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学》总复习教学文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建立对数学概念的巩固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
1. 复习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强化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环节:
1. 复习知识点:
a. 回顾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乘法运算等。
b. 提问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帮助学生回忆与巩固知识。
c. 练习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强化数学概念:
a. 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巩固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b.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c. 练习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动手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
1. 问答法: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
2. 游戏法: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实践法:通过实践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估:
1. 课堂测验: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测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布置一些习题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备注:该教案只是一个简单的模板,具体的内容根据教材和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设计第一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设计总复习单元教学计划复习内容: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
4.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整理与复习———————————————————————4课时县卷检测与评讲—————————————————————15课时计19课时单元教案设计复习内容20以内的数。
(教材第116页第1—2题,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4题、)复习要求: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复习重点20以内数的组成。
复习过程: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
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总复习》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共分为五部分: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
本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表内乘法集中复习,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乘法口诀,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教学建议1.复习前,应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制订适合本班实际的复习计划,以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这部分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复习。
1.“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材中安排了两道小题,着重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习的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
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并巩固一年级下册数学的各个知识点;
2. 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基本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
1. 课前活动:
- 让学生回顾并默写一年级下册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如数的认识、加减法、形状与空间等。
-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回忆和巩固知识。
2. 课堂活动:
- 教师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 通过板书展示各个知识点,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 教师导引学生进行练习,包括口头练习和书面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 教师可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练习,如解谜题、填空题等,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巩固性练习或提供相关的补充资料。
3. 课后活动:
- 学生回家后,要求复习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并完成相关的作业或练习。
-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复习和讨论,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评价方式:
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进行评价;
2. 考察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3. 考察学生在练习和解题中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小黑板、练习册、复习资料等。
备注:本教案为示例教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教案3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教案3 课题:总复习
教学目标
1.复习一年级数学上册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复习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3.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做到熟练掌握。
2.帮助学生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宣布今天的教学内容:总复习。
•请学生自主回忆上学期所学的知识点。
第二部分:知识点梳理(15分钟)
•复习1-9题内容,引导学生规范写数字。
•复习加法计算,让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规则。
第三部分:巩固练习(20分钟)
•布置相关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分组进行加减法练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10分钟)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练习,如购物计算等。
•讨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及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演练。
第五部分: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做铺垫。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基础加减法计算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练习。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增加相关练习和活动。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使数学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总复习的数学教案
总复习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主要数学知识点和技能。
2.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代数表达式的化简等。
2. 几何:平面图形的性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判定等。
3.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概率的计算等。
4. 数学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故事、数学谜题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3. 设计有趣的数学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数学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点回顾:引导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相关知识点,巩固记忆。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
5. 总结与拓展: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提出相关的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五、作业与评价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数学活动,评价其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3. 定期进行小测验,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1. 进行定期的课堂观察,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练习,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其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需求。
