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中的功利主义
如何看待功利主义
如何看待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的一种。
它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
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
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体系,虽然有古代的思想渊源,也符合一般的理性思维而易于为人理解,却不能简单地混同于自古以来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的权衡利弊得失的利己主义行为方式。
1功利主义源自于18世纪的苏格兰学派,形成于1世纪边沁和穆勒的理论,中间经由西季威克和摩尔的方法论批判、20世纪50~60年代的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之争,最终形成一种事实上最有影响的现代伦理思潮。
2功利主义分成两种,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
规则功利主义学说认为,如每个人都永远遵守同一套道德规范,就能产生最大快乐值。
它是一种颇为不同的观点,也被认为是穆勒所创立而近来一直很流行的。
和规则道义论一样,这种理论强调规则在道德中的重要性,并坚持认为,我们一般地说——如果不是永远如此的话——人们是根据一条规则,如要说老实话这条规则,来断定在特殊情况中应该怎么办,而不是根据在该特殊情况中,什么样的特殊行为会产生最好的结果做出这种断定的。
但是,与道义论不同,规则功利主义又认为,我们总是根据哪些规则会为每一个人增进最大的普遍善来决定我们所采取的规则,这就是说,问题并不在于哪一个行为具有最大的效用,而在于哪一条规则具有最大的效用。
功利原则在通常情况不是用于决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特殊行为(这通常是由规则来决定的),而是用于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规则。
必须在功利基础而不是在任何其他基础上来选择、维持、修改和更换规则。
功利原则仍然是终极标准。
但要从规则的角度而不是从具体判断的角度来引用这一原则。
规则功利主义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如果一个行为符合一套规则,而普遍地符合这套规则会最大限度地增进效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行为就是正当的;另一类认为,如果一个行为符合一套规则,而普遍地承认这套规则会最大限度地增进效用,那么在这种情形下,该行为就是正当的。
功利主义:道德哲学与公共政策
功利主义在道德哲学中的理论地位
功利主义是一种后果主义道德理论
• 强调行为的结果和价值
• 与义务论和德性伦理学相对立
功利主义在道德哲学中的重要性
• 为道德判断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标准
• 对现代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功利主义在当代道德哲学中的争议与讨论
功利主义面临的挑战
功利主义的修正和发展
• 如何解决效用最大化的难题
• 如何在政策制定中实现长期的幸福和可持续发展
04
功利主义的优缺点及其对公共
政策的影响
功利主义的优点及其对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
功利主义的优点
• 为道德判断和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标准
• 有助于实现最大幸福和公平分配的目标
功利主义对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
• 有助于提高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功利主义的缺点及其对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
功利主义的缺点
功利主义对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
• 可能导致公平问题和短视行为等问题
• 可能导致政策制定的片面性和短视性
• 如何在政策制定中实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
• 可能影响社会的长期幸福和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公共政策中合理运用功利主义原则
如何平衡功利主义与其他道德哲学理论
• 如康德主义和德性伦理学等
• 实现政策制定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如何克服功利主义在公共政策中的潜在问题
• 如公平问题和短视行为等问题
• 通过制度设计和伦理教育等手段来解决
05
功利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
与启示
功利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趋势
功利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
功利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趋势
• 受到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对功利主义发展的研究
对功利主义发展的研究关键词:功利主义; 贡献; 最大幸福原则;边沁摘要:功利主义,又称最大幸福主义,是在西方乃至全球影响巨大的一支伦理学流派,而它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古希腊。
边沁是18世纪后半叶英国功利主义伦理理论框架的确立者和声势浩大的功利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一、功利思想的古代先驱:伊壁鸠鲁及其学派边沁曾经说过,“在所有古代作家中,只有伊壁鸠鲁令人敬佩地认识到道德的真正来源”。
1伊壁鸠鲁的功利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1、他认为快乐就是善,并且旗帜鲜明地将这一点坚持到底。
这可以视为对享乐主义学派基本原则的继承。
他说,“快乐就是有福的生活的开端与归宿”,又说,“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推源于此”。
22、审慎的快乐。
尽管伊壁鸠鲁把快乐当做至善,但是他要的是满足和安宁的持久心情,而非暂时、激烈的单纯肉体享受。
他说,“一切之中最大的善就是审慎”,3这其实是对享乐主义内核的一个改造。
在实践上,这种审慎体现为两方面。
其一,他追求一种平静的快乐,或者说是一种无痛苦的静止状态,没有一切欲望的状态。
其二,在实践上,他主张有智慧的人应当把没有痛苦,而不是把有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
3、一切社会联合形式最终都归结于个人功利的考虑。
伊壁鸠鲁主义系统地贯彻了智者学派已经发挥过的,关于政治社团起源于成员们对自身利益的慎重考虑的学说。
国家不是自然结构,而是人们反复思考的结果,是为了从它那里得到期望的利益而形成的。
因此,法律在任何具体情形下都是来自有关共同利益的公约。
法律的确认和有效性与法律的起源和内容完全一致,法律用以防止痛苦,法律用以导致快乐,而此痛苦和快乐的总和便是唯一的标准。
