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851c3bd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0.png)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1. 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巩固、强化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建立学生的数学概念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强化实际应用的训练数学知识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堂和生活实践的方式掌握数学知识,关注数学在现实应用中的价值。
3. 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单向的、注重记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不到发挥。
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讲解、互动讨论、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游戏训练等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4. 培养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学生的角色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
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去学习和掌握知识。
同时,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激励学生,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和收获。
5. 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力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做出适当的教学调整,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水平上得到最大的收益。
我们还应该建立起课程跟踪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尝试,不断完善和提高。
只有我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新与拓展,才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都能够成为数学方面的小达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727948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3.png)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是学习成绩的基础。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实物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与乐趣。
在教学乘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乘法表,或者通过有趣的故事来引发他们对乘法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力,也是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素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几何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出一些有关几何图形的问题,让他们主动动脑筋思考解决办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点和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数学学习。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个性化辅导、差异化教学等方式,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挑战和机会,让他们深入学习和探索更多的数学知识;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数学学习。
希望未来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位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充实的数学学习空间。
【2000字】。
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6ab38ac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f.png)
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
我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总结的方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在教学乘法运算时,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将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找出乘法的规律和特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解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教学游戏化数学时,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竞赛和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我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思维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学习的自信。
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f6d3d14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3.png)
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对数学的兴趣往往是在小学阶段培养和形成的。
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常常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比如游戏、实验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我还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加深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打好基础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石,没有扎实的基础,就无法建立起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和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我会注重打好基础知识,比如数字、加减法、乘除法等。
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讲解、示范、训练等,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运用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等能力,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有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让他们学会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学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数学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发现,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法。
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五、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数学与其他学科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会注重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
比如将数学与自然、科学、语文等学科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也能够加深对其他学科的理解,提高综合学科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认为以上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激发兴趣、打好基础、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和融合其他学科,我相信学生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3a65861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8.png)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我的见解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具,提供多样化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和思考来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通过数学思维的训练,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推理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具。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具进行教学。
可以采用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中还可以运用教学工具和教具,如数学游戏、数学模型、数学实验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展示解题过程、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之我见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1add0b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0.png)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之我见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需要学生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对于一些有着艺术特长的学生来说,数学可能并不是他们所擅长的领域。
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对艺术特长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在我看来,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艺术特长生通常对于数学的兴趣较低,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更喜欢艺术类的学科,比如音乐、绘画等。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来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与艺术相关的数学问题或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数学问题,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艺术特长生通常较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是他们在艺术方面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采用一些富有创意的数学问题或游戏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注重个性化教学。
