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合作主宰世界”
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2
1949
与“华约”对峙
造成世界不安宁
势均力敌,不敢 轻易动武
பைடு நூலகம்
政治
经济
军事 返回
1950年朝鲜爆发了内 战。美国操纵联合国 安理会,指责朝鲜是 “侵略者”。第三天, 美国宣布援助韩国, 同时派第七舰队,干 涉我国内政。
1953年7月,在中 朝人民打击下,不得 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朝鲜停战协定谈判(1953年)返回
1976年越南实现统一。
越 南 丛 战 中 的 美 国 士 兵
返回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50年代中期 --60年代中期
美
60年代中期------------70年代 80年代---90年代初
美
美
苏
苏
苏
古 巴 导 弹 事 件
总结、美苏争霸
50年代中—60年 60年代后期—70年代 80年代中后期
代初
日,杜鲁门在
国会发表“国
情咨文”,这
就是“杜鲁门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主志咨义着”全文。面”它“标冷
(1947年3月12日)
战”的开始。
返回
1995459年年53月月14, 美日,、苏加联、、英波、、 法华《捷 罗 德 《、 、 国 友等盛北匈 阿 签 好顿大1、 、 定 合2签西国保 民 了 作订洋在、 主 互了公 约助条》约建》立,了通 “称〈北华大约西〉洋。公
约总部组设织在”莫。斯
科。
50年标代志希着欧、 洲土两和大联军邦事集德 团国对加峙入局,面正使 式北形约成进。一步
扩大。
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设在布鲁塞尔的北约盟军总部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集团
第九章 冷战时期的“三个世界”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 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在缓和方面:1955年 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 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 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同年, 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同年,苏联同联邦 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 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 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苏 首脑戴维营会议是苏联推行美苏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 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 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 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修筑 柏林墙” 年苏联修筑“ 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 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 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 导弹危机, 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 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 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 苏联还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使得中苏关系恶化。 苏联还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使得中苏关系恶化。
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
80年代末90年代初。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以后, 80年代末90年代初。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以后,开 年代末90年代初 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 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 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 在核战略和核军备 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 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 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 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 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 规模的局部战争, 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 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 政权。 政权。 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 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在与美国的争霸中 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 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 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 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 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1991年12月底 苏联解体, 月底, 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美 苏冷战争霸的局面结束。 苏冷战争霸的局面结束。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和全球影响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和全球影响冷战是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一场持久但没有直接冲突的对抗。
这场对抗也牵动了整个世界,并对全球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以及它对全球的影响。
一、背景与起因冷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二战的结尾。
随着战争的结束,世界出现了两个超级大国,即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都试图通过意识形态和经济实力来主导世界事务。
美国奉行的是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而苏联则推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这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以及对全球事务的觊觎使得冷战的火花最终引爆。
二、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1. 意识形态冲突:美国和苏联代表了两种完全对立的社会制度。
美国以自由和民主为核心,将个人权利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苏联则奉行共产主义理念,主张集体主义和国家主导经济。
这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冲突导致了两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对抗。
2. 军备竞赛: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爆发了一场持续几十年的军备竞赛。
