , 弱势 群体 的产生及其状况就
对贫 困。第二 , 大多数是我国的社 会
转型和经济转 轨产物 。 国的弱势群 我 体 中有很 大一 部分是 我 国的社会 转 型 和经济转轨产物 , 他们 中的不少人 在 改革前处 于较好 的经济状 态 和社 会地位 , 而正是 由于改革使他们沦为 弱势群体 , 因此 , 也有人称他们为 “ 改 革中的弱势群体” 第三 , 。 有很强 的同 质性、 群体性。作为 “ 改革 中的弱势 群体” 由于他们 的经历 、 , 特征都 比较 类似 , 这就使得他们具有很强 的同质 性 、 中性和群体性 。 四, 集 第 有较强 的
音 ,忍 受 司法 实 践 中不 公 正 的 待 遇 ;
忍受社会 的歧 视等 等。 民工 。 民 农 农
工这 个概 念 是 我 国特 有 的概。
二 、 时 期我 国社 会 弱 势 群 体 政 新 策 支 持 的 具 体对 策
那些不再从 事农业 生产 活动和在农 忙结束后进 入城 市具有农 村户 口的 人群。 民工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一定 农
相 对剥 夺感 。
原因很 多 , 中, 其 特征性 因素也不少 , 并且旧的原因解决 了, 新的原因还会 产生。 以上只是我 国现阶段弱势群体 形成的主要 的特征性原 因, 也是严重
影 响 社 会 安全 的 主要 因素 , 这 里 强 在
在经济上的贫困, 他们还必须 承受城
乡二元社会 结构对他 们 的不 公正待 遇 ; 国家政治 中也很难有他们 的声 在
会 , 民工是一个典 型的由经济和社 农 会双重因素造就的一个底层群体 。 城 市 中以下岗失业 者为 主体 的贫 困阶 层。 上世纪 9 年代 以来 , 国失业下 0 我

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_程玲

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_程玲

江苏社会科学,2005(2).[7]迈克尔·谢若登,邹莉.个人发展账户———“美国梦”示范工程[J].江苏社会科学,2005(2).[8]杨团.资产社会政策———对社会政策范式的一场革命[J].中国社会保障,2005(3).[9]S h e r r a d e n,M i c h e l(1991)A s s e t s a n d t h e P o o r:AN e wA m e r i-c a n W e l f a r e P o l i c y,N e wY o r k:M.E.S h a r p e.[10]迈克尔·谢若登.资产与困难群体———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杜玉华(1970—),男,湖南省澧县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社会研究。

文 军(1969—),男,湖南省祁阳县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程 玲(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社会政策是有关公民福利和社会公平的政策,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改善一个国家或社会公民的福利,从而确保公民之间的平等与社会公正,是基于国民经济一次分配(市场分配、要素分配)基础上的二次分配。

社会政策在现代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整体发展,提升社会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面临着整顿治安、恢复生产的任务,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社会政策,一方面处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问题;另一方面开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及至1978年,同朴素的平等主义、平均主义的行为方式以及种种历史条件相适应,中国的社会政策初步形成,但仍呈现出非现代性、非规范性、非一体化和非持续性的特征。

为了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初步发育相适应,社会政策也开始进行改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改革之初的中国社会政策(1978—199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当代中国社会政策的拨乱反正、恢复重建创造了政治和社会条件。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内容摘要】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已广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建立起步比较晚,且面临着理论落后于实践、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指导思想前瞻不够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进程。

本文结合实际生活,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住房保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三个制度存在的不足,对我国今后深化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一些个人意见和对策。

【关键字】社会保障体制住房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

其作用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

其主要内容有: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社会优化制度。

从八十年代开始的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为中心的各项社保制度改革至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相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则明显落后,仍存在着诸多缺陷。

现在从弱势群体住房保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弱势群体住房消费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㈠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住房消费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弱势居住群体住房问题主要保障机制的建立是通过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三条主要途径,并辅助住房补贴的发放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低息贷款的支持等。

但是,解决城市弱势居住群体住房问题的这三条主要途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适用住房推向市场进程缓慢,供应总量偏小,其最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1政府过于强调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住房问题,对经济适用住房的重视程度不够。

