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略例明象

合集下载

王弼《周易略例》(节选)

王弼《周易略例》(节选)

明彖夫彖者何也?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

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

夫动不能制动,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

故众之所以得咸存者,主必致一也;动之所以得咸运者,原必无二也。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

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

故六爻相错,可举一以明也。

刚柔相乘,可立主以定也。

是故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莫之备矣。

故自统而寻之,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御也;由本以观之,义虽博,则知可以一名举也。

故处琁玑以观大运,则天地之动未足怪也。

据会要以观方来,则六合辐凑未足多也。

故举卦之名,义有主矣;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夫古今虽殊,军国异容,中之为用,故未可远也。

品制万变,宗主存焉。

彖之所尚,斯为盛矣。

夫少者,多之所贵也;寡者,众之所宗也。

一卦五阳而一阴,则一阴为之主矣;五阴而一阳,则一阳为之主矣。

夫阴之所求者阳也,阳之所求者阴也。

阳苟一也,五阴何得不同而归之?阴苟只焉,五阳何得不同而从之?故阴爻虽贱而为一卦之主者,处其至少之地也。

或有遗爻而举二体者,卦体不由乎爻也。

繁而不忧乱,变而不忧惑,约以存博,简以济众,其唯彖乎!乱而不能惑,变而不能渝,非天下之至赜,其孰能与于此乎!故观彖以斯义可见矣。

明卦适变通爻夫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

夫时有否泰,故用有行藏;卦有小大,故辞有险易。

一时之制,可反而用也;一时之吉,可反而凶也。

故卦以反对而爻亦皆变。

是故用无常道,事无轨度,动静屈伸,唯变所适。

故名其卦,则吉凶从其类,存其时,则动静应其用。

寻名以观其吉凶,举时以观其动静,则一体之变,由斯见矣。

夫应者,同志之象也;位者,爻所处之象也。

承乘者,逆顺之象也;远近者,险易之象也;内外者,出处之象也;初上者始终之象也。

是故虽远而可以动者,得其应也;虽险而可以处者,得其时也。

弱而不惧于敌者,得所据也;忧而不惧于乱者,得所附也;柔而不忧于断者,得所御也;虽后而敢为之先者,应其始也;物竞而独安于静者要其终也。

周易略例

周易略例

王弼明彖夫彖者,何也? 統論一卦之體,明其所由之主者也。

夫眾不能治眾,治眾者,至寡者也。

夫動不能制動,制天下之動者,貞夫一者也。

故眾之所以得咸存者,主必致一也;動之所以得咸運者,原必(無)二也。

物(無)妄然,必由其理。

統之有宗,會之有元, 故繁而不亂, 眾而不惑。

故六爻相錯,可舉一以明也; 剛柔相乘,可立主以定也。

是故雜物撰德, 辯是與非, 則非其中爻, 莫之備矣!故自統而尋之, 物雖眾, 則知可以執一御也;由本以觀之, 義雖博, 則知可以一名舉也。

故處璇璣以觀大運, 則天地之動未足怪也;據會要以觀方來, 則六合輻輳未足多也。

故舉卦之名, 義有主矣; 觀其彖辭, 則思過半矣!夫古今雖殊, 運國異容, 中之為用, 故未可遠也。

品制萬變, 宗主存焉; 彖之所尚, 斯為盛矣。

夫少者, 多之所貴也; 寡者, 眾之所宗也。

一卦五陽而一陰, 則一陰為之主矣;五陰而一陽, 則一陽為之主矣!夫陰之所求者陽也, 陽之所求者陰也。

陽苟一焉,五陰何得不同而歸之? 陰苟隻焉, 五陽何得不同而從之?故陰爻雖賤, 而為一卦之主者, 處其至少之地也。

或有遺爻而舉二體者, 卦體不由乎爻也。

繁而不憂亂,變而不憂惑, 約以存博, 簡以濟眾, 其唯彖乎!亂而不能惑,變而不能渝, 非天下之至賾, 其執能與於此乎!故觀彖以斯, 義可見矣。

夫爻者, 何也? 言乎變者也。

變者何也? 情偽之所為也。

夫情偽之動, 非數之所求也。

故合散屈伸, 與體相乖。

形躁好靜, 質柔愛剛, 體與情反, 質與願違。

巧歷不能定其算數, 聖明不能為之典要; 法制所不能齊,度量所不能均也。

為之乎豈在夫大哉! 陵三軍者,或懼於朝廷之儀; 暴威武者,或困於酒色之娛。

近不必比, 遠不必乖。

同聲相應, 高下不必均也; 同氣相求, 體質不必齊也。

召雲者龍, 命呂者律。

故二女相違, 而剛柔合體。

隆墀永歎, 遠壑必盈。

投戈散地, 則六親不能相保; 同舟而濟, 則吳越何患乎異心。

故苟識其情, 不憂乖遠; 苟明其趣, 不煩強武。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精品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精品

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3年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 文 试 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否则不给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这是明代诗美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对“古诗”美学特点的概括。

