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在农村治疗癫痫的(1)PPT课件
丙戊酸钠脑病ppt课件
发病时间
VHE临床特点VHE是VPA少见的一种副作 用,发生率不详。
通常在VPA治疗后几天到几周内出现,也有 报道用药20年后发生。
3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的意识水平 降低,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有的表现为 食欲降低、呕吐、眩晕、局灶性神经功能 缺损、扑翼样震颤及木僵等,可有癫痫发 作频率增加和(或)形式改变。
丙戊酸钠脑病
1
丙戊酸钠脑病
丙戊酸钠(valproate,VPA)为一线抗癫痫药 物,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丙戊酸钠脑病自1979年就有报道,多因伴有 血氨增高,故称为丙戊酸钠相关性高血氨 症脑病(valproate—induced hyperammonemicencephalopathy,VHE)
11
绝大多数病例伴有血氨增高,一般增高4倍 以上,但无肝功能损害的证据 。
4
脑电图 、MR表现
脑电图特点为弥漫性慢波,主要为θ波和δ波, 可有癫痫样放电增加,偶尔有三相波出现 。
MR表现有对称的额叶、颞叶和岛叶皮层T2 高信号,增强前后T1 未见明显异常,还有 报道双侧苍白球和小脑白质T2 高信号。
此外,重复给与TPM可以抑制大脑谷氨酰胺合成 酶,而该酶是脑氨的解毒酶,它可以将谷氨酸和 氨转化成谷氨酰氨。因此,TPM对碳酸酐酶及大 脑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抑制,有助于高血氨的形成, 并易化VPA/TPM脑病的发生。
10
警示
国内目前VHE不足1O例,原因之一为本病 发病率低,另外有可能是临床医生对此病 认识不足。接受VPA治疗的患者出现反应迟 钝,烦躁等精神行为异常,应早期识别, 任何形式的意识障碍均需警惕VHE可能。
8
VPA诱发高血氨的危险因素
尿素循环的酶缺乏。 素食、感染、外伤、怀孕。 联合用药:妥泰、苯巴比妥、卡马西平、
《癫痫的药物介绍》PPT课件
苯巴比妥促进卡马西平的代谢
增加卡马西平的剂量
药效间相互作用可发生神经 毒性症状
如果发生毒性症状必须减少 卡马西平的剂量
托吡酯降低苯妥英钠的清除率 出现毒性反应减少苯妥英钠
奥卡西平降低苯妥英钠清除率 出现毒性反应减少苯妥英钠
丙戊酸钠抑制乙琥胺代谢
减少两药剂量
药效相加,儿童难治性失神发
反应
应 CBZ VPA LTG TPM
粒细胞缺乏 Stevens-Johnson 再生障碍性贫血 肝坏死 皮炎/皮疹 自身免疫反应 胰腺炎
++
+
+
+
++
++ + +
++
++
32
C类不良反应-远期
抗癫痫药远期不良反应
反应
PHT CBZ VPA TPM
体重增加
+
体重减轻
+
身高发育减缓
9
理想的抗癫痫药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个体间易变性低,体内不会代 谢故无活性代谢产物,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无肝药酶诱导或抑制作用,减少 和其他药物有相互作用,线性药代动力学,从肾排泄,半衰期长到足以日一 次或日两次应用。
10
传统抗癫痫药物
苯巴比妥、扑米酮、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及苯二 氮卓类、乙琥胺
震颤、血小板减少、高血氨症、胰腺炎、 苯二氮卓类:镇静、多涎 乙琥胺:呃逆、胃肠道不适、视力改变
29
A类不良反应--新AEDs常见不良反应
拉莫三嗪:皮疹、粒细胞减少、中毒性肝炎 加巴喷丁:共济失调、多毛、皮疹、粒细胞下降、多动或攻击性行为
抗癫痫及抗惊厥药PPT
总结词
卡马西平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癫痫 发作。
详细描述
卡马西平通过抑制神经递质传递,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 ,从而控制癫痫发作。它对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都有较 好的疗效,但可能导致皮疹、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
丙戊酸钠
总结词
丙戊酸钠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主要用于治疗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和部分性发作 。
未来治疗策略与展望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因,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减少副作用。
联合治疗
精准医学
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 对癫痫和惊厥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 究,为新药研发和治疗提供更精准的 方案。
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以 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剂量过大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要点一