二、边沁功利思想的近代先驱(一)霍布斯的功利思想他说到,“人们所欲求的东西也称为他们所爱的东西,而厌恶的东西则称为他们所憎的东西”,“任何人的欲望的对象就他本人来说,他都称为善,而憎恶或厌恶的对象则称为恶;轻视的对象则称为无价值和无足轻重。
功利主义政治哲学论文
政治哲学——边沁与功利主义边沁与功利主义在政治哲学这门课中,我们首先学习的就是功利主义哲学。
功利主义的理论虽然有一些不足,但是它在法律、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很多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一、关于最大幸福原理边沁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英]边沁.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一书中认为“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位主公——快乐和痛苦——的主宰之下。
只有它们才指示我们应当干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干什么。
”因此,每个人自己都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幸福的,个人在原则上是他自身幸福的最好判断者。
同利己主义一样,边沁认为“趋乐避苦”人的必然倾向。
这构成了他提出的——自利选择原则。
在自利选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幸福最大化原则。
一切行为倾向于给相关者带来好处或幸福,或者防止遭受痛苦或不幸。
幸福最大化还是行为善恶道德的评判标准。
、能给人带来快乐的行为就是善,道德的;反之,则是不道德的。
这样如果具体到个人就是个人的幸福,在虚构的共同体中,共同体利益即是组成共同体成员的利益的总和。
边沁考虑到人处于社会,处于共同体这样的环境下。
因此将快乐和痛苦量化。
共同体中,如果增加利益,需要产生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同时将痛苦缩小到最少。
“一项行动的总倾向在多大程度上有害,取决于后果的总和,即取决于所有良好后果与所有有害后果之间的差额”,盈余最大的行为就是最大的善。
如果这样的行为是政府行为,可以理解为是由特殊的人去做的,因此也可说是符合功利原理。
很明显在边沁的功利体系中,是很重视个人利益的,在著作中也特别强调个人的功利。
虽然注意到了共同体利益,但是他认为“共同体是个虚构体”,其利益也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
但是同时,为了是痛苦总和最小,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
二、对功利主义的批判边沁富有创见的“幸福计算(felicific calculus)”,是量化计算痛苦和快乐的基础。
当代功利主义哲学
当代功利主义哲学当代功利主义哲学是一种深受的思想流派,它强调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哲学视角。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当代功利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理论阐述、案例分析以及思考总结。
核心观点当代功利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行动的目的是追求最大化的幸福,而幸福的界定则基于快乐的体验和痛苦的减少。
这种观点强调个人体验和感受,并认为一个行为是否正当取决于它是否有助于提高幸福感。
此外,当代功利主义哲学还强调个人自由和选择的权利,认为人们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
理论阐述功利主义哲学起源于19世纪,其基本原则是将快乐与痛苦视为价值的唯一标准。
当代功利主义哲学家们,如大卫·休谟、杰里米·边沁等,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评判方法,如量化快乐、减少痛苦等。
而在当代,一些重要的功利主义哲学家如理查德·道金斯、罗伯特·诺齐克等,则从生物科学、经济学等角度为功利主义提供了新的论证。
案例分析以一个环保组织的案例为例,该组织致力于保护濒危动物,并采取行动减少人类活动对它们的伤害。
这种行动可以带来动物的生存和繁殖,增加生物多样性,进而为人类提供更广泛的生态服务。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个组织的行动有助于提高总体幸福感,因为保护动物和生态可以带给人们审美和娱乐的享受,同时也能维护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思考总结当代功利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实用主义为导向,以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为基础的思维方式。
它强调了个人自由选择和权利的重要性,并提醒我们在决策时要行为的后果,以实现最大化的幸福。
在环保组织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哲学思想的应用,它的行动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现实问题,同时坚守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以实现总体幸福的最大化。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当代功利主义哲学提醒我们要行为的后果,权衡各种选择的利弊,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双赢。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种哲学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动,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浅谈功利主义
浅谈功利主义范冬妮20110061 哪一个会更痛苦呢?是现在去看牙医,知道牙齿完全补好,还是牙痛之后拔牙,以及随后没牙的烦恼?哪一个带给我更多快乐呢?是一本十分好看的书,还是去参加一场自己毫无兴趣的聚会,但是有非常好吃的零食?有时候,在一种情况下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又相互矛盾的事情,但两者似乎都是对的,有时候,做一个选择是那么困难以至于我们茫然不知所措。
我们犹豫不决的根本原因不是诱惑或怀疑主义,而是事件本身真正的道德困境。
处理这些困难的事件,并且给行动制定规则以便告诉人们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我想要归于功利主义。
或者让我们来看一个更让你难以抉择的问题:一列火车正从远处驶来,你身边是可以改变轨道的手柄,在火车的正常轨道上有五个正在玩耍的孩子,另一条上只有一个孩子,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十分危险的情况,而火车已经来不及刹车,这个时候,你又会怎么选择?“我相信,人们平时对功利主义的理解存在着许多偏差,那是阻碍它为人接受的主要障碍:假如能够消除误解,哪怕仅仅是比较粗浅的误解,问题就会大大得到简化,它的一大部分难题也会被消除。
”穆勒在他的《功利主义》中如是说道,的确,我想在我读这本书之前也只是从报纸或人们口中接触到这个名词,而它多数是贬义的,倘若没有查阅资料,我一定会把这样的概念带入坟墓,即功利主义就是忽视人性,忽视道德,忽视社会制度从而得到更多的私人利益。
