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华严宗

合集下载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了统一到国家,公元618年,李渊建唐,隋唐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出现了佛、道、儒三教并存的局面。

伴随着当时寺院经济的发展(辛替否曾说:“七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分”),佛学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先后形成了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佛教教派。

佛教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宗教伦理学说,其根本宗旨是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极乐。

其目的是让人们从现实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追求来世,达到成佛的理想境界。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天台宗,天台宗的始祖为龙树,但事实上,天台宗真正的开创者确是智顗,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但又因为其创立该宗的依据是印度的《法华经》,因此天台宗也称为法华宗。

在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宗教注重义理,北方的宗教重视禅定,天台宗把南北方的宗教结合起来,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宗教主张,止就是禅定,观即是义理,并主张要从世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进入“泥洹”也即“涅槃”——成佛的理想境界,必须坚持止观并重、定慧双修。

其主要观点是“三谛圆融”、“一心具三千”。

“三谛圆融”是从“一心三观”发展而来的。

“一心”即是“一念”,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短时刻。

“三观”即假观、空观和中观,指的是观察、分析世界的方法。

所谓三谛,就是三观。

并认为空、假、中三者并无区别,一念便可以同时具足三种看法,因此,空、假、中三者,只要悟到其一,便可悟到其它二者,三者本是一体,互不妨碍,所以叫“三谛圆融”。

所谓“三千”,即“三千世界”,也就是佛教心目中的整个世界。

只要有一点点主观思维的活动,便会产生出三千种世界,千差万别,包罗万象的三千世界都存在于“一念心”中,都只不过是“一念心”的产物。

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接下来是唯识宗。

唯识宗由我们所熟知的唐代名僧玄奘以及其弟子窥基所建立。

又因他们曾长期住在长安的慈恩寺,因而又称慈恩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雁塔村)。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了统一到国家,公元618年,李渊建唐,隋唐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出现了佛、道、儒三教并存的局面。

伴随着当时寺院经济的发展(辛替否曾说:“七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分”),佛学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先后形成了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佛教教派。

佛教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宗教伦理学说,其根本宗旨是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极乐。

其目的是让人们从现实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追求来世,达到成佛的理想境界。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天台宗,天台宗的始祖为龙树,但事实上,天台宗真正的开创者确是智顗,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但又因为其创立该宗的依据是印度的《法华经》,因此天台宗也称为法华宗。

在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宗教注重义理,北方的宗教重视禅定,天台宗把南北方的宗教结合起来,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宗教主张,止就是禅定,观即是义理,并主张要从世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进入“泥洹”也即“涅槃”——成佛的理想境界,必须坚持止观并重、定慧双修。

其主要观点是“三谛圆融”、“一心具三千”。

“三谛圆融”是从“一心三观”发展而来的。

“一心”即是“一念”,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短时刻。

“三观”即假观、空观和中观,指的是观察、分析世界的方法。

所谓三谛,就是三观。

并认为空、假、中三者并无区别,一念便可以同时具足三种看法,因此,空、假、中三者,只要悟到其一,便可悟到其它二者,三者本是一体,互不妨碍,所以叫“三谛圆融”。

所谓“三千”,即“三千世界”,也就是佛教心目中的整个世界。

只要有一点点主观思维的活动,便会产生出三千种世界,千差万别,包罗万象的三千世界都存在于“一念心”中,都只不过是“一念心”的产物。

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接下来是唯识宗。

唯识宗由我们所熟知的唐代名僧玄奘以及其弟子窥基所建立。

又因他们曾长期住在长安的慈恩寺,因而又称慈恩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雁塔村)。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特点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特点

环境以及历代大德,依个人研究兴趣的不同,而对佛陀一代的教化作各种不同偏重性的探讨,加上个人的修持体验,而对经典产生种种的诠释,以自己所阐扬的最为代表佛陀的教义,衍变所及,乃渐渐形成各种的宗派。

在中国的八大宗派中,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同时兴盛于隋唐盛世。

佛教自从印度传入中国。

在中国经过五,六百年的发展,到隋唐时进入了创宗立派的新时期。

南北朝时由于政治上的分裂,佛教也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学风,佛教理论虽然趋向独立,但还没有能够对佛教本身不同的观点加以系统的综合和会通,独立的寺院经济也是处所属篇章:《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特点》6/ 17佛教的八大宗派虽是中国佛教的产物,但其根本依据均不离佛所说的教法。

每派都有其完备的体系和经典理论依据。

若细说之,则无法尽其意达其理,今据八大宗派的修持特点浅而说之。

八大宗派的特点可以用一偈浅而概之: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

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首先:“密富禅贫方便净”这句中说明了三大宗派的修持特点。

“密富”告诉我们,在八个宗派里面,如果要学密宗的话,在经济上必须是富有的。

密宗也称为“密教”“秘密教”“真言乘”“金所属篇章:《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特点》8/ 17“禅贫”是不是说禅很贫穷呢?非也。

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宗派。

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

又由于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原佛性为主旨,故又称为“佛心宗”。

他渊源于印度佛教,而形成于传统文化之中,于隋唐时正式创立,到唐未五代时达极盛,宋元以后仍继续流传发展。

那什么叫“禅贫”呢?如果你想学禅宗,没钱不要紧,因为禅者的修行生活,无论山林,水边,茅蓬,只在双腿一盘,就可参禅了。

古代禅宗祖师大德们,有的常年居住在山林里,吃的是野菜杂果,穿提粗布麻衣,虽然生活是这样的清贫淡泊,但是他们的禅定之乐是无穷的。

所属篇章:《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特点》10/ 17“方便净”讲的是净土宗的修持特点。

净土宗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而得名。

华严与禅关系的历史考察

华严与禅关系的历史考察

/288华严与禅关系的历史考察伊岚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宗教学摘要:在佛教中,禅那是佛教普遍的修行手段,是“戒定慧”中“定”的基本方式。

华严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佛教经典,或指此经中的哲学思想,抑或依此经建立的佛教宗派。

