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土资源,开展乡情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挖掘乡村本土资源彰显课程乡土特色———读《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有感
挖掘乡村本土资源彰显课程乡土特色———读《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有感作者:王绪堂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3期王绪堂(山东省沂南县孟良崮实验学校,山东沂南276325)摘要:《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一书的基础篇有助于人们更新课程观念,操作篇告诉人们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具体方法,模式篇则概括了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
全书充分吸收了来自教育一线的鲜活案例,道出了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本真意义,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关键词: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73-02读了临沂大学李同胜教授等撰写的《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8)一书,感受很深。
书中对乡村教育的剖析深入透彻,针砭时弊;对乡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探索深刻具体,切中实际;对乡村本土资源类型的研究思路清晰,科学全面;对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策略探讨深入具体,可学可用。
我通过读书中的基础篇,更新了教育观念,从操作篇里学到了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具体方法,从模式篇里我认识到了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
本书充分吸收了来自乡村学校一线的课程改革经验,紧密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与升华,对相关理论进行面向实践的拓展与延伸,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我校作为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的实践学校,我作为一个探究实验的实践者,更深切地感受到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巨大价值和重要作用。
一、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正如书中所述:“挖掘利用乡村社区特有的课程资源,促进乡村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提高,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坚实的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和深厚的理论根基,符合教育规律,特别是乡村儿童成长规律。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 有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有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每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乡土资源和文化传统。
这些乡土资源不仅是我们民族的根,更是我们孕育家国情怀的重要源泉。
由于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化趋势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孩子远离了自己的乡土资源,乡愁之情也逐渐淡去。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有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显得尤为重要。
一、深度发掘乡土资源1. 了解本土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每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这些乡土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地方文化节庆活动、实地考察和采访当地老人,让学生亲自感受和体验本土的历史和文化,增加他们对乡土资源的了解和认同感。
2. 学习乡土文化传统乡土文化传统是乡土资源的精髓,学校可以设置课程或者课外活动,让学生学习乡土文化传统,比如地方民俗、传统手工艺、地方戏曲等。
通过学习乡土文化传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对自己的乡土资源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感悟。
3. 保护乡土资源乡土资源的宝贵性在于其独特性和传承性,然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给乡土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乡村环境整治、乡土文化传承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文化传承责任感,让他们从小就能意识到保护乡土资源的重要性。
二、有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1. 爱国情怀教育学校可以借助国庆节、革命纪念日等重要节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革命老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的伟大历史和伟大成就。
可以通过开展爱国主题教育活动,向学生宣传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英雄人物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2.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校园广播、主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和国家建设的成就。
3. 丰富学生的母语和方言教育母语和方言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母语和方言的教育,让学生在校园中能够用母语和方言交流,增强他们对乡土资源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发掘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教育内容
发掘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教育内容一、挖掘本土故事,培养幼儿爱国情怀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文学形式,通过故事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历史、风俗和文化。
我们可以从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经典名著等方面挖掘本土故事,让幼儿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魅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例如,讲述岳飞抗金、诸葛亮草船借箭等故事,让幼儿了解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融入本土艺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本土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本土绘画、剪纸、泥塑等形式,让幼儿亲自动手创作,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同时,还可以组织幼儿参观本土的艺术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让他们在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三、开展本土游戏,锻炼幼儿实践能力本土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本土游戏,如抓泥巴、踩高跷、踢毽子等。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感受到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团结协作、勇敢自信的品质。