这是令人惊讶的自私,而且还得到那么多名家的支持。
尽管我本人对功利主义还是有所保留,但是我不得不说,就穆勒或边沁所述的功利主义的概念实际上恰恰是一种“伟大”的观念。
与世人狭隘的定义不同,它指的是我们应该始终努力去使尽可能多的人获得尽可能多的幸福。
由于这个缘故,它有时又被称为“最大幸福原则”。
让我将它说的更简单一点,就是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唯一好的理由就是增加人类经验中快乐的总量,或者至少减少痛苦的总量。
衡量一件事时的原则是:它是促进幸福还是抵制幸福。
这么看来,功利主义告诉了我们如何去做困难抉择,我们能将一个不可能的道德困境转换成一个加减法的问题。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伦理学理论)(utilitarianism),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
提倡追求“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
主要哲学家有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杰瑞米·边沁(Jeremy Bentham)等。
主要概念: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
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
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边沁和密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
密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
发展历程:早在功利主义正式成为哲学理论之前,就有功利主义思想雏型的出现。
公元前5世纪的亚里斯提卜(Aristippus)、前4世纪的伊比鸠鲁、中国古代的墨子及其追随者的伦理学中都存在着如何促使最大快乐的思维,他们是古人中的功利主义先驱。
近代英国哲学家与伦理学家如坎伯兰(Richard Cumberland)、法兰西斯·哈奇森与休姆都有功利主义的倾向。
据边沁指出,他在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Claude-Adrien Helvetius)、意大利法学家贝卡里亚(Cesare Beccaria)以及休谟(Hume)等的著作中都发现了功利原则。
功利主义正式成为哲学系统是在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期,由英国哲学家兼经济学家边沁和密尔提出。
其基本原则是:一种行为如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若导致产生和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
幸福不仅涉及行为的当事人,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
浅谈目前科学研究中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
浅谈目前科学研究中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工作者投入到科学研究的工作中,在此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也日益明显而尖锐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如何正确的看待科学研究中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正是本文着力探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目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定义,接下来再阐述在现代社会中二者思想分别对科学研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正确看待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最后提出建立合理鼓励和约束机制来管理两种思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科学研究一、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在科学研究中的定义(一)功利主义的科学研究中的定义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著名哲学家边沁指出: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者不赞成,因此这些行为不仅要包括每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要包括政府的每一个措施1。
即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
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显然,科学研究中的功利主义就是将上述原则运用于科学活动领域,就是指是否增进普遍的人类的幸福或福利作为评判人们的科学活动正当与否的最高标准。
(二)实用主义的科学研究中的定义实用主义的最大代表之一的詹姆士,在自己专攻的领域表述了实用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即实用主义的根本纲领是: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
那么,实用主义应用到科学研究中就是一种研究问题和澄清信息的批判方法,把知识解释为一种评价过程,以科学探索的逻辑作为人们处世待物的行为准则。
强调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以及强调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现实是可以改变的。
总之,实用主义就是把知识视为科学研究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效用或科学研究的成功。
二、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分别对科学研究的影响1詹颂生.科技时代的反思.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113-114美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国家,其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有目共睹。
如何看待功利主义
如何看待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的一种。
它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
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
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体系,虽然有古代的思想渊源,也符合一般的理性思维而易于为人理解,却不能简单地混同于自古以来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的权衡利弊得失的利己主义行为方式。