4.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复习策略与技巧1.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2. 教授复习技巧,如归纳总结、做笔记、制作思维导图等。
3. 强调复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定期复习。
4. 提供一些复习资源和建议,如参考书籍、在线教程等。
《总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总复习》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总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总复习,学生能够系统地回顾和梳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和解题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自我总结和教师引导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总复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1. 整体回顾:按照教材章节顺序,依次回顾每个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定义、定理、公式等。
2. 重点难点解析: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解答。
3. 经典例题讲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4. 自我检测: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行完成,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游戏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总复习的兴趣和期待。
2. 教师讲解:按照教学内容,依次进行整体回顾、重点难点解析和经典例题讲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在复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自我检测:发放自我检测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答案。
5. 课堂小结: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简要点评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四、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复习作业,包括基础知识的复述、重点题目的解答等,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和运算:整数、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等。
2. 几何图形: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3.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
4. 方程和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
5. 数据分析和概率:图表的制作和解读,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巩固知识点。
2. 使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几何图形的性质。
3. 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4.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小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困惑。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过程进行评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上册数学教材》2. 教辅资料:《上册数学辅导手册》3. 多媒体教具:PPT、视频、图片等4. 实物模型:几何图形模型、计量工具等5. 练习题和测试题:教材和教辅资料中的练习题和测试题六、教学进程1. 数的概念和运算:第1-2周,复习整数、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等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几何图形:第3-4周,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3. 量的计量:第5-6周,复习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计量单位及换算。
4. 方程和不等式:第7-8周,复习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
5. 数据分析和概率:第9-10周,复习图表的制作和解读,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七、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重点、难点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课堂练习:学生现场练习,教师及时指导和解答疑问。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活动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
《总复习》活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巩固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大小比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加、减法估算。
3. 识别方向、认识时间:辨别方向,认识时、分、秒。
4.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5. 认识人民币: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基本知识回顾1. 让学生翻开课本,回顾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3. 针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讲解和巩固。
二、基本技能训练1. 教师出示一些基本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3. 学生互相出题,互相检查,提高计算能力。
三、合作学习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 每组派代表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
3. 教师点评,总结解题方法。
第二课时一、课堂小结1. 让学生谈谈对本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二、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册所学知识,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总复习》活动教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基本知识回顾在基本知识回顾环节,教师应注重学生对本册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教案以下是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的教案,供您参考: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复习,加深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认识,形成知识体系。
2.通过练习和讲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解题技能。
3.通过复习和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和不足之处,促进学习效果的优化。
二、教学内容1.数的运算2.代数式与方程3.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4.统计与概率5.数学思考与解题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梳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和不足之处,促进学习效果的优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解法: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和重点知识,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练习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和提升解题技能。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典型例题和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知识,引入总复习的主题。
2.知识梳理:按照数的运算、代数式与方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考与解题策略等五个方面进行知识梳理和复习。
3.练习与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和重点知识,强调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数学总复习教案
数学总复习教案数学总复习教案(通用20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总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总复习教案篇1一、代数初步知识.教学指导本单元内容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小学阶段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掌握这一阶段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及知识规律,对于全面复习和巩固知识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此,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三课时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材81页上的“做一做”练习十六第7~12题。