按照规定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是住宅困难的低收入住户。

浅谈中国弱势群体的社会成因及解决对策

浅谈中国弱势群体的社会成因及解决对策

浅谈中国弱势群体的社会成因及解决对策浅谈中国弱势群体的社会成因及解决对策作者:杜攀刘静指导老师:高翠欣摘要:社会弱势群体的形成和存在,是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注意经济告诉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面临的重大问题。

处于社会弱势群体范围内的人们,在经济、社会地位及权益维护能力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

这种“弱势”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也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阻碍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

因此,全社会携手共同商榷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迫在眉睫,意义深远。

关键词:弱势群体经济社会地位国家政策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就是“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全面系统的和谐,各种社会关系高度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

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各阶层的人能够平等相处,彼此关爱。

毫无疑问,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使社会各阶层的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帮助,使之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充分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制度选择,必须对此事进行周密部署,并在实践中抓好落实。

一、社会弱势群体的定义及人口范围(一)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社会弱势群体,又称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一个用来分析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合理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

弱势群体有两种含义:广义的弱势群体是指社会弱者,即在社会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人群。

狭义的弱势群体是指我国现阶段,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的一部分劳动者所构成的相对落后于社会发展先进水平要求的人群共同体。

(二)弱势群体的人口范围从大的方面看,社会弱势群体包含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两部分。

生理性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生理缺陷而在生活的某些方面有所依赖、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和容易被伤害的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和长期患病者;社会性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竞争能力弱,生活困难,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包括贫困农民、进城农民工、城镇下岗失业者等。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回顾三十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国家对社会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

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社会建设改革,推动了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建设理论及其实际执行已经非常完善。

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社会建设中还存在诸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乡发展不平衡。

这些年来,尽管我国经济总体上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显严重。

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实际增长4.3%。

两者的比例,也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2:1。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小华还指出,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和其他因素,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际可达6:1。

比如,1999年全国社会保障支出中,城市占88.6%,农村仅占11.46%,城市人均413元,农村人均14元,相差29.5倍。

“三农”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和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这已成为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

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第二,失业人口持续增长。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岗位不足将是长期现象。

尤其是近年来,城镇登记失业率增长速度更快,从而出现了“经济增长”和“失业增长”同时存在的现象。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下岗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从1999年和2000年,我国的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1%左右,2002年至200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均上升到4.0%~4.3%,2007年仍高达4.1%。

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下岗人员成了“减员增效”和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

论文_浅谈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论文_浅谈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论文_浅谈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浅谈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一、引言社会保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旨在解决弱势群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弱势群体的定义和分类1、弱势群体的概念和特征2、弱势群体的分类及主要特征(1) 贫困群体(2) 残疾人群体(3)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4) 低收入群体(5) 失业群体(6) 非传统家庭群体等三、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现状1、弱势群体的保障政策概述2、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3、残疾人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4、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5、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6、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7、非传统家庭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四、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分析1、社会保障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2、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3、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需求与保障政策的不匹配问题4、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意识和参与度问题5、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问题五、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改进对策1、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机制2、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和推广3、打造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服务平台4、强化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与评估机制5、加大对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力度六、结论附件:本文相关数据及调研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社会保障:指国家对劳动者、失业者和其他社会成员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以及其他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方面给予的经济、医疗、教育、法律等服务和救助的一种制度和实践。

2、弱势群体: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因种族、民族、性别、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社会地位等原因,处于相对较弱势地位的群体。

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摘要】我国弱势群体面临着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制度不完善、覆盖面不足、待遇不公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促进社会保障待遇公平。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不仅是社会责任,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让每个人都享有应有的社会保障服务,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和谐的社会。

.【关键词】社会保障、弱势群体、问题、建议、完善、覆盖率、待遇公平、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足、社会保障待遇不公平、加强、提高、促进。

1. 引言1.1 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足以及社会保障待遇不公平等方面。

对于弱势群体来说,他们在享受社会保障待遇时常常面临诸多困难和不公平待遇。

有些弱势群体甚至无法获得基本的社会保障服务,导致他们在生活中陷入困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应当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促进社会保障待遇公平。

只有通过对制度的不断改进和优化,才能更好地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在社会保障制度中获得应有的保障和利益。

我们期待未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更加健全完善,使所有弱势群体都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待遇。

2. 正文2.1 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覆盖范围、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些弱势群体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获得应有的社会保障,导致他们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困境。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足。