联合用药
当需要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时,应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与 抗癫痫药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要点二
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抗癫痫药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 ,以便医生进行评估和调整用药方案。
抑制神经递质
抗癫痫及抗惊厥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 的释放,如抑制谷氨酸、甘氨酸等, 来降低大脑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控 制癫痫和惊厥的发作。
调节离子通道
一些抗癫痫药通过调节钠、钾、钙等 离子的通道,影响神经元的电活动, 从而控制癫痫和惊厥的发作。
药物治疗原则
合理选用药物
逐渐增加剂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癫痫类型,选择合 适的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过敏体质患者
如果患者对某些抗癫痫药过敏 ,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在今后 的用药过程中,应避免再次使
抗癫痫药PPT课件
3.致畸。
14
2019/12/21
15
苯巴比妥
1.除小发作外都有效。通常用于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戊 巴比妥钠)。但镇静作用明显,不作为首选。
2.机制 ①与GABA受体上的一个变构调节单位结合,延长Cl-通道开
放的时间,加强GABA的效应。高浓度有拟GABA作用。 ②阻断突触前膜Ca2+的摄取,减少Ca2+依赖性的神经递质
(NE,ACh和谷氨酸等)的释放。 ③在较高浓度时也可阻断Na+和Ca2+(L和N型)通道。 3.不良反应:镇静、儿童行为影响(激动、多动症)、皮疹,
新生儿出血(VitK),巨幼红细胞贫血(叶酸),骨软化 ( VitD),致畸。
16
扑米酮(primidone)
中间代谢产物有苯巴比妥、苯乙基丙 二酰胺,三者都具抗癫痫活性。临床主要用 于不能耐受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的大发作, 对小发作无效。
3.药酶诱导剂,诱导CYP2C、CYP3A、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产生
。
[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眩晕,视力模糊,复视 ,共济失调;恶心呕吐;水肿;皮疹。不需 中断治疗,一周左右逐渐消退。大剂量引起 房室传导阻滞.
2.少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 (再生障 碍性贫血1/20万、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
GLU (GAD) GABA
GABA转氨酶 (GABAT) 琥珀酸半醛
(SSA) 琥珀酸半醛脱氢酶
(SSADH) 琥珀酸
20
[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肝损害,主要表现为天门冬氨酰氨基转移酶升 高。 12 岁以下儿童多药合用易发生致死性肝 损害。 [药物相互作用] 提高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氯硝西泮和乙琥胺 的血药浓度;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 降低丙戊酸钠浓度。
丙戊酸钠治疗神经内科癫痫患者临床效果
试 验 组 5 0 1 3 0 8 . O 0
3讨 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短期内出血量 巨大, 出血迅速 , 且再 出血几率 高 , 给有效止血 带来极大 困难 。已有研究显示 , 胃酸浓度 过高 可有效延长 凝血酶原 和部分凝 血酶原激
0 5 ) , 则证实泮托拉唑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安全性符合 临床需要 。 综上所述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 出血可显著 改善症状 体征 , 提高止 血效果 , 且 安全性符合 临床需 要。
戊酸钠治疗癫痫具有疗效好、 不良 反应少等优 点等优越性 , 可将 其作 为癫痫 治疗 的有效方案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神 经内科 ; 丙戊酸钠; 癫痫 ; 临床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 7 4 2 . I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 0 0 4— 4 9 4 9 ( 2 0 1 5 ) 0 3 — 0 2 8 2一 O 1
2 01 0, 5 0 ( 8) : 9 7— 9 8 .