四、传承本土习俗,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本土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传承本土习俗,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我们可以在节日期间组织幼儿参加剪纸、贴对联、包粽子等传统活动,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本土习俗,培养热爱生活、珍惜传统文化的品质。
五、创设本土环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本土环境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空间,通过创设富有本土特色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我们可以在教室墙壁上挂满本土风光照片,让幼儿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还可以在教室角落设置一个“本土文化展示区”,展示本土特色物品,如土陶、布艺等,让幼儿在观察中培养探究精神。
发掘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教育内容,是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审美情趣、实践能力、良好习惯的幼儿而努力!在挖掘本土故事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挖掘本土文化,让“爱家乡”教育在幼儿园真正落地
本期专题BENQIZHUANTI创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挖掘本土文化,让“爱家乡”教育在幼儿园真正落地■文/汾阳市海洪幼儿园 田丽春一、挖掘本土文化,确定将“汾州文化”引进幼儿园我园地处史上“汾州府”美名的汾阳市城内,身为汾阳人,了解汾州文化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精神生活的需要。
身在汾阳,我们深刻感受到汾阳民间文学、汾酒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核桃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魅力和传承脉络。
这些都是汾阳人民的珍贵记忆和精神财富,是滋润我们心灵的精神家园,充分挖掘幼儿园的周边资源,有利于丰富幼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实现对幼儿进行深入的乡土教育的目的。
一次一次的研讨,一次一次的商议,我们理清了将“汾州文化”引入幼儿园课程的思路。
切入点确定后,我们进行了相关资料的寻找,不仅调动多方力量整理信息、查找资料,还多次前往汾阳市图书馆、汾阳市文化馆、汾阳市酒厂、汾阳市文化旅游局等,积累了丰富的本的情感”列为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主要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强调“活的教育、活的教材”,主张到大自然去。
因此挖掘本土文化,让“爱家乡”教育在幼儿园落地,是我们幼教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义务。
多年来,我园全体教师充分挖掘汾州本土文化,摸索“汾州文化”本土化的爱家乡教育模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让“爱家乡”教育在我园真正落地。
多年摸爬滚打的实践与探索,让我们感受到幼儿成长的快乐,也享受着教研中成长的喜悦与收获。
13SHAN XI JIAO YU2021.12本期专题BENQIZHUANTI创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土文化素材与资源。
二、挖掘“汾州文化”,确立“爱家乡”教育内容素材是成人收集的,怎么取舍?怎么选择符合幼儿需要的教育内容?又怎样将这些内容给到幼儿?我们没有任何参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汲取、一课多研、同课异构过程中,渐渐理清了头绪。
乡土资源教研活动体会(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乡土教育资源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乡土资源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探索,使教师深入了解乡土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过程1.前期准备在活动开展前,学校成立了乡土资源教研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教研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乡土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乡土资源。
同时,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制定了相应的乡土资源教学方案。
2.活动实施(1)教师培训为了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乡土资源,学校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乡土资源的价值、特点、开发与利用等。
通过培训,教师对乡土资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后续的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2)实地考察教研小组组织教师赴当地乡村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乡村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
考察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与当地村民交流互动,收集了大量宝贵的乡土资源资料。
(3)教学设计教师根据考察所得的乡土资源资料,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了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注重将乡土资源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
(4)课堂实践教师将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们不断反思、总结,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3.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总结交流。
教师们分享了在活动中的收获与体会,对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宝贵意见。
学校对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活动体会1.乡土资源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通过本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乡土资源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
乡土资源既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也包括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
这些资源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研究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逐渐失去了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因此,如何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对于祖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理解和尊重。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
四、乡土文化资源在家国情怀教育中的作用1. 增强学生自信心乡土文化是祖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它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祖国历史与文明的继承者,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国人民对于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热爱。
通过对乡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祖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并从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的营养,培养他们真正热爱祖国、关心祖国、为祖国贡献力量的意识和行动。