一些弱势群体由于缺乏合法身份、工作不稳定或地域边缘化等原因,无法进入正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他们在面临疾病、失业或其他困境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1、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方法2、弱势群体概述2.1 定义与分类2.2 弱势群体的主要特征3、社会保障制度及政策3.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3.2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3.3 弱势群体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地位4、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4.1 教育保障问题4.2 医疗保障问题4.3 就业保障问题4.4 住房保障问题4.5 养老保障问题5、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5.1 加强政策落实5.2 完善制度建设5.3 提高服务质量5.4 加强社会组织参与6、结论附件:1、《社会保障法》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条例》4、《全民基本医疗保险条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社会保障:以国家、社会及个人为主体,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和措施,保障国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生活、医疗、就业、退休等权益。

2、弱势群体:指社会中因素条件较差、受到排斥或限制的一些特定群体,如贫困人口、残疾人士、老年人等。

3、社会保障制度:由国家根据社会需要和国民利益,建立和完善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用于保障国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权益。

4、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针对经济困难的家庭和个人,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确保其基本生活水平。

5、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用于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

6、全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体公民的医疗保险制度,用于提供包括基本医疗、大病保险等在内的医疗保障。

社会政策与经济不稳定性

社会政策与经济不稳定性

社会政策与经济不稳定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社会政策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社会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然而,经济不稳定性是社会政策面临的重要挑战,它直接影响着社会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经济不稳定性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经济不稳定的背景下,政府往往需要动态地调整社会政策,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

例如,当经济衰退导致失业率上升时,政府可能需要采取就业救助措施,如提供职业培训和创造公共就业岗位,以缓解失业带来的社会压力。

因此,社会政策必须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应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

其次,经济不稳定性对社会政策的可持续性构成了挑战。

经济周期的波动性使得政府在制定长期的社会政策时面临困难。

例如,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可能在社保和福利方面过度扩大,导致财政负担过重;而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能面临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难以维持原有的社会政策。

因此,政府在制定社会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平衡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

此外,经济不稳定性还会对社会政策的公平性产生潜在影响。

不稳定的经济状况可能加剧贫富差距,导致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政策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平等问题,以确保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机会和资源配置。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税制改革和社会救助措施来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包容。