两国不断提高军事实力,尤以核武器为重点。
这一竞赛造成了巨大的军费开支,同时也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3. 间谍战争:由于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和对手之间的严密监视,冷战时期的美苏之间展开了激烈的间谍战争。
双方秘密派遣特工,进行情报收集、政治渗透和破坏对方国家的行动。
4. 代理战争:美苏之间的对抗不仅局限于两国直接的冲突,还表现为一系列代理战争。
双方支持并援助各自的盟友,如美国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的介入,以及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
三、全球影响1. 分裂的世界:冷战使得世界局势极度紧张,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分裂的世界。
不同国家被迫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做出选择,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阵营,即北约和华约。
2. 核威慑的恐惧: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都拥有大规模的核武器,这种情况给全球带来了持续的恐慌和不安全感。
人们担心一旦发生军事冲突,核战争将毁灭整个世界。
3. 经济竞争: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经济竞争。
双方试图通过提供经济援助和贸易来争夺各国的支持。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与争霸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与争霸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作为两个超级大国,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争霸。
这种对立不仅仅是意识形态上的对抗,同时还涉及经济、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与争霸。
一、意识形态的对立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代表了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两个核心。
两者之间存在的意识形态对立成为了冷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主张自由民主制度,强调个人权利和市场自由;而苏联则主张社会主义制度,强调集体利益和计划经济。
这种对立的意识形态导致了两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上的竞争与对立。
二、经济领域的竞争冷战时期,经济领域的竞争是美苏两国之间的一大争夺战。
美国以其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强大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经济援助、贸易和投资活动,以加强其全球影响力。
苏联则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试图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扩大其自身的影响力。
两个国家在经济领域的竞争不仅仅是一种资源的争夺,更是两个不同制度的对抗和竞争。
三、科技领域的角力冷战时期,科技领域的竞争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另一个焦点。
双方在太空竞赛、核武器研发、计算机技术等方面都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美国推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并成功将人类送上月球,苏联则在太空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如完成首次载人航天器的发射。
在核武器领域,两国展开了核军备竞赛,试图通过拥有最先进的科技来威慑对方。
科技领域的竞争成为了衡量两个国家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四、军事的对峙与较量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对峙与较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两国都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拥有大量的核武器和先进的军事技术。
在全球范围内,两国通过盟友和间谍网络争夺势力范围,并试图通过间谍活动和秘密行动来获取对方的军事情报。
此外,两国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演习和军备竞赛,试图在军事领域上取得优势。
五、影响力的竞争冷战时期的美苏对立与争霸不仅仅是在直接冲突和对抗上,也涉及到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争夺。
基辛格: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支配整个世界
基辛格: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支配整个世界作者:来源:《新传奇》2021年第43期在基辛格看来,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实现霸权,每个国家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力,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支配整个世界。
展望未来,美中两国一定程度的竞争无法避免,双方开展良性竞争的同时,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
10月26日,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表示,当前,中美关系正经历新一轮磨合调整。
中美关系该如何发展?此前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谈到了这一话题,并在全球合作抗疫、如何避免全球性冲突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全球治理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基辛格表示,虽然通信技术已经今非昔比,但各国之间的政治隔阂却日甚一日。
所以,各国进行对话是必要的。
各国应在医疗等方面达成共识,在战略领域也应展开对话,在确保本国利益的同时,设立相关机构来解决各方的共同关切,这是全球治理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启动了全球协作的疟疾防控项目,这说明各国可以通过合作达成目标。
各国应该从疫情中学到一件事——进行系统性合作,共同应对未来的疫情风险。
除此之外,各国还有一些共同议题,比如气候问题。
基辛格指出,中国已经决定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是一项以人类福祉为出发点的举措,为全人类作出了建设性贡献。
今后,还将出现大量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如果世界沦为各国民族主义的竞技场,那么防范相关误判和避免冲突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目前,美国政府已表明支持世界各地的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关注那些因医疗卫生资源匮乏而难以独自开发疫苗的国家。
此外,许多国家也有类似的项目,但通过系统性合作来控制疫情以及生产所需药品方面,并没有形成合力。
因此,各国需要联合行动,并采取预防性措施。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支配整个世界谈到中美关系时,基辛格表示,尼克松总统上任时,世界各国分为若干个激烈对抗的阵营。
美苏之间的敌对气氛浓厚,陷入了“冷战”。
尼克松总统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从上任之初,他就坚持认为中国不能被排除在国际体系之外。
美苏争霸ppt课件
1.时间: 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 2.争霸态势:苏联攻,美国守
原因:
①美国经济增长出现衰退
②越战大大消耗美国国力
1.时间: 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 2.争霸态势:苏联攻,美国守
原因:
①美国经济增长出现衰退
②越战大大消耗美国国力 ③苏联在战略武器上与美国达到大致平衡
