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和自感现象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互感和自感》教案

《互感和自感》教案

第六节互感和自感一、教材分析:互感和自感都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特例,所以在本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电磁感应现象自己完成互感和自感现象的分析,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互感和自感现象,了解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

(2)知道自感现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自感系数,了解它的单位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共性中发掘新的个性,从发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有关电磁感应得规律,提出自感现象,并推出关于自感的规律。

会用自感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了解自感现象的利弊以及对它们的防止和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自感现象及自感系数。

难点:自感现象的产生原因分析,通、断电自感的演示实验中现象解释。

四、教学用具:通、断电自感演示装置,电池四节(带电池盒)导线若干。

五、教学过程:电路之间。

线圈之间,而且可以发生于任何两个相互靠近的电路之间。

问题情景:(互感中的能量)另一电路中能量从哪儿来的?小结:互感现象可以把能量从一个电路传到另一个电路。

3、互感的应用和防止:见课本。

二、自感现象1、问题情景:由电流的磁效应可知,线圈通电后周围就有磁场产生,电流变化,则磁场也变化,那么对于这个线圈自身来说穿过它的磁通量在此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

是否此时也发生了电磁感应现象呢?我们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2、演示实验:实验1 出示自感演示器,通电自感。

提出问题:闭合S瞬间,会有什么现象呢?引导学生做预测,然后进行实验。

(实验前事先闭合开关S,调节变阻器R和R1使两灯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准备好实验)。

开始做实验,闭合开关S,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现象观察到的现象:在闭合开关S瞬间,灯A2立刻正常发光,A1比A2迟一段时间才正常发光。

学思考现象原因。

请学生分析现象原因。

总结:由于线圈L自身的磁通量增加,而产生了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总是阻碍磁通量的变化,既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变化,故通过A1的电流不能立即增大,灯A1的亮度只能慢慢增加,最终与A2相同。

《互感和自感》教案(人教版选修3-2)

《互感和自感》教案(人教版选修3-2)

4.6 互感和自感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互感和自感现象②了解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③知道自感现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自感系数,了解它的单位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共性中发掘新的个性,从发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有关电磁感应得规律,提出自感现象,并推出关于自感的规律。

会用自感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了解自感现象的利弊以及对它们的防止和利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自感现象及自感系数2.难点:①自感现象的产生原因分析②通、断电自感的演示实验中现象解释3.解决办法:通过分析实验电路和直观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电磁感应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再利用电路中的并联规律,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本节重点、排除难点。

三.学生活动设计: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电路知识及电磁感应知识,分析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的电路图,预测将会产生的实验现象,然后再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验证自身的思维,并归纳总结自感现象这一规律产生的原因。

四.教具准备通、断电自感演示装置,电池四节(带电池盒)导线若干五.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引入新课问题情景:①发生电磁感应的条件是什么?②怎样得到这种条件,也就是让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③下面这两种电路中当电键断开和闭合瞬间会发生电磁感应现象吗?如果会发生,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一)互感现象1、基本概念:①互感:②互感现象:③互感电动势:2、互感的理解:(1)、如右图断开、闭合开关瞬间会发生电磁感应吗?(2)这是互感吗?小结:互感现象不仅发生与绕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何相互靠近的电路之间。

线圈之间,而且可以发生于任何两个相互靠近的电路之间。

问题情景:(互感中的能量)另一电路中能量从哪儿来的?小结:互感现象可以把能量从一个电路传到另一个电路。

3、互感的应用和防止:(二)自感现象1、问题情景:由电流的磁效应可知,线圈通电后周围就有磁场产生,电流变化,则磁场也变化,那么对于这个线圈自身来说穿过它的磁通量在此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

高中物理自感互感教案

高中物理自感互感教案

高中物理自感互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自感和互感的概念;2. 能够应用自感和互感的原理解释现象;3. 能够进行实验观察、测量和分析电磁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自感和互感的概念、原理和应用;难点:自感和互感的数学表达和计算。

三、教学内容1. 自感和互感的概念;2. 自感和互感的原理;3. 自感和互感的应用;4. 实验探究:利用螺线管和铁芯线圈测量自感和互感。

四、教学过程1. 概念引入通过引入变压器的原理和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变压器中的自感和互感是如何发生的,并引出自感和互感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自感和互感的定义、原理、计算公式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理解自感和互感的重要性和作用。

3. 实验探究利用螺线管和铁芯线圈进行实验观察和测量,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感和互感的实际效果,并帮助他们掌握自感和互感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技巧。