(二)四则运算的法则.【继续演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2.思考:怎样应用这些关系对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计算进行验算?(加法可用减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乘法可以用除法验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3.练习:先说出下面各算式的意义,再计算,并进行验算.4325+379 47.5-7.65 18.4×7584× 587.1÷0.57 ÷二、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进行了整理和复习,总结了在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及注意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细心、认真,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三、随堂练习.1.根据43×78=335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性质)43×0.78=0.43×7.8=33.54÷0.78=3354÷0.43=2.在○里填上“>”“<”或“=”.3.思考:7.6÷0.25的商与7.6×4的积相等吗?为什么?四、布置作业.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五、板书设计数学总复习教案篇2知识点:有理数、无理数、实数、非负数、相反数、倒数、数的绝对值教学目标:1.使学生复习巩固有理数、实数的有关概念.2.了解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了解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总复习数学教案范文
总复习数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学阶段的主要数学知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网络结构,掌握复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回顾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代数式的简化和计算。
2. 几何图形:复习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和计算。
3. 统计与概率:总结统计图的种类和特点,概率的基本计算。
4. 方程与方程组:回顾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5. 应用题:分析常见应用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体系,掌握重点知识点。
2.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自主复习:让学生自主复习数与代数、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方程与方程组等知识点,总结重点和难点。
2.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复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答疑。
3. 课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应用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和经验。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练习与测试:通过课后练习和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与反思:查看学生的学习总结,评价其反思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复习进度。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六、教学策略:1. 分类复习:将数学知识分为不同的模块,如数与代数、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方程与方程组等,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范文(2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共同梳理,让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框架,感受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结构性,初步感受复习方法。
2.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100以内数的意义,熟练地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与100以内加法与减法的相关知识。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100以内加减法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数位及数位上数的意义;良好的计算习惯与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回顾梳理,激趣引入(一)回顾梳理:师:同学们,我们这学期的新知识已经学完了,本学期我们学了哪些数学知识啊?1.学生自主梳理,小组内交流;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整理;课件分步呈现P92页的4幅图。
3.教师板书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认识人民币——找规律——解决问题(二)交流感受:1.你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让你的印象最深刻?2.学生自主发言。
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新的发现等。
3.师质疑:这学期我们学的知识真多啊!你对这些知识都已经完成掌握了吗?我们有必要来将这些知识复习复习吗?4.点明课题:本学期学的知识这么多,我们今天就来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吧!【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共同梳理,让学生简单回顾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并通过让学生谈学习体会,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导,复习应用(一)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这节课哪位小朋友的表现最棒!1.复习数位:出示计数器(1)谁来说一说:计数器从右边起,每个数位分别是什么位呢?(2)这些数位上的一个珠子分别表示多少?为什么同样都是一个珠子,所表示的数却不相同呢?(3)十位的一个珠子相当于个位的几个珠子?百位的一个珠子又相当于十位的几个珠子呢?那我们就可以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又是多少?2.复习数的组成:(1)教师在计数器上拔出57,问:谁来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它个位上的7表示?十位上的5表示?(2)完成P95练习二十的第2题。
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定义和性质。
2.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方法。
3.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的性质和分类。
4. 计量单位: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5.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图表的制作和解读,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巩固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难点:数的概念、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计量单位的换算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4.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
2. 练习完成情况:学生作业、测试卷的完成质量和速度。
3.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合作交流等。
4.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学生自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周:数的概念回顾与巩固2. 第二周:数的运算复习与提升3. 第三周:几何图形的学习与运用4. 第四周:计量单位的换算与实践5. 第五周:数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上册数学教材2. 教辅资料:习题集、测试卷3. 教学课件:数的概念、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据分析4.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八、教学进度:1. 第一周:完成数的概念回顾与巩固2. 第二周:完成数的运算复习与提升3. 第三周:完成几何图形的学习与运用4. 第四周:完成计量单位的换算与实践5. 第五周:完成数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九、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和掌握上册所学的基本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的概念与运算整数、分数、小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数的进制、序数、负数的概念与运算2. 第二章:角的度量与几何图形角的概念与度量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与性质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3. 第三章: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4.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统计图表的类型与制作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5. 第五章:数学应用面积、体积的计算与应用利息、税率、折扣的计算与应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分析与解决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直观展示数学概念与运算过程。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每章结束后进行章节练习,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2. 单元测试:每章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效果。