1.时间: 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 2.争霸态势:苏联攻,美国守
3.此时期争霸的特点:
缓和与紧张并存
4.关系缓和的史实:
4.关系缓和的史实:
1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戴维营精神
4.关系缓和的史实:
1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戴维营精神
影响:
4.关系缓和的史实:
1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戴维营精神
影响:
①促使美苏关系暂缓,是苏联推行苏美合 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
1.形成时间: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2.形成原因:
艾森豪威尔的“软化”政策 美: 肯尼迪的“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 和平战略 苏: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
3.此时期争霸的特点:
1.形成时间: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2.形成原因:
艾森豪威尔的“软化”政策 美: 肯尼迪的“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 和平战略 苏: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
背景: 美苏都推行“缓和”战略
1.时间: 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 2.争霸态势:苏联攻,美国守 3.美苏缓和:
背景: 美苏都推行“缓和”战略 表现:
1.时间: 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 2.争霸态势:苏联攻,美国守 3.美苏缓和:
背景: 美苏都推行“缓和”战略 表现: □限制、裁减核武器;
1.时间: 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 2.争霸态势:苏联攻,美国守 3.美苏缓和:
原创2:第3课 美苏争霸
探究1.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为其全球扩张创造了条件。美国的政治野心与它的实力同 步膨胀起来。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 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 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 (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种武器(原子弹) 可以使美国从此以后建立起对世界的警察统治,并迫使世 界接受美国统治下的和平。
原因一: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战略
二战后苏联的恢复与发展:①经济方面:1950年苏 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的31%到1960年上升到58%,10年内缩 小了27个百分点。②军事方面:50年代苏联的军事编制达 到550万人以上,而美国在1947年到1950年间,只维持140 万人左右的规模。③在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 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从而结束了美国 的核垄断。
(2)苏联的“缓和”与进攻战略 ①在外交上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 ②在争夺世界霸权上采取了更为积极的进攻战略。 ③奉行霸权主义政策,以出兵阿富汗为标志,霸权主义发 展到顶峰。 (3)美苏开始在限制和裁减核武器方面达成一些协议。 (4)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
3.缓和下的较量 (1)美国:积极推进“和平演变”策略(更隐蔽的进攻方 式),向苏联、东欧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2)苏联:勃列日涅夫提出不放弃意识形态斗争;
探究2.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对外战略调整的原因
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安全 的全部责任”?
材料一: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直接或间接的 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1947年在国会演说 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 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 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 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 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冷战时代的对峙美苏两强争霸的时代
冷战时代的对峙美苏两强争霸的时代在二十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冷战时期无疑是一段充满紧张、对峙与变革的特殊篇章。
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与博弈,其影响深远,波及全球。
冷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变化。
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世界的权力版图重新划分。
美国凭借其在战争中积累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而苏联,尽管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创伤,但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军事力量,以及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贡献,也成为了足以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政治上,美苏两国代表着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
美国倡导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和个人自由。
苏联则推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行计划经济,强调集体主义和国家的主导作用。
这种意识形态的对立,成为了冷战时期双方互相攻击和指责的重要理由。
经济方面,美国拥有庞大且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其工业生产和科技研发能力领先世界。
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向欧洲提供大量经济援助,加强了对欧洲经济的控制和影响力。
苏联则侧重于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然而,这种经济模式在长期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轻工业和农业的相对滞后。
军事领域的竞争更是惊心动魄。
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资源进行军备竞赛,核武器成为了最具威慑力的武器。
美国建立了北约军事联盟,苏联则组建了华约组织。
双方在欧洲、亚洲等地部署了大量的军事力量,局势一度剑拔弩张。
古巴导弹危机就是冷战时期美苏军事对峙的一个巅峰时刻,险些将世界推向核战争的边缘。
在太空探索领域,美苏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苏联率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则在之后成功实现了载人登月。
这些科技成就不仅展示了两国的科技实力,也成为了冷战时期竞争的重要方面。
除了直接的对抗,美苏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地缘政治的争夺。
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两国支持不同的政权和势力,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例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资源,试图阻止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蔓延。