3. 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乡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
通过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道德、美德等方面内容,从而促进其人格全面发展。
五、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方法和策略1. 开设乡土文化课程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乡土文化课程,让学生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了解祖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培养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组织乡村游学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乡村游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方面内容,从而增强他们对于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
3. 利用节日庆典教育学校可以利用各种节日庆典教育,让学生参与其中,了解传统节日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从而增强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
《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课题编号:JXKT-XQ-04-013中卫市中宁县幼儿园石岩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深入改革,许多幼儿园都积极运用乡土资源充实到幼儿教育活动中,乡土资源的运用大大丰富了幼儿园课程的内容。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强调幼儿园应给与幼儿充分的经验,应该以幼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中心组织幼儿园课程。
他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他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有效利用乡土资源中符合幼儿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内容,确定了“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的课题。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课题目标,立足本园实际、依托家乡的特产资源文化开展主题活动,将家乡的特产——枸杞、硒砂瓜、红枣等文化资源,纳入幼儿园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中,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家乡的枸杞》、《家乡的硒砂瓜》、《家乡的红枣》。
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解了家乡的特产资源,激发了他们从小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课题研究实施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有效利用乡土资源设计开展园本主题活动的专业能力,主题活动的实施也使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完善和丰富多彩。
一、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1.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为开展课题研究做好准备在确定了“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的立项课题后,我们搜集并学习了北京教育学院陈晓芳副教授关于《本土化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资料及主题教育活动的相关问题及案例等,使全园教师对本土化幼儿教育资源开发的意义、特点、原则、内容、范围及开发的策略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如何有效开展主题活动做好准备,为科学有效的实施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挖掘本土资源打造研学课程
挖掘本土资源打造研学课程作者:张伟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22年第03期研学旅行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是素质教育践行于实践的载体,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传承了中国传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也与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念相契合。
为此,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将研学旅行纳人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笔者认为,学校应该有效利用本土地域特色,挖掘本土文化底蕴,结合学生培养目标、学段特征,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研学旅行路线及课程。
一、挖掘资源——研学本土化任何课程内容的设计都要考虑到课程实施的可行性。
首先,从认知规律来看,认识世界应从身边开始、从家乡开始,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本身可供学习的资源往往就非常广泛和多元,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探究;其次,小学生年龄尚小,各方面能力还尚未完善,从生活和安全角度考虑,在小学阶段,研学旅行活动最好在本地开展,讓孩子的视野先从身边打开。
以我校所在的南阳市为例。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是大禹封国和夏都所在地,是华夏文明奠基之地,还是楚、汉文化的发源地,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名相百里奚等历史名人。
此外,南阳风光秀丽、景色优美,自然景观兼容南秀北雄。
深人挖掘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可以开发相当可观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研学旅行路线及课程。
二、提升素养——课程目标化研学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是中小学课程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设计研学课程必须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依据课程目标研发本土研学课程,才能杜绝"游而未学"。
我校在开发本土研学课程时,依据《意见》中提出的目标,结合校情、学情制定了明晰的课程目标:了解乡情、市情,在本土资源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感受传统美德,体验经济社会巨大发展成就,尊重优秀文明成果;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理能力、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 有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有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乡土资源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传统民俗等具有独特特色和价值的资源。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可以有效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让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更深刻的认知和身临其境的感受。
