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观舞记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9《观舞记》精彩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9《观舞记》精彩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9《观舞记》精彩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为对卡罗尔·克里木的《观舞记》进行深度阅读与分析,理解其舞剧创作背景,探讨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与舞台艺术表现。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观舞记》的文学内容,掌握舞剧的基本情节及人物关系。

2.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舞剧的观赏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舞剧中的深层次含义,分析作者运用的文学手法。

教学重点:文章的情节分析,舞剧艺术魅力的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舞剧片段。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舞剧视频,激发学生对舞剧艺术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a. 播放舞剧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舞剧的魅力。

b.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舞剧的初步看法。

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观舞记》的基本情节。

b.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解读舞剧中的文学形象。

c.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舞剧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3. 例题讲解:a. 分析文中一句具有代表性的描述,解读其深层含义。

b. 结合舞剧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舞剧与文学的融合。

4. 随堂练习:a.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一份文学鉴赏练习。

b. 分组讨论,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分享解题思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观舞记》2. 主要内容:a. 情节梗概b. 文学形象c. 艺术表现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观舞记》中的一段舞蹈描述,解读其文学与艺术价值。

2. 答案提示:a. 抓住关键语句,分析其内涵。

b. 结合舞剧艺术,探讨文学与舞台的相互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舞剧文学价值的理解程度,以及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优质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优质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13自然段,详细解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将一场舞蹈表演呈现得栩栩如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主题思想和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能够运用生动、贴切词语描绘舞蹈表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生动描绘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观察舞蹈细致入微,学会运用贴切词语描绘舞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舞蹈视频,让学生感受舞蹈美,引发他们对舞蹈描写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第13自然段,思考作者如何描绘舞蹈表演。

3.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生动描绘方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段舞蹈视频,尝试用所学方法进行描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描绘舞蹈方法,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观舞记》2. 主题:描绘舞蹈之美3. 板书内容:a. 观察细致入微b. 描绘生动形象c.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选取一段舞蹈视频,运用所学描绘方法,写一篇关于舞蹈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描绘舞蹈方法。

课后反思如下:1. 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 增加舞蹈视频播放,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舞蹈美。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不同类型舞蹈表演,提高他们审美能力。

同时,组织一次舞蹈描绘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是导入环节舞蹈视频选择,这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是例题讲解中描绘方法深入剖析,这是学生能否掌握关键技能关键。

《观舞记》教案优秀10篇

《观舞记》教案优秀10篇

《观舞记》教案优秀10篇语文教案《观舞记》篇一教学目标:1、提高欣赏舞蹈艺术的兴趣和素养。

2、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舞蹈内容的方法。

3、熟读课文,感受并学习文章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艺术的方法。

2、学会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去描写。

教具:电教器材学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印度舞蹈吗?如果看过,能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发言)如果没有,今天我们就随冰心一起去观看卡拉玛姐妹的同台演出,顺便听听冰心观看后的感受。

(如有条件,此环节可利用多媒体放映印度舞蹈,展示美丽、华贵的印度服饰;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神奇、绮丽的印度风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二、初读,整体感知:1、在第一遍阅读时,可采用默读的方法来通读全文,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2、本文是怎样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描绘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呢?再次阅读文章。

在这次阅读时,稍稍放慢速度,拿起笔来,边读边动笔做些圈点勾画: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优美,也有一些生字词,请同学们参考注释自读全文,读的时候用直线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可以查找字典、词典;用波浪线勾画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3、指名读、齐读下列词语:清扬咿哑静穆端凝颦蹙粲然嗔视变幻多姿本色当行离合悲欢低回婉转叱咤风云浑身解数高视阔步尽态极妍息息相通三、研读课文:1、本文描写了印度舞蹈的美,文中哪些语句或语段表现了舞蹈的美?——第2—6小节——第一叁—18小节。

——体会这些语段从服饰、姿态、神情、动作等多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

2、能否引用文中语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舞蹈?或说说印度舞蹈主要表现些什么内容?——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以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也可以表现自然和其他,一般用音乐伴奏。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观舞记》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观舞记》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观舞记教学目的:1.积累与本课有关的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对舞蹈艺术优美生动的描写。

3.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冰心(1900—1999),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原名谢婉莹,某某省某某人。

