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

合集下载

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演示文稿

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演示文稿

GB
( s ) L[ dr (t dt
)]
G
B(s)
sR( s )
sC ( s )
dc(t ) c1(t ) dt
2. 在零初始条件下,当系统输入信号为原来输入信号时间的
积分时,系统的输出则为原来输出对时间的积分,积分常数由零
初始条件决定。
R(s) 1
C2 (s) GB (s)L[ r(t )dt] GB (s)
h(t ) 1 eat
解.
g(t) h(t) [1 eat ] aeat
(s) L[ g(t) ] a sa
(s) G(s) 1 G(s)
(s)[1 G(s) ] G(s)
G(s) (s)G(s) (s) G(s) (s)
1 (s)
a
G(s)
(s)
sa
a
1 (s) 1 a s
t
1e T
c阶 (t)
即单位斜坡响应的导数是单位阶跃响应。
第十九页,总共一百三十九页。
3.2.3 单位脉冲响应 [R(s)=1] C(s) 1 Ts 1
h(t) 1/T
它恰是系统的闭环传函,这时
0.368/T
输出称为脉冲(冲激)响应函数 ,以g(t)标志。
0.135/T 0.05/T
g (t )
比较阶跃响应曲线和斜坡响应曲线:

自动控制原理第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自动控制原理第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① 实验点sd左侧实 轴上零极点提供 00相角
可见当sd右侧23 实轴上有奇数个零极自动控点制原时理 ,sd是根轨迹上的点
例.绘制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SS
K1
1S
2
的单位反馈
系统的根轨迹
解: ① 开环极点 0,-1,-2 为根轨迹起点。
② 开环无零点,故三个分支终点均趋向无穷远。
③ 实轴上根轨迹:(-∞,-2],[-1,0]
依据,凡满足上述两条件的必是特征方程的根, 必在根轨迹上。
6
自动控制原理
• 开环传递函数的两种因子形式
m
k1 S Z j
GS H S
j 1 n
S Pi
i 1
m
k Z j S 1
GS H S j 1
m
pi S 1
i 1
零极点形式 时间常数形式
7
自动控制原理
m
2
自动控制原理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例:开环传递函数
Gs
k1
ss
a
开环系统两个极点为:P1 0, P2 a R(s)
闭环传递函数为:
GB s
s2
k1 as
k1
-
k1
C(s)
ss a
闭环特征方程: s2 as k1 0
闭环特征根:s1,2

东华大学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三

东华大学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三

实验三线性系统的根轨迹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MATLAB 用于控制系统中的一些基本编程语句和格式。

2. 利用MATLAB 语句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3. 掌握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的图解方法。

4. 掌握系统参数变化对特征根位置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及MATLAB 函数

根轨迹是指系统的某一参数从零变到无穷大时,特征方程的根在s 平面上的变化轨迹。这个参数一般选为开环系统的增益K 。课本中介绍的手工绘制根轨迹的方法,只能绘制根轨迹草图。而用MATLAB 可以方便地绘制精确的根轨迹图,并可观测参数变化对特征根位置的影响。

假设系统的对象模型可以表示为

1121

0111()()m m m m n n n n

b s b s b s b G s KG s K s a s b s a -+--++++==++++

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可以写成

01()0KG s +=

对每一个K 的取值,我们可以得到一组系统的闭环极点。如果我们改变K 的数值,则可以得到一系列这样的极点集合。若将这些K 的取值下得出的极点位置按照各个分支连接起来,则可以得到一些描述系统闭环位置的曲线,这些曲线又称为系统的根轨迹。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rlocus ()

MATLAB 中绘制根轨迹的函数调用格式为:

rlocus(num,den) 开环增益k 的范围自动设定。 rlocus(num,den,k) 开环增益k 的范围人工设定。 rlocus(p,z) 依据开环零极点绘制根轨迹。 r=rlocus(num,den) 不作图,返回闭环根矩阵。

[r,k]=rlocus(num,den)不作图,返回闭环根矩阵r 和对应的开环增益向量k 。 其中,num,den 分别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分子、分母多项式系数,按s 的降幂排列。K 为根轨迹增益,可设定增益范围。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程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程