本文将详细阐述深度发掘乡土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乡土资源是一座文化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了解和探索乡土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发展,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通过亲身体验和参观考察,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本土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民俗风情等,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也能启发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其多元思维和创造力。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责任感。
在开展乡土资源挖掘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了解和感受乡土资源的珍贵与独特之处。
他们可以参与到对乡土资源的研究、保护和传承中,通过记录、整理资料、开展社区调查等方式,为家乡的发展和改善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样的参与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视野。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通过深度发掘乡土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的文化知识,包括艺术、建筑、音乐、民俗等方面。
学生可以了解到乡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并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培育人的德育和人文素质的基础。
通过对乡土资源的深入了解和体验,学生可以增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这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
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开展
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开展幼儿园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主题探究活动。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
一、了解本土文化资源的意义本土文化资源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所独有的文化遗产,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充分了解本土文化资源的意义对于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
首先,本土文化资源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家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通过了解本土文化资源,孩子们可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最后,本土文化资源也是培养孩子们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选择适合主题的本土文化资源在开展主题探究活动之前,幼儿园需要选择适合的本土文化资源。
首先,幼儿园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来确定主题,例如春节、端午节、传统手工艺等。
其次,在选择本土文化资源时,幼儿园应该优先考虑那些能够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环境相结合的资源。
最后,幼儿园还可以通过与当地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合作,获取更多的本土文化资源。
三、制定具体活动计划在确定了主题和本土文化资源后,幼儿园需要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
首先,幼儿园可以邀请父母或社区中的有关人员来讲解本土文化知识,例如介绍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庆祝活动。
其次,幼儿园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当地的文化场所,如博物馆、传统工坊等,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本土文化的魅力。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组织手工制作、绘画、舞蹈等活动,让孩子们动手动脑,深入探索本土文化资源。
四、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幼儿园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可以组织孩子们参与绘画、手工制作、戏剧表演等活动,鼓励孩子们发挥创意和想象力,表达自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幼儿园还应该注重语言培养,通过故事讲述、诗歌朗诵等形式,提高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幼儿园本土资源利用探索与实践报告
标题:幼儿园本土资源利用探索与实践报告1. 引言在幼儿教育中,本土资源利用是一种重要而又有挑战性的教育方式。
通过利用幼儿周围的环境、文化和社区资源,可以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并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发现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在本土资源利用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示和思考。
2. 本土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在幼儿园教育中,本土资源可以包括当地传统文化、自然环境、社区设施等。
可以利用校园周围的花草树木,让幼儿亲自种植和照料,从中学习生命的轮回和责任的重要性。
还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当地的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习当地的方言等,这有助于激发幼儿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3.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针对本土资源的利用,幼儿园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实践活动。
组织幼儿到当地的农家乐参观,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农作物和农业生产的过程;或者通过采访当地的长辈,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变迁和历史文化。
“亲历”式的体验和实践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本土资源的意义和价值。
4. 教育效果的评估与反思在实施本土资源利用的活动后,幼儿园需要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采用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反馈,以此来了解他们对本土资源的认知和体验。
也要结合教育目标,对探索与实践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为今后的教育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5. 个人观点与总结作为文章写手,我对幼儿园本土资源利用的探索与实践深感赞同。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环境和文化,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我认为,幼儿园应该进一步探索本土资源利用的新途径和方法,同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
总结:幼儿园本土资源利用的探索与实践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重大的工作。
通过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当地的环境、文化和社区资源,可以为幼儿的教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研究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研究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研究1. 引言在现代社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加强,学生们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本土文化产生疏离感。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塑造他们的身份认同感和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深度评估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乡土文化是指特定地域内的传统文化,包括本土方言、传统艺术、习俗和历史遗迹等。