1913年到,次年进贝满女子中学学习。

后人燕京大学,1923年毕业。

“五四”运动时,在大学任学生会文书。

在革命浪潮激荡下,开始创作反映社会、家庭、妇女等问题的小说。

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1921年出版《繁星》《春水》两诗集。

后赴美留学,专攻文学,同时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结集为《寄小读者》。

1926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文理学院任教。

30年代初出版小说集《南归》《往事》,散文集《同情》及《冰心诗集》《冰心游记》等。

抗战爆发后,辗转到了某某、某某,抗战胜利后,随丈夫吴文藻去日本。

1949年在东京大学任教。

1951年秋回国。

新中国的阳光照亮了作者的心,使她文思如泉涌,写出了《归来以后》《小橘灯》等作品,1958年又写《再寄小读者》。

打倒“四人帮”后,冰心精神焕发,陆续发表了不少新的作品,如《三寄小读者》等。

冰心还翻译过许多外国文学作品,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并被选为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届政协常委。

《观舞记》是冰心奶奶在观看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精彩的舞蹈后写的。

文章用语盲文字来表现舞台艺术,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

下面我们一齐来欣赏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和冰心的语言之美。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散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

找出对舞蹈描写的精彩语句。

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1)静穆:安静庄严。

(2)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3)浑身解数:全身的本领。

(4)息息相通: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

也说是息息相关一、探究结构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观察和描绘舞蹈,表达对美的认识和感悟;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写作手法;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舞蹈的魅力。

2.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绘舞蹈的方法,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绘舞蹈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舞蹈的美,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舞蹈视频片段。

3.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优美的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舞蹈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a. 课文主要描述了什么?b. 作者通过观看舞蹈,表达了怎样的感受?c. 作者是如何观察和描绘舞蹈的?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作者观察和描绘舞蹈的关键语句,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a. 作者在观看舞蹈时,关注了哪些方面?b. 请仿照课文,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个舞蹈动作。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描绘一个舞蹈动作。

六、板书设计1. 《观舞记》2. 内容:a. 课文结构:引子、描述、感悟b. 观察舞蹈的方法:视觉、听觉、内心感受c. 写作手法:比喻、拟人、排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看一段舞蹈视频,运用所学方法,描绘舞蹈中的某一动作。

答案示例:舞蹈视频中,舞者如同一只轻灵的白天鹅,伸展着优雅的脖颈,翩翩起舞。

她的手臂轻轻摆动,仿佛在水中拨动清波,让人陶醉。

2. 拓展延伸:请学生课后查阅关于舞蹈艺术的知识,了解不同类型的舞蹈及其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舞蹈的美,学习观察和描绘舞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9《观舞记》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9《观舞记》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9《观舞记》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详细讲述卡拉玛姐妹的舞姿、舞技以及作者对舞蹈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2. 领悟作者通过观察舞蹈所传达出的美好情感,培养审美情趣;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动描绘,感受舞蹈的美;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印度舞蹈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舞蹈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圈出生词、短语,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a) 解读生词、短语,讲解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b) 分析课文描绘的舞蹈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舞蹈的美;c) 举例讲解作者观察舞蹈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道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照课文,描述一段自己观看过的舞蹈,提高表达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式,写一段关于你所喜爱的舞蹈的短文。

答案:例文:我最喜欢的舞蹈是芭蕾舞。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古典舞蹈。

它以优雅的动作、高难度的技巧和唯美的表现力吸引着我。

每次观看芭蕾舞表演,我都会被舞者们的优美姿态所陶醉,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红楼梦》中的舞蹈描写,进一步了解古典文学中的舞蹈艺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舞蹈视频、讲解课文、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生词、短语,了解了印度舞蹈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仍有待加强。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详细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作者观看印度舞蹈表演的经历,通过对舞蹈的描绘,展现了印度舞蹈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文章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感受,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舞蹈的美妙。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能够概括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描绘手法,理解作者对舞蹈的感受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引入:引导学生回顾对舞蹈的认识,引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分析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和作者的感受。

4. 讲解解析: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践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尝试自己描绘一种舞蹈。

六、板书设计板书《观舞记》板书内容:描绘手法:动态描绘、静态描绘、心理描绘作者感受:惊喜、赞叹、沉醉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种舞蹈,并表达出自己对舞蹈的感受。