[ 3 ] 陶立生, 张振玉 , 汪志兵. 泮托拉 唑与其他 药物治疗 消化性 溃疡 出血 的对照研 究 Me t a分析[ J ] . 天津 医药, 2 0 0 9 , 3 7 ( 4 ) : 2 6 8 — 2 6 9 . 1 6 2 3 .
癫痫是神经内科 临床常见病 、 多发病。 目前临床抗癫痫药物 品种 较多 , 但 其不 良反 注 : 与对照组比较 , 代表 P< 0 . 0 5 应较多 , 包括共济失调 、 认知障碍 、 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 已逐渐 引起临床关 注和重视 。选 2 . 2 不 良反应 择安全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对减轻患者痛苦 、 提 高生活质量具 有重要 的意义… 1。本文分 治疗期 间实验组患者不 良反应发生 率明显低 于对照组 , 经卡 方检验 分析发 现组间 差 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具体数据如表 2所示。 析了神经内科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 的临床效果 , 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表 2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不 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 [ 例数 ( %) ] 1 . 资料和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组别 嗜睡 视物模 糊 胃肠道不适 不 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神经内科 2 0 1 1 年 6月至 2 0 1 3 年5 月 收治的 8 2例癫痫患 者 , 均 对照组 ( n= 4 1 ) 4 ( 9 . 7 6 ) 2 ( 4 . 8 8 ) 5 ( 1 2 . 2 0 ) 1 1 ( 2 6 . 8 3 ) 根据据典型病史、 临床表现结合脑 电图检查 明确诊断 。研 究对象 同时排除 合并心 、 肝、 实验组 ( n = 4 1 ) 1 ( 2 , 4 4 ) o ( o . O 0 ) 3 ( 7 . 3 2 ) 4 ( 9 . 7 6 )} 肾功能障碍 、 血液 系统疾病 、 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 丙戊酸类药物过敏者。 与对照组 比较 。 代表 P< 0 . 0 5 根据随机方法分组 , 对 照组 患者共计 4 1 例, 其中男性 2 5例 , 女性 1 6例; 年龄 5岁 ~ 注: 3 . 讨论 6 0岁 , 平均年龄 ( 3 5 , 4 8 ±l 1 . 2 5 ) 岁; 体重 l 8 k g 一 8 0 k g , 平均体重 ( 5 7 . 6 3 ±1 2 . 3 6 ) k g ; 病 癫痫 是神经系统疾 病常见疾病 , 根据病 因可将其 分为原 发性癫痫 和继发性 癫痫两 程1 年~ 1 5 年, 平均病程( 6 . 2 4± 1 . 7 6 ) 年; 其 中单纯部分性发作 l 6例 、 复杂部分性发 作 大类 , 原发性癫痫与遗传有关 , 继发性瘢痫 多由于脑发 育障碍 、 高热惊厥 、 外伤 、 感染、 中 1 5例 、 全面性强直 一 阵挛发作 1 O 例。 颅脑肿瘤 、 寄生虫病 等疾病 。瘢痫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 的肌 肉抽搐 、 意识障碍 , 多数 实验组患者共 计 4 1 例, 其 中男性 2 6例 , 女性 l 5例 ; 年龄 6岁 6 0岁 , 平 均年 龄 毒、 癫痫发作可得到有效控 制 5。 ( 3 4 . 8 3 ±1 1 1 2 ) 岁; 体重 2 0 k g 一 8 1 k g , 平均体 重( 5 8 . 1 2± 1 2 . 6 0 ) k g ; 病程 1 年 一1 6 年。 平 患者经正规的抗癫痫药 物治疗后 , 均病程( 6 . 3 3± 1 . 8 1 ) 年; 其 中单纯部分性 发作 1 5例 、 复杂部分 性发作 l 7 例、 全面性 强 卡马西平 是临床 常用 的抗癫痫 药物 , 应用历 史悠久 。卡马西平具 有细胞膜 稳定作 直一 阵挛发作 9例。 