第 1 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1.1.3 实验原理及内容
下面列出各典型环节的方框图、传递函数、模拟电路图、阶跃响应,实验前应熟悉了解。
1.比例环节 (P) (1) 方框图:如图 1.1-1 所示。
Ui(S)
Uo(S) K
(2) 传递函数: Uo(S) = K
Ui(S )
图 1.1-1
(3) 阶跃响应: UO (t) = K (t ≥ 0) (4) 模拟电路图:如图 1.1-2 所示。
第 3 章 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 ...........................................................................................23 3.1 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23
1、稳态分量和暂态分量:对于任何一个控制系统来说,它的微分方程的解,总是包括两部分: 暂态分量和稳态分量。稳态分量反映了系统的稳态指标或误差,而暂态分量则提供了系统在过渡 过程中的各项动态性能信息。
2、稳态性能和暂态性能:稳态性能是指稳态误差,通常是在阶跃函数、斜坡函数或加速度函数 作用下进行测定或计算的。若时间趋于无穷时,系统的输出量不等于输入量或输入量的确定函 数,则系统存在稳态误差。稳态误差是对系统控制精度或抗扰动能力的一种度量。暂态性能又 称动态性能,指稳定系统在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下,动态过程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的指标。其动 态性能指标通常为: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三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三

⾃动控制原理实验三

实验3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实验要求

掌握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熟练掌握应⽤MATLAB 绘制系统根轨迹的⽅法,了解在系统中附加零极点对系统根轨迹的影响,学会⽤根轨迹法分析系统。

⼆实验步骤

1 系统零极点图的绘制

(1)掌握系统零、极点图绘制的函数pzmap()及其参数的使⽤⽅法。(可通过help ⽅法)(2)在Matlab 中输⼊下⾯例⼦的程序,观察并记录结果,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例: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8

34)

152()(2

3420++++++=s s s s s s k s G 确定系统开环零、极点的位置,并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Matlab 命令窗⼝输⼊: >> num=[2 5 1]; >> den=[1 4 1 3 8]; >> pzmap(num,den);

>> title(‘Pole-zero Map ’)

2 常规根轨迹的绘制

(1)掌握绘制系统根轨迹图的函数rlocus()及其参数的使⽤⽅法。(可通过help ⽅法)(2)掌握绘制系统根轨迹图的函数rlocfind()及其参数的使⽤⽅法。(可通过help ⽅法)(3)在Matlab 中输⼊课本118页例4-14的程序,观察并记录结果。在根轨迹图上单击根轨迹的虚轴,确定使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K 值的范围。

(4)在Matlab 中输⼊课本118-119页例4-15的程序,观察并记录结果,在根轨迹图上单击根轨迹的虚轴,确定使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K 值的范围。

3 ⼴义根轨迹的绘制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3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3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

刘利贤韩兵欣编著

石家庄铁道学院

电气工程分院

目录

实验一、典型线性环节的模拟 (1)

实验二、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5)

实验三、根轨迹实验 (7)

实验四、频率特性实验 (10)

实验五、控制系统设计与校正实验 (15)

实验六、控制系统设计与校正计算机仿真实验 (17)

实验七、采样控制系统实验 (19)

实验八、典型非线性环节模拟 (21)

实验九、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24)

实验十、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法 (26)

实验一、典型线性环节的模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典型线性环节的模拟方法。

2、研究电阻、电容参数对典型线性环节阶跃响应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1、XMN-2型实验箱;

2、LZ2系列函数记录仪;

3、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

1、比例环节:

r(t)

方块图模拟电路

图中:

i

f

P R

R

K=

分别求取R i=1M,R f=510K,(K P=0.5);

R i=1M,R f=1M,(K P=1);

R i=510K,R f=1M,(K P=2);

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2、积分环节:

r(t)

方块图模拟电路图中:T i=R i C f

分别求取R i=1M,C f=1μ,(T i=1s);

R i=1M,C f=4.7μ,(T i=4.7s););

R i=1M,C f=10μ,(T i=10.0s);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3、比例积分环节:

r(t)