第17课 美苏冷战
第 三 阶 段
美苏争霸的实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实质:美苏两国在势力均衡的基础上, 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影响:美苏争霸长达30多年,给世 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但由于双方 势均力敌,也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 定的局面。
1.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 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 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D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2.李小玲准备撰写一篇关于“冷战”的历史小论文。 以下哪些词汇应该出现在他的论文当中( A ) A.“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 B.“铁幕”演说、《北大西洋公约》、朝鲜战争 C.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 D.雅尔塔会议、马歇尔计划、欧共体
1949 年,美国等西方12国成立 北约 组织 (全称 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标志资本 主义阵营形成。 1955年,苏联等东欧8国成立 华约 组织 (全称 华沙条约 组织),标志社会主义阵 营形成。
★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先后建立, 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 面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 裂和战后美苏“冷战”的开始。
杜鲁门国会咨文中所说的“自由国家人 民”、“少数武装分子”、“外来压力” 分别是指什么?(P98课中题) “自由国家人民”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 级。“少数武装分子”是指这些国家内的共产 党等进步力量。“外来压力”是指苏联。
(2)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 D.①③④
8★下列不属于“冷战”政策表现的是( B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发动科索沃战争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建立北约组织 9、“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 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如果有 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 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这是上世纪50 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与美国记者的对话, 这表明( C ) A.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B.当时的苏联已成为世界霸主 C.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D.美苏合作就可以避免战争
高中生优秀作文精选:美苏针锋相对对世界的影响
美苏针锋相对对世界的影响冷战开始“从波罗的海海边的海斯德了到亚德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已经拉下了一张巨大的铁幕,这张铁幕的背后座落着中欧、东欧古国的城市……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居民都处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了。
这些都市不是以这样,就是以那样的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范围,而且越来越强烈的受到来自莫斯科的高压控制。
”这就是1946年3月丘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在富尔顿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
杜鲁门听完了这演讲,立即鼓掌表示赞同。
其实,自从他接手总统一职之后,马上就表示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尤其是在日本投降后,他表示“已厌倦了笼络苏联人”。
这是美国当局借他人之口,发出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并开始“冷战”的最初信号。
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了要求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冷战正式开始。
《欧洲复兴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美苏两国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对西欧、东欧国家提出了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使得西欧、东欧的经济渐行渐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并不在本土作战,且大发战争横财,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成为战后强大的西方国家。
一方面,美国因为英、法、德等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的没落而暗自庆幸,另一方面又怕动荡不安的欧洲落入到当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势力范围当中,为了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全面控制欧洲,美国便抛出了《欧洲复兴计划》,用于作为控制西欧、抗衡苏联、充当霸主的战略的一部分。
然而令美国始料不及的是,这一计划不但没有遏制住苏联,反而进一步加深了冷战。
闻说美国施行《欧洲复兴计划》,1949年,苏、罗、捷、保、匈、波六国在莫斯科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旨在促成会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交流合作经验、互相给予技术援助。
在原材料、粮食、机器、装备方面相互协助,促进了东欧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欧洲复兴计划》与经济委员会的各自施行与建立,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复苏,但它毕竟是美苏争锋的衍生物。
所以它使得东欧与西欧日后有了对立性。
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与全球影响
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与全球影响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之间的争霸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要焦点。
美苏两国之间的对抗,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影响,也给世界带来了长期的不稳定和紧张局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冷战时期美苏争霸所产生的全球影响。
一、政治影响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直接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分野。
美国和苏联以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为核心,分别带领西方和东方阵营,构建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政治阵营系统。
这种对立不仅产生了领土争端、军备竞赛等冲突,还影响了其他国家的政治走向。
世界上的许多国家被迫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选择立场,导致了他们的内外政策受到严重制约。