禅是“行”,华严是“知”,两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不过若依华严最根本的意项“经典”说,经文倒是涉及禅那。

如《贤首品》谈到“海印三昧”与“华严三昧”,前者是佛所进入的可见到世界一切现象的禅定状态,后者指具有佛教的一切修行功德、具有从事一切修行能力的禅定状态。

这种联系在“知”的范围内,或者说在“应然”之中。

此外在汉传佛教的“实然”里,华严理论的典型代表在华严宗,禅集中体现在禅宗。

下面将中国佛教史依两宗成立为节点分为若干阶段,简单概括二者关系。

关键词:华严;禅;止观一、前华严宗时期的华严与禅在华严宗创立之前,华严经已被广泛研究,这是宗派形成的基础。

那时华严经的弘扬主要依托于上层义学僧人。

义学僧人,是当时佛教界的学院派学者,依靠上层支持进行义理探究。

具体过程中,因华严是内容非常丰富的经典,故一开始并未以一个整体而流传,而是地论师抽取华严中《十地》进行研究推广,《十地》独立流传;同时南方三论宗也推动了华严的弘扬。

同时又有一部分人崇奉信仰华严,向往莲华藏世界,并未做义理的探索。

华严研究的深化,为宗派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与组织准备。

在这一时期,华严与禅那的联系基于研究或修行华严的僧人与禅的联系,并根据佛教僧人的上层知识僧侣与下层苦行僧人两个阶层划分而分为两个不同类型。

首要的是下层苦行僧人与禅那的联系,他们是华严在下层推广的主力。

上层义学僧人的研究与听讲经活动影响一般只函盖上层。

“从北周南陈开始,《华严经》广泛流行于南北各地,不仅为义学沙门所重,也为众多下层僧人所接受,由此出现了华严学的多途发展。

在佛教界崇奉《华严》,并依经探讨义理、树立信仰、确定修行内容等实践的促动下,华严信仰也向社会各阶层普及深入。

中国佛教宗派之天台宗、华严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天台宗、华严宗

介尔:介 介尔:介,弱、小之义;尔,系助辞。形容至微至小,即 小之义; 系助辞。形容至微至小, 现前刹那一念心。 现前刹那一念心。“
十如是
[一、如是相],相即形象,相以據外覽而可別。 如是相],相即形象,相以據外覽而可別。 ],相即形象 如是性],性即性分,性以據內自分不改。 ],性即性分 [二、如是性],性即性分,性以據內自分不改。 如是體],體即體質。 ],體即體質 [三、如是體],體即體質。 [四、如是力],力即力用功能。 如是力],力即力用功能。 ],力即力用功能 如是作],作即造作,運為造作。 ],作即造作 [五、如是作],作即造作,運為造作。 [六、如是因],因即習因,善惡業因,由自種而生,習續 如是因],因即習因,善惡業因,由自種而生, ],因即習因 不斷。 不斷。 如是緣],緣即緣助,各有緣起之法,助成習因。 ],緣即緣助 [七、如是緣],緣即緣助,各有緣起之法,助成習因。 如是果],果即習果。 ],果即習果 [八、如是果],果即習果。 如是報],報即報果。 ],報即報果 [九、如是報],報即報果。 [十、如是本末究竟等],謂初相為本,後報為末,本末皆 如是本末究竟等],謂初相為本,後報為末, ],謂初相為本 由因缘生,故本末皆空,皆同實相,一理平等無二, 由因缘生,故本末皆空,皆同實相,一理平等無二,此空即 为“等”。
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 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 聲聞、緣覺、菩薩、 十法界( 等是十法界 根據《華嚴經》),這十法界中的每一界各具有 等是十法界(根據《華嚴經》),這十法界中的每一界各具有 十界,則成百法界 百法界中的每一界又各具有十如是 百法界, 十如是( 十界,則成百法界,百法界中的每一界又各具有十如是(根據 法華經》),則成千如是 千如是中的每一如又各具有三種 則成千如是, 《法華經》),則成千如是,千如是中的每一如又各具有三種 世間,即五蘊世間、有情世間和器世間(根據《大智度論》 世間,即五蘊世間、有情世間和器世間(根據《大智度論》), 則成三千世間 或叫做三千諸法,是一切法的總稱。 三千世間, 則成三千世間,或叫做三千諸法,是一切法的總稱。此三千諸 法實具於人一念之心中, 一念三千” 法實具於人一念之心中,名“一念三千”。 三種世間:五蘊世間就是人五陰合成的色身;有情世間是人身 三種世間:五蘊世間就是人五陰合成的色身; 體以外有生命的一切眾生; 體以外有生命的一切眾生;器世間就是人身體依之而住的山河 大地。 大地。 “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 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 摩訶止觀》 (《摩訶止觀》)

佛教分几大宗派,各自有什么特色?

佛教分几大宗派,各自有什么特色?

佛教分几大宗派,各自有什么特色?天台宗天台宗,中国佛教宗派。

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

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盘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

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是该宗的根本典籍。

此宗的主要思想是实相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

该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

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整理和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当时得到朝野的支援和信奉,对隋唐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

元明以后,该宗学者往往兼倡并净土,形成'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之风。

该宗在汉族地区虽几经兴衰,但仍廷续至今不绝。

三论宗三论宗,中国佛教宗派。

隋吉藏创立。

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

此宗所依经典,自罗什、僧肇、僧朗相承以来,就以《大品》、《法华经》、《华严经》为宗依。

至法朗又加《涅盘经》。

即有4部大经,所以隋唐诸三论师的传记中每每有'四经三论'或'四论三经'之说。

此外《维摩经》、《仁王经》、《金刚般若经》、《胜鬘经》、《金光明经》等,也都有较详细的疏解。

《智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此宗的根本论典,除《智论》外,吉藏均有注疏。

关于此宗的专着如《大乘玄论》、《法华玄论》、《净名玄论》、《二谛章》、《三论玄义》等皆是此宗的要典。

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为此宗的中心理论。

法相宗法相宗,中国佛教宗派。

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

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

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主要奉古印度大乘佛学瑜伽一系学说,其所依经典,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以《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大乘庄严经论》、《分别瑜伽论》等十论为支的所谓'一本十支'为主要典籍。