1功利主义源自于18世纪的苏格兰学派,形成于1世纪边沁和穆勒的理论,中间经由西季威克和摩尔的方法论批判、20世纪50~60年代的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之争,最终形成一种事实上最有影响的现代伦理思潮。
2功利主义分成两种,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
规则功利主义学说认为,如每个人都永远遵守同一套道德规范,就能产生最大快乐值。
它是一种颇为不同的观点,也被认为是穆勒所创立而近来一直很流行的。
和规则道义论一样,这种理论强调规则在道德中的重要性,并坚持认为,我们一般地说——如果不是永远如此的话——人们是根据一条规则,如要说老实话这条规则,来断定在特殊情况中应该怎么办,而不是根据在该特殊情况中,什么样的特殊行为会产生最好的结果做出这种断定的。
但是,与道义论不同,规则功利主义又认为,我们总是根据哪些规则会为每一个人增进最大的普遍善来决定我们所采取的规则,这就是说,问题并不在于哪一个行为具有最大的效用,而在于哪一条规则具有最大的效用。
功利原则在通常情况不是用于决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特殊行为(这通常是由规则来决定的),而是用于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规则。
必须在功利基础而不是在任何其他基础上来选择、维持、修改和更换规则。
功利原则仍然是终极标准。
但要从规则的角度而不是从具体判断的角度来引用这一原则。
规则功利主义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如果一个行为符合一套规则,而普遍地符合这套规则会最大限度地增进效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行为就是正当的;另一类认为,如果一个行为符合一套规则,而普遍地承认这套规则会最大限度地增进效用,那么在这种情形下,该行为就是正当的。
《功利主义》读书报告
《功利主义》①读书报告——功利主义的内涵与局限【摘要】功利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
约翰·穆勒在《功利主义》一书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论述了功利主义的含义、功利原则的最终约束力、功利主义能得到何种证明以及功利与正义的联系。
本文旨在通过对《功利主义》一书主要内容加以梳理的基础上,对功利主义的内涵和局限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功利主义;边沁;穆勒;最大幸福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道德哲学理论在西方影响巨大,其原则是“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以行为的实际功效作为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
功利主义哲学家的代表约翰·穆勒所著的《功利主义》一书,虽然篇幅不大,但是对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做了一个相当完备而又清晰的阐述,并对道德哲学的一些根本问题作了功利主义的说明。
本文将首先对穆勒和功利主义稍作介绍,然后对《功利主义》一书的脉络和主要内容加以梳理,最后对谈谈功利主义对本人的启发并对相关问题加以探讨。
一、作者简介及功利主义的渊源(一)作者简介约翰·穆勒(1806-1873年),1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的思想曾对英国人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②,对中国人而言穆勒也并不陌生。
早在晚清末年,他的政治学名著《论自由》和方法论名著《逻辑学体系》就已被引入中国,被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分别译作《群己权界论》和《穆勒名学》,对中国近现代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学术上的巨大影响,穆勒更令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一点是,他可算得上是一个“神童”。
当大多数孩子还在懵懵懂懂玩泥巴的时候,穆勒的父亲已开始了对他的早期教育,穆勒三岁开始学习古希腊文,八岁开始学习拉丁文、欧几里得几何学和代数学,十二岁开始攻读经院逻辑学,十三岁开始学习政治经济学,攻读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著作,十四五岁的时候学习了化学和植物学,精通法语,并能够探讨高深的数学问题。
功利主义与道德原则的哲学辩论
功利主义与道德原则的哲学辩论众所周知,哲学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思考和探讨人生意义的重要学科。
在众多的哲学派别中,功利主义和道德原则是两个重要而又引人注目的概念。
功利主义强调最大程度地追求幸福,道德原则则强调道德权威的普遍约束力。
这两种观点在哲学中形成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各自都有其合理性和不足之处。
首先来看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的核心理念是追求最大化的幸福。
它强调行为结果对于判断好坏、对错的重要性。
根据功利主义的观点,一切行为都应当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为目标。
例如,如果在一个困难的道德抉择中,某个行为可以带来更多的幸福,那么这个行为就应该被选择。
这种追求幸福的主张具有实际、可行的特点,因为幸福感是每个人都追求的普世需求。
然而,功利主义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幸福的衡量存在主观性和相对性的问题。
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是不同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都会导致对幸福的不同理解。
因此,如何准确地衡量和比较不同个体的幸福感成为了一个难题。
其次,功利主义关注的是最大化总体幸福,可能会忽视个体的利益。
有时为了追求总体幸福,个别人的权益和幸福感可能会被牺牲。
这种对个体权益的忽视可能导致不公平和不正义的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转向道德原则的观点。
道德原则强调道德的固有性和普遍性。
它认为道德规范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不受特定情境和个体差异的影响。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是超越个体意愿的客观规范,需要遵循和尊重。
例如,不杀生、不造谣、尊重他人权益等是道德原则的基础内容。
道德原则的力量在于其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
它不会因为个人意愿的不同而改变,也无需经过特定情境的验证。
道德原则的普世性保障了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实现,让人们更容易判断事情的对错。
然而,道德原则也不是万能的。
在特定情境下,完全照搬道德原则可能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
例如,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犯罪行为,但这种行为并不能说是道德上的正确选择。