二、军事影响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军事上的竞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
两个超级大国都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军事实力,进行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研发与生产。
这种军事紧张局势引发了冷战期间多次的危机,如古巴导弹危机等。
此外,美苏两国还通过向盟友提供武器和军事援助的方式,间接参与了世界各地的局部冲突和战争,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的军事紧张。
三、经济影响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争夺盟友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美苏两国在经济上进行了激烈竞争。
他们通过提供贷款、援助和投资等手段,试图在其他国家获得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力。
这种竞争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紧张,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
四、意识形态影响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核心问题是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
美国通过强调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试图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西方的意识形态。
苏联则通过强调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试图争取更多国家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这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不仅在政治上体现,也渗透到了教育、文化、媒体等领域。
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意识形态角逐,对世界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对全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政治、军事、经济还是意识形态领域,美苏两国之间的对抗使世界陷入了长期的紧张局势。
冷战时代美苏两强争霸与全球影响
冷战时代美苏两强争霸与全球影响冷战是二战后国际关系中一场持续几十年的对抗和争斗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美国和苏联代表了两个对立的意识形态和领导力量。
美苏两强的争霸不仅仅影响了双方的国内建设和对外政策,也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冷战时代,美国和苏联是世界上的两个主要超级大国,他们之间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军事力量上,还表现在经济、科技、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
美国代表西方民主和自由市场经济,苏联代表社会主义和中央计划经济。
他们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导致了一系列的争斗和冲突。
美苏两强争夺全球霸权的首要领域是军事实力。
美国和苏联都大量投资于核武器和军备竞赛,致力于拥有更强大的武装力量。
这种军事对抗不仅导致了两国之间的相互威胁,也给世界带来了长时间的不稳定局势。
冷战时期,两国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导致核武器扩散的担忧成为全球性的焦点。
除了军事领域,美苏两强还通过经济手段相互竞争。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各国重建,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而苏联则通过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来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盟国。
这种经济竞争使得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紧张,并导致了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分裂。
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强也在各个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代理人战争和冲突。
这些战争发生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成为了国际关系的重要焦点。
例如,越南战争就是一场美苏两强之间斗争的代理人战争。
这些冲突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也对整个世界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冷战时代美苏争夺全球霸权的影响还体现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上。
很多国家被迫在两个超级大国中做出选择,加入其中一个阵营成为其盟友。
这些国家的内部政治和经济发展受到了外部势力的影响,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总的来说,冷战时代美苏两强争夺全球霸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军事对抗、经济竞争以及代理人战争都使得世界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和不稳定。
尽管冷战结束了,但是其影响仍然在当今世界上存在。
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和反思这一时期的教训,促使各国在和平、公正、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发展,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和稳定的世界。
越南战争冷战时期美苏在东南亚的代理战争
越南战争冷战时期美苏在东南亚的代理战争越南战争:冷战时期美苏在东南亚的代理战争1. 简介在冷战时期,越南战争成为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代理战争。
这场长达二十年的战争对于整个东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越南人民造成巨大的伤亡和破坏,也对美国和苏联的地缘政治格局带来了重要的改变。
2. 越南战争的背景2.1 冷战背景下的美苏对抗冷战期间,美国代表资本主义阵营,苏联代表社会主义阵营,两国之间长期存在对抗与竞争,并通过代理战争在世界各地进行角逐。
2.2 越南的地缘政治价值越南地处东南亚,地缘上的重要性使其成为美苏争夺的焦点。
美国希望通过控制越南,阻止社会主义势力在东南亚的蔓延,而苏联则向越南提供援助,以挑战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3. 美苏对越南战争的角色3.1 美国介入越南美国从1950年代开始介入越南事务,积极支持越南南方的反对派,并派遣军事顾问。
逐渐升级为全面介入越南战争,派遣大量军队进行作战。
3.2 苏联对越南的支持与此同时,苏联积极支持北越政权,向其提供军事援助、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
苏联还向北越派遣军事顾问,协助北越对抗美国的军事干涉。
4. 影响及结果4.1 战争对越南的影响越南战争给越南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破坏。
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的损毁使越南陷入长期的困境。
此外,战争还导致了生态与环境的破坏,给越南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4.2 对美苏关系的影响越南战争成为美苏两国间竞争的重要战场之一,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场战争也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一系列对抗行动与外交摩擦。
4.3 战争的结束与改变1975年,越南战争以北越的胜利而告终,南北越合并成为社会主义共和国越南。
战后,越南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战争带来的影响仍然持续至今。