评估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可从以下方面展开:2.1 情感层面:乡土文化承载着人们的情感记忆和情感共鸣,通过接触和学习乡土文化,学生可以建立起对家乡的情感依恋,进而培养出家国情怀。
2.2 身份认同:了解自己所属地区的乡土文化,能够让学生更加确立自己的身份认同,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2.3 价值观引导:乡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传统价值观念,通过学习乡土文化,学生可以了解传统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观,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乡土文化资源的运用实践3.1 学校乡土文化课程的开设学校可以将乡土文化纳入正式的课程体系中,开设相关的课程或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加对家乡的认同感。
3.2 参与乡土文化传承与保护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当地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活动,通过实际参与,使学生亲身体验乡土文化的魅力,进而加深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重视。
3.3 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主题活动,如文化节、展览、演出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进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培养家国情怀。
4. 总结和回顾通过对乡土文化资源的运用实践,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乡土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层面,还能帮助他们确立身份认同和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应加强对乡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将乡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并组织相关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和理解乡土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家国情怀。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 有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有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乡土资源是指乡村地区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等。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浪潮让人们对乡村的生态环境、文化遗产和社会风貌越来越关注。
因此,深度发掘乡土资源不仅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发掘乡土资源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促进深度发掘乡土资源可以激发乡村地区的经济潜能,进而促进其经济发展。
例如,通过开发特色产业,可以把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物产等变为经济收益。
这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的农业、手工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还能为当地的农民提供更为广泛的就业机会,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在政策层面上,政府可以针对乡土资源进行相关扶持和保护。
例如成立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向农民或合作社等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广当地的文化、旅游、手工艺品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发挥文化产业在就业、增收、惠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尤其是对各种文化、历史、传统知识的保护和传承,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当学生走进乡村、体验乡土文化,他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进而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家国情怀。
特别是在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等场合进行单独或团体浸润,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从另一方面来看,学生深入乡村还能够充分感受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体验到农民的生活状态,进而感受到家乡的温馨与亲近。
这种情感上的连接增强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使他们更愿意对家乡的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等进行保护和传承。
三、学校和家庭应共同推动乡土资源的深度发掘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推动。
学校应该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和历史资源,安排学生深度体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知自己生活环境里的乡土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
家长也可以带领孩子走进乡村,参与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孩子更加对乡村的情感产生共鸣。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孩子全面性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而且能够增强孩子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 有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有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乡土资源是指某一地域内具有特殊文化、历史、人文、自然等特征的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对于学生来说,深度发掘乡土资源可以有效地培育他们的家国情怀,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本文将从乡土资源的意义、发掘乡土资源的方法和效果、以及学校如何开展乡土资源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乡土资源的意义乡土资源是指一个地域内所具有的独特的、有价值的资源。
这些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有文化资源、历史资源、人文资源等。
乡土资源对于当地的人们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是他们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和文化自信的源泉。