最初的“意象”是在“立象以尽意”中产生的。

它既不同于自然物理的“物象”概念,也不同于文学理论的“形象”概念,而是一个审美概念。

意象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因子,来自《易》。

“易”学作为中国文化学之一,被不断地张扬和传播着,“易”学已成为无所不包的大杂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因子,因其内核和推演方式,使得它具备了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胡适《先秦名学史》说:“‘意象’是古代圣人设想并且试图用各种活动、器物和制度来表现的理想形式。

”“象”的个体能够代表、规范、表征群体或无数的类似个体,于是“象”具备了“象征”性特征,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学象征,而不限于一般的技巧象征手段,以某种特定符号来表示普遍物相,应该视作后来文学美学“以小见大”说的文化张本及南朝梁代刘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论的审美渊源。

刘勰也是把文化意义上的“意象”导入审美学的第一人。

“意”“象”是一种联结体,合成为“意象”这一文化学范畴。

“象”是物象模拟体,“取象”不是终极,其功能是以“象”而尽“意”。

所谓“意”是对于事相及其关系的体认。

孔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这里对“象”的功能作出了说明。

“象”为了尽“意”,把握了“象”就能把握到对于事相及其关系的体认。

魏晋玄学的开创者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这样,“意”“象”之间就构成了关系,即体认和对象的统一体。

周易略例明象

周易略例明象

【原文】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着。

【注】1、象,是这篇文章的核心概念之一。

就卦而言,是指卦象;推而广之,是指一切可以名状的征兆。

《易传·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陆德明《经典释文》:“象,拟象也。

”2、意,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由卦象或任何物象所涌现出来的意义;另一层是圣人之意,也就是象和言的本原。

3、言,一是指卦辞或爻辞(狭义);一是指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言。

4、这里的“出”和“生”都有始,见,进的含义。

《说文·出部》:出,进也。

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出,显也。

《庄子·天地》:“至言不出。

”(成玄英疏)《说文·生部》:“生,进也。

象草木生出土上。

凡生之属皆从生。

”“夫象者,出意者也”就是指“象”绽现“意”。

5、“观”,《尔雅·释言》:“观、指,示也。

”刑邴疏:“观,指示也。

释曰‘示,谓呈见(现)于人也。

’”《说文·见部》:“观,谛视也。

”在这里“观象”就是体察“言”中所现-示的“象”,而“观意”就是体悟“象”中所所现-示的“意”。

【译】“象”是绽-现“意”的,“言”是明-示“象”的。

尽“意”的,没有比“象”更好;尽“象”的,没有比“言”更合适。

“言”由“象”所生,因此就可以循着“言”来体察“象”;“象”是由“意”所生,因此就可以循着“象”来体悟“意”。

“意”因“象”而能得以绽-现,“象”因“言”而能得以明-示。

【述】这里王弼初步界定了言、象、意的关系。

第一,应该看到,如果“出”和“生”的含义相同的话,王弼的象意关系是由矛盾的。

首先,他认为“夫象者,出意者也”,也就是“象”生“意”,即“象”在“意”前,可以说,这个“意”是经验的的总结;接着,他又说“象生于意”,就是“意”生“象”,即“意”在“象”前,可以说,这个“意”是先验的设定。

王弼是如何死的?王弼的生平简介及学术贡献

王弼是如何死的?王弼的生平简介及学术贡献

王弼是如何死的?王弼的生平简介及学术贡献本文导读: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 王弼曾任尚书郎。

少年有文名,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四部。

其中《老子指略》、《周易略例》是王弼对《老子》、《周易》所做的总体性分析的文章。

由于《道德经》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经注》曾是本书的唯一留传,直到1973年中国政府在马王堆发现《道德经》的原文为止。

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倡玄学清谈,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

王弼与钟会、何晏等人为友。

正始十年(249年)秋天,以疠疾亡,年仅24岁,遗下一妻一女。

人物生平王弼,出身官僚世家,其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号称“八俊”之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

据《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博物记》和《博物志·人名考》、《王弼别传》等记载,东汉末年大乱中,弼祖父王凯与其族弟王粲避乱荆州,依附刘表,刘表重粲之才。

欲以女妻之,而又嫌其形貌丑陋,非女婿才,将女嫁给王凯。

凯有风貌。

凯生子业,业生弼。

弼为刘表之曾外孙。

王粲于建安二十二年(217)从曹操征孙权,病死途中,而粲之二子又坐罪处死。

粲绝嗣后而以王业为继嗣。

王粲又成了王弼的继祖父。

王粲是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才学出众,少年成名。

十四岁至长安受到著名文学家、大学者蔡邕礼遇,即将家藏书籍文章万卷送给了王粲。

装载数车的书籍,后来全为王业所有。

这对王弼的成长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王弼的家庭祖风对王弼的成长也有重大影响。

其六世祖王龚,名高天下,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五世祖王畅为汉末“八俊”之一,官至司空,亦列“三公”;其父王业,官至谒者仆射,再加上继祖王粲的文学地位,都会对王弼成长产生极大的有利影响。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何晏曾叹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据何劭《王弼传》载,王弼十多岁时,即“好老氏,通辩能言”。

言 — 象 — 意系统的形成及其关系

言 — 象 — 意系统的形成及其关系

言—象—意系统的形成及其关系作者:王璇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32期摘要:言、象、意是中国美学理论的基本范畴,在中国美学史中有丰富的理论资源,特别是就它们关系的讨论,形成了很有价值的美学问题。

