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江苏省句容市行香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三峡》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十九课《三峡》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三峡》江苏省淮安市凌桥中学李翠 223000【教材简解】《三峡》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文章。
第四单元专题为“多彩四季”,目的让学生欣赏四季美景。
本文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
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
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是令人赞叹。
【目标预设】本文初步分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重在预习指导,要求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并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二课时以读为主,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理解文章的美和写作的妙处。
据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二、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的美。
三、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重点句子的翻译。
2、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3、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掌握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设计理念】文言文教学应首先注重朗读,朗读教学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它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通过朗读,传情达意;通过朗读,训练语音、语速、音量。
朗读又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的手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积极朗读文章的美。
当然,《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故此拟采用讨论法教学,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他们在交流、启发、争议、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2016年秋季版江苏输容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9三峡练习2苏教版 精品
三峡一、默一默1. 注音:阙( quē)曦( xī)襄( xiāng )溯(sù)山献( yǎn )漱( shù)素湍(tuān) 属(zhǔ)引凄异2. 解释加粗词语:虽.乘奔.御风(即使)(奔驰的快马)不以.疾也(不如)良.多趣味(的确,实在)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早晨)二、读一读山:长、七百里多,连山,无阙处高,隐天蔽日水:夏水:凶险;沿溯阻绝迅疾;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清澈,仰视----俯视秋季:林寒涧肃三、想一想1.读课文,译《三峡》。
要求:文从字顺。
(借助词典、课本注释和相关资料,翻译全文。
小组共同解决疑问,师适当指导。
)2.讲练结合。
(1)一词多义:自:自(在)三峡七百里中/自(如果)非亭午夜分。
绝:沿溯阻绝(断)/绝(极)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消失)(2)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作名,指奔驰的快马。
素湍绿潭。
湍:形作名,指急流的水。
回清倒影。
清:形作名,指清波。
每至晴初霜旦。
霜:名作动,指结霜、降霜。
3、合作探究(1)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山、水(2)请分别从文中找出文中写山和水的句子,并分别概括他们的特点。
山: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特点:长多陡高峻水:夏: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特点:凶险迅疾特点:摇曳多姿,美丽清幽秋: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嘯,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特点:悲寂凄凉4、讨论: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景物的?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5、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四、练一练1.描写三峡连山之密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9三峡教学案苏教版
三峡基本目标:1.背诵并默写全文。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疏通文意。
提升目标: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教学时数:二课时一、导入二、默一默略无quē()处重岩叠zhàng()xī()月沿sù()阻绝飞shù()其间属.()引凄异三、读一读(1)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句读。
指导朗读:读出节奏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沿//溯/阻绝。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5、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四、想一想1.文章描绘了三峡的哪些景物?运用哪些手法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结合语句具体分析。
手法:(具体分析)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2、动静结合。
静景:山动景:水3、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五、练一练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阙叠嶂曦襄沿溯奔御湍漱肃属引2.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六、课后作业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回答问题(13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 三峡教学案 苏教版
三峡基本目标:1.背诵并默写全文。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疏通文意。
提升目标: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教学时数:二课时一、导入二、默一默略无quē()处重岩叠zhàng()xī()月沿sù()阻绝飞shù()其间属.()引凄异三、读一读(1)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句读。
指导朗读:读出节奏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沿//溯/阻绝。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5、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四、想一想1.文章描绘了三峡的哪些景物?运用哪些手法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结合语句具体分析。
手法:(具体分析)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2、动静结合。
静景:山动景:水3、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五、练一练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阙叠嶂曦襄沿溯奔御湍漱肃属引2.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六、课后作业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回答问题(13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三峡》说课稿苏教版
《三峡》说课稿一、教材的处理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旨在通过对它们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引起学生学习古代散文和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取得的辉煌成就。
感受古代诗文的美;激起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
本文在第二个文言诗文单元学生通过上一个单元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词汇的积累,掌握了简单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
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
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是令人赞叹。
我的教学设想是,把本文的教学分1.5个课时来完成,前半个课时重在预习指导,要求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达到理解全文的基本内容的目的。
第二课时以读为主,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理解文章的美和写作的妙处。
本说案说的是这一课时。
2.教学目标:①、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②、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的美。
③、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
3.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三峡的美和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上,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等方法进行教学。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与情绪。
如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峡的美丽的风光,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直观形象的板书等等,以此帮助学生理解,使之进入情境,进而领会文章的美。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三峡》教案 苏教版