对于学生来说,乡土资源是培养他们家国情怀的重要资源,通过认识和了解乡土资源,他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乡土资源还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素材,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发掘乡土资源的方法和效果1. 走进田野,感受自然发掘乡土资源首先要走出教室,走进田野,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山水田野中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让他们亲身体验自然的奇妙和变化,感受自然界的美好和力量,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 品味古村,感受历史乡土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古村落进行参观和学习,让他们了解古村落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感受古老文明的魅力和智慧,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力。
3. 观赏民俗,感受文化乡村民俗是乡土资源中重要的文化资源,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传统节日或民俗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并体验当地的文化风俗,了解民俗的传承和价值,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4. 参与社区建设,感受责任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社区建设活动,让他们亲手参与到乡土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中来,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爱家乡、奉献家乡的精神。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深入感受和了解家乡的乡土资源,从而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和动力。
挖掘家乡本土资源 开展特色园本教育
挖掘家乡本土资源 开展特色 园本教育
【 关 键词 】 幼儿教育 ;赏识教育 ; 应用方法
幼 儿 是每 个 人 成 长 的必 经 阶段 ,同 时也 是 其 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幼儿教育作为培养幼 儿认知、建立幼儿 自信心的关键阶段 ,其所肩负 的任 务 是 非 常重 大 的 。笔 者 认 为 在众 多 的幼 儿 教 育方法当中, 赏识教育法是教学效果最好的一种。 因为 其 能 够站 在 幼 儿 的 角度 上 去 为幼 儿 着 想 ,以 鼓励和赞扬 的方式去树立起幼儿的学 习自信 ,从 而实现对幼儿 的培养 目标。 鼓励 为 基础 ,体 验 成 功 幼儿 是祖 国 的花朵 ,同 时 也 是未 来 建设 国家 的栋 梁 ,幼 儿教育工作是他们进行系统学 习的第一步,所以幼儿阶段的 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的。笔者认为幼儿教育作为孩 子们第一次接受系统的教育 , 其 主要 教学 目标应 该 放 在激 发 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培养他 们对事物的认知 ,建立他们学 习自信心等方面。当幼儿 的学 习自信心建立起来 ,那么在以
【 摘 要】 华安二 宜楼、高山族舞蹈、 闽南语童谣等是家 乡潜在 的优秀教 育资源, 我 园充分挖掘 家 乡的特 色教育资源 ,园本 课题 开展得有声有 色,取得 良好成效。
唱唱跳跳 的,可高兴 了。开展形式多样 的 【 摘 要】 在幼儿教 育工作 当中,赏识教 育 课题活 动,幼儿参 与创编动作表演 ,积极 法是 众 多教 育 方法 当 中效 果 最好华安 的 一 种 。笔 者 结 福建 省漳 州市 华安 县第 二实 验幼 儿园 福建 陈 小贞 主动大胆表现 。在家园互动 《 走进二宜楼 》 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中对 赏识教育发在幼儿 时 ,让幼儿表 演课题歌舞 ,如 : 《 二宜楼 教 育工作 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当孩子们 的歌声 回荡在二宜楼 内时,吸引了众多的群众 围 观 ,那 掌声热烈程度绝不 亚于欣 赏了一场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 有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有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1. 引言1.1 乡土资源的重要性乡土资源是指与特定地域、特定文化、特定社会结构等有关的资源,是地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具体体现。
乡土资源的重要性在于它承载着一代代人的生活记忆和文化传承,是乡村发展的基础。
乡土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人文资源,如传统工艺、建筑风格、民俗文化等,这些资源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通过深度挖掘乡土资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激发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和责任感。
乡土资源也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通过将乡土资源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他们对家国的情感认同和责任感。
深度发掘乡土资源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同时也能有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
1.2 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意义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家国情怀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使他们能够承担起维护国家繁荣稳定的责任,同时也对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
家国情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培育学生家国情怀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文化传统的热爱和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让学生真正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培养出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的新一代优秀国民。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深度发掘乡土资源,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育,从而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探讨如何通过培育学生对家国的热爱,提升其文化自信心,以及促进其全面发展。
总结深度发掘乡土资源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方面的重要性和意义,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建议。
巧梳地方资源,厚植家乡情怀
SPECIAL 专题聚焦巧梳地方资源,厚植家乡情怀文/熊凌燕 江苏省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归属感是人与周围人和事的连接,即个人自觉被他人或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
对幼儿来说,归属感有助于幼儿建立自信与独立意识,在成长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心理满足,形成健全人格,是幼儿成长的精神支柱,是支撑他们拔节而起的“根”。
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是一种归属感的培养,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丰富,归属感有着从家庭、幼儿园、家乡、国家、地球这样的发展顺序和层次的变化。
新出台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将立德树人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之一,那对幼儿而言,怎样做能在其幼小的心灵中厚植乡土情怀、提升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呢?一方古韵滋人心,一圃农田蕴童真。
生活中随处都是幼儿可见、可闻、可理解、可接受的“乡情”。
我们可从巧妙梳理和利用家乡地方资源入手,以家乡的人、事、物来熏陶幼儿,从而使幼儿感受家乡的无穷魅力,成为有根的人。
一、梳理资源,厘清地区特色由于地理位置、园所地域的不同,每所幼儿园都有独特的地方资源。
幼儿园可对周边资源和园所资源进行梳理,挖掘符合所在地区的特色资源。
1. 多样开发资源。