华严思想之我见

华严思想之我见

以下是我以项目为背景,对华严宗的解读:首先,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

为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

本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六四零年,即法顺)为初祖。

本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

华严宗的代表人物是法藏。

法藏字贤首,姓康,本康居人。

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生于长安。

曾参加玄奘翻译佛经的工作,因与玄奘“见识不同而出译场”(赞宁《高僧传》卷五)。

后自立宗派,称为华严宗。

这个宗派以佛教的《华严经》为主要的经典,法藏的著作基本上都是围绕这部《经》而写的。

其次,华严宗的教理,可以基本上归结为:法界缘起,理事无碍。

意思是:一切事物皆由因缘生,诸因缘相依相入,故圆融无碍;无碍即相通,理事无碍,故真如与万法不二。

法藏在其所著的对华严思想的通俗解说文献—《金师子章》内有:“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师子相起。

起但是缘,故名缘起。

”意思就是说用金做成的狮子,其本质是金。

金不一定成为狮子,也可以成为别的东西,对于金说,狮子只是一种现象。

狮子这种现象的形成需要“因”,也需要“缘”,金是其“因”,工人的技巧是其“缘”。

就狮子这种现象说,它是许多“缘”汇合在一起才能有的,这就是“缘起”。

这可以说是对缘起最形象的白话解释。

而理事无碍的解释,我认为,”事”与”理”,分别代表了世间具现化的事物,和精神层面的心念(从我当前的理解,华严的教理认为有形的时间万物并非是本质的东西,而是表象,内在的精神或者说心念,才是决定真理的关键)。

当一个人在精神层面上,能够参悟到”事”与”理”之间是圆融的,”事”与”理”之间没有障碍,就是理解了华严宗核心部分理念的境界。

所以,我的理解是,华严宗强调的是一个精神世界凌驾与物质世界之上,一念之间包含世界万物,万物与万理互相包容、共通的一种思想。

而,作为一部经书,华严经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人们从一开始只看到世间万物的表象,一步一步到最终领悟,理解圆融无碍的真正含义。

禅观07(海云继梦和上)(校对稿)分段

禅观07(海云继梦和上)(校对稿)分段

海云继梦和上讲经华严禅行法----《禅观》第七集禅观中的法界观【法界观是什么】我们今天再接着跟各位谈禅观当中的法界观,法界观是什么?在人类的思想上,我们跟各位讲,华严思想是人类的巅峰之作,是人类文明的精华,那在哪里,当然范围包括相当的广,可是我们要跟各位谈真正的就是法界观。

那么法界观是什么?我想这个是目前我们要探讨的,法界这两个字。

大家常讲尽虚空遍法界,法界是什么,你不会定义,就是法界,就好像真如一样,真如就是真如,真如是什么,不必定义,你内心自己有感受。

有人讲,他一唱歌就入法界,他一打坐就入法界,是吗?法界是什么,这个叫做不定义名词,不定义的话就个人猜,个人猜通通不算,因为猜对了也不值钱,这叫用大脑。

【什么是法】法这个字很简单,在佛法讲就是真理的原样,真理是什么样子的那个样子,你就不要再问了,“那是什么样子?”那没办法讲,你见到就知道,你没见到,你就不知道,再怎么讲,你也不知道。

【什么是界】界是范围,真理的样子,很简单讲就是真理的范围之内通通叫法界,那你入法界意思就是你进入真理的范围里面,现在各位有没有在真理的范围里面呢?有没有?有,你在真理的范围里,但是你不知道,不知道叫不觉,不觉的话,真理就不存在,我们经过修行,就是觉知真理的存在,更觉知我在法界内。

【真理存在的范围就是法界】真理是存在的,只是你不觉,我们都在真理的范围内,可是你却把自己放到真理的范围外去了,这个是很麻烦的事,我们要提醒各位的是这个问题,法界观就是让你回到真理的范围里来。

其实我们并没有离开,所以极乐世界在哪里?你本来就活在极乐世界里,只是你不觉,你现在还要去极乐世界,那不是头上安头吗,你本来就在家里,你还要回家,是你自己不感觉我在家里,这样而已。

我们本来都在极乐世界里,只是你被贪嗔痴盖着,你不知道你在家里,所以你会天天吵架,不是跟别人吵,最麻烦的是跟自己吵,这个才麻烦。

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所以我们迷失了。

法界观的意思就是让我们能够觉醒,感受到我就在家里,我就在这个真理的家里里头,就这样而已,那么这个部分,很多宗教领域都在探讨这个范围,好多好多的学术思想家们,他们也都在探讨这个范围。

宋代杭州华严思想的流布

宋代杭州华严思想的流布

宋代杭州华严思想的流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邱高兴从华严思想的传播看,首先就会想到五祖说1。

以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和宗密为代表的华严宗传承系统为大家耳熟能详。

这五位华严宗的重量级高僧都活跃在隋唐时代,华严思想的盛世自然也在这个时代。

从地域看,他们虽然出生地有所不同2,但作为华严宗的领袖,主要的活动场所集中在北方,特别是五台山地区和终南山地区。

日本学者小岛岱山根据这样的华严传播特点,提出了华严宗两大文化圈的说法。

他认为,中国的华严思想分为五台山系和终南山系。

从前者中还可分出峨眉山系和普陀山系的华严思想。

两种华严思想的最大不同点在于五台山系是民众的,依赖于民众对《华严经》的信仰而非宗派意识。

终南山系是学理的华严思想,有比较明确的宗派意识3。

而冯焕珍在对华严宗形成之前六世纪华严学进行考查后,认为在华严宗形成之前存在有四大华严讲习中心:洛邺(今洛阳到安阳河南北部一带)、京兆(今华县到宝鸡一带)、建康(今南京一带)、并代(今太原到并县一带)4。