《三峡》《三峡》这篇文言文的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废止“字字讲解,句句对译”的串讲,代之以学生自读,辅以教师指导、学生讨论的教读方法,使学生悟得阅读文言文的门径。
教读,就是教学生读。
教,是教师指导作用的体现;读,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
通过教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受;文言词句的教学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服务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并在课文内容的串讲下,如珠之在线,活而不乱,使整个教学过程带有语言、思维训练的特征。
【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读生字,熟练朗读课文并能当堂背诵课文;2、正确解释关键词语,句子;3、描述三峡壮美的景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2、具有一定的文字组合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联词成句,创造新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教学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一、导入激趣:师: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在国外,一个外国朋友曾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答案是‘三峡’。
”三峡为何有这样大的魅力呢?生:(各抒己见,以达到资源的共享。
)(三峡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师:早在1500年前,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对三峡的风光作了精彩的描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短文《三峡》。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如:郦巘阙溯属2、听录音,从整体把握课文。
3、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9三峡教案苏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9三峡教案苏教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读生字,熟练朗读课文。
2.描述三峡壮美的景色。
(重点)3.体会文章结构安排的巧妙之处。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同学们抢答一个问题,中国第一大江是?(学生答:长江。
)那么,浩瀚的长江水流湍急,危崖壁立,景色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三峡。
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去游览被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的三峡。
(播放三峡风光视频)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墨客的灵感,其中一位就是老师特意为大家请来的导游,他就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
现在,我们就跟着郦道元老先生开始我们今天的三峡之旅。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地理学家、散文家。
任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
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所撰《水经注》40卷,是对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做的注释。
2.了解出处《三峡》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江水》中的一段。
《水经》原是魏晋时人所著的一部地理书,郦道元嫌其过于简略,他旁征博引为之作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名《水经注》。
郦道元参考了许多古代的史地著述,同时利用他做冀州、鲁阳、颍州、荆州等地方官之便,对中原水利系统曾做过大量勘察。
他对于我国中部地区130多条河以及1200多条水道,都有调查研究。
这部书兼有科学、文学两重性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典故、神话传说等。
它是我国古代水利地理学的一部重要文献,它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3.朗读课文,解决重点字音。
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 至于夏水襄陵(xiāng)沿溯阻绝(sù) 素湍绿潭(tuān)飞漱其间(shù) 绝·多生怪柏(yǎn)属引凄异(zhǔ) 哀转久绝(zhuǎn)虽乘奔御风(yù) 林寒涧肃(jiàn)常有高猿(yuán)长啸(xiào)4.解释重点词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三峡》备课资料 苏教版
《三峡》备课笔记一、课文悟读节选自《水经注·江水》的《三峡》一文历来被视为描绘三峡奇观的名篇,专家学者亦多将作者如何描绘三峡美景作为赏析的重点。
教参在课文说明中更是开门见山地强调:“《三峡》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壮丽景色。
”笔者以为,这多少有些悖逆作者的本意。
作为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固然有不少对大自然旖旎风光的专笔描述,但其重点则是放在与“水”紧密相关之处,这是《水经注》与其他山水游记重要区别之所在。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仅用了不到1/4的篇幅直接勾勒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却以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
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空灵肃杀。
在夏水一节,作者重点突出的是“沿溯阻绝”造成的水“疾”,并未描绘自然景色。
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
总之,全篇文章是122"水”为纲。
因此,准确地说,《三峡》是一篇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带来沿江的壮丽景色的散文。
二、亮点探究1.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对这些美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这样叙写有何用意?探究学习:作者重点写山势,突出其“连”而“高”的特点,为下文写长江的水势和江水给两岸带来的四季景色作了铺垫。
正因为山势高峻,才使得夏季水势险恶,“沿溯阻绝”;正因为“重岩叠嶂”,才会出现“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奇景;正因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且难见“曦月”,才能使人在秋日倍感“林寒涧肃”,十分凄清。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三峡,重在写“水”。
2.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探究学习: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三峡》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三峡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体会文章在写景中阐发的原理。
学习重点写景中所阐发的哲理处一自主学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湍()涧()曦()()啸()溯()漱()嶂()襄()奔()属()2.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在某某市和某某某某之间。
作者,字,(朝代)学家。
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
③故渔者歌曰:“,。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绝多生怪柏()()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⑥猿鸣三声泪沾裳()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⑧自三峡七百里中()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②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今义:5.解释下列词句:①重岩叠嶂:②素湍绿潭:③清荣峻茂:④林寒涧肃:⑤晴初霜旦: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二、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②嶂③蔽④曦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
(试用两个字概括)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疏通文意。
2. 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重点】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疏通文意。
【学习难点】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一、默一默
1.生字词
略无quē()处重岩叠zhàng()xī()月沿sù()阻绝飞shù()其间属.()引凄异
二、读一读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三、想一想
1. 文章描绘了三峡的哪些景物?运用哪些手法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结合语句具体分析。
2. 为什么作者写水不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顺序写?
四、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阙叠嶂曦襄沿
溯奔御湍
漱肃属引
2.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五、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回答问题(13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
①沿溯阻绝。
绝:②或王命急宣。
或:
③不以疾也。
疾: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悉: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3.[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4.[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