用, 可 降低神经细胞膜对钠离子和钙离子 的通透性 , 从 而降低神 经细胞兴 奋性 , 延长不 氨基丁酸 的突触传递功能 , 限制致痫灶异常放 电而发 对两组患者性别 、 年龄 、 体重 、 病程 、 病情 等一般 资料进行 统计学 分析 , 发现组 间差 应期。同时卡马西平还 可增 强 一 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具有 良好 的可 比性 。 挥抗癫痫效果。卡马西平为肝药酶诱 导剂 , 口服 吸收缓慢 , 由于 自身诱 导代谢 的差异 , 1 . 2 治疗方法 起效时间的个体差异较大。 对照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治疗 , 成人初 始剂量 1 0 0 m  ̄ / 次, 2次 / d , 如无 癫痫 发作 以 丙戊酸钠是一种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 药物, 对多种原 因引起的惊厥具有 对抗作用 。 氨基 丁酸合成 , 减少其降解 , 从而升高抑制性神经递质浓度 , 降低 神 此剂量维持 ; 如仍有 癫痫发作逐渐增加剂量 , 每 日递增 1 0 0 a r g , 直至能控制发作为止。最 丙戊酸钠可增加 一 大剂量不超过 1 2 0 0 m g / d 。儿童初始剂量为 5 a r g / ( k g・ d ) , 如无癫痫发作 以此剂量维持 ; 经元兴奋性而减少 癫痫 发作 次 数 , 口服后 吸收 迅速 而完 全 , 起 到满 意 的抗 癫痫 治疗 如仍有癫痫发作逐渐增量至 l O m  ̄ V k g , 2移 d 【 。 效果 。 实验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治疗 。成人初始剂量 2 0 0 a r g / 次, 3移 d , 如无癫痫 发作 以 本研究中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者总有效 率高达 9 7 . 5 6 %, 明显高于采用卡马西平 治疗 此剂量维持 ; 如仍有癫痫发作逐渐增加 剂量 , 每 日递增 2 0 0 a r g 。 直至能控制发作为止 。最 者的 8 0 . 4 9 %, 这一结果提示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更佳。采用丙戊 酸钠治 . 7 6 %, 明显低于采用 卡马西平治疗者的 2 6 . 8 3 %, 大剂量 不超 过 1 6 0 0 m g / d 。儿童初始剂 量为 l O m g / d , 2次/ d , 如无癫 痫发作 以此剂 量维 疗者治疗期间不 良反应发 生率仅为 9 持; 如仍有癫痫发作逐渐增加剂量 , 每 日递增 5 m g / k g , 直至能控 制发作为止 。最 大剂
丙戊酸钠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1、丙戊酸钠(VPA)是一种新型独特的抗癫痫药,它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较小,为治疗癫痫小发作、大发作和肌阵挛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
VPA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50--100μg/mL,每位癫痫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大个体差异。
因此,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在应用VPA治疗癫痫患儿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经验用药,而应结合患儿的自身因素监测其血药浓度和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这样有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2、丙戊酸给药剂量与药学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差主要因为影响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患者的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2)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正确的服药方法(3)药物剂型的影响由于剂型的不同,药物的半衰期、清除率、生物利用度等参数都会有差异,从而影响丙戊酸的血药浓度。