此外,经济不稳定性还会对社会政策的可预测性和连续性产生挑战。

不稳定的经济环境可能导致社会政策的频繁调整和变动,从而降低了社会政策的可预测性和可持续性。

这可能会影响个人和组织对社会政策的信任和参与程度。

因此,政府在制定社会政策时,应尽量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提高社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社会政策与经济不稳定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经济不稳定性对社会政策的制定、实施、可持续性、公平性以及可预测性等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 基本 的 社 会公 平 的需 要 。
的 福 利 和 保 障 水 平 低 ,社 会 政 策 概 念 尚 未 进 入 主
流话 语 , 些 社会 政 策未 被 有 效 执行 , 及 社会 政 一 以
策 在 国家 政 策 体 系 中仍 然处 于 十分 附 属性 的 地位
境 并 寻 求 全 体 人 民 社 会 安 全 与 平 等 的 政 策 。两 种
定 义 并 无 对 错 之 分 , 使 用 何 种 涵 义 的 概 念 则 与 而
狭 义 的 ( 统 的 ) 会 政 策 概 念 与 广 义 的 ( 展 后 传 社 拓
的 ) 会 政 策 概 念 。 最 初 社 会 政 策 在 德 国 出 现 的 社
所 要 处 理 的 问 题 有 关 。 当 前 在 我 国 , 本 的 、 向 基 面
困 难 群 体 、 势 人 群 的 社 会 政 策 很 不 完 备 , 难 弱 更
2 5
维普资讯
我 国 社 会 政策 的弱 势性 及 其 转 变
以 谈 得 上 面 向 全 体 国 民 的 社 会 政 策 体 系 。面 对 中
维普资讯
我 国社 会 政 策 的 弱 势 性 及 其 转 变
王 思斌
内容提要 本文着力研究我国社会政策 的弱势性问题。 文章指 出长期 以来我国的社会政策处于弱势状态 ,
并 从 社 会 政 策 与 经 济 政 策 、 共 政 策 的关 系 , 法 过 程 , 会政 策 系 统 的 特 点 等 角 度 指 出社 会 政 策 弱 势 性 的表 公 立 社
长期 以来 , 国缺乏 社 会 政 策 的概 念和 理 论 。 我
时 候 , 要 指 的 是 由 政 府 对 因 工 伤 、 业 的 工 人 主 失
给 予 保 障 的 制 度 和 政 策 安 排 , 会 政 策 所 要 处 理 社 的 是 经 济 上 的 弱 势 阶 级 的 基 本 生 活 问 题 。 在 这 里 , 会 政 策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社 会 保 险 政 策 ①。认 社
国现 实 , 文 选 用 狭 义 的界 定 , 将 社 会 政 策 看 本 即
当前 我 国 社 会 政 策 的 弱 势 性 有 一 些 基 本 特
征 , 就 是 社 会 政 策 较 少 , 覆 盖 面 小 , 会 政 策 这 其 社
作 是 解 决 困 难 群 体 、 势 群 体 基 本 生 活 问 题 的 国 弱 家 政 策 , 实 际 上 体 现 了 政 府 的 基 本 责 任 , 映 它 反
社 会 政 策 直 接 相 关 。 这 自 然 要 涉 及 社 会 政 策 的 发
展 议 题 。本 文 就 长 期 以 来 我 国 社 会 政 策 的 弱 势 性
为 社 会 政 策 主 要 是 针 对 弱 势 群 体 的 这 一 用 法 在
福 利 国家 形 成之 前 是 普 遍 的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老 人 、 童 、 女 、 业 者 、 疾 人 、 困 者 被 看 作 社 儿 妇 失 残 贫 会 政 策 的 基 本 对 象 。广 义 的 社 会 政 策 基 本 上 肇 始
内 容 进 行 扩 展 , 不 局 限 于 基 本 生 活 , 且 将 社 即 而 会 政 策 的 受 惠 人 群 范 围 推 广 到 全 体 国 民 , 至 它 以
成 为 指 涉 一 切 与 实 现 正 当 的 社 会 秩 序 有 关 的 问
题 之 对 策 ②。 1 7 年 的 国 际 社 会 福 利 协 会 在 会 议 92 文 件 中 也 重 申 了 社 会 政 策 的 两 种 涵 义 ; 统 的 社 传 会 政 策 系 仅 在 于 改 善 被 剥 削 阶 级 的 社 会 问 胚 的
现。文章认 为, 片面追求经济 增长的发展战略 , 社会问题 的“ 问题化” 非 策略 、 策选 择中精英的经济偏向, 政 社会 政策责权 的非专属 性以及社会福利 的意识形态 的特点造就 了社会政策的弱势性。文章进 一步指 出, 随着社会快
速 转 型 、 学 发 展 观 和 构 建 和 谐 社 会任 务 的提 出 , 国社 会政 策 弱 势状 态 的转 变 出现 了 契机 。 文 章 提 出社 会 政 科 我 策 的 增权 问题 , 出社 会 政 策 的发 展 是 政 府 的 能 力 建设 的重 要 组 成 部分 。 指 关 键 词 社 会政 策 弱 势 性 弱势 状 态 的 转 变
于 福 利 国 家 的 兴 起 , 利 国 家 不 但 将 社 会 政 策 的 福
做 一 粗 浅 分 析 , 并 就 社 会 政 策 走 出 弱 势 状 态 的 条 件进 行初 步探 讨 。
社 会 政 策 的 弱 势 性 的 涵 义 及 研 究 的 意 义 ( ) 会 政 策 的 弱 势 性 的 涵 义 一 社 社 会 政 策 的 弱 势 性 是 描 述 社 会 政 策 的 相 对
国 家 政 策 。 的 社 会 政 策 则 是 为 改 善 整 个 社 会 环 新
地 位 特 征 的 概 念 , 里 涉 及 到 社 会 政 策 和 弱 势 性 这
两 个 基 本 概 念 。社 会 政 策 作 为 一 个 研 究 领 域 自形
成 以来 。 内涵 也 发 生 了 一 些变 化 , 括 地 说 , 其 概 即
在 政 府 的 政 策 实 践 中 ,社 会 政 策 一 直 处 于 弱 势 地
位 。 近 几 年 来 , 我 国 正 在 调 整 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 战 略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提 出 将 经 济 与 社 会 协 调 发 展 特 别是 社 会 发展 议 题放 在 重要 地 位 , 建 和谐 社 会 、 构 共 享 改 革 和 社 会 进 步 成 果 将 关 注 困 难 群 体 的 生 活 、 求 社 会 公 平 作 为 重 要 的 社 会 价 值 。 些 都 与 追 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