而美苏之间的竞争也从越南战争转移到其他地区。
5. 结论越南战争是冷战时期美苏在东南亚地区的代理战争,其影响深远而复杂。
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破坏,改变了美苏关系的格局。
【高中历史】美苏争霸ppt2
第20课 美苏争霸
• 一、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1946 年) • 二、展开--杜鲁门主义(1947年) 实质:美国为独霸世界,以冷战 手段“遏制”苏联的全球扩张主义 标志着美苏盟友关系的正式破裂 和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
三、美苏冷战过程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80年代末90年代初)
谢
谢
马歇尔
马歇尔
马歇尔计划的宣传画
马歇尔计划的宣传画
加入北约的国家
地图:冷战的到来
地图:冷战的到来
柏林危机期间,美国向西柏林 空运物资
柏林危机期间,美国向西柏林空运物资
1961年正在建造中的柏林墙
1961年正在建造中的柏林墙
拆毁柏林墙(2)
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签订《中导条约》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关于外交政 策的声明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关于外交政策的声明
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演说
丘 吉 尔 在 富 尔 顿 发 表 演 说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美苏合作主宰世界”
“美苏合作主宰世界”本文摘自:《冷战史》,作者:刘金质,出版:世界知识出版社苏联调整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处理同美国的关系。
赫鲁晓夫把和平共处作为苏联外交政策的总路线。
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总路线包括的主要内容:第一,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以前关于战争的概念”;第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了避免在相互残杀中同归于尽必须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第三,和平共处要求“相互让步”、“相互妥协”、“相互迎合”,“你活,也让别人活”;第四,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承认现状,不要企图用强力改变现状”:第五,和平共处是两种社会制度国家“和平竞争的基础”,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阶级斗争“最高形式、最重要的形式、特别有效的形式”。
苏联出于两大阵营的考虑,在推行这条总路线时把改善同美国的关系放在对外政策的首位。
赫鲁晓夫认为美国已成为世界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浩和军事中心.是国际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扮演着“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角色。
赫鲁晓夫谋求同美国建立良好的关系。
l957年10月7日,赫鲁晓夫在接见《纽约时报》首席记者赖斯顿时说,苏联奉行“改善同所有国家首先是同美国的关系的方针”,他表示苏联“渴望”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赫鲁晓夫强调美苏关系的发展“对国际局势有决定性的影响,既能使局势改善,也能使局势紧张”。
美苏“在许多方面决定着世界关系的总的状况”。
赫鲁晓丈曾就美苏关系作过这样形象韵比喻:“如果把国际紧张局势这件事说得确切一点,那么,显然这件事归根结蒂就是苏美两国之间的关系。
”国际局势就如一棵甘蓝.“必须一层层剥掉它的叶,才能剥出它的心”,“如果一个个剥去各国间悬而未决的争端问题,那么最后也会发现问题的核心”,这就是“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矛盾”。
这是因为两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在国际舞台上进行着“最激烈的论战”。
因此,“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中考历史之美苏争霸
中考历史之美苏争霸初中历史知识点:美苏争霸冷战:冷战是指:1947年—1991年间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除直接交战以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的时期。
遏制战略:1946年2月22日,身为美国驻苏联代办的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必须把苏联看作政治上的敌手,采取强硬政策,这为遏制对象奠定了理论基础。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提出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计划,并发起对苏联的强硬政策,进而提出全面的遏制苏联的计划,成为冷战的开端。
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
成员国包括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1、开始:20世纪50年代后期。
2、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国占据优势。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联加强了对外扩张势头,美国转攻为守。
第三阶段:80年代,美对苏采取强硬方针,苏联转向全面收缩。
3、影响:美苏争霸长达30多年,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
但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也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冷战的主要特点:1.美苏之间没有直接的战争冲突,而是通过扶植代言人,在世界局部发生战争;2.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3.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形成了多国集团对峙4.冷战时间跨度长达44年美国在冷战时期的主要政策:1.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反苏扩张;2.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支援被战争破坏的欧洲,扶植反苏势力;3.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在东线遏制苏联。
九年级历史美苏“冷战”
二、美苏争霸
1.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征:
争霸第一阶段: (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 苏企图与美平起平坐,但优势在美国。
赫鲁晓夫 上台后,签订 了对奥地利的 和约,承认联 邦德国,并访 问美国。
赫鲁晓夫
1959年赫鲁晓夫第一次访问美国, 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会谈。
另一方面, 赫鲁晓夫加强 了对东欧的控 制,并开始与 美一争高下。
D.华约组织的成立
你认为70年代中美 关系正常化对美苏争霸 产生了什么影响?
P.100 畅想天地 参考答案
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 着美苏争霸中两国势力 的对比,有利于在第二 阶段争霸中处于不利地 位的美国扭转形势。
自制表格,内容包括美苏争
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美苏争霸简表
阶 段 时 间 特 点 优势在美国 50年代后期— 第一阶段 60年代中期 60年代中 第二阶段 期—70年代末 第三阶段 80年代
P.99 课中题 参考答案 不同点 同盟国与协约国
参加国家 和地区
北约与华约 欧洲和北美国家 巩固已有的势力范围 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 主义阵营的对立 势均力敌,不敢轻易 动武,避免了世界大 战的爆发 两大阵营对峙及美苏 争霸的结果
欧洲强固 重新瓜分世界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 政治集团 其扩军备战加快了 世界大战的爆发 帝国主义政治、经 济发展不平衡及其 争夺霸权,重新瓜 分殖民地的产物
马 歇 尔
马歇尔计划有何 内容?其目的是 什么?