道德原则的缺点在于它的刚性和无法适应多变的情况。
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境下,道德原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解释。
利他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哲学反思
利他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哲学反思利他主义与功利主义是伦理学中两个重要的道德理论。
利他主义强调个体应当把他人的福祉看作是自己行为的准绳,主张做出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人幸福的行为。
而功利主义则认为,人的行为应该根据最大化整体幸福的原则来决定。
本文将对这两个理论进行哲学反思。
首先,利他主义的一大优点在于其强调了关注他人福祉的重要性。
人们往往有自私的倾向,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而利他主义则提醒人们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能够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种关注他人福祉的思想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善良。
然而,利他主义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利他主义是否应该无条件地追求他人的福祉,或者是否应该在某些情况下考虑到个人的利益?对此,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例如,在一个仅有有限资源的环境中,个体是否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以追求他人的福祉?这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道德问题,没有普遍适用的答案。
其次,功利主义强调最大化整体幸福的原则。
这种原则对于提升社会幸福和福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此为准则,人们在行动时可以更加理性和客观地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社会的最大利益。
功利主义的思想使人们在行为方面更加注重整体利益,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然而,功利主义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最大化整体幸福的原则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
不同的人可能对于幸福的定义各有不同,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幸福的行为,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并不一定是。
这种主观性使得功利主义在实践中可能存在困难和争议。
其次,功利主义是否应该无视个体的权利与自由,而只关注整体利益?这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个体的权利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建立了平衡,如果只关注整体利益而忽视个体权利的话,就可能导致个体的权益受到侵犯,进而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利他主义与功利主义是两个重要的道德理论。
利他主义强调关注他人福祉的重要性,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善良。
而功利主义强调最大化整体幸福的原则,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书籍的读后感2000字左右
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书籍的读后感2000字左右在人类社会中,书籍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承载着知识和文化,还可以帮助人们提升智慧和见识。
在功利主义的观点下,书籍同样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它能够带来积极的效益和影响。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探讨书籍的价值,以及赞成和反对书籍的观点。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功利主义对书籍的价值观。
根据功利主义的理论,一种行为或事物的价值应该是由它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程度来衡量的。
在这个意义上,书籍作为一种传递知识和启发思想的媒介,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对人类幸福和快乐的贡献。
通过阅读书籍,人们可以获得知识、提升素养、拓展视野,从而提高自身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此外,书籍还可以向人们传递正能量和积极的情感,让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更加乐观和坚定。
因此,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书籍具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然而,就像任何事物一样,书籍也并非毫无缺点。
一些人持反对书籍的观点,他们认为书籍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东西,对个人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他们认为,大部分的书籍都是充斥着无用的信息和废话,读书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纵容懒惰和愚昧。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不乏一些道理,因为的确有很多书籍并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帮助,甚至还会误导人们,让他们陷入迷惑和困惑之中。
然而,即使有这些缺点,我还是坚信书籍是一种极具价值的东西。
在我看来,书籍作为一种传递知识和文化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还可以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阅读书籍,人们可以了解更多的事实和真相,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有见识和品位的人。
此外,书籍还可以给人以启发和鼓励,让人们认识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从而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书籍都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它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尊重。