4. 拓展应用通过举例应用自感和互感的场景,如变压器、感应电机等,让学生了解自感和互感在电磁学中的广泛应用。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自感和互感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应用自感和互感的知识解释各种电磁现象。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和实际应用,学生将培养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自感和互感的知识点;2. 思考并回答自感和互感在变压器中的作用是什么;3.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自感和互感的计算方法。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自感和互感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同时培养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下节课要继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电磁学知识,拓展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自感和互感--优质获奖精品教案 (28)

自感和互感--优质获奖精品教案 (28)

4.6互感与自感★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互感现象的电磁感应特点。

2.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自感现象及其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两个自感实验的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提高学生尊重科学,利用实验探索研究自然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自感现象。

★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实验★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观看小视频,利用电磁炉“点亮”白炽灯和无线电播放音乐,提出问题,白炽灯未与电源接触,为何能发光?【知识回顾】1. 电磁感应现象发生的条件是什么?答:磁通量发生变化2. 当闭合开关时电流表中有没有电流?答:有电流【新课讲授】在我们学习第一节“划时代的发现”时,我们就已经认识了法拉第以及他的实验线圈。

在法拉第的实验中,两个线圈并没有用导线连接,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在另一个线圈中为什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呢?生:当一个线圈中电流变化是,另一个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在闭合电路中就会有感应电流。

师:对,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互感”现象.一、互感现象1. 当一个线圈中电流变化,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

互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互感电动势。

2. 利用互感现象可以把能量从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因此在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中有广泛应用。

变压器就是利用互感现象制成的。

3. 互感现象不仅发生于绕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线圈之间,且可发生于任何两个相互靠近的电路之间。

4. 互感的应用和防止(1)应用:变压器、收音机的“磁性天线”就是利用互感现象制成。

(2)防止:在电力工程和电子电路中,互感现象有时会影响电路正常工作。

例1在无线电仪器中,常需要在距离较近的地方安装两个线圈,并要求当一个线圈中有电流变化时,对另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影响尽量小,则如图中两个线圈的相对安装位置最符合该要求的是()答案;D思考与讨论:师:滑动变阻器P 滑动时,线圈2 中是否有感应电流?生:有感应电流。

互感和自感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互感和自感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互感和自感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互感和自感的概念,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互感现象:介绍互感的概念,解释互感现象的产生原因,展示互感在电路中的应用。

2. 自感现象:介绍自感的概念,解释自感现象的产生原因,展示自感在电路中的应用。

3. 互感和自感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互感和自感的异同,引导学生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相互作用。

4. 实验演示:安排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互感和自感现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互感和自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互感现象:简要介绍互感的概念,解释互感现象的产生原因,展示互感在电路中的应用。

3. 讲解自感现象:简要介绍自感的概念,解释自感现象的产生原因,展示自感在电路中的应用。

4. 互感和自感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互感和自感的异同,引导学生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相互作用。

5. 实验演示:安排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互感和自感现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互感和自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互感和自感在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互感和自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互感和自感的相关图片、图表和动画。

2. 实验器材:准备互感和自感实验所需的器材,如线圈、电流表、电压表等。

互感和自感 说课稿 教案

互感和自感   说课稿   教案

互感和自感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以及对它们的利用和防止。

2.能够通过电磁感应的有关规律分析通电、断电自感现象的成因,并能利用自感知识解释自感现象。

3.了解自感电动势的计算式,知道自感系数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单位。

4.初步了解磁场具有能量。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理论探究和实验验证了解互感现象。

2.引导学生自己动手,通过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两个实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来感知自感产生的现象。

3.能利用自感知识解释自感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意识。

2.理解互感和自感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特例,让学生感悟特殊现象中有它的普遍规律,而普遍规律中包含了特殊现象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重点难点重点:(1)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2)自感电动势的作用、大小及自感系数;(3)对自感现象进行解释。

难点:自感电动势是个抽象的概念,它如何对电流的变化进行阻碍。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法,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落脚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其主要程序是:提出问题→进行分析(理论探究)→科学预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深刻理解、实际应用。

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

学生活动约占课时的1/2,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学媒体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电脑;互感变压器;发光二极管;自感现象演示电路板;学生电源;干电池;导线若干。

学生用(2人一组):变压器(120匝、240匝组合型);灯泡2.5V的两只;干电池(3V);滑线变阻器;导线等。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理论探究、引入课题情境:教师向学生展示一节干电池。