如果把上述两种看法联系起来,六世纪存在的四大华严讲习中心,到隋唐时其中的两个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就形成了五台山系和终南山系两种不同地域和类型的华严思想。

唐武宗会昌灭佛后,佛教发展受到了重大打击,大量寺庙被拆除,僧人被迫还俗,经典散失,华严宗、天台宗等宗派的发展走向衰微。

直到宋代,华严才有了中兴态势,史称“二水四家”的几位华严僧人的出现,为华严的发展带来新的气象。

“二水四家”六人的活动地域多在吴越之地,在江南形成了新的华严思想中心。

根据王颂的研究,当时江南形成了华严宗传播的三大区域:一是苏州地区,重要的寺庙有平江府报恩寺法华院、雍熙寺、平江府成天能仁寺宝幢教院等。

二是嘉兴上海地区,重要的寺庙有密印寺宝阁院(嘉兴乌镇)、真如院、松江府华亭普照寺善住教院(上海松江区)。

三是杭州地区,玉岑山慧因寺、大中祥符寺5。

本文主要以江南华严思想传播中心之一的杭州为主,考察华严思想在该地区的流布状况。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了统一到国家,公元618年,李渊建唐,隋唐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出现了佛、道、儒三教并存的局面。

伴随着当时寺院经济的发展(辛替否曾说:“七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分”),佛学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先后形成了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佛教教派。

佛教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宗教伦理学说,其根本宗旨是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极乐。

其目的是让人们从现实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追求来世,达到成佛的理想境界。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天台宗,天台宗的始祖为龙树,但事实上,天台宗真正的开创者确是智顗,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但又因为其创立该宗的依据是印度的《法华经》,因此天台宗也称为法华宗。

在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宗教注重义理,北方的宗教重视禅定,天台宗把南北方的宗教结合起来,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宗教主张,止就是禅定,观即是义理,并主张要从世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进入“泥洹”也即“涅槃”——成佛的理想境界,必须坚持止观并重、定慧双修。

其主要观点是“三谛圆融”、“一心具三千”。

“三谛圆融”是从“一心三观”发展而来的。

“一心”即是“一念”,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短时刻。

“三观”即假观、空观和中观,指的是观察、分析世界的方法。

所谓三谛,就是三观。

并认为空、假、中三者并无区别,一念便可以同时具足三种看法,因此,空、假、中三者,只要悟到其一,便可悟到其它二者,三者本是一体,互不妨碍,所以叫“三谛圆融”。

所谓“三千”,即“三千世界”,也就是佛教心目中的整个世界。

只要有一点点主观思维的活动,便会产生出三千种世界,千差万别,包罗万象的三千世界都存在于“一念心”中,都只不过是“一念心”的产物。

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接下来是唯识宗。

唯识宗由我们所熟知的唐代名僧玄奘以及其弟子窥基所建立。

又因他们曾长期住在长安的慈恩寺,因而又称慈恩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雁塔村)。

近现代新儒家的华严思想探析

近现代新儒家的华严思想探析
①有代表性 的论述若 陈荣捷先 生谓 “ O世纪佛教唯识学的发展就 等于是佛教思 想的发展”, 华严宗在哲学 上所作 的努力 对当代佛教 2 “ 的哲学 贡献不 多” 云云 , 见其《 现代 中国的宗教趋势》, 台北 , 文殊出版社 ,9 7年,2 ,2 18 11 19页。
省州k 报. 会 学 , 学学 社 科 版
人 谓 之 “ 达 华 严 旨趣 ” 。— — 马 氏所 提 出 的 深
人 中国的 西方 理性 主义 的法 相 唯识学 的发展 , 深 而
“ 艺赅 摄一 切 学 术 ” 欲 以儒 家 “ 艺 ” 涵 盖 古 六 , 六 来 今 中外 一切 学术 的体 系设想 , 便依 据华 严大 师贤 首
《 、 书》 《 诗》 《 、 易》 等则可 融摄 佛教 的相应 教理。 “ 诗 》 风雅颂 正 变得 失 , 系 其德 , 《 次 各 自彼 教 言之 , 即是彰 依正 之胜 劣也 。《 叙帝 王 伯 虞 夏商 周 各 书》 以其人 , 自彼 教 言之 , 即是 示 行 位 之 分 圆 也 。《 春 秋》 实兼 《 》、 书》 诗 《 二教 , 见 至 隐 , 乱 反 正 , 推 拨 因 行事 , 王心 , 加 自彼 教 言 之 , 是摄 末 归本 , 即 破邪 显 正, 即俗 明真 , 事成 理 也 , 顿 之义 , 可 略摄 于 举 终 亦 此。 I而关于《 , ”3 易》 马氏则认为“ 自佛 氏言之 , 则 日变 易者 其 相 也 , 易者 其 性 也 。故 《 不 易》实摄 佛 氏圆顿 教义 。 _ —— 而 “ 艺 ” 马 一 浮 看 来 , ”4 J 六 在 复 又 可统摄 于 一 心 , 说 “ 切 道 术 皆统 摄 于 六 艺 , 他 一 而 六艺 实 统 摄 于 一 心 , 即一 心 之 全 体 大 用 也 。 ” 这种“ 心生 万法 ” 的理 论模 式 , 然颇 可见 华 严 “ 显 法 界缘起 ” 说 的 影 子 。— — 关 于 儒 家 之 心 性 学 说 学 可会 通于 华严法 界 , 马一 浮亦 曾 明确 指 出 : 学者须 知 , 实理 者 , 乎 不在 。 不 是 离 此 无 心 而别 有 , 谓 总赅 万 有 , 出一 心。 在 华 严 所 不

华严宗历代祖师

华严宗历代祖师

xx历代祖师作为华严宗的发祥地,华严寺在历史上高僧辈出,多数皆为皇帝下诏敕住,从中国佛教史和中国文化史上产生出巨大影响的高僧来看,以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为“五祖”,还有善无畏三藏、一行大师等:初祖杜顺和尚二祖智俨大师三祖贤首国师四祖清凉国师五祖宗密大师初祖杜顺和尚开宗演教,文殊应化现般若初祖杜顺和尚,生于南北朝时代陈武帝定二年(公元557年-640年)。