本文主要从几个代表性的人物的观点出发来讨论“言象意”系统的形成及其关系。

关键词:言;象;意言意关系的讨论最早在先秦时期,《周易·系辞》中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1“立象以尽意”的前提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只有具体的“象”才能表达“言”所不及之“意”。

可见“象”是对“言”的超越,是“言”与“意”的中介与载体,人们能够通过这一中介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

一、先秦道家的言意观言意关系在道家哲学的论述中更加深刻。

言能否尽意老庄和禅宗强调抛弃语言老子说:“希言自然。

”《老子·二十三章》2自然之道的本性是“希言”,甚至是“不言”。

大自然不以语言来显示,以自然浑朴的全美来显现。

老子反对的“言”不是演说和记载语言的文字符号,而是语言背后所包含的知識、概念。

3又如老子说:“道隐无名。

”《老子·四十一章》道拒绝以有形的形名言说自身,否定语言可以彰显本性,由此看来老子认为语言与本体是相背离的。

4还比如“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五十六章》、“正言若反”《老子·七十八章》等等,都显示出老子抛弃语言的无言之美。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论,在论述言意问题时指出:“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庄子·知北游》5“道不可言”,是由道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一言而有三,确立了不言之美作为美的本体的地位,确立了天地是不言之美的体现者,确立了以不言为美的判断标准。

周易略例(魏王弼着,附注、附序,精美排版校订)

周易略例(魏王弼着,附注、附序,精美排版校订)

周易略例(魏王弼着,附注、附序,精美排版校订)周易略例xx原夫两仪未位,神用藏于视听,一气化矣。

至赜隐乎名言,于是河龙负图,牺皇画卦,仰观俯察远物近身,入象穷天地之情,六位备柔之体。

言大道之妙有,一阴一阳。

论圣人之范围,显仁藏用。

寔三元之胎祖,鼓舞财成。

为万有之蓍龟,知来藏往。

是以孔子三绝,未臻枢奥;刘安九师,尚迷宗旨。

臣舞象之年,鼓箧鳣序,渔猎坟典,偏习《周易》,研究耽玩,无舍寸阴,是知卦之纪纲,周文王之方略矣。

象之吉凶,鲁仲尼之论备矣。

至如王辅嗣略例,大则揔一部之指归,小则明六爻之得失。

承乘逆顺之理,应变情伪之端,用有行藏,辞有险易。

观之者,可以经纬天地,探测鬼神,匡济邦家,推辟咎悔。

虽人非上圣,亦近代一贤。

臣谨依其文,辄为注解,虽不足敷弘《易》道,庶几有裨于教义,亦犹萤燐增辉于太阳,涓流助深于巨壑。

臣之志也,敢不上闻。

明彖夫《彖》者,何也(1)?统论一卦之体,xx所由之主者也(2)。

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3)。

夫动不能制动,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4)。

故众之所以得咸存者,主必致一也(5)。

动之所以得咸运者,原必无二也(6)。

(1)将释其义,故假设问端,而曰?何?。

(2)统论一卦功用之体。

(明,辩也。

)辩卦体功用?所由之主?,立主之义,义在一爻,明,辩也。

(3)万物是?众?,一是?寡?。

?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少以治之也。

(4)?天下之动?,动则不能自制,制其动者,贞之?一者?也。

老子曰:xx得一以为天下贞?。

然则一为君体。

君体合道动,是众由一制也。

制众归一,故静为躁君,安为动主。

(5)致犹归也。

众皆得存其存者,有必归于一。

故无心于存,皆得其存也。

(6)动所以运,运不已者,谓无二动。

故无心于动,而动不息也。

序物无妄然,必由其理(1)。

统之有宗,会之有元(2),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3)。

故六爻相错,可举一以明也(4)。

刚柔相乘,可立主以定也(5)。

是故杂物撰德(6),辩是与非(7),则非其中爻,xx矣(8)。

王弼易学周易略例详解卦略

王弼易学周易略例详解卦略

王弼易学周易略例详解卦略王弼在〈明爻通变〉与〈明卦适变通爻〉两篇中提出了“卦以存时,爻以示变”,以及“趋时”(趣时)的原则。

“吉凶有时,不可犯也。

动静有适,不可过也。

犯时之忌,罪不在大。

失其所适,过不在深。

”“趋时”有两层意义,一是可以理解为一般人所说的“趋吉避凶”,这也是通常大家利用周易问筮的目的,找出每卦的“时”,也相当于找到了趋吉避凶的密码。

二是用于周易经文的解读上,只要找到每一卦的“时”,就可推理出六爻因时的变化。

趋时原则也可以说是影响六爻吉凶最大的一条法则。

诸如“六位时乘”、比应、远应、当位失位、“中”等吉凶法则,在“时”的原则之下,全部都要重新洗牌。

例如,“比复好先,干壮恶首。

明夷务闇,丰尚光大”,比卦和复卦以能够得先机者为吉,所以比卦初九与九五虽无任何吉应,但能够“有它吉”,而复卦初九与六二之为吉,上六为“迷复凶”,这都可以用比复两卦所藏的“时”,也就是“先机”的原则来推理。