虽然有些人反对书籍的观点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还是坚定地赞成书籍的重要性。
关于对我国学术功利化现象的浅析
关于对我国学术功利化现象的浅析摘要:高校学报普遍存在着学术的功利化倾向,资源配置没有得到进一步激活。
学术研究功利化倾向是我国高校产生学术不端的根本原因,高校学报应克服功利化的倾向,创造良性的学术环境,开启真正的学术维度,发挥出对政府决策和世道人心的深刻影响力。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于学术功利化的表现,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针对克服学术功利化倾向,促进学术健康发展提出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学术功利化:学术不端;学术环境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8-176-011前言大学是以学术活动为中心,以教师活动为主体,以教书育人、求真务实为本质的学术性组织。
我们的大学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已经从社会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就,然而也呈现了许多与大学本质相背离的局面。
如:学术评价,职称评定与当年所发表的论文直接挂钩而产生的交易性的论文杂志,学术功利成了不争的事实。
学术功利化直接导致学术质量下降, 学术腐败滋生蔓延, 学术造假时有发生。
一些学者为了多出“成果”, 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或者故弄玄虚, 堆砌名词, 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结果是学术研究虚假繁荣。
然而如何有效遏制学术功利的蔓延,还原学界的宁静,重拾大学的本质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
2学术功利化的表现2.1科研选题功利化在选题上,热衷于选择一些风险小,难度低,易出成果的项目。
为选题而选题,不愿意对其问题进行本质性的探讨,更深层次的挖掘。
盲目跟风,只是沿着前人研究的路走,往往只是修修补补,缺乏自己带头做事情的勇气和决心。
2.2项目研究功利化一些人把获得项目作为主要目的,把大多数的精力放在拉项目,拉经费上,而真正投入到研究上的时间及精力是不能够保障的,有的研究人员习惯于把课题转交给研究生做,只注重催收结果,放松了对学生的指导,监督和培养。
对功利主义的认识
对功利主义的认识一、引言功利主义是一种伦理学理论,强调行动的道德性取决于其结果的功利性。
它主张追求最大化幸福和最小化痛苦作为行动的根本准则。
本文旨在探讨功利主义的核心概念、优点和缺点,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思考。
二、功利主义的核心概念1. 最大化幸福:功利主义认为幸福是最高价值,行动的目标应当是最大化社会总体幸福感。
它关注的是整体利益而非个体利益。
2. 最小化痛苦:功利主义追求最小化痛苦,认为痛苦是需要避免的。
它主张通过行动的结果来评判其道德性,即通过最小化痛苦来达到最大化幸福的目标。
三、功利主义的优点1. 简洁明确:功利主义提供了一个简洁明确的道德准则,即追求最大化幸福和最小化痛苦。
这使得人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境作出决策,并评估其道德性。
2. 社会导向:功利主义关注整体社会的利益,强调追求社会的最大幸福。
它鼓励人们为社会福利做出贡献,推动社会进步。
3. 实用性:功利主义注重行动的结果,强调实际效果。
这使得人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追求最大化利益。
四、功利主义的缺点1. 忽视个体权利:功利主义关注整体利益,有时可能忽视个体的权利和自由。
它可能导致对某些个体的剥夺或牺牲,从而引发公平和正义的问题。
2. 难以衡量:功利主义追求幸福感的最大化,但如何衡量幸福感是一个难题。
幸福感是主观的,不同个体对幸福的理解和评估也不同,这给实践带来了困难。
3. 结果导向:功利主义过于关注行动的结果,可能忽视了行动本身的道德性。
如果某个行动的结果是好的,却通过不道德的手段达到,这是否符合道德准则仍然是个问题。
五、对功利主义的评价和思考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伦理学理论,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它提供了一种简洁明确的道德准则,强调追求最大化幸福和最小化痛苦。
然而,功利主义也有其局限性,忽视了个体权利和自由,难以衡量幸福感,并且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行动的道德性。
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应该全面考虑功利主义的原则,并结合其他伦理理论进行综合思考。
对科学研究中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取向的看法
对科学研究中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取向的看法发表时间:2019-08-22T15:13:50.37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6期作者:马文静[导读] 本文通过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进行介绍,对科学研究中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取向做出了探讨,并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观点。
马文静(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1617)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科学研究中,因此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矛盾日益突出。
本文通过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进行介绍,对科学研究中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取向做出了探讨,并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观点。
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中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取向,这将指引我国科学研究朝着正确的方向蓬勃发展。
关键词:科学研究;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209-01 1.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内涵 1.1 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又译为功用主义或乐利主义,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
它产生于近代英国,是伴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