本名法顺,俗姓杜,敕号“帝心”,雍州万年县杜陵人,生于南北朝时代陈武帝定二年。

年幼时常在住家后面坟墓上,为小朋友说法。

十八岁,皈依因圣寺魏珍禅师出家,专修禅观。

行踪所至,每多灵异,治天生聋哑,驱除虫蚁,和动物(牛马)对话,当时百姓称师为敦煌菩萨。

隋文帝非常敬信他。

师曾经将道屦一双放在市门,三日不失,有人问他原因,师说:“我从无量劫来,未曾盗人一钱,自无盗之缘”。

师之操行高洁严谨,学无常师,对于华严义理,颇能契悟,是第一位禅教教融,因实修而证入三昧一真法界。

着有彰显华严宗旨的《五教止观》(注一)及指导行者契入一心法界之《法界观门》(注二)。

此二文皆是华严宗的根本理论,也是后代子孙修学的依据,华严行者是否绍继华严灯火,即是以能否依循此二部经论的标准而定,由此可见此二部经论的重要地位。

师依华严教义,作“法界观”,文成后,将文章投入熊熊烈火中,并祝祷之:“如果合佛心,则一字都不毁。

”火熄,果然一字不毁。

某次,唐太宗因生病,而问杜顺和尚治病方法,杜顺和尚回答:“只要大赦天下,释放无辜,圣体自然安愈。

”唐太宗依言大赦天下,果然病即痊愈。

此后,宫廷内外,礼遇如佛,帝赐号为“帝心”。

师天性柔和,未曾思念恶行,为人奇迹颇多,常为人除害,常勉人敬念阿弥陀佛,日行所行普贤行愿。

贞观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于雍州南郊义善寺,普会善信,声言告别,复入宫内向唐太宗辞谢,然后升太阶殿,坐御座之上,奄然而逝,世寿八十四。

杜顺和尚的传承不得而知,相传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注一)华严五教观门之趣入次第。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后世评价
有一种观点认为,宋明理学是压制君权的学说,朱子提出理高于势,要求皇帝正心诚意,正是建构了一个高 于皇权的理的概念,并以此建立了一整套思想体系,使强权丧失了合理合法性。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的一次伟 大突破。宋明理学是对早期儒学的继承和发扬,而非退步和否定。褒扬理学的观念认为,理学家在人格修养上继 承了孔孟等先人,并且将之发扬。
当代研究
二十世纪中国大陆程朱理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开创期
吕思勉从1900年至1949年。在这五十年间,研究程朱理学的论文多以人物个案为主。最早研究二程的论文有 两不的《程伊川之宇宙观》(1921年),最早研究朱熹的论文有程南园的《与友人论朱陆书第四》(1915年)此 时也有中国哲学史或思想史的著作问世,其中都有关于北宋“五子”、朱熹及其后学思想的论述,但人物个案研 究的专著很少。最早的中国哲学史的专著为1915年出版的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
理论形成
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二程集》。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 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 “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
官员支持
唐鉴是理学复兴的宗主,倭仁、吴廷栋、曾国藩等则是理学复兴的主将。同治年间,倭仁、吴廷栋、李棠阶 以“正学”立朝,大大提升了理学的地位。方宗诚称:吴廷栋“与倭公艮峰、文园李公同朝。时倭公以大学士为 师傅,李公以尚书掌军机,虽各有分位,未能越俎,而道义相契,可以密相赞襄,切磋德业,海内称为三大贤。 都中凡有志正学之士,皆以三公为依归焉。”(方宗诚:《吴竹如年谱》,见吴廷栋《拙修集续编》附录)在地 方,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也纠集了大批理学人士,除湘军首领左宗棠、胡林翼外,罗泽南、刘蓉、李元度、 郭嵩焘、刘长佑、丁善庆、王錱、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澧、贺兴范、钟近衡、刘典、涂宗赢、方宗诚等,或为 湘军成员,或一度为曾国藩幕僚,均有理学背景。从一定意义上说,湘军集团就是一个理学大本营。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试卷整理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试卷整理
二,论述( 06) 1 后期墨家“辩”的目的和逻辑原则 2 华严宗四法界学说
3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3 程颢和程颐人性论比较 4 孙中山知行观 三,标点并翻译( 06)
故万物虽众, 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 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 共,至於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偏举之,故 谓之鸟兽。 鸟兽也者, 大别名也。 推而别之, 别则有别,至於无别然后止。名无固宜,约 之以命。 约定俗成谓之宜,异於约则谓之不 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 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 可别 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 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 谓之化。 有化而无 别,谓之一实。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此 制名之枢要也。后王之成名,不可不察也。
命题( 01) 1、自我设定非我 2、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 3、物质或有形实体是矛盾概念(贝壳来) 4、理念是概念与客观性的绝对统一(黑格 尔) 5、实践理性有三条公设(康德) 论述( 01)
简答( 00) 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 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 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 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 论述( 00) 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 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
二、翻译(略) (01) 三、简答( 01) 1、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 2、什么是法界缘起论?华严宗是如何论证 法界缘起的? 3、朱陆之争的内容及其意义。 四、论述 ( 01) 中国哲学中, “天人和一”论有哪几种理论 形态?请分别予以评述。
泰勒斯( 13) 永恒的活火( 13) 洞穴假相( 13) 人是机器( 13) 公意( 13) 实体和样态(斯宾诺莎) ( 13) 唯名论( 13) 预定和谐( 13) 《精神现象学》 ( 13) 自然状态(霍布斯) ( 13)