艺术特长生的学习特点各异,有的喜欢抽象的数学理论,有的更喜欢实际的数学应用。
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去选择学习的方式和内容,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艺术特长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可以通过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数学学习中的挑战。
也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数学比赛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比赛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数学学习。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和需求,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个性化教学以及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只有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艺术特长生才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有所突破,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数学潜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6ba455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f.png)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兴趣。
数学是一门极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用语言和符号进行表达的学科,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数学学习和理解。
在我的课堂上,我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多用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数学观点,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团队合作精神。
数学学习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
在我的课堂上,我会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
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影响很大,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在我的课堂上,我会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学习数学,如何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耐心和恒心,需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之我见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fd6ed2a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1.png)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之我见
艺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艺术与数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艺术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和感官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
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中感受数学的美感和智慧。
在教学利用数学图形来描绘自然景物的时候,我会引导学生观看名画《蒙娜丽莎》,让他们感受画中人物的微笑是如何通过黄金分割比例构成的,通过绘画的光影效果如何形成了数学上的透视原理等,从而让学生从艺术作品中领悟到数学知识的美妙之处;在教学中引入黄金分割比例的概念时,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赏建筑和雕塑作品,感受到黄金分割比例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追求。
通过艺术作品的赏析和体验,我发现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学习动力更为强烈,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情操。
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我常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情操,引导他们通过艺术形式来感受数学的美感和智慧。
在教学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数学与艺术的跨学科综合活动,让学生们参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展示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还会引导学生通过参观美术馆、音乐厅等艺术场所,感受艺术作品带来的美的享受和审美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综合素质。
通过艺术形式的教学和活动,我发现学生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审美情操得到了升华,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教育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cb5eabb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7.png)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数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目标。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对于数学这门抽象的学科来说尤其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一些有趣的数学题例、数学游戏等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在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解法,让学生自由探索,体验数学思维的乐趣。
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数学不仅仅是求解具体问题的能力,更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概念图等知识构建的活动,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并通过讨论和思考,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教学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学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和巩固的学科,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课堂安排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可以定期进行小测验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评估和反馈。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e996f5e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0.png)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思维和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来实现。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数学题目,让学生动手解决。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思考,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实施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自主发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同时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动力,也是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
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趣味性强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具,如数学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数学是一门充满创造和创新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创造性的数学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6b71de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b.png)
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阶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是一门极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科,但是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常常过于枯燥乏味,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恶情绪。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美妙,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方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奥秘,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用逻辑思维和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等活动,培养他们的问题发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针对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数学模型,通过数学计算和推理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孤立的,学生应该通过集体合作和交流来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有机会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数学问题,共同交流和分享解题思路。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全面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数学基础扎实、数学思维敏捷和数学应用灵活的优秀学生。
【2000字】。
魅力数学课堂之我见论文
![魅力数学课堂之我见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979511c281e53a5802ffd6.png)
魅力数学课堂之我见一、把自己当成学生,孩子就会和你打成一片和班里的孩子相处久了,感情也日渐加深,我常常把这种感情带到课堂上,不自觉的也把自己扮成了学生的角色,和他们一起探讨、一起学习。
当遇到学生容易错的题时,我不是直接对他们说,这种方法是错的,那种方法是对的,而是先让一些学生说说他们的看法,之后我会说:“我认为咱们大家讨论一下还是比较好的!”讲授新课时,有时我会发现个别学生会紧锁眉头,表情疑惑,这时,我会说:“某某同学,你感觉哪不太理解?有什么问题吗?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当遇到模棱两可的题时,学生把握不准方法,这时我会说:“这可怎么办,我也搞不清哪种方法对了,咱们一起讨论讨论吧?”此时学生会高兴的答到:“好吧!”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把握数学教学,审视数学课堂,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你这样一个“大”学生,自然也会喜欢上数学。