答案:(示例)我觉得舞蹈就像一幅美丽的画,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一笔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了舞蹈的轮廓。

当我看着他们跳舞时,我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中,完全被舞蹈的魅力所吸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对舞蹈的认识是否有更深入的理解?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感知能力?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作为我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思的依据。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舞蹈的魅力,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舞蹈艺术。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一、二、三章节,详细内容为:第一章介绍作者卡夫卡及作品的背景;第二章详细描绘舞会的场景及人物;第三章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反映舞会背后的社会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卡夫卡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理解《观舞记》的背景。

2.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句子,提高语文素养。

3. 通过对舞会场景和人物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卡夫卡的创作意图,分析舞会背后的社会现象。

教学重点: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句子的掌握;舞会场景和人物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舞会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舞会的兴趣,进而导入课文。

2. 讲解:详细讲解卡夫卡的生平、创作特点及课文背景,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认识。

3. 课文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关注重要词语、成语、句子,并对舞会场景和人物进行分析。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语言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成语进行造句,提高运用能力。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舞会背后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思考、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观舞记》2. 内容:作者:卡夫卡舞会场景:热闹、奢华人物:主人公、舞女、舞会参与者社会现象:虚伪、虚荣、阶级固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课文中的词语、成语造句。

分析舞会背后的社会现象,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

作业答案:1. 造句:他的舞技高超,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这个舞会上,人们都带着面具,虚伪地互相奉承。

2. 社会现象分析:舞会背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虚伪、虚荣和阶级固化。

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某些社交场合的虚伪应酬、炫耀攀比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舞会这一场景,让学生了解了卡夫卡的创作风格,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的主旨和作者情感;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掌握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具体章节内容:第1自然段至第4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在意大利观看舞蹈表演的情景;第5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舞蹈艺术的赞美和思考;第8自然段至第10自然段,展现了作者对我国舞蹈事业的期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提高语文素养。

3. 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体会作者对舞蹈艺术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舞蹈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预习课文,标注生词和不懂的句子,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分析课文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的主旨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观舞记》2. 重点词汇:翩翩起舞、轻盈、婉约、飘逸、灵动等。

3. 重点句子:作者对舞蹈的赞美、对我国舞蹈事业的期望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举例说明。

2. 答案:(1)作者对舞蹈艺术充满热爱,认为舞蹈是美的象征,具有独特的魅力。

同时,作者对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充满期望,希望我国舞蹈艺术能够不断创新,走向世界。

(2)课文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本教案的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历史;2.学习舞蹈术语,提高语言表述能力;3.观察舞蹈,提高审美水平;4.通过舞蹈创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一、引入1.热身活动:通过手语、口语等让学生表达自己最近的心情、健康状态等,以活跃课堂气氛,平衡学生心情。

2.课前预测:提问:下课我们要学习什么?有哪些期待、疑惑和恐惧?二、阅读课文1.整体阅读:朗读课文(非认读)和观赏表演二者结合,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大意。

2.细节阅读: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进行注释并学习相应舞蹈动作及手势解释。

三、理解舞蹈1.观看舞蹈视频并谈论感受;2.教师介绍舞蹈中的要点,如节奏、形体、表情等;3.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手势、动作训练,并进行小组交流分享。

四、创编舞蹈1.分组进行创编,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从节奏、形体、表情、动作等多个方面来表现课文中所讲述的舞蹈;2.每个小组请准备一段舞蹈,教师和学生进行点评和改进;3.选出两个小组进行表演,并向其他小组观摩交流。

五、拓展学习1.了解更多中国古代舞蹈的历史和发展,学习更多的舞蹈术语,开启学生视野;2.通过观看现代舞蹈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六、结语本节课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舞蹈,学会了一些舞蹈术语,并尝试自己动手创编舞蹈。

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学习,以及感受和收获。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回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学生下一次创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中国古代舞蹈的历史和发展,学习了一些舞蹈术语,同时也体验了自己创作舞蹈的过程。

通过创作,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舞蹈的基本技巧,而且也锻炼了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水平。

在拓展学习方面,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现代舞蹈作品,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为对舞蹈的观察与描述,通过学习舞者的姿态、动作、表情等方面,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生字词,了解舞蹈的基本知识,学会观察和描述舞蹈表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舞蹈表演的观察与描述。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理解舞蹈的基本知识,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段舞蹈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舞蹈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翻开课本,预习课文。