功利主义是以行为的目的和效果衡量行为价值的一些伦理学说中最有影响的学说之一。
这些学说通统被称为“目的论”,或者称为“效果论”。
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著名哲学家边沁指出: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者不赞成,因此这些行为不仅要包括每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要包括政府的每一个措施。
也就是说,功利主义是不考虑一件事情的目的、手段的,而只需要考虑它是不是能实现某种结果,是不是能给人们创造财富。
一个行为的对或错,不是取决于行为本身,而是取决于这个行为的总体结果是善或恶。
1.2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是从希腊词“行动”派生出来的,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
从皮尔士到詹姆士,直到杜威,实用主义日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伦理学流派。
实用主义者忠于事实,但没有反对神学的观点,如果神学的某些观念证明对具体的生活确有价值,就承认它是真实的。
功利主义的名词解释
功利主义的名词解释功利主义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功利主义来造句?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功利主义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功利主义的意思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即效益主义,是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
提倡追求“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认为实用即至善的理论,相信决定行为适当与否的标准在于其结果的实用程度。
主要哲学家有杰瑞米·边沁、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等。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
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
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边沁和密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
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
功利主义造句欣赏1. 换句话说就是只追求看得见的投入和产出,绝对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利润至上心态,有时候令企业丧失的不仅仅是形象,还包括企业的安全、长远的生命力等等。
2. 经济人的理论,功利主义思想,自由、平等、效率和自由放任的思想,是近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遗产。
3. 那些见利忘义功利主义的人们,是多么的渺小。
4. 不要去管那些功利主义社会下人们对职业贵贱的价值观,管好你自己的心,如果你觉得做一个一般人看来卑微的职业,而内心快乐,那么便一步一步去实行吧!5. 这些年来,功利主义发展得登峰造极,人的价值都被物化了。
6. 他是一个十足的功利主义者和实事求是的观察家。
7. 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
读书毫无用处。
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
我们在阅读一本书,因为它毫无用处。
浅评科学研究中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
摘要本文通过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思想本义的深入探索,来研究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对科学研究事业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分析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
通过这些研究和探索帮助人们形成客观辩证的态度来看待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并指导我们以后的学习与工作。
关键字:科学研究,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上的追求不断的在提高;生活节奏的加速,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时候人们开始忽略精神的再造,内容流于表面,形式重于实质,于是整个社会变得浮躁起来,而这股浮躁的风气开始弥漫于有人的每个角落,即便是最严肃最讲究科学精神的科研领域也充斥着浮躁的气氛。
在这个以不断探索和发现未知为首要任务的领域里,各种主义开始大行其道;原本的精神的变成了过度的追求效益和公用。
虽然在一定的水平上来看待问题是,某种主义精神或者哲学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发现与探索,但是过分的依靠却是科学研究迷失了他本来的面目。
下面本文将通过对科学研究领域中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评价来研究和分析科学研究本应持有的精神和态度。
一、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含义(一)功利主义说到功利主义,人们往往有一个误解,即“功利主义”等于“利己主义”或者“个人主义”,为了到了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可以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以任何的行为和手段来促使目标的达成;而事实上,功利主义本来的意义与上面这种含义相距甚远。
什么是“功利主义”呢?功利主义,或者说乐利主义,强调的是“最大幸福原理”,认为人们的行应该“达到最大善”,即得到尽可能大的幸福为行为得目的;或者可以是“达到最大恶”,即行为的目的是减缓或者预防尽可能大的痛苦和不幸。
而最大善或者最大恶的计算则必须依靠这种人类行为所涉及的每个单独个体的痛苦或者快苦乐感觉的总和加减所得,其中每个个体被认为具有相同的的份量,个体的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
从上面这种表述我们可以看出,功利主义与一般的伦理哲学思想不同的是,它不考虑单个个体的行为的动机与手段,而是考虑单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或者最大幸福的影响。
论功利主义
论功利主义——对边沁与密尔功利主义的探讨功利主义的萌芽在古雅典时期的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学派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然而直至17、18世纪它才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形成完整体系。
霍布斯、洛克、休谟、卢梭等人均持有功利理论,但边沁系统的对功利主义进行了探讨,确立了功利主义的基本框架。