二、通过设置“疑问”来制造悬念,调动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先出示题:小亮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理产生了悬念。
这种疑问形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随即我又说: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
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三、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用课件展示了漂亮的水立方图片,向学生问道:“你们知识这个建筑为什么叫水立方吗?怎样计算它的体积?想知道答案吗?”“想……”学生大声喊道,“学过这节课你就会知道了”。
学生就这样充满着好奇带着疑问进入了课堂。
当课堂进行到介绍常见的体积单位后,我向学生娓娓道来:由于水立方的外表图案类似水分子的图案,有着淡蓝色海水的颜色,这个建筑又有它自己的体积,而“立方”这个词则是体积的代表,因而取名为“立方”。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a188c37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e.png)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够使他们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引入数学趣味故事、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让学生进行一些思维导向的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老师还可以采用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十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注重实践操作。
数学是一门需要动手实践的学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数学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数学实践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能。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外数学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他们在问题探究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注重注重德育教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数学是一门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学科,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
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认真、负责等品德素质,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素质,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之我见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bb8037f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7.png)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之我见根据学生的艺术特长,将数学与艺术相结合。
艺术特长生对于艺术有着较深的兴趣和热爱,因此可以通过将数学与艺术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几何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图和几何形状的剪纸等形式,将抽象的几何概念转化为直观的艺术作品。
这样一来,艺术特长生会发现数学不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与自己的艺术特长息息相关的知识。
注重培养艺术特长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艺术特长生在艺术学习中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数学学习也需要这样的能力。
作为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也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艺术上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数学在艺术中的应用价值。
注重培养艺术特长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艺术特长生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往往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困扰。
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分配好时间和精力。
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可以建立小组讨论、集体合作等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借鉴,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关于艺术特长生数学学习经验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鼓励艺术特长生参与数学竞赛和活动。
数学竞赛和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更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数学竞赛和活动,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也需要对于学生的参与和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812d267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b.png)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之我见数学是一门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而小学是数学学科的开始阶段,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将对孩子未来数学学习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态度和兴趣。
在我看来,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导入要简洁清晰。
小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短暂的,导入部分不能太过冗长,否则会造成学生的乏味和丢失兴趣。
导入部分要力求简洁,清晰地引入本堂课的主题和内容。
导入部分不宜过长,一般10分钟左右为宜。
导入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能力较低。
导入部分要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经验,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接受。
导入要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的导入部分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一些有趣的情景、问题或者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愿意去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无动于衷地坐在座位上。
导入要引出学习目标和意义。
导入部分应该能够引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和意义,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堂课要学什么,学到了之后能够做什么,给学生一个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为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式来进行数学课堂导入。
可以通过教师讲故事、提出问题、展示实物、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引入课堂内容。
例如在教学小学生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可以通过教师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在趣味中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
又比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图形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几何图形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导入部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引出学习目标和意义,让学生清晰地知道接下来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d3128d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1.png)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和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
作为老师,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理解。
在我的观点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重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严谨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激发。
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他们从小学阶段就建立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我通常会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设计教学内容,例如通过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也会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只有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的基础上,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我的教学中,我通常会结合板书、教材、实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
我也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我也会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明白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自觉地去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
![数学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29bbf63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1.png)
数学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数学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五华县桥江中学薛文锋绳长各为“等于”、“小于”、“大于”两定点的距离。
要求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椭圆概念,同学感觉直观、轻松、好玩。