(4)样本采集时间及监测时间:正确的采血时间应是药物在体内达到5—6个半衰期后,于次日晨服药前或服药后1~4 h进行采集。
改变用药剂量也应在达5—6个半衰期后进行采血。
丙戊酸的半衰期为7—10 h,正常用药情况下,丙戊酸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需要5个半衰期,所以,初次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一般是在服药3 d后,这样测得的结果为丙戊酸稳态血药浓度。
(5)药物相互作用对于癫痫的治疗,临床上多主张单药治疗,建议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尽量单一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只有当单药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发作时,才考虑选择相互作用小的药物联用。
VPA的血药浓度受许多药物的影响,在联合用药时,应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及时调整剂量。
VPA可抑制肝药酶,在抗癫痫治疗中,与苯巴比妥、扑米酮、乙琥胺合用时,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增高。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是肝药酶诱导剂,合用时,均能引起VPA的血药浓度降低,在提供给药方案时,可能要给较大的剂量。
3、丙戊酸钠应用注意事项(1)应用丙戊酸钠必须以小剂量开始,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疗效在血药浓度监测下逐渐增加剂量,以最小有效剂量控制发作,以减轻不良反应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丙戊酸钠缓释片(Ⅰ)的介绍
药理作用
丙戊酸钠缓释片(Ⅰ)通 过抑制乙酰辅酶A的乙酰 化,发挥抗癫痫和抗躁狂 作用。
作用机制
丙戊酸钠的作用机制可能 与增加γ-氨基丁酸 (GABA)的合成,以及 抑制GABA的降解有关。
药效学特征
丙戊酸钠缓释片(Ⅰ)具 有较好的药效学特征,能 有效治疗癫痫和躁狂症。
丙戊酸钠缓释片 02 (Ⅰ)的临床应
监测情况
药品监管部门对丙戊酸钠缓释片(Ⅰ) 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和分析, 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谢谢
盖全国,包括城市和乡村地区。 01
销售量
丙戊酸钠缓释片(Ⅰ)的销售量逐年
增长,市场需求稳定。
03
销售渠道
该药品通过医院、药店等渠道销售,
方便患者购买。 02
丙戊酸钠缓释片 05 (Ⅰ)的药品监
管情况
注册管理情况
注册流程
丙戊酸钠缓释片(Ⅰ)需要经过严格的注册流程,包括临 床试验、技术审评、行政审批等环节。
用
适应症
癫痫治疗 01
丙戊酸钠缓释片(Ⅰ)是治疗癫痫的常用 药物之一,尤其适用于全面性癫痫和部分 性癫痫的治疗。
双相障碍治疗 02
对于双相障碍的患者,丙戊酸钠缓释片 (Ⅰ)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有助于控 制症状和稳定情绪。
用法用量
每日剂量
成人:起始剂量通常是 250mg,一日2次,然后根据
病情调整剂量。
注册要求
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丙戊酸钠缓释片(Ⅰ)的注册申请有 明确的要求,包括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 方面的评估。
注册审批
丙戊酸钠缓释片(Ⅰ)的注册审批过程需要经过多轮审评 和审批,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品质量监管情况