密尔则在边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功利主义逐渐成为伦理学的重要一支。
功利主义是什么?边沁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中是这样说的:“它按照势必会增大或减小利益有关者之幸福的倾向,亦即促进或妨碍此种幸福的倾向,来赞成或非难任何一项行动,不仅是私人的每项行动,而且是政府的每项措施。
”在证明功利理论时边沁引入了伊壁鸠鲁学派的关于快乐的说法,边沁认为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快乐,免却痛苦,因此支配人行为的就是关于痛苦与快乐的功利计算,而且人们在一生的绝大多数场合一般都信奉这个原理却不自知。
快乐与痛苦的来源有四个,分别是:自然的、政治的、道德的、宗教的,在此基础上,边沁将快乐与痛苦做了分类,并论述了个人敏感性对其的影响,以期估算快乐与痛苦的值与比例来作为行为的依据,虽然这在实践中并不具有可操作性,但对实践有指导意义。
边沁认为人类行动的善恶倾向主要应该由其实质性后果决定,因为意图与动机的好坏是由其后果展现的,而且对于意图与动机的分析是有极大的困难的,好的意图可能会产生坏的结果,坏的意图可能产生好的结果,而没有一种动机本身是坏的。
边沁所谓的功利并非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因此当一个人的行为破坏了大多数人的幸福时,他应该受到道德上或法律上的制裁,他论辩说所有惩罚本身都是邪恶的,只有多半会以最少的人类苦痛代价去防止由犯法行为引起更大的邪恶或损害时,才是正当的。
根据功利主义原理,每个人应当按照自己的苦乐计算来生活(在不妨碍他人利益的基础上),以此来追求最大的幸福,这样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最大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 视 图 书馆 哲 学 , 但 缺 乏 图 书 馆 哲 学 思 想 。 然
后 指 出 图 书 馆 哲 学研 究 需要 积 极 意 叉 上 的 功 利
主 义 ,防 止 三 种 狭 隘 的 功利 主 义 倾 向 。
( ) 对 建 立 图 书馆 哲 学 体 系 持 “ 要 说 ” 1 必 。综 观 图 书 馆 哲 学 研 究 不 难 发 现 , 大 多 数 关 于 图 书 馆 哲 学 研 究 的 文
馆 哲 学 就 是 用 一 定 的 哲 学 观 点 来 解 释 图 书 馆 ( ) 的 本 学
研 究 实 践 中 ,许 多研 究 者 往 往 用 图 书 馆 学 基 础 理 论 研 究 代
替 图 书 馆 哲 学 研 究 ,甚 至 有 学 者 认 为 图 书 馆 哲 学 就 是 图 书 馆 学 基 础 理 论 。 于 是 , 许 多 关 于 图 书 馆 学 基 础 理 论 研 究 ¨ 的 内容 ,如 图书 馆 学 的研 究 对 象 、图 书 馆 的 本 质 等 ,或 被 重 新 包 装 ,或 被 点 缀 以 “ 文 内 涵 ” 人 ,就 “ 华 ” 为 图 书 升
[ 摘 要 ] 首 先 对 图 书馆 哲 学 研 究进 行 了
概 述 。从 三 个 方 面 分 析 了 图 书馆 哲 学 研 究 中存
在 功 利 主 义 : 建 立 图 书馆 哲 学 体 系 : 图 书 馆 哲
学 研 究 多是 图 书 馆 基 础 理 论 研 究 的 简 单 再 现 ;
研 究 成 果 都 是 图 书馆 哲 学 的 “ 究 资 料 ” 。 研 所 以 图 书 馆 哲 学 的 研 究 层 次 又应 该 高 于 图 书 馆 学 基 础 理论 研 究 。但 在
致 。 但 由 于 二 者 在 研 究 过 程 中 存 在 同 样 的 功 利 主 义 倾
向 ,本 文 为 方 便 表 述 ,将 其 笼 统 地 称 为 图 书 馆 哲 学 。 图 书
和 条件 ,也 有其 建 立 的 标 志 。通 常 所 研 究 的 科 学 产 生 问 题 实 际上 是 学 科 建 立 问 题 。 哲 学 是 关 于 世 界 观 的学 问 , 是 人 们 对 于 整 个 自然 界 、社 会 和 思 维 的 根 本 问 题 的认 识 。 用 一
分 重 要 的 ,但 其 重要 性 多 的 应 表 现 在 利 用 哲 学 为 l 学 科 本
[ 章编 号 ] 10 —8 1 (06 0 —00 — 0 文 05 24 20 )6 07 2
1 引 言
必 须 首 先 指 出 ,科 学 是 一 种 客 观 存 在 。不 存 在 产 生 与 否 的 问题 ,只 存 在 人 们 对 其 规 律 的 认 识 程 度 和掌 握 深 度 的 问题 。但 学 科却 是 需 要 建 立 的 ,学 科 的 建 立 有 其 历 史 背 景
题 说 ” 等 各 种 研 究 流 派 。 虽 然 从 图 书 馆 哲 学 的研 究 领 域
与 研 究 内容 可 以 看 出 ,学 者 们 对 图 书 馆 哲 学 的 看 法 和 态 度 并 不 相 同 。但 却 在 一 定 程 度 E 映 出 图 书 馆 哲 学 研 究 中 存 反 在 的 功 利 主 义倾 向 。 其具 体 表 现 以 及 对 这 些 表 现 的 分 析 如
( ) 图 书 馆 哲 学 研 究 多 是 图 书 馆 基 础 理 论 研 究 的 简 2 单 冉 现 。 由于 图 书馆 哲 学 是 关 于 罔 书 馆 ( ) 基 本 问题 的 学 研 究 ,因 此 图 书 馆 哲 学 研 究 理 应 包 含 在 图 书馆 基 础 理 论 研
学 等 。 图 书 馆哲 学 也 是 这 样 产 生 的 。
维普资讯
图书馆 理论与 实践
学 术 探 讨 - 作 研 究 工
2o () 06 6
●金 胜勇 ,吴杏冉 (北 学管 学 , 北 保 00) 河 大 理 院 河 定 72 1 o
谈我 国图书馆哲学研究 中的功利主义
[ 键 词 ] 图 书 馆 学 ; 图 书 馆 哲 学 ; 功 利 关
福 先 生 就 认 为 “ 书 馆 哲 学 ” 不 是 一 门 学 科 ,而 是 一 种 理 图
念和思维方式 。
定 的哲 学 观 点来 解 释 各 学 科 领 域 的 根 本 问 题 ,就 形 成 了 各
领 域 的哲 学 基础 ,由 此 产 生 教 育哲 学 、历 史 哲 学 、科 学 哲
同时 还需 要 指 出 , 由 于 笔 者 本 人并 不 赞 同 “ 书 馆 学 图
的 研 究 对 象 就 是 图 书 馆 ” 这 一 图 书 馆 学 的 基 本 命 题 ,因 此 依 笔 者 看 来 ,图 书 馆 哲 学 同 图书 馆 学哲 学 的 研 究 指 向 并 不
一
究 范 畴 之 内 。同 时 。由 于 理 论 图 书 馆 学 和 席 用 图 书 馆 学 的
主 义
学 的 主 要 关 系 范 畴 ” 等 几 个 领 域 。 其 中 关 于 图 书 馆 哲 学 { 的 研 究 内 容 ,众 家 研 究 各 不 相 同 ,形 成 了 “ 论 基 础 说 ” 理
“ 础 理 论 说 ” “ 个 层 次说 ” “ 象 本 质 说 ” “ 本 问 基 三 现 根
的 研 究 提 供 逻 辑 起 点 和 方 法 论 ,而 不 是 在 于 建 立 本 学科 的 哲 学 研 究 分 支 体 系 。 正 如 笔 者 在 引 言 中所 明确 指 出 的 ,图
书 馆 哲 学 作 为 一 种 科 学是 无 需 建 立 的 。因 此 其 重 要 性 也 就 不 需 要 以 “ 设 成 为一 门 学 科 ” 这 样 的 形 式 来 体 现 。蒋 永 建
[ 图 分 类 号 ] G 5 中 20 [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认 为 非 常 有 必要 建 立 图书 馆 哲 学 。讨 论 的 都 是 图 书 馆 哲 学 学 科 体 系 建 立 的 问题 。一 旦 建 立 了 图 书馆 哲 学 ,其 研
究 对 象 、研 究 内容 应 该 是 什 么 , 意 义 如 何 ,价 值 有 多 大 等 等 。不 可 否 认 。 哲 学 层 面 的研 究 对 于 一 个 学科 的 发 展 是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