高中物理教案4.6 互感和自感

高中物理教案4.6 互感和自感

第六节互感和自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互感现象的电磁感应特点。

2.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自感现象及其特点。

3.明确自感系数的意义及决定条件。

过程与方法1.能用电磁感应原理,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某些自感现象。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学生尊重科学,利用实验探索研究自然的科学素养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2.难点:运用自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具变压器原理说明器(用400匝线圈)、3.8V0.3A灯泡两只、滑动变阻器、电源(3V)、导线、开关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了解了几种不同形式的电磁感应现象。

如磁铁向线圈中插入或拔出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等,都会引起感应电动势,发生电磁感应现象。

你们认为引起电磁感应现象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生: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师:不论用什么方式,也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都能引起电磁感应现象。

如果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就会有感应电流。

二、新课教学(一)互感现象两个线圈之间并没有导线相连,但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它所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现象叫做互感,这种感应电动势叫做互感电动势。

利用互感现象可以把能量由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

变压器就是利用互感现象制成的。

在电力工程中和电子电路中,互感现象有时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这时要设法减小电路间的互感现象(二)、自感现象1、演示实验,提出问题【演示实验1】断电自感现象。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接通电路,灯泡正常发光后,迅速断开开关,可以看到灯泡闪亮一下再逐渐熄灭。

问1:灯泡闪亮一下,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灯泡的亮度由其实际功率决定。

灯泡闪亮一下,表明在开关断开这一瞬间,灯泡两端的电压比原来大。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选修3-2 4.6互感和自感 教案(5)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选修3-2 4.6互感和自感 教案(5)

互感和自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对互感现象要求不高,只要求知道互感现象的产生,以及互感想象在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中的广泛应用。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应放在自感的学习上,作为电磁感应的特殊现象,自感并非本章的核心内容.《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列举并说明自感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的设计以实验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重点分析通、断电过程中自感电动势的作用.力图遵循认知规律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一般到特殊,让学生把已学过的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应用到自感现象中来.在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搭建形象的思维支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在自感应用上,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和一些简易实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好奇心.课外安排一些体验性的实验或探究性课题,巩固学生对自感规律的理解.【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互感现象,以及互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防止。

2. 知道什么是自感现象以及自感电动势,会用电磁感应的规律分析通电、断电情况下自感电动势的成因;3. 知道影响自感电动势和自感系数大小的因素;4.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对磁场中能量的传递和转化作出合理的猜测,加深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5. 通过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实验和理论探究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自感现象的产生原因,探究自感现象的规律.【教学难点】通电、断电时,电路中电流变化规律分析自感电动势的作用.【教学资源】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6节.自编教学案.实验器材:自制线圈、灵敏电流计、笔记本电脑、可拆变压器、自感现象演示仪、开关、导线若干、数字式电源等.【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引入:首先把线圈和灵敏电流计连接成闭合回路,灵敏电流计指针没有发生偏转。

问:这是为什么?设问:怎么样才能使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呢?教师将线圈套在可拆变压器的铁芯上,两个线圈并没有导线连接。

自感与互感教案

自感与互感教案

自感与互感教案教案标题:自感与互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感和互感的概念,理解它们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倾听和共情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 自感与互感的概念和特点。

2. 自感与互感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3. 如何培养自感和互感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学生活动手册。

3. 图片或视频资源,用于示范和引发讨论。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在与他人交往中的经验,让他们思考自感和互感的概念。

2. 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源,让学生观察其中的情感表达和共情行为,并引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知识讲解:1. 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自感和互感的概念和特点。

2. 解释自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情感和需求的认知和表达,互感是指个体对他人情感和需求的感知和回应。

3. 强调自感和互感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它们可以增进人际关系的亲密度和和谐度。

案例分析:1. 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自感和互感行为。

2.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行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他们在类似情境中的反应和行为选择。

小组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和分享自己在不同情境中的自感和互感经历。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心得体会。

角色扮演:1. 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模拟不同情境中的自感和互感行为。

2. 角色扮演结束后,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总结与展望:1. 总结自感与互感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培养自感和互感能力的重要性。

2. 展望学生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如何运用自感和互感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业:要求学生回顾自己在一天中的交往经历,选择一次自感或互感的经历进行描述,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反思。