反之,干壮恶首,诸如乾卦与大壮卦这类阳气充足的阳刚之卦,就不是以取得先机为宜了,乾卦的“时”在于能够“时乘六龙”,与时俱进,大壮则是以能够贞静为吉。

但六十四卦个别所藏的是什么“时”?王弼《周易略例》除了在〈明卦适变通爻〉中“比复好先,干壮恶首。

明夷务闇,丰尚光大”提到几卦之外,另有〈卦略〉篇提出了十一卦,说明这些卦所藏的“时”。

我们将逐卦来探索。

【卦例原文】屯此一卦,皆阴爻求阳也。

屯难之世,弱者不能自济,必依于彊,民思其主之时也。

故阴爻皆先求阳,不召自往;马虽班如,而犹不废;不得其主,无所冯也。

初体阳爻,处首居下,应民所求,合其所望,故大得民也。

阅读详解蒙此一卦,阴爻亦先求阳。

夫阴昧而阳明,阴困童蒙,阳能发之。

凡不识者求问识者,识者不求所告;暗者求明,明者不咨于暗。

故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也。

故六三先唱,则犯于为女。

四远于阳,则困蒙吝;初比于阳,则发蒙也。

阅读详解履杂卦曰:“履,不处也。

”又曰:“履者,礼也。

”谦以制礼,阳处阴位,谦也。

王弼《周易略例·明彖》的原则

王弼《周易略例·明彖》的原则

王弼《周易略例·明彖》的原则王弼《周易略例明彖》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古典文著,其中论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王弼对周易的解读,提供了关于周易修行、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独特见解,也是研究周易理论的重要参考书。

王弼《周易略例明彖》的解读,从道家的玄学观念出发,以般若、调养、祝融、游易为枢纽,把易学的内涵发挥到淋漓尽致,展现了古人智慧的深刻思考。

王弼对道家学说这种思想精神的复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研究周易理论心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王弼《周易略例明彖》的核心贡献。

其中,王弼提出“般若把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划分为三类”的观点,它认为三类卦的存在源于古代中国的玄学思想,也就是道家的“三类卦”思想,分别是乾、坤、阳、阴、至善、至恶。

该概念的根源在于,“坤”代表的是“空”的概念,它的存在源于古代中国的玄学思想,即道家“调养”思想,而“乾”代表的是“活力”的概念,它的实质是道家“般若”思想。

此外,“阳”代表的是“福”的概念,它的根源是道家“祝融”思想,而“阴”代表的是“灾”的概念,它的实质是道家“游易”思想。

这六十四卦在王弼看来,就是六十四种缘起,也就是六十四种解读。

由此可见,王弼认为,运用周易来做事,必然需要历史的灵魂,深谋大略的思维,而不是一味的盲目奉行。

依据王弼的解读,六十四卦也可以用更多的组合形式来解读,比如“乾阴离”,这里的“乾”代表的是“活力”的概念,“阴”代表的是“灾”的概念,而“离”则代表的是“归还灵气”的概念,从而实现“增进福气”。

这样一来,玄学思想和周易思想得以糅合,两者相融,成就了王弼《周易略例明彖》的独特风貌,也为研究周易理论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研究周易的最终目的,就是识破暗含在六十四卦之内的真谛,把握其实质,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排除无效的干扰,实现有效的功能。

王弼认为,把六十四卦解读为三类,可以把前期的细节理解融入宏观整体中,形成一种完整的理论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周易。