在挖掘收集地方资源时,要注重将周边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环境、建筑设施、文化古迹、节日风俗、文化艺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9 2022.10民间游戏、节日风俗等汇总成资源表格;将家乡话、家乡游戏、家乡美景、家乡工艺等制作成多媒体资源包;还可以将家乡历史文化、非遗文化、民间文化改编成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民谣故事、儿歌等。
二、审议资源,多方共同参与“只有丰富适宜的资源才能带来幼儿综合有效的学习”。
我们梳理的众多地方资源并非都是幼儿需要的、适用的,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资源进行审议。
1. 明确儿童立场。
资源审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幼儿,基于儿童立场的资源是真实有效的资源,是能够引发幼儿探索和学习的资源。
乡情本土文化教育情况汇报
乡情本土文化教育情况汇报
从小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是XX省XX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重要内容。
近几年,我园以挖掘本土资源,构建园本课程为教育特色,把家乡丰厚的人文资源与开展德育工作相结合,立足于乡情教育。
孩子们在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过程中,激发了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及个性品德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近几年,我园以挖掘本土资源,构建园本课程为教育特色,把家乡丰厚的人文资源与开展德育工作相结合,立足于乡情教育。
在确立以乡情教育为主线的德育课题之后,我们会更多思考如何让家乡的一草一木,尤其是名胜古迹、物产资源、人文风貌、风俗民情以及日新月异的家乡建设和变化,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深深烙印下家乡美丽的身影,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体验。
在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我园幼儿实际的可利用资源,将其设计编写成课程,渗透到五大领域(健康、语言、艺术、社会、科学)中。
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情境中感受,在游戏中成长是我们的共识,把非常抽象的乡情教育变成了非常直观和幼儿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和游戏,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因此笔者就有了以下尝试和体会。
整合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爱乡情怀——以教学“我们当地的风俗”为例
2020年第19/22期/A (07/08)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三爱”教育: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加强师生对集体、家乡、祖国的认同感,建立学校、地方和国家三位一体的课程架构。
其中对爱家乡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小学生要了解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中高段学生更是要了解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很多册都出现了关于家乡的内容,如二年级上册“我们生活的地方”中的第一课题“我爱家乡山和水”、第二课“家乡新变化”;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课“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等等,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主题螺旋上升。
但因为是部编版教材,很多课例讲的都是别的地方的事例,没有本地的事例资料,也不一定符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地方特点,所以在共情体验上有所欠缺。
比如我校有85%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少数民族的学生也为数不少,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已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较难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适合的才是最有效的。
本文以教学四年级下册“我们当地的风俗”为例,再结合学生自己家乡特色,融合德育活动开展以及整合地方教材等方面,来谈谈德育教材中热爱家乡的主题教育,构建适合学生的品德课堂,努力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凸显德育中的人文价值。
———以教学“我们当地的风俗”为例任晓泉(东阳市江北湖田小学,浙江金华322100)摘要:德育教学是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德育素材需要整合校内外资源,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大课堂理念。
以《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我们当地的风俗”为例,可以从“深入解读品德教材,映显文本理念”“自然结合当地特色,突显人文价值”“深度融合德育活动,尽显育人实效”“巧妙整合地方教材,彰显开放性质”四个方面,巧妙整合乡土传统文化各类资源与活动,增进学生对各地民族乡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伟大祖国的深远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掘本土资源,开展乡情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从小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是福建省平潭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重要内容。
近几年,我园以挖掘本土资源,构建园本课程为教育特色,把家乡丰厚的人文资源与开展德育工作相结合,立足于乡情教育。
孩子们在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过程中,激发了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及个性品德的发展。
关键词:园本课程;本土资源;德育;乡情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近几年,我园以挖掘本土资源,构建园本课程为教育特色,把家乡丰厚的人文资源与开展德育工作相结合,立足于乡情教育。
在确立以乡情教育为主线的德育课题之后,我们会更多思考如何让家乡的一草一木,尤其是名胜古迹、物产资源、人文风貌、风俗民情以及日新月异的家乡建设和变化,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深深烙印下家乡美丽的身影,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体验。
在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我园幼儿实际的可利用资源,将其设计编写成课程,渗透到五大领域(健康、语言、艺术、社会、科学)中。
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情境中感受,在游戏
中成长是我们的共识,把非常抽象的乡情教育变成了非常直观和幼儿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和游戏,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因此笔者就有了以下尝试和体会。
一、具体做法
利用家乡的教育基地了解家乡人物,开展乡情教育活动。
家乡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孕育了许多优秀的历史人物,他们勇敢、坚强、坚韧不拔、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英雄气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和英模。
以英模为榜样,学习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在向孩子们介绍平潭历史的时候,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烈士陵园的先烈们,想到了江继芸纪念馆以及将军山等红色革命基地。
为了让孩子们更多、更直观、具体地了解这些英雄人物,我们组织孩子到烈士陵园扫墓,瞻仰烈士英雄纪念碑;参观江继芸纪念馆,了解英雄人物事迹;参观将军山基地,让孩子们明白,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陆、海、空三军在家乡进行演习和训练,誓死保卫家乡、保卫祖国,使孩子对解放军叔叔更加肃然起敬。