教学反思: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互感和自感说课稿

互感和自感说课稿

互感和自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互感和自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互感和自感”是高中物理选修 3-2 第四章第六节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是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应用,也是后续学习交变电流、电磁波等知识的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首先通过实验引入互感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互感的存在;接着通过对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分析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深入理解自感电动势的概念和特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互感和自感现象的理解还比较抽象。

此外,学生在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互感现象和互感电动势,了解互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理解自感现象和自感电动势,掌握自感系数的概念。

(3)能够运用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释互感和自感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究自感现象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互感和自感现象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的产生原因。

(2)自感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断。

2、教学难点(1)对自感现象中电流变化的分析。

(2)自感系数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高中物理-互感和自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全文

高中物理-互感和自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互感与自感》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流程内容目的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引入线圈中为什么会产生如此高的电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环保意识,同时设下悬疑为自感、互感埋下伏笔。

得还需要什么器材?怎么做?有没有办法让其亮度变化?实验结果:3.分享学习成果,展示图片:让学生主动参与本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列举变压器、磁性天线等生活实例让学生感觉到互感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通过互感实现了能量和信息的传递缅怀伟大的科学家,展现他们的人格魅力,对法拉第、亨利等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社会的高贵精神涌现敬佩情怀。

点燃学生激情,将实验推向高潮,同时过渡到自感现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通电自感实验演示:实验使原理的分析让理《互感和自感》学情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包括互感现象、自感现象和磁场的能量三个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后才学习的,是电磁感应现象具体运用的两个实例。

因此,对互感、自感现象的研究,既是对电磁感应规律的巩固和深化,也为以后学习交流电、电磁波奠定了知识基础。

同时,互感、自感现象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该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电路结构,知道了判断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以及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的计算等电磁感应的规律,已经学会对互感现象的分析,但头脑中没有互感这个概念,也没有意识到当线圈通过变化的电流时,线圈本身也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学习中对自感现象的解释以及分析相关的自感现象的特点是学生遇到的最大挑战。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实验技能。

本校具备完善的实验设施与条件,有优越的多媒体和网络。

《互感与自感》效果分析新课引入激发兴趣,并且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的收获,悄然无声中进行了学习目标的渗透.学生经过小组探究,通过展示和评价,提升了研究、探索、交流的能力。

新课标人教版3-2选修三4.6《互感和自感》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3-2选修三4.6《互感和自感》WORD教案2

4.6 互感和自感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互感现象和互感电动势。

(2)、知道自感现象和自感电动势。

(3)、知道自感系数。

(4)、会利用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解释相关问题【学习重点】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学习难点】运用自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学习过程】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1、引起电磁感应现象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2、楞次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二、新课学习问题:在法拉第的实验中两个线圈并没有用导线连接,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在另一个线圈中为什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呢?(一)互感现象两个线圈之间并没有导线相连,但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它所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现象叫做,这种感应电动势叫做。

利用互感现象可以把由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

变压器就是利用互感现象制成的。

如下图所示。

在电力工程中和电子电路中,互感现象有时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这时要设法电路间的互感现象。

例如在电路板的刻制时就要设法减小电路间的现象。

(二)、自感现象实验1:演示通电自感现象。

实验电路如图。

开关接通时,可以看到,灯泡2立即,而灯泡1是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问:为什么自感电动势不是使灯泡1突然变得很亮,而是使它慢慢变亮呢?实验2:演示断电自感现象。

实验电路如图。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接通电路,灯泡正常发光后,迅速断开开关,可以看到灯泡。

问1:灯泡闪亮一下,说明了什么问题?问2:在开关断开这一瞬间,增大的电压从哪里来的。

将与灯泡并联的线圈取掉。

再演示上述实验,这时灯泡不再闪亮。

问3:线圈本身并不是电源,它又是如何提供高电压的呢?2、分析现象,建立概念⑴讨论:相互讨论。

出示实验电路图,运用已学过的电磁感应的知识来分析实验现象。

②问:这个实验中,线圈也发生了电磁感应。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线圈发生电磁感应呢?问1:开关接通时,线圈中有没有电流?问2:有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会不会产生磁场?根据是什么?问3:既然线圈产生了磁场,那么就有磁感线穿过线圈,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就不等于0。