这样就既使同学牢固地理解和把握了概念,又增加了同学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掌握教学语言艺术,协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学问的传递过程。
在囫囵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学问的传递、同学接受学问状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沟通等,都必需依赖数学语言。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办法,制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举行,以便同学能乐观、高效地学习,并感触数学美的精湛和教学技巧。
(一)科学用语,精确规范数学老师的基本任务是向同学传授数学学问、数学办法和数学思想,惟独用严谨的语言,才干使“传道、授业、解惑”精确无误,否则将会导致概念含糊,推理冲突,甚至遗患无穷[2]。
为此,老师要做到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需有个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假如混为一谈,就违反了同一律;又如有的老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视了“同底等高”的条件;有的老师指导同学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反了冲突律;而“全部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精确性。
(二)语言精炼,严谨简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要严谨精炼,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盛的内容。
普通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同学的爱好,老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还要细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同学带入美的意境[3]。
讲课语言繁琐罗嗦面面俱到的做法影响了同学把握学问的重点和理解学问间的联系,不利于同学智力的进展,老师要提高语言的质量,就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
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687e59a377232f60dccca10f.png)
数学讲堂教课之我见一、投其所好,重视过程1.让数学切近学生的爱好数学是抽象的,也是乏味的,数学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心理特色,采纳多种方式和手段,使乏味的数学变得兴趣化。
如,将 1~9 个数填入 3×3 的方格中的教课,我是这样做的:学生实验得出结果后,问:“同学们看过《射雕英豪传》吗?”学生一致回答:“看过。
”师问:“黄蓉给黑姑出的一道题是什么?”学生高声说:“就是这个题。
”师又问:“她怎样做的?”一位学生答:“九子斜排,上下对易,左右对调,四维突出。
”师说:“很对。
”2.淡化复杂,重视过程体验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一个主要原由就是数学中有好多复杂的公式和计算。
在新课程观点下,教师要淡化复杂公式记忆,重视公式的过程体验。
变复杂计算为简单计算,着重运算过程,重视简化运算,着重估量,进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着重活动,创新方法1.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合时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引领式教课的重要特色。
如,认识对称图形的教课,让学生研究汉字构造,而后分组比赛,看哪组找出的对称汉字多;让学生察看建筑构造,议论哪些图形拥有对称性,使学生领会数学融入生活。
合时组织学生做一些活动,既有效启示学生的数学思想,又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及创新能力。
2.创新方法,在活动中发展数学教师在组织教课时,不可以限制于基础知识教课,应提出一些创建性的课题。
如《地点与方向》的教课中,在讲堂上充足组织学生议论、体验,使学生可以自主地探究出正确描绘地点与方向的方法。
在达成课堂教课后,利用课间,让学生自由结成对子,相互描述地点与方向,进而极好地达成教课目的。
三、重视生活,回归本真数学知识根源于生活实践。
引领式教课就是要将数学教课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学生生活,从学生熟习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资料数学化,数学教课生活化。
1.指引学生学习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驱动式教课就是要教师抓住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之我见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feeb113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2.png)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之我见1. 引言1.1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之我见艺术特长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他们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能缺乏兴趣,无法从中找到乐趣和动力。
如何有效地结合艺术特长生的特点进行数学教学,成为了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我的看法中,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要充分了解艺术特长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针对其喜好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要注重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探索。
通过以上几点,我相信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有所突破,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他们发现数学的美丽和魅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2. 正文2.1 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的特点艺术特长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们善于用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乐于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这种创造性思维也可以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挥。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艺术特长生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艺术特长生往往对抽象和符号化的数学内容比较敏感。
他们对数学的抽象概念和符号表示有着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因此在引入数学公式和定理时,教师可以借助艺术特长生的这种特点,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逻辑。
艺术特长生在解决问题时通常具有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他们可能会通过绘画、音乐或其他艺术形式来表达和解决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决数学难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综合上述特点,艺术特长生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实现艺术和数学的有机结合。
快乐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快乐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c41203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a.png)
快乐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快乐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在我看来,快乐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作为一门多产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学科,常常让学生感到繁琐和枯燥。
而通过开展快乐数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使他们在数学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首先,快乐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运用数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快乐数学课堂应该通过设计趣味性强、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数学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例如,引导学生通过推理和归纳进行证明,通过模型和图像进行问题建模,通过数学游戏和竞赛进行数学探索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快乐数学课堂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共同成长。
其次,快乐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数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学科,快乐数学课堂应该通过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和项目,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开展数学游戏和竞赛,引导学生通过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开展数学实验和研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和问题的本质,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同时,快乐数学课堂还应该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讲解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快乐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而快乐数学课堂应该通过情境化、场景化和个性化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通过讲解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炼信息、建立模型、推导结论和解决问题;通过开展数学游戏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五华县桥江中学薛文锋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有法可依,有道理可循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应巧妙地设计和使用导入艺术,语言艺术、提问艺术、结课艺术,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创造性教学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密切配合的创新艺术,是既古老又恒新的话题。
笔者就这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最后指出,只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并将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融合,师生共演,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水平系统状态,使教学效果有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课堂教学导入艺术语言艺术提问艺术结课艺术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综合运用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创造性教学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活动是个动态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每次面对的是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个性,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