方块图模拟电路

图中:

i

f

P R

R

K=;T i=R f C f

分别求取R i=R f=1M,C f=4.7μ,(K P=1,T i=4.7s);

R i=R f=1M,C f=10μ,(K P=1,T i=10s);

控制工程基础- 第3章 线性系统的分析法

控制工程基础- 第3章 线性系统的分析法
控制工程基础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时域分析特点: 时域分析法是最基本的控制系统分析方法,是学习根轨迹
法、频域分析法的基础。 (1) 通过时域分析,可以直接在时间域中对系统进行分析与
校正:直观,准确; (2) 可以提供系统时间响应的全部信息; (3) 基于求解系统输出信号的解析解,比较繁琐。
为何要采用典型输入信号进行系统性能研究 ? ➢ 实际系统的输入信号千差万别,需要统一比较基础; ➢ 典型信号便于进行数学分析和实验研究; ➢ 利于确定性能指标,使分析系统化,便于比较系统性能; ➢ 预测系统在更为复杂的输入下的响应。
t t 0 f (t) 0 t 0 t
df (t) dt
单位加速度函数
0.5t 2 t 0
f (t)
t
0 t0
控制工程基础
像函数
F(s) 1
F(s) 1 s
1 F(s) s2
F(s)
1 s3
复域关系
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分析系统特性究竟采用何种典型输入信号,取决于实际系 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最常见的输入信号形式。
2 1 1
T1
2 1 1
Ts 1 s
t
c (t ) 1 e T css ctt t 0
s
s 1 T
c(t)
1.0 0.865
0.632

线性系统的校正 实验报告

线性系统的校正 实验报告

线性系统的校正实验报告

(滞后校正) (超前校正)

超前校正: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1)(4)K

G s S S S =

++,使

用根轨迹解析法对系统进行超前串联校正设计,使之满足: 1)阶跃响应的超调量%20%σ=

2)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不超过4(0.02)s t s =∆=±

一、基于根轨迹法的串联超前校正的校正原理:

当系统的性能指标以时域形式提出时,通常用根轨迹法对系统进行校正。基于根轨迹法校正的基本思想是:假设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可由靠近虚轴的一对共轭闭环主导极点来表征,因此,可把对系统提出的时域性能指标的要求转化为一对期望闭环主导极点。确定这对闭环主导极点的位置后,首先根据绘制根轨迹的相角条件判断一下它们是否位于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上。如果这对闭环主导极点正好落在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上,则无需校正,只需调整系统的根轨迹增益即可;否

则,可在系统中串联一超前校正装置1()(1)1C aTs

G s a Ts

+=

>+,通过引入新的开环零点z c =-1/aT 和新的开环极点p c =-1/T 来改变系统原根轨迹的走向,使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经过这对期望闭环主导极点。

二、超前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典型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可写为1()(0)1C aTs G s a Ts

+=>+

式中a 为分度系数,T 为时间常数

其频率响应1()1C jaT G j jTs ω

ωω

+=

+

幅频特性:

()c A ω=

相频特性:

111

22(1)()1a T tg aT tg T tg aT ωφωωωω----=-=+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自控实验报告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自控实验报告

线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

预定时间

实验时间

姓名学号

授课教师

实验台号19

专业班级

装订线

一、目的要求

1.根据对象的开环传函,做出根轨迹图。

2.掌握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3.通过实际实验,来验证根轨迹方法。

二、原理简述

绘制根轨迹

(1)由开环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S(S+1)(0.5S+1)中最高阶次n=3,故根轨迹分支数为3。开环有三个极点:p1=0,p2=-1,p3=-2。

(2)实轴上的根轨迹:

①起始于0、-1、-2,其中-2 终止于无穷远处。

②起始于0 和- 1 的两条根轨迹在实轴上相遇后分离,分离点为

显然S2 不在根轨迹上,所以S1 为系统的分离点,将S1=-0.422 代入特征方程S(S+1)(0.5S+1)+K 中,得K=0.193

(3)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将S = j W 代入特征方程可得:

线

根据以上计算,将这些数值标注在S 平面上,并连成光滑的粗实线,如下图所示。

图上的粗实线就称为该系统的根轨迹。其箭头表示随着K 值的增加,根轨迹的变化趋

势,而标注的数值则代表与特征根位臵相应的开环增益K 的数值。

根据根轨迹图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根据图 2.1 -3 所示根轨迹图,当开环增益K 由零变化到无穷大时,可以获得系统的下述性能:R=500/K

(1)当K=3;即R=166 KΩ时,闭环极点有一对在虚轴上的根,系统等幅振

荡,临界稳定。

(2)当K > 3;即R < 166 KΩ时,两条根轨迹进入S 右半平面,系统不稳定。

(3)当0 < K < 3;即R >166 KΩ时,两条根轨迹进入S 左半平面,系统稳定。

实验三_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根轨迹分析

实验三_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根轨迹分析

实验三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根轨迹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MATLAB 求取系统根轨迹和暂态响应的方法。

2、掌握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的方法。

3、掌握线性定常系统暂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4、研究线性定常系统的参数对其暂态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10)

K G s H s s s s =++ 1、画出系统根轨迹,求出系统的临界开环增益和对应的闭环极点。

2、求出阻尼比为0.707时系统的开环增益和对应的闭环极点。

3、选取不同的K 值,观察系统在稳定、临界稳定、不稳定时的单位阶跃响应。

4、观察阻尼比为0.707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求出最大超调量和调整时间。

三、实验报告要求

1、预习报告写出各实验内容相应的程序,计算出相关的理论值。

2、实验报告记录各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3、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讨论或建议。

MATLAB实验三_线性系统的根轨迹

MATLAB实验三_线性系统的根轨迹

武汉工程大学实验报告

专业班号

组别 01 指导教师

姓名同组者(个人)

选定图中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单击鼠标左键得: selected_point =

0.0059 + 9.8758i

k =

选定图中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单击鼠标左键得:

selected_point =

0.0237 + 8.3230i

k =

第二步、添加共轭极点-3+j2和-3-j2得到G(s)=1/[s(s2+2s+2)( s2+6s+13)]得其单位阶跃响应波形为

然后逐步添加如下:

第一步、添加共轭极点-6+j8和-6-j8得到G(s)=1/[(s+1)(s2+12s+100)],运行后可得其单位阶跃响应波形为

第三步、添加零点-12得到G(s)=(s+12)/[(s+1)(s2+12s+100)(s+10)], 运行后可得其单位阶跃响应波形为

然后逐步添加如下:

第一步、添加极点-1/0.0714得到G(s)=1/[s(0.0714s+1)], 运行后可得其单位阶跃响应

第三步、添加极点-20得到G(s)=1/[s(0.0714s+1)( 0.012s2+0.1s+1)(0.05s+1)],运行后可得

要求:正文用小四宋体,1.5倍行距,图表题用五号宋体,图题位于图下方,表题位于表上方。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于是,我降临在了人间。

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父亲在朝中做官,精读诗书,母亲知书答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清照。

小时侯,受父母影响的我饱读诗书,聪明伶俐,在朝中享有“神童”的称号。小时候的我天真活泼,才思敏捷,小河畔,花丛边撒满了我的诗我的笑,无可置疑,小时侯的我快乐无虑。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MATLAB 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 桌面和命令窗口,初步了解SIMULINK 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通过观察典型环节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加深对各典型环节响应曲线的理解。

3.定性了解各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① 比例环节1)(1=s G 和2)(1=s G ;

Simulink 图形实现:

示波器显示结果:

② 惯性环节11)(1+=

s s G 和1

5.01)(2+=s s G Simulink 图形实现:

示波器显示结果:

③ 积分环节s

s G 1)(1=

Simulink 图形实现:

示波器显示结果:

④ 微分环节s s G )(1

Simulink 图形实现:

波器显示结果:

⑤ 比例+微分环节(PD )2)(1+=s s G 和1)(2+=s s G 1)、G1(s )=s+2

Simulink 图形实现:

示波器显示结果:

2)、G2(s)=s+1 Simulink图形实现:

示波器显示结果:

⑥ 比例+积分环节(PI )s s G 11)(1+=和s

s G 21

1)(2+=

1)、G1(1)=1+1/s

Simulink 图形实现:

示波器显示结果:

2)G2(s)=1+1/2s

Simulink图形实现:

示波器显示结果:

三、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到了很多,对课本内容加深了理解,熟悉MATLAB桌面和命令窗口,初步了解SIMULINK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加深对各典型环节响应曲线的理解,这为对课程的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

实验二 线性系统时域响应分析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教案新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教案新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教案(指导书)

目录

0、操作说明 (1)

1、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

2、典型系统的时域响应和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瞬态响应和稳态性能分 (1)

3、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研究) (1)

4、线性系统的校正(线性系统的校正研究 (1)

5、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

6、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离散系统的研究) (1)

7、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1)

8、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1)

0、操作说明

本实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为基础,分为理论实验和应用实验两部分,共由十个实验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实验模块,通过更换模块,能够在一台ELVIS 上完成多个实验。

0. 1、工作原理

该系统在ELVIS 原型板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即插即用实验模块,用实验模块替换ELVIS 的原型实验板,即可以完成对应的实验。借助于 NI ELVIS 平台提供的程控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15V 和+5V 电源等资源,作为模块上电路和相应信号调理电路的激励信号和工作电源,将相应的信号通过示波器等采集到计算机中,用 LabVIEW 语言编写的程序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系统。

0.2 、硬件配置

典型的LECT-1101 课件系统硬件配置包含如下主要部分(以ELVIS II 为例说明):

图:0-1 典型LECT-1101 课件系统硬件配置

①便携计算机② ELVIS II USB 线缆(ELVIS I 则配备数据采集卡)③ ELVIS II 工作台④ LECT-1101 实验模块⑤ ELVIS II 电源⑥外部电源

线性系统理论实验报告

线性系统理论实验报告

线性系统理论Matlab 实验报告

1、在造纸流程中,投料箱应该把纸浆流变成2cm 的射流,并均匀喷洒在网状传送带上。为此,要精确控制喷射速度和传送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投料箱内的压力是需要控制的主要变量,它决定了纸浆的喷射速度。投料箱内的总压力是纸浆液压和另外灌注的气压之和。由压力控制的投料箱是个耦合系统,因此,我们很难用手工方法保证纸张的质量。

在特定的工作点上,将投料箱线性化,可以得到下面的状态空间模型:

u x x ⎥⎦⎤⎢⎣⎡+⎥⎦⎤⎢⎣⎡-+-=0001.0105.0002

.002.08.0. []21,x x y =

其中,系统的状态变量x1=液面高度,x2=压力,系统的控制变量u1=纸浆流量u2=气压阀门的开启量。在上述条件下,试设计合适的状态变量反馈控制器,使系统具有实特征根,且有一个根大于5

解:本题目是在已知状态空间描述的情况下要求设计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器,从而使得系统具有实数特征根,并要求要有一个根的模值要大于5,而特征根是正数时系统不稳定,这样的设计是无意义的,故而不妨采用状态反馈后的两个期望特征根为-7,-6,这样满足题目中所需的要求。要对系统进行状态反馈的设计首先要判断其是否能控,即求出该系统的能控性判别矩阵,然后判断其秩,从而得出其是否可控。 Matlab 判断该系统可控性和求取状态反馈矩阵K 的程序,如图1所示,同时求得加入状态反馈后的特征根并与原系统的特征根进行了对比。

图1系统能控性、状态反馈矩阵和特征根的分析程序上述程序的运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系统能控性、反馈矩阵和特征根的运行结果

南邮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南邮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南邮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实验二、线性系统的根轨迹研究实验三、系统的频率响应和稳定性研究实验四、连续系统串联校正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仿真实验一: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一、实验目的:

1.观察控制系统的时域响应;2.记录单位阶跃响应曲线;3.掌握时间响应分析的一般方法;4.初步了解控制系统的调节过程。

二、实验步骤:

1.开机进入Matlab运行界面。

2.Matlab指令窗:CommandWindow,运行相关指令。依次完成实验内容。

3.本次实验的相关Matlab函数(参考材教材P74:

控制系统模型描述):

G=tf([num],[den])可输入一传递函数。

step(G,t)在时间范围t秒内,画出单位阶跃响应图。

impulse(G,t)在时间范围t秒内,画出单位脉冲响应图。

三、实验结果1.观察一阶系统1()1sTs数的时域响应:取不同的时间常数T,分别观察该系统的脉冲响应、阶跃响应、斜坡响应以及单位加速度响应。

脉冲响应:

T=1sT=3S

阶跃响应:T=1sT=7s斜坡响应:T=1s

T=3s单位加速度响应:T=1sT=7s2、、二阶系统的时域性能分析:观测二阶系统222()2nnnss的单位阶跃响应。

((1))令1n,0,0.5,2分别取,结合单位阶跃响应图,观察阻尼比对阶跃响应的影响。

阻尼比=0:

G=tf([1],[1,0,1])Transferfunction:

11-------s^2+1step(G,18)阻尼比=0.5:

G=tf([1],[1,1,1])Transferfunction:11-----------s^2+s+1step(G,18)阻尼比=2:

实验六-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实验六-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自动控制理论》

实验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号:1406111

学号:1140610319

姓名:赵元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验中心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实验六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MATLAB 绘制控制系统根轨迹图的方法;

2、掌握根据根轨迹法对控制系统进行性能分析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MA TLAB 软件。

三、实验举例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

2)(1()()(++=s s s K s H s G 求:绘制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图,并分析根轨迹的一般规律。

解:1、绘制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图

MATLAB 提供rlocus()函数来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图,其调用格式为 rlocus(num ,den)或[k ,p]=rlocusfind(num ,den)

在MATLAB 命令窗口>>提示符号下键入:(符号↵表示回车)

>>k=[1]↵

>>z=[]↵

>>p=[0 -1 -2]↵

>>[num,den]=zp2tf(z ,p ,k)↵ 零极点模型转化为多项式模型 >>rlocus(num ,den)↵ 绘制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图

>>grid ↵ 绘制坐标

屏幕显示系统的根轨迹图形

2.分析根轨迹的一般规律

1)根轨迹3条,分别从起点(0,0)、(-1,0)和(-2,0)出发,随着k 值从0→∞变化,趋向无穷远处。

2)位于负实轴上的根轨迹(-∞,-2)和(-1,0)区段,其对应的阻尼ζ>1,超调量为0,系统处于过阻尼状态而且在远离虚轴的方向,增益k 增大,振荡频率ωn 随之提高,系统动态衰减速率相应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MATLAB 用于控制系统中的一些基本编程语句和格式。

2. 利用MATLAB 语句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3. 掌握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的图解方法。

4. 掌握系统参数变化对特征根位置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及MATLAB 函数

根轨迹是指系统的某一参数从零变到无穷大时,特征方程的根在s 平面上的变化轨迹。这个参数一般选为开环系统的增益K 。课本中介绍的手工绘制根轨迹的方法,只能绘制根轨迹草图。而用MATLAB 可以方便地绘制精确的根轨迹图,并可观测参数变化对特征根位置的影响。 假设系统的对象模型可以表示为

11210111()()m m m m n n n n

b s b s b s b G s KG s K s a s b s a -+--++++==++++ 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可以写成

01()0KG s +=

对每一个K 的取值,我们可以得到一组系统的闭环极点。如果我们改变K 的数值,则可以得到一系列这样的极点集合。若将这些K 的取值下得出的极点位置按照各个分支连接起来,则可以得到一些描述系统闭环位置的曲线,这些曲线又称为系统的根轨迹。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rlocus ()

MATLAB 中绘制根轨迹的函数调用格式为:

rlocus(num,den) 开环增益k 的范围自动设定。

rlocus(num,den,k) 开环增益k 的范围人工设定。

rlocus(p,z) 依据开环零极点绘制根轨迹。

r=rlocus(num,den) 不作图,返回闭环根矩阵。

[r,k]=rlocus(num,den) 不作图,返回闭环根矩阵r 和对应的开环增益向量k 。

其中,num,den 分别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分子、分母多项式系数,按s 的降幂排列。K 为根轨迹增益,可设定增益范围。