周易略例

周易略例

周易略例王弼明彖夫彖者,何也? 統論一卦之體,明其所由之主者也。

夫眾不能治眾,治眾者,至寡者也。

夫動不能制動,制天下之動者,貞夫一者也。

故眾之所以得咸存者,主必致一也;動之所以得咸運者,原必(無)二也。

物(無)妄然,必由其理。

統之有宗,會之有元, 故繁而不亂, 眾而不惑。

故六爻相錯,可舉一以明也; 剛柔相乘,可立主以定也。

是故雜物撰德, 辯是與非, 則非其中爻, 莫之備矣!故自統而尋之, 物雖眾, 則知可以執一御也; 由本以觀之,義雖博, 則知可以一名舉也。

故處璇璣以觀大運,則天地之動未足怪也; 據會要以觀方來, 則六合輻輳未足多也。

故舉卦之名, 義有主矣; 觀其彖辭, 則思過半矣!夫古今雖殊, 運國異容, 中之為用, 故未可遠也。

品制萬變, 宗主存焉; 彖之所尚, 斯為盛矣。

夫少者, 多之所貴也; 寡者, 眾之所宗也。

一卦五陽而一陰, 則一陰為之主矣; 五陰而一陽, 則一陽為之主矣!夫陰之所求者陽也, 陽之所求者陰也。

陽苟一焉,五陰何得不同而歸之? 陰苟隻焉, 五陽何得不同而從之?故陰爻雖賤, 而為一卦之主者, 處其至少之地也。

或有遺爻而舉二體者, 卦體不由乎爻也。

繁而不憂亂,變而不憂惑, 約以存博, 簡以濟眾, 其唯彖乎! 亂而不能惑,變而不能渝, 非天下之至賾, 其執能與於此乎!故觀彖以斯, 義可見矣。

明爻通變夫爻者, 何也? 言乎變者也。

變者何也? 情偽之所為也。

夫情偽之動, 非數之所求也; 故合散屈伸, 與體相乖。

形躁好靜, 質柔愛剛, 體與情反, 質與願違。

巧歷不能定其算數, 聖明不能為之典要; 法制所不能齊,度量所不能均也。

為之乎豈在夫大哉! 陵三軍者,或懼於朝廷之儀; 暴威武者, 或困於酒色之娛。

近不必比,遠不必乖。

同聲相應, 高下不必均也; 同氣相求, 體質不必齊也。

召雲者龍, 命呂者律。

故二女相違, 而剛柔合體。

隆墀永歎, 遠壑必盈。

投戈散地, 則六親不能相保;同舟而濟, 則吳越何患乎異心。

明彖_《周易略例》明彖_易经_易部

明彖_《周易略例》明彖_易经_易部

明彖_《周易略例》明彖_易经_易部夫《彖》者,何也(1)?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2)。

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3)。

夫动不能制动,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4)。

故众之所以得咸存者,主必致一也(5)。

动之所以得咸运者,原必无二也(6)。

(1)将释其义,故假设问端,而曰“何”。

(2)统论一卦功用之体。

(明,辩也。

)辩卦体功用“所由之主”,立主之义,义在一爻,明,辩也。

(3)万物是“众”,一是“寡”。

“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少以治之也。

(4)“天下之动”,动则不能自制,制其动者,贞之“一者”也。

老子曰:“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

然则一为君体。

君体合道动,是众由一制也。

制众归一,故静为躁君,安为动主。

(5)致犹归也。

众皆得存其存者,有必归于一。

故无心于存,皆得其存也。

(6)动所以运,运不已者,谓无二动。

故无心于动,而动不息也。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1)。

统之有宗,会之有元(2),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3)。

故六爻相错,可举一以明也(4)。

刚柔相乘,可立主以定也(5)。

是故杂物撰德(6),辩是与非(7),则非其中爻,莫之备矣(8)。

故处统而寻之,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御也(9)。

由本以观之,义虽博,则知可以一名举也(10)。

故处璇玑以观大运,则天地之动未足怪也。

据会要以观方来,则六合辐凑未足多也(11)。

故举卦之名,义有主矣。

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12)!夫古今虽殊,军国异容,中之为用,故未可远也(13)。

品制万变,宗主存焉。

《彖》之所尚,斯为盛矣(14)!(1)物,众也,妄,虚妄也。

天下之众皆“无妄”,无妄之理,必由君主统之也。

(2)统领之以宗主,会合之以元首。

(3)统之有宗主,虽繁而不乱;会之以元首,虽众而不惑。

(4)错,杂也。

六爻或阴或阳,错杂交乱,举贞一之主以明其用。

(5)六爻有刚有柔,或乘或据,有逆有顺,“可立主以定”之。

(6)撰,数也。

杂,聚也。

聚其物体,数其德行。

(7)辩,明也。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朴素”观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朴素”观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朴素”观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是一门长期被忽略的学科,关于它的系统研究,真正兴起应始于80年代,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因此,作为一名涉足未深、学识浅薄、文笔拙劣的大学生,要完成它,我感觉很吃力。

但不论如何,我还是坚持做了下去。

这毕竟是我努力完成的一个“作品”,敝帚自珍嘛,是好是坏,任各位评说吧。

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是对已有文学作品的评论、解释、考证和裁判,是接受主体将阅读体验与理性思考、将审美感悟与价值评判融为一体的深度直觉活动和知识再创造过程,是讲究学理的客观分析和公正评价,是既褒奖优长、也披露拙劣,给人以灵性开导的一门学科。

它不是好多人理解的给文章“找缺点”、“找毛病”。

而文学理论,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所获得的一种原理,即批评的理论,它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对文学构思、创作、接受都有指导作用的文学原则、原理。

我的这篇文章,严格来说,应属文学批评研究的领域,而我想通过对古代文学批评中的“朴素”观作一个历时性的纵向梳理、分析和评判,归纳出其发展规律,引伸出对现代文学创作和接受有一定启迪和指引作用的文学理论,因此,就把文章的题目定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朴素’观”。

中国古代文论,形式各样,呈多元化的状态,有些属于哲学范畴,有些属于美学,有些纯粹就是诗歌等文学样式,体系性不强。

可以是片断式的感悟评点,如孔子“绘事后素”说,庄子的“法天贵真”说;可以是史书中专设的文典记录,如《汉书·艺文志》;可以是作家以诗论诗的文学作品,如杜甫《戏为六绝句》,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可以是书信、文章的序跋或笺评,如曹植《与杨德祖书》,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金人瑞《读第五才子书法》;可以是针对文学功能、创作构思、文体特征等专题而发表的专论,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可以是随笔式的诗话、词话和曲话,如严羽《沧浪诗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李调元《雨村曲话》等。