3.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

b. 教师讲解生字词,解释舞蹈术语。

c. 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 观舞实践:a. 教师播放一段舞蹈表演视频,学生观察并记录舞者的姿态、动作、表情等。

b.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观察到的舞蹈特点。

c. 各小组汇报观察成果,全班分享。

5. 例题讲解:a. 教师展示一道关于舞蹈观察与描述的例题。

b.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题目。

c. 教师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

6. 随堂练习:a.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道舞蹈观察与描述的练习题。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观舞记》2. 课文结构:引子、、结尾3. 生字词:姿态、翩翩、轻盈、矫健4. 舞蹈术语:旋转、跳跃、翻腾、托举5. 观舞要点:观察舞者的姿态、动作、表情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一段舞蹈表演,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舞者的特点。

2. 答案要求:语言流畅,描述准确,不少于200字。

第19课《观舞记》教案(人教版初一下) (3)doc初中语文 (1)

第19课《观舞记》教案(人教版初一下) (3)doc初中语文 (1)

第19课《观舞记》教案(人教版初一下)(3)doc初中语文(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了解舞蹈是以躯体、神态、服饰表现内容的。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3.鼓舞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观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描写。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备:教师、学生利用VCD 、DVD 搜集一些印度舞蹈、中国舞蹈,做好上课预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激发热情。

以舞导入:利用多媒体放映印度舞蹈,展现漂亮、华贵的印度服饰;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奇异、漂亮的印度风情,让同学们产生浓厚的爱好,专门快进入兴奋状态。

抓住这一契机,提咨询:现在此刻,你最想讲什么,干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新课的学习。

让学生明确作者是谁,观谁的舞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后,谈初读的体会。

三.局部观赏,进展个性。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句子或段落,讲什么缘故喜爱并大声朗读。

同学们可能会喜爱如下语段:13段。

因为这一段用生动优美的词语写出卡拉玛姐妹形体的美。

16段。

因为这一段从衣饰方面写出了舞蹈的美。

17段。

因为这一组排比句,它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舞艺的精妙。

18段。

这一段也是从形体方面的美来写的。

讨论分析后,要求学生能用一个精辟的词语来进行概括。

明确:飞动的〝美〞。

四.小组交流,互咨询互答。

学生对还不明白得的咨询题在4人小组上进行合作交流。

五.集体探究,深入明白得。

学生把小组交流中不能解决的咨询题提出来,大伙儿共同探究。

学生可能提出的咨询题设计:——2-5段连用4个排比句有什么作用?——第7段怎么讲是什么意思?——第17段,冰心奶奶讲卡拉玛〝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忘怀了自己还能明白得,不记得了观众如何行呢?对以上咨询题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六.知识迁移,课堂延伸。

假如讲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声响的话,那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确实是心灵之舞。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9《观舞记》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9《观舞记》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9《观舞记》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感受作者对舞蹈的描绘与赞美。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艺术的魅力”,详细内容涉及舞蹈艺术的基本知识,以及通过对《观舞记》的深入学习,体会舞蹈艺术的独特韵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观舞记》的基本内容,了解舞蹈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描绘舞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观舞记》的文本内容,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舞蹈艺术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舞蹈视频和图片;黑板、粉笔用于板书设计。

2. 学具:课文《观舞记》的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舞蹈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15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观舞记》,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对舞蹈的描绘。

3. 讲解与赏析(20分钟):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式,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舞蹈。

5. 互动交流(1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描绘,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观舞记》2. 主要内容:舞蹈艺术的特点作者描绘舞蹈的修辞手法舞蹈的艺术魅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式,写一段描绘舞蹈的文字。

2. 答案示例:舞者如丝般的身姿,如梦似幻的舞步,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不同类型的舞蹈表演,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19观舞记(课件+教案+学案+练习+音频)