癫痫的典型课件PPT(医药相关)
/dxbz
癫痫的病因
2~10岁:产伤、发热、感染(乙脑、化
脑、脑脓肿、结脑、霉菌性脑膜炎、各种脑寄 生虫等)、外伤、原发性。
11~20岁:原发性、外伤、先天性缺陷 (大脑发育不良等)。
21~40岁:外伤、脑瘤、原发性、慢性 酒精中毒等。
(2)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发作(如: 饮酒、疲劳、情绪等)
(3)周期性发作(如月经,觉醒睡眠 周期等)
/dxyy
医药&医学
13
病理生理
癫痫病共同的机理是惊厥阈低下, 对正常人无害的刺激,在癫痫病人已超 过其惊厥阈而导致发作。惊厥阈低下的 基础为神经元膜电位异常,经常处于去 极化偏移现象。导致高频、高波幅发放。 这种发放到一定的强度和较长的持续时 间,就可以引起广泛的神经元同时放电 (超同步化发放),产生临床脑电图异 常以至于临床发作。其原因有:
20嗪ltg乙琥胺esm加巴喷丁gbp非氨脂fbm氨己烯酸vgb单一用药65控制35不能控制二种药物控制10不能控制25用多种药物控制5不能控制20实验性药物外科治疗15少数可控制癫痫不同类型的药物选择类型首选药物其他药物单纯部分性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痫酮复杂部分性卡马西平扑苯鲁丙全身强直阵挛丙卡苯鲁扑失神发作典型丙安定类乙三不典型三甲双酮婴儿发作acth强的松氯硝安丙癫痫不同类型的药物选择新生儿抽搐鲁米钠安副发热抽搐鲁米钠安
/dxrm
医药&医学
15
病理生理
• 离子分布异常:癫痫病人神经元膜外钾 离子浓度增高,膜内钙离子浓度高,使 神经元膜兴奋性增高,易于去极化。
• 免疫功能异常:癫痫灶有突触后膜破坏, 释放自身脑抗原,产生抗体。脑抗体作 用于封闭突触的抑制性受体,使神经元 产生发放并更易传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近期报告主要是VPA与其他抗癫痫药比较。结 论是对新诊断的全面性发作(包括继发性)或 部分性发作病人VPA的疗效和卡马西平、苯妥英、 苯巴比妥是一样的。
➢ 2008年Gerstner总结VPA对所有类型发作都有 效。对新确诊癫痫病人包括部分性发作伴或不 伴继发全面性发作、原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疗效和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是一样的。 VPA通常作为特发性和症状全面性发作和多种发 作类型的癫痫首先药。
-
20
国内报告(3)
1984年乐卫东(周孝达,陈俊宁的研 究生论文)在“新药与临床”上报告78例 不同类型的癫痫丙戊酸钠单药治疗,64例 患者的发作得到了完全控制或基本控制。 丙戊酸钠对失神性和强直一阵挛性发作的 疗效(显效率>90%)明显优于对部分性发 作的疗效(显效率>37%)。并对脑电图上 的普遍性痫样放电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2
丙戊酸钠
丙戊酸镁
-
3
药物类型和剂型
类型:丙戊酸、丙戊酸钠、丙戊酸镁、 丙戊酰胺和丙戊酸及其钠盐的寡 聚复合物。
剂型:胶囊、片剂、喷剂、口服液、 肠溶片、缓释片和静脉制剂等。
-
4
VPA作用机制
激活GABA合成酶、抑制GABA分解酶 增加GABA浓度;
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调节电压门控性钠电流,降低细胞
丙戊酸 在治疗癫痫中的作用
中国抗癫痫协会 吴建中
-
1
丙戊酸的历史
1. 1882年合成的一种无色液体有机溶剂。 2. 1962年法国Eymard 作为溶剂筛查抗惊厥药 3. 1963年Meunier证实有抗惊厥作用。 4. 1964年开始临床观察。 5. 1967年在法国上市, 6. 1978年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 7. 1977年湖南湘中制药厂开始生产并用于临床。
-
14
停药
停药时机:完全控制症状3~5年 无脑部器质性损害的病因
停药方法:缓慢减量,减药至停用的 时间应在1年以上每1~3个 月减停目标剂量1/3~1/4。
-
15
VPA治疗其他疾病
偏头痛、丛集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双相情感障碍,指既有躁狂又有抑郁