黄檗一系禅学思想中的华严元素

黄檗一系禅学思想中的华严元素
二,分析以圆悟克勤为代表的禅僧对华严宗四法界理论的理解和诠释,并探究圆悟乃至禅宗对于华严
宗圆融法界的看法和观点。最后,从三种谱系对 “华严禅”思想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
杨小平,哲学博士,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助理研究员;张文
良,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
主题词:祖
在依据,是 “正 因 佛 性”。 从 这 里 也 可 看 出 隐 元
主张 “人人皆有佛 性”, 他 认 为 这 种 清 净 本 心 或
者说 佛 性, 是 众 生 本 来 具 足 的, 不 是 向 外 求 来
法与真心如一。《传心法要》中记载如下:
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
无心,心自无 心, 亦 无 无 心 者。 将 心 无 心,
心却成有,默契而已,绝诸思议。故曰:言
语道断,心行处灭。此心是本源清净佛,人
皆有之。蠢动 含 灵, 与 诸 佛 菩 萨 一 体 不 异。
秖为妄想分别,造种种业果,本佛上实无一
尽形,终 不 能 得, 不 知 息 念 忘 虑, 佛 自 现
前。此心即是 佛, 佛 即 是 众 生, 为 众 生 时,
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⑧
这里首先指出诸佛与一切众生一样,唯是一
心,没有其 他, 也 不 是 其 他, 是 对 “心 佛 一 如”
思想的进一步强调。接着对此 “一心”的性质和
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希运主张这个心在时
导禅修实践。①
本文以马祖道一及其后世嗣法弟子黄檗希运
(? —850)、圆悟克勤 (
1063—1135)、隐元隆琦
(
1592—1673)等为中心, 对 黄 檗 一 系 禅 学 思 想
中的 《华严经》与华严宗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考

中国佛教大事年表(五)

中国佛教大事年表(五)

中国佛教大事年表(五)中国佛教大事年表(五)796年(佛历1340年、唐贞元十二年)德宗诞日,御麟德殿三教论衡。

始若矛盾,终则同归于善。

命皇太子于内殿集诸禅师定禅门宗旨,传法傍正。

乃立荷泽神会为第七祖。

华严宗澄观奉召入都,命与般若、圆照等共同翻译《华严经后分》。

德宗亲预译场,临文裁正。

799年(佛历1343年、唐贞元十五年)授澄观“镇国大师”号,并进“天下大僧录”。

命有司备仪辇迎入内殿,阐扬大经。

800年(佛历1344年、唐贞元十六年)命圆照撰《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共三十卷。

804年(佛历1348年、唐贞元二十年)闾丘胤造国清寺访寒山、拾得,得寒山、拾得诗三百余首,纂集成卷,并为之序。

新罗真鉴禅师随使来唐,问法于沧州神鉴大师,元和中于嵩山少林寺受戒,至太和四年回国,大弘禅教,并立六祖慧能影堂于其国。

日本僧空海来长安从惠果受密教。

806年(佛历1350年、唐元和元年)回国,开创日本真言宗。

805年(佛历1349年、唐贞元二十一年)密宗惠果(752—805)逝世。

日本僧最澄从道邃学天台宗义,尽写一宗教典以归。

后开创日本天台宗。

806年(佛历1350年、唐元和元年)诏天下有道行僧赴都阐扬法化。

807年(佛历1351年、唐元和二年)以吐突承璀为左右街功德使,僧道隶焉。

自是祠部不复关奏。

复以沙门端甫录左街僧事,掌内殿法仪;沙门灵邃录右街僧事。

808年(佛历352年、唐元和三年)诏马祖道一弟子怀晖禅师入章敬寺毗卢遮那院安置。

朝僚名士,日来参问。

怀晖后以疾辞归。

809年(佛历1353年、唐元和四年)江南西道观察使韦丹因僧灵澈之请,施俸及其妻田租,于庐山东林寺修造正、别藏经,总七目一万卷。

韩愈判祠部,按照《唐六典》的要求规范僧尼,常与担任功德使的宦官发生争执。

810年(佛历1354年、唐元和五年)诏澄观法师入内殿谈“华严法界”大旨,并敕有司铸金印赐号僧统清凉国师。

诏般若三藏等于醴泉寺翻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沙门慧琳上所撰《一切经音义》百卷,诏入藏,并赐紫衣茶药等。

华严宗的主要著作

华严宗的主要著作

华严宗的主要著作
华严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由唐代法师智顗所创立,主张一切法无二、一切众生皆具佛性。

以下是华严宗主要著作:
1.《华严经》
华严经是华严宗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分为卷一至卷六十,是一部内容丰富、涉及广泛的经典,包括了佛教诸多方面的教义和故事。

2.《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华严宗另一重要经典,是《华严经》的附录和扩展版本,内容更加广泛深奥。

3.《华严三论》
《华严三论》是华严宗的重要论著之一,详细阐述了华严宗的思想和教义,是学习华严宗必备的著作之一。

4.《华严菩提心论》
《华严菩提心论》是华严宗的另一重要论著,强调了修行者必须具备菩提心,才能在追求佛教境界的路上不断进步。

以上是华严宗的主要著作,这些经典和论著在佛教界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华严宗的判教思想总结

华严宗的判教思想总结

华严宗的判教思想总结华严宗的判教思想是中国佛教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强调实践与观点的统一,主张将佛教教义广泛而深入地宣扬于世,从而促进人们的解脱与觉悟。

华严宗的判教思想主要包括“判教四句”、“判教六义”、“判教十二因缘”、“往生净土”等方面。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思想进行详细的总结。

首先,华严宗的判教思想中的“判教四句”,即“事事无碍法,境界非双修,戒定慧兼具,心心随逐他”。

这四句词语体现了华严宗对佛教修行的要求。

其中,“事事无碍法”强调修行者要无碍于一切法,即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现象都不应妨碍修行者的智慧与觉悟;“境界非双修”强调修行者应以舍离的心态对待一切现象,不应执着于任何境界;“戒定慧兼具”强调修行者应将戒定慧三学兼修,即戒定慧三学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心心随逐他”强调修行者应以无我、无我所思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心,将世俗的心随逐于他心,即佛性。

其次,华严宗的判教思想中的“判教六义”,即门、义、识、行、果、会。

这六义是华严宗理论的重要内容,强调修行者要从佛教学说的各个方面去理解佛教教义。

其中,“门”指佛教教义的宗门、道门;“义”指佛教教义的内容与含义;“识”指修行者觉悟与智慧的境界;“行”指修行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与实行;“果”指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成果与结果;“会”指修行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与体验。