自感和互感说课稿

自感和互感说课稿

一、互感现象
▪ 实验探讨:
▪ 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 的因素有那些?
▪ 实验:
每小组4人发两 组电池(每组3v), 两个直铁棒,一个环 形铁,四根导线,两 个灵敏电流计
▪ 内容: 根据所给材料实验,观察 怎样使得产生的感应电动 势更大(或更小)。
▪ 通过所有小组的实验,统 计归纳,总结出如何让感 应电动势变大(或变小)。
第四章 电磁感应
第6节 互感和自感
自感和互感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是高中 物理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 的第六节,课程标准是:通过实验, 了解自感和互感现象,
自感和互感
▪ 二、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 (2)能力目标;
▪ (3)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
▪ 1.知道什么是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 ▪ 2.知道自感系数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的物
系数一定较大; C、对于同一线圈,当电流变化越大时,线
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也越大; D、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原来电流变化的。
2. 如图所示,多匝电感线圈的电阻和电池内阻都忽略不计,
两个电阻的阻值都是R,电键S原来打开,电流为I0,今 合上电键将一电阻短路,于是线圈有自感电动势产生,
这电动势(
)D
A. 有阻碍电流的作用,最后电流由I0 减少到零
▪ (6)通过巩固练习,解决自感现象常见题 型,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题当中。
在法拉第的实验中两个线圈并没 有用导线连接,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 变化时,在另一个线圈中为什么会产 生感应电动势呢?
一、互感现象
1.当一个线圈中电流变化,在另一个 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 为互感。 互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 为互感电动势。

第六节互感和自感教案

第六节互感和自感教案

第六节互感和自感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特点,以及对它们的利用和防止。

(2)了解自感电动势的计算式,明确自感系数的意义及决定条件。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了解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特点。

(2)利用电磁感应有关规律分析通电、断电时自感现象的成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1)培养、提高学生尊重科学,利用实验探索研究自然的科学素养。

(2)感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重点自感现象成因分析以及自感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难点自感现象、运用自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以及理论探究法教学媒体变压器原理说明器(副线圈)、3.8V 0.3A 灯泡两只、电源(3V、直流)、导线、电键,自感现象演示器,多媒体课件等一、魔幻音乐引入新课1.演示实验2.请阅读教材22页“互感现象”并思考:两个线圈没有接触联通,但音乐却从音箱里放出来了?互感定义:两个线圈之间并没有导线相连,但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它所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现象叫做互感,这种感应电动势叫做互感电动势3.应用:如变压器等,在电工技术中及电子技术中常见应用防止:当互感影响电路正常工作时,要减少互感,要设法减小电路间的互感现象。

例如在电路板的刻制时就要设法减小电路间的互感现象。

(二)自感现象请阅读教材22页“自感现象”了解、讨论实验应注意的问题,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实验1:演示通电自感现象。

实验电路如图。

问:开关接通时,可以看到,灯泡2立即,而灯泡1是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问:为什么自感电动势不是使灯泡1突然变得很亮,而是使它慢慢变亮呢?请阅读教材23页“思考与讨论”讨论并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给出结论。

请阅读教材24页:如何防止断电时,开关处电火花问题(了解)实验2:演示断电自感现象。

接通电路,灯泡正常发光后,迅速断开开关,可以看到灯泡。

高中物理《互感和自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互感和自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互感和自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

2、知道自感系数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单位及其大小的影响因素。

3、知道自感现象的利与弊及对它们的利用和防止。

4、能够通过电磁感应部分知识分析通电、断电自感现象的原因及磁场的能量转化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两个自感实验的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感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想先,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学习,了解物理与生活之间紧密的联系,更加热爱物理,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1.自感现象。

2.自感系数。

三、教学难点:分析自感现象的产生。

四、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观察现象。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回顾:1.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的条件是什么?2.描述冷次定律的内容。

3.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达式。

为本节课新内容的知识做准备。

演示实验:1.改造仪器,通过电磁感应使未接入电路的灯泡发光。

详细介绍仪器结构,通过结构介绍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现象。

引入互感定义。

2.金属圆环跳起实验,进一步调动学生好奇心与学习积极性。

(二)进行新课1.互感:当一个线圈中电流变化,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

互感现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互感电动势。

(强调电电流变化和电路结构)作用:将能量从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

生活中的应用:学生举例,变压器……互感现象不仅发生于绕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线圈,且可以发生与任何两个相互靠近的电路之间。

在电力工程和电子电路中,互感现象有时候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这是要设法减校电路的互感。

2.自感猜想:在原线圈中也会生磁通量变化,是否也会产生电动势呢?学生体验触电实验:三节干电池,与线圈相连,学生手拉手用手握住导线,相当于与电池并联。

当与电池断开时,学生很明显的感觉到了触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