19观舞记(课件+教案+学案+练习+音频)
神韵: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离合悲 欢”。
心灵: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4、作者用了哪些词、句描写这动态的美?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 要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 慢移,旋风般疾转……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 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 写“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 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 小结:文中除了正面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还从观众的 反映侧面地描写,极具感染力。
2、掌握下列词语:
叱咤风云: 形容威力极大。 本色当行: 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尽态极妍: 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颦 粲 嗔 静 惊 蹙: 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然: 笑容灿烂的样子。 视: 生气地看。 穆: 安静庄严。
鸿: 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听读课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最简洁的 语言说一说。
1、运用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2、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展示舞姿的美。 3、运用了许多修饰性的词语,增加文章韵味。
比较《观舞记》 与 《安塞腰鼓》的异同: 同:1、题材相同,都是描写舞蹈
2、都写了舞蹈的文化背景。(《安塞腰鼓》的文 化背景是这么厚这么厚的黄土高原;《观舞记》卡拉玛 舞蹈的文化背景是印度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3、都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舞蹈。
观 舞
冰心
舞蹈美
神态美 形体美 服饰美 面貌美 动作美
语言美
心灵之舞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 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表现了印度舞 蹈的美,也表现了中印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1、文章哪一部分是写观舞的?这一部分的前后分 别写什么? 表达感受 (1-10)

人教初中语文七下《19观舞记》word教案 (13)

人教初中语文七下《19观舞记》word教案 (13)

19观舞记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

2、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教学重难点:研习精彩语段,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描写。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联想想象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带有异国风情的舞蹈片断,请大家用心欣赏这段舞蹈,观后试着说一说你观后的感受。

(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印度舞蹈)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都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时,却似乎捉襟见肘,为语言的匮乏而苦恼,但大家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老人的《观舞记》,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的。

二、作者回顾三、初读、整体感知1、——卡拉玛姐妹,因为她们的舞艺很精妙,作者要赞美她们。

——变幻多姿的旋舞,清扬的眉宇和服装,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使用了一系列的假设句。

作者认为她们的舞蹈太丰富多彩了,只有诗人才能将之表达;她们的服饰太绚丽了,只有画家才能将之描绘;她们的舞步实在变幻多姿,只有作曲家才能传达出其神韵;她们的身形太过美丽,只有雕刻家才能用最美丽的宝石将之表现。

——将她自己比作一个婴儿。

婴儿只会发出“咿哑”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没有自己的语言。

作者觉得自己的语言,在此刻是苍白无力的,无法表达出舞蹈的美。

四、研读探究——(学生默读课文,勾划相应语句)体会这些语段从服饰、姿态、神情等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

——因为她已经超越了身体的界限,进入了神的境界,也就是超越形式的自由境界。

在舞蹈中,卡拉玛已经完全与音乐溶为一体,成为了舞的精灵。

——观察细致而全面,作者始终在用一颗欣赏、仰慕的心来观察舞蹈,这才是作者能够表现出舞蹈神韵的根本原因。

——印度的广大人民,文化传统。

人教初中语文七下《19观舞记》word教案 (17)

人教初中语文七下《19观舞记》word教案 (17)

19《观舞记》内容透析Ⅲ.课文内容透析一、课文导读(一)文题诠释本文文题目由主标题和副标题构成。

主标题点明中心内容——观舞,副标题充满了浓浓的感情,是对主标题的具体化阐释。

(二)谋篇立意全文结构缜密,步步描绘,层层渲染,以感舞、观舞、思舞为行文思路,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浓墨重彩地描绘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精妙绝伦的舞蹈艺术,盛赞印度舞蹈的艺术魅力和中印人民之间深厚的友情。

(三)层次划分全文共2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四)写作特点与写作借鉴写作特点1、抓住特征来描写。

作者抓住了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飞动的‘美’”的特点,从她们的身体、神态、服饰等方面来描绘表明这一特点。

光艳:秀丽的面庞;能说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女性的妩媚不仅表现在美丽的五官,更多地表现在眉目之间。

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

曼舞: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

神韵:印度舞蹈大多表现宗教故事,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了“离合悲欢”。

让人不必拘泥于故事情节,而为之喜为之悲,精妙的舞蹈跨越了文化的隔阂,让人心灵相通。

舞蹈达到这种神韵,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2、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

用语言来表现舞台艺术,是很困难的,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

本文主要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

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等,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享受。

借鉴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感情。

如开头和结尾,作者用诗化的语言表达了赞美之情,用美好的动植物,美好的动作情态来比喻卡拉玛的舞姿,进而表现作者的赞美之情。

文章还使用排比,用精短的语句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联想形象信息,尽显舞蹈的柔美。

人教初中语文七下《19观舞记》word教案 (7)