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其他精神疾病如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 锥体外系疾病 其他疾病如高热惊厥、呃逆、心律失常、
艾滋病等
-
16
国外临床疗效观察(1)
➢ 国外丙戊酸(德巴金)临床观察很多, 系统临床疗效评估大多在上世纪七、八 十年代。对失神发作、全面性发作有效 率大约在80%左右。
➢ 丙戊酸对儿童癫痫的应用得到更广泛的 认可。
➢ 丙戊酸通常作为特发性和症状全面性发 作和多种发作类型的癫痫首先药。
-
17
国外临床疗效观察(2)
-
8
抗癫痫
丙戊酸是广谱抗癫痫药,目前公认 是典型失神、肌阵挛和全身强直-阵挛发 作的首先药。以往认为丙戊酸对部分性 发作疗效不如卡马西平和苯妥英,作为 二线药物选用。近年临床观察丙戊酸对 部分性发作疗效与卡马西平、苯妥英和 妥泰没有明显差别。特别是患者多种发 作类型并存时为最佳选择。
-
9
失神发作
➢ 丙戊酸抑制其它药物的氧化代谢。服用苯巴比妥病人如添加 VPA,会使苯巴比妥浓度升高,而出现不良反应。
➢ 服用苯妥英或卡马西平病人添加丙戊酸后,血清中苯妥英或 卡马西平浓度变化可以增加、减少或不变。
➢ 丙戊酸能明显抑制拉莫三嗪的代谢,因此拉莫三嗪与VPA合 用时剂量可以减少一半。
-
7
丙戊酸 的
临床应用
-
18
国内报告(1)
1983年谢光洁等(湖南医学院学报第 八卷第三期)报告300治疗各型癫痫的随 访观察。总有效率75%,其中显效56%。 对典型大发作(76例)、失张力(10例) 和肌阵挛(8例)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 对局限性发作(50例)有效率为76%。
-
19
国内报告(2)
1986年孙道开在临床儿科杂志上报 告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100例,对各 种类型癫痫均有效,控制59%,显效 21%,有效7%,总有效率为87%。对大 发作和失神发作疗效更好,本组该两 类型79例,有效者达94%。
口服维持剂量 500~2500mg/日
20~60 mg/kg体重.日
20 ~30 mg/kg体重.日
-
12
癫痫持续状态
丙戊酸钠注射液15-30 mg/kg 静脉推注后, 以1 mg/kg/h速度静 脉滴注维持。
-
13
VPA与其他AEDs联合应用
与卡马西平合用:抗癫痫作用增加,毒副 作用不增加。控制难治性部分性与继发性全 面性发作有效 。 与拉莫三嗪合用: VPA可延长LTG的半衰 期两者有良好的协调性,常用于难治性癫痫。 不宜与苯巴比妥联合使用。
原发性全身性发作
肌阵挛发作
适应症
强直-阵挛发作
失张力发作
部分性发作
-癫痫性失语
适应症 综合征
LGS
婴儿重症肌阵挛癫痫
婴儿良性肌阵挛性癫痫
-
11
丙戊酸的剂量
成人
儿童
口服起始剂量 500~600 mg/日 10~15 mg/kg体重.日
20 mg/kg体重.日
兴奋性。
-
5
VPA药代动力学
VPA口服——平均生物利用度近100% 蛋白结合率高(85%~95%) 生物半衰期:单药治疗时为9~17hr 有效血药浓度:40~100mg/L 达到稳态时间:2~4天 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的形式从尿中排出
-
6
药物相互作用
➢ 丙戊酸本身没有自身诱导作用,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 妥合用,会加速丙戊酸的代谢。如与卡马西平、苯妥英或苯 巴比妥合用,停用卡马西平、苯妥英或苯巴比妥,丙戊酸的 浓度会明显升高。
单位 湖南医学院学 上海瑞金医院 哈医大 广州 上海儿童医院 江苏省盐城 大庆总医院 上海中山医院 广州市儿童医院 武汉 宁夏医学院 湖南 上海
-
21
国内近期观察
洪震教授牵头“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研究” 21家大医院,990例癫痫患者,6个月的临床观察。
完全控制
50.5%
有效 39.6%
总有效率
90.0%
无效 4.0%
恶化
5.9%
-
22
丙戊酸钠疗效总结
年代 作者
1983年 谢光洁 1984年 乐卫东 1984年 侯郁馥 1986年 卓安华 1986年 孙道开 2000年 朱世海 2001年 陈英才 2001年 崔尧元 2003年 欧阳珊 2008年 张文娟 2008年 韩兴凯 2008年 唐敦立 2009年 洪震