此外,华严宗的判教思想中的“判教十二因缘”是华严宗对佛教教义中因果律的理解。

华严宗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所生,无一例外。

这十二因缘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其中,无明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因为无明引发了贪、嗔、痴的种种恶行。

而生命中的痛苦又是一切恶行的结果。

最后,华严宗的判教思想中的“往生净土”是华严宗对佛教解脱的目标与途径的阐述。

华严宗认为修行者可以通过学习与修行,证悟佛性,从而实现超越生死轮回的目标。

对于华严宗修行者来说,追求往生净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目标,这是华严宗判教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法界缘起
• 华严宗的基本理论是“法界缘起”论。“法界” 既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以及其本质、本原,也包 括一切事物得以生发和存在的原因和条件,是 一切事物及其因由的总称。法藏说:
– 法界是所入。法有三义,一是持自性义,二是轨 则义,三是对意义。界亦有三义,一是因义,依 生圣道故,《摄论》云:法界者,谓是一切净法 因故。又《中边论》云:圣法因为义故,是故说 法界。圣法以此境生,此中因义是界义。二是性 义,谓是诸法所依性故,此经上文云法界,法性 辨亦然故也。三是分齐义,谓诸缘起相不杂故。 (《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
• 这是“十玄门”的总纲,其它各门都是这一总纲的具体展开,都是 对这一总纲的具体说明。法藏认为,一法缘起,即同时具足十义, 即:教义、理事、解行、因果、人法、分齐境位、师弟法智、主伴 依正、随其根欲示现、逆顺体用自在。“此上十义,同时相应成一 缘起,无有前后始终等别,具足一切自在逆顺,参而不杂成缘起 际。”(《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一法之中,同时具足一切 法;各法之间,交相互具,遍满相应,圆融自在,无有欠缺。一一 法界,构成一个圆融无碍、和谐自足的世界。法藏以金狮子作比喻: “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师子相起”;“师子相虚,唯是真 金。师子不有,金体不无,故名虚空。”金无自性,师子相虚,两 者结合,而有了金师子。“金与师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名同 时具足相应门。”(《华严金师子章》)金与师子,同时缘起,同 时具足金与师子的一切,同时圆融,同是圆满,所以称作“同时俱 足相应门”。
• 法界是外在的各种事物以及他们的性质以及他们 得以存在的因由的总称。所以澄观也说: – 法界者,是总相也,包事包理,及无障碍,皆 可轨持,具于性分。缘起者,称体之大用也。 (《大华严经略策》) • “缘起”,即依缘而起,即任何事物都是依据一 定的因缘而生起、而变化、而坏灭。
• “法界缘起”是关于一切事物的存在、一切事物存在的 方式、一切事物存在的原因和条件,以及事物与其内在 本质、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法界是总相, “包事包理”,既包括事,也包括理,也包括理与事之 间的关系。理即真理,指事物的本性、本体,是事物的 总相;事即万事万物、现象,是事物的别相。华严宗将 法界分为四相,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 事无碍法界。澄观说: – 言法界者,一经之玄宗,总以缘起法界不思议为宗故。 然法界之相,要唯有三,然总具四种:一事法,二理 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华严 法界玄镜》卷一)
• 法界有四相。论法界必须深入讨论法界缘起,而法界缘 起涉及法界四相。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主要是通过对 于四法界的论述展开的。
• 1-1
事法界
• “事”,即现实存在的事事物物以及它们的本
然样态。华严宗讲,“界”有三义:因义、性 义、分义。因即事物得以生起及存在的因由, 性即事物的本性或体性,分即事物之间的分别 与差异。事法界的“界”是分义。澄观说: “事法名界,界则分义,无尽差别之分齐故。” (《华严法界玄镜》卷一)以事法界看,万有
• 1-4
事事无碍法界
• 一切各有分齐的事法,由其体性同一,所以能一一称性 融通,诸法互摄,一多相即,重重无尽,这就是事事无 碍法界。“事”与“事”之间,因为各有分限,本来是 相碍而不得圆融的,但是,任何事相都是其内在之“理” 的体现,而理本身又是同一而“如空无碍”。因为“事” 是“理”的显现,因为“理”同一而无有分限,因为
• 法藏认为,理事关系也就是体用关系,体用相即不离,理 事亦相即不离。 – 事虽宛然,恒无所有,是故用即体也,如会百川以归于
海。理虽一味,恒自随缘,是故体即用也,如举大海以 明百川。由理事互摄,故体用自在。(《华严经义海百 门》) • 由“理遍于事”、“事遍于理”、“理事互摄”,以至于 “理事无碍”。法藏将理事无碍的关系概括为“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帝释殿珠网,重 重无尽境界。”(《华严经义海百门》)同一本体显现为 各种各样的事物,是“一即一切”;千差万别的事物归结 为同一本体,是“一切即一”。
• 澄观(公元738~839年),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唐宪宗加号“大统清凉国师”,后世称 为“清凉国师”。澄观未曾亲承法藏的传受,但因他 以恢得华严宗正统为己任,于中兴华严学说有功,被 后尊为华严四祖。主要著作有:《华严经疏》六十卷,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九十卷,《华严法界玄镜》二 卷,《大华严经略策》一卷,《三圣圆融观门》一卷。 • 宗密(公元780~841年),俗姓何,果州西充(今四 川西充)人,澄观弟子,因常住于终南山草堂寺之南 的圭峰兰若,世称“圭峰宗密”,后世尊为华严五祖。 主要著作有:《华严行愿品随疏义记》六卷,《华严 行愿品疏钞》六卷,《华严原人论》一卷,《圆觉经 大疏》十二卷等。