人教初中语文七下《19观舞记》word教案 (7)

《观舞记》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

3、研习精彩语段,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描写。

4、通过反复吟咏,调动丰富想象力,初步培养感受、鉴赏、创造美的能力。

5、引导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学习重、难点1、研习精彩语段,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描写。

2、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以舞导入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

(引导观察舞蹈演员的动作、服装等方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生:这种舞蹈的动作十分优美、欢快,活力四射。

生:演员的动作整齐,十分和谐。

生:手臂非常灵活。

时而优柔婉转,表现出一种柔和;时而刚劲有力,表现出一种生机。

生:身上的服饰很华丽,穿在身上显得无比动人。

二、作者作品简介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

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大家齐读第10自然段,从文段中找出一个点明她们舞蹈的特点的短语。

(飞动的美)四、品读课文,探究美点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使描写的对象更生动形象丰富有层次感。

五、精读课文,研习写法现在,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在欣赏舞蹈美的同时来体会作者的语言美吧。

(屏幕出示问题: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为精妙的句段,说一说写得“精妙”的地方。

)并在文中勾画标注。

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体会。

(本文语言摇曳多姿。

作者巧妙运用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长短句交错使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把视觉感受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透过文字发挥想象,获得了语言和舞蹈形象双重审美的享受。

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既感受到舞蹈之美,又体会到语言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观舞记
冰心
学情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

本单元集中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重在欣赏和感悟。

初一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兴趣很广泛,对于有着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内容的文章,初一学生很喜欢,也很能大胆,积极地去谈自己的感受。

课前从部分学生中了解,发现大家都很喜欢这具有异国风情的印度舞,觉得它很美。

鉴于这一点,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能给学生一个平台,自由地去表达对艺术美的欣赏,抒发对艺术美的体验和感悟。

教材分析:
《观舞记》是冰心写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一篇散文。

当时中印关系正处于蜜月时期,两国的来往比较频繁,在国际上有许多共同的立场和观点。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冰心以一场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散文。

文章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来北京的表演实况,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舞台上姐妹的服饰、身段、神态和舞姿,把印度舞蹈家写得光彩照人,充满异域风情。

当然,也正因为当时大背景的原因,这篇文章有着应景之作之嫌,但毕竟瑕不掩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优美的语句,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学习多种修辞手法对表达文章思想内涵的作用,感受舞蹈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合作探究中交流优美的文字和优美的舞蹈给
自己带来的享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感受到艺术是无国界的,感受中印两国伟大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难点:阐述使自己产生共鸣的句子,并说说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这是李白寂寞中的自我开怀;“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这是晏几道对狂歌艳舞的精彩描述。

舞蹈已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经典,它飞过千山万水,让人心醉神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的《观舞记》。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如果能写在笔记本上则更好。

2、作者是如何从总体上来赞美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的?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
4、引用原文说说,为什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能那样的打动人心?
5、为什么第17自然段中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忘怀了自己”?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1、“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为什么看了她们的舞蹈会体会到她们的文化?
2、这篇文章的文字很优美,值得我们一读再读,能否结合自己的感受或学习生活体验,说说为什么冰心奶奶能写出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像卡拉玛姐妹的舞蹈那样打动人心?
3、舞蹈《千手观音》曾在央视春节联欢会上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与心灵的震憾,舞动时,犹如千手观音降临人世,美轮美奂。

请你在仔细看过视频后,学习课文的写法,用一段话来描述它。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拿到班上交流,教师点评。

四、对照梳理,积累运用
请比较一下本文与《安塞腰鼓》有哪些异同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安塞腰鼓》主要表现阳刚之美,《观舞记》主要表现阴柔之美。

共同点是这两篇文章都写出了舞者的心灵和身体一起舞蹈,通过人物的描写来体现舞者的心灵之美。

五、布置作业
古今诗文中有许多精彩的描写歌舞的句子,都是传颂千古的名句。

请同学们课下找一些,积累起来,下节课拿到班上来交流。

板书设计:
19观舞记
冰心
赞颂
形体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描绘→神态→飞动的“美”
服饰
心灵
观感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注重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

但也有遗憾之处,由于时间关系,没能更好地体现语言特色,究其原因,一是对舞蹈艺术缺乏了解,二是学生语言比较苍白。

这也是今后教学应该努力的方向。

努力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