3. 期末考试:进行全面复习,检验学生对本册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周2. 第二章:2周3. 第三章:3周4. 第四章:2周5. 第五章:2周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进度。
六、第六章:代数式与函数代数式的概念与运算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元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图象与性质七、第七章:数列数列的基本概念与运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与通项公式数列的极限概念与数列的应用八、第八章:数学归纳法与逻辑推理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直接证明与反证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九、第九章:数学阅读与写作数学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数学写作的格式与要求十、第十章:数学思维与创新数学思维的方法与技巧数学问题的解决与创新数学竞赛与数学探究活动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总复习》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总复习》︳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总结本学期所学内容,并进行深入的回顾和巩固2.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兴趣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整合和巩固知识点2.强化习题练习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如何巩固强化已学知识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展示本学期学习数学知识的Mind Map2.点名学生,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认为学习体会最深的一个数学知识点(可在黑板上用关键词记录下来)第二步:知识巩固1.展示题目「3÷1.5=?」并让学生上台依次解答,并指导巩固小数的除法的知识点2.布置家庭作业: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并手写算式和步骤第三步:运用拓展1.显示基础数学问题:24÷(1/4),让学生自行解决2.引入实际问题:老师身高1.6米,距离门柱的垂直距离为2.4米,那么老师站在离门柱多高处?3.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并解决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和添油加醋,引导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四步:知识小结1.归纳本学期所学,以关键词的形式列出总结。
2.小结数学的学习方法,比如:做好笔记,认真听讲,课后应及时复习。
教学评价1.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发言。
2.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
3.教师对学生表现态度和行为表现的观察。
家庭作业问题:医生开了一种药,病人每天要吃两次,每次吃10毫升,那么这种药一个月要吃多少支?提示:本题中,1毫升等于1/1000升,有30天。
反思1.在知识巩固环节,老师可以尝试制作一些互动练习题,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2.在运用拓展环节,可以尝试引入更好玩、更生动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总复习数学教案范文
总复习数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点梳理: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模块,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
2. 能力提升: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复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组)等知识,重点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
2. 几何:复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平行线等。
3. 概率统计:复习概率的基本概念、统计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4. 数学思维: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5. 解决问题:复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列方程、运用几何知识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重点、难点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练习法: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按照教材顺序,讲解重点、难点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练习: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知识,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2. 练习批改:定期批改学生的练习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育学》总复习一、填空题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一提法反映了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基本精神,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和实践体系。
2、2000年8月,日本数学家藤田宏教授在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指出,人类历史上有四个数学高峰:(1)以《几何原本》为代表的古希腊的公理化数学;(2)以牛顿发明微积分为代表的无穷小算法数学;(3)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现代公理化数学;(4)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数学。
3、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指出的数学教育的五个主要特征是:(1)情境问题是教学的平台;(2)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3)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结论和创造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4)“互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5)学科交织是数学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
4、陈重穆和宋乃庆教授主持的“提高课堂效益的初中数学的教改实验”,简称为GX,是以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益为主旨。
5、数学教学设计是为数学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完成数学教学设计,教师主要需考虑明确教学目标、形成设计意图、制定教学过程6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的四个主要步骤是(1)了解问题;(2)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假使你不能找出关系,就得考虑辅助问题,最后拟定一个计划;(3)实行计划;(4)校核所得的解答。
7.1908 年,在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成立了国际数学联盟(IMU)的一个新的下属组织——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克莱因当选为该委员会第一届主席。
8.说课的主要展示方面有(1)点题:(阐述教材地位,勾画知识脉络)(2)分析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基础、剖析教学任务、描述教学环境)(3)展示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动机、铺开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选择反馈方式)(4)评价教学设计与实施结果:(自评与预测、他评与反思)9.微格教学的主要训练技能有(1)语言技能(2)导入技能(3)讲授技能(4)提问技能(5)板书技能(6)变化技能(7)强化技能(8)结束技能(至少列8条)二、简答题:1、教案三要素是什么(1)明确教学目标(2)形成设计意图(3)制定教学过程2、什么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1)在学习中那些贯穿全局、带动全面、应用广泛、对学生认知结构起核心作用,在进一步学习中起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的内容式教学的重点(2)教学中的难点是指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点(3)关键点是指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问题能起决定作用的知识内容3、谈谈你对数学教学三维目标的理解制定了三维教学目标后,可以根据三维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的设计,从三维教学目标可以看出这节课要让学生学会哪些知识点和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三维目标是设计者希望通过数学教学活动达到的理想状态,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结果,也是数学教学设计的起点4、形成数学教学的设计意图需要注意什么问题(1)需要整体设计(2)需要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3)分析学生的状况5、数学发展史上的四大高峰是什么(1)以《几何原本》为代表的古希腊的公理化数学;(2)以牛顿发明微积分为代表的无穷小算法数学;(3)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现代公理化数学;(4)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数学6、波利亚“怎样解题”中关于解题过程主要分为那几部(1)了解问题;(2)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假使你不能找出关系,就得考虑辅助问题,最后拟定一个计划;(3)实行计划;(4)校核所得的解答。