明爻通变_《周易略例》明爻通变_易经_易部

明爻通变_《周易略例》明爻通变_易经_易部

明爻通变_《周易略例》明爻通变_易经_易部夫爻者,何也(1)?言乎变者也(2)。

变者何也?情伪之所为也(3)。

夫情伪之动,非数之所求也(4)。

故合散屈伸,与体相乖(5)。

形躁好静,质柔爱刚,何与情反,质与愿违(6)。

巧历不能定其算数,圣明不能为之典要(7),法制所不能齐,度量所不能均也(8)。

为之乎岂在乎大哉(9)!陵三军者,或惧于朝廷之仪,暴威武者,或困于酒色之娱(10)。

(1)将释其义,假设问辞。

(2)爻者,效也。

物刚效刚,物柔效柔,遇物而变,动有所之,故云“言乎变者也”。

(3)变之所生,生于情伪。

情伪所适,巧诈多端,故云“情伪之所为也”。

(4)情欲伪动,数莫能求。

(5)物之为体,或性同行乖,情貌相违,同归殊途,一致百虑。

故《萃》卦六二:“引吉,无咎”。

萃之为体,贵相从就,六二志在静退,不欲相就。

人之多辟,己独取正,其体虽合,志则不同,故曰“合散”。

《乾》之初九:“潜龙,勿用”。

初九身虽潜屈,情无忧闷,其志则申,故曰:“屈伸”。

(6)至如风虎、云龙,啸吟相感,物之体性,形愿相从。

此则情体乖违,质愿相反。

故《归妹》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四体是震,是形躁也。

愆期待时,是好静也。

《履》卦六三:“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兑》体是阴,是质柔也。

志怀刚武,为于大君,是爱刚也。

(7)万物之情,动变多端,虽复“巧历”“圣明”,不能定算其数,制典法、立要会也。

(8)虽复“法制”“度量”,不能均齐诈伪长短。

(9)情有巧伪,变动相乖,不在于大,而圣明巧历,尚测不知,“岂在乎大哉”!(10)“陵三军”,“暴威武”,视死如归,若献酬、揖让,汗成霡霂。

此皆体质刚猛,惧在微小。

故《大畜》初九:“有厉,利已”。

九二:“舆说辐。

”虽复刚健,怯于柔弱也。

近不必比,远不必乖(1)。

同声相应,高下不必均也。

同气相求,体质不必齐也(2)。

召云者龙,命吕者律(3)。

故二女相违,而刚柔合体(4)。

隆墀永叹,远壑必盈(5)。

投戈散地,则六亲不能相保(6)。

周易略例明象上课讲义

周易略例明象上课讲义

【原文】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注】1、象,是这篇文章的核心概念之一。

就卦而言,是指卦象;推而广之,是指一切可以名状的征兆。

《易传·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陆德明《经典释文》:“象,拟象也。

”2、意,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由卦象或任何物象所涌现出来的意义;另一层是圣人之意,也就是象和言的本原。

3、言,一是指卦辞或爻辞(狭义);一是指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言。

4、这里的“出”和“生”都有始,见,进的含义。

《说文·出部》:出,进也。

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出,显也。

《庄子·天地》:“至言不出。

”(成玄英疏)《说文·生部》:“生,进也。

象草木生出土上。

凡生之属皆从生。

”“夫象者,出意者也”就是指“象”绽现“意”。

5、“观”,《尔雅·释言》:“观、指,示也。

”刑邴疏:“观,指示也。

释曰‘示,谓呈见(现)于人也。

’”《说文·见部》:“观,谛视也。

”在这里“观象”就是体察“言”中所现-示的“象”,而“观意”就是体悟“象”中所所现-示的“意”。

【译】“象”是绽-现“意”的,“言”是明-示“象”的。

尽“意”的,没有比“象”更好;尽“象”的,没有比“言”更合适。

“言”由“象”所生,因此就可以循着“言”来体察“象”;“象”是由“意”所生,因此就可以循着“象”来体悟“意”。

“意”因“象”而能得以绽-现,“象”因“言”而能得以明-示。

【述】这里王弼初步界定了言、象、意的关系。

第一,应该看到,如果“出”和“生”的含义相同的话,王弼的象意关系是由矛盾的。

首先,他认为“夫象者,出意者也”,也就是“象”生“意”,即“象”在“意”前,可以说,这个“意”是经验的的总结;接着,他又说“象生于意”,就是“意”生“象”,即“意”在“象”前,可以说,这个“意”是先验的设定。

周易略例明象译文

周易略例明象译文

《周易略例·明象》是《周易》的一个篇章,主要讨论了《周易》中的象征和意象。

下面是我对《明象》的译文。

《明象》篇主要阐述了《周易》中“象”的含义和作用。

在《周易》中,“象”是指具有象征意义的卦象,是用来表达事物、道理或情感的符号。

这些卦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可以传达一定的信息,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世界。

首先,《明象》篇强调了“象”的重要性。

《周易》中的“象”是用来表达事物、道理或情感的符号,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象”,人们可以领悟到其中的深刻含义,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其次,《明象》篇阐述了“象”的多样性。

《周易》中的卦象种类繁多,包括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

这些卦象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可以表达不同的信息。

同时,《明象》篇还强调了“象”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每个卦象都可以表达多个事物或现象,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接下来,《明象》篇讨论了“象”的推理和演绎。

《周易》中的“象”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规则。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象”,人们可以推断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指导自己的决策。

同时,《明象》篇还强调了“象”的演绎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一些具体的“象”,推导出一些普遍性的规律和原则。