我们还请老干局的老干部们到幼儿园给小朋友讲述英雄的故事,讲述平潭的解放和建设,让孩子们了解家乡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要更好地珍惜现在的一切。
在参观活动之后,我们组织幼儿进行晨间谈话,以加深印象,如我们应学习英雄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开展体育活动“解放平潭”,让幼儿演示解放军战士作战情形,从小树立保卫家乡、建设
家乡的美好理想。
二、利用家乡的自然资源,开展乡情教育活动
平潭有“千礁百屿”之称,它由126个岛屿组成,是全国第五大岛,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的好胜地。
这里有许多国家级的名胜景点:石牌洋、龙凤头海滨浴场、东海仙境、海坛天神、南寨石林。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家乡,我们决定开展“家乡美”主题活动。
我们让孩子们认识平潭地图,观看录像《平潭风光》;班级环境创设主题墙贴满了老师、家长、孩子共同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平潭风光图片、地图、门票、相片;组织亲子游活动,先后到过南寨石林、龙凤头海滨浴场、东海仙境、金坤度假村。
在龙凤头海滨浴场的沙滩上进行亲子沙雕制作,观看渔民捕鱼,拾捡贝壳、海螺,体验渔民劳作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之后组织开展科学活动“美丽的家乡风光”,巩固加深孩子们对景点的印象;语言活动“介绍家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家乡美丽的旅游景点;美术活动“画家乡”,用五彩画笔描绘孩子们眼中的美丽家乡;音乐欣赏活动《平潭之歌》,了解平潭是个好地方,人人都热爱她、赞美她,激发了孩子对家乡浓浓的乡情。
三、利用家乡物产、特产资源,开展乡情教育活动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我的家乡是个海岛,自然是海产品的盛地,我们设计了科学活动“认识家乡的鱼”、“认识贝类、虾类、蟹类、藻类”,通过图片、实物观察和品尝活动,让孩子们充
分认识海产品,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对鲍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就组织孩子参观鲍鱼养殖基地,认识鲍鱼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营养价值,听工人介绍鲍鱼的养殖过程。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设计了相关活动——家乡的特产,让孩子们认识海鲜干品,比较海鲜和干品不同的地方及干品制作的过程,让他们知道平潭的蝴蝶干、蛏干、虾干、墨鱼干等闻名全国。
我们又组织幼儿到贝雕工艺品厂参观贝壳工艺品的制作、加工过程,认识平潭的水仙花扬名海内外等一系列活动,感受家乡人的勤劳、聪明和智慧;开办亲子制作贝壳画比赛,用贝壳制作成简单工艺品,用来布置班级环境。
一件件成功的作品,反映出了孩子对家乡特产的真正了解和感受。
四、利用家乡的民俗资源,开展乡情教育活动
平潭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是幼儿活动的“活”资源。
脍炙人口的要数家乡的民谣、童谣和民间故事、民间游戏。
我们挖掘、筛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素材,进行活动的加工和设计,比如在小班开展民谣诵读《米磨麦》《八月十五》《搓时时》等活动,让孩子感受家乡民谣简单、短小、朗朗上口,幽默诙谐,富有情趣的魅力。
在中班开展童谣表演《蚱蜢撩公鸡》,让幼儿感受家乡人的传统美德,不以大欺小,不以强欺弱,使幼儿从中受到教育。
大班童谣表演《鲤鱼娶媳妇》,让幼儿自己装扮,敲锣抬轿放鞭炮,感受家乡人传统婚俗的热闹、有趣和喜庆的气氛,激发幼儿对家乡风俗活动的兴趣。
民间故事让幼儿津津乐道,百听不厌,成为教师们活动前或离园时
的好帮手,比如《哑巴皇帝》《金儿银儿》《龙哥和凤妹》《一片瓦》。
我们还结合元宵节、冬至节、端午节等家乡特色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向孩子们介绍家乡传统节日的风俗人情,家乡风味小吃。
元宵节,开展体育游戏“舞龙舞狮”,美术活动“花灯制作”、绘画《闹元宵》;冬至节,开展活动“我喜爱的咸时”,品尝家乡小吃:咸时。
端午节开展科学活动“端午节的风俗和由来”,了解端午节在家乡家家户户在门上钉艾草,在屋角喷雄黄酒,用来驱除妖魔鬼怪,避邪气,表达了家乡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五、利用家乡新貌,开展乡情教育活动
“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这是我的家乡过去流传的一句话,说明了家乡以前落后的面貌。
如今,改革开放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确立为平潭人民描绘了“滨海花园城市”的远景,镌刻着家乡人民的智慧、拼搏和力量,特别是平潭海峡大桥的通车,是家乡人民改变命运的一座里程碑,录像专题片《今日平潭》让幼儿初步了解家乡的新面貌、新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特别把重点放在海峡大桥上,科学活动“跨海大桥”,建构游戏“桥”,让幼儿充分感受桥的作用以及桥给海岛人民带来的便利,同时,我们又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家乡新貌”“家乡的未来”“介绍家乡”,我们请家长带幼儿实地感受这种新变化,如拓宽的马路有进城路、东大路、西航路、翠园南路和环岛路。
建构游戏“家乡的路”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我们的家乡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画
展《家乡的未来》表达了孩子们对未来家乡的美好向往和憧憬,长大后要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更好的美好心愿。
六、收获
(1)乡情教育活动的开展,加深了幼儿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幼儿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家乡的情愫在孩子心中滋长,大大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
请听听几个孩子的议论:幼儿a:……长大后,我要当个科学,把家乡建设得更好;幼儿b:我要做设计师,把家乡变得跟花园一样美。
幼儿c:我要再建一座大桥,直接连到台湾去。
幼儿d……
(2)乡情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幼儿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和愿望。
乡情课程的开展,它不是一节活动,一个班级或是一个阶段,它历时两年多,始终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园师生全程参与和关注。
特别是家长,在活动中投以极大的热情和帮助,在让孩子们走一走、看一看亲身体会感受家乡美的过程中,他们也参与并融入了环保教育活动。
每次组织亲子游戏之前,家长们都会给孩子准备一个塑料袋,孩子们会在景区拾捡垃圾、废品,或者把自己用的吃的垃圾品装在袋子中,带回班级,跟老师同伴一起分类,可利用的就放在班级里开展活动,可回收的就集中拿去收购。
我们还组织孩子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到幼儿园周边社区及翠园去拾捡垃圾,孩子们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保护家乡、美化环境的心愿,有的孩子和家长还参加县里举办的植树节和保护母亲河——三十六
脚湖的环保行动,拍下许多有意义的相片。
(3)乡情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幼儿个性品质的发展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幼儿与社会、他人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在乡情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积极主动地收集了大量的图片、门票、纪念品、实物、废旧品,拿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在游戏中共同协商,一起合作,互相帮助,讲文明、讲礼貌,去体验每一个角色,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在去南寨山、金坤度假村,龙凤头海滨度假村,将军山以及鲍鱼养殖基地等的路途中,他们要克服晕车、劳顿的困难,坚持到最后,没有一个孩子叫苦或中途放弃。
上下车有序排队,不争先,不抢座位,遵守纪律,不离队,不单独行动,听从老师统一安排,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保证了参观活动的顺利进行。
乡情教育课程将作为我园宝贵的特色教育课程纳入一日课程当中。
我们希望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反思,充实和调整我们的教育策略,选择和编写更多的适合我园各年龄段实际的乡情教育教材,让德育之花开得更灿、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