“理”与“事”圆融无碍,所以,作为“理”的显现的
“事”,虽然从其形相上而言,各各不同,但是也可以 做到“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因此,事事无碍法界是
以理事无碍法界为基础的。
• 何以会有事事无碍?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
中,对此还有具体的说明:
– 问:有何因缘令此诸法得有如是混融无碍? – 答:因缘无量,难可具陈,略提十类,释此无碍:一 缘起相由故,二法性融通故,三各唯心现故,四如幻 不实故,五大小无定故,六无限因生故,七果德圆极 故,八胜通自在故,九三昧大用故,十难思解脱故。
• 1-2
理法界
• “理”,即事物的本质、体性、本体。理法界的“界”
不同于事法界的“界”,事法界的“界”的含义是
“分”,理法界的“界”的含义是“性”,即事物的本 性、体性,也就是“诸法所依性”之“性”。澄观说: – 理法名界,界即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无碍法界, 具性、分义,不坏事理而无碍故。”(《华严法界玄
• 2-2 广狭自在无碍门
• 这主要是从空间上阐述万法的圆融无碍。“大”即广大,“狭”即 隘小。一切诸法,从守自体,不坏本位的意义而言,可以名为 “狭”;一切诸法,从缘起他法以至万法、含容他法以至万法的角 度而言,又可以名为“广”。任何一法,同时具有“广”与“狭” 两方面的性质,“广”中有“狭”,“狭”中有“广”。广狭互摄, 大小相融,自在无碍,即是广狭自在无碍门。法藏以金师子解释这 一门说:“若师子眼收师子尽,则一切纯是眼;若耳收师子尽,一 切纯是耳。诸根同时相收,悉皆具足,则一一皆杂,一一皆纯,为 圆满藏,名诸藏纯杂具德门。”(《华严金师子章》)“诸藏纯杂 具德门”为智俨在《华严一乘十玄门》中的提法,在《华严金师子 章》中法藏还延用这个提法,而在《华严经探玄记》中,法藏将其 改为“广狭自在无碍门”。师子的眼睛包容了师子的一切属性,这 叫“师子眼收师子尽”;师子的耳朵包容了师子的一切属性,这叫 “耳收师子尽”;师子的任何一个部位,不只是容含了师子的部分 属性,而是容含了师子的一切属性,这叫“诸根同时相收”。因为 每一部分皆容纳了整体的一切因素,所以,部分与整体、大与小、 广与狭,“悉皆具足”,悉皆圆融、自在、无碍,所以称作“广狭 自在无碍门”。
(《华严经探玄记》)
• 因为一切事物都是本于法性缘起的,法性从根本
上来讲是同一的;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心”的显
现,在本质上都是“唯心”的;因为一切事物都
是如幻不实的,都是大小无定的,所以,事与事
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为事与事在本质上是相同 的,所以,它们是可以相互融通的。 • 强调“事事无碍”,是华严宗的根本。为了阐发 “事事无碍”的根本要旨,华严宗还提出了“十 玄无碍”和“六相圆融”的学说。
• 2.十玄无碍
• “十玄无碍”是关于“事事无碍”的具体展开, 是对于“事事无碍”的具体说明。 • “十玄”,也称“十玄门”。十玄门有旧十玄门 与新十玄门之分,智俨在《华严一乘十玄门》中 所讲的为旧十玄门,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中 所讲的为新十玄门。如下所述,为新十玄门。
• 2-1
同时俱足相应门
• 2-3
一多相容不同门
• “一”指事物的本体,也指个别具体的事物;“多”指事物的体相、 形象,也指事物的总体。就本体与体相而言,本体的“一”表现为 体相的“多”,同一本体,体现为各种事相。就个别事物与事物的 总类而言,个别事物的“一”容含有事物总类的一切属性,故“一” 容含“多”;事物总类的一切属性“多”为单一事物所容摄,故 “多”显现为“一”。因此,“一”与“多”,相互遍含,相互容 摄。法藏以金师子解释这一门说:“金与师子,相容成立,一多无 碍;于中理事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自位,名一多相容不同 门。”(《华严金师子章》)每一事物、每一法,“各住自位”, 各保守自己的体性,但同时又容摄一切诸法的体性,由此而一多互 摄,一多相融。法藏说:“如一全是多,方名为一;又多全是一, 方名为多。多外无别一,明知是多中一;一外无别多,明知是一中 多。”(《华严经义海百门》)多中有一,一中有多;多外无一, 一外无多。一与多兼容相含,所以称作“一多兼容不同门”。
镜》卷一)
• 事法虽有千差万别,而体性却同是真如之理理”即体性,“事”即事法。有差别的事法与平等的
体性,交融无碍,无二无别,真如能生万法,万法即是
真如,理事不二,圆融一体。法顺在《华严法界观门》
一书中,首次提出“理事无碍观”,并将理事无碍的关
系开列为理事无碍十门,即:一、理遍于事,二、事遍
以彼真理,不可分故。是故一一纤尘,皆摄无边真理, 无不圆足。二、事遍于理门。谓能遍之事,是有分限;
所遍之理,要无分限。此有分限之事与无分限之理,
全同,非分同。何以故?以事无休,还同理故。是故 一尘不坏而遍法界也。(《华严发菩提心章》)
• 理无分限,事有差别,无限之理,融于有别之事,一一 事中,遍具全理,由此而理事圆融,无二无别。澄观说, 理法界与事法界,“此二交络,成理事无碍法界。事揽 理成,理由事显,二互相夺,即事理两亡,若互相成, 则常事常理。”(《大华严经略策》)又说:“理事无 碍者,理无形相,全在相中,互夺存亡,故云无碍。” (《华严法界玄镜》卷一)理事无碍,即理事圆融、无 碍无别,若将理事分做两件,则“理事两亡”,亦即理 不理,事不事。就事而言,一一事相,万有差别,不无 妨碍;就理而言,无有形相,无有分限,“无尽事法, 同一法性”。因此,理事可以相融无间,可以圆融无碍。 澄观说:“事本相碍,大小等殊;理本包遍,如空无碍。 以理融事,全事如理,乃至尘毛皆具包遍。”(《华严 法界玄镜》卷一)因为“理本包遍”,所以一事可以包 遍百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