7、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创造性的使用数学教材,关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注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3)进行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要关注相关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数学(4)提供必要的数学情境,按照数学学科形式化的特点,选择符合学生数学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5)编制合适的数学问题,用问题驱动数学学习8、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情境问题是教学的平台;(2)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3)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结论和创造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4)“互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5)学科交织是数学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9.详细叙述数学说课的具体内容及注意事项。
说课内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注意事项:(1)处理好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教学大纲是国家教委颁发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的依据,具有法定的指导作用。
它的制订是经过教委领导、专家学者和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真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说课教师在说课前应认真学习教学大纲中的指导思想、教学原则和要求等,把它作为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结构以及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教师说课应“以本为本”,但不能“照本宣科”,要能驾驭教材,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因此,说课教师应在熟练地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牢牢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关系,要把教学大纲和教材结合起来认真钻研,反复揣摩编者的意图,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有分寸地发挥创造性。
)(2)处理好说课和备课的区别。
(备课是教师在吃透教材、掌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精心写出的教案。
它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方法,有板书设计和目标测试题等。
而说课,则是教师在总体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说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个环节具体操作的想法和步骤,以及这些想法和采用这些步骤的理论依据。
简单地说,说课主要是回答了自己为什么这样备课的问题。
因此,说课教师不能只按照自己写好的教案把上课的环节作简单概述。
)(3)说课详略得当。
(说课教师对所说课内容应作详略取舍,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面面俱到,对重点难点、教学步骤及理论依据等一定要详讲,对一般问题要“略”讲,若不分“详略”,不分主次,必然会使听者感到茫然或厌烦。
)(4)处理好说课与上课的区别。
(上课是教师在特定的环境中,依据自己所编制的教案,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上课有具体的教学主体对象,有具体的师生配合过程,有一定的教学程序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
说课则不同,这是由说课教师给特殊听众(教师)唱“独角戏”,是教师唱给教师听的,它侧重于理论阐述。
因为它带有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性质,也可以说,它是集体备课的一种特殊形式。
因此,说课与上课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在某种程度上说,说课回答了自己怎样上好这堂课的问题。
)(5)说课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说课教师在说课时应不断设问“为什么”,而且自己应该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如果对有些问题尚未搞清楚,应在说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多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切忌说课时使用“可能”、“大概”、“或许”等词语,以免听者不知所措。
当然,说课质量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以及对教材把握的程度。
说课有一般环节的要求,但无固定的模式。
)10.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的的依据是什么?(1)数学教育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2)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着数学教育目标的达成,(3)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决定数学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1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给高中数学课程定位:基础性和选择性(2)高中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3)高宗课程与时俱进的认识“双基”,防止过渡形式化,注意揭示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4)高中课程重视“数学教育技术”的使用。
1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课程目标是什么?(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13. 中学数学传统教学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中学数学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1.讲解法优点:教学时间和进度便于控制,可以高效率地向学生传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于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更系统的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
缺点:学生参与性不强,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能力的培养;不易照顾学生中思维反应快与慢的两端,只能面向中等学生。
2.谈话法优点: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缺点:教学组织比较困难,教学时间不易控制。
3.演示法优点: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缺点:实用范围受教学内容、教学设施所限。
4.讨论法优点:学生的发言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观点;集体讨论学习过程中易于开拓思维,发挥**思考与创新精神,使课堂气氛活跃;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讨论前需要学生自学并准备发言提纲,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缺点:课堂组织教学不易控制;比较耗费教学时间。
14. 举例说明几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课本88页15.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征有哪些?自主探究式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其具有,创新性、问题性、实践性、差异性、指导性的特点。
1.创新性探究式教学内容范围较大既来自学科也来自社会、来自生活学生学习途径、方式、视角、方法探究结内容和表达形式均具有较大灵活性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把学生当作学习真正主人也探究式教学基石和核心2.问题性探究式教学要学生去探究问题而非简单地让学生理解记忆现成结论即使已知问题(对学生来说未知)也需要学生经过自己探究来加深理解因此问题探究式教学起点问题学科性也综合;课程内也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思维性也操作类;已经证明结论也未知知识领域3.实践性探究式教学学生实践活动主组织探究学习时要学习间接经验同时注重提供直接经验学生实践活动动手和动脑结合做学和学做思维发展核心4.差异性由于学生之间存体差异同学生表现出同特点因此内容选择时要注意提供给同学生都发挥空间与层次组织合作小组时要注意学生之间组合使同层次同特长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实现人人都学必须数学同人数学上得同发展目标理念5.指导性自主探究盲目地探究必须教师有目、有步骤指导下和调控下实现当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探究活动时像学生样热情地学习时身指导;当学生排忧解难指点方向时言指导;还有时种行指导没有教师指导和调控探究式会变成放羊式了16.常见的数学教学模式有哪些?(1)讲授式教学模式(2)讨论式教学模式(3)学生活动式教学模式(4)探究式教学模式(5)发现式教学模式17.什么是数学教学原则?并说明有哪些数学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