例3-1: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3

2(1)()429s G s K s s s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的matlab 的调用语句如下:

num=[1 1]; %定义分子多项式

den=[1 4 2 9]; %定义分母多项式

rlocus (num,den)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grid %画网格标度线

xlabel(‘Real Axis ’);

ylabel(‘Imaginary Axis ’); %给坐标轴加上说明

title(‘Root Locus ’) %给图形加上标题名 则该系统的根轨迹如图3-1(a )所示。

若上例要绘制K 在(1,10)的根轨迹图,则此时的matlab 的调用格式如下,对应的根轨迹如图3-1(b )所示。

num=[1 1]; den=[1 4 2 9];

k=1:0.5:10;

rlocus (num,den,k)

1)确定闭环根位置对应增益值K 的函数rlocfind ()

在MA TLAB 中,提供了rlocfind 函数获取与特定的复根对应的增益K 的值。在求出的根轨迹图上,可确定选定点的增益值K 和闭环根r (向量)的值。该函数的调用格式为:

[k,r]=rlocfind(num,den)

执行前,先执行绘制根轨迹命令rlocus (num,den ),作出根轨迹图。执行rlocfind 命令时,出现提示语句“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 ”,即要求在根轨迹图上选定闭环极点。将鼠标移至根轨迹图选定的位置,单击左键确定,根轨迹图上出现“+”标记,即得到了该点的增益K 和闭环根r 的返回变量值。

例3-2: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3256()8325s s G s K s s s *

++=+++,试求:(1)系统的根轨迹;(2)系统稳定的K 的范围;(3)K=1时闭环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则此时的matlab 的调用格式为:

G=tf([1,5,6],[1,8,3,25]);

rlocus (G);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k,r]=rlocfind(G) %确定临界稳定时的增益值k 和对应的极点r

G_c=feedback(G ,1); %形成单位负反馈闭环系统

step(G_c) %绘制闭环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则系统的根轨迹图和闭环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如图3-2所示。

其中,调用rlocfind ()函数,求出系统与虚轴交点的K 值,可得与虚轴交点的K 值为0.0264,故系统稳定的K 的范围为(0.0264,)K ∈∞。

2)绘制阻尼比ζ和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的栅格线sgrid( )

当对系统的阻尼比ζ和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有要求时,就希望在根轨迹图上作等ζ或等n ω线。matlab 中实现这一要求的函数为sgrid( ),该函数的调用格式为:

sgrid(ζ,n ω) 已知ζ和n ω的数值,作出等于已知参数的等值线。

sgrid(‘new ’) 作出等间隔分布的等ζ和n ω网格线。

例3-3: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1)(2)

G s s s s =++,由rlocfind 函数找出能产生主导极点阻尼ζ=0.707的合适增益,如图3-3(a)所示。

G=tf(1,[conv([1,1],[1,2]),0]);

(a ) 完整根轨迹图形 (b )特定增益范围内的根轨迹图形

图3-1 系统的根轨迹图形

zet=[0.1:0.2:1];wn=[1:10];

sgrid(zet,wn);hold on;rlocus(G)

[k,r]=rlocfind(G)

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

selected_point =

-0.3791 + 0.3602i

k =

0.6233

r =

-2.2279

-0.3861 + 0.3616i

-0.3861 - 0.3616i

同时我们还可以绘制出该增益下闭环系统的阶跃响应,如图3-3(b)所示。事实上,等ζ或等n ω线在设计系补偿器中是相当实用的,这样设计出的增益K=0.6233将使得整个系统的阻

尼比接近0.707。由下面的MATLAB 语句可以求出主导极点,即r(2.3)点的阻尼比和自然频率为

G_c=feedback(G ,1);

step(G_c)

(a )根轨迹图形 (b )K=1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图3-2 系统的根轨迹和阶跃响应曲线 (a )根轨迹上点的选择 (b )闭环系统阶跃响应 图3-3 由根轨迹技术设计闭环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