1949年美国与西欧等12国签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 洋公约组织 总部(法国 巴黎夏乐宫)
1955年,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签订华沙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冷战” 时期的两 大军事政 治集团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四单元第3课 美苏争霸 课件(16张)
第二阶段: 60年代初------70年代末
1、争霸特点(态势): 苏攻美守,从对峙走向缓和。
(1)原因:
①美国经济增长出现衰退 ②越战大大消耗美国国力 ③苏联在战略武器上与美国达到大致平衡 ④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大为缩小
(2)苏攻美守的表现:
①调整外交政策: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
美守: 的方针(尼克松主义)。
原因四: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加剧
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的原因
原因一: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战略
原因二:苏联实力的增强 原因三:赫鲁晓夫对外扩张战略与美国霸权 政策相冲突(直接原因)
原因四: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加剧 (根本原因)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初期
(美苏对峙)
1.形成时间: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3)苏美争夺中的缓和:
①背景: 美苏都推行“缓和”战略
②表现: 美苏限制裁减核武器的协议 互访会谈---将缓和推向高潮 中欧裁军会议、欧安会
(4)美国采取更隐蔽的进攻方式:
-------和平演变(思想文化渗透)
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 义国家所采取的一种“超越遏制战略”,以 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瓦解。 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在利用武力侵略不能将社会主义国家 消灭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技术交流、文化交 往等方式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心理、行 为方式,进而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 国家运行变成资本主义式的,从而在不动声 色中消灭社会主义国家。
2.形成原因: 美苏外交政策的调整 美:艾森豪威尔的“软化”政策 肯尼迪的“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 和平战略
苏: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
3、重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戴维营精神 (2)美国U-2飞机事件(1960.5) (3)柏林墙事件(1962.8) (4)古巴导弹危机(1962) 4、争霸特点: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美攻苏守,优势在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苏合作主宰世界”
本文摘自:《冷战史》,作者:刘金质,出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苏联调整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处理同美国的关系。
赫鲁晓夫把和平共处作为苏联外交政策的总路线。
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总路线包括的主要内容:第一,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以前关于战争的概念”;第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了避免在相互残杀中同归于尽必须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第三,和平共处要求“相互让步”、“相互妥协”、“相互迎合”,“你活,也让别人活”;第四,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承认现状,不要企图用强力改变现状”:第五,和平共处是两种社会制度国家“和平竞争的基础”,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阶级斗争“最高形式、最重要的形式、特别有效的形式”。
苏联出于两大阵营的考虑,在推行这条总路线时把改善同美国的关系放在对外政策的首位。
赫鲁晓夫认为美国已成为世界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浩和军事中心.是国际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扮演着“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角色。
赫鲁晓夫谋求同美国建立良好的关系。
l957年10月7日,赫鲁晓夫在接见《纽约时报》首席记者赖斯顿时说,苏联奉行“改善同所有国家首先是同美国的关系的方针”,他表示苏联“渴望”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赫鲁晓夫强调美苏关系的发展“对国际局势有决定性的影响,既能使局势改善,也能使局势紧张”。
美苏“在许多方面决定着世界关系的总的状况”。
赫鲁晓丈曾就美苏关系作过这样形象韵比喻:“如果把国际紧张局势这件事说得确切一点,那么,显然这件事归根结蒂就是苏美两国之间的关系。
”国际局势就如一棵甘蓝.“必须一层层剥掉它的叶,才能剥出它的心”,“如果一个个剥去各国间悬而未决的争端问题,那么最后也会发现问题的核心”,这就是“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矛盾”。
这是因为两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在国际舞台上进行着“最激烈的论战”。
因此,“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美苏关系的改善和合作的建立,能够制止战争,“如果有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
因此,美苏关系的发展决定着世界和平的命运,两国领导人为此肩负着特别重大的责任。