不论是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案的设计及教学过程的组织,都要求我们教师不拘于几种思路,创造性地设计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课堂教学来。
本文在自己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就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艺术谈几点看法。
一、重视导入艺术,激活求知欲望大凡成功之课总是一开头就能吸引学生。
开头的方式很多,不论选用哪种都离不开主题,提要钩玄,铿锵有力,迅速进入正文。
通过精彩的几句话,激发起学生渴望新知的强烈欲望。
一段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一段好的导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可以更快地使学生进入角色;一段好的导语可以使学生明了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一)从解释课题入手,为新课奠定基础课题是一节课内容的重点和核心,教师从解释课题入手,不但有助于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大致情况,而且为进入新课铺垫心理基础。
例如在讲《二面角》的内容时,可这样引入:“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我们已经掌握了它们的度量方法,那么两个平面所成的角怎样度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二面角和它的平面角》”。
这样的导入,直截了当,促使学生迅速集中到新知识的探索追求中。
这种方法能强化学习的意向性,提高学习的注意力,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引起学生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二)课前设置悬念,触发学习热情悬念是触发激情和热情的情境之一,悬念设于课头,在于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使之产生非知不可之感[1]。
例如老师一上讲台,就神神秘秘地说:“你们每人随便想一个自然数,将这个数乘5减7,再把结果乘2加14。
”稍作停顿,“你们算得的结果个位数字一定是0”。
顿时教室里象炸了锅似的,“老师,你会算命吧。
”“等你学了字母表示数,你也会算了。
“老师,快说快说。
”再如,在讲授两角和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之前,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下,不查表如何求cos75°的值?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积极思考起来,过一段时间,教师问:cos75°=cos45°+cos30°对不对?学生觉得似对非对,带着疑问等老师回答。
这时教师就可马上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讲求cos75°的方法,即学习两角和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此时,学生们求知欲望极强,会带着疑问认真听教师讲课。
(三)演示实验,吸引注意力演示实验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以其直观和形象深受师生喜爱。
以实验本身作为导课手段,会吸引学生注意力。
例如,在讲解椭圆定义时,可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要在一块长30米宽26米的长方形空地的中间设置一个水池,要求池边是一条光滑曲线,并且长方形空地的四边中点到水池边缘的距离均为10米,使水池具有对称美。
问水池的形状是怎样的图形?如何在地面上画出?要准备些什么工具?这样一问,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再进一步提示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取三条长度不等的没有弹性的细绳,绳长各为“等于”、“小于”、“大于”两定点的距离。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椭圆概念,学生感觉直观、轻松、有趣。
这样就既使学生牢固地理解和掌握了概念,又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把握教学语言艺术,协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以便学生能积极、高效地学习,并感受数学美的精湛和教学技巧。
(一)科学用语,准确规范数学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只有用严谨的语言,才能使“传道、授业、解惑”准确无误,否则将会导致概念模糊,推理矛盾,甚至遗患无穷[2]。
为此,教师要做到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有的教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
(二)语言精炼,严谨简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要严谨精炼,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
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还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3]。
讲课语言繁琐罗嗦面面俱到的做法影响了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教师要提高语言的质量,就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
如在讲解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时,教师只需讲清扇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任何一个扇形都对应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圆心,顶角是扇形的圆心角,底边是扇形的圆心角所对的弦,两腰是扇形的半径,至于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自己去导出。
语言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的教学方法,放心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幽默风趣,恰当有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而适当地运用幽默语言,不仅可以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而且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有助于去理解、接收、记忆新知识。
例如,在讲有理数的运算,学生往往不注意先确定符号。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幽默的说:“有理数的运算,先问一问你的得数,有没有姓?若有,它是姓…正‟,还是姓…负‟?”这样抓住问题的要害,利用流畅幽默而风趣的语言答疑,总比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好得多吧!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该注意将幽默与无聊的插科打诨和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不可滥用幽默讽刺挖苦学生。
三、巧用提问艺术,提高思维能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提问是可学而不可及的教学基本功,课堂最基本的语言技巧就是设问,如何设问,需要老师的经验和智慧,这里有一个适度问题。
有经验的教师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和知识的内在运转程序来设计课堂上的问题,并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顺序的前提下循序而问,确实是一种艺术[4]。
(一)明确具体,突出重点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符号化,教师提问语言既要顾及数学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
创设问题时,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要有适当的难度并富有启发性,要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中。
比如:虚数是数学中的难点,学生已经牢固地形成了“负数不能开平方”的思维定势。
为了使学生感到虚数存在的合理性,可以设计这样的一组问题:(1)要使X+1=0有解要引入什么数?(2)要使X2=2有解要引入什么数?(3)要使X2+1=0有解是否也要引入什么新数?这样通过逐层启发、诱导,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提问要讲求渐进性,先易后难,由表及里,不断加大难度,把思维引向深入。
(二)标新立异,寓奇于问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这样是吸引不了学生的。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提出一些相关的趣味性问题,寓奇于问,创设生动愉悦的情境,这可以激发兴趣,诱导学生积极思考[5]。
例如讲等比数列的时候,可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在赏赐一个聪明人时,问他要什么,他说:“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国王听了认为不会有多少米,就一口应允。
结果,弄得国王倾尽国家所有的米也不够。
然后问:“同学们,你们说怎么会这样呢?”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认真听课。
这样的问题具有震动学生心弦的作用,也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四、注重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描凤,神在点睛。
”教学也是这样,要注重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
一位高明的教师,常常把最重要的、最有趣的东西放在“末场”,越是临近“终场”,学生的注意力越是被情节吸引,一个恰到好处的结课能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提炼升华、乃至发人深思的作用,它可以给学生留下难忘的记忆,激起学生对下次教学的强烈渴望[6]。
(一)概括总结整节课内容一堂课结束时,教师用准确简炼的语言,提纲挚领地把整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总结,给学生以系统而完整的印象,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
教师可以直接对照完整的板书来阐述,也可以借助小黑板、挂图、投影仪或多媒体等手段运用文字、表格、图示等方法来表述与描绘。
例如,高中立体几何中的“共线向量与共而向量”课,在结课时将有关内容列表类比,这样做使学生看到二维空间与二维空间的联系,体会到空间向量的许多内容就是平面向量的延拓与深化,从而消除学生学习空间向量的恐惧心理。
概括总结式结课,可以由教师做,也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做,然后教师加以补充与修止。
(二)与学生交流心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利用授课结束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把在本堂课上所学到的知识、从同学和老师身上所学到的东西做个交流,这种交流可以在全班进行,也可以在活动小组内进行,这种方法适应于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的种结课方式。
例如,在“扇形统计图”的结课中,提出以下些问题让学生交流。
一节课下来: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对自己的表现感想如何?我从同学身上学到了什么?你对老师的这节课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你可以从中选一条或几条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