最后,《明象》篇强调了“象”的应用价值。

《周易》中的“象”不仅可以用来解释世界,还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象”,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同时,《明象》篇还强调了“象”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认为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思想、信仰和生活方式都有深远的影响。

总之,《明象》篇主要阐述了《周易》中“象”的含义和作用,强调了“象”在认识和理解世界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象”,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王弼易学周易略例详解:明象

王弼易学周易略例详解:明象

王弼易学周易略例详解:明象【王弼易学】周易略例详解系列文章:明彖篇〈明爻通变〉与〈明卦适变通爻〉明象篇〈辩位〉谈到王弼易学,大家联想到的无非就是“义理易”,直觉王弼是完全舍弃“象”(卦象)而只谈义理。

而〈明象〉篇也似乎是这个观点的最佳注解。

〈明象〉篇的主旨在于阐释“得意忘象”的治学方法,“象”具体而言就是汉易喜欢谈的象数之象。

该篇对于汉易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但也因此最为后世汉易及象数派支持者所诟病。

“得意忘象”的说法大致如此:经文的意思(意)是透过卦象(象)来表现,然后再以经文(言)来传达。

所以认识经文本意的方式,是透过解读经文(言)来了解卦象(象),再借由卦象来理解意思(意)。

既然目的是要了解经文的本意(得意),在“得意”之后,作为理解之媒介的卦象和经文,也都可以忘记或忽略,不用太斤斤计较。

反之,如果我们一直斤斤计较于经文和卦象而走不出来,那就是还没理解到经文的本意。

严格来说,一般评论认为王弼舍弃或扫除“象”是不正确的。

因为“忘”并不等于舍弃、不要。

忘是一种功夫也是一种境界,在达到此境界之前还是必需先得到象,先得到言。

王弼的正确意思应该是要学者弄清楚学易的目的,是要了解经文本意,这才是“根本”,不要拘执末节的“象”上,迷路而不知返。

这也是王弼《老子指略》一文中所提出的“崇本息末”观念,〈明象〉一文显然充份利用了这样的思维方法,以意为象之本,象为意之末。

象又是言之本,言为象之末。

在“象”、“言”上走不出来就是王弼老学中所说的舍本逐末。

事实上王弼学中也讲“象”。

如果王弼真的有舍弃“象”,舍弃的也只是汉易那种琐碎而旁杂不经的象,所谓“案文责卦,有马无干,则伪说滋漫”以及“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这样的卦象。

至于王弼所讲的“象”,则是他认为比较具条理与逻辑的爻象。

广义的卦象包括了六画卦(六十四卦)、三画卦(八卦),以及阴阳爻象。

从《左传》、《国语》,以及十翼等古籍来看,古代在解释卦象的方法主要有上下二体、互体,这些取象法主要是采取了八卦的卦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
言着。

【注】1、象,是这篇文章的核心概念之一。

就卦而言,是指卦象;推而广之,是指一切可以名状的征兆。

《易传·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陆德明《经典释文》:“象,拟象也。

”2、意,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由卦象或任何物象所涌现出来的意义;另一层是圣人之意,也就是象和言的本原。

3、言,一是指卦辞或爻辞(狭义);一是指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言。

4、这里的“出”和“生”都有始,见,进的含义。

《说文·出部》:出,进也。

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出,显也。

《庄子·天地》:“至言不出。

”(成玄英疏)《说文·生部》:“生,进也。

象草木生出土上。

凡生之属皆从生。

”“夫象者,出意者也”就是指“象”绽现“意”。

5、“观”,《尔雅·释言》:“观、指,示也。

”刑邴疏:“观,指示也。

释曰‘示,谓呈见(现)于人也。

’”《说文·见部》:“观,谛视也。

”在这里“观象”就是体察“言”中所现-示的“象”,而“观意”就是体悟“象”中所所现-示的“意”。

【译】“象”是绽-现“意”的,“言”是明-示“象”的。

尽“意”的,没有比“象”更好;尽“象”的,没有比“言”更合适。

“言”由“象”所生,因此就可以循着“言”来体察“象”;“象”是由“意”所生,因此就可以循着“象”来体悟“意”。

“意”因“象”而能得以绽-现,“象”因“言”而能得以明-示。

【述】这里王弼初步界定了言、象、意的关系。

第一,应该看到,如果“出”和“生”的含义相同的话,王弼的象意关系是由矛盾的。

首先,他认为“夫象者,出意者也”,也就是“象”生“意”,即“象”在“意”前,可以说,这个“意”是经验的的总结;接着,他又说“象生于意”,就是“意”生“象”,即“意”在“象”前,可以说,这个“意”是先验的设定。

这样,在王弼这里,到底是“象”生“意”,还是“意”生“象”呢到底“意”是经验的总结,还是先验的设定我个人认为王弼在这里用的“出”和“生”并不表示谁生谁或谁先谁后的意义,而是指一种共在的关系。