葛罗米柯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说得更加坦率与明确:世界的命运同美苏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苏美之间的相互谅解,就不能解决任何一个国际冲突,不能就任何一个重要国际问题达成协议”;“如果苏联和美国共同努力来调解”“地区发生的冲突和纠葛”,“初起的战争火苗就会熄灭,紧张局势就会走向和平”。
赫鲁晓夫认识到苏联的国力不如美国,决定以有限的让步,换取苏美关系的缓和,赢得时间和机遇,逐步在经济和军事上赶上甚至超过美国,使美国平等待它,实现“美苏合作,主宰世界”。
为此赫鲁晓夫采取了一系列有计划的步骤,创造两国直接接触的机会,促进两国关系的松动,莲步和解。
第一,推动首脑会晤。
赫鲁晓夫推崇大国首脑外交,认为“只有掌握大权的各国政府首脑才有能力解决最复杂的国际问题,只有他们才能扫清国际关系中多年来由于冷战而造成的障碍和不正常的现象”。
赫鲁晓夫特别重视美苏两大国的首脑接触与沟通,认为这是维护和
平、避免世界灾难的关键。
正是基于大国特别是大国首脑决定论的认识,赫鲁晓夫积极推动首脑会议。
广泛干预全球问题,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1955年举行了日内瓦首脑会议。
1959年赫鲁晓夫实现了苏联国家领导人对美国的正式访问,并商定于1960年5月在巴黎首脑会晤。
但这次四国首脑会晤因U-2飞机事件而流产。
1961年赫鲁晓夫同肯尼迪在维也纳举行了会晤。
第二,推进裁军谈判和禁止核试验。
这是赫鲁晓夫推动“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重要步骤和内容。
苏联单方面宣布裁军,提出全面裁军的建议,呼吁缔结北约与华约的互不侵犯条约。
苏联建议举行核禁试谈判,并单方面停止核试验。
1958年10月31日,苏、美、英核禁试谈判在日内瓦举行。
经过多年的难苦谈判,1963年夏天达成了部分核禁试条约。
第三,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美国对苏长期执行经济冷战政策,美苏经济关系处于几乎中断的不正常状态。
苏联面对的是一系列的冷战法规和组织,发展同美国的经贸关系困难重重。
赫鲁晓夫提出同资本主义的和平竞赛,关键是在经济发展方面显示自己制度的优越性。
苏联谋求同美国建立和发展正常的经贸关系。
1958年3月22日赫鲁晓夫在会见美国《商务日报》编辑出版人员时发表谈话,说美国是世界上同苏联没有通商协定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果美国政府表示真诚希望同苏联缔结通商条约或协定”,“苏联方面将积极响应”。
赫鲁晓夫的讲话并未得到美方的响应。
苏联领导人直接写信给艾森豪威尔。
赫鲁晓夫在6月3日的信件中提出发展经贸关系作为“改善和发展苏美关系的途径”。
他写道:“现有条件使我们有可能在发展苏美两国间的贸易关系方面采取重要的、意义深远的让步,使两国都能够获得巨大利益并促进普遍和平。
”艾森豪威尔的复信没有能使苏联高兴的地方。
1959年1月米高扬在美国度假,并同美国总统、副总统和国务院官员举行了正式会谈。
米高扬谈到了苏美贸易,并对美国进行抱怨,随后美国官员进行了反驳。
是年,美国在莫斯科举行了展览会,赫鲁晓夫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会剪彩。
赫鲁晓夫和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进行了“厨房辩论”。
9月赫鲁晓夫在访美期间提出两国经济合作问题,但由于战时租借贷款问题妨碍双方深入探讨。
美方答应接收苏联厂长和经理到美国进修,引起了苏联的兴趣。
但是,美国一直是透过对苏整体战略来处理同苏联的经贸关系,经济政策服从于对苏联的遏制战略的需要。
从艾森豪威尔到肯尼迪政府均未采取积极的对苏经济政策,双边经贸关系始终处于很低的水平。
第四,展开在国际领域的合作和争夺。
赫鲁晓夫把国际上的斗争作为实现“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重要方面,甚至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苏联一方面强调合作解决一些可望解决的问题。
苏联希望以大国身份出现,发挥大国作用。
苏美合作签署了奥地利国家条约。
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苏联提出苏美联合干预。
另一方面,苏联也关注同美国的斗争。
赫鲁晓夫时期美苏在欧洲对垒。
美苏在第三世界开始了争夺,双方通过经济援助、军事援助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势力范围。
鉴于苏联的国力,赫鲁晓夫更多地是谋求同美国的合作,在台作中捞到一点好处。
此时的美国并不把苏联作为一个大国,也不让它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大国作用,不让苏联得到美苏
合作主宰世界的心理满足,更谈不上战略利益的共享。
赫鲁晓夫在处理同美国的关系中,60年代增加了对抗或争夺的成分,形成了几次严重的对抗,如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把美苏推向直接冲突的战争边缘。
值得庆幸的是,美苏尚未做好核战争的准备。
也不愿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
苏美在处理双边关系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为规范,如军控、危机处理、首脑外交、经贸以及国际行为等各个领域的游戏规则。
赫鲁晓夫时期的对美政策是美苏从对抗向竞争与合作的转变,显现了某种松动的迹象。
赫鲁晓夫制定和推行“三和”路线,但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外变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所要追求的目标。
美国也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
冷战的战略格局并没有动摇。
冷战在继续。
在赫鲁晓夫时期发生了一系列外交和政治危机,东西方冷战加剧。
苏联在1956年对波兰和匈牙利进行干预。
赫鲁晓夫制造了第二次柏林危机、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以及挑动了中苏分裂。
赫鲁晓夫推行“竞争”和平共处,把它视为国际层面上的阶级斗争。
苏联在和平共处中推行冷战政策,把意识形态的斗争同国际政治生活中的阶级斗争结台起来,特别是同反帝、反殖和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结台在一起。
第三世界革命运动的发展为苏联扩张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苏联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和不结盟运动,扩大了在第三世界的影响与势力。
苏联争取第三世界的斗争,服务于自己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目标,是美苏冷战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