也就是说,这里的“象”和“意”是这样得关系:“象”在“意”中绽-现,“意”在“象”中明-示。

第二,王弼明确表示“意”是可以尽的。

他说:“尽意莫若象”“意以象尽”。

这就是说通过“观象”就可以致意,达意,尽意。

这是因为意和象是一种共在关系。

【原文】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

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

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

【注】1、“忘”,在这里是不执着。

古“忘”和“亡”通用。

《说文·心部》:“忘,不识也。

从心,从亡。

亡亦声。

”又《说文》:“亡,逃也。

”也就是说,“忘”指的是主体人(此在)之思的意向性不是在“言”或“象”,而是在“意”。

这里的“忘言”“忘象”不是抛弃“言”或抛弃“象”,而是不执着于“言”或“象”。

2、王弼的蹄、筌之喻来自《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译】因此,“言”就是在于明-示“象”的,得到“象”就不能执着于“言”;“象”就是在于绽-现“意”的,得到“意”就不能执着于“象”。

这就像“蹄”是用来猎捕兔子的,得到兔子就不能仅仅执着于“蹄”;“筌”是用来捕捞鱼的,得到鱼就不能仅仅执着于“筌”。

这样,“言”就是“象”的“蹄”;“象”就是“意”的“筌”。

因此,“言”存,就是没有得“象”;“象”存就是没有达“意”。

【述】在这部分王弼进一步阐述他的“言-象-意”的关系,并发展了庄子的言意观念,提出了“忘言”“忘象”的重要思想,从而是言意关系的认识又深入了一层。

这里需要注意几个问题:①“得象”与“尽象”、“得意”与“尽意”是一样的吗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

“尽象”就是“象”得以完全明-示,“得象”就是“象”得到明-示,它们最起码在程度上是有所不同的。

同样,“尽意”就是“意”得以完全绽-现,而“得意”就是“意”得到绽-现。

②“得象”与“忘言”、“得意”与“忘象”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吗我认为王弼在这里不应该是指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而是只有“忘言”才能“得象”,因为“言”是明-示“象”的,若执着于“言”,就会蔽于“言”而不知“象”;同样,若执着于“象”,就会蔽于“象”而不知“意”。

③意得而象忘,不是指得到“意”而把“象”抛弃,而是指思之意向性在于“意”而不在“象”。

【原文】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

⑴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

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伪,而画可忘也。


【注】⑴邢璹曰:“未得象者存言,言则非象;未得意者存象,象则非意。

”这里对言象意作了明确的区分,虽然“象”是由“意”所生,但“象”并不是“意”;虽“言”是由“象”所生,但“言”并不是“象”。

⑵语出《易传·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译】“象”是由“意”所生,并因“意”而存,但所存之“象”并非是“象”之本身;“言”是由“象”所生,并因“象”而存,但所存之“言”并非是“言”之本身。

然而,不执着于“象”就是达“意”,不执着于“言”就是得“象”。

达“意”就在于不执着于“象”,得“象”就在于不执着于“言”。

因此,(圣人)通过明-示“象”来绽—现“意”,“意”绽-现就可以不执着于“象”;重叠八卦而成六十四卦来极尽事物的情实,事物情实尽了就可以不执着于卦象了!
【述】王弼在这里揭示了“言-象-意”之间的深刻矛盾:言存则象未着,象存则意未尽也。

然而,无言则无以着象,无象则无以尽意;且象生言,意生象。

是故,所存之言非其言也,所存之象非其象也。

故忘言而言存,言存而象着;忘象而象存,象存而意尽。

【原文】是故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徵①。

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苟在顺,何必牛乎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而或②者定马于乾,案文责卦,有马无乾,则伪说滋漫,难可纪③矣。

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

一失其原,巧愈弥甚。

纵复或值,而义无所取。

盖存象忘意之由也。

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

【注】①触,逢也,动也。

《说文角部》:“触,抵也。

”《易传系辞上》:“触类而长之。

”焦循章句释触为进也,虞翻解为动也。

类,谓事类。

《易传系
辞下》“于稽其类”(孔颖达疏)《说文犬部》:“类,种类相似,以犬为甚。

”类的最初含义是指犬的相似,后引申为相似的事物。

徵,信也,验也。

②或,惑之假借,迷惑。

③纪,纲纪,要领。

【译】因此,触逢事类可以为物象,集合物宜可以相为徵验。

如果物宜合于刚健,就不必拘泥于具体的马之象;若事类合于柔顺,就不必拘泥于具体的牛之象。

爻辞如果合于柔顺,就不必拘泥于坤为牛之象;物宜如果应合刚健,就不必执着于乾为马之象。

然而,惑罔之人执着于把乾确定为马,按照文字来责求卦意(按图索骥!),仅仅看到马之象而没有乾之卦意,这就造成虚假之说蔓延滋长,无法抓住卦意之要领。

(这样,为了牵强附会解释卦意,就引入了互体之说。

)互体之说不能使卦意圆融,于是就引入了卦变之说;卦变又不能使卦意圆融,就推用五行之说。

一旦失去了卦之原意,各种虚巧之说就离卦意愈来愈远!纵然偶尔有合于卦意之说,但从整体上说没有可取之处。

这些都是因为“存象忘意”的缘故啊!不执着于卦象而索求卦意,那么卦意就能绽-现了。

【述】在这段话中,王弼就是通过对《易》中健、顺之意的理解来具体说明“言-象-意”的关系,指出执着于言或执着于象就会对《易》曲解或牵强附会的理解,就不能全面把